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

合集下载

秦朝形势图解读

秦朝形势图解读

秦朝形势图解读
武汉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这是教材上的地图,比较简明扼要。

这是地图册上的地图,补充了秦灭六国地图,其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教材地图标注了前221年秦统一的区域,秦朝的统一,理应包含下列四部分:其一,灭六国,统一中原地区;其二,前215年统一河南地和河套地区;其三,前214年进军南方,统一珠江流域;其四,统一西南夷。

因此,教材在灭六国之后下结论说:“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是有严重问题的。

秦朝修建的长城,利用了战国时代秦国、赵国、燕国的长城,教材的表达说:“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临洮是陇西郡的一个小地名,而辽东是郡名,因此,为了表达的逻辑统一,临洮应该改成陇西。

地图册将前221年之前的郡标注为初设郡,后设郡内地有胶东、恒山、济北、河内、衡山、鄣郡、庐江;前215年进攻匈奴,设置九原郡;前214年进军珠江流域后设南海、桂林、象郡。

这样,时间空间更明晰。

秦朝是多民族国家,教材和地图册在境内都只标注了东越、南越、夜郎、西南夷、滇、昆明,
很明显,标注在境外的东胡、匈奴、月氏、羌都有部分生活在境内。

动画地图:秦朝疆域

动画地图:秦朝疆域
0 0 0
0
中国古代史
0
0 0
0
秦朝都城 秦收复河套地区 及统一越族路线
秦朝疆域
秦朝疆域 内容提要
战国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匈奴骑兵不断南下,占地扰 民。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大军反击匈奴,收复了 河套地区,并从内地移民垦田戍边。为长久防范和抵御匈奴, 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还派兵征服岭南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了桂林、 南海、象郡三个郡。在进军岭南时,为转运粮饷开凿了灵渠, 沟通了长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珠江两大水系。
秦朝疆域空前辽阔,西达陇西,东到大海,南到南海, 0
北至长城一带。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0 0
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0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夏朝,起⽌时间:前2070年-前1600年,都城:阳城、阳翟、⽼丘、斟鄩、西河,都城今址:河南登封、陈留、偃师、安阳等,建⽴者:禹(姒⽂命)商朝,起⽌时间:前1600年-前1046年,都城:亳、西毫、奄、殷,都城今址:河南商丘、偃师、郑州、安阳,建⽴者:汤(⼦天⼄)西周,起⽌时间:前1046年-前256年,都城:镐京,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周武王姬发。

东周春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东周战国(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秦朝,起⽌时间:前221年-前207年,都城:咸阳,都城今址:陕西咸阳,建⽴者:秦始皇帝嬴政。

西汉,起⽌时间:前202年-公元8年11⽉,都城:长安,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汉⾼祖刘邦。

东汉,起⽌时间:25年-220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光武帝刘秀。

三国(魏蜀吴),起⽌时间:220年-280年,魏(220年-266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魏⽂帝曹丕。

蜀(221年-263年)都城:成都,都城今址:四川成都,建⽴者:昭烈帝刘备。

吴(222年-280年)都城:建业,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吴⼤帝孙权。

西晋,起⽌时间:266年-316年,都城:洛阳、长安,都城今址: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建⽴者: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起⽌时间:317年-420年,都城:建康,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晋元帝司马睿。

⼗六国,⼗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

该时期⾃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成国(成汉)、在中原建⽴汉赵(后称前赵)时起,⾄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

这⼀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北⽅和西南则先后建⽴了⼆⼗多个国家。

《秦统一中国》历史图表-完整版PPT课件

《秦统一中国》历史图表-完整版PPT课件

项目
周朝
最高统治者
称呼

最高统治者 权力 周天子名义上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 方式
实行分封制
秦朝 皇帝 皇权至高无上 建立郡县制
思想
统一文字
文化 “焚书坑儒”
北击匈奴、修长
军事
城、开发南疆
影响
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 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和维护国家统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图表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图表
前221
秦 都
城 咸 阳
知识点图表
秦 的 疆 域
长城一带
陇东 西海
南海
知识点图表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图示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丞 太御 相 尉史
大 行政 军事 夫
中央政府
监察
郡(守) 县(令)
地方政府
知识点图表
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具体措施政治 经济创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度量衡

各朝代地图

各朝代地图

上图为:秦朝时期全图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北伐匈奴第一次明确地划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上图为:西汉时期全图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

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争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上图为:三国时期全图三国面积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

曹操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置了西域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于曹魏,越南大部归属东吴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

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上图为:西晋时期全图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时间仅仅五十一年。

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

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对鲜卑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其深入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上图为:东晋时期全图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迁,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而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

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后因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而统治土崩瓦解,使北方再度分裂。

