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2014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合集下载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新余学院2014年12月目录一、引言 (1)二、毕业生就业情况与特点分析 (2)(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二)各专业就业率分析 (3)(三)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 (5)(四)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分析 (6)三、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调研 (7)四、2014年用人单位招聘情况分析 (8)(一)用人单位招聘岗位需求按学历分布情况 (8)(二)用人单位按地区分布情况 (9)(三)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时间按月份分布情况 (10)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举措 (10)(一)构建运行通畅的就业工作机制 (10)(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11 (三)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11)(四)全方位开拓就业市场 (12)(五)加强教育引导,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深化创业教育 (12)(六)加强特殊群体就业指导 (13)(七)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13)六、结语 (14)一、引言新余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全校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构建“诚信、包容、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院办学满意度、社会知名度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特色突出的教学型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校发展转型的征程上,实现“科学发展,后来居上,争创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

新余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平台,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指导服务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_毕业总结

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_毕业总结

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_毕业总结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s("fzoom");s("hzh0");s("hzh1");s("hzh2");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1、基本就业情况。

我校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

截止至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

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

湘潭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湘潭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学校概况 (1)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一、毕业生规模 (2)二、毕业生结构 (2)(一)毕业生院系及专业分布 (2)(二)毕业生性别分布 (6)(三)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7)三、就业率 (8)(一)毕业生总体及各专业就业率分析 (9)(二)不同特征群体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分析 (12)四、毕业生毕业流向 (16)(一)毕业生总体的毕业流向分析 (16)(二)不同特征群体毕业生毕业流向分析 (22)五、就业分布 (24)(一)毕业生就业单位分析 (24)(二)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 (26)六、校园招聘单位情况 (28)(一)校园招聘单位的区域分布 (28)(二)校园招聘单位的类型分布 (29)(三)校园招聘单位的规模分布 (30)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31)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31)(一)健全就业工作组织领导 (31)(二)科学制定就业工作方案 (32)(三)加强就业工作考评督导 (32)二、注重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与实效 (33)(一)高质量进行就业创业教学 (33)(二)全程化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3)(三)高水平开展就业创业大讲堂 (34)(四)校企合作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34)(五)建立高水平创新创业基地 (35)三、整合各方资源,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35)(一)科学制定就业市场建设方案 (36)(二)狠抓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 (36)(三)搭建高水平的毕业生招聘平台 (36)四、加强组织宣传,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37)(一)积极落实国家、地方基层项目 (37)(二)认真做好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 (38)(三)贴心服务困难学生就业 (38)第三部分就业相关分析 (40)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40)(一)对就业单位基本情况调查的分析 (40)(二)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分析 (43)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分析 (45)(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5)(二)调查反馈的情况分析 (46)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48)一、就业率的变化趋势 (48)二、就业流向的变化趋势 (48)(一)直接就业与深造的变化趋势 (48)(二)各种就业形式的变化趋势 (49)三、毕业生薪酬变化趋势 (50)第五部分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51)一、人才培养方面 (51)二、就业指导服务方面 (52)(一)坚持一个中心,以人为本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 .. 52(二)突出两个重点,全力抓好队伍建设和就业服务 .. 52(三)抓好三项工作,着力加强就业教育、市场开拓和就业帮扶 (53)学校概况湘潭大学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亲切嘱托一定要办好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一直稳居全国高校80位左右。

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目录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分析(一)规模和结构------------------ 3 (二)就业率和就业状况------------ 8 (三)社会评价-------------------- 18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点及成效(一)三个体系建设---------------- 22 (二)特色与亮点------------------ 28三、毕业生就业对教育培养的反馈-- 29四、结束语---------------------- 31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学校,现办学体制为军地共建、省市共建。

学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文化名郡—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校园美丽如诗,生态环境优越。

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灵气,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深厚的文化气息和办学氛围。

学校现有21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8万余人。

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

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以创业精神、好习惯、国学素养等为内容的特色教育,进一步深化全员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取得优秀成绩。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分析(一)2014届毕业生规模和结构学校2014 届毕业生1076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5242人,专科毕业生5526人。

生源涵盖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专业(方向)123个。

1、性别结构:男生5399人(50.14%),女生5369人(49.86%),男女生性别比例接近1:1。

2014届毕业生分层次男女比例表(表1)2014届毕业生男女比例图(图1)2、城乡结构:农村户口4136人(38.41 %)、城镇户口6632人(61.59%)农村与城镇生源比例为1:1.6。

