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框架设计

合集下载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框架设计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框架设计
St dy & Stuct e u r ur Des gn on Bi ngu each ng M ode ofPr f s on i U alT i s o e si alCuri rcul s i um n
Un v r i n l g / C i J n u ,G o R n i g L u w i ie s t a d Co l e / u u k i u e n n , i G o e y e
d s u s d A e c i g o e r m t r u h u t e h l t a h n p o e s i p f r a d i c s e . t a h n m d f a e h o g o t h w o e e c i g r c s s ut o w r ,
w i h g v o i i e a t m t t l n u l e c n e o m i i h r e u a i n h c i e a p s t v t e p o bi i g a t a hi g r f r n h g e d c t o .
Abs r t act o bi e t e C m n d h bi i g al t a h n e p r e e f 1 n u e c i g x e i nc o Fl d e h ni S t a hi g ui M c a C , e c n
a r n e e t n t a h n m d s e i ni g n bi i g a t a h n f p o e s o a c r i u u r a g m n a d e c i g o e d s g n i 1 n u l e c i g o r f s i n l u r c l m i u i e s t e a d o l g s r a a y e , t o e i s e a o t n n v r i i s n c l e e a e n l z d w k y s u s b u bi i g a t a h n a e 1n u l e c i g r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摘要】本文研究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探讨了双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必要性、理论基础、实施策略以及案例分析。

通过深入研究,本文总结出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教育领域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借鉴,以促进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本科生、双语教学、设计、模式、理论基础、实施策略、案例分析、启示、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国际化,人们对于跨文化交流和语言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许多国家在教育改革中开始重视双语教学,将双语教学纳入到教学体系中。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教学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作为双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对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升。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加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也有助于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研究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对于推动本科生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必备技能。

在中国,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也逐渐意识到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融合发展。

构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特点双语教学是指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为主要内容,以英语或其他外语作为语言教学媒介,将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双向发展。

双语教学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外语水平,增加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双语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更深入理解,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外语学习需求较强,因为他们将来往往需要在跨国公司、外资企业或国际组织中工作,对外语能力要求较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上通常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可以更好地将外语学习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学制较短,因此需要更快地提高外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双语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明确双语教学目标构建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

在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的也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根据学校所在地和学生的就业需求,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如是否注重口语能力、写作能力、专业术语的掌握等,为后续课程的设计提供指导。

2.设计双语教学课程根据双语教学的目标,设计双语教学课程。

课程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学科知识水平,将外语学习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程设置既要包括英语语言课程,又要有专业课程,两者之间要形成有机的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设置过于繁重的课程负担,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消化所学知识。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对双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大学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双语教学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双语能力。

本文将探讨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意义和目标双语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和全球视野,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双语表达能力,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竞争力。

双语教学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双语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二、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撑,包括语言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理论、语言教学方法学等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教学理念也是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课程设置在双语教学模式下,课程设置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既要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设计课程:1. 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可以采用双语授课的方式,教师用双语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2. 双语沟通课程:设置专门的双语沟通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双语角色扮演、双语辩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双语实践课程:开设实践性强的双语课程,如双语新闻写作、双语口译等,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双语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四、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教学方法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

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双语教学的需求,因此需要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灵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 交替教学法: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用交替教学法,即使用两种语言交替进行教学。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提纲:一、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性1. 双语教学的定义和特点2. 双语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意义二、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1. 课程设置与规划2. 教学团队建设3. 教学资源保障4. 教学评估机制三、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发展1. 针对性强化课程建设2. 培养双语教学师资队伍3. 与企业合作,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四、结语---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教育领域的一项热门话题。

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

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良好的英语水平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和企业对求职者的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1. 课程设置与规划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置。

这需要教育管理者和专业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特点,确定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计划。

这涉及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使课程设置和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2. 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具备一支由专业教育人员和双语教学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

这样的教学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团队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教学资源保障为了确保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充分保障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学用书、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