而西域和青藏高原及匈奴故地此时并无强大政权。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一)此图是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北巍和南齐对峙时期图。

南北朝是东晋十六国后的又一分裂时期。

此间敕勒臣服北巍后柔然逐渐占领漠北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国家而西藏高原吐谷浑部日益兴起。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二)此图是南北朝末期的形势图。

此间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

而取代南梁的南陈则是南北朝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

此时在北方突厥灭掉了柔然降服高昌等部建立起强大的突厥汗国,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上图为:隋朝时期全图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重新同意了中国。

但没有使西域各部重归天朝。

在北方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

18张地图,还原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整个过程

18张地图,还原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整个过程

18张地图,还原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整个过程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后,自称秦始皇)在铲除权相吕不韦、平定嫪毐叛乱后开始亲政,此时的秦国经过秦孝公到秦庄襄王六代君主一百多年的经营,已经发展成为当时最强的诸侯国,而东边的六国在秦国的长期打击和互相征伐下相继衰败,再也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

秦国迎来了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契机。

嬴政在李斯尉缭的帮助下,制定下了灭亡六国的战略计划。

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通过“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的策略,从内部分化瓦解六国,进而“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先破赵魏韩,再灭燕楚,最后攻取北齐,各个击破,横扫六合。

并韩灭赵公元前251年,好大喜功的燕王喜即位,趁着赵国经历长平之战的大败国力尚未恢复之时,主动挑起与赵国的战争。

然而燕国地处偏僻,将寡兵少,即便赵国在长平之战中遭受重创,燕国依然屡战屡败,国土频失。

前236年,燕赵大战再起,秦国假借援燕抗赵之名,对赵国宣战,兵分两路攻入赵国。

王翦率一路秦军从北路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等地,占领太行山脉,对赵国都城邯郸呈俯冲之势。

桓齮、杨端和率一秦军从南路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地,占领整个漳河南岸地区,与邯郸隔河相望。

此时的邯郸已经身陷南北合围,亡国危机之下,赵国军民坚守邯郸,秦军竟无可奈何,难取寸土。

桓齮攻赵前234年,秦王嬴政整合南北两路大军,合兵三十万一并交于桓齮指挥,试图一举攻克邯郸灭亡赵国。

桓齮放弃了以往正面渡河强攻的策略,改从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至赵军后侧,攻取邯郸东南的平阳(今临漳县)、武城(兹县),击败了在漳河沿岸阻挡了一年多赵军,杀赵将扈辄,士卒十万众。

前233年,桓齮挥军北出太行山,攻占赤丽、宜安两邑,试图与渡过漳河的秦军形成南北合计,攻克邯郸。

赵王迁(赵幽缪王)急忙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

秦朝疆域的四至示意图

秦朝疆域的四至示意图

秦朝疆域的四至示意图
秦朝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国土面积:354.69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又经过了多次扩张,至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范围.
秦朝的新疆域包括岭南地区,即南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东北部,是百越诸族的聚居地,战国时还不是楚国的领土.根据《淮南子·人间训》的记载,秦始皇的动机是“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
因此命尉屠睢率五十万军队分五路南征.由于越人以丛林为依托奋勇抵抗,三年中秦军死伤数十万,连尉屠睢也在越人夜袭中丧生.所以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年)才又征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同年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基本结束了军事行动.
在西南,秦朝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上游,占据了邛、笮、冉、駹等部族地区.向南又整治开通了一条“五尺道”,从今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但由于投入的兵力和派驻的人员有限,统治并不巩固,所以在秦亡后就都已经放弃了
在西北,秦始皇于三十二年(前215 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军队赶走了河套一带的匈奴人,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置了九原郡,管辖新设的34个(一说44个)县.但这些地方本是战国时赵国的旧地,连秦始皇令蒙恬筑起的万里长城,实际上也是以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已筑过的长城为基础的.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以往曾不时侵入内地,秦朝的措施主要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防卫目的.。

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1.全图2.关中3.山东南部4.山东北部5.南部秦时期图说战国后期秦国逐步蚕食、吞并山东六国,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建号皇帝,建立起了中国史上第一个一统皇朝——秦朝。

历十五年(前2 0 6),为农民起义军和六国旧贵族所推翻。

秦朝废除分封诸侯制,将始起于战国时代的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以郡统县。

郡的首长是守(行政长官)、尉(典武职甲卒,又是守的副职)、监(掌吏治监察),直属朝廷,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初并天下时全境分置三十六郡。

其后南并五岭以南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北取匈奴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又陆续分析内郡。

至秦末,除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附近关中平原为内史辖境外,见于《史记》、《汉书》、《续汉书》、《水经注》等记载的秦郡共四十八郡。

