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诸葛亮主要故事10个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
他的著名典故有以下几个:
1.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上山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2. 草船借箭: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用草船借来曹军的箭。
3. 火烧赤壁:诸葛亮和周瑜联手,用火攻打败了曹操的大军。
4. 空城计:诸葛亮在城中空无一人的情况下,利用心理战术吓退了敌军。
5. 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抓住并放走南蛮王孟获,最终使他心服口服。
6. 六出祁山: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室,六次出兵攻打魏国。
7. 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因为马谡失街亭而挥泪斩了他。
8. 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了一种叫做“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用于运送粮草。
9. 借东风: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预测到东风的到来,并借助东风发动火攻。
10. 七星灯:诸葛亮在五丈原临终前,点亮了七盏灯,以表达自己的心愿和遗志。
关于诸葛亮的四个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四个故事一、三顾茅庐。
话说刘备啊,想找个超级厉害的谋士帮自己打天下。
有人就给他推荐了诸葛亮,说这人那可是有经天纬地之才。
刘备一听,立马就心动了,带着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就去找诸葛亮了。
第一次去的时候,到了诸葛亮住的地方,一个小童子出来说,先生出门去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刘备那个失望啊,但他不死心。
过了些日子,又去了,结果又扑了个空,张飞就有点不耐烦了,说这诸葛亮到底有啥了不起的,咋老是找不着呢。
刘备瞪了他一眼,说你懂个啥。
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呢。
刘备就恭恭敬敬地在门外等着,等诸葛亮醒了。
诸葛亮一看刘备这么有诚意,就决定出山帮他了。
这就好比你想请个游戏大神带你飞,你得有点诚意,三番五次去求人家才行呢。
二、草船借箭。
周瑜这人心眼有点小,看着诸葛亮比自己聪明,心里就不舒服。
他就想找个法子刁难一下诸葛亮。
他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眼睛一眯,说十天太长了,三天就够了。
周瑜心里暗喜,心想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到时候就有借口治你了。
诸葛亮回去之后,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都扎满了草人。
到了第三天夜里,大雾弥漫,啥都看不见。
诸葛亮就带着这些船往曹操的水寨那边划去。
曹操一看,雾这么大,不知道来了多少敌军呢,就下令放箭。
箭就像雨点一样射向那些草船。
不一会儿,船的一边就插满了箭。
诸葛亮又让船掉头,让另一边也挨箭。
等箭射得差不多了,诸葛亮就带着满船的箭回去了。
把周瑜气得啊,又拿诸葛亮没办法。
这就像你和同学打赌考试成绩,结果人家用巧妙的办法轻松赢了你,你只能干瞪眼。
三、空城计。
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结果马谡这小子不听话,把街亭给丢了。
司马懿带着大军就朝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杀过来了。
这时候诸葛亮手里没多少兵啊,要是硬拼那肯定是死路一条。
诸葛亮想了个妙招。
他让人把城门大开,自己呢,坐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着琴,旁边还站着两个小童子。
司马懿带着大军来到城下,一看这情形,心里就犯嘀咕了。
他想,诸葛亮这人向来谨慎,这么大开城门,肯定有埋伏啊。
关于诸 葛亮的故事20个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20个1、三顾茅庐刘备为了成就大业,一心想要招揽贤才。
听闻诸葛亮才华出众,智慧过人,便决定亲自前往拜访。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去,仍未见到。
刘备毫不气馁,第三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为他分析天下局势,提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构想,这成为了刘备日后建立蜀汉政权的基础。
2、初出茅庐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相助后,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刘备。
众人都十分担忧,而诸葛亮却镇定自若,调兵遣将。
他巧用火攻,在博望坡大败曹军,让刘备一方的将士们对他刮目相看。
3、舌战群儒曹操大军南下,欲一举吞并江东。
诸葛亮为了实现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孤身一人前往江东。
在江东,面对众多主降的谋士,诸葛亮凭借着他的雄辩之才,一一驳斥,说得他们哑口无言,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
4、草船借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故意给他出难题,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深知这是刁难,但他胸有成竹。
他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在大雾弥漫的夜晚,用二十艘扎满草人的船只驶向曹军水寨。
曹军以为是敌军来袭,纷纷射箭,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借”到了十万多支箭,让周瑜自叹不如。
5、借东风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对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算准了会有东风到来的时机。
他在七星坛上做法,成功借来了东风,为火烧曹军战船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6、智算华容道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故意让关羽在华容道设伏。
关羽念及曹操昔日的恩情,放走了曹操。
虽然放走曹操与诸葛亮的计划有所偏差,但从长远来看,曹操的存在有助于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为刘备争取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7、三气周瑜周瑜一心想战胜诸葛亮,但每次都被诸葛亮识破计谋。
第一次,周瑜夺取南郡失败,被诸葛亮抢先;第二次,周瑜想以招亲之名扣留刘备,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弄假成真;第三次,周瑜想假借攻打西川之名,袭取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1、三顾茅庐;2、火烧博望;3、火烧新野;4、舌战群儒;5、智激周瑜;6、草船借箭;7、祭七星坛借东风;8、空城计;9、七擒孟获;10、六出祁山。
