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教师教学方式

合集下载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语文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语文课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里进行语言表达。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或讨论等方式,将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4.综合教学法综合教学法是一种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既引导学生思考又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的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一些任务或项目。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和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特点来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综合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

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

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有效的方法、策略和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主要向学生传达知识的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规则、讲述文学知识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法,生动形象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二、讨论法讨论法是一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在交流中积极思考、互相启发,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在语文讨论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参与进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三、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写作、口语表达、朗诵文学作品、剧本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语文的乐趣和实用性,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分组合作分组合作是一种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文朗读、角色扮演、文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监督、分享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五、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是一种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上述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

例如,通过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组合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常见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常见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常见的教学方法导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核心环节,而教学方法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旨在提供给教师们一个启示,从而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启示、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在思维层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创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问题导向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提高语文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导向,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语文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筛选、整理、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更直观地呈现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信息资源,帮助他们拓展语言文字的应用领域。

四、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合作完成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演练等形式来实施。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

五、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习和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学创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六、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满足个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辅导。

个性化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方法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方法可能会因个人理念、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 问题导向教学法: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让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组,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为每个组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4. 兴趣导向教学法:通过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学习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5. 教学案例方法:通过引入生动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个人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组合和调整,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语文哪些教学方法

语文哪些教学方法

语文哪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方式或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以讲解和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讲解语文知识点、分析语文文本等,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的方式,展示正确的语文写作或阅读方法,鼓励学生模仿并提供指导。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任务等形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和分享,共同解决语文问题。

4. 体验法:通过外出实地考察、参观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语文的实际运用场景,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5. 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通过问题解决、实验探索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探究语文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6. 批判性思维教学:引导学生审视和分析语文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7.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8.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措施最新

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措施最新

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措施最新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教师们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措施: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强调运用真实的情境和实际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学生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和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问题引导和情境设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情节、趣味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交流合作教学法交流合作教学法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评、自评和小组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四、阅读教学法阅读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教授阅读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意义探究。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讲评、阅读心得交流和阅读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五、文化体验教学法文化体验教学法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和体验文化。

教师可以利用文化古迹、博物馆和实地考察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语文作品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除了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来增强教学效果:一、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和学生中心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

12种语文教学方法

12种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以下是12种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

2.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提问、回答、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5. 读写结合法: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6.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和学习语文,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7. 比较教学法:通过比较不同文本、不同作者的作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8. 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9.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通过模拟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11. 评价教学法: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1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幻灯片、视频、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知识点的讲解和语言规则的解释,能够给学生提供系统的语文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在讨论中相互交流,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案例法:通过实际例子和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真实的案例、故事或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课堂实践法:通过课堂活动、游戏、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语文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5.探究法: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寻找答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6.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伙伴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7.多媒体辅助法: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和技术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来呈现教学内容。

这种方法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8.拓展阅读法:通过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拓展他们的语文素养。

9.学以致用法:通过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10.兴趣导向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
【摘要】: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用哲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文学作品中哲学与文学的渗透,把其影响力运用到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感悟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哲学方式文学方式
一直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暗示他们燃烧了自己,奉献了别人,他们的任务是艰巨的。

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将美的东西拆开,再组装起来给别人看,尤其在这个需要人文关怀和塑造灵魂的年代,在我们的技工学校中,如果只是停
留在教学表面而不注重人格的塑造,那将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也就是说语文教师
要抛弃传统观念,用哲学和文学美的方式担负起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任务。

首先,语文教育的哲学方式。

哲学是我们思考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它解释了宇宙的奥秘,阐明
了世界的本质,它是马克思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它的存在给人类解决现实的问题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我们只有先了解他才能形成和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

如果,语文教师的思路陷入世俗功利的泥潭,注定教不出优秀的学生,最多磨练出一些应付考试的
机器。

语文教学的中介物主要是文学作品,而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
最根本方法的就是哲学方法。

将文学与可以探索宇宙奥秘的哲学相融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现行的人教版的职高语文教材中选入了《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这篇文章,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这样的文章往往都是被动的,因为他们的对封建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要想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这种时代比较遥远的文学作品,首先应该让他们主动接触作品。

转被动为主动的方法是这样的,《红楼梦》中的故事是同学们所了解的,也感兴趣的。

在向他们介绍情节的同时,穿插在情节中向学生渗透了《红楼梦》中所体现的禅宗哲学思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佛学的哲理对人的鼓励作用,通过金陵三十六钗的命运同学生探讨了生与死的话题,通过贾府由兴盛到没落过程与学生探讨《好了歌》中“好”与“了”的话题。

