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调味料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鸡精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操作程序

鸡精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操作程序

鸡精、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操作程序配料:配料人员按照生产部下达的产品生产计划,根据不同标准配备好一定数量的所需物料。

1、将生产所需物料运到配料室,根据产品标准由小到大进行称量,500g以内物料用天平称量,5kg 以内物料用案秤称量,5kg以上用台秤称量。

2、主要物料称量顺序:I+G→香精→鸡膏→糊精→糖→淀粉→盐→味精3、配料过程中应填写配料记录,详细记录每批产品的配料情况。

烘干:1、将制好的粒料放入料车推入烘干室烘干,司炉工将炉温升到80℃左右时,开启热风机向烘干室送入热风,根据不同季节和空气湿度大小控制烘室温度。

一般温度控制在70-100℃,烘干7小时后,将物料车推出进行筛选,由操作人员开启振动筛进行半成品筛选工作,经检验合格后,每袋按20kg/袋称重入库。

2、烘干过程中应填写关键过程控制记录,详细记录烘干室的温度和烘干时间。

鸡精、固态调味料工艺流程与操作程序工艺流程:鸡精、鸡味调味料:配料(※)→搅拌、(制粒)→烘干(※)→筛选→称重→包装→检验→入库复合调味料:配料(※)→搅拌→称重→包装→检验→入库操作程序:一、配料:(※关键控制点)1、原料验收合格。

2、配料人员按照生产部下达的产品生产计划,根据不同标准配备好一定数量的所需物料。

3、将生产所需物料运到配料室,根据产品标准由小到大进行称量,500g以内物料用天平称量,5kg以内物料用案秤称量,5kg以上用台秤称量。

4、鸡精、鸡味调味料主要物料称量顺序:I+G→香精→鸡膏→糊精→→淀粉→盐→味精复合调味料主要物料称重顺序:I+G→糖→盐→味精5、将配好的物料排放整齐,并注明数量、品名。

6、配料过程中应填写配料记录,详细记录每批产品的配料情况。

二、搅拌\制粒:分钟后,倒入30搅拌机操作人员把配好的物料倒入搅拌机,搅拌装料槽。

制粒机操作人员把搅拌好的物料倒入制粒机制粒。

复合调味料不需要制粒和烘干。

三、烘干:(※关键控制点烘干温度80℃左右、7小时以上)将制作好的粒料放入料车推入烘干室烘干,司炉工将炉温升到80℃左右时,开启热风机向烘干室送入热风,根据不同季节和空气湿度大小控制烘室温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配料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配料作业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制定一份配料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文旨在编写一份标准格式的配料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通过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每种原料的配比和操作流程,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三、配料作业指导书内容1.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XXX- 产品编号:XXX- 生产日期:XXX- 批次号:XXX2. 原料信息- 原料名称:XXX- 原料编号:XXX- 规格:XXX- 用量:XXX- 存放位置:XXX3. 配料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检查配料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清洁工作台和配料容器- 检查原料库存量2) 配料操作- 根据产品配方,按照指定的比例称取每种原料- 将称取好的原料倒入配料容器中- 使用搅拌器均匀搅拌原料,确保各种原料充分混合 3) 配料记录- 记录每种原料的称分量和配比- 记录配料操作的时间和操作人员4. 质量控制- 检查配料容器是否干净,无异物- 检查原料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检查配料操作是否按照流程进行5.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配料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维护和保养- 配料区域必须保持整洁,防止杂物污染原料6. 配料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和更新- 指导书的审核人员和审核时间- 指导书的更新频率和更新人员四、配料作业指导书的使用方法操作人员在进行配料作业时,应子细阅读本指导书,并按照指导书中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者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主管或者质量控制人员报告。

五、总结配料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使用可以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标准化。

通过清晰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最终满足客户的需求。

同时,配料作业指导书的审核和更新也是保证指导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固态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生产加工工艺作业指导书一、原料处理(分拣、干洗)1、将所需原材料由车间外投料口投入车间,原料放到分拣台上进行仔细分拣,将不符合要求的原料、杂质、异物去掉。

2、检查干洗机无异常后,启动干洗机运转。

3、运转后检查除尘机的风量是否达到要求,需风量减小时将调节旋纽向左旋转并拉大干洗机侧面的进风口,需风量减小时将调节旋纽向右旋转,关闭或缩小时风口。

4、调好风机风量后,将分拣好的原料放置于干洗机进料口处,由干洗机进料口均匀投料,保持机器正常工作状态,达到运行平稳可靠。

5、把干洗好的原料送入烘干杀菌车间。

6、工作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清除机内剩余物料,并检查有无零件损坏磨损,保持机器完好,保障工作正常状况。

