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简介
崇明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简介

崇明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简介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建设《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沪府[2021]15号)(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要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形成可落实、可评价、可持续的支撑保障体系。
建立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生态岛建设绩效管理正是其中重要的保障内容。
为了满足《纲要》中生态环境类相关指标的跟踪评估要求,并考虑到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及长远发展需要,更好地跟踪、监测和评估生态岛建设对崇明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2021年4月,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会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水务局以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崇明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监测能力为基础,依据目前已经颁布的环境监测规范及国内外相关环境质量标准等要求,共同编制了《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及评估体系建设方案》,要求建立生态岛建设跟踪评估机制,开展系统全面的评价,定期向社会发布,接受群众监督。
按照“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的原则,对土地利用格局、水文水质、环境空气、声环境等指标一年一评价,对土壤环境、地下水、生态系统等指标三年一评价。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十个方面:一、水环境质量监测1、围绕“一环二湖十竖”的水系格局,设置26个地表水监测点位,每月监测一次。
其中市级河道8个,区县级河道10个,村镇级河道3个,明珠湖2个,北湖3个;监测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3项,区域特征因子氯化物、悬浮物2项,明珠湖、北湖加测透明度和叶绿素a。
围绕饮用水源地安全,对涉及本岛的30个水厂设置29个监测点位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3项,饮用水源补充因子5项,全年加测一次80项饮用水源特征因子。
2、为了及时跟踪水环境质量的变化,提升水环境质量监测手段,在明珠湖和北湖各增加1个在线自动浮标站;监测项目包含水温、pH、溶解氧、叶绿素a、氨氮、硝酸盐氮、电导率、盐度和浊度等,在崇明西部(崇西水闸附近)、城桥水厂(老��河取水口)各设置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包含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盐度、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等;待东风西沙水库建成后再增加1个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点,以监控水源水质,保障水源安全。
崇明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未来展望_曾刚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6日/第A05版特别策划崇明岛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未来展望曾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席专家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的提出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压力密切相关。
实际上,我国不少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
例如,上海市开展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实践探索,引起了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内的国内外广泛关注。
崇明生态岛建设按照“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管理科学”的总体思路,与国际生态理念接轨,聚焦形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并围绕资源、能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六大行动领域,提出分阶段目标,力争到2020年形成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国际竞争力强、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可持续发展岛域的基本格局。
为更好地推进六大行动领域建设,上海市政府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进一步将行动计划分解落实到16个行动子项、95个建设项目,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六大重点领域,总投资约140亿元,其中上海市级资金支持约5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00亿元。
2010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启动以来,成效显著,突出表现为: “水土林”为重点的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着眼水源地水质安全,实施了“一库四厂”建设,推进崇明生态岛供水集约化,保障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扎实推进土地复垦和存量土地整理,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有序,有效避免了崇明对外交通便捷化后的土地过度、过量开发;借助部市合作机制安排,深化湿地技术研究,构建东滩、西滩两大湿地保护示范区,创建国际性湿地科学实验站,技术开发与学术交流活跃,崇明生态岛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加快实施林地、绿地建设,有效保护岛内生态资源,全岛森林覆盖率位居上海全市首位;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与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开创农村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研究与试点,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论上海郊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崇明岛为例

环境保护 与生态建设指标体 系研究进 展及理论思考
背景数 据 、 城市基 础设 施 、 交通 、 房和地 方政 府和社 会经 济 住
方面 。从 1 个 指标 中,推导 出 5个 关于基 础设 施 、健康 、教 2
