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警世通言翻译赏析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老门生三世报恩鉴赏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老门生三世报恩》鉴赏买只牛儿学种田,结间茅屋向林泉。
也知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利为官终幻客,能诗能酒总神仙。
世问万物俱增价,老去文章不值钱。
这八句诗,乃是达者之言,未句说:“老去文章不值钱”,这一句,还有个评论。
大抵功名迟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达。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下达。
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这老少二字,也在年数上,论不得的。
假如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十二岁上就sǐ了,这十二岁之年,就是他发白齿落、背曲腰弯的时候了。
后头日子已短,叫不得少年。
又如姜太公八十岁还在渭水钓鱼,遇了周文王以后车载之,拜为师尚父。
文王崩,武王立,他又秉锁为军师,佐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基业,封于齐国。
又教其子丁公治齐,自己留相周朝,直活到一百二十岁方sǐ。
你说八十岁一个老渔翁,谁知同后还有许多事业,日十正长哩!这等看将起来,那八十岁上还是他初束发,刚顶冠,做新郎,应童子试的时候,叫不得老年。
做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见个少年富贵的奉承不暇,多了几年年纪,陆跄下遇,就怠慢他,这是短见薄识之辈。
譬如农家,也有早谷,也有晚稻,正不知邓一种收成得好?不见古人云:东园桃季花,早发还先萎。
迟迟涧畔松,郁郁含晚翠。
闲话休提。
却说国朝正统年间,广卤桂林府兴安县有一秀才,复姓鲜于,名同,字大通。
八岁时曾举神童,十一岁游库,超增补国。
伦他的才学,便是董仲舒、司马相如也不着在眼里,真个是胸艺万卷,笔扫千军。
论他的志气,便像冯京、荷辖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牛斗。
何期才高而数奇,志大而命薄。
年年科学,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
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
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
思量穷秀才家,全亏学中年规这几两康银,做个读书本钱。
若出了学门,少了这项来路,又去坐监,反费盘缠。
况且本省比监里又好中,算计下通。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语出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旌阴宫铁树镇妖》全诗内容为:
自叹年来运不齐,子孙零落却无遗。
心怀东海波澜阔,气压西江草树低。
怨处咬牙思旧恨,豪来挥笔记新诗。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译文:自己叹息多年来时运不齐,子子孙孙飘零到各地,却没有一人留在身边;胸怀大志,像东海一样波澜壮阔,雄浑远大的志向将西江的花草树木都压得很低;每每提到埋怨之处不禁思念起旧事,挥毫泼墨写出新的诗篇;男子汉不展现自己凌云之志,白白辜负了上天赐予的八尺身躯。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白话短篇小说集。
该书完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
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民间宗教宝卷和小说。
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
《警世通言》与作者稍前完成的《喻世明言》、以及稍后完成的《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
通常亦与凌濛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称为“三言二拍”。
警世通言译文

警世通言译文
以下是《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段的译文:
从前有个俞伯牙,那可是个弹琴的高手。
有一回他坐船出去溜达,正赶上八月十五呢。
这船走到一座山跟前就停下了,俞伯牙心里头就琢磨,哎呀,在这呆会儿也挺好。
到了晚上,月亮那叫一个亮啊,俞伯牙就把琴拿出来弹上了。
正弹着呢,就感觉有人在偷听。
他就喊了一嗓子:“谁在那呢?”就瞅见一个砍柴的从树林子里出来了。
这砍柴的就说他叫钟子期,特别喜欢听琴。
俞伯牙就说:“那我弹一个,你听听是啥意思。
”俞伯牙就弹了一段,钟子期就说:“哎呀妈呀,你这弹的好像是高山啊。
”俞伯牙心里一惊,接着又弹了一段,钟子期又说:“嘿,你这是流水啊。
”俞伯牙可高兴坏了,哎呀妈呀,可算找着知音了。
他俩就约定明年这时候还在这见面。
结果第二年,俞伯牙来了,钟子期却没了。
俞伯牙一打听,原来是钟子期生病死了。
俞伯牙那个伤心啊,就说:“这世上就你懂我弹琴啊,你没了我还弹啥琴啊。
”说完就把琴给摔了。
你说这俞伯牙多够意思,就为了这么个知音,把宝贝琴都给摔了。
这故事就告诉咱啊,知音难得,要是碰着个懂你的人,可得好好珍惜。
这故事就从《警世通言》里来的。
咱平时可得多长点心眼,别瞎混日子,多交点真心朋友。
出处就是那《警世通言》,老有名的一本书了。
咱可得
好好学学这里头的道理,别整天稀里糊涂的。
警世通言叙翻译

警世通言叙翻译
《警世通言》是中国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该书通过一系列故事,以嘲讽、讽刺和警示的手法,揭示出社会上的各种阴暗面和人性的丑恶。
它被视为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翻译《警世通言》的难度在于其语言古朴繁复,并且包含了大量的典故、双关语和俚语,需要翻译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有深入的了解。