以上规定,每违反一项对当班或主要责任人罚款10元。

二、粉碎1、检查粉碎机工作是否正常,有无漏电现象,有问题及时报告,确保安全。

2、首先检查物料的标准度,然后开启电源,进入粉碎状态。

3、检查粉碎后物料的粗细度是否达到所需要求,以便调整。

4、工作完毕,要关掉电源,确保安全。

5、要清理粉碎机上的灰尘,保证清洁。

6、打扫地面卫生。

以上规定,每违反一项罚款10元。

三、调配调配:按照比例进行配料,倒入搅拌机内混合搅拌,搅拌时间15分钟,使产品均匀,符合标准要求。

四、干燥·灭菌1、检查微波的螺丝有无松动和电源是否接触良好。

一切正常后才可启动。

2、启动顺序:⑴先拉下红色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⑵按下监控开关。

⑶按下风机开关,检查是否正常运转。

⑷按下排湿开关。

⑸按下运行开关,调至正常运行位置。

⑹按下调温开关,调至所需温度位置(85-102℃)⑺依次打开微波1、2、3开关。

3、运行平稳后由微波进料口均匀进料,并检查出料时的产品达到要求。

4、工作完毕,首先关闭微波开关1、2、3,调底运行速度,关闭调温开关,待机器空行二十分钟后方可关掉电源。

5、关机后清除机内余料,检查机器零件有无损坏、磨损,保证机器完好状态。

以上规定违反一项,罚款10元。

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固态调味料关键控制点作业指导书为了指导生产,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确保产品质量,本厂特别在固态调味料的生产流程中设置了三个质量控制点,这三个质量工作点分别是配料、烘干、包装,并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一、配料工序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1、每天开工前一个小时,先将工作间的所有紫外灯打开,对生产场所消毒30分钟,然后,关灯,再等30分钟,工作人员方可进入。

2、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间前,必须在更衣室更换清洁干爽的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换工作鞋。

用清洗剂彻底清洗手心手背,在干手机下将手吹干。

洗手要用脚踏式水池。

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首饰和别的饰品。

3、进入工作间时,应将工作鞋充分地踏进工作间入口处的消毒池里,消毒池里是预先备好高锰酸钾稀释液。

4、按生产计划和产品的配方技术要求,领取各种原材料。

原材料包括谷氨酸钠、食盐、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GB2760的要求。

5、将案秤矫正好,根据当天的生产量,按配方要求,准确称取相应的原料。

将天平调整好零点,准确称取用量在百克以下的配料。

6、将称好的原料倒入不锈钢混料容器中,用不锈钢料铲,将原料翻拌均匀。

拌料的均匀很重要,直接影响产品含量的均匀度,所以,一定要掌握好。

要有专人负责。

7、原料的配比也是要严格掌握的,因为产品的各项理化质量指标直接由此决定,所以,也必须严格掌握,称料的重量一定要准确,也必须有专人负责。

8、翻拌均匀的原料被送往下到工序后,首先把替换下来的包装物、剩余的原料再从原路返回到原料库房,交予库管清点核查。

然后,一定要把配料间的环境、器具、案秤和天平彻底清理干净,要用清水冲洗、控干,并用8.4消毒液进行喷洒。

9、在配料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环境、器具、原料等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给质检部门。

10、生产人员要做好配料记录。

11、混料过程中严禁混入其他杂物。

12、质检人员负责对混料过程的监控。

新上岗人员操作是要增加检查频度。

调味料作业指导书

调味料作业指导书

调味料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调味料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菜肴的口感、提升味觉体验。

正确使用调味料能够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因此掌握调味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每一位厨师必备的基本功。

二、常用调味料介绍1. 盐: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能够有效地提升食物的味道。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适量,过多的盐份会使菜肴过咸。

2. 酱油:是一种深色液体调味料,具有浓郁的酱香味,常用于炒菜、腌制食材等。

在使用时要注意选择正宗的酱油,避免添加剂过多。

3. 味精:是一种味道鲜美的调味剂,能够增强菜肴的鲜味。

在使用时要注意适量,过量的味精会影响食物的健康。

4. 醋:是一种酸味调味料,能够改善菜肴的口感。

在使用时要根据个人口味和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醋。

5. 白糖:是一种常用的糖类调味料,能够增加食物的甜味。

在炒菜时适量使用白糖可以提升菜肴的色泽。

6. 辣椒粉:是一种具有辣味的调味料,能够增加菜肴的香辣味道。

在使用时要注意掌握好辣椒粉的加入量,以免使菜肴过辣。

三、调味料的使用技巧1. 用量把握:使用调味料时要注意适量,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

