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合集下载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引 言.......................................................................................................................... 1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3 1. 规模结构................................................................................................................ 3 2. 生源地分布............................................................................................................ 6 3. 性别构成情况........................................................................................................ 7 4. 初次就业率............................................................................................................ 8 二、相关分析.............................................................................................................. 9 1. 就业形势分析...................................................................................................... 10 2. 就业区域流向分析.............................................................................................. 12 3. 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15 4. 就业途径分析...................................................................................................... 17 三、毕业生择业重视因素分析................................................................................ 19 四、毕业生薪资水平分析........................................................................................ 20 五、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满意度分析................................................................ 21 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反馈分析.................................................................... 22 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24

2016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

2016年,天津中医药大学严格按照国家及天津市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和要求指导学校就业工作,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201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本科毕业生规模与生源地分布1.总毕业生数天津中医药大学2016届本科毕业生总数为1741人,其中本科生毕业人数1399人,七年制医学类本科阶段毕业人数342人,完成本科教育后转入本校研究生教育阶段。

以下数据着重对本科生毕业人数1399人进行分析。

(二)毕业生非失业率和升学率1.毕业生的就业率本校2013届~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94.1%、92.3%、90.3%、88.6%,本校2016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8.6%,比本校2015届(90.3%)低1.7个百分点,本校的就业率有所下降,主要是准备深造人群的数量增加较多。

图1.就业率变化趋势2.毕业生的考研率本校2013届~2016届毕业生国内读研的比例分别为25.3%、17.8%、18.4%、17.4%,毕业生选择国内读研的主要理由是“职业发展需要”(68%),其后依次是“就业前景好”(47%)、“想做学术研究”(32%)等。

图2.国内读研比例变化趋势(三)就业结构 1.毕业生就业的去向分布本校近四届均有九成左右(分别为94.1%、92.3%、90.3%、88.6%)毕业生落实就业,同时近三届毕业生正在读研和留学的比例(分别为18.9%、19.4%、19.0%)基本持稳。

从毕业生去向分布来看,毕业生最主要的去向仍是“受雇全职工作”(67.1%)。

另外,毕业生“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准备读研和留学”的比例均较上届有所上升。

可见,本校毕业生的毕业落实口径较为多元化。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6)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6)

