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p多药耐药性蛋白转运体资料
P-gp多药耐药性蛋白转运体

P-gp多药耐药性蛋白转运体摘要:P-糖蛋白(P-gp)是一种能量依赖性的转运蛋白,能将许多结构不同的化合物逆向转运出细胞。
P-糖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密切相关,是导致肿瘤失败的主要原因。
P糖蛋白的作用分子比较多,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效果。
调节P-糖蛋白,在临床上有重要的作用,逆转P-gp的耐药作用展现了解决肿瘤治疗耐药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字:P-gp;多药耐药;肿瘤;药物;转运体正文P-糖蛋白(P-gp)是一种分子量170KD的跨膜糖蛋白(P170),它具有能量依赖性“药泵”功能,是能量依赖性转运蛋白,能将许多不同的化合物转出细胞外。
P-糖蛋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保护细胞免受外来有害分子入侵的分子泵,它位于细胞膜上,不停的“搜查”着外来的疏水分子,就如同一个守护细胞的“保安”。
P-gp既能与药物结合,又能与ATP结合,ATP供能,使细胞内药物泵出细胞外,减低了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使细胞产生耐药性。
P-gp在正常人体血液,脑脊液中有少量表达,在心脏、睾丸、胎盘、肾上腺皮质、部分免疫细胞、脉络丛上皮细胞、膀胱上皮细胞均发现有P-gp的分布。
P-gp以能量依赖性的方式将药物泵出细胞外,减少药物转运进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内蓄积药物减少。
此外,还可使细胞内药物再分布而进一步减少作用靶点部位的药物浓度。
有研究指出,P-gp可能通过一些信号通路参与了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如阻断P13K/AKT信号通路可增强人结肠癌耐药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抑制p-Akt和p-13k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可以逆转P-gp介导的结肠癌多药耐药。
也有研究发现,P糖蛋白广泛存在于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参与药物和内外毒素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行使解读和防御保护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移植P糖蛋白基因有效的降低经济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和经济作物中有毒污染的积累,对保护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MDR)是肿瘤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是导致机体多种恶性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P-gp是肿瘤多药耐药的标志物。
肺癌中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肺癌中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因子在肺癌中表达与共表达的水平、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60例肺癌患者组织芯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ult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 LRP),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π)等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1P-gp,MRP,LRP, 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 ;(32/60),63.3% (38/60) ,70.0%(42/60), 80.0% (48/60),②耐药因子在不同病理类型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NSCLC中表达高于SCLC;在不同TNM分期、不同分化程度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肺癌的多药耐药现象是由多个耐药因子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肺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在肿瘤细胞的病理分型间有差异性,在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间无差异性。
【关键词】肺肿瘤多药耐药因子免疫组化组织芯片联合化疗对延长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肿瘤细胞产生的耐药性是肿瘤化疗失败的最常见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最为常见[1]。
MDR基因的过度表达或扩增往往导致肿瘤患者化疗的失败,并伴随病情的发展或肿瘤复发及转移[2]。
我们回顾分析了60例肺癌P-gp, MRP、LRP、GST-π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为指导临床用药、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自胸外科手术后的病理组织石蜡标本,均经病理诊断为肺癌,共60例,其中男41例,女 19例,中位年龄为54.7岁。
肿瘤耐药性的机制

肿瘤耐药性的机制
1.靶点变异:一些药物通过结合肿瘤特定的靶点来发挥作用,如靶向
蛋白激酶抑制剂。
然而,肿瘤细胞可能通过突变靶点的基因来产生抗药性。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药物无法结合靶点,或者改变靶点表达的构象,从
而减少药物的结合亲和力。
这种机制是肿瘤耐药性最为常见的机制之一
2. 药物转运:细胞膜上存在多种转运蛋白,它们能够将药物从细胞
内转运到细胞外,或者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增加药
物外泌通道的表达、减少药物进入细胞的通道的表达,或者改变药物转运
蛋白的活性来实现耐药性。
例如,P-gp(P-糖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外
排通道,被广泛认为参与肿瘤耐药性的发展。
3.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机体一种正常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在肿瘤
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肿瘤细胞可通过下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改变凋亡路经的活性等多种方式具有耐药性。
例如,抗凋亡蛋白Bcl-2的过表达在多种肿瘤中被认为是导致化疗耐药性的
一个重要因素。