过多的调味料会使菜肴过于浓重,过少则无法起到提味的效果。

2. 顺序掌握:不同调味料的加入顺序也会影响口感和味道。

一般来说,盐和味精一般在前期使用,其他调味料可以根据菜肴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入。

3. 搭配协调:不同菜系和菜品需要不同的调味料组合。

要根据菜品的风味和特点进行合理的调配,使调味料与主料相互协调,不互相抢味。

4. 尝味调整:在烹饪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尝味,及时调整调味料的使用量。

只有掌握好菜肴的味道,才能保证最终的口感和品质。

四、注意事项1. 储存保存:调味料保持干燥和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潮湿和变质。

酱油、醋等调味料应密封保存。

2. 联系供应商:购买调味料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和信誉好的供应商,确保购买到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产品。

3. 个人口味:在使用调味料时要尊重个人口味,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合理搭配。

半固态调味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半固态调味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半固态调味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一、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暂存挑选清洗挑选杀菌
切丁入味冷却定量分装检测
入库
二、原辅材料验收要求
1、原料应选用农残符合(EU)NO369-2005标准的无污染、无病害、无霉变的新鲜辣椒;
2、冰醋酸应符合GB1886.85-2016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

3、食盐应符合GB/5461-2016要求;
4、柠檬酸应符合GB1886.235-2016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
5、塑料包装袋应符合GB4806.7-2016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

6、编织袋应符合QB/T8946-1998标准要求的合格产品。

三、生产加工规程
1、原料验收、暂存
首先对预采收的新鲜辣椒进行查看,取样检测400+农残,符合标准后予以采收,暂存。

2、挑选
首先对暂存的辣椒进行查看,剔除腐烂、霉变的辣椒。

3、清洗
将挑选好的辣椒放入
4、二次挑选
剔除腐烂、霉变的辣椒
5、破碎
将选好的辣椒置入设备中破碎。

6、入味
添加适量冰醋酸、食盐,搅拌20分钟。

7、分装
装入塑料内袋中,袋口用尼龙扎带扎紧。

再装入编织袋内,并用扎带扎紧袋口
8、检验
检测产品盐度(以氯化钠计)及总酸(以乙酸计)
9、入库
将合格产品转移至成品库储存。

《固态复合调味料》标准编制说明

《固态复合调味料》标准编制说明

《固态复合调味料》标准编制说明
XX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固态复合调味料,以食用盐、白砂糖、香辛料、辣椒粉、梅子粉、食用葡萄糖、甘草、味精、鸡肉抽取物、猪肉抽取物、麦芽糊精、食用淀粉、小麦粉、大米粉、谷朊粉、干酪粉、复合调味料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二氧化硅、柠檬酸、阿斯巴甜、5’-呈味核苷酸二钠、柠檬酸钠、卡拉胶、瓜尔胶、乙基麦芽酚、红曲红、碳酸氢钠、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纽甜、三聚磷酸钠、琥珀酸二钠、山梨糖醇粉、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葡萄糖酸-δ-内酯、食品用香精,经相应加工工序制成的固态复合调味料。

为评定产品质量和产品上市销售依据的需要,本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标准(Q/FNHJ 0002S—2022)。

本标准中的感官指标和质量指标(水分、氯化物、总氮、氨基酸态氮、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根据产品特征及配料制定;污染物指标参考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制定,其中铅指标严于GB 2762的规定(复合调味料Pb<1.0mg/kg;香辛调味料Pb<3.0mg/kg);食品添加剂参考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制定;致病菌限量参考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制定。

标准编制格式及要求主要按照GB/T 1.1-2020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编制。

特此说明。

XX食品有限公司
2022年06月03日。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提供配料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配料准备、配料流程、配料标准等内容。

二、配料准备1. 配料所需材料:- 主料:A、B、C三种原材料;- 辅料:D、E两种辅助材料;- 调味料:F、G两种调味品。

2. 配料所需工具:- 称量器:精确称量原材料的重量;- 搅拌器:用于混合原材料;- 容器:储存已配好的原材料;- 标签:标记已配好的原材料。

三、配料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所需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b. 清洁工作台及工具,保证卫生安全。

2. 配料操作:a. 使用称量器准确称量所需主料A、B、C的重量,并记录;b. 将称量好的主料A、B、C依次放入搅拌器中,启动搅拌器进行混合,直到均匀;c. 使用称量器准确称量所需辅料D、E的重量,并记录;d. 将称量好的辅料D、E加入搅拌器中,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混合;e. 使用称量器准确称量所需调味料F、G的重量,并记录;f. 将称量好的调味料F、G加入搅拌器中,再次搅拌,确保均匀混合。