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6)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12月目录概要 (1)第一章毕业生基本情况 (3)1.1 毕业生人数 (3)1.2 生源地 (10)1.3 性别 (11)1.4 民族 (12)第二章毕业生就业情况 (14)2.1 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 (14)2.1.1 毕业生分学位就业情况 (14)2.1.2 毕业生分学院就业情况 (15)2.1.3 毕业生分学科分专业就业情况 (16)2.2 签约就业及灵活就业情况 (22)2.2.1 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23)2.2.2 就业地域流向情况 (24)2.2.3 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25)2.3 出国(境)和国内深造情况 (26)2.3.1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 (26)2.3.2 国内升学情况 (27)第三章校园招聘活动情况 (29)3.1 各类招聘会场次及单位数统计 (29)3.2 各类招聘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29)3.3 各类招聘会单位行业分布情况 (30)3.4 各类招聘会单位地区分布情况 (31)第四章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评价 (32)4.1 前言 (32)4.2 数据来源 (32)4.2.1 学校调研 (32)4.2.2 省厅调研 (32)4.3 结果 (33)4.3.1 毕业生求职过程评价 (33)4.3.2 毕业生求职结果评价 (35)4.3.3 毕业生对学校评价 (39)4.3.4 用人单位评价 (40)第五章毕业生就业工作做法 (42)5.1 校企合作提升就业市场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42)5.2 推进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生涯发展能力 (43)5.3 推进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5)第六章2017届毕业生就业趋势研判 (48)第七章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教育教学影响 (50)概要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6年12月29日安徽新华学院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目录前言-------------------------------------------------------1一、2016届毕业生基本情况----------------------------------21、2016届毕业生规模与结构-------------------------------22、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33、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3二、2016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4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析-------------------------------42、毕业生就业类型分析-----------------------------------43、毕业生工作岗位类型分析-------------------------------44、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对口性-------------------------55、毕业生就业后的薪酬水平分析---------------------------56、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分析-------------------6三、学校就业工作主要做法---------------------------------- 71、完善就业工作体制,上下联动推进就业-------------------72、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经济发展-------------------73、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4、注重学生思想引导,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75、搭建四大推荐平台,有效拓宽就业渠道-------------------86、实施分类就业指导,全面帮助毕业生就业-----------------87、夯实创业基础,推动创业带动就业-----------------------88、关注双困毕业生,“一对一”帮扶促就业-----------------9四、对教育教学的反馈---------------------------------------91、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92、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建议----------------103、对招生及专业设置的反馈--------------------------------10五、结束语-------------------------------------------------11前言安徽新华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安徽省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民办本科高校。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模板】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模板】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分析报告二0一六年十二月目录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6)(一)毕业生规模 (6)(二)毕业生结构 (6)1.学历结构 (6)2.性别结构 (7)3.专业结构 (9)4.民族结构 (10)(三)毕业生就业率 (13)1.按性别统计 (13)2.按二级学院统计 (13)3.不同专业就业率 (14)(四)就业方式 (16)1.签订就业协议 (16)2.签订劳动合同 (17)3.自主创业 (17)4.非派遣省外签约 (17)5.应征入伍 (17)6.灵活就业 (17)7.升学 (17)8.出国 (18)(五)就业流向 (18)1.按地域统计 (18)2.按单位性质统计 (19)3.按单位行业统计 (19)(六)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 (20)1.特困生就业情况 (20)2.优秀毕业生就业情况 (21)(七)未就业毕业生 (21)二、就业工作主要措施 (21)(一)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就业工作体系 (22)(二)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内容 (22)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2)2.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教育,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3.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23)4.做好跟踪服务,提升适岗能力 (23)(三)建成“开门开放、多元多样”校企合作平台,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23)1.实施“订单式”培养,建立“就业培训基地” (23)2.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大型、专场招聘会,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24)三、就业状况相关分析 (24)(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24)(二)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25)1.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25)2.毕业生对当前工作满意度 (26)(三)毕业生薪资情况分析 (27)(四)毕业生稳定性分析 (28)(五)毕业生就业地区分析 (30)(六)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 (31)1.招聘单位地域分布 (31)2.招聘单位性质分布 (31)4.重点招聘单位 (33)(七)毕业生对母校评价和反馈情况分析 (37)1.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 (37)2.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 (38)3.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内容调查分析 (38)4.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满意度 (39)(八)毕业生求职情况分析 (40)1.求职途径 (40)2.求职成本 (41)3.求职准备 (42)4.求职收获 (42)(九)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43)1.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 (43)2.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评价 (43)3.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44)4.对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45)四、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45)(一)近五年毕业生生源变化趋势 (45)(二)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趋势 (48)(三)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50)五、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52)(一)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52)(二)对招生的反馈 (53)(三)对专业设置的反馈 (53)统计指标说明 (54)引言滨州**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滨州农业学校、卫生学校、工业学校、经济学校和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12月)目录序言 (1)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 (2)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2)(一)毕业生人数 (2)(二)毕业生性别结构 (2)(三)生源地分布 (2)(四)各学院毕业生人数 (4)(五)各学科/专业大类毕业生人数 (5)二、毕业生就业率 (6)(一)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 (6)(二)2016届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 (7)(三)2016届毕业生各学科/专业大类就业率 (9)三、就业结构 (10)(一)毕业去向分布 (10)(二)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 (12)1.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12)2.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13)3.专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 (13)(三)就业地区分布 (14)(四)基层就业情况 (16)(五)升学情况 (16)第二章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17)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保障措施 (17)(一)完善制度、形成机制,保障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17)(二)关注学生发展,依托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17)(三)积极组织校园招聘活动,加强招聘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和就业市场建设 (18)(四)加强精准指导,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帮扶援助工作 (19)(五)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能力 (19)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教学措施 (20)(一)突出实习、实践环节,提升毕业生职业技能 (20)(二)开展“三创”教育,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水平 (20)(三)紧贴学生实际,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多样化教学 (20)第三章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21)一、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21)(一)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基本情况 (21)(二)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 (21)(三)对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 (21)(四)目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 (21)(五)2016届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平均薪资水平 (21)二、用人单位满意度 (22)(一)对2016届毕业生满意度 (22)(二)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22)三、对教育、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23)(一)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自评反馈 (23)(二)毕业生创新能力自评反馈 (24)(三)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服务水平的反馈 (24)(四)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满意度反馈 (24)第四章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25)一、就业率总体变化趋势及原因 (25)二、学校就业工作总体趋势的判断 (26)三、2017届毕业生求职意向 (26)(一)地域期待 (26)(二)就业行业期待 (27)(三)求职渠道 (27)四、采取的应对措施 (27)(一)推进就业指导精细化,提高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 (27)(二)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基地,组织好各类招聘会及宣讲会 (27)(三)健全就业协调机制,营造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28)序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有着60余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前言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日渐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彰显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良好指标。

因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就成为高等院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改善招生模式、调整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学校编制和发布《山西中医学院2016年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