近2 0余年来 ,国 内外不 少研 究机构探 讨 了构建环 境保 育 、 境管理 和城 市产 值的指 数, 环 然后加 权构 成一个 城市 发展 护与生态建设 的指标体系 问题 , 目前 国际上比较有 影响的相关 指 数 。该指 数被 用于 10多个 国家 的 2 6 城市 。 0 3个 指标体 系主 要有 :联 合 国开发计 划署 (N E 的人文 发展指 数 UD) () 4 欧洲 委员会 与城市 环境 国际研 究所 ( 9 3 1 9 )提 出 了-一 - (D ) H I ;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建 立的人类活动强度 指标 (A ;加 个 城市可持 续发展 的参考框架和 城市 指标 体系 , hD 由许 多核心指 拿大国际持续发展研究所 (ID 提 出的环境经济持续 发展模型 标 和十 个 问题 组成 ,即 : IS) 良好的环境 、 绿地 、 源的 有效利 用 、 资 (E D E S );荷 兰 国际城市 环境研 究所 建立 的以环境 健康 、 绿地 、 人工环境 质量 、 进人 I 可 生、绿 色经济 、活 力 、社 参与 、社 会 资 源使用效 率 、 开放 空间 与可人性 、 济及社 会 文化 活力 、 经 社 公正和 健康 。这套 指标 体系被 用于 描述 和分析 东欧 和西 欧约
及生态功 能的完善 , 对于 城乡复合生态 系统的可持续 发展具有 数 、 交通噪 声污染 的人 口比例 、 受 城市 中使 用超 过健康 用水标 重大 影响 。
崇明生态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现状及完善途径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11)崇明生态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现状及完善途径陈光华(上海市崇明区环境监测站,上海202150)摘要:该文从监测网络(监测要素、监测点位、监测手段)以及监测能力(仪器设备、监测大楼、人员队伍)等方面回顾了崇明生态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成果;结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要求,分析了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的方面;从进一步拓展自动监测技术应用、提高土壤与地下水监测及应急监测能力、进一步研究综合预警平台以及逐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预警监测体系的完善方向。
关键词: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生态岛;崇明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1-0067-03崇明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击岛和中国第三大岛,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空间、多样化的自然生物资源等优势,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对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发布的《崇明三岛总体规划(崇明县区域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明确了崇明现代化综合生态岛的总体定位;2010年发布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至今已完成两轮3年行动计划。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崇明撤县设区。
2010年发布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成为了崇明岛生态建设的行动纲领,其中明确提出了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要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初步解决了崇明岛原有生态监测网络中监测要素不全、监测布点覆盖面不够、监测频次偏低、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初步构建了涵盖水、气、土、生态等全要素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以及涵盖纲要评价指标的监测评估体系,为跟踪评估崇明岛生态环境状况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支撑。
2016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沪府发〔2016〕102号),进一步明确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定位,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开阔和视野、更高的水平和质量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在此背景下,考虑到崇明“生态立岛”的基本原则,以及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要求,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体系,为加强生态岛建设的持续监控和长期跟踪奠定基础。
上海市崇明主要城镇生态环境安全预警初探

上海市崇明主要城镇生态环境安全预警初探沈静;陈振楼;王军;叶明武;许世远;王初【期刊名称】《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年(卷),期】2007(020)002【摘要】在对崇明城桥镇、堡镇和陈家镇生态环境安全现状评价基础上,利用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理论和方法,运用情景分析法分3种情景对崇明城桥镇、堡镇和陈家镇未来15年生态环境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并根据综合指数模型及不良状态预警模型、恶化趋势预警模型和恶化速度预警模型对主要城镇生态环境安全进行预警评判,结果表明:崇明3个主要城镇未来15年生态环境总体仍将处于安全状态.【总页数】5页(P8-12)【作者】沈静;陈振楼;王军;叶明武;许世远;王初【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1【相关文献】1.农场型城镇特征与规划对策——以上海市崇明县新海镇为例 [J], 陈进2.情景分析在区域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研究中的应用——以上海崇明岛主要城镇为例[J], 叶明武;陈振楼;王军;沈静;许世远;王东启;胡蓓蓓;3.基于遥感的城镇化过程碳储量格局变化研究——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 [J], 郭茹;王丹青;卢慧楠;田英汉4.上海市崇明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J], 宋华明; 周敬5.上海市崇明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J], 宋华明; 周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20年)(摘要)复习进程

