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合集下载

2015年清华大学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拟表彰名单公示

2015年清华大学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拟表彰名单公示

2015年清华大学“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
拟表彰名单公示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经各院系推荐,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务会讨论通过,拟授予屈张等230名研究生同学“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公示期:2015年6月11日~6月17日(7天)
公示期间,单位或个人均可具名向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反映公示对象有关情况。

反映情况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真实,以便调查核实。

联系人:崔定宇,电话:62794120,地点:12号楼404
邮箱:yjsbswb@。

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二○一五年六月十一日。

清华经管博士就业报告

清华经管博士就业报告

清华经管博士就业报告近年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就业形势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博士就业状况并为学生提供参考,学院对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并发布了《清华经管博士就业报告》。

本文将对该报告进行解读和分析。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清华经管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报告显示,近五年来,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始终维持在90%以上,其中不乏就业率达到100%的年份。

这表明清华经管博士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且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报告还指出,清华经管博士研究生的就业领域广泛。

毕业生就业领域涵盖金融、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多个行业,覆盖面广。

其中,金融行业一直是就业热门领域之一。

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创业或者就业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也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就业趋势。

报告还强调了博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清华经管博士研究生的就业质量较高,薪资待遇优厚。

不少毕业生在就业后能够从事高级管理岗位,并且薪资水平在短期内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也说明了清华经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能力和潜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和重视。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博士研究生的就业领域相对集中,导致竞争压力增大。

尤其是金融领域,由于行业门槛较高,就业困难较大。

其次,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地域、岗位匹配等问题。

由于就业市场的限制,一些毕业生可能需要放宽就业要求,选择二三线城市或者行业转型。

最后,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职业发展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和技能,以适应职场的变化。

针对以上问题,学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博士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加强专业培养,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其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学院还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博士生的就业发展。

985大学及部属高校2015届毕业生人数报告

985大学及部属高校2015届毕业生人数报告

154
5292 24.66667 845 10172
附: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大陆地区)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 (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 。 注:本表中高校顺序不代表大学排名;毕业生一般指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不含留学生与港澳 台学生);表中数据除注明外,皆引用自各高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表格空白表 示没有相关数据,仅供参考。水平所限,错误或缺陷难免,恳请各位指正!
18.9285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116 2806 南京理工大学 3879 研究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3587 196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513 2013 北京科技大学 3318 2305 武汉理工大学 8824 3677 北京交通大学 3357 2663 西南交通大学 7156 2490 长安大学 5941 2054 华东理工大学 3816 1953 北京化工大学 394 3435 152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326 1341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含第二学士345人)6598 19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50 157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364 167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898 17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556 1589 华北电力大学 5202 研究生 河海大学 4972 研究生 合肥工业大学 6707 研究生 江南大学 4988 1672 南京农业大学 4113 2041 华中农业大学 4298 1525 北京林业大学 3193 1197 东北林业大学 4711 1149 暨南大学 3096 2174 北京中医药大学 176 718 (含七年制)942 中国药科大学 267 2682 919 合计 842 128603 研究生74880

211高校2015届毕业生深造率排行

211高校2015届毕业生深造率排行

147 112 198 155 155 216 155 114 73 128 139 26 44 189 156 77 109 55 35 41 32
2097 1301 1129 1723 1765 2326 2042 490 507 3036 161 2392 2065 2268 690 2239 1249 1594 1730 784 1606 3980 1909 3175 1831 2115 1817 1737 1592 1746 2016 1336 3962 893 972 2709 1364
3875 5066 3478 3621 3435 4230 9992 3096 4810 6181 3879 2002 2685 5768 3334 3698 1898 4166 3548 5116 1326 2682 3986 9832 4972 4113 2029 5202 3462 3587 4293 7149 4556 8824 2050 4711 4204 7156 4298 6707 6598
4364 1599 3508 967 6426 814 5257 1374 5384 2024 8131 1341 6219 1173 4597 839 3023 923 5326 947 5941 1419 1130 502 1961 460 9536 1410 8361 1980 4442 773 7464 1316 4481 802 3722 411 5670 1139 7672 661 3695 1545 4513 1881 7772 3010 4950 1445 4988 1437 6748 1700 3836 852 11768 2467 4162 730 3051 315 1834 108 486120 174938

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TOP200排行榜

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TOP200排行榜

66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理工 上海
6365 7574 8711
6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科 北京

