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部编语文三下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温馨提示:根据知识清单检阅自己的掌握情况,将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可以查阅资料解决,可以小窗问老师。

重点知识梳理:

一、看拼音写词语

Zào zhǐ shùwěi dàwén zìjì lù(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

qīng tóng qìbǎo cún fāng biàn jīng yàn (青铜器)(保存)(方便)(经验)

qīng biàn dà yuēxī shōu yuán liào (轻便)(大约)(吸收)(原料)

mǎn zúcháo xiǎn bàn dǎo rì běn

(满足)(朝鲜)(半岛)(日本)

ā lā.bóōu zhōu shè huìshè jì

(阿拉伯)(欧洲)(社会)(设计)

zhào zhōu qiáo shí jiang cái gàn lì shǐ(赵州桥)(石匠)(才干)(历史)

chuàng jǔchōng jījié shěng zhì huì(创举) (冲击) (节省) (智慧)

ér qiěgèzìshuāng lóng xì zhū(而且) (各自) (双龙戏珠 )

sì hūtǐ xiàn rén mín

(似乎) (体现) (人民)

二、比一比组词。

旧 (桃符、符号) 欲(欲望、食欲)魂(灵魂、鬼魂)

借(借书、借钱)酒(酒家、喝酒)何(何处、任何)

牧(牧童、放牧)兄(兄弟、兄长)独(孤独、单独)

异(异乡、异同)佳(佳节、佳句)术(美术、艺术)

录(记录、目录)册(书册、一册)保(保存、保护)约(大约、约定)验(应验、经验)阿(阿姨、阿拉伯)欧(欧洲、欧美)洲(绿洲、亚洲)社(社会、社团)

赵(赵县、赵州)省(省份、节省)县(县城、外县)匠(工匠、石匠)设(设计、设法)史(历史、史册)创(创造、创举)举(举手、举人)且(而且、并且)

智(智慧、智力)历(经历、日历)

三、多音字组词

四、词语搭配

1.补充词语。

(宝贵的)文化遗产(雄伟的)赵州桥(拱形的)大桥洞(美观

的)石栏(坚固的)赵州桥(精美的)图案

(举世闻名的)石拱桥

(节省)石料(减轻)冲击力(雕刻)图案

(吐出)水花(横跨)河面

2、选择恰当的词语

世界闻名世界文明名扬中外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3)张择端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改为被字句)

文字被人们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2.我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缩句)

造纸术促进了进步。

3.这座桥不但坚固

..。(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而且美观

小明不但勤奋好学,而且热爱劳动。

4.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

..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有的

..嘴里

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

..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

有的

..刻着双龙戏珠。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挑着担,

..骑着马,有的

有的

..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用画线词语..推着独轮车,有的

..赶着毛驴,有的

造句)

活动课上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运动:有的在跳绳,双手抡得飞快,还不停变换花样;有的在跑步,跑得大汗淋漓;有的在打篮球,篮球场上爆发阵阵喝彩。

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有的像耸立的山峰,有的像软软的棉花糖,有的像雪白的羽毛,还有的像可爱的小羊。

六、根据要求填空。

1.默写古诗

元日

(宋)王安石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重阳佳节,海外的游子总是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正如王维的诗句所说:“,。”

(2)文房四宝:雅人四好:

花中君子:中医问诊:

(3)这座桥不但,而且。桥面有石栏,上雕刻着的图案。

十、词句段运用

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过程。

例: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书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仿写:捏泥人

捏→揉搓→分布为-→摆弄→戴

我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手轻轻揉搓,使他变得柔软、光滑。接着,又在上面揉搓,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定圆圆的帽子。

十一、课文重点

《古诗三首》

1.《元日》这首诗,每一句对应了春节的什么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放鞭炮“春风送暖入屠苏”:喝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开门迎新“总把新桃换旧符”:换新桃符

2.《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春节景象?热闹、欢乐、万象更新

3.《清明》这首诗前两小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反映出了清明节的什么特点?细雨绵绵的天气特征“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出了行人什么特点?悲伤、伤心欲绝的心情

4.清明节的习俗有什么?扫墓、踏青

5.《清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细雨绵绵的天气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孤独和希望。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一小句,哪些字能够体会出诗人的孤独?独、两个“异”

“每逢佳节倍思亲”哪个字能体会出诗人非常思念家乡?