各学历毕业生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

各学历毕业生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

各学历毕业生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总体报告:名校研究生就业率100%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高校陆续于今年发布了2014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各校自行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高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其中就业率达100%的高校全国只有一所——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8%-100%区间的大学占比为32.43%,主要大学有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5%-98%区间的大学占比为39.19%,主要包含的大学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为95%及以下的大学占比为43.24%。

主要包含的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

专业统计:教育管理专业的首次就业率仅为5%据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平均24.9份,获得5.9个面试平均获得2个工作机会。

从不同专业来看,工学、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求职成功率较高的专业,而哲学、文学求职成功率则普遍偏低。

据千里马校园网发布的《2015年研究生群体就业数据调研报告》显示,研究生首次就业率高达100%的专业有计算机、新闻学、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医学、教育管理、中外政治学等专业则较低,其中教育管理专业硕士首次就业率低至5.56%。

中国科大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_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

中国科大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_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

中国科大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_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二零一四年十二月目录一、2014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11.毕业生基本数据 12.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去向分类 23.毕业生出国(境)情况 44.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55.毕业生直接就业情况 56.毕业生直接就业地域流向分布 87.重点单位就业 9 二、2014 年毕业生就业市场情况 101.来校招聘用人单位情况 102.发布就业信息情况 13 三、对部分直接就业毕业生问卷调查情况 16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 191.谋划战略、布局行业,引导毕业生进入重点领域行业建功立业 192.加强师资、多管齐下,完善全程化、专业化的职业发展体系 203.强化服务、联动院系,构建全方位、网格化的就业服务机制 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秉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就业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环节,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输送高层次优秀人才为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多元化就业的指导思想。

学校积极探讨就业环境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坚持独特的办学理念,不断拓宽就业市场,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强化管理服务理念,努力实现高就业质量的同时保证充分就业。

一、2014年毕业生就业情况1.毕业生基本数据截止2014年底统计,我校2014届毕业生共5030人。

其中,本科生1708人,占34%,研究生3322人(硕士生2556人,博士生766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6%。

2014 届毕业生中,学历层次、性别、民族等情况见表1。

湖南科技大学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通报

湖南科技大学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通报

湖南科技大学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通报
根据《关于做好全省普通高校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统计复核与发布工作的通知》(湘教毕办〔2014〕20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校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4年,我校毕业生总人数648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94人,本科生5789人。

截至2014年7月31日,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总人数为5784人,初次综合就业率为89.22%。

其中,硕士研究生中正式签约411人,占59.22%;灵活就业210人,占30.26%;继续深造21人,占3.03%;另有52人暂未就业,占7.49%;本科毕业生中正式签约3160人,占54.59%;灵活就业1383人,占23.89%;继续深造599人,占10.35%;另有647人暂未就业,占11.18%。

二、各专业就业情况
湖南科技大学2014届硕士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
湖南科技大学2014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
湖南科技大学
二○一四年九月三十日。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表 1-2-1 2019 届毕业生生源地区分布情况表
序号
生源地区
毕业生人数
百分比(%)
1
长沙
176
11.90
2
株洲
60
4.06
3
湘潭
144
9.74
4
衡阳
140
9.47
5
邵阳
165
11.16
6
岳阳
107
7.23
7 湖南
8
常德 张家界
87
5.88
1348
91.14
23
1.56
9
益阳
68
4.60
10
郴州
93
表 1-3-1 2019 届毕业生学科分布情况表
学科大类
毕业生人数
百分比(%)
经济学
277
18.73
法学
42
2.84
教育学
223
15.08
文学
243
16.43
艺术学

