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敷脚心的作用
最新整理大蒜敷脚心(涌泉)的作用和用法教学教材

大蒜敷脚心(涌泉穴),对于虚火上炎导致的流鼻血、口腔溃疡、咳嗽、牙疼等有着良好的效果。
1、蒜泥敷脚心引火下行冬天,由于吃火锅,使用暖气、空调,许多人容易“上火”,导致流鼻血、嘴角冒泡、口腔溃疡等症候。
此时可以动用简单的外治法——蒜泥敷脚心引火下行,能有效地消除“上火”症状。
中医认为,大蒜有杀菌驱虫,消肿解毒,通窍下气,健脾暖中的功效。
内服治温疫,外用散痛肿。
新鲜大蒜捣碎成泥状后,放在纱布中,敷贴在涌泉穴,用外用医用胶布固定。
敷贴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即可,如果感觉蒜泥刺激激性较强,滚烫感难以耐受,可提前揭去敷贴,用温水擦试干净。
若揭药后仍觉脚心红痒辣痛,可用万花油外涂。
一般连续敷贴2~3天就可收到治疗效果。
引火下行是中医一种顺势利导的驱邪方法,蒜泥敷涌泉正合此理,取大蒜宣窍通闭利五脏的功效,敷贴脚底穴位,使上火下行,肾阳上济,不伤阳气又能祛虚火。
2、蒜泥敷脚心有助治疗秋冬季咳嗽秋天到了,天气渐凉,咳嗽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那些迁延不愈的慢性咳嗽,除了吃药,民间还有好多简便易行的小偏方。
这里就给大家一个———蒜泥敷脚心治咳嗽。
大蒜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但是您知道吗?大蒜作为药物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医认为,“大蒜味辛、性温,入药能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避邪恶、下气暖中、消谷化肉、杀毒虫”,有“内服治瘟疫、外用散痛肿”的功效。
脚心,又被中医称作“涌泉穴”,位于脚掌的前1/3和后2/3的凹陷处,是肾经的首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俗话讲,“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意思是说,如果每天坚持揉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增强。
秋冬季的咳嗽多以外寒内热型居多,并且多夹杂着秋燥,也就是说,多是上火在前、受凉在后引起的,即使是在喝水后、小便比较多时,仍会感到口渴。
对于这种寒热错杂加带有干燥的咳嗽,中医认为,引火下行是一种顺势驱邪的好方法,用蒜泥敷脚心正合此理。
大蒜贴脚心治咳嗽的原理

大蒜贴脚心治咳嗽的原理
大蒜贴脚心治咳嗽的原理是通过脚底的穴位与身体内部器官的相互关系,以及大蒜的药效来达到治疗咳嗽的效果。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脚底有多个反射区,与身体的各个器官相对应。
贴在脚底上的物质能够通过皮肤吸收,进而影响到相应的器官。
大蒜具有抗菌、消炎和增强免疫力等药效。
它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如硫化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些成分可以通过皮肤渗透到体内,起到抗菌、杀毒、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
贴在脚底上的大蒜刺激脚底的穴位,通过穴位与身体内部器官的相互关系,调节身体的气血循环和器官功能,以达到治疗咳嗽的效果。
虽然大蒜贴脚底可能在一些人身上产生一定的疗效,但这种方法仍然缺乏科学的证据和研究支持。
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谨慎,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养生保健』秋天 给脚底贴蒜能去火

『养生保健』秋天给脚底贴蒜能去火
秋天了,人总感觉很干燥,比较容易上火,要怎么办呢?上海阿波罗医院医生教你个方法。
