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烧结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精)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摘要:烧结是钢铁减排的重点,减排形势日趋严峻。
本文比较了各种烧结方法的优劣势、适用范围,分析了目前烧结技术的发展动态,指出了未来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烧结烟气;脱硫;减排;钢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确定为约束性指标,要求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等脱硫工程形成脱硫能力30万吨。
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排放由于二次率的提高,重点统计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排放占钢铁行业总排放量的比例也逐步提高,由2000年的51.6%提高到2007年的75%左右。
但由于近年来烧结矿料产量增长过快,小烧结机台数众多,平均单台烧结机面积小(120m2左右),落后产能所占比重过高,烧结烟气脱硫成为钢铁SO2减排的重点,减排形势日趋严峻[1]。
1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的特点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是烧结混合料点火后随台车运行,在高温烧结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含尘。
烧结烟气的特点如下:(1)受原燃料配比和成分、生产要求变化的影响,烧结烟气SO2浓度变化大,在400~5000mg/Nm3之间;(2)温度变化大,可从80℃~180℃;(3)流量变化大,波动幅度在40%以上;(4)水分含量大,在10%~13%之间,且不稳定;(5)含氧量高,在15%~18%之间;(6)含有SO2、粉尘,以及HF、HCl、重金属、二恶英类等多种污第 2 页共 10 页染成分。
综上所述,烧结烟气的主要特点是排放量大、SO2排放浓度低且波动范围宽、SO2排放总量大等。
钢铁行业的烧结烟气与燃煤电厂的烟气有着明显的区别。
国内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经过多年的摸索,技术和市场成熟,配套政策完善;而烧结烟气脱硫起步较晚,因此烧结烟气脱硫可以借鉴国外的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和燃煤电厂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但不能简单移植。
2 烧结烟气脱硫方法烧结烟气脱硫的主要方法有湿法、半干法、活性焦吸附等几种,其中湿法主要又分为石灰石-石膏法、氨-硫铵法、海水脱硫法、镁法、钠法等;半干法从工艺上作者简介:刘文权,男,1969年生,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烧结、球团和炼铁工艺、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规划咨询工作。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钢铁行业是中国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然而其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包括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钢铁行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烟气脱硫。
烧结烟气脱硫是一种常用的技术,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烧结烟气脱硫是一种湿法脱硫技术,它利用石灰石或石膏等多种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其主要步骤包括:烟气净化系统设计、吸收剂处理系统、吸收液净化系统和系统运行监测等。
烟气净化系统设计是烧结烟气脱硫的第一步,包括烟气收集、预处理和净化等。
烟气首先通过吸尘器进行除尘处理,然后进入脱硫设备进行脱硫处理。
这一步骤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钢铁厂的产能、烟气流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等因素。
吸收剂处理系统是烧结烟气脱硫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吸收剂制备、输送和循环等。
常用的吸收剂有石灰石和石膏等,其中石灰石吸收剂反应比较快,但生成的废料质量大;石膏吸收剂反应相对较慢,但废料质量较小。
吸收剂需要进行制备和输送到脱硫设备中,并通过循环系统与烟气进行接触反应。
吸收液净化系统是烧结烟气脱硫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石膏浆液处理和废水处理等。
石膏浆液是吸收剂与烟气反应后生成的产物,需要进行过滤、浓缩和脱水等处理。
废水则需要进行中和、沉淀和过滤等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系统运行监测是烧结烟气脱硫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监测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吸收剂的消耗量和脱硫效率等指标来评估脱硫设备的运行状况。
通过合理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调整吸收剂添加量和吸收液的浓度,以确保脱硫效果。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减少空气污染。
其次,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和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钢铁厂的生产需求。
此外,该技术能够利用矿石尾矿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然而,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脱硫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较高,增加了钢铁企业的经营负担。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是钢铁行业烟气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用于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钢铁行业的烧结过程中,燃烧矿石和焦炭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直接的污染,还会形成酸雨,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目前,钢铁行业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湿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两种。