附件: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摘要)二〇〇九年十二月目录一、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总体战略 (1)(一)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战略环境 (1)1、低碳化发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全球视野 (1)2、生态型发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国家战略 (1)3、现代化生态岛--崇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二)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战略思想 (2)1、坚持系统性的协调观 (2)2、坚持低碳型的发展观 (2)3、坚持全方位的合作观 (2)(三)建设生态岛的战略目标 (2)二、建设崇明生态岛的行动领域 (5)(一)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5)1、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5)2、加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5)3、加强生态岛自然湿地、林地、绿地的保护与建设 (6)(二)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 (7)1、推行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7)2、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管理 (8)3、推进其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管理 (8)(三)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 (9)1、优化能源结构和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9)2、推进能源高效利用与节能 (9)3、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10)(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11)1、加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11)2、加强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 (11)3、加强噪声的治理 (12)4、加强固体废弃物的治理 (12)5、加强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13)(五)生态型产业发展 (13)1、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基地建设 (13)2、推进清洁生产和高科技环保型生态工业体系建设 (14)3、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调整经济结构 (15)(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16)1、加强城镇化建设,优化人口布局 (16)2、构建“低排放、低噪声、低耗能”的现代化城乡交通体系 (17)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7)三、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支撑保障体系 (19)(一)运行管理 (19)1、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加强生态岛建设统筹协调 (19)2、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形成可持续的滚动发展机制 (19)3、建立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生态岛建设绩效管理 (19)4、加强各方合作交流,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 (20)5、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依法推进和实施生态岛建设 (20)(二)政策保障 (20)1、实行人口综合调控,推进生态岛人口结构优化 (20)2、完善土地控制政策,合理利用生态岛土地资源 (21)3、制定产业准入政策,推动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21)4、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21)5、拓宽建设资金渠道,完善生态岛建设的投融资机制 (21)6、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 (22)附录:崇明生态岛建设主要评价指标解释 (23)一、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总体战略21世纪,作为我国第三大岛屿的崇明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
崇明岛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推荐下载

%左右,林木蓄积量不低于
2005
2010
2020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城镇化率 转移农村劳动力数 基尼系数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公共服务目标 高中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每万人医院病床数 每万人医生数 婴儿死亡率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贫困人口规模 人口与人民生活目标 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和谐社会目标 劳动争议当事人 刑事案件发案率 治案案件发案率 城镇失业保险覆盖人数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农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
化和政治维度的发展过程中的目标与关注的范围,而且这四个方面同样重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SCAP,1988a)。在亚太地区将生活质量整合于人力资源发展的行动计划之
中,视为具有平等的增长、社会公正的增长。测量客观生活质量指标的基本维
度包括:教育、健康、住房、公共安全、就业、收入和社会福利。就健康指标
包括:预期寿命、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一岁婴儿和孕妇的免疫力,每位医生
持 万亩。
2、 节水目标。要降低单位 GDP 水耗,到 2010 年,控制在 立方米/万元以
内。
3、森林保护目标。要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立方米。湿地保护面积不低于 万亩。
4、环境治理目标: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投资总额占 GDP 的比重提
高到 %以上。
指标
5、污染减排目标。要继续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主要污染物减排 5~10%。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崇明生态岛建设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崇明生态 岛建设 生态环 境指标体 系研 究
王
敏
崇明生态岛 建设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S u is o c lg c lId xn y tm o h n t c in o t de n E oo ia n e ig S s e f r t e Co sr t f u o
a v c da e si ia a d o e s a ,a g te esf r h ln sb h e 0 r s et ie .Fial , d an e r a Chn n v r e s t r e v l e i a d yle y ar 1 we ea c ran d n I ot s 2 2 n l y
e oy t c s sem.Ba edont e e olgc lr i o g n sa d , h h o yof s h c o ia a t of t s Ch n mig I ln s te t e r P-S-R Mo e sa pid t dl wa p l o e
乙 I na ‘ r O— l nd ,h . 、0 m Iq 匕 n C Il ‘ 1 S a s
.