4.DNA修复: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如染
色体异常、基因缺失和突变等。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增强DNA修复能力来应
对这种基因组不稳定性,而这种增强的DNA修复功能也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例如,肿瘤细胞可通过上调DNA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如PARP1、BRCA1等,来增加DNA修复过程中的效率,从而减少药物所引发的损伤。
总的来说,肿瘤耐药性的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这些
机制的研究,可以为肿瘤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指导,并促进新的治疗药物
的开发。
p-gp基因

p-gp基因
P-gp (P-glycoprotein)基因,也被称为ABCB1基因,是人类体
内编码P-糖蛋白P-gp的基因。
P-gp是一种膜转运蛋白,存在于肠道、肾脏、肝脏和血脑屏障等组织中,主要用于排出外源性化合物和内源
性代谢产物,以维持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
P-gp的功能是通过将多种药物和毒物从细胞内推出,从而影响它们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由于这种蛋白的存在,P-gp基因的多
态性可能会导致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产生显著影响。
某些基
因多态性可以影响P-gp的功能和表达水平,从而可能改变药物的疗效、耐药性和毒性。
对于临床用药而言,了解患者P-gp基因多态性的信息非常重要。
例如,某些基因型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排出速度过快,导致药物疗
效下降。
另一方面,某些基因型可能会导致药物代谢速度过慢,从而
增加药物暴露量,引发副作用。
对于某些药物,特别是那些被P-gp转运的药物,了解患者P-gp
基因型可以帮助医生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以优化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

P-糖蛋白与药物的体内过程【摘要】 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作为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重要因素已被广泛研究,P-糖蛋白(P-gp)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转运子。
P-gp的结构、特点及组织分布决定了其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重要作用。
了解P-gp的这些作用有助于增加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虽然研究P-gp的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目前对转运子的研究仍有许多争议存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主要阐述P-gp的特性及其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P-糖蛋白;药物体内过程近年来,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亚系。
研究发现,P-gp在许多组织有分布,是一种ATP依赖性膜转运体,作为药物转运子,其作用类似于排出泵,可将药物从细胞内外排而使胞内药物浓度降低,从而降低药效[1]。
因此,P-gp与底物及调节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目前主要用细胞内模型(caco-2细胞系)和动物模型(mdr基因敲除小鼠)研究 P-gp 对其底物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常用的调节子有环孢素A(CsA)和维拉帕米。
1 认识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家族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是细胞膜糖蛋白,这些蛋白包括调控性膜通道等,包含有一个ATP结合蛋白盒及一个转运膜区。
哺乳类动物,活性ABC至少由四个这样的区域构成(两个转运膜区和两个ATP结合盒)。
这些区域或呈现在一个多肽链里(完整转运子),或在两个分离的蛋白中(半转运子);后者是功能性ABC特殊的转运子二聚体[2]。
已有49种人类ABC基因被命名[3]。
基于种系分析,这些转运子已被分为7个亚科(ABCA~ABCG)。
三种主要的多药耐药性ABC是MDR1、MRP1和ABCG2[2]。
以P_糖蛋白为靶点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

文章编号: 1000-1336(2010)05-0699-05以P-糖蛋白为靶点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谢 婷 冯璐璐 刘瑞媛 李发荣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710062摘要: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 u lt id r u g r e s is ta n c e , MD R )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MD R 逆转剂已成为肿瘤药物开发领域的热点。
P -糖蛋白是引起多药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最重要的药物靶点。
本文介绍了P -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以P -糖蛋白为靶标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开发现状。
关键词:多药耐药;P -糖蛋白;逆转剂中图分类号:收稿日期:2010-03-0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 J 08–Z T 10)资助作者简介:谢婷(1986-),女,硕士生,E -m a i l :xieting1986@ ;冯璐璐(1984-),女,硕士生, E-mail :fenglulu@ ;刘瑞媛(1983-),女,硕士生,E-mail: liuruiyuan@ ;李发荣(1972-),男,副教授,通讯作者,E-mail: lifarong@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多药耐药性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1],也是多数肿瘤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
因此,寻找高效、低毒、作用靶点广泛的多药耐药逆转剂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出现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各异、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亦产生交叉耐药现象[2]。