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
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逃往荆州依附刘表。
徐庶和司马徽见他一心爱才,就向他举荐一个人,此人就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很有学识,又有才能,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火烧博望曹操一心想平定江南,这一日聚集文武,商议南征。
徐庶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得之便如虎生双翼;夏侯惇不以为然,向曹操请命,要生擒刘备,活捉孔明。
曹操大喜,命夏侯敦为都督,于禁、李典、韩浩为副将,统兵十万,进军新野。
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调兵遣将,命赵云为前部将,诱敌入博望坡;派关平、刘封备足引火之物,在博望坡等候,初更兵到即可引火;请刘备引军为后援,敌军一到即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再回军掩杀;亮本人与糜竺、糜芳引军镇守新野县城。
关羽、张飞和众将初次见孔明用计,均疑惑不定。
夏侯惇与副将于禁、李典率军来到博望。
赵云出战,诈败而走。
刘备引兵接应,也弃营而逃。
关于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经典故事1,收二川
收取东川、西川,即荆益二川,为蜀汉江山奠定基业。
经典故事2,排八阵
诸葛亮曾排八阵图,教练琼士演习阵法,这是他在前人发明下的改良创新,更是其军事才能的体现。
经典故事3,六出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目标是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经典故事4,七擒
即七擒孟获,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酉长孟获,七提七放,使其从此真心厘服,不再为敌,村愿对蜀汉俯首称臣,这是诸葛亮一次非常成功的计谋,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更树立了诸葛亮的伟岸形象。
经典故事5,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灯明灯
诸葛亮征途中,在五丈原病逝前,曾试图用七七四十九盏长明灯续命,吃继续北伐大业,可惜遭魏延闯帐,蹋灭七星灯,而终功亏一馈。
总结所述五典故,一心只为筹三顾这一句是对上述事件的总结,为什么要"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回十九盏明灯"呢?是他一心一意来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
之恩。
经典故事6,取西蜀
是指设计从刘璋手中骗取西蜀之地将益州作为刘备的大本营。
经典故事7,定南蛮
是捕获南蛮首领,平定南方各地方。
经典故事8,东和
就是"东和孙权",和东吴孙权联盟。
经典故事9,北拒
北拒曹操,出师北伐,兴复汉室。
经典故事10,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最后这句,说的是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当时他在军帐中摆阵算卦,定出"火烧赤壁"的良策,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1.草船借箭: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借来了大量箭矢,成为了战争的胜利保障。
2. 空城计: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用空城计欺敌,最终获得了胜利。
3. 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次拜访刘备,最终说服他接受自己为军师,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三顾茅庐”故事。
4. 七星灯:诸葛亮制造了七盏灯,用于预测天气,成为了古代气象学的代表之一。
5. 草庐三顾:诸葛亮在草庐中接待了周瑜,让他下定决心与曹操联手,最终获得了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6. 木牛流马:诸葛亮制造了木牛流马,可以在无风无波的情况下移动,成为了古代机械工程的代表之一。
7. 赤壁鏖兵: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以火攻欺敌,最终获得了胜利。
8. 竖犬伏兔: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利用敌军的虚张声势,最终获得了胜利。
9. 凤雏岗:诸葛亮在凤雏岗与曹操发生战争,用计谋战胜了曹操,成为了古代军事策略的代表之一。
10. 立木为誓:诸葛亮在三分天下的战争中,与曹操以立木为誓,最终获得了胜利。
- 1 -。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一、三顾茅庐。
刘备想找个厉害的军师,就听说有个诸葛亮,老厉害了。
于是带着关羽和张飞,跑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小童子说先生出去溜达了。
第二次又扑了个空,张飞就不耐烦了,说这啥人啊,这么难见。
刘备可不管,第三次终于见到了。
诸葛亮在屋里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地站着等,等诸葛亮醒了,一看这人这么有诚意,就出山跟着刘备干了。
二、草船借箭。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刁难他,就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眼睛一眯,说三天就够。
他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扎满了草人。
到了第三天夜里,大雾弥漫,他带着船靠近曹操的水寨。
曹操看不清啊,以为是敌军来偷袭,就下令射箭。
箭像雨点一样射在草人上,不一会儿就插满了,诸葛亮就这么轻轻松松弄来了十万支箭,可把周瑜给惊到了。
三、舌战群儒。
刘备被曹操打得跑到了东吴那边。
东吴那些谋士,像张昭啊、虞翻啊,一个个都想为难诸葛亮,觉得他一个外来户能有啥本事。
结果诸葛亮往那一站,口才那叫一个厉害。
他把那些谋士说得哑口无言,一个一个地反驳,什么道理都被他占尽了。
最后把东吴那些人说得心服口服,觉得跟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才是正事儿。
四、智激周瑜。
诸葛亮要促成孙刘联盟,可周瑜这时候还在犹豫呢。
诸葛亮就想了个招儿,他见到周瑜就说,曹操的大军南下,其实就是为了小乔啊。
周瑜一听就火了,小乔可是他的老婆啊。
这一下周瑜下定决心要跟曹操干,一定要把曹操打得屁滚尿流,诸葛亮就这么巧妙地用激将法搞定了周瑜。
五、借东风。
孙刘联军要和曹操大战了,可这时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正愁呢,诸葛亮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在南屏山搭了个七星坛,然后在坛上做法。
还真就借来了东风。
其实啊,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早就算出这时候会有东风,就装神弄鬼了一把,把周瑜他们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六、空城计。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这小子不听话,把街亭给丢了。