1.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之一,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气体与液体接触,利用液体吸收或反应来去除烟气中的SO2。
常见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海水脱硫法和氨法等。
石灰石石膏法是钢铁行业中最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该技术主要通过将石灰石和水反应生成石膏来去除烟气中的SO2。
石灰石与SO2反应产生二氧化硫钙,然后二氧化硫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石膏。
石膏可用于水泥生产、建材等领域,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海水脱硫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海水中的碱性成分与SO2反应生成硫酸盐。
海水脱硫法相比于石灰石石膏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但由于对海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在内陆地区应用受到限制。
氨法是一种高效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该技术使用氨作为脱硫剂,通过碱性氨溶液与SO2反应生成非常稳定的硫代硫酸铵。
氨法脱硫技术具有高脱硫效率、脱硫剂使用量少等优点,但由于对氨处理设备要求高,对硫酸铵的处理也有一定难度。
2.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应用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与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相比,干法脱硫技术在能耗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通过粉体吸附剂与烟气中的SO2反应,将SO2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
常见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有活性炭吸附法、碱性吸附剂法和硫酸铵法等。
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吸附脱硫剂,将活性炭中的碱金属成分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相对稳定的化合物来实现烟气脱硫。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探讨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探讨摘要:当前钢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烧结程序烟气的产生现状,结合脱硫和脱硝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出更加先进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将其应用到烧结程序中,可以提高生产作业的节能环保性,避免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大气污染问题。
操作人员在进行这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生产的要求对技术的应用形式进行改善和优化,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分析探讨引言现阶段,节能减排己经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钢铁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污染大户”自然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
烧结烟气是指烧结机头抽风箱排出的机头废气与机尾矿料在粉碎、冷却、筛选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该气体含有大量的污染物。
所以为了能够实现绿色生产,进一步研究烧结烟气的脱硫脱硝技术更具有实际意义1烧结烟气污染特征据最新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烧结机900余台,总烧结机面积约11.6万m2,其中90~180m2的烧结机约500台,180m2以上烧结机约400台。
全国烧结机几乎全部安装了除尘、脱硫设备,但大部分实际效果并不能满足现行超低排放的标准要求,仍有较大的改造空间;而烧结烟气的脱硝及二噁英的治理才刚刚起步,尚未普遍展开,仍有巨大的减排潜力。
烧结烟气由于漏风率(40%~50%)和固体料循环率高,导致烟气产生量十分巨大且波动明显。
据相关数据显示,每生产1t烧结矿大约产生4000~6000m3的烧结烟气。
同时烧结烟气污染物种类较为集中且浓度较高,其烟气中包含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Hg等重金属,SOX、NOX等酸性气态污染物及二噁英等,且其粉尘携带量较大,粉尘主要由金属、金属氧化物或不完全燃烧物质等组成,耐磨性较强且具有粘性,即使经过配套的静电除尘器处理后,粉尘浓度仍在0.5~15g/Nm3。
烧结烟气产生的SO2和NOx的浓度相对较高且浓度变化大,随铁矿原料和燃料的不同,SO2浓度一般在300~800mg/Nm3范围内,高时可达2000~4000mg/Nm3。
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技术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技术随着近两年钢铁行业和火电厂的大规模建设, 对环保提出了新的挑战。
钢铁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高能耗、高排放、增加环境负荷源头的行业。
钢铁生产在其热加工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燃料和矿石,同时排放大量的空气污染物。
