中国抗日战争观后感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观后感500字

抗日战争观后感500字

抗日战争观后感500字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一次又一次的事变,无数无辜的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更有无数先烈在枪林弹雨中成了抗战英雄。

下面由本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抗日战争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你。

抗日战争观后感500字一今天,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

那就是《地雷战》。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2年抗日时期最艰苦的年月,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强盗斗争的故事。

那一年赵家庄的民兵赵队长刚学会了使用地雷的本领,当时的黄村还是鬼子一个重要的据点,鬼子还在黄村的周围设了很多据点。

弄得赵家庄人心惶惶,都逃进山里了。

“我们”准备用地雷和敌人作战,并准备抢敌人的枪。

赵家庄联合其他村子用地雷和鬼子作斗争,并趁敌人被地雷炸的时候趁其不备抢了敌人的枪。

这时,“我们”的地雷不够用了,上级发了一些铁雷,“我们”还造了石雷…,又给地雷的打法取了很多名字,如子母雷、连环雷、碎石雷…赵队长还把碎石雷叫做天女散花。

日军调集工兵用了金属探测器,“我们”绞尽脑汁又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金属探测器的雷,这种雷十分敏感,只要日军一碰马上爆炸。

有一次日军来了,“我们”用了新发明的雷:头发丝雷。

“我们”果然再一次炸了日军。

后来,日军来偷雷,想搞清雷的结构。

“我们”特意给了他们一个延迟爆炸的雷。

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了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

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跟在后面。

为了不伤害群众,“我们”发明了“长藤雷”,前面的群众走后,埋伏的民兵迅速引爆地雷,就这样,敌人被炸,老百姓却安然无恙。

“我们”又让其他村的老百姓掐断敌人供给,并教他们埋地雷。

就这样,敌人陆地运粮被地雷炸。

海上运粮被民兵发现,民兵又用水雷炸。

空中运粮矮了怕被攻击,高了又不能运,运来的大部分都投到民兵那里去了。

从此以后,日军天天被炸,死伤无数。

最后,民兵们终于获得了胜利。

这时,电影结束了,可我还未缓过神来,依旧沉醉在民兵用地雷炸鬼子的场面上。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3篇】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3篇】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3篇】今日驶车入铺青石板路的宛平城,阳光耀眼,青砖灰瓦的民居上那片片泛黄的瓦块给人一种惬意的温柔,随着脚下木屐清脆的响声,我步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大门。

大厅正中矗立着《铜墙铁壁》的巨型浮雕,人们眼中的愤怒,是他们奋起反抗的前奏,人们毅然举起武器的决绝,证明着华夏着头雄狮觉醒了,中华民族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站在抗日战争的记录表前,看着9.18抗日战争开始,7.7事变的全民皆兵,1932年2月5日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等话语,人们终于晓得了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的道理,是的,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保住尊严,胸中澎湃着激情的中华儿女们将抗日定位了神圣天职,从民族危机的那一刻起,人们终于明白了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强,才能打倒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

当再次蓦然回首杨靖宇的壮烈殉国、八女投江的故事,当眼前再次浮现赵一曼英勇就义的场面,正是由这些大无畏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即使我们匍匐在重机枪的枪林弹雨之下,中华人民也不会屈服,这种知难而进的精神不正是印证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吗?民族自卫,共赴国难,实行抗战,方能自强!目睹被残暴的日军用炮火轰击过的残垣断壁,那具具赤条条的尸体,那幢幢伤痕累累的炮楼,尸体填满了战壕,落后是要挨打的,人们心中的怒火喷涌而出。

虽然我们开始了正义的反击,但依旧不能北平城沦陷的现实,我感叹战事何时终了,或许这一刻可日军的子弹将将这段史迹记录在册,可能略述数语,以告后人这段永久定格的历史吧!“日军暴行,惨绝人寰。