就是给脚底贴大蒜,不相信,往下看吧。
大蒜贴脚心能去秋火秋季,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鼻干、皮肤干燥、便秘等上火症状,试试一些小偏方,对于去火也有疗效。
在一些论坛上,网友们交流着自己的去火心得:“将一头蒜剁碎后分别敷在脚心处,然后用塑料薄膜将脚缠绕起来,固定住。
成人最好是敷到脚心发辣为止。
”据说,这种方法对于去虚火非常有效。
足底保健是我国一门传统的技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赵喜新说,脚心最重要的穴位是涌泉穴,涌泉穴是肾经起始穴位,用蒜贴敷该穴位能起到调补肾水的功效,达到清火的目的。
脚底对应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对症按摩相应穴位能治病除了用蒜贴敷涌泉穴去火外,也可用姜汁或姜末贴敷该穴位,或者直接按摩该穴位,均能起到去火的功效,经常按摩涌泉穴还能改善腰腿酸软、便秘等不适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用蒜贴敷涌泉穴去火时,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10分钟为宜),以免脚心皮肤烧灼、起泡。
另外,牙龈肿痛者可多喝些苦丁茶或菊花茶;脸上长痘者饮食宜清淡,多吃些百合、绿豆等滋阴润燥的食物;便秘患者不妨多喝水、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绝了!一颗大蒜敷脚心,上温肺气,下补肾气,10大好处会登门造访

绝了!一颗大蒜敷脚心,上温肺气,下补肾气,10大好处会登门造访平时总有很多朋友问我,又怕冷,又容易上火,到底应该怎么调理?其实怕冷又容易上火,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的体质,关于上热下寒的体质,我跟大家讲过很多,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中医里面一种很适合上热下寒体质的理疗方法,那就是用蒜来敷脚心。
蒜敷脚心一直是中医里面比较常见的去虚火的理疗方法,李时珍曾经在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过用蒜敷脚心的办法来治疗一位妇女的出血:有一位妇女,出血一天一夜不停,百治无效,李时珍就让她用大蒜敷脚心,血马上就停止了。
记得我十来岁的时候家人就给我用过蒜敷脚心的办法,那次是我流鼻血了,血流不止,把我妈都吓坏了,正好家中长辈在旁边,从厨房里拿出两瓣蒜捣烂敷到脚心处,没过多久鼻血就止住了。
我家娃小时候,我也用这种方法帮他治过鼻血,当时他那个鼻血就跟滴水的笼头似的,滴嗒滴嗒往下喷,我马上给他用保鲜膜包裹着蒜泥敷脚心,马上汹涌的鼻血就止住了。
鼻血其实就是一种上焦有火的表现啊,大多是一种虚火,我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到,蒜敷脚心祛虚火的效果真的不错。
现在虚火重的妹子这么多,妹子们也可以试试这种蒜敷脚心去虚火的办法。
我平时火气也好大,于是,去年的时候,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我要自己种大蒜,我要用自己种的大蒜敷脚心决定了之后,我就去买了一堆大蒜当种子,等到夏天过得差不多了,就把它们种下。
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长大蒜是一件那么耗费时间的事情啊,我本来以为,大蒜就是,一颗种下没多久,就能收获一堆大蒜了啊,谁知道,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中秋前后,大蒜发了芽,长出了绿油油的蒜苗。
冬天到了,当大部分的植物都落叶枯黄时,我用大蒜种的蒜苗依然翠绿诱人,这时候,如果用它来炒个腊肉该是多么美啊,但为了我的敷脚心大计,我忍啊。
慢慢的,到了春天,蒜苗长高了,也长壮了,越发肥美,但会种菜的我妈告诉我,你要等,现在吃掉它们,就没有办法收大蒜了。