特别是对于相关的教学工具和材料,需要确保其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充足和合理。

4. 教学评估机制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

这些评估机制可以包括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估等。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研究。

在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在围绕双语教学模式的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挑战以及探索提升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展开讨论。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深入探讨专业课双语教学,本文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以推动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教学模式、研究、案例、优势、挑战、提升效果、总结、展望、建议、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将探讨双语教学模式兴起的背景和原因,探寻双语教学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分析目前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希望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提升双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期为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的探讨将为本研究后续部分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已成为一种必需品。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学术语言,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

对教师而言,探索并实践双语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对于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来说,推行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可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声誉,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和学者来校交流,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研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专业化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双语教育已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进行双语教学,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分析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效果上的差异与优缺点。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是指在专业课程中,使用双语进行教学。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已开展了专业课双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学习环境。

然而,双语教学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学生反映,在双语教学的环境下,他们难以适应双语课堂的节奏,容易失去重点,在理解专业知识方面遇到一些困难。

同时,一些教师也表示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编写双语教材、开展双语教学等问题。

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模式一:全英语教学全英语教学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在课堂上全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快速适应英语环境,提高英语水平,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但是,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够好,就会造成沟通障碍。

模式二:中英双语教学中英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先使用中文解释知识点,然后再使用英语进行强化讲解。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双语教学环境,提高英语水平。

然而,由于使用中文解释知识点,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的提高程度有限。

模式三:双语对照教学在双语对照教学中,教师使用中文和英文相互配对,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需要编写大量的双语教材。

模式四: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进行分层教学。

这种模式需要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安排教学内容,对于英文水平较弱的学生,可以在中文环境下进行教学,对于英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在英语环境下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但是需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设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变得越来越受青睐。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和学习。

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本科生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1. 语言能力与专业素养并重双语教学模式下,语言教学和学科教学要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中,应该统一规定双语教学的语言比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不断提升语言能力。

2. 实用性与趣味性并重双语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和工作,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参与与自主学习并重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要增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 教师培训双语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双语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和水平,帮助教师掌握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2. 教学资源建设学校要配备双语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例如双语教材、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为双语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3. 课程设置在设计课程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注重学科知识与语言能力的结合,设计一些专门的双语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4. 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三、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双语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就业前景,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为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框架设计崔俊奎,郭仁宁,李国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E-mail:cuijunkui@摘要:本文结合校级“流体力学”精品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对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层次与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实践环节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所提出的双语教学全过程设计框架为我国高等教育更加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框架,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01. 引 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教育部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目前,国内各高校陆续在本科专业教学阶段开设了双语教学试点课程,这体现了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必然趋势。

几年来,本课题组在学校教务部门的安排下,对校级“流体力学”精品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实践试点,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对双语教学的教学层次与模式、教学环节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2. 双语教学的层次与模式“双语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英语教学,“双语教学”不能简单地理解成“用外语上课”,它需要把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国外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潜智,不但能一举解决外语学习“费时低效”的老大难问题,长期浸染在双语课堂、双语情景中,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综合水平得到提高[1]。

2.1双语教学的层次划分从对双语教学的概念的界定上看,双语教学应该覆盖不同的层面。

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中指出,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

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之前,应该组织双语课教师以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双语教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以达到双语课任课教师对“双语教学”的正确理解,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安排,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考虑到国内师资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可以分成如下几个层次:一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板书,中文讲授;二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三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部用英文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正处在双语教学的前两个层次,距离第三层次的双语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恰当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双语授课条件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双语教学的模式分类在实施双语教学时,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教学模式?当然,双语教学的模式要因学生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适当调整,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对“双语教学”概念的理解,双语教学包括以下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是“完全浸入式”模式(Immersion Education Program),即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授课程全部采用外语进行教学;第二种是“过渡式”模式(Transitional Education Program ),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为了不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受到语言的影响,可以适当地用母语教授部分课程,同时逐步使学生的语言逐渐过关;第三种是“维持式”模式(Maintenance Education Program),该模式强调在学习应用外语的同时,要以母语来维持课堂师生间的理解与交流[2,3]。