”这时我对日本军队最深的印象。

我紧闭双眸,用手指轻轻触摸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石,画出了那五个圆圈。

啊,三十万啊!三十万无辜生命死于魔爪,三十万群众生灵惨遭涂炭,鲜血洒满人间,三十万人民被日军的“三光”政策狂轰滥炸。

中国的沃土上尸堆如山,三十万,那时中国的耻辱,南京惨痛的灭顶之灾!我觉得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莫过于南京大屠杀。

关于抗日战争的观后感

关于抗日战争的观后感

关于抗日战争的观后感关于抗日战争的观后感1为了在我社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6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前夕,万润家园党支部、居委会组织社区老党员、社区志愿者共20人参观了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

在这里,给大家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党性党课教育。

首先,在高高的平北抗日纪念碑前,党员们情不自禁的举起右手,重新宣读入党誓词,铭记入党誓言。

在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大家通过观看大量的照片、文物、油画、文字材料和历史景观,了解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平北广袤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平北各族英雄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平北抗日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他们跟着共产党,义无反顾,舍生忘死。

在战场上,勇敢杀敌,不怕牺牲;在工作上,严于律己,忘我无私,廉洁奉公;在生活中,不怕困难,甘于清贫,他们的'光辉形象和不朽业绩,给我们参观的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观完毕,在万润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闫仪荣的带领下,大家在纪念馆门前又学习了或重新温习党章和党规。

通过学习,党员们认识到,每个党员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的章程,永葆先进性和争当合格党员,同时大家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繁荣富强,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关于抗日战争的观后感2在地铁上看这套书的时候,时常眼眶含泪。

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牢记仇恨,而是为了现在,为了未来。

历史不是用来指责的,至少不只是用来指责的。

个人认为,本书中部分内容可以节选到大中小学语文或历史教材中。

貌似现在有人主张不让各青少年接触历史残酷冷血的一面,避免让他们看到相关的文学作品。

这点使我很惊讶,很不解。

同时,这样的主张,似乎也从某个角度解释了现今很大一部分人对我们民族那几段屈辱的历史、那些悲惨的过往产生的'一种不健康的抵触情绪。

我个人对某些历史事件也是不敢触碰的,但不同于某些人抵触的心理原因(不屑、蔑视等),我的不敢触碰是怕自己产生难以排解的情绪。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汇编4篇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汇编4篇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汇编4篇第1篇: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单位组织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该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伟大胜利》展览展示了中华民族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战历程。

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员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刻明白了做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是多么无比光荣,没有共产党当年的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何来今天的美好生活。

让我深刻了解到该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一个党员同志在社会中所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想象一下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曾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电影中,一名士兵在战场上临牺牲那一刻不停的喊着妈妈、妈妈……共产党员也是人,谁都有亲人,他们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他们与家人离别到战场上杀敌,多么艰难……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我想这不光是心情沉重所能表达的,虽然那个战乱年代牺牲了很多人,惨死了很多百姓……然而他们还是走过来了,他们胜利了,他们战胜了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发挥伟大作用,共产党员应该是旗帜,是模范!我们要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学习上有所建树,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是平凡的,他们需要那份默默无闻的贡献和宁静致远的衣钵;党员也应该是优秀的,他们战斗在各条战线上,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或是精湛的技术,进步的思想。

关于抗日战争观后感

关于抗日战争观后感

关于抗日战争观后感篇一:抗日战争读后感论抗日战争现在的安逸生活来之不易,回想以前的种种,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令人愤恨的就是65年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就是抗日战争。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从中就看得出日本人的野心。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不久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经过八年的抗战,最终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日本的侵略计划彻底失败。

而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

在这八年里,日本在占领区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而早在1895《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就开始了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他们掌握台湾人民的生杀予夺大权,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推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殖民经济模式,推行奴化教育和同化政策,开展“皇民化”运动。

之后,日军扶持拼凑伪“满洲国”,策动、拼凑一些地方性傀儡政权,制造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实行“杀光其居民、烧光其房屋、抢光其粮食”的“三光”政策,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意义重大。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艰难的近代化过程中,被动挨打,屡屡战败;仅就中日之间而言,日本就多次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包括中日甲午战争,不仅力图阻断中国的近、现代化过程,而且试图鲸吞中国。

