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合集下载

国际关系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国际关系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忠诚、勤奋、求实、创新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国际关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2014年12月目录一、前言 (2)二、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三、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7)四、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特点与趋势 (12)五、国际关系学院推进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 (13)六、就业工作对招生、教育教学的反馈 (17)七、结语 (20)八、附录 (21)一、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历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

2014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国际关系学院积极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各项就业工作政策,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中有升。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文件的通知》(京教办函〔2013〕71号)的文件精神,全面、客观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价体系,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由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编制并发布《国际关系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国际关系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基本情况2014年我校共有毕业生82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636人,硕士毕业生186人。

1.本科毕业生规模与结构2014届本科毕业生636人,其中男生44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69.65%;女生19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0.35%。

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

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

2018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14-06-22 作者:- 编辑:潘晓宇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

相比2018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

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

作为招聘行业的领军者,智联招聘结合百度数据针对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全盘分析与解读。

b5E2RGbCAP从整体需求来看,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8年面向毕业生的职位发布量相比去年增长10.14%,毕业生就业竞争指数有所下降。

智联招聘认为,随着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等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欢迎程度有增无减;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拓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都为毕业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

智联招聘认为,“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及自我缺乏了解产生迷茫。

p1EanqFDPw一、“更难就业季”,难在哪里?1、“围城北上广”,二线明星城市成同样就业难!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毕业生对一线城市的“围剿”,被近几年不断升温的二线明星城市所打破,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趋势有所下降,“逃离北上广”的流行口号正逐渐成为现实。

随着三星、阿里巴巴等企业知名度提升,加上近几年“人才回流”的热潮,毕业生转而关注如杭州、西安、天津、苏州等二线明星城市。

与此同时,“逃回”北上广的现象依旧存在,即北上广本地求职者逃离到二线明星城市,而外地求职者依旧向往一线城市。

“围城”效应造成北上广与二线明星城市双双“就业难”。

反观其他二、三线城市,就业缺口仍然存在。

DXDiTa9E3d随着近几年无锡、合肥、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大型企业入驻,对人才需求量暴增,具有平台高、晋升机会大、生活成本低等优势,就业前景良好。

RTCrpUDGiT2、毕业生自我认知与社会观念错位,“精英情节”导致就业方向狭隘。

2014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4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4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于日前举行,根据会议传出的消息: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27万人,在号称最难就业季699万人的基础上增加了28万人。

高校毕业生越来越难就业的情况从目前看来,尚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笔者以为,依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在区域产业发展普遍聚焦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是会出现量质齐升的态势。

求大于供仍然是未来两年求职市场的主流,尤其是专门人才,市场需求远未显现供需倒挂。

但是毕业生即便每年以数十万的量级增长,社会的吸纳能力同样存在着潜力和空间。

大学生就业难不光是国家民生工程的一项,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易引发媒体的热议、社会的忧虑。

从客观的角度看,就业难并非简单的供需失衡,而是在于产业结构性的矛盾所致。

比起屡见报端的就业率、毕业人数、薪酬满意程度等数字,我们更应该看到虽然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但与此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发愁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这种情况在一线城市到乡镇小城市都恨多见,显然无法阐释在数字层面解释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比一味地渲染就业之难要有意义的多。

学生社会经验尚浅,其就业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老师和学校。

但是国内普遍存在自上而下的管理口径都是由学校负责学生的就业,这使得学生的就业成为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客观上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

导致的问题是创业意识差、工作能力弱、自主择业意识不强。

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稳定。

破解之道绝不在一朝一夕,一部门一政令,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学生、家长乃至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引导,同心协力。

作为求职一方,不少家长和学生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对物质待遇、工作环境、就业区域等存在不切实际的要求。

像过于看重经济利益、轻视职业岗位的社会价值、重视自我发展,这些求职观念的存在无形中减少了选择的空间,造成了理想岗位与现实的落差,致使就业困难。

北京物资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北京物资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二零一四年十二月目录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一)总体情况 (1)1.总体规模及就业率 (1)2.各院部规模及就业率 (1)3.各专业规模及就业率 (2)4.不同群体就业率 (3)(二)就业流向 (5)1.就业行业分布 (5)2.就业地区分布 (6)3.就业单位类型 (7)(三)就业趋势 (7)二、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8)(一)质量衡量1——转正后月薪 (8)(二)质量衡量2——就业满意度 (8)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8)2.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 (9)3.毕业生对院部就业工作满意度 (9)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10)(三)质量衡量3——职业期待吻合度 (10)(四)质量衡量4——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 (11)(五)质量衡量5——签约的服务期限 (12)三、主要特点 (12)(一)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建立联动保障机制 (12)(二)构建特色人才培养链,提升就业竞争硬实力 (13)(三)强化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就业竞争软实力 (14)四、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4)(一)对招生情况的影响 (14)(二)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15)(三)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15)北京物资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引言北京物资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就业服务与管理水平,在保持较高初次就业率的基础上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