根据语言教学中“浸入式”模式的定义,应鼓励教师采用全英文授课。

但是由于我们的学生是刚刚开始接触全英文外教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语言搭配比例,不应在全部该门课程中完全一致,而应该根据学生和课程的特点,对应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分配比例。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双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二种不同的操作方式:第一,在同批授课的几个班级中,将英语水平较高、口语也较好的学生,单独开班,全英文方式授课、考核,即采用“完全浸入式”模式,使这些学生既能学到有关的专业知识,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二,对其他英语基础稍差的学生则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解或中英文混合讲解和考核的方式,保证学生既可以听懂、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又可以熟悉专业词汇,提高阅读英文原版资料的能力。

2.3 双语教学的模式设计根据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层次和双语模式,我们在授课时,授课节奏应由慢到快,授课内容应由浅至深,按“简单渗透—整合—双语思维”的模式来实施教学[4]。

在简单渗透层次,上课时可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有较多机会接触英语;在整合层次,交替使用中英文讲课,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在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中文和英文来思考解答问题。

图1 典型双语课堂教学模式Fig.1 Typical teaching modes in class of bilingual teaching图1为典型的专业课双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框图1中,授课正文Ⅰ和Ⅱ中中英文的比例,可根据教学实践作如下处理:对课程内容中的理论部分采用全英文教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均使用英语;对课程内容中有关工程应用实例和分析等难点则采用中英文混合讲解[5]。

除了对典型双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外,本课题组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方式、课外作业和课程考核等环节的教学全过程对双语教学框架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图2所示为本课题组结合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提出的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全过程框架,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方式、课外作业与在线答疑以及课程考核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设计和探讨。

图2 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全过程框架Fig.2 Structure schematic of bilingual teaching designing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3. 双语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我们的双语教学实践和对国内其它高校的调查,可以肯定双语教学确实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也存在几方面关键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3.1 双语师资队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

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教师就必须抛去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英语与学科的双向渗透。

对于那些专业知识掌握娴熟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口语能力,才能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目前,在普通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出国经历,他们在口语方面不是很纯正,尽管授课前均进行了短期的口语培训,但对英语的应用尚不能流畅自如,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建议有条件高校把专业素质高、口语流利的专业课教师送往国外著名高校进行业务培训,或者请一些国外高校的教学名师到校进行交流讲学,通过双向交流来提高双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

3.2 校园双语氛围的营造尽管教师在课前准备、课后辅导和课堂内容组织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以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校园里缺少英语类学术活动或对外交流,学生在课外几乎没有英语实践的机会,使得双语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和作业上,缺少双语学习的整体氛围。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

高校要积极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之中,让英语逐步成为校园的第二语言,营造校园双语学习的整体氛围。

4. 结束语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教学方式,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教师的师资水平、学校的双语氛围、学生的英语基础等因素都制约着双语教学的成效。

同时,专业课程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没有统一的模式,只能在某些共性的基础上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学双方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因此,立足于学校层面,根据专业特点,倡导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措施,构建双语课程框架,进一步拓宽双语教学研究领域,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双语教学研究,是我国高校今后双语教学研究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1] 李萍, 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3):77-79.[2] 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32-34.[3] 任卫群,饶芳.工科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的体系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03-106.[4] 叶雪梅,张晓芸,孙继银,张伟.计算机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 : 81-83.[5] 李桢. 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 ] .高等农业教育,2003 (10) :58-59.Study & structure Design on Bilingual Teaching Modes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s in University and CollegeCui Junkui,Guo Renning,Li Guowe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PRC,(123000)AbstractCombined the bilingual teaching experience of Fluid Mechanics, teaching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modes designing in bilingu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analyzed, two key issues about bilingual teaching are discussed. A teaching mode frame throughout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is put forward, which give a positive attempt to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Keywords: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structure; teaching refo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