王 敏 熊 丽 君 黄沈 发 ( 上海市环境科 学研 究院, 上海 2 03 ) 0 23
Wa gMi Xin O n H a gS ef (hn h i a e f n i n na S i cs n n o gL u u n hna S ag aAcd myo vr metl ce e, E o n S ag a 023 hn h i e . R fr n lv n ln ig sa d rsa dtepo rs resfr i lr r v lae sb s l s n eer gt r e a t a nn , t n ad n h rge st g t o mi i oe p a s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建设《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沪府[2010]15号)(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要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崇明生态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形成可落实、可评价、可持续的支撑保障体系。
建立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生态岛建设绩效管理正是其中重要的保障内容。
为了满足《纲要》中生态环境类相关指标的跟踪评估要求,并考虑到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及长远发展需要,更好地跟踪、监测和评估生态岛建设对崇明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及影响。
2010年4月,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会同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水务局以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以崇明岛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监测能力为基础,依据目前已经颁布的环境监测规范及国内外相关环境质量标准等要求,共同编制了《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及评估体系建设方案》,要求建立生态岛建设跟踪评估机制,开展系统全面的评价,定期向社会发布,接受群众监督。
按照“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的原则,对土地利用格局、水文水质、环境空气、声环境等指标一年一评价,对土壤环境、地下水、生态系统等指标三年一评价。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十个方面:一、水环境质量监测1、围绕“一环二湖十竖”的水系格局,设置26个地表水监测点位,每月监测一次。
其中市级河道8个,区县级河道10个,村镇级河道3个,明珠湖2个,北湖3个;监测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3项,区域特征因子氯化物、悬浮物2项,明珠湖、北湖加测透明度和叶绿素a。
围绕饮用水源地安全,对涉及本岛的30个水厂设置29个监测点位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重点项目11项、一般项目13项,饮用水源补充因子5项,全年加测一次80项饮用水源特征因子。
2、为了及时跟踪水环境质量的变化,提升水环境质量监测手段,在明珠湖和北湖各增加1个在线自动浮标站;监测项目包含水温、pH、溶解氧、叶绿素a、氨氮、硝酸盐氮、电导率、盐度和浊度等,在崇明西部(崇西水闸附近)、城桥水厂(老滧河取水口)各设置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包含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盐度、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等;待东风西沙水库建成后再增加1个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点,以监控水源水质,保障水源安全。
3、根据上海市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及崇明岛水文网站建设规划,在现有5个水文监测站的基础上,改建堡镇、南门2个水文监测站,新建牛棚港、北沿、东滩、东风西沙、城桥、跃进水闸、北八滧7个水文监测站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以自动监测为主,全面、客观反映崇明全岛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重点关注区域生态农业基地、东滩湿地等主要敏感区,进一步考虑“沪崇苏”大通道等重大建设项目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在特定区域内开展“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监测。
1、固定站在崇南、崇东、崇西、崇北分区以及东滩湿地各设置1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共5个大气环境监测点。
崇南分区:主要用以反映崇明岛城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在现有SO2、NO-NO2-NO X、CO、O3等常规因子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关注PM10、PM2.5等尘污染问题,同时新增VOCs、能见度、太阳总辐射和紫外辐射等因子的监测,并需要配置离子在线色谱仪对细颗粒物或气溶胶中离子组分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崇东分区:主要用以反映崇明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情况。
监测项目主要包括SO2、NO-NO2-NO X、PM10、CO、O3等,并监测气象常规指标,同时进行温室气体、PM2.5、降尘、降水等因子监测。
崇西分区:新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点选址于绿华镇华西村,监测项目以SO2、NO-NO2-NO X、PM10、CO、O3等常规项目为主,并配气象五参数。
崇北分区:新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点选址于森林公园,监测项目以SO2、NO-NO2-NO X、PM10、CO、O3等常规项目为主,并配气象五参数。
东滩湿地:利用气象局已有东滩大气综合观测站。
监测项目包括反应性气体、气溶胶、辐射因子、温室气体和气象常规等。
2、交通站根据沪崇苏大通道呈现南北走向的分布特点,在沪崇苏大通道南侧陈家镇隧桥出口采用悬挂式监测箱技术设置1个交通站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以NO-NO2-NO X、CO和苯系物等为主。
3、根据崇明生态岛指标体系中“风景旅游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指标要求,在森林公园、明珠湖公园2个风景旅游区每季度开展风景旅游区负氧离子的常规监测。
三、温室气体(碳通量)监测1、重点排放源监测。
近期(至2012年)——以重点排放源的在线/离线监测和典型吸收汇的实验分析为主,对重点排放源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监测。
2、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监测。
针对崇明典型自然碳汇类型,在崇明东滩、西沙等地分别建设2个碳通量观测塔,监测指标为CO2、CH4、N2O。
四、声环境质量监测崇明岛的环境噪声质量监测,将“区域、道路、机场、隧道”作为监测核心,以崇明岛“一城七镇”区域环境噪声、主要交通干道噪声监测为声环境质量监测的重点。
此外,选择代表性中心村反映农村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并对机场噪声、隧道噪声等敏感源进行监测。