再后来,到了夏天,蒜苗开始抽苔,也就是我们吃的蒜苔,会种菜的妈妈又告诉我,快去吧,快去把蒜苔打掉,不然,它会吸收大蒜的营养,大蒜长不大的。
大蒜敷脚心(涌泉)的作用和用法演示教学

大蒜敷脚心(涌泉)的作用和用法大蒜敷脚心(涌泉穴),对于虚火上炎导致的流鼻血、口腔溃疡、咳嗽、牙疼等有着良好的效果。
1、蒜泥敷脚心引火下行冬天,由于吃火锅,使用暖气、空调,许多人容易“上火”,导致流鼻血、嘴角冒泡、口腔溃疡等症候。
此时可以动用简单的外治法——蒜泥敷脚心引火下行,能有效地消除“上火”症状。
中医认为,大蒜有杀菌驱虫,消肿解毒,通窍下气,健脾暖中的功效。
内服治温疫,外用散痛肿。
新鲜大蒜捣碎成泥状后,放在纱布中,敷贴在涌泉穴,用外用医用胶布固定。
敷贴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即可,如果感觉蒜泥刺激激性较强,滚烫感难以耐受,可提前揭去敷贴,用温水擦试干净。
若揭药后仍觉脚心红痒辣痛,可用万花油外涂。
一般连续敷贴2~3天就可收到治疗效果。
引火下行是中医一种顺势利导的驱邪方法,蒜泥敷涌泉正合此理,取大蒜宣窍通闭利五脏的功效,敷贴脚底穴位,使上火下行,肾阳上济,不伤阳气又能祛虚火。
2、蒜泥敷脚心有助治疗秋冬季咳嗽秋天到了,天气渐凉,咳嗽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那些迁延不愈的慢性咳嗽,除了吃药,民间还有好多简便易行的小偏方。
这里就给大家一个———蒜泥敷脚心治咳嗽。
大蒜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但是您知道吗?大蒜作为药物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医认为,“大蒜味辛、性温,入药能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避邪恶、下气暖中、消谷化肉、杀毒虫”,有“内服治瘟疫、外用散痛肿”的功效。
脚心,又被中医称作“涌泉穴”,位于脚掌的前1/3和后2/3的凹陷处,是肾经的首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俗话讲,“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意思是说,如果每天坚持揉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增强。
秋冬季的咳嗽多以外寒内热型居多,并且多夹杂着秋燥,也就是说,多是上火在前、受凉在后引起的,即使是在喝水后、小便比较多时,仍会感到口渴。
对于这种寒热错杂加带有干燥的咳嗽,中医认为,引火下行是一种顺势驱邪的好方法,用蒜泥敷脚心正合此理。
她把大蒜敷脚心,第二天起床身体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医生都赞叹!

她把大蒜敷脚心,第二天起床身体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医生都赞叹!很多人都会经常吃大蒜,大蒜是厨房里面最常见的一种调料食材,它可以有效的提高食物的味道,刺激人们的食欲。
很多人都会用大蒜贴脚心,那么大蒜贴脚心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适应症:1、经常口腔溃疡,口干口渴,喝多少水都觉得渴。
2、五心烦热(手心两个,脚心两个,心口一个,合称五心),睡觉踢被子,手和脚总是不自觉的伸到被子外面。
或失眠烦躁。
3、脸上起痘痘,起的是那种挤不出米的痘痘。
4、嘴唇干燥甚至起皮。
脖子甩一甩就嘎嘎响,膝关节也经常嘎嘎响。
5、睛干涩,或看东西模糊。
则可用大蒜敷脚心,轻者一次就好,重者3天后再敷一次即可。
大蒜贴脚心的方法洗净脚后把大蒜一个独头蒜搅碎后用小勺放在先撕好的一条保鲜膜上,然后将放有大蒜的位置敷在脚心涌泉穴上(位置在1/3脚处);将保鲜膜缠在脚上固定好。
等到脚心感觉辣的就要取下(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在1小时左右,只要感觉辣就取下,这样才不会起泡),然后用清水洗净脚。