司马懿带着大军就朝着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杀过来了。
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

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一、三顾茅庐想当年刘备想请诸葛亮出山,那可费了老鼻子劲了。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就像追星族追大明星似的,三次跑到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去。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小弟诸葛均在,刘备那叫一个失落啊。
第二次又扑了个空,张飞都不耐烦了,就想把诸葛亮家给拆了,还好刘备拦住了。
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在睡大觉呢,刘备就恭恭敬敬地在外面等着,等诸葛亮醒了,一看这人这么有诚意,就答应出山辅佐他啦。
这刘备啊,可算是把诸葛亮这个超级智囊给请到手了。
二、草船借箭周瑜这小子,心里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就想给他使绊子。
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这明摆着是刁难人嘛。
诸葛亮倒好,他不慌不忙地说三天就行。
他算准了江上的大雾天气,弄了些草靶子绑在船上,然后让士兵在船上敲锣打鼓。
曹操那时候看不清啊,以为敌军来犯,就拼命射箭。
这箭就跟下雨似的,全射在草靶子上了。
等雾散了,诸葛亮就带着插满箭的船回去交差了,把周瑜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三、舌战群儒刘备被曹操打得像个丧家犬似的,跑到东吴想联合孙权一起抗曹。
诸葛亮就跟着去了。
东吴那些谋士啊,一个个都想给诸葛亮难堪,七嘴八舌地来质问他。
诸葛亮呢,那口才就像机关枪似的,把那些人怼得哑口无言。
这个说刘备不行,诸葛亮就说刘备是汉室宗亲,仁义满天下;那个说曹操强大,诸葛亮就分析曹操的弱点,什么名不正言不顺啦,后方不稳定啦。
最后说得东吴的谋士们都心服口服,也为孙刘联盟打下了基础。
四、智激周瑜诸葛亮到了东吴,想让周瑜下定决心和曹操干一架。
他就跟周瑜说啊,曹操这老色鬼,修了个铜雀台,还说要把江东的两大美女大乔和小乔弄去放在铜雀台里呢。
周瑜一听就火冒三丈啊,因为大乔是孙策的老婆,小乔就是他周瑜的老婆。
周瑜那暴脾气,哪能忍得了这个,当场就拍桌子说要和曹操决一死战,诸葛亮这一招可真是绝了。
五、借东风孙刘联军要和曹操在赤壁大战了,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这时候诸葛亮就闪亮登场了。
他说自己能借来东风。
他在南屏山搭了个七星坛,然后在上面装神弄鬼地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
自古不争的忠臣楷模兼智慧的化身,世称其为“智圣”。
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
邪的汉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
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
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家于南阳郡邓县,在
襄阳城西二十里此处尚有争议,号曰隆中。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
曹操的许县。
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
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人称“卧龙”。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
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
”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
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
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岂愿见
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
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
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
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
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
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
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既帝室之胄,信
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先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当时,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
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
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
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你不见到春秋时期
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
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
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
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
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
孙权两个选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
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北面”在这里有
双重含义:其一是曹操当时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见面时,臣子通常面向北方。
”孙权却反
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
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
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
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
力战斗。
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
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
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军中又发生瘟疫,故大败,回师北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