报告中基础数据来源于学校职能部门,调研数据来源于由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杨河清教授牵头的第三方调研小组。

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总体情况1.总体规模和就业率截至2014年10月31日,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82%,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71%,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55%,均高于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96.6%。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新余学院2014年12月目录一、引言 (1)二、毕业生就业情况与特点分析 (2)(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二)各专业就业率分析 (3)(三)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 (5)(四)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分析 (6)三、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估调研 (7)四、2014年用人单位招聘情况分析 (8)(一)用人单位招聘岗位需求按学历分布情况 (8)(二)用人单位按地区分布情况 (9)(三)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时间按月份分布情况 (10)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举措 (10)(一)构建运行通畅的就业工作机制 (10)(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11 (三)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11)(四)全方位开拓就业市场 (12)(五)加强教育引导,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深化创业教育 (12)(六)加强特殊群体就业指导 (13)(七)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13)六、结语 (14)一、引言新余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全校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构建“诚信、包容、高尚、和谐”的校园文化,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院办学满意度、社会知名度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特色突出的教学型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在学校发展转型的征程上,实现“科学发展,后来居上,争创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

新余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平台,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指导服务水平,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考研能提高就业率?选这些专业要小心!

考研能提高就业率?选这些专业要小心!

考研能提高就业率?选这些专业要小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高校陆续于今年发布了2014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各校自行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高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其中就业率达100%的高校全国只有一所——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8%-100%区间的大学占比32.43%,主要包括: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5%-98%区间的大学占比为39.19%,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为95%及以下的大学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

教育管理专业首次就业率5.56%据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平均24.9份,获得5.9个面试平均获得2个工作机会。

2014中国734所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014中国734所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014中国734所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目录华北地区 (2)2014北京市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2014天津市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5)2014河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6)2014山西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7)2014内蒙古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8)东北地区 (9)2014辽宁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9)2014吉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11)2014黑龙江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12)华东地区 (13)2014上海市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13)2014江苏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15)2014浙江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17)2014安徽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18)2014福建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19)2014江西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0)2014山东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1)中南地区 (23)2014河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3)2014湖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5)2014湖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7)2014广东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8)2014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30)2014海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31)西南地区 (32)2014重庆市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32)2014四川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33)2014贵州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35)2014云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36)2014西藏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37)西北地区 (38)2014陕西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38)2014甘肃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40)2014青海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41)2014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42)20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43)华北地区2014北京市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天津市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河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山西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内蒙古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东北地区2014辽宁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吉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黑龙江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华东地区2014上海市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江苏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浙江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安徽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福建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江西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山东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南地区2014河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湖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湖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广东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海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西南地区2014重庆市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四川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贵州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云南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西藏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西北地区2014陕西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甘肃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青海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

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目录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分析(一)规模和结构------------------ 3 (二)就业率和就业状况------------ 8 (三)社会评价-------------------- 18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点及成效(一)三个体系建设---------------- 22 (二)特色与亮点------------------ 28三、毕业生就业对教育培养的反馈-- 29四、结束语---------------------- 31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学校,现办学体制为军地共建、省市共建。

学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文化名郡—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校园美丽如诗,生态环境优越。

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灵气,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深厚的文化气息和办学氛围。

学校现有21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8万余人。

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

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以创业精神、好习惯、国学素养等为内容的特色教育,进一步深化全员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取得优秀成绩。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分析(一)2014届毕业生规模和结构学校2014 届毕业生1076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5242人,专科毕业生5526人。

生源涵盖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专业(方向)123个。

1、性别结构:男生5399人(50.14%),女生5369人(49.86%),男女生性别比例接近1:1。

2014届毕业生分层次男女比例表(表1)2014届毕业生男女比例图(图1)2、城乡结构:农村户口4136人(38.41 %)、城镇户口6632人(61.59%)农村与城镇生源比例为1: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