关于人的生命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样学生就能很积极主动的去阅读《红楼梦》,也为进一步解读《林黛玉进贾府》做好了铺垫,也就更能很好的理解贾府的豪华气派、地位尊严,理解同是大家闺秀的林黛玉在进入贾府时的“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这种表现。

当然,这都是“雅”的作品,而现实中也不乏一些俗的作品,它们只是停留在对人类生活“俗”的表演,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识别这两种作品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体贴近教育目的。

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发生着变化,从九三年开始,语文教材不断在进一步修订,加入了一些很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
形记》。

卡夫卡的世界观是异化的,他说:“生活的传递带不知要把人带到何处,人与其说是生物,不如说是事物和东西。

”于是他写了《变形记》中格利高尔这一灾难的化身,生活在充满虚伪、自私的资本主义的社会里,每天在权威的重压下生活,终于一天早晨他变成了一条甲壳虫,终于摆脱了他深恶痛绝的推销员工作,在急冲的躯体中,部分地实现了自由。

然而格利高尔始终保持着“虫形人心”,这是他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

变形后的格利高尔还想着要返回到“人”的生活中,想着作为长子对家庭的责任,父母年岁大了需要照顾,心爱的妹妹应该进音乐学院等等。

由于他的变形,因为他丑陋的形象吓跑了公司的秘书主人;遭到了房客的嘲笑;受到家人的厌恶,变成家庭的负担。

最终绝望的死去。

对此学生可能有两点不理解:一是学生对于格里高尔由人变成了虫是很难理解的,确实这在文学和生物的角度也是说不通的,但是在哲学上又是现实的。

恩格斯曾说过:“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把别人看做必须设法除掉的敌人,或者最多也不过把别人看作一种可以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可以说是极普遍的现象,表现在人变成金钱、机器等物的奴隶,即变成了物或非人。

格里高尔一旦失去了工作能力,他的存在不是和虫豸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吗?所以这仅仅是资本主义异化的表现,只不过卡夫卡运用了艺术表现的手法而已。

二是学生对于格利高尔变成虫豸后家人为什么只有嫌弃而没有同情和关怀难以理解。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这一外衣下的利益。

”卡夫
卡让格里高尔由人变成虫,又让他以人的视角去观察人类,看到的是一群多么冷漠,多么空虚的芸芸众生,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际关系。

《变形记》中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态。

而对于这些荒诞派的文学作品的分析就要从哲学角度入手,让学生在欣赏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自己人生价值观,以哲学的智慧培养解读社会,解读人生的综合的智慧。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现代教学中应具备哲学教育的能力。

其次,文学方式。

文学作品在人类产生之初便开始逐渐形成,人类也在不断阅读过程中发展着文明,文学作品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营养。

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现实表现,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同时也能让人从中领悟到生活中的美。

我们在欣赏作品美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到它所创设的环境里体味生活,照鉴自己的灵魂,分析人性的善与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苏轼对妻子死别的伤痛足以让学生震撼,《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能够让学生在悲喜中探究善恶。

文学作品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也是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最佳切入点。

戏剧《雷雨》中关于那个时代周与曾的情感纠葛学生很难理清思路,对周的形象把握也存在难度。

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组织了一次小组角色朗读比赛,之后让学生排练了话剧,学生对此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

尽管不够惟妙惟肖,但学生态度很严肃认真。

之后我又组织了学生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点评和自评,虽然有不成熟的
地方,但他们的评价中包括了对作品的对人生的感悟,自然对人物情感的把握也更准确一些。

就这样这篇文章的学习是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

所以我们在教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创设这种情境引学生入胜。

以便更好的挖掘文学作品的闪光点,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此外,文学这种美的事物是完整的运动的,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看到一个事物的同时也看到它的影子,而不仅仅是个裂开来的各个零部件,只有这样文学美才会在生命中焕发光彩,呈现活力。

闻一多先生说:“文学要和哲学不分彼此,才庄严、才伟大,哲学的起点便是文学的核心。

”因此我们不应该将二者分裂开来,而应将二者统一起来解读人生,解读社会。

虽然,在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我们教师自身也存在着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己,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坚持用不断完善的方式给人以信仰核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