6354 6989 8178
68 汕头大学
综合 广东
6267 7144 8502
69 上海师范大学
师范 上海
6251 7001 8331
70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 杭州
6224 6971 7947
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8 北京交通大学
理工 北京

7347 8449 9547
29 上海大学
综合 上海

7333 8360 9279
30 厦门大学
综合 福建


7251 8266 9589
31 西安交通大学
综合 陕西


7238 8324 9822
32 北京电影学院
艺术 北京
7209 8579 9866
33 上海理工大学
综合 辽宁

5232 6017 7100
116 山东师范大学
师范 山东
5191 6229 6852
117 浙江理工大学
理工 浙江
5177 6161 7208
1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理工 山东
5167 5890 6951
119 浙江传媒学院
语言 浙江
5144 5813 6975
120 湘潭大学
综合 湖南
是否
平均月薪 平均月薪 平均月薪
985院校 211院校 2014届 2012届 2010届
综合 广东
6989 8317 9731
42 北京科技大学
理工 北京

清华计算机就业报告

清华计算机就业报告

清华计算机就业报告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是国内顶尖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和研究机构之一,其毕业生一直备受各大互联网公司和科技企业的青睐。

根据最新的清华计算机就业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关清华计算机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详细数据和分析。

首先,就业率方面,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几年都保持在95%以上,表明清华计算机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其次,毕业生就业薪资方面,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薪资水平一直居高不下,平均起薪较高,且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薪资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在就业方向上,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等领域,其中互联网公司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向。

同时,清华计算机学院毕业生也有一部分选择留校从事科研工作,为学院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除了就业率和薪资水平,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报告还包括了毕业生就业时的选择困难度、就业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

就业困难度方面,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整体上表现较好,就业困难度较低,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满意的工作。

就业满意度方面,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后,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工作和发展感到满意,认为自己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符合,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清华计算机就业报告显示,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就业率高,就业薪资水平较高,就业方向多样,就业满意度较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

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不仅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也在科研和科技创新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为我国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清华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学习和进步,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2014年2月2013年,清华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教育部、北京市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并充分结合学校定位和学生发展,以充分就业为基础,以提升质量为重点,以就业引导为特色,积极构建精细化的就业引导工作体系、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支持和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科学发展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和就业质量稳中求进。

第一部分2013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一、毕业生总规模清华大学2013年毕业生共6644人,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

其中,本科生3099人,研究生3545人。

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三个生源地省份分别是北京市(770人)、山东省(490人)和河南省(376人)。

2013年毕业生中共有男生4463人,女生2181人,男女生比例为2.1:1。

2013年毕业生中共有少数民族学生54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为8.1%。

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一)毕业生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其中,深造包含国内升学和出国(境)留学;就业包含签三方协议就业(以下简称“签三方就业”)和灵活就业两种形式。

灵活就业是指不签署三方协议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就业,以及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

定向委培生毕业后回定向委培单位就业,本报告以下统计均不包含定向委培毕业生。

我校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5%。

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28.2%,出国(境)留学比例为17.5%,签三方协议就业比例为42.5%,灵活就业比例为10.2%。

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1%,其中,国内升学的比例为54.4%,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为27.3%,签三方就业的比例为6.7%,灵活就业比例为9.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8.7%,其中,国内升学的比例为1.4%,出国(境)留学的比例为8.7%,签三方就业的比例为75.6%,灵活就业比例为13.0%;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1%,其中,国内博士后比例为16.4%,出国(境)留学比例为10.2%,签三方就业比例为68.1%,灵活就业比例为4.4%(见表1)。

在编教师师范生多,还是非师范生多?(中小学教师来源报告)

在编教师师范生多,还是非师范生多?(中小学教师来源报告)

在编教师师范生多,还是非师范生多?(中小学教师来源报告)不久前,《光明日报》记者走进师范生及中小学教师群体,历时两个月,深入调查当下中小学教师职业状况,深切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职业获得感。

2016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在校生279万人,近300万的在校生规模,构成当前中国师范教育的主体。

这些被视为人民教师后备军的人,他们中,又有多少人会最终走上讲台?教师职业对哪些人格外具有职业吸引力呢?我们今天的讨论由此开始。

师范生就业,教育依旧是主渠道师范生就业率高,本科生优于硕士生6年前,当同学们为报考哪个专业而发愁时,武博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科教育(音乐)专业。