翻译要保持原著的独特风格和精神,同时将故事传达给读者。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得翻译版的《警世通言》能够流畅地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翻译者还需注意保留原著的幽默和讽刺,确保翻译版能够传达原著的意思和情感。
总之,翻译《警世通言》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语言功底,同时要注意保持原著的风格和特点,以呈现出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和深度。
落难何曾见几人,人来求我三春雨,我求他人六月霜

《警世通言》
冯梦龙
贫穷说话牙无力,富贵骄人鼻有声。
有钱须记无钱日,得意难忘失意时。
有鱼有肉朋友多,患难何成见几人。
人来求我三春雨,我求别人六月霜。
白话文翻译:
第一句:没钱的人说话没有话语权,有钱的人不用说话就有很大影响力。
第二句:有钱的时候要记得自己没钱时候,做人不要忘本。
第三句:得意的时候朋友很多,当自己落难的时候有几人会帮助自己
第四句:别人求自己办事时容易,自己求人办事时困难。
知识延申: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白话短篇小说集。
该书完成于明天启四年。
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民间宗教宝卷和小说。
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
该作品集中许多作品取材于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
其中描写爱情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和对真诚爱情的专一、忠诚,以及他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斗争。
另外,也有一些作品表现了下层人民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警世通言最经典诗词

警世通言最经典诗词引言《警世通言》是明代作家冯梦龙所著的一部通俗小说集,内容揭露社会黑暗,警示人们珍惜现实生活,远离邪恶。
其中不乏一些经典诗词,通过艺术手法传达了深刻的警世之义。
本文将就其中几首最为经典的诗词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其在社会风气改善和人们心灵成长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古刹行》1.1 内容概括《古刹行》描绘了主人公张锦雄为救母而投身佛门,最终得到慧海大师点化的故事。
其中融合了作者对佛教智慧的讴歌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1.2 诗词分析菩提树下善燃灯,早晚来者燃也。
历代高僧莫挛挛,顿开演讲《听真经》。
布袍老者正严肃,三界耳听心中净。
十香灯花破有灭,百岁佛牌揭空落。
这首诗在四言句式的基础上,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佛教的深厚底蕴。
第一句“菩提树下善燃灯,早晚来者燃也”,寓意着佛法的传承和普度众生的责任。
第二句“历代高僧莫挛挛,顿开演讲《听真经》”,强调了历代高僧广传佛法的重要性。
第三句“布袍老者正严肃,三界耳听心中净”,通过描绘老僧的形象,表达了修行者要尊重教义、心无杂念的境界。
最后两句则暗示了佛法超越尘世、释放心灵的境界。
1.3 警世意义这首诗通过对佛法的讴歌,告诉人们要尊重传统文化,追求心灵的净化。
同时,诗中透露出对虚伪和迷信的批判,警示人们不要盲从,要理性对待佛教和宗教事务。
二、《鸽衔忠》2.1 内容概括《鸽衔忠》是《警世通言》中的一则故事,主要讲述了鸽子为主人复仇的故事。
而其中的一首诗,在描绘动人场景的同时,也传递了深刻的警世之义。
2.2 诗词分析``` 鸽蓝宛绕五峰环,翠竹轻声金络攒。
飞跃穷岩巢随便,戴雨低稳更慈悲。
文言文阅读训练:冯梦龙《警世通言叙》(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冯梦龙《警世通言•叙》(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野史尽真乎?曰:不分也。
尽质乎?曰:不必也。
然则去其质而存共真乎?日:不必也。
《六经》《语》《孟》。
谭者纷如,归于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已矣。
经书著其理,史传述其事,其揆一也。
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
于是乎村夫稚子、里妇估儿,以甲是乙非为喜怒,以前因后果为功惩,以道听途说为学问,而通俗演义一种遂足以佐经书史传之穷。
而或者曰:“村醪市脯,不入宾筵,乌用是齐东娓娓者为?”呜呼!犬人子虚,曲终宾雅,顾其旨何如耳?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
其真者可以补含世不事之遗,而鹰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悲歌感慨之意。
事真而理不腐,即事腐而理亦真,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
若此者,其可废乎?里中儿代电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触性性通,导情情出。
视彼切磋之彦,貌而不情;博雅之儒,文而丧质。
所得竟未知却潢而熟真也。
陇西君,海内畸士,与余相遇于栖霞山房。
倾益莫逆,各叙族况。
因出其新刻数卷佐酒且曰尚未成书子盍去为我命名?余阅之,大抵如僧家因果说鼻瓦屯乏语,譬如村啰市脯,所济者众。
遂名之曰《警世通言》而从史其成。
(节选自冯梦龙《警世通言・叙》)10 .材料第二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因出其新刻A数卷B佐酒C且日D尚未成E书F子G盍先H为我命名?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必,指不一定,与《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不必”词义相同。