“倍”字,是加倍的意思,体现出诗人在过节时更加思念家乡。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的是谁?诗人自己

7.重阳节的习俗有什么?登高、插戴茱萸、敬老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思念家乡亲人

《纸的发明》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纸过程是:先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然后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最后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3.蔡伦纸的优点:(1)原料容易得到(2)可以大量制造(3)价格便宜(4)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4.为什么是“蔡伦改进造纸术”而不是蔡伦创造造纸术?

“创造”是指原来没有,后来有人制造出来,蔡伦之前就已经有造纸术,只是不够完善,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修正改进了造纸术,所以是蔡伦“改进”造纸术。

《赵州桥》

1.赵州桥的的雄伟体现在哪里?

课文第二段“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2.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赵州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3.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4.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是一个(过渡句),

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5. 这座桥很坚固。这座桥很美观。(用关联词写成一个句子)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名扬中外”的意思是(世界闻名)。

2.《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是:

(1)张择端画这幅画时下了很大功夫,人物众多。

(2)内容丰富,画技高超。

(3)画的非常传神。

十一、课文主要内容

1、古诗三首

《元日》是北宋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清明》是唐杜牧的诗作,写雨中行人的忧愁,笼罩着淡淡的情思,又不令人消沉。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雨纷纷”形容雨中行路人复杂的心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王维的名篇之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抒发了深深的思乡情怀。

2、《纸的发明》

本文通过介绍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3、《赵州桥》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习作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选一个传统节目,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一、选材

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季包月饼、重阳节敬老……运用发散思维勾画出自己的习作导图吧。

二、构思

【范文欣赏】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大的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热闹极了。

这天,我起了大早。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耳边不断响起,地上都是鞭炮的纸屑,红红的一大片,就像一片红云,美丽极了。按照惯例,我们来到了奶奶家。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在和面,有的在切菜,有的在炒菜……我也不闲着,帮妈妈洗菜。厨房里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咚咚”声,切菜的“嚓嚓”声,我们的欢笑声,汇成了一首快乐的家庭交响曲。

天色渐渐暗下来,姑父带我去放烟花。在我眼里,满天五彩缤纷的烟花,真是令人陶醉。我被这美丽的景色给迷住了,各色的火焰不断映入眼帘:绿得,像轻飘的叶子;红的,像成熟的果实;黄的,像活泼的精灵;白的,像洁白的蝴蝶。

看着满天的烟花,听着四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热闹闹的新年就这样过了。

快乐的端午节

我最喜欢的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妈妈给我煮起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的形状

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菱形的,那是按形状来分的。按馅儿分,有肉粽,有豆粽,还有枣粽……

说起粽子,还有个动情的故事。传说诗人屈原很热爱楚国,当楚国被秦国灭亡后,他悲痛欲绝,投江自尽。百姓们知道了,就纷纷划着小船,到江里打捞屈原的尸体,又怕鱼儿吃他的尸体,就包了粽子投进江里,以免鱼儿伤害。

“看赛龙舟了,看赛龙舟了!”小朋友叫喊着,我欢快地挤到江河边。龙舟五颜六色,栩栩如生。在太阳下,龙舟上片片银鳞,闪闪发光。每只龙舟像一条条巨龙卧立江面等候命令。“砰!”一声令下,龙舟的健儿们奋力摆动船桨,整齐一致。“巨龙”飞也似地冲向终点。河岸边掌声不断,划浆声、呐喊声、欢呼声、号子声、锣鼓声,汇成一首热闹欢快,激动人心的交响曲。

端午节热闹非凡,刺激精彩,我喜欢这样的节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