引起肿瘤MDR 的机制很复杂,目前已知的机制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过度表达,DNA 拓扑异构酶II 表达上调或者DNA 拓扑异构酶II 基因突变,抑瘤基因p53的突变或Bcl-2基因的过表达,肺耐药相关基因及A T P 结合盒一类的膜转运蛋白如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等的过表达等[3]。
血脑屏障上的P-糖蛋白与药物转运功能

・综 述・血脑屏障上的P -糖蛋白与药物转运功能左明新 刘晓东(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研究中心)摘要 目的:综述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P -糖蛋白药物外排功能。
方法:根据对有关的资料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P -糖蛋白与脑内药物转运的关系。
结果:血脑屏障上的P -糖蛋白具有ATP 依赖性的药物外排泵的功能,能降低脑内药物的浓度。
结论:利用多药耐药性逆转剂有可能提高脑内的药物转运或者降低药物的通透性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血脑屏障;P -糖蛋白;药物转运The P -glycoprotein at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and drugs deliveryZuo Mingxin (Zuo MX ),Liu Xiaodong (Liu XD )(Center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ChinaPharmacen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ABSTRACT OBJECTIVE :Specific drug efflux from the endothelial cells of capillary blood vessels of brain mediated by p -glycoprotein (P -gp )is described.METHOD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 -glycoptein and drug delivery was drawn from datum analysis induce and summary.RESU L TS :P -glycoprotein at the blood -brain was found to function as ATP -depended efflux pump transporting various drugs out of cells and decreasing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of brain.CO NCL USIO N :The utiliza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es may make it possible to inhance delivery of drugs into the brain or decrease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in order to prevent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in the central neural system.KEY WO R DS blood brain barrier ,P -glycoprotein ,drug delivery 血脑屏障在物质进入脑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在结构上与外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紧密,缺乏孔道,因此,长期以来认为物质能否通过血脑屏障主要取决于物质分子的大小和物质的脂溶性,一般认为分子量小,脂溶性大的物质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P糖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功能研究进展

P糖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功能研究进展聂昊;王晖【摘要】P糖蛋白(P-gp)作为一种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在许多组织中均有分布.P-gp不仅与多药耐药密切相关,而且在维持机体平衡、保护组织器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多重生理功能,有望成为诸多疾病的诊断指标与治疗靶点.本文就P-gp在人体不同组织中表达与功能的研究现状做简要介绍,阐述P-gp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分布与功能,并从结构、转运机制以及单核酸多态性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P-glycoprotein (P-gp) , as an ATP-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 maintenance of the body bal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human tissues. P-gp processes multipl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may become the new diagnosis index and therapeutic target for many disease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recent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P-gp in different human tissues, and illuminate P-gp from structure, transport mechanism as well a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4【总页数】5页(P456-460)【关键词】P糖蛋白;多药耐药;单核酸多态性【作者】聂昊;王晖【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1P糖蛋白(P-glucose protein,P-gp)是一种ATP依赖性膜转运体,在人体内由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MDR1编码,属于ABC(ATP-binding cassette,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式结构)转运蛋白超家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g p多药耐药性蛋白转运体P-gp多药耐药性蛋白转运体摘要:P-糖蛋白(P-gp)是一种能量依赖性的转运蛋白,能将许多结构不同的化合物逆向转运出细胞。
P-糖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密切相关,是导致肿瘤失败的主要原因。
