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jiezhiliang

合集下载

骨科外固定架技术审评规范()

骨科外固定架技术审评规范()

骨科外固定架技术审评规范(2010版)(征求意见稿)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的要求并结合骨科外固定架的特点,为规范该类产品的技术审查工作和指导该类产品的注册申报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外固定架类医疗器械,该类医疗器械管理类别分类见下表: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外固定架类医疗器械产品名称应以“作用部位+预期用途”的形式给出,或以《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

例如:头颈固定架、骨外固定器等。

(二)产品的结构组成及作用原理骨外固定技术是通过经皮穿针和体外连结器将相邻骨段或肢体连接,并维持需要的位置,使骨折段达到稳定固定,为骨愈合提供所需的生物力学环境,并尽可能满足患者功能康复锻炼需要的一种骨科手术治疗技术。

为实现这一技术而用于固定骨折段或肢体的器械称为骨外固定器或骨外固定架。

用于四肢骨折或畸形治疗的骨外固定架从结构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以连接杆为支撑的杆型外固定架,另一种是以洞孔环和螺纹杆为支撑的环型外固定架。

外固定架在临床上一般需配合螺纹(半)针和骨元针或克氏针使用。

但本产品不包括螺纹(半)针和骨元针或克氏针。

1.杆型外固定架的结构杆型外固定架主要是由连接杆——包括连接管和连接棒、可调针杆夹钳、杆杆夹钳、横夹钳等组成。

(见下图)连接管连接棒大(小)可调针杆夹钳大(小)杆杆夹钳横夹钳杆型外固定架各组件结构图杆型外固定架的结构多种多样,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各个厂家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将植入人体的螺纹(半)针、骨元针及骨折段连接起来,使骨折端稳定固定,并逐渐愈合,如下图所示。

用于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空间固定形式单边固定形式杆型外固定架结构图2.环型外固定架的结构环型外固定架主要是由洞孔环、钢针固定螺钉、螺纹杆组成,(见下图)。

洞孔环钢针固定螺钉螺纹杆环型外固定架各组件结构图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各个厂家的环型外固定架可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如下图。

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北京中安泰华科技

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北京中安泰华科技

骨科外固定支架适应范围:通过与金属骨针的配合,应用于骨折部位的体外固定复位。

1.产品型号规格及划分说明1.1 产品型号示例产品组件如包含多种材料以主要材料为材料代号命名依据。

1.2型号规格骨科外固定支架规格型号详见附录A;1.3产品的结构及说明骨科外固定支架是由组合式/环式及其配套手术器械组成。

其中组合式骨科外固定由多用固定夹、杆-杆固定夹、针-杆固定夹、90°支柱、30°支柱、直支柱、多孔固定夹、5孔固定夹、4孔固定夹、加压连接杆、踝关节活动器、调节式连接杆(单杆)、关节夹、双针-杆固定夹、调节式连接杆(双杆)、半环框、肘关节活动器、腕关节活动器、膝关节活动器、连接杆、横向骨搬运组成;其中环式骨科外固定支架是由全环、半环、U环、C环、Ω环、螺纹杆、S型螺纹杆、带孔螺纹杆、外螺纹连接管、直型连接片、弧型连接片、L型连接片、内螺纹连接套、外螺纹立柱、内螺纹立柱、内螺纹扁柱、外螺纹扁柱、内螺纹方柱、外螺纹方柱、十字连接片、支撑杆、关节器、万向关节器、螺杆关节器、内螺纹关节器、十字铰链、内螺纹铰链、外螺纹铰链、复杂铰链、三角铰链、提拉铰链、万向延长器、快装万向延长器、延长器、调节螺母、六角螺母、高帽螺母、单槽夹针螺钉、单孔夹针螺钉、双头夹针螺钉、标准卡片、六角螺钉、保护套筒、垫片、弹簧、立柱衬套、1/3环、杆管关节器、横向调节器、固定针、夹针螺钉、腕关节支架、下肢支架、直型支架、骨延长支架、T型支架组成,环式骨科外固定支架常用构型又分为:I(1-2)、Ⅱ(1-3)、Ⅲ(1-3)、Ⅳ(1-5)、Ⅴ(1-2)、Ⅵ(1-5)、Ⅶ(1-3)、Ⅷ(1-2)、Ⅸ(1-4)、Ⅹ(1-4)、Ⅺ(1-4)、Ⅻ(1-2)、XIII(1-3)、XIV(1-4)、XV(1-3)型49种;配套手术器械是由六角扳手、开口扳手、T型扳手、保护钻套、复位扳手、固定夹定位器、钻头限位器、L型套筒扳手、截骨器、拉紧器、折弯器、钻头、剪断钳、测量尺、骨锤、开路器、导向器等部件组成。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科仪邦恩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科仪邦恩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适用范围:该产品通过与金属骨针的配合,应用于骨折部位的体外固定复位。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的分类及命名1.1.1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的型号及分类代号示例XX:产品型式代号(ZH);YY:型式序号;例:当XX为ZH时,YY为01时,为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01型;1.1.2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的图示、型号见图示1和表1、表2。