学校各二级学院作为构建外部就业质量体系的主体,认真完成了2016届毕业生年度质量报告工作。

本报告基于各二级学院就业数据及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以全面反映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状况、就业质量,以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就业服务等工作的反馈。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总体情况如下:山西中医学院2016 届毕业生1259人,就业率为83.16%。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别为工作735人,工作落实率为58.38%;升学312人,升学率为24.78%;待就业212 人,待就业率为16.84%。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分布在山西省71.43%、江苏省3.54%、河北省1.77%、山东省1.77%、贵州省1.63%、陕西省1.63%、浙江省1.63%、广西省1.50%、海南省1.50%等25个省份;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集中在卫生和社会工作68.40%;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单位52.43%,其次是其他企业37.44%,第三是城镇社区4.07%。

山西中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调研反馈:2016 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2876.25元,毕业生的工作与其专业相关度为83.12%,毕业生的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为62.38%,毕业生的现状满意度为89.35%;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5.75%;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为96.55%,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满意度为92.39%,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为97.92%;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给出较高的评价;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对自身就业能力评价中前三项分别为团队协作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自学能力。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前言 (1)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4)1、毕业生规模 (4)2、毕业生结构 (4)3、毕业生就业率 (5)4、毕业生就业去向 (6)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6)1、领导重视,就业指导体系健全 (6)2、全力以赴,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相关服务工作 (8)3、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就业市场开拓 (9)4、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 (10)5、依托建筑行业,搭建就业平台,校友资源推就业 (11)三、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 (12)1、就业单位性质分析 (12)2、就业区域分析 (13)3、就业专业对口率分析 (13)4、薪酬待遇分析 (14)四、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教学等方面反馈及应对措施 (15)1、反馈 (15)2、应对措施 (15)前言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安徽建筑大学以环境类及相关专业为主的教学院系。

目前设有7个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硕士学位点:市政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

2008年市政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1984年,在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城市建设系设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96年,学校进行系部调整,成立环境工程与电子系;1999年,设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0年设置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成立环境工程系;2006年8月,在环境工程系基础上成立环境工程学院;2009年3月4日,更名为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具有正高15人(其中教授8人),副高32人(其中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硕士学位36人。

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安徽省建筑勘察设计大师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

设有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和资源科学系;2个研究所:市政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具有国家环境工程乙级设计资质)、环境监测研究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时间:2016年12月5日学院概况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是原贵阳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2012年撤系建院。

化材学院现有化学(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科学教育(本科)和化学教育(专科)4个专业,现有在校生901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贵阳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专业。

化材学院设有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科学等4个教研室,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设备条件,现有教学用房20余间,面积1750平方米;建有材料实验室、精密仪器室、电化学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在建)、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科学艺术等专业实验室8个约1300平方米,其中材料实验室是学校重点实验室;可用校管基础实验室11间1800平方米,为无机化学实验室(一)(二)、分析化学实验室(一)(二)、有机化学实验室(一)(二)、物理化学实验室(一)(二)、科技创新实验室(一)(二)、精密仪器室。

化材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6人。

其中专任教师24人,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5人、学士4人。

化材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把教学质量关,建立健全了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学生实行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上的要求是“勇于进取、开拓创新”。

自1978年办学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了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数千人,为贵州省、贵阳市及部分省、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报告说明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院根据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号)文件要求,编制和正式发布《贵阳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1.贵阳学院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6年11月21日。

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2.第三方数据调查调研数据。

调研面向全院2016届毕业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30%。

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化材学院2016届毕业生共243人,均为本科生。

(二)毕业生的结构分布1.专业结构学院2016届毕业生为科学教育、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

2.性别结构学校2016届毕业生中,男生183人,女生60人,男生人数占大多数,男女性别比为1:0.328。

专业(本科)男女性别比(男:女)人数比例人数比例科学教育43 17.70% 22 9.05% 1:0.511 化学45 18.52% 29 11.93% 1:0.644 材料科学与工程95 39.09% 9 3.71% 1:0.095表1-1 2016届毕业生的性别分布3.生源结构学院2016届毕业生来自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贵州省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89.71%。

生源地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贵州省218 89.71% 河南省 5 2.06% 四川 3 1.23%广西 2 0.82%海南 3 1.23%江西 4 1.65%福建 4 1.65%湖南 4 1.65%总计243 100.00%表1-2 2016届毕业生生源地结构二、就业率及就业去向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于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一)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1.就业率截止到2016年12月01日,学院2016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89.71%。

三个专业中,科学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略高于平均水平,化学专业相对较低。

学院学历专业总人数总就业人数及比例(%)协议就业人数及比例其他就业人数及比例待就业人数及比例化学与材料工程本科科学教育65 60 92.31 0 0.00 60 92.31 5 7.69 化学74 63 85.14 0 0.00 63 85.14 11 14.86 材料科学与工程104 95 91.35 3 2.88 92 88.46 9 8.65 合计243 218 89.71 3 1.23 215 88.48 25 10.29 合计243 218 89.71 3 1.23 215 88.48 25 10.29 表1-3 2016届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2.毕业去向从去向构成来看:学校2016届毕业生以签约就业为主(82.31%),灵活就业在其次(12.2%)。