P 糖蛋白的作用分子比较多,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效果。
调节P-糖蛋白,在临床上有重要的作用,逆转P-gp的耐药作用展现了解决肿瘤治疗耐药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字:P-gp;多药耐药;肿瘤;药物;转运体正文P-糖蛋白(P-gp)是一种分子量170KD的跨膜糖蛋白(P170),它具有能量依赖性“药泵”功能,是能量依赖性转运蛋白,能将许多不同的化合物转出细胞外。
P-糖蛋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保护细胞免受外来有害分子入侵的分子泵,它位于细胞膜上,不停的“搜查”着外来的疏水分子,就如同一个守护细胞的“保安”。
P-gp既能与药物结合,又能与ATP结合,ATP供能,使细胞内药物泵出细胞外,减低了细胞内的药物浓度使细胞产生耐药性。
P-gp在正常人体血液,脑脊液中有少量表达,在心脏、睾丸、胎盘、肾上腺皮质、部分免疫细胞、脉络丛上皮细胞、膀胱上皮细胞均发现有P-gp的分布。
P-gp以能量依赖性的方式将药物泵出细胞外,减少药物转运进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内蓄积药物减少。
此外,还可使细胞内药物再分布而进一步减少作用靶点部位的药物浓度。
有研究指出,P-gp可能通过一些信号通路参与了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如阻断P13K/AKT信号通路可增强人结肠癌耐药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抑制p-Akt和p-13k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可以逆转P-gp介导的结肠癌多药耐药。
也有研究发现,P糖蛋白广泛存在于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参与药物和内外毒素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行使解读和防御保护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移植P糖蛋白基因有效的降低经济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和经济作物中有毒污染的积累,对保护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MDR)是肿瘤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是导致机体多种恶性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P-gp是肿瘤多药耐药的标志物。
产生肿瘤多药耐药的原因很多,如通过细胞膜泵将药物泵出细胞外,对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对药物作用靶点的分子修复作用,对细胞内积聚的药物的重新分配,一些生物化疗方面的改变等。
MDR是指肿瘤细胞不仅可以对同类型的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而且对未接触过的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其他抗肿瘤药物也可产生交叉耐药,P-gp是MDR1基因编码的一种能量依赖性药物排除泵与抗癌多药耐药表型及临床化疗效果密切相关它是一系列复杂的疏水化合物底物的转运者。
可介导植物碱类紫杉醇等抗癌药物的耐药。
众多研究结果证实,P-gp是多药耐药机制的标志由它介导的耐药途径称为经典的耐药途径。
肿瘤细胞通过ATP介导的转运蛋白将化疗药物泵出细胞外,这是目前公认的MDR最主要的机制。
产生耐药有两种机制:第一,对第一次化疗产生的耐药天然性耐药;第二,在化疗过程中产生耐药的获得性耐药。
化疗前MDR 高表达的肿瘤,其化疗作用往往不理想,化疗前MDR低表达的肿瘤,对化疗有较好的效果,化疗后高表达的肿瘤与肿瘤的疗效及复发有关,如非霍奇金病,急淋、慢淋等。
有资料报道,复发和难治的白血病其P-gp表达增加。
P-糖蛋白可以作用于成千上百种大大小小的分子,其处理的分子的大小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这些分子大多是一些疏水的,极少在细胞膜上存在的一些物质,包括许多有害物质,而且还包括一些很重要的物质,如环孢菌素和抗癌药物之类。
P-糖蛋白存在多种亚型,它们由相关基因编码,具有70%同源序列.在人类,P-糖蛋白由2个多药耐药基因编码:MDR1和MDR3(也称为MDR2),均位于7号染色体的长臂(7q21),其中,MDR1与多药耐药有关;MDR3主要编码卵磷脂移位酶,参与卵磷脂向胆汁的转运过程在特定的情况下,MDR3也可以选择性地转运MDR1的底物,但是其转运量非常小。
P-gp是MDRl表达的膜蛋白,是ATP 依赖性的膜转运蛋白系列家族中被研究最多的一种膜蛋白,由1280个氨基酸组成,主要位于细胞膜,其中小部分位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由两个同源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含有6个疏水跨膜区和1个ATP结合位点,是ATP依赖性药物输出泵。
通过ATP水解提供能量而主动将抗肿瘤药物及疏水亲脂性化合物转运至细胞外,致细胞内药物浓度低于杀伤浓度而导致肿瘤耐药的发生。
P-糖蛋白介导的底物转运存在饱和性,而且对渗透压敏感,需要依靠ATP水解释能形成底物的浓度梯度。
同时即使在没有底物存在的情况下,P-糖蛋白仍表现有较高水平的ATP酶活性,提示底物转运与ATP酶并不存在必然的偶联,但是,与底物结合后,ATP酶的活性可以提高3~4倍,有时甚至是20倍。
底物所致ATP酶活性的改变是双向性的。
有一些物质在低浓度时可以增强ATP酶的活性,而在高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另一些物质对ATP酶的增强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底物的转运速率和ATP酶的活性与底物和P-糖蛋白之间形成的氢键有关,即形成的氢键越弱,转运速率越快,形成的氢键越强转运速率越慢。
底物所致的ATP 酶活性改变还具有细胞和种属的特异性。
P-糖蛋白每转运1个底物需要水解2~3分子ATP。
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对P-gp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
对P-gp表达或活性的抑制,可降低或逆转肿瘤耐药,中药或其化学成分经P-gp渠道逆转肿瘤耐药的研究成果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中药或其化学成分通过抑制P-gp可以反转肿瘤细胞的MDR,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据P-gp在肿瘤MDR中作原理用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对其的抑制作用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论述结果P-gp底物的细胞外排作用使底物细胞内浓度降低其底物的广泛性导致肿瘤细胞对底物的抗肿瘤药耐药部分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对P-gp有抑制作用,实验研究显示一些中药化学成分可逆转P-gp的耐药作用展现了解决肿瘤治疗耐药的临床应用前景。