百年战败史,到1945年8月15日,终于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结束。

中国人民也借第二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机,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挣脱出来,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耻辱,一跃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在世界正义力量支持下得到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 争电影观后感三篇

抗日战 争电影观后感三篇

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三篇《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三篇》最近看了几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感触颇多呀!这几部电影就像一道道强烈的光,直直地照进了我的心里,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岁月。

先来说说第一部电影吧,名字我就不提了,免得有剧透的嫌疑。

电影一开始,那画面就把我拉进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我看到了一群衣衫褴褛但眼神坚定的战士,他们扛着破旧的枪支,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敌人的阵地冲去。

其中有一个小战士,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稚嫩,但那股子不怕死的劲儿,真让人佩服。

战场上,炮声隆隆,子弹横飞。

每一颗炮弹爆炸,都掀起一阵尘土,让人几乎看不清前方。

那个小战士,在冲锋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可他二话不说,爬起来继续往前冲。

他的腿好像被弹片擦伤了,鲜血直流,染红了他的裤腿,但他就跟没感觉到一样,咬着牙,紧紧地握着枪。

这时候,敌人的火力特别猛,我方战士们被压制得抬不起头。

小战士灵机一动,趁着炮弹爆炸的烟雾,快速地滚到了一个掩体后面。

他观察了一下敌人的火力点,然后悄悄地迂回到了敌人的侧面。

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端起枪一阵扫射,几个敌人瞬间倒下。

他的这一举动,为战友们打开了突破口,大家一鼓作气,冲了上去。

当战斗结束,硝烟渐渐散去,战场上一片狼藉。

小战士疲惫地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眼里噙满了泪水。

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悲伤和无奈。

再说说第二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场惨烈的守城战,我方的兵力和装备都远远不如敌人。

但是,战士们没有退缩,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有一个中年战士,他是个神枪手,每一枪都能准确地击中敌人。

可是,敌人太多了,他的子弹很快就打光了。

这时候,敌人已经冲到了城下,开始攀爬城墙。

中年战士没有慌张,他拿起一把大刀,就朝着爬上城墙的敌人砍去。

他的刀法凌厉,每一刀下去,都能让敌人惨叫着跌落下去。

然而,敌人越来越多,他渐渐体力不支。

观看抗日影片的个人观后感范文5篇

观看抗日影片的个人观后感范文5篇

观看抗日影片的个人观后感范文5篇观看抗日影片的个人观后感范文1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拥挤的人群中,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大约三岁的小男孩正准备上火车。

年轻夫妇背着沉重的行李。

突然,一声剧烈的警报声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声响起。

人群骚动起来“轰-”人们的前方已经冒起了浓烟。

只听见有一位年轻人大叫:“快跑呀!日本鬼子轰炸到这里啦!”人群如遇到地震似地逃跑。

一时间车站里只能听见妇女的尖叫声、小孩子和男人的叫喊声。

慌乱中,年轻夫妇与三岁孩子挤散了。

年轻夫妇的随身行李也不见踪影了。

“轰-!”又一个炸弹从天而降,铁轨断成两截,断裂的铁轨向上翘着;天桥塌下来,只见桥上的行人跌落下来。

他们张着大嘴,大声的求救声被淹没在隆隆的炸弹声中。

几秒钟的时间,昔日人来人往的上海火车南站成了血的海洋。

爆炸声还在不断的响,人已经差不多跑完了,只留下一些和家人失散、跑不动的老人和孩子。

在离铁轨比较近的一块空地上,一个三岁小男孩坐在满是血污的地板上哭着。

旁边躺着许多惨不忍睹的尸体,一连几个炸弹还在小男孩的身边发出巨响。

这个小男孩的未来是生?是死?我真不敢想象。

现在,虽然人们已经步入21世纪,但地球上还有许多地方站或仍未停歇。

战争,使别的地区孩子们失去了家园和童年,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失去了幼小的生命。