大蒜敷脚心还有其他的用途:1.治牙疼中医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一说,所以牙疼在脚上治也是可以的(毕竟咱们用的是中医的法子),大蒜由于其特殊的药性,会对皮肤及深层肌肉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引气血下行,将顶在牙周围的气血向下引,中医言“不通则痛”,气血一下引,牙疼就减轻了。
2.下火引火下行是中医一种顺势利导的驱邪方法,蒜泥敷涌泉正合此理,取大蒜宣窍通闭利五脏的功效,敷贴脚底穴位,使上火下行,肾阳上济,不伤阳气又能祛虚火3.止秋冬咳嗽中医认为,大蒜有杀菌驱虫,消肿解毒,通窍下气,健脾暖中的功效。
内服治温疫,外用散痛肿。
秋冬季的咳嗽多以外寒内热型居多,并且多夹杂着秋燥,也就是说,多是上火在前、受凉在后引起的,对于此种寒热错杂加带有干燥的咳嗽,蒜泥敷脚心的效果非常好。
4.止鼻血宝宝上火是非常常见的,所以也可可能引起流鼻血,仍然是利用引火下行的方式从脚底导出火气,从而止鼻血。
大蒜捣烂敷脚心的功效

大蒜捣烂敷脚心的功效关于《大蒜捣烂敷脚心的功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蒜头是一种在大家的生活起居中较为普遍的食材。
自然,蒜头除开能够用于服用以外,针对身体健康也有许多层面的作用和功效,例如用蒜头敷脚心,能够做到止咳化痰、泻气及其治鼻炎和鼻出血的目地。
自然,前提条件是要把握恰当的方式。
下边,就为大伙儿详细介绍蒜头敷脚心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一、止咳化痰蒜头具备明显的刺激效果,能够使毛细血管扩张,并根据刺激性神经反射弧做到止咳化痰的目地。
将蒜头倒成泥,揉成饼状,敷在咳嗽病人脚掌的涌泉穴(坐落于身体脚底前侧凹处)上,用胶带固定不动可止咳化痰。
肺主气,肾主纳气,一为气主,一为根须。
因而,咳嗽与肾的关联十分紧密。
涌泉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脾经往上走,根据肝入肺,走咽喉,抵达舌。
蒜末为辛温之品,常可寻经上温肺气虚,下暖肾气,另外又可以生火归原。
因此,该方式针对寒症犯肺或肝肾阴虚造成的咳嗽实际效果不错。
需要强调的是,蒜末贴敷疗法脚底一段時间会出現皮肤炙热,一般夜里贴敷疗法,早上起床就可以取下。
假如期间炙热不舒服,也可用下。
二、泻气蒜头敷脚心是泻气的方式,只有用1-2次,不可以要用,用它来祛虚热的最便捷。
例如:常常口腔溃疡,口干口渴,喝是多少水也感觉渴。
五心烦热(手掌心2个,脚底2个,胸口一个,统称五心),入睡踢被子,手和脚一直不自觉的伸入褥子外边。
或失眠心烦,难以入眠。
也有脸上起痘痘,起的是那类挤不出米的脸上痘痘。
嘴唇发干乃至脱皮。
颈部甩一甩就嘎嘎响,膝盖骨也常常嘎嘎响。
眼干眼涩,或看东西模糊不清。
则能用蒜头敷脚心,轻则一次就好,重则3天之后再敷一次就可以。
具体做法以下:清洗脚后把蒜头一个独头蒜绞碎后用勺子放到先撕好的一条保鲜袋上,随后将挂有蒜头的部位敷在脚底涌泉穴上(部位在1/3脚处);将保鲜袋缠在脚底固定不动好。
直到脚底觉得辣的就需要取下(時间长度因人而异,一般在1钟头上下,要是觉得辣就取出,那样才不容易出泡),随后用冷水清洗脚。
大蒜敷脚心(涌泉)的作用和用法-大蒜搓脚心

年夜蒜敷脚心(涌泉穴),对虚火上炎招致的流鼻血、口腔溃疡、咳嗽、牙疼等有着良好的效果.之阿布丰王创作1、蒜泥敷脚心引火下行冬季,由于吃火锅,使用暖气、空调,许多人容易“上火”,招致流鼻血、嘴角冒泡、口腔溃疡等症候.此时可以动用简单的外治法——蒜泥敷脚心引火下行,能有效地消除“上火”症状.中医认为,年夜蒜有杀菌驱虫,消肿解毒,通窍下气,健脾暖中的功效.内服治温疫,外用散痛肿.新鲜年夜蒜捣碎成泥状后,放在纱布中,敷贴在涌泉穴,用外用医用胶布固定.敷贴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即可,如果感觉蒜泥安慰激性较强,滚烫感难以耐受,可提前揭去敷贴,用温水擦试干净.若揭药后仍觉脚心红痒辣痛,可用万花油外涂.一般连续敷贴2~3天就可收到治疗效果.