1、手工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设置区域环境噪声12个监测点位,功能区噪声共3个监测点,交通噪声监测主要考虑陈海公路、北沿公路等交通干线以及沪崇苏越江大通道,共设置10个监测点位。
监测频次为每季一次。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参数: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Leq、Ld、Ln和最大声级Lmax。
功能区噪声监测参数: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Leq、Ld、Ln和最大声级Lmax。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参数:等效声级Leq、L10、L50、L90和最大声级Lmax,同时记录车流量。
2、交通自动站建设考虑到“沪崇苏”大通道可能对区域声环境质量带来的重要影响,拟采用噪声自动仪器监测该交通干道的道路交通噪声状况。
鉴于道路交通噪声的点位选择原则和监测目的与大气交通站点有一定的相似性,将道路交通噪声点位与大气交通站点整合建造。
同时安装噪声显示屏,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反映噪声状况。
五、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在崇南、崇东、崇中、崇北、崇西五大功能分区各设置3个监测点位,并在堡镇港(固废处理区)、东滩湿地、北滩和西沙湿地等特殊用地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共19个监测点。
监测项目除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要求控制的污染物之外,还增加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PAHs)以及肥力(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指标。
监测频次为3年一次。
六、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崇明岛地下水监测点位与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相结合,共布设17个监测点。
监测项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常量组分、毒理学指标其它元素等,监测频次为每年4次;第二类监测项目为有机指标,监测频率为每年2次。
七、生物多样性调查崇明岛河网水系密集、野生生物资源及滩涂资源丰富,因此崇明生物监测主要以崇明岛区域主要水体、潮间带的水生生物监测和调查、野生动植物调查和鱼类调查为重点。
1、野生动植物调查调查对象:栖息在崇明岛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数量达到或超过全球种群数量1%的水禽物种;列入上海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中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并在崇明岛栖息的野生动物;有重要经济、科研和生态价值的野生动植物。
调查内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数量及其栖息环境;影响野生动植物生存主要因素;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及科研情况;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培植)及经营利用情况;社会经济情况。
调查点位:重点考虑农田生境、林地(绿地)生境和湿地生境。
对东平森林公园、北湖、东滩湿地、前卫村、军用机场等区域开展重点调查。
同时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高精度GPS定位,确定长期跟踪观测点。
根据野生动植物调查需要及现有监测能力,野生动植物调查以3年为周期。
2、水生生态监测水生生态监测主要以生物群落监测为主。
湖泊生态系统监测主要以明珠湖、北湖为重点,其中明珠湖设置2个监测点、北湖设置3个监测点;河流水生生态调查以一环(南横引河、北横引河)为重点,同时选择代表性竖河开展相关监测,共设5个监测点。
湖泊、河流生态监测项目为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3个监测指标。
生物群落学指标: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
湿地生态监测主要以崇明岛东滩、北滩及东风西沙为重点。
其中崇明岛东滩设置2个监测断面,北滩设置3个监测断面,东风西沙设置1个监测断面。
每个监测断面布设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9个监测点位,共计设置6个监测断面54个监测点位。
湿地生态监测项目为生物群落学指标:底栖大型无脊椎生物、湿地植被。
崇明岛水生生态监测在枯水期、丰水期各进行1次监测,全年共进行2次监测,生物监测每3年开展一次。
3、鱼类资源调查在明珠湖、北湖、南横引河、北横引河及八滧港、堡镇港和庙镇港各设5个采样点。
采用单拖网、地龙网和丝网等定量采样方法以及社会走访、市场渔获物调查(包括渔政和水闸渔获物调查)等定性采集手段分析崇明岛内陆河流和湖泊鱼类资源的捕捞强度。
主要分析每个网具内的渔获物组成,包括种类、体长、体重、性腺成熟度和胃含物组成等指标。
考虑到崇明岛内陆河流和湖泊鱼类资源需要及现有监测能力,鱼类资源调查和监测频率为3年一次。
八、土地利用与生态遥感评价基于遥感和GIS 技术调查和评价崇明岛土地利用现状,为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等提供研究基础。
1、土地利用特征以最新的卫星遥感影像(精度≥30米)解译结果为基础,基于国家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分析崇明岛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分布面积、分布区域等)。
重点关注城镇建设用地、滩涂、水体等敏感类型的分布情况。
2、土地利用变化基于多年卫星影像遥感解译结果,通过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遥感解译、数据计算和统一分析,探讨土地利用类型组成变化以识别崇明岛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采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来分析滩涂、城镇建设用地、农田等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率;并进一步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以反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特征。
3、区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针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目标,依照相关技术要求与标准,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遥感解译、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结合野外核查以及相关环境质量数据的查询和收集,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评价结果给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和评价等级,描述区域内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指数和人类生存适宜性状况。
九、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根据崇明岛生态环境预警监测方案,结合崇明生态岛生态环境类指标体系要求,对崇明生态岛生态环境质量开展综合评估,基本实现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