ZH01ZH02ZH03ZH04ZH05ZH06ZH07ZH08ZH09ZH10ZH11ZH12ZH13ZH14ZH15ZH16图示11.1.3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槽的夹持针棒范围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槽的夹持针棒范围2.1 材料选用GB/T4237和GB/T1220规定的不锈钢、GB/T3190规定的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塑料制造。

2.2 表面质量2.2.1 外观: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表面应光滑、洁净,不得有锋棱、毛刺、凹痕及裂纹等缺陷。

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的伸缩体应有刻度,刻度应完整、清晰(如有)。

提示性标记应完整清晰(如有)。

2.2.2表面粗糙度: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的金属部件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应不大于表5的规定。

表5 表面粗糙度单位:μm2.3 重要部位尺寸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所有部件的主要尺寸和调节范围应符合表1、2的规定。

2.4 使用性能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架上的各部件应配合良好;转动部件在转动时应活动自如,无卡塞现象;调节装置应调节自如;锁紧装置应锁紧可靠,无松动现象。

2.5 组装要求施加在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架上的静压力达到300牛顿并持续30秒以上,卸载后,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架上的两个骨断端的相对位移不大于1毫米。

2.6 耐腐蚀性能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的不锈钢制件的耐腐蚀性能,应不低于YY/T 0149中沸水实验法b级的要求。

铝合金制件的氧化膜耐腐蚀性能应符合GB/T8013.1滴碱实验法表2中Ⅱ级的要求。

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航天keyibangen

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航天keyibangen

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适用范围:该产品通过与金属骨针的配合,应用于骨折部位的体外固定复位。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的分类及命名1.1.1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的型号及分类代号示例XX:产品型式代号(YT);YY:型式序号例:当XX为YT时,YY为01时,为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01型。

1.1.2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的图示、型号见图1和表2。

YT01YT02YT03YT04YT10YT11YT12YT13YT14YT15图示11.1.3 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孔、槽的夹持针棒范围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 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孔、槽的夹持针棒范围表2 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的主要组成型式及分类规格单位:mm2.1 材料选用GB/T4237和GB/T1220规定的不锈钢、GB/T3190规定的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塑料制造。

2.2 表面质量2.2.1 外观: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表面应光滑、洁净,不得有锋棱、毛刺、凹痕及裂纹等缺陷。

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的伸缩体应有刻度,刻度应完整、清晰(如有)。

提示性标记应完整清晰(如有)。

2.2.2表面粗糙度: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的金属部件表面粗糙度参数Ra值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表面粗糙度单位:μm2.3 重要部位尺寸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所有部件的主要尺寸和调节范围应符合表1、2的规定。

2.4 使用性能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上的各部件应配合良好;转动部件在转动时应活动自如,无卡塞现象;调节装置应调节自如;锁紧装置应锁紧可靠,无松动现象。

2.5 组装要求2.5.1 施加在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上的静压力达到300牛顿并持续30秒以上,卸载后,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上的两个骨断端的相对位移不大于1毫米。

2.5.2 有骨延长作用的产品延长长度在0~270.4mm范围之内。

2.6 耐腐蚀性能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支架的不锈钢制件的耐腐蚀性能,应不低于YY/T 0149中沸水实验法b级的要求。

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Word最新版)

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Word最新版)

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通过整理的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附件1 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本指导原则旨在为申请人进行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申报供应技术指导,同时也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审评供应技术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骨科外固定支架注册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溢和细化,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假如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接受,但是须要供应具体的探讨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运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书目》中依据其次类医疗器械管理的骨科外固定支架。

本指导原则不包含与其配套运用的金属骨针产品。

本指导原则不包含矫形用外固定支架。

矫形用外固定支架及骨融合术后协助固定用外固定支架产品可参考本指导原则进行注册申报。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要求骨科外固定支架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的要求,可接受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或以产品结构和适用范围为依据命名。

