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固定资产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007 固定资产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007 固定资产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国外研究综述

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的研究方面,WilfiamR.Scott (2002)认为,企业中一个部门的高产出率与一个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密切相关。Prakash S. Deo (1992)指出,固定资产管理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服务的,所以对其进行管理时基于企业整体资产层面考虑具有重要意义。Carly Lombardo ( 2005)指出实施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所以应给予固定资产管理足够的重视。

固定资产的价值运动理论是指由于固定资产相对于流动资产有着使用时间更长的特点,所以其价值转移和补偿也是一个逐渐转移的过程。John B. MacArthur (1980)认为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运动有着周转速度慢的特点,因此其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Rajendran(2005)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从固定资产的取得、调拨、日常使用与维护、报废与处置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控制,体现的就是固定资产价值运动理论。

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是指企业在满足安全和效能的前提下追求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大卫卡兰德(2006)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考虑其购建计划、采购与建设、运行与维护、报废与退出等全过程,来追求固定资产效能最优化。Tor shahidehpour(2009)认为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生命周期运动,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关于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研究方面,Charles T. Horngren(2002)认为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念使得固定资产在实践管理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展。Eugene F Brighm (2004 )通过研究安达信,整理出一套优秀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一方面针对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应该一套完整的政策,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John R Gringer(2008 )指出应同时加强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价值管理方面要分析固定资产配置有效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实物管理方面健全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制度,实行分口分级管理,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

James R. McGuigan (2004 )深刻分析了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保险管理,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成本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Ellis和Price(2004 )通过研究发现英国工商企业资

本成本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Charles W. L. Hill(2007)论述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动态协调的关系模型。Nelson M. Anumaka (2004)通过研究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中购入、日常管理及处置三个环节的内控关键点,提出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应使用回收期、折现现金流等方法。

内部控制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A.Wayne Avellanet (2007)进一步强调了内控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并提出与其相关的内控风险点。HoskinsR.P, BrintA.T, StrbaeG ( 2010 )认为一个全面有效的固定资产内控能够有效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同时提出固定资产管理中应该建立的具体控制点,包括岗位责任制、授权审批制等。

1.1.2国内研究综述

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的研究方面,国内很多学者有自己的研究。廖燕(2007 )

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关角度进行阐述,指出只有在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下,才能为固定资产投资分析提供高决策相关性的数据,从侧面反映了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十分重要。韩东(2009)认为企业对固定资产如果能够实施全面动态的管理方式,那么对其进行相关的投资活动决策时就能获取更有力的数据支持,从而减少投资的风险。

在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方面,王芳(2011)指出,为了更好地规范集团内分、子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企业集团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改进其考核办法,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张书珍(2011)认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关键在于相关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是产生各种固定资产管理违规现象的原因所在,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并落实。乔宏亮(2010)研究我国煤矿企业的并购时,指出了这类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应该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政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以及其日常管理工作。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面,李静(2005 )认为,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当出现互斥的投资方案时,如果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应以净现值法作为评价标准,因为净现值更能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李书政(2006)认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在众多方法中的选取应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不同投资项目的差异,灵活选择预测方法,以便于企业做出科学及时的决策。冯幻子(2006)认为尽管内含报酬率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因为它能更好的向决策者提供投资方案的实际收益率,所以内含报酬率法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仍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方面,马卫胜(2011)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指出,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以及完善控制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固定资产的购建、日常的使用与维护、折旧和减值、报废与处置等流程的监督管理。潘亚(2010)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分别从内控环境、风险控制、控制程序、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角度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相关改善意见,同时强调需要全体员工与管理者共同努力共同配合才能真正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

有些学者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管理进行研究。苗晓云(2008)提出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建立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刘学超(2006)指出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己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提出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管理必须构建相应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张继东(2010)通过对比研究ERP系统在公司实施前后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发现实施了ERP系统的公司明显好于未实施的公司,说明在实际管理固定工作中,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其投资决策的分析、相关内部控制的改善以及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产生了很多文献,也己经从理论研究开始向实证研究方面过渡。然而,总体而言,目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缺乏比较系统的梳理,存在把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生搬硬套的现象,在提建议时没有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