P-gp为能量依赖底物外向转运泵,能将底物转运出细胞降低细胞内底物浓度,属ATP转运酶,目前临床部分常用的肿瘤化疗药品是其底物,如紫杉醇、阿霉素等。
研究揭示,P-gp 的表达和活性与肿瘤耐药及预后极其相关,因此,从抑制P-gp表达和活性的角度逆转其引起的耐药,将促进肿瘤化疗治疗效果的提升。
部分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对P-gp的抑制作用已被实验研究证实。
多药耐药与P-糖蛋白肿瘤对一种抗肿瘤药物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及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而呈现多药耐药(MDR)现象,编码P-糖蛋白的MDR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多药耐药基因,导致耐药与P-gp在肿瘤细胞内过度表达有关。
P-gp利用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底物从细胞内转运出细胞外,导致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积累减少,而产生耐药性。
P-gp底物非常广泛,目前临床常用的部分抗肿瘤药,如:紫杉醇、阿霉素等药物均是其底物,由于P-gp对其底物外排作用没有选择性,而使P-gp在肿瘤细胞内过度表达产生的耐药呈现多药耐药特性。
肿瘤化疗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最重要手段,由于肿瘤多药耐药,降低化疗治疗效果甚至导致了治疗失败。
因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对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我国虽然是中药使用最大的国家,对中药现代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却不是投入最大的国家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对P-糖蛋白相关的抑制作用,显示了其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方面的应用前景。
因此,重视中药及其化学成分逆转肿瘤耐药的研究开发,将提高肿瘤生存率将而造福于社会。
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失衡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且与肿瘤的发展、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凋亡基因及凋亡抑制基因表达异常密切相关。
Fas/FasL作为可直接启动细胞凋亡的重要信号传导途径,其表达调控的紊乱可导致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乳腺癌的多药耐药的产生亦与Fas介导的凋亡异常有关,而P-gp的过度表达是引起肿瘤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
乳腺癌组织中P-gp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且乳腺癌组织P-gp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临床分期等均无相关性,P-gp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形成是一个多基因调节的过程,其中凋亡基因异常或凋亡抑制基因过表达可能参与多药耐药过程。
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是化疗药物发挥肿瘤杀伤作用的重要机制。
结果显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P-gp表达与Fas表达呈明显负相关,提示浸润性乳腺癌中Fas介导的凋亡异常可能参与了多药耐药的形成过程等多药耐药蛋白在肝癌中的协同表达。
糖蛋白/MDRl基因检测的意义及应用。
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最有效的化疗药物,避免盲目用药;在化疗过程中,对MDRI基因表达进行动态监测,若发现进行性增高,提示获得性多药耐药的发生,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因实体瘤组织不能多次留取,因此临床现己开展采用外周血或腹水标木代替肿瘤组织来动态监测其MDRl 基因表达以指导临床治疗;在进行化疗之前,如观察到P-gp/MDRl基因呈高表达,提示患者体内存在内在性多药耐药,可考虑使用逆转MDR的药物,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治疗前或疗过程中,对MDRl基因进行监测,可以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复发、转移等转归;在肿瘤化疗中通过MDRl基因导入骨髓造血干细胞用于预防抗癌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伤害;MDRl基因治疗①MDRI载体可用于其他非选择性基因导入免疫系统的细胞或其他助于治疗肿瘤的细胞如CTL细胞;②将MDRl基因转染其他类型的细胞使它合成分泌一些物质而减轻肿瘤相关的并发症或减低肿瘤细胞局部浸润或转移的能力;③MDRI基因可用于修饰肿瘤细胞木身使其免疫原性增加或促其分泌细胞因子加强免疫反应;④由于造血细胞表达P-gP在体内具有选择优势,这将有助于造血系统疾病的体细胞基因治疗。
参考文献[1] 王雷. P_gp_MRP_LRP和GST_π等药耐药蛋白在肝癌中的协同表达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5, 43(4): 134-137.[2] 金晓东. P-gp、GST-π和TopoII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 现代养生B, 2015, 5: 47.[3] 赵嫚. P-gp在膀胱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研究[J]. 中国检验学杂志, 2015, 38(4): 277-280.[4] 刘祉莉. 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对P-gp的抑制作用在肿瘤MDR的应用前景[J]. 临床医学, 2015, 28(10): 247-249.[5] 张智. Fas_P_gp_Ki67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 37(4): 371-375.[6] 涂春华. P_糖蛋白结构及作用机制[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 25(1): 7-11.[7] 李睿,徐海帆. 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2): 240-242.[8] 马云芳. P_糖蛋白的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8(8): 1584-1587.[9] 赵艳飞. P-gp和HIF-1α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22(11): 49-51.[10] 李樱媚. SUMO特异性蛋白酶1对hPXR调控P_gp基因表达的影响_[J]. 药学学报, 2015, 50(9): 1192-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