例如:一体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组合式骨科外固定支架等。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1.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外固定支架按结构组成可分为一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

依据交付状态可分为非无菌形式供应和无菌形式供应两种。

一体式外固定支架主要由横(竖)针夹、延长接头、撑开架、偏心轴、万向球等部件组成。

外固定支架使用说明

外固定支架使用说明

外固定支架使用说明一、产品介绍外固定支架是一种用于固定骨折或关节手术的医疗器械,它由支架、固定钢针、连接杆等部分组成。

外固定支架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固定功能,有助于骨折愈合和手术部位的稳定。

外固定支架还可以通过连接杆的调整,实现手术部位的调整和矫正,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使用前须知1. 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的型号和规格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部位来选取,不宜随意选择使用。

2. 术前调查:在使用外固定支架前,需对患者的骨折或手术部位进行充分的术前调查和评估,了解骨折类型、骨折程度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3. 严格消毒:外固定支架属于医疗器械,使用前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三、使用步骤1. 定位:在确定手术部位后,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定位,确保外固定支架的固定准确。

2. 安装支架:将支架沿着手术部位正确安装,确保支架的位置合理,固定钢针的位置准确。

3. 连接杆调整:根据手术部位的需要,通过连接杆的调整,对手术部位进行有效地矫正和调整,保证手术部位的稳定和愈合。

4. 固定支架:将外固定支架固定牢靠,避免支架的移动和松动,确保支架的稳定性。

5. 定期检查:在使用外固定支架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支架进行检查,确保支架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四、注意事项1. 专业操作:外固定支架的安装和调整需要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操作,患者不得私自操作或调整。

2. 患者配合:患者在使用外固定支架的过程中,需要耐心配合医疗人员的安排和指导,保证手术部位的稳定和愈合。

3. 定期复诊:患者在使用外固定支架期间,需按医嘱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 异常情况:如果在使用外固定支架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支架松动、移位等情况,患者需及时就医,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五、结束使用1. 医生指导:外固定支架的使用期限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和决定,患者不得擅自结束使用。

2. 安全拆卸:在医生的指导下,外固定支架需要进行安全的拆卸,避免对手术部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外固定支架使用说明

外固定支架使用说明

外固定支架使用说明一、产品简介外固定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骨折或骨骼畸形的医疗器械,它通过固定外部支架来将骨骼定位并保持稳定,促进骨折愈合或骨骼畸形矫正。

外固定支架通常由支架框架、连接器、螺钉和固定外骨板等部件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软组织损伤小等特点。

二、适用范围外固定支架广泛适用于骨折愈合不良、开放性骨折、多发性骨折、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慢性骨骺炎等疾病的治疗。

外固定支架也可用于骨折复位、骨骼畸形矫正、骨切开延长等手术中,其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三、使用前准备1. 确认患者的病情及手术计划,明确外固定支架的使用部位和方式。

2.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骨骼X光或CT检查,了解骨折或骨骼畸形的情况及具体位置。

3. 患者术前骨折区域要进行良好的清洁消毒,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四、操作步骤1. 骨折复位或骨骼畸形矫正:在确定骨折或畸形部位后,通过手术操作进行复位或矫正,将骨骼定位至正确位置。

2. 放置支架:用螺钉将支架框架稳固地固定在骨骼上,确保支架牢固、稳定。

3. 连接器安装:根据病情需要,连接器可进行调节,使支架处于合适的角度和位置。

4. 固定外骨板:将外骨板固定在患者肢体的表面,保持支架牢固与肢体固定。

5. 术后处理:完成支架放置后,对术后部位进行包扎,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五、注意事项1. 在操作前必须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史,包括过敏史等。

2. 操作时必须佩戴手术服,戴上口罩及手套等手术防护用具。

3.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术后感染。

4.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六、维护保养1. 放置外固定支架后,术后的伤口要进行定期换药及消毒处理,避免感染。

2. 患者术后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术后的康复和骨折的愈合。

3. 定期检查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对松动或损坏的部件及时更换。

以上即为外固定支架的使用说明,希望能够对医护人员在使用外固定支架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

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中安泰华

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技术要求中安泰华

骨科外固定支架适用范围:该产品通过与金属骨针的配合,应用于骨折部位的体外固定复位。

1.产品型号规格及划分说明1.1. 产品的结构及说明骨科外固定支架是由杆-杆固定夹、针-杆固定夹、30°支柱、直支柱、5孔固定夹、4孔固定夹、加压连接杆、踝关节活动器、调节式连接杆(单杆)、关节夹、双针-杆固定夹、调节式连接杆(双杆)、半环框、肘关节活动器、腕关节活动器、膝关节活动器、连接杆组成。