1996年钢铁工业二氧化硫(SO2) 排放量为97.8万t,占全国工业SO2排放量的7. 5%,仅次于电力、煤气、热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居第3位。
烧结工艺过程产生的SO2排放量约占钢铁企业年排放量40%~60%,控制烧结机生产过程O2的排放,是钢铁企业SO2污染控制的重点。
随着烧结矿产量大幅度增加和烧结机的大型化发展, 单机废气量和SO2排放量随之增大,控制烧结机烟气SO2污染势在必行。
国外已投巨资对此进行治理,甚至关闭了烧结厂。
目前我国在烧结烟气SO2脱除方面基本上还处于空白,仅有几个小型烧结厂上了脱硫设施,而以烧结矿为主要原料的炼铁生产又不允许大量关闭烧结厂。
因此,对烧结烟气进行脱除处理是满足今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唯一选择。
目前的关键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开发应用适合我国烧结特点的先进脱硫工艺。
1. 烧结烟气SO2主要控制技术目前,对烧结烟气SO2排放控制的方法有:1)低硫原料配入法; 2)高烟囱稀释排放; 3)烟气脱硫法。
1. 1 低硫原料配入法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来源主要是铁矿石中的FeS2或FeS、燃料中的S(有机硫、FeS2或FeS)与氧反应产生的,一般认为S 生成SO2的比率可以达到85%~95%. 因此,在确定烧结原料方案时,适当地选择配入含硫低的原料,从源头实现对SO2排放量的控制,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措施。
该法因对原料含硫要求严格,使其来源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烧结矿的生产成本也会随着低硫原料的价格上涨而增加。
就目前原料短缺的现状来看, 此法难以全面推广应用。
1. 2 高烟囱稀释排放烧结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一般在1000~3000 mg/m3且烟气量大,若回收在经济上投资较大,故大多数国家仍以高烟囱排放为主,如美国烟囱最高达360m.我国包钢烧结厂目前采用低含硫原料、燃料,烧结烟气经200m高烟囱排放,SO2最大落地质量浓度在0. 017mg/m3以下。
钢铁企业烧结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精

332《科技与企业》杂志 2012年5月(下科技专论钢铁企业烧结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山东金岭铁矿淄博铁鹰钢铁有限公司陈亮焦东明【摘要】近年来,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钢铁产量,但随之而来的是钢铁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SO 2排放量和粉尘放量仅次于火电行业和建材行业。
本文针对钢铁工业烧结工序所产生的烟气中SO 2和烟尘含量高的问题,就其除尘脱硫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节能环保;除尘脱硫;烧结机;高炉炼铁1、引言近年来中,我国钢铁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连续数年钢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粗钢产量甚至超过了第二到第八的总和。
2010年我国粗钢生产总量达到6.267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44.3%。
但与此同时,钢铁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为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此,国家着手制定了更高的烧结烟气排放标准,将绿色钢铁作为国家环保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是,钢铁厂烧结烟气同电厂锅炉烟气相比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特点,烟气成分更为复杂,烟气流量和SO 2浓度波动较大,粉尘含量高,温度变化范围宽,必须有一套适应于钢铁厂绕结烟气的除尘脱硫技术才能确保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钢铁厂烧结烟气特性十一五”期间,火电行业烟气除尘脱硫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为我国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同于火电行业烟气,钢铁行业烟气有着其独特的特性。
主要表现在烟气量大、温度高、粉尘浓度大、含湿量大、有害气体含量高、SO2浓度变化大、烟气含量不稳定等方面。
目前,每生产1t烧结大约会产生4000~6000m 3的烟气,其温度在120~180C之间,根据原料的不同,其粉尘除了以铁和其化合物为主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重钓饵各元素,水分含量通常会达到10%,所包含的有害气体如SO x、NO x、HCL和HF等,在遇水后都会形成酸雨腐蚀金属构件,并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二恶英和呋喃等,目前我国烧结烟气SO 2浓度一般在1000~3000mg/m 3之间,但由于烧结工况波动的原因,烟气量、烟气温度、粉尘含量、SO 2浓度都极不稳定,经常发生变化。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技术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技术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钢铁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冶金行业烟气协同脱硫脱硝将是烟气气态污染物治理的主流方向,本文分析了目前主流的烟气脱硫和脱硝工艺技术的原理、分类,同时简述了脱硫脱硝的新技术。
为脱硫脱硝工艺及其改进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关键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技术引言近些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落实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转变生产观念和方式,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
但从目前来看,部分钢铁厂在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探索。