经过内蒙古师范大学的6年学习,他更加坚定了最初的选择。

实习期间,每周16节课的工作量,在他看来却是享受。

在他的影响下,调皮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这是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享受,成就感,构成了讲台对武博文的吸引,而每年,这种“吸引”让众多像武博文这样的师范生投身教育事业。

小编选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15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发现师范生就业率普遍非常高。

(图片来源于微言教育微博,数据来自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来袭: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 而其中,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计70万人,而在2014年,这个数字是61.78万人。

2016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在校生279万人,其中本科221万人、专科58万人。

近300万的在校生规模,构成当前中国师范教育的主体,他们被视为人民教师后备军。

毕业去向:教育业是主渠道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类的冯艺静同学,本科是临沂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因为对教师行业感兴趣,所以跨专业考了师范类高校的教育学。

她说:“对于女生来说,我觉得当老师是非常好的选择,我们同宿舍的姐妹们也都想将来毕业了当老师,做老本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2015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 201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 (1)一、毕业生总规模 (1)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 (1)(一)就业率与毕业去向 (1)(二)出国(境)深造 (3)(三)就业单位性质与行业 (6)(四)就业地域 (8)(五)重点单位就业 (8)(六)基层就业 (9)(七)自主创业 (10)三、毕业生求职状况分析及雇主评价 (10)第二部分 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措施 (12)一、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12)二、构建专业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支持学生职业生涯科学发展 (13)三、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14)四、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 (14)五、完善“一体两翼”信息平台,提高就业服务精细化水平 (16)六、开展就业调查研究,推进更高质量就业 (17)七、把握就业形势变化,全面做好就业创业工作 (18)附表1: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科生) (19)附表2: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硕士生) (21)附表3:各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博士生) (23)2015年,清华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及北京市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继续全面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全面综合改革,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以充分就业为基础,就业引导为特色,提升质量为重点,积极构建精细化的就业引导工作体系,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以及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通过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就业工作,支持和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科学发展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第一部分 201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一、毕业生总规模清华大学2015届毕业生共7035人(不含留学生与港澳台学生),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

其中,本科生3113人(44.3%)、硕士生2667人(37.9%)、博士生1255人(17.8%);男生4621人(65.7%)、女生2414人(34.3%),男女生比例为1.9:1(见图1)。

少数民族学生51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38%。

定向和委培生52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45%。

由于定向委培生毕业后到定向委培单位就业,本报告以下统计分析均不包含定向委培毕业生。

图1 毕业生学历和性别构成二、就业率和就业结构(一)就业率与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深造和就业毕业生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

其中,深造包含国内升学和出国(境)深造;就业包含签三方协议就业(以下简称“签三方就业”)和灵活就业两种形式。

灵活就业包括不签署三方协议而直接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就业、持有用人单位证明、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四种类型。

截至2015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2%。

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27.6%,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6.3%,签三方就业比例为41.9%,灵活就业比例为12.5%。

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7%,99.2%和97.2%(见表1)。

表1 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毕业去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总体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深造2326 81.3% 227 9.0% 301 26.9% 2854 43.8% 国内1530 53.5% 62 2.5% 203 18.1% 1795 27.6% 出国(境)796 27.8% 165 6.5% 98 8.7% 1059 16.3% 就业470 16.4% 2283 90.2% 789 70.4% 3542 54.4% 签三方就业152 5.3% 1851 73.2% 724 64.6% 2727 41.9% 灵活就业318 11.1% 432 17.1% 65 5.8% 815 12.5% 自主创业120 0.7% 31 1.2% 9 0.8% 60 0.9% 未就业64 2.2% 20 0.8% 31 2.8% 115 1.8% 拟继续深造44 1.5% 4 0.2% 8 0.7% 56 0.9% 待就业15 0.5% 9 0.4% 11 1.0% 35 0.5% 去向未定 5 0.2% 7 0.3% 12 1.1% 24 0.4% 合计2860 100.0% 2530 100.0% 1121 100.0% 6511 100.0% 就业率97.7% 99.2% 97.2% 98.2%注1.灵活就业包含自主创业,此处将自主创业数据单独列出。

(二)出国(境)深造清华大学2015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的人数为105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3%。

毕业生首选目标地区为美国,占出国(境)深造总人数的70.7%;其次图2 毕业生出国(境)深造国家与地区分布按照2015~2016年度《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超六成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见表2)。

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后出国(境)深造的学生中,分别有69.6%、53.9%和46.9%的人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