B.金匮石室,指古代国家秘藏重要文书的地方。
《警世通言》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70句)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警世通言·卷四十》解释:作为一个有学识有理想的男子,如果不展开自己的志向,成就一番事业,就枉费生为一个人。
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
——《警世通言·卷二十》解释:烦恼的事情天天都会有,就像野花没有人种却年年都会长出来一样。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成者未必不达。
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警世通言·卷十八》解释:早成熟的人不一定有成就,晚通达的人不一定不显达。
不可以因为年纪小而懈怠轻慢,不可以因为年纪大而自暴自弃。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卷三》解释:在强者中间还有更强的人,不要在别人面前自满地夸口。
彩云易散,皓月难圆。
——《警世通言·卷十》解释:彩云容易飘散,明月难于常圆。
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警世通言·卷十七》解释:不可以因为一时间的得意而过于高兴和称赞自己的才能,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自甘duo落和失去自己的志气。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警世通言·卷四》解释:不能够因为人们一时都对他称赞,便断定他为君子;也不能够因为人们一时都对他批评指责,便断定他为小人。
酒是烧身硝焰,色为割肉钢刀——《警世通言·卷十一》解释:酒就是烧毁身体的火焰,女色就是切割人肉的钢刀。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警世通言·卷四》解释:诋毁或赞美从来都不可以随便接受,是非对错终究会清楚明白的。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警世通言·卷二十五》解释:常常在有家产的日子想到今后可能无家产,不要等到破产以后再来回忆当初有家产时的景况。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解释:胆子大,天下什么地方都能走到;胆子小,一步也难以走动。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警世通言翻译赏析
《警世通言》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
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加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
其全诗文如下:
第01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02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第03卷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第04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第05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第06卷俞仲举题诗遇上皇第07卷陈可常端阳仙化第08卷崔待诏生死冤家
第09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第10卷钱舍人题诗燕子楼第11卷苏知县罗衫再合第12卷范鳅儿双镜重圆
第13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第14卷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15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第16卷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第17卷钝秀才一朝交泰第18卷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19卷崔衙内白鹞招妖第20卷计押番金鳗产祸
第21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第22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第23卷乐小舍拚生觅偶第24卷玉堂春落难逢夫
第25卷桂员外途穷忏悔第26卷唐解元一笑姻缘
第27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第28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第29卷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第30卷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第31卷赵春儿重旺曹家庄第32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33卷乔彦杰一妾破家第34卷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35卷况太守断死孩儿第36卷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37卷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38卷蒋淑真刎颈鸳鸯会第39卷福禄寿三星度世第40卷旌阳宫铁树镇妖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