111
7.51
工学
490
33.13
管理学
93
6.29
合计
1479
100.00
我校 2019 届毕业生分布在 27 个专业(方向),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如表 1-3-2。毕
1349 730 71
130 59
1479
已就业人数 480
1068 588 47
85 38
1153
百分比
77.54 80.55
79.17
66.20 64.41
65.38
77.96
2.毕业生就业形式分布
从就业形式来看,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正式签约(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考 录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灵活就业(聘用)和继续深造这三大块,其中正式签约比例最 高的是土木工程系(60.15%),其次分别是艺术系(54.55%)、法学与公共管理系(52.38 %) 等。总体数据见图 2-2-1,具体数据详见表 2-2-1~表 2-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第一章2014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1)1.毕业生总体情况 (1)2.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 (2)3.毕业生学科专业分布情况 (3)第二章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分析 (5)1.不同生源地和性别毕业生就业率 (5)2.毕业生就业形式分布 (5)3.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10)4.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12)5.毕业生考研录取情况 (13)6.毕业生违约情况 (15)第三章学院就业工作举措 (16)1.健全就业工作机制 (16)2.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16)3.畅通就业信息渠道 (19)4.搭建招聘服务平台 (20)5.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1)6.强化就业困难帮扶 (23)第四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4)1.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4)2.紧随市场设置专业和课程 (24)3.科学确定年度招生计划 (24)第一章 2014届毕业生基本情况第一章 2014届毕业生基本情况1.毕业生总体情况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共有2235人。

其中,男生人数1159人,占51.86%,女生人数1076人,占48.14%。

对比近三年的数据发现,我院历届毕业生人数基本稳定在2300人左右。

图1-1-1 2012-2014届毕业生人数图1-1-2 2014届毕业生性别分布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毕业生生源地分布情况在2014届2235名毕业生中,湖南籍生源为219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8.08%,非湖南籍生源43人,占1.92%,毕业生遍布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

我院绝大部分是湖南省籍生源,而湖南籍生源分布不太均衡,生源比重在7%以上的有长沙、湘潭、衡阳、常德、娄底、邵阳、岳阳地区,生源比重在4%-7%之间的有株洲、益阳、郴州等地区,生源比重在3%以下的有张家界、湘西自治州等地区。

而非湖南籍生源分布相对较为均衡。

第一章 2014届毕业生基本情况3.毕业生学科专业分布情况在2014届2235名毕业生中,工学毕业生有864人,比例最高,达到38.66%,其次分别是经济学31.19%、文学21.07%、教育学4.70%、管理学3.22%、法学1.16%。

我校2014届毕业生分布在27个专业(方向),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如表1-3-2。

本科毕业生人数排名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财务管理。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二章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分析第二章 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分析1.不同生源地和性别毕业生就业率截止到2014年7月31日,我院2014届毕业生的总体初次就业率为78.61%。

在我院本科毕业生中,湖南籍生源就业率明显高于非湖南籍生源就业率,男生就业率高于女生就业率。

表2-1-1 2014届本科毕业生不同生源和性别就业情况统计表2.毕业生就业形式分布从就业形式来看,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正式签约(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考录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灵活就业(聘用)和继续深造这三大块,其中以正式签约比例最高。

正式签约比例最高的是工学类专业毕业生(60.07%),其次分别是经济学(40.28%)、管理学(40.03%)、教育学(31.43%)和文学(22.08%)等。

总体数据见图2-2-1,具体数据详见表2-2-1~表2-2-4。

图2-2-1 2014届毕业生就业形式比较-6-7表2-2-3 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分布表-8-9表2-2-4 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式分布表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3.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2014届毕业生,留在湖南就业的比例是最高的,比例为64.77%,其次是中南地区(除湖南)和华东地区。

在湖南就业的毕业生又集中在长株潭城市群,尤其以长沙地区最多,比例为30.45%。

在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和江苏等,其中在广东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346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9.69%。

图2-3-1 2014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第二章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分析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4.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根据单位性质,我们把毕业生就业单位概括为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含科研设计单位、高等学校、其他教学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含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项目类单位(含部队、国家基层项目、地方基层项目和城镇社区)、自主创业(含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以及继续深造与出国等几种类型。

在2014届毕业生中,到企业就业的占多数,比例达到67.83%,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的为8.37%,到三资企业就业的为1.30%,其他主要是到私营企业就业。

其次是是继续深造与出国,所占比例是6.22%。

排在第三位的是到事业单位就业,所占比例是3.53%。

图2-4-1 2014届毕业生分就业单位性质分布表2-4-1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第二章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分析5.毕业生考研录取情况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比2013年下降了3.02%,比2012年下降了4.27%。