1烧结烟气特点阐释第一,烧结烟气所产生的烟气量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1t烧结矿会产生1.5立方千米至6立方千米的烧结烟气量,由于不同类型的烧结燃料具有不同的透气性,同时所使用的的辅助材料也不均匀,导致烧结烟气系统所出现的阻力发生明显变化,从而提高了烧结矿的烧结烟气量。
第二,烧结烟气所产生的SO2和NOX浓度出现变化。
一般情况下,烧结烟气所生成的SO2浓度一般在300至800mg/Nm3范围内,然而当SO2浓度较高时,其浓度会高于2000至4000mg/Nm3范围。
而烧结烟气所生成的NOX浓度范围为0.15至0.3g/Nm3,若NOX浓度较高时,其浓度将会达到0.5至0.6g/Nm3。
第三,烧结烟气所包含的成分较为复杂。
在烧结烟气中,其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别的污染物,在这些污染物中,氧化碳、氯化氢、多环芬烃和HF等为主要成分,但是二噁英和重金属等则是烟尘的主要成分。
在烧结生产工业中所产生的二噁英排放量仅低于垃圾焚烧业,位居排放量第二位。
第四,烧结行业所产生的烟气温度容易出现变化,并且温度的变化范围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烧结烟气的温度处于120到180℃之间,如果运用低温烧结技术,其所生成的烟气温度则在80摄氏度到180摄氏度范围内。
2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处理技术2.1 SCR脱硝脱硝系统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20%氨水作为还原剂与烟气中NO x进行反应,达到去除NOx的目的。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钢铁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其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在钢铁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
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是钢铁行业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吸收法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转化为容易降解的硫酸盐。
具体来说,烟气首先经过除尘设备进行粉尘去除,然后进入脱硫塔,与脱硫剂进行反应。
脱硫剂一般是碱性溶液,如石灰石浆液。
在脱硫塔中,SO2先与脱硫剂中的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HSO3-),然后再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SO4^2-)。
最后,通过控制脱硫剂的配比和pH值,将硫酸根离子沉淀为硫酸盐,从而实现烟气中SO2的脱除。
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如下:1. 高效的脱硫装置:钢铁企业在烧结过程中普遍采用湿法烟气脱硫法,通过脱硫塔进行烟气脱硫处理。
目前,常用的脱硫塔设计有喷射塔、喷淋塔和循环湿式脱硫塔等。
这些装置具有体积小、脱硫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处理大量的烟气。
2. 脱硫剂的选择:石灰石是常用的脱硫剂之一,其价格较低,因此在钢铁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此外,钢铁企业还可以考虑利用工业废弃物,如硟石、磷灰石和脱砷剂等作为脱硫剂,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够处理废弃物。
3. 优化的操作参数:为提高脱硫效率,减少二次污染,钢铁企业需要优化脱硫塔的操作参数。
例如,控制脱硫剂的投加量和pH值,以保证脱硫效果同时减少脱硫剂的使用量。
另外,还要注意脱硫温度、气液比和进出口速度等参数的控制。
4. 建立完善的监测与管理体系:钢铁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烟气监测与管理体系,对脱硫装置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监测脱硫效率和排放浓度,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技术,对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2 《科技与企业》杂志 2012年5月(下
科技专论
钢铁企业烧结烟气除尘脱硫技术
山东金岭铁矿淄博铁鹰钢铁有限公司陈亮焦东明
【摘要】近年来,钢铁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钢铁产量,但随之而来的是钢铁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SO 2排放量和粉尘放量仅次于火电行业和建材行业。
本文针对钢铁工业烧结工序所产生的烟气中SO 2和烟尘含量高的问题,就其除尘脱硫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节能环保;除尘脱硫;烧结机;高炉炼铁1、引言近年来中,我国钢铁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连续数年钢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粗钢产量甚至超过了第二到第八的总和。
2010年我国粗钢生产总量达到6.267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44.3%。
但与此同时,钢铁行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为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此,国家着手制定了更高的烧结烟气排放标准,将绿色钢铁作为国家环保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是,钢铁厂烧结烟气同电厂锅炉烟气相比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特点,烟气成分更为复杂,烟气流量和SO 2浓度波动较大,粉尘含量高,温度变化范围宽,必须有一套适应于钢铁厂绕结烟气的除尘脱硫技术才能确保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钢铁厂烧结烟气特性
“十一五”期间,火电行业烟气除尘脱硫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为我国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同于火电行业烟气,钢铁行业烟气有着其独特的特性。
主要表现在烟气量大、温度高、粉尘浓度大、含湿量大、有害气体含量高、SO 2浓度变化大、烟气含量不
稳定等方面。
目前,每生产1t烧结大约会产生4000~6000m 3