毕业去向人数 比例 签约就业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14 5.76%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78 73.25% 基层项目 25 10.29% 应征入伍 1 0.41% 小计218 89.71% 未就业2510.29%表1-4 2016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二)未就业分析截止到2016年12月01日,学院2016届未就业毕业生共25人(占比10.29%);进一步调查了解其未就业原因。

主要为“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其他考试”和“在准备职业资格考试”来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其次为“没找到满意的工作”;而目前“暂时面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占比为16%。

图1-1 2016届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分布16%24%12%48%0%10%20%30%40%50%60%图表标题三、就业流向(1)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地区分布:学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以贵州省内为主,共187人(占比86.78%);省外就业地区主要为深圳市、江苏省和陕西省,占比分别为 3.21%、2.75%和2.30%。

序号就业区域人数所占比例1 贵州省187 85.78%2 陕西省 5 2.30%3 江苏省 6 2.75%4 深圳市7 3.21%5 其他13 5.96%表1-4 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省内就业城市:贵州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贵阳市(43.58%)和遵义市(25.23%)。

就业市本科毕业生人数比例贵阳市95 43.58% 遵义市55 25.23% 毕节市32 14.68% 黔西南州10 4.59% 安顺市10 4.59% 六盘水市 6 2.75% 铜仁市 5 2.30% 黔南州 3 1.38% 黔东南州 2 0.92%表1-5 2016届毕业生省内就业城市分布生源地与就业地交叉分析:省内生源毕业生中,95%选择留在本省(贵州省)工作;70%的外省生源也优先考虑在贵州省就业,30%的省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

(二)就业单位分布1.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其他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占比82.11%;此外,中初教育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也为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占比分别为7.34%和4.95%。

单位性质百分比其他企业82.11%中初教育单位7.34%其他事业单位 4.59%国有企业 2.74%三资企业 1.38%其他0.92%机关0.92%表1-6 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2.主要用人单位分布学院2016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分布如下图所示:序号单位名称人数1 贵州着色黔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62 贵州天下一方科技有限公司 53 贵州天下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54 贵州三叶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45 陕西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 46 德昌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47 贵州佰润黔之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38 贵州华宏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3 9 遵义县教育局 2 10威宁县教育局2表1-7 2016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分布注:主要就业单位为按人数从高到低排列的前10家单位。

(三)就业职业分布我院毕业生就业职位主要为“技术人员”,占比为52.33%;其次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比为30.22%。

图1-5 2016届毕业生就业职业分布52.33%30.22%10.11%3.15%4.19%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公务员其他人员第二篇:就创业工作举措一、学院就业创业举措(一)全院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我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

形成学院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就业工作人员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为小组主要成员,任课教师参与的就业工作模式。

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完成提供保障。

并且邀请优秀毕业生就自己成功经验与学生交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及社会相关就业讲座的就业指导。

我院就业小组从国家、地方政府就业相关政策,就业形势分析,到学科就业和就业诚信教育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指导,为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在招生、培养、就业工作上,努力将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工作紧密结合。

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高等教育法规,结合社会需求与本院实际,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在就业工作中与用工单位积极合作,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及时了解毕业生在用工单位的表象和用工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意见反馈,以此更进一步推进我院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

(三)积极开拓结业市场。

在就业市场开拓方面,我院积极与相关用工单位沟通,形成以名企公司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四)积极鼓励学生创业,以创带就。

我院鼓励毕业生创业,及时向学生宣传国家和当地政府在毕业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帮助解决困难,如创业形式分析,推荐毕业生等。

二、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评价学校2016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显示:非常满意的有32%,比较满意的有45%。

可以说,77%的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还是表示认可的。

图2-1 2016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评价32%45%20%3%0%10%20%30%40%50%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第三篇:就业质量相关分析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毕业生的薪酬情况;二是毕业生就业与其所学专业的相关情况;三是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

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一、薪酬水平薪酬区间: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工资区间主要在3000-4000元,其次为2000-3000元。

图3-1 2016届毕业生薪酬分布二、专业相关度学院2016届毕业生目前从事本专业教学的人数为99人,占比45.41%。

加上从事教育行业的其他岗位人员,本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于所学专业相关度为52.75%。

总体说来,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及技能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不是很高,尤其是材料专业比较显著。

2.00%20.00%64.00%8.00%6.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0元以下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元以上三、工作满意度90%以上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一般及以上水平,对现在就业单位不满意的为0,表明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岗位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还是比较认同,目前已落实的工作整体比较符合自身的就业期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