2014年考研录取率超过10%的专业有4个,依次为英语教育(28.72%)、英语(28.57%)、建筑学(18.42%)、汉语言文学(14.42%)。

从考研录取学校来看,录取到本校读研的比例最高,2014届毕业生考取我校研究生人数达到94人,但比去年的137人有所下降。

其次是选择长沙和湘潭的高校作为考研的重点,按录取人数排序依次为湘潭大学(11人)、湖南大学(4人)、长沙理工大学(3人)、湖南师范大学(2人)。

图2-5-1 2012-2014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比较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表2-5-2 2014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院校(科研院所)统计表第二章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分析6.毕业生违约情况学院严格控制违约,实行先申请后审批制度,并将违约率纳入就业工作考核体系,2014届本科毕业生违约率仅为0.72%。

表2-6-1 2014届本科毕业生违约改派情况统计表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三章学院就业工作举措1.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学院董事会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在年初制定的《党政工作要点》中对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针对2014届毕业生制定了《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目标任务以及具体措施。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是董事会会、院务会的重要议题;建立了两周一次的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度。

同时,学院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签订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了毕业生就业率月进度考核责任制。

2.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主渠道作用,为了使《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工作科学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学院多次召开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研讨会,将教学内容分为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择业技巧、自主创业等6个专题,安排6个备课组,对教学内容、课程开设、师资力量、教学时间及地点进行精心安排。

表3-2-1 2015届《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分组情况二是组织编印了《大学生就业知识问答》,免费发放给全体毕业生,帮助他们了解政策和办事程序。

并在就业信息网开辟就业政策、就业指导、职业测评等专栏,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和诚信教育。

第三章学院就业工作举措三是充分利用学院、政府、企业、专家、校友等各方力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积极营造学生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意识。

先后邀请湖南省新华书店总经理黄步高、盘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黄寿卿、陕西大汉唐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杨书涛、西安科技大学教授邓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朝晖等专程来校,与我院学生面对面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

四是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织了第二届“潇湘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等等。

表3-2-2 第二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学生一览表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表3-2-3 第二届“潇湘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报告人情况一览表第三章学院就业工作举措3.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学院通过发动广大教职工提供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安排专人深入走访,联系优秀校友及校友企业来校招聘,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招聘会以及信件、报刊杂志、网络等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针对2014届毕业生共收集发布需求信息2567条。

为及时规范地管理好、使用好就业信息,学院健全了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制度,借助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橱窗、毕业生班级QQ群等形式及时传递信息,确保每条就业信息都能传达到每个毕业生,努力实现信息的全覆盖。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4.搭建招聘服务平台学院坚持立足学院和依托本部相结合,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同步,市场开发和市场管理并举,积极搭建招聘服务平台。

一是结合毕业生回访工作、用人单位走访和校友工作,广泛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

一年来,学院先后到浙江、湖北、上海、广东等地收集单位需求信息,并通过信函方式向用人单位发出邀请函份,邀请来校招聘单位814家,提供需求岗位数28461个,省内就业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省外就业市场也得到快速发展。

表3-4-1 2013-2014学年来校招聘单位地域分布情况统计表二是认真组织了2013年秋季大型招聘会、2014年春季大型招聘会,同时举办了地方人社部门或企业组团的浙江乐清专场招聘会、浙江台州专场招聘会、江苏昆山专场招聘会等。

2013年秋季大型招聘会邀请232家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9132个;2014第三章学院就业工作举措年春季大型校园招聘会邀请248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368个。

表3-4-3 2013年9月-2014年7月大型招聘会三是为了认真做好校园招聘组织工作,确保校内毕业生招聘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学院制定了《潇湘学院用人单位校园招聘工作流程》,对校园招聘的基本程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招聘行为、就业协议的签订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5.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与湘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携手合作,举办了“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今年有90名学生获得合格证书;组织了100多名学员参观了湘潭市创业孵化园,参加了湘潭市劳动局举办的“创业大讲堂”,使学员们亲身体验创业的过程,激发创业激情。

表3-5-1 创业培训教学内容及主讲教师一览表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表3-5-2 创业培训教师资质汇总表表3-5-3 2013-2014学年参与创业大讲堂活动汇总表第三章学院就业工作举措学院特别注重毕业生创业教育,与浙江台州、乐清,深圳龙岗等人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合作设立了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对创业意愿明确、创业条件比较好的大学生提供重点辅导、个性化指导和后续扶持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许多同学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投入到创业实践活动中,有10余名2014届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