引火下行是中医一种顺势利导的驱邪方法,蒜泥敷涌泉正合此理,取年夜蒜宣窍通闭利五脏的功效,敷贴脚底穴位,使上火下行,肾阳上济,不伤阳气又能祛虚火.2、蒜泥敷脚心有助治疗秋夏季咳嗽秋天到了,天气渐凉,咳嗽的人越来越多.对那些迁延不愈的慢性咳嗽,除吃药,民间还有好多简便易行的小偏方.这里就给年夜家一个———蒜泥敷脚心治咳嗽.年夜蒜是我们再熟悉不外的食物了,可是您知道吗?年夜蒜作为药物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医认为,“年夜蒜味辛、性温,入药能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避邪恶、下气暖中、消谷化肉、杀毒虫”,有“内服治瘟疫、外用散痛肿”的功效.脚心,又被中医称作“涌泉穴”,位于脚掌的前1/3和后2/3的凹陷处,是肾经的首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俗话讲,“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意思是说,如果每天坚持揉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增强.秋夏季的咳嗽多以外寒内热型居多,而且多夹杂着秋燥,也就是说,多是上火在前、受凉在后引起的,即使是在喝水后、小便比力多时,仍会感到口渴.对这种寒热错杂加带有干燥的咳嗽,中医认为,引火下行是一种顺势驱邪的好方法,用蒜泥敷脚心正合此理.具体把持方法如下:将年夜蒜捣成蒜泥,放在纱布上,贴到脚心处,然后用胶布固定好.外面还可以套上干净的袜子,就可以安心睡觉了.早起时取下,以方便行走.第二天晚上再重复,连续贴敷2—3天即可起到保健作用.已有咳嗽症状者,需要连续贴敷5天.年夜蒜具有安慰性和腐蚀性,如果发现有过敏现象,要马上停止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较轻的咳嗽,如果长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只能减轻症状,但不能治疗原发病.如果治疗后咳嗽、咯痰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请及时到医院就诊./3、年夜蒜敷脚心可止鼻流血自入秋以来,我的侄儿每天早上起床后,都有少量的鼻血流出,有时一天流3~4次,领他到医院检查,医生给开了一些内服药,可吃了2~3天后,鼻血还是照样流.最后只好去看中医,经老中医检查后,说孩子可能是阴虚火旺,建议把一头年夜蒜剁碎后分成两份,敷在两个脚的脚心处,然后用白色无毒的塑料薄膜将脚环绕纠缠起来,固定住,敷半个小时后除去碎蒜,把脚洗干净,第二天照此法再敷一次,估计两天就能把鼻血止住.依照老中医讲的,把蒜剁碎给侄儿敷了两次,侄儿从此再也没流过鼻血.老中医还介绍说,此法不单能止鼻血,对流又黄又浓的鼻涕也有特效,但对流清鼻涕没有任何作用,用了还可能会使病情加重.用蒜敷脚时,成人最好敷到感到脚心发辣为止,小孩不能超越30分钟,以防脚心起疱、破皮.(西安继正堂中医艾灸馆整理)他说宝宝上火是很罕见的,而且分为几种,“心火”、“肝火”、“胃火”都是比力罕见的,像是孩子晚上睡不踏实,经常身体发热、口渴,这就是孩子“心火”旺;孩子眼屎多,脾气浮躁的话就是“肝火”旺;像壮壮这样有口气,牙根发炎就属于“胃火”旺了.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原先壮壮也有过眼屎多,脾气欠好的情况,看来都是上火./4、牙痛(牙疼)先来看看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去趾)前1/3与2/3交界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那什么是井穴呢?《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中医认为,涌泉穴是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涌泉穴止于俞府穴.主肾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与肾有关的脾、胃、心、肺等脏腑病症.