表2 出国(境)深造毕业生赴《泰晤士报》排名前50大学情况院校名称国家(地区)大学排名本科 硕士 博士 总计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 1 5 0 0 5 牛津大学 英国 2 5 3 0 8 斯坦福大学 美国 3 39 3 3 45 剑桥大学 英国 4 9 3 2 14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 5 23 2 3 28 哈佛大学 美国 6 23 7 5 35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7 11 1 0 12 帝国理工学院 英国 8 2 6 1 9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 9 6 2 1 9 芝加哥大学 美国 10 18 1 2 21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 11 9 1 1 11 耶鲁大学美国121421670.7%7.0%3.9% 3.7% 2.6% 2.1% 2.1% 2.1% 1.7%1.2%2.9%院校名称国家(地区)大学排名本科硕士博士总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13 23 3 6 32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14 7 1 0 8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15 68 6 4 78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16 20 2 5 27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17 7 1 0 8 康奈尔大学美国18 17 2 1 20 多伦多大学加拿大19 5 1 1 7 杜克大学美国20 14 2 0 16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美国21 29 4 1 34 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22 48 1 0 49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23 9 2 0 11 爱丁堡大学英国24 4 0 0 4 西北大学美国25 11 3 1 15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26 7 2 0 9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英国27 0 0 0 0 卡罗琳医学院瑞典28 0 0 0 0 慕尼黑大学德国29 0 2 0 2 纽约大学美国30 20 1 1 22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31 2 0 0 2 华盛顿大学美国32 0 0 0 0 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33 9 1 0 10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34 4 1 0 5 鲁汶大学比利时35 0 1 0 1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美国36 13 3 3 19 海德堡大学德国37 1 3 0 4 麦吉尔大学加拿大38 2 0 0 2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美国39 6 0 0 6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39 16 0 1 17 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41 10 1 0 11 东京大学日本43 10 9 1 20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44 3 2 1 6 香港大学中国香港44 5 2 0 7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46 9 2 2 13 瓦格宁根大学荷兰47 0 0 0 0 柏林洪堡大学德国49 0 0 0 0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50 11 0 0 11 合计554 89 46 689 占出国(境)人数比例69.6% 53.9% 46.9% 65.1% 注. 第42名为北京大学,第47名为清华大学。

按照2015~2016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超五成(585人)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见表3)。

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后出国(境)深造的学生中,分别有57.7%、49.1%和45.9%的人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就读。

表3 出国(境)深造毕业生赴QS排名前50大学情况院校名称国家(地区)大学排名本科硕士博士总计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1 23 2 3 28 哈佛大学美国 2 23 7 5 35 剑桥大学英国 3 9 3 2 14 斯坦福大学美国 3 39 3 3 45 加州理工学院美国 5 5 0 0 5 牛津大学英国 6 5 3 0 8 伦敦大学学院英国7 7 1 0 8 帝国理工学院英国8 2 6 1 9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瑞士9 6 2 1 9 芝加哥大学美国10 18 1 2 21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11 11 1 0 12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12 7 2 0 9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13 4 2 2 8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14 2 0 0 2 耶鲁大学美国15 14 2 0 1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16 9 1 1 11 康奈尔大学美国17 17 2 1 20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18 7 1 0 8 伦敦国王学院英国19 0 0 0 0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19 1 0 1 2 爱丁堡大学英国21 4 0 0 4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22 68 6 4 78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23 1 0 0 1 麦吉尔大学加拿大24 2 0 0 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26 23 3 6 32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27 20 2 5 27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香港28 7 2 2 11 杜克大学美国29 14 2 0 16 香港大学中国香港30 5 2 0 7 密歇根大学美国30 29 4 1 34 西北大学美国32 11 3 1 15 曼彻斯特大学英国33 1 1 0 2院校名称国家(地区)大学排名本科硕士博士总计多伦多大学加拿大34 5 1 1 7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35 9 2 0 11 首尔大学韩国36 1 0 0 1 布里斯托大学英国37 0 0 0 0 京都大学日本38 3 1 0 4 东京大学日本39 10 9 1 20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法国40 0 1 0 1 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42 9 1 0 10 韩国科学技术学院韩国43 0 0 0 0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44 16 0 1 17 悉尼大学澳大利亚45 0 1 0 1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46 2 0 1 3 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46 1 0 0 1 华威大学英国48 0 0 0 0 布朗大学美国49 5 0 0 5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50 4 1 0 5 合计459 81 45 585 占出国(境)人数比例57.7% 49.1% 45.9% 55.2% 注. 第25名为清华大学,第41名为北京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