我们渴望和平,我们希望世界不再有战争,不再有痛苦! 观看抗日影片的个人观后感范文2昨天我们全校一起观看两部抗日战争《紫日》、《东北归纵队》。

在《紫日》这部电影片中它讲述的是在1945年俄国向日本宣战中的一位俄国女中尉娜莎和中国农民杨玉福、日本女中学生秋叶子在逃亡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

故事一波三折,紧扣心弦,跌宕起伏,虚实并存。

在广大的原始森林中,他们经历几次险难之后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在森林中,他们因为仇恨几次想杀对方,特别是杨玉福和秋叶子。

在秋叶子遇险时,杨玉福几次想让她自生自灭,但由于我国思想传统的深厚影响下,在复杂的心理较量下,最终还是救了秋叶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距市中心约15公里。

下面是相关的,快来围观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篇一】10月2号,我和爸爸还有奶奶去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

那里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我们经过安检后进入了纪念馆。

从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畔的第一声枪响,中华民族开始伟大的抗日救国战争,到1945年9月9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在这场历时8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重大贡献。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

国难当头,英雄辈出。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枯草、树叶、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胜利是不可能的。

今天,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不忘国耻,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锻炼身体,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奋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长大保卫祖国,建设祖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篇二】昨天上午,我校一行十九人来到了“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这里陈列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珍贵资料、照片、用品,当我们看到那血腥的'场面时,看到我们的无辜同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屠刀下成为亡灵时,心中的愤怒与强烈的民族感犹然而生,千百万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民为了保家为国,为了不当帝国主义的奴隶,为了今日的幸福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愤然反抗,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军民共唱抗日金曲。

这样的教育活动对我们的触动太大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看到这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心中起伏是可想而知的,我要通过各种形式让我的学生们知道,我们的安定幸福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强大起来,能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能够去除东亚病夫的名字,是我们全体中国人民积极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我们只有掌握了知识,掌握了本领,才不会挨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抗日战争观后感
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500字
这部影片记叙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五月、八月这对姐妹俩在亲人相继逝去的情况下背井离乡,独立生活,经历重重困难,得到了磨炼。

在战火中成长的五月过早地变得成熟,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年龄尚小的八月也懂事了不少。

战争中的儿女是坚强的。

影片中有一个令我深受震撼。

1937年12月,惨无人道的日本军队在南京肆无忌惮地扫荡,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五月的爸爸出门以后惨遭杀害,于是五月的妈妈把生活用品搬上阁楼,打毁了楼梯。

一天,日军又来扫荡了,妈妈与奶奶顾不上逃命,让姐妹俩爬上阁楼,自个儿留在了楼下。

日军一冲进来,就把奶奶杀害了。

妈妈也被强奸了。

五月、八月眼睁睁看着奶奶妈妈遭到日军的毒手,心痛不已,恨不得冲下去保护妈妈。

但五月知道,妈妈宁可受屈辱也不愿姐妹俩受到伤害,只要一发出声音,妈妈的苦心就白费了。

五月强忍着心痛和眼泪,咬紧了牙关,连一滴眼泪都没流下来。

八月年龄小,呼之欲出,五月马上就捂住了八月的嘴。

看,五月多么坚强啊!她不会被一点儿困难吓倒,仍然镇定地思考,为大局着想。

她的这种坚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战火中磨炼出来的。

这使我想到了我在报纸看到的一件事。

黑龙江省的一个小男孩从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与爸爸妈妈的百般呵护中,经不起一点儿打骂。

他在家里,要什么就有什么,就像一个小皇帝似的。

再加上他的爸爸妈妈是干部,家里有的是钱,更使他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娇生惯养的他靠着爸爸妈妈的关系当上了个中队长,无论什么事都是由爸爸妈妈替她安排好的。

有一次,他向他的哥哥要糖吃,哥哥告诉他:“这是要留给爸爸妈妈吃的,你不能吃!”那孩子听了,还是不肯罢休。

他一气之下,竟用红领巾上吊自杀了。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这一个孩子就是因为没有经过磨炼,从小在要风就风,要雨就雨的环境中成长,才会经不起一丁点磨炼。

他和五月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