再来看看年夜蒜.年夜蒜的功效实在太多,主要为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入脾、胃、肺经.自己症状:左侧牙痛,而且是上、下牙都痛,属于阵痛型,一会儿轻,一会儿重,有时晚上睡觉都痛,继续时间有一、二个月,甚是苦恼.实施步伐:我在晚上7:30分开始在左脚的涌泉穴处敷上年夜蒜泥.年夜约一个小时后,敷蒜处发生强烈的痛疼;两小时后,翻开看了一下,没出水泡,于是接着敷.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脚已不能着地.去失落蒜泥,敷蒜处脚上鼓起一年夜两小水泡. 年夜蒜在脚底拔出年夜水泡.(西安继正堂中医艾灸馆整理)从敷上蒜泥开始,牙痛情况就时好时坏,一会儿非常痛,一会儿也没事.包括睡觉时,有时也隐隐作痛.痛的时候,啥招都欠好使,包括掐合谷穴,作用都很有限. 水泡被刺破以后的情况.到了公司以后,我开始用年夜头针消过毒后将年夜水泡刺破,挤出年夜量的水来,我一闻,都是年夜蒜味,也不知这水是怎么形成的.挤出水后,过一会儿,还会有水泡形成.就这样反复了年夜约7、8次后,水渐渐的少了.我发现,只要泡一鼓起来,牙就开始痛,一刺破了,牙就不痛了.到第二天晚上,也就是敷蒜24小时后,牙痛情况基本解除,包括用凉水漱口都不会感觉痛了,我年夜喜.由此,我终于亲身体会到了年夜蒜治牙痛的绝妙之处. 那为什么这种治法会这么灵验呢?中医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一说.也就是说,牙痛,我不在牙那治,而在脚上治,这有点类似"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事理.年夜蒜由于特殊的药性,会对皮肤及深层肌肉组织发生强烈的安慰,从而引气血下行,将顶在牙周围的气血向下引,这样,上面的痛疼就减轻了.其实,这个事理,和拔罐、扎针炙是一个事理,就是引气血.固然,民间也有用年夜蒜敷在合谷处的,想必事理也是一样的.固然,用年夜蒜治牙痛的坏处是出了年夜水泡,牙是不痛了,但脚却走不了路了.为防止这个弊端,民间还有用绿豆敷在涌泉穴处的.由于涌泉是肾经的井穴,引心火下行,以到达心肾相交的目的,用肾水灭失落心火.但这个方法我没试过.特别说明:蒜泥敷长了会起泡(起泡可用消炎的黄药布处理)年夜人半小时至二小时之内,儿童一般不超半小时,以防起泡破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蒜敷脚心的作用
来源:未知2010-10-20 20:20 编辑:咖啡香查看: 209次
蒜泥敷灸是将大蒜捣烂如泥,敷于穴区达到类似灸法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本法在《本草纲目》即有记载:捣敷足心,治霍乱转筋、泄泻暴痢、鼻血不止;敷内关治疟。
现代还有人在蒜泥中加上其它药物以增加疗效。
用大蒜施灸,在古代文献中还有“水灸”、“内灸”的记载。
所谓水灸,是指用大蒜在体表外擦,如《理瀹骈文》:“痨瘵用大蒜擦脊梁,名水灸”。
内灸则指内服生大蒜,如《医心方》载:将大蒜“合皮截却二头吞之,名为内灸”。
目前临床已罕见应用。
【操作方法】
取大蒜若干(最好为紫皮蒜),捣成泥膏状。
亦可根据病证需要,有蒜泥中配入中药细末,调匀。
取3~5g贴敷于穴区,外以消毒敷料固定。
每次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发痒、发红或起泡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取1~2穴,穴区宜轮换,7~10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咯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衄血、肺结核病等。
【注意事项】
1.由于个体差异,蒜泥敷贴后不同患者反应不一,宜严密观察,掌握敷贴时间。
2.敷贴后,如水泡较大,用消毒针引出泡液后,涂龙胆紫药水,加盖消毒敷料,以防感染,直至其愈合。
【临床应用】
1.急性咽喉炎
取穴:合谷。
治法:取活蜘蛛1个,大蒜去皮1瓣,冰片0.3g,上药共捣烂如泥状,敷于一侧合谷穴,