的烟气,其温度在120~180℃之间,根据原料的不同,其粉尘除了以铁和其化合物为主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重钓饵各元素,水分含量通常会达到10%,所包含的有害气体
如SO x 、NO x 、HCL和HF等,在遇水后都会形成酸雨腐蚀金属构件,并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二恶英和呋喃等,目前我国
烧结烟气SO 2浓度一般在1000~3000mg/m 3
之间,
但由于烧结工况波动的原因,烟气量、烟气温度、粉尘含量、SO 2浓度都极不稳定,经常发生变化。
3、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目前,国际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3.1 干法脱硫技术
干法脱硫技术是采用粉状或粉状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来脱
除煤烧结烟气中的SO 2的技术,
这种技术工艺简单,不存在污水、污酸处理等问题,而且能耗低,经干法脱硫技术处理后的烟气温度较高,不需要进行二次加热即可排气扩散,腐蚀性极小,其生成物还可以转化为低效化肥用于农业生产,在我国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干法脱硫技术所需要设备极为庞大,投资较高,占地面积也较大,此外用作吸收剂的石灰石用量较大,且脱硫后的副产品废渣难以再利用,因此对资金紧张企业较难适用。
3.2 氨法脱硫技术
氨法脱硫技术使采用喷雾吸收法,将雾化的氨水同烟气中的SO 2
直接接触发生气液相反应,从而达到烟气脱硫目的的技术。
这种技术反应速度较快,脱硫率较高,能达到90%以上,现有技术已经能使脱硫率保持在95~99%之间,因此能很好的保证脱硫减排要求。
而且采用氨法脱硫技术所回收的SO 2、氨全部都可以转化为化肥,不会产生任何废水、废液和废潭,不存在二次污染现象,其副产品硫酸铵应用价值高,且设备较小,占地面积不大,有着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但相罗于其
它脱硫技术而言,氨法脱硫技术工艺流程较复杂,且其生成物硫酸铵容易腐蚀管道,,净化后的烟气中会残留一定量的NH 3,容易在脱硫后造成NH 3超标。
3.3 石灰石-石灰法脱硫技术在目前烧结烟气脱硫技术中,石灰石-石灰脱硫技术是应用较为成熟,运用较为稳定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采用石灰石或者石灰浆液
作为脱硫剂,通过吸收塔对烟气中的SO 2进行洗涤吸收,
生成CaSO 2和CaSO 4。
采用这种技术,脱硫剂价格低廉、产量丰富,获取较为容易,但脱硫剂中的Ca(OH2和CaSO 3容易在吸收塔内形成结晶或者沉积,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aSO 4形成结垢堵塞管道,因此会造成一定的清理维护负担。
同时其设备占地面积较大,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高,因此其应用和推广也有一定难度。
3.4 钠碱循环吸收法脱硫技术钠碱循环吸收法脱硫技术,是采用电解NaCL生成NaOH从而吸收烧结机烟气中的SO 2,最终生成NaHSO 3和Na 2SO 3,从而回收烟气中SO 2的一种气脱硫技术。
这种技术脱硫率高、技术较为成熟,相关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具有较好脱硫减排功效。
但采用这种技术脱硫会降低烟气温度,经净化处理后的烟气必须通过加热后才能排放,整个系统能耗较高,且流程较复杂,同净化处理后生成的副产品再利用能力差,因此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在目前我国钢铁石烧结烟气脱处理中应用较少。
3.5 双碱法脱硫技术
双碱法脱硫技术是通过在脱硫塔内以钠碱作为第一碱吸收液吸
收烟气中的SO 2,
从而生成NaHSO 3和Na 2SO 3溶液,再在塔外通过石灰苛化再生成第一碱溶液返回第一碱液池以不断循环利用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将石灰作为主要消耗物,并以钢碱作为吸收液,因此在整个吸收过程中不会因此而产生沉淀物,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一次性投次,并降低能源消耗。
这种技术既解决了石灰脱硫技术容易在塔内
和管道内结垢的问题,又具备了钠碱法吸收率高的优点,且投资较小,因此被广泛利用。
4、烧结烟气除尘技术
烧结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有害粉尘,这些粉尘中,目前采用的除尘方法主要有静电除尘和全湿法除尘两种。
静电子尘是利用阳极板或阴极线产生静电吸附粉尘,以达到除尘目的的一种技术,但由于粉尘中一部分粉尘比电阻较小或者比电阻较高,容易带电荷也容易失电荷,因此在吸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粉尘吸附力较低,极容易被电场风速带走,因此除尘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通常所用的方法是采用增高电场强茺以激化粉尘颗粒的办法,或者采用增湿以加强粉尘吸附力的方法,来提高粉尘净化率。
全湿法则是通使烟气以较高速度同水混合使烟尘中的粉尘湿润,再通过惯性分离室使烟气速度迅速降低,从而将湿润的粉尘同烟气彻底分离,使烟气得到除尘净化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所产生的含尘液体能被压滤成块,并返回烧结配料使用,同时清水还可以循环回射流器继续使用,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但其设备相对于静电除尘设备来说占地面积更大,投资也相对较高。
5、结束语
总之,继火电行业排放整顿之后,钢铁行业烧结烟气中的SO 2和粉尘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卫生中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其独有的特点使其无法完全采用火电行业除尘脱硫技术,因此钢铁企业应当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打造循环经济体系,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尘脱硫技术,以实现零排放为目的,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除尘脱硫减排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廷钰.烧结烟气净化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009(1
[2]孙辉.双大事法脱硫技术在烧结机上的应用[J].山东冶金,009(12
[3]陆钢,冰等.转炉除尘用水烧结烟气脱硫的实验[J].环境工程,007(4
[4]王正新.烧结在气干法燃式除尘工艺研究[J].环境保护,007(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