全国县级政区约有一千左右。

本图画出四十八郡的治所和见于当时记载的著名山川。

又,西南夷地区虽未置郡县,亦曾“置吏”于夜郎、滇等部族,历十余岁至秦亡始弃守,故一并画入秦版图内。

秦时期秦朝疆界以外各族,用注记表示其大致方位。

西域国族无明确史料记载,只标作“城郭诸国”。

四十八郡表郡名郡治县名郡治今地上郡肤施陕西榆林南汉中南郑陕西汉中市巴郡江州四川重庆市江北蜀郡成都四川成都市陇西狄道甘肃临洮北地义渠甘肃宁县西北三川洛阳河南洛阳市东颖川阳翟河南禹县河东安邑山西夏县西北东郡濮阳河南濮阳南砀郡睢阳河南商丘南邯郸邯郸河北邯郸市巨鹿巨鹿河北平乡西南太原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上党长子山西长子西雁门善无山西右玉西代郡代县河北蔚县东北云中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南郡江陵湖北江陵南阳宛县河南南阳市泗水相县安徽濉溪西北薛郡鲁县山东曲阜九江寿春安徽寿县长沙临湘湖南长沙市会稽吴县江苏苏州市上谷沮阳河北怀来东南渔阳渔阳北京密云西南右北平无终天津蓟县辽西阳乐辽宁义县酉辽东襄平辽宁辽阳市临淄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琅邪琅邪山东胶南西南黔中湖南沅陵西南广阳蓟县北京市西南陈郡陈县河南淮阳闽中东冶福建福州市南海番禺广东广州市桂林广西百色东北象郡临尘广西崇左九原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东海郯县山东郯城北恒山东垣河北石家庄市东济北博阳山东泰安东南胶东即墨山东平度东南河内怀县河南武陟西南衡山邾县湖北黄冈北鄣郡鄣县浙江安吉西北庐江番阳江西波阳东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
张书林编辑
1.全图
2.关中
3.山东南部
4.山东北部
5.南部
秦时期图说
战国后期秦国逐步蚕食、吞并山东六国,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建号皇帝,建立起了中国史上第一个一统皇朝——秦朝。

历十五年(前2 0 6),为农民起义军和六国旧贵族所推翻。

秦朝废除分封诸侯制,将始起于战国时代的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以郡统县。

郡的首长是守(行政长官)、尉(典武职甲卒,又是守的副职)、监(掌吏治监察),直属朝廷,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初并天下时全境分置三十六郡。

其后南并五岭以南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北取匈奴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又陆续分析内郡。

至秦末,除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附近关中平原为内史辖境外,见于《史记》、《汉书》、《续汉书》、《水经注》等记载的秦郡共四十八郡。

全国县级政区约有一千左右。

本图画出四十八郡的治所和见于当时记载的著名山川。

又,西南夷地区虽未置郡县,亦曾“置吏”于夜郎、滇等部族,历十余岁至秦亡始弃守,故一并画入秦版图内。

秦时期秦朝疆界以外各族,用注记表示其大致方位。

西域国族无明确史料记载,只标作“城郭诸国”。

四十八郡表郡名郡治县名郡治今地
上郡肤施陕西榆林南
汉中南郑陕西汉中市
巴郡江州四川重庆市江北
蜀郡成都四川成都市
陇西狄道甘肃临洮
北地义渠甘肃宁县西北
三川洛阳河南洛阳市东
颖川阳翟河南禹县
河东安邑山西夏县西北
东郡濮阳河南濮阳南
砀郡睢阳河南商丘南
邯郸邯郸河北邯郸市
巨鹿巨鹿河北平乡西南
太原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
上党长子山西长子西
雁门善无山西右玉西
代郡代县河北蔚县东北
云中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南郡江陵湖北江陵
南阳宛县河南南阳市
泗水相县安徽濉溪西北
薛郡鲁县山东曲阜
九江寿春安徽寿县
长沙临湘湖南长沙市
会稽吴县江苏苏州市
上谷沮阳河北怀来东南
渔阳渔阳北京密云西南
右北平无终天津蓟县
辽西阳乐辽宁义县酉
辽东襄平辽宁辽阳市
临淄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
琅邪琅邪山东胶南西南
黔中湖南沅陵西南
广阳蓟县北京市西南
陈郡陈县河南淮阳
闽中东冶福建福州市
南海番禺广东广州市
桂林广西百色东北
象郡临尘广西崇左
九原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
东海郯县山东郯城北
恒山东垣河北石家庄市东
济北博阳山东泰安东南胶东即墨山东平度东南河内怀县河南武陟西南衡山邾县湖北黄冈北鄣郡鄣县浙江安吉西北庐江番阳江西波阳东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