当敷后1.5~5小时,敷处发热起泡,即除药。
如未愈可敷另一侧合谷穴。
疗效:共治65例,结果:痊愈40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63%。
2.扁桃体炎
取穴:合谷。
治法:用大蒜茎加雄黄适量共捣烂为泥备用。
将患者合谷穴部位常规消毒,敷部分雄黄蒜泥于合谷穴,用无菌纱布覆盖。
单侧扁桃体炎敷同侧合谷穴。
双侧扁桃炎敷双侧合谷穴。
用药后一般3~6小时即发泡。
发泡后如泡较大者,可用注射器将液体抽出,仍盖以无菌纱布。
疗效:共观察23 例,其中痊愈(3日内各种症状均消失)17例;有效(5日内扁桃体红肿消退,大小正常,全身症状多数消失)3例;3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86.9%。
起泡后,咽喉部疼痛迅速减轻。
随着水泡渐渐增大,全身症状也渐渐好转,扁桃体也随之减小。
3.牙痛
取穴:养老。
治法:将7个大蒜瓣中间芽芯取出,捣烂如泥,用75%乙醇棉球消毒患侧养老穴,干后,将蒜泥敷于穴上,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10小时去掉敷料,将穴位上的水泡刺破,放出液体,擦干,涂上紫药水,再包扎三日,局部皮肤即平复。
疗效:一般治疗1次,牙痛即止。
4.病毒性肝炎呃逆
取穴:涌泉。
治法:先在患者双涌泉穴处涂少许小磨香油,再用研碎的1瓣生大蒜外敷该处,并用胶布固定,当患者觉双涌泉穴处发热微痛时撤去,如患者不觉涌泉穴处发热疼痛时再重复下1次。
疗效:重症型肝炎并呃逆病例11例,其中5例采用大蒜外敷疗法,均有效,呃逆消失时间
在0.5~1.5小时,平均0.9小时。
5.变态反应性鼻炎
取穴:印堂。
治法:独头大蒜5g,轻粉0.25g,共捣如泥(现用现配)。
将约20mm见方的胶布中央剪一直径约6mm的圆孔,圆孔对准两眉间印堂穴贴上,然后取蒜泥如绿豆大放入孔内,再贴上一层胶布。
约经15~20min(或时间更长)后,感觉穴位灼热不可忍时去掉。
可见起一小泡,注意不要将泡弄破。
约经3~4日让水泡吸收愈合后再作第二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必要时隔10日再作第2个疗程。
如果不慎泡破,用紫药水涂搽即可,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愈后不留瘢痕,仅有局部色素加深,不久自行消退。
疗效:共治120例,结果:痊愈57例,显效38例,好转18例,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94.1%。
6.小儿鼻衄
取穴:涌泉。
治法:取洁净大蒜瓣3~6g,压碎,捣烂成泥,涂于纱布上,交叉敷在涌泉穴,即左侧鼻孔出血敷右涌泉穴,右侧出血敷左涌泉穴,双侧出血则敷双侧穴位,并用纱布固定好。
每次敷贴6~8小时,一般1次可愈。
如不愈,每日1次。
血止后,即以温水洗脚心。
疗效:共观察320例,结果全部有效。
治疗1次痊愈285例(占89.1%),3次以上痊愈者7例(2.2%)。
平均治疗1.2次。
10岁以上疗效稍差,5岁以下幼儿有4例局部皮肤不同程度灼伤,一般停敷数日后可自愈。
严重者涂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
随访一年以上,绝大多数病例无复发(共15例在数月后复发,但经本方再次治疗后获愈)。
7.肝炎降酶退黄
取穴:经验穴(三角肌上缘)。
治法:
灸药制备:取甜瓜蒂、青黛、冰片、茵陈各2g,研成极细末。
另取紫皮大蒜2~3瓣,剥皮捣成泥状,与上述药未调成糊状备用。
,
灸疗方法:将药蒜泥置塑料或玻璃器皿内,倒扣于三角肌上缘,用纱布固定。
待局部贴敷发泡后(24 小时内)取下复方蒜泥,用消毒针具刺破水泡,排除泡内液体,继用龙胆紫药水涂擦水泡皮肤,消毒纱布覆盖。
3~5日结痂。
一般为20 日贴敷一次,2~3次为宜。
疗效:380例总有效率为91.58%。
敷完之后记得要贴上土豆片,要不会起泡的!
敷之前要在脚心先抹上一层厚厚的凡士林,要不会把皮肤烧坏的,严重的还会起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