3. 配料标准:a. 主料A、B、C的比例为1:2:3;b. 辅料D、E的比例为1:1;c. 调味料F、G的比例为2:1。

四、配料质量控制1. 检验标准:a. 外观:配料后的混合物应均匀、无异物;b. 颜色:配料后的混合物颜色应符合标准;c. 味道:配料后的混合物应具有特定的味道。

2. 检验方法:a. 外观检验:目测混合物的均匀性和异物;b. 颜色检验:使用色差仪测量混合物的颜色数值;c. 味道检验:由专业人员进行感官评估。

3. 质量记录:a. 每批配料完成后,记录配料的重量、配料时间和操作人员;b. 根据检验结果记录配料的外观、颜色和味道。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确保操作安全;2. 配料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食,避免污染配料;3. 配料过程中注意避免原材料的交叉污染,保持卫生。

六、故障处理1. 若搅拌器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修理;2. 若配料中发现异物,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联系质量控制部门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DZRH/ZY2016-1
固态调味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受控)
德州丁老九
固态调味料单一性、复合型作业指导书
一、原料验收
1、各种原辅料有供销科负责采购,采购原则是品优价廉。

2、采购标准:各种原料应干燥(含水量≤14%)、虫蛀霉变不得超过1%。

无异味、
无污染、杂质不得超过5%,具有该原料应有的色泽,天然芳香味或辛辣味。

3、违反采购原则标准采购原料,纳入年底考核计划扣除本年度奖金。

二、预料处理(分选)
1、振动除尘:将所需原料有成品库物流口按需传递到分选间进行震动除尘和人工分
选,开启振动筛电源,待机器平稳震动后将香辛料倒入振动筛,5分钟后关闭振动筛电源,取出香辛料待用。

2、人工分选:将除尘后的原料按照大小、品相区分,挑出虫蛀、霉变颗粒。

辣椒进
行去梗。

单一颗粒香辛料送至包装间包装,需破碎的送至粉碎间粉碎。

三、粉碎成型
1、检查粉碎机罗筛是否完好,机内是否整洁有无清理彻底,检查无误后更换对应孔
径罗筛。

开启粉碎机启动电源,将需粉碎的物料,调入粉碎机料斗,调整料斗入料流量使物料匀速匀量进入粉碎机。

工作完毕后关闭粉碎机电源,检查粉碎后的粗细度是否达到要求。

2、粉碎完毕后打开粉碎机及时清理内外残留香辛料,保证机器清洁。

3、需切段、切片的产品,投料至且片机,开启切片机电源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无异常打开投料口,进行切段作业。

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设备上的灰尘和残留物料。

4、以上工序完成后单一型香辛料传送至包装间进行包装。

复合型产品粉碎后传递至
调配间备用。

四、调配
本工序适用于复合型香辛料。

1、配料:配料员严格按照配方进行配料,及时对配料使用的电子秤进行效验。

严格
管控配方不得外漏,需要添加商品添加剂的产品严格按照GB2760标准添加不得超量。

工作中出现失误的纳入年底考核计划扣除本年度奖金。

2、搅拌:检查搅拌机内部是否清理彻底,如有余料及时清除,打开搅拌机单元检查
搅拌机工作是否正常,完毕后严格按照工艺配方加入各种香辛料,开启电源搅拌15分钟,使产品均匀混合后取出传送至包装间。

五、包装
1、包装物杀菌:产品进行包装前需现将内包装物放置在杀菌柜内进行杀菌15分钟
待用。

2、调整包装机上的生产日期及批号至当日当批,开启包装机电源预热并检查机器是
否运转正常。

将经称量装袋的产品进行封口印字。

包装工序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防护并佩戴一次性卫生手套。

所装产品严格按照包装表示定量不得出现负偏差。

六、成品入库
1、经包装后的产品装箱或装袋放置到待检区,通知质检科取样检验。

2、成品存放要求离墙离地10cm,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

3、经检验合格的产品通知供销科,经检验不合格的移至不合格区由质检科通知质量负责人协同质检科、生产科查找问题报公司领导批示。

固态调味料生产工艺流程图(非即食)
注:1、各种原料含水量≤14%、虫蛀霉变不得超过1%
芳香味或辛辣味。

2、严格按照标准配方配比。

3、包装物使用期杀菌15分钟,净含量不得出现包装包装标识的负偏差。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