1.2产品型号规格示例骨科外固定支架分为无菌和非无菌交付方式提供,除灭菌方式之外其他产品性能要求一致,规格型号详见附录A。

1.3骨科外固定支架的材料分别选用不锈钢、铝合金、碳纤维,其中不锈钢选用符合GB/T 1220-2007《不锈钢棒》中规定的06Cr17Ni12Mo2、30Cr13、40Cr13材料;铝合金选用符合GB/T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中所规定的2A12材料。

2. 性能指标2.1 外观产品表面应光滑、洁净,应无毛刺、锋棱、附着物、凹痕及裂纹等缺陷。

2.2 尺寸骨科外固定支架部件主要尺寸应符合附录A 表1~表17的规定要求。

2.3金属部件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表面粗糙度(Ra) 单位:μm2.4 使用性能骨科外固定支架各部件应配合良好;转动部件在转动时应活动自如,无卡塞现象;调节装置应调节自如。

锁紧装置应锁紧可靠,无松动现象。

2.5 耐腐蚀性能骨科外固定支架中不锈钢部件的耐腐蚀性能应满足YY/T0149-2006中《不锈钢医用器械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沸水试验法”B 级(有腐蚀痕迹经擦试即可除去)的要求。

2.6 硬度骨科外固定支架主要部件(杆、夹、框)处理后,硬度为铝合金:HV10≥80;不锈钢:HV10≥200。

2.7 无菌骨科外固定支架分为无菌和非无菌交付状态,以无菌状态交付时,产品应无菌。

产品采用伽马射线灭菌。

2.8 力学及配合性能施加在外固定系统上的静压力达到300N并持续30S以上,卸载后,外固定系统上两个骨断端的相对位移不大于1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性能指标 2.1 材料 连接杆类组件由符合 GB/T13810-2007 的钛合金材料或符合 GB/T3191-2010 规定 的铝合金材料制造或符合 GB4234-2003 的不锈钢材料制造; 连接环、连接件类组件由符合 GB/T3191-2010 规定的铝合金、符合 GB/T 1220-2007 的不锈钢或符合 GB/T13810-2007 的钛合金材料制造;
辅助件、夹块类组件由符合 GB/T 1220-2007 的不锈钢和/或符合 GB/T3191-2010
的铝合金材料制造。
2.2 表面质量
2.2.1 外固定架表面应光滑洁净,不得有凹痕、裂纹、锋棱及毛刺等缺陷。
2.2.2 外固定架的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标注应完整、清晰。
2.2.3 外固定架的金属部件表面粗糙度 Ra 之数值,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骨科外固定支架 适用范围:该产品通过与金属骨针的配合,供骨折部位的体外固定复位。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1 组成 骨科外固定支架(以下简称外固定架)由连接杆类、连接件类、连接环类、辅助 件类、夹块类组件组成。产品以非灭菌状态交付。 1.2 产品型号示例
1.3 产品型号规格表见附录 A。 1.4 外固定架各组件结构型式应符合图 1~图 6 的要求。
型号 WD13 WD14
尺寸 M3、M4、M5、M6、M7、M8
2.4 耐腐蚀性能 外固定架不锈钢组件应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应能满足 YY/T 0149-2006《不锈 钢医用器械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中“沸水试验法”b 级要求。 2.5 机械性能 2.5.1 硬度 根据所选用的不同材质和加工工艺,主要部件的硬度:不锈钢≥160HV10、铝合 金≥120 HV10、钛合金≥260HV10。 2.5.2 装配使用性能 外固定架的各组成部件应配合良好,转动部件在转动时应活动自如、无卡塞现象; 调节部位应调节灵活;锁紧部件应锁紧可靠、无松动现象。 2.5.3 组合后框架的强度 在外固定支架上施加 300N 的静压力并持续 30s 以上,卸载后,外固定支架上的 骨断端的相对位移不大于 1mm。
表 1 表面粗糙度
单位:μm
产品部位
外表面
表面粗糙度(Ra 值)
抛光处理表面 其余处理表面
≤1.6 ≤3.2
2.3 尺寸
外固定架组件的重要尺寸应符合表 2~表 4 的规定。
表2
其余 ≤3.2 ≤6.3
组件型号 WA01 WD12
单位:mm
直径Φ 3、5、8 3、5、8
极限偏差 0
-0.2
表4 单位: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