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深圳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3.2.5 2018 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区间分布按性别分析 ............................25
3.3 2018 届本科毕业生专业相关度分析...........................................................26
3.3.1 2016-2018 届本科毕业生总体专业相关度.......................................26
2.5 2018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11
2.5.1 2018 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流向....................................................11
3.1.3 2018 届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院校按生源地分析 ............................19
2018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总结

2018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总结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要保证毕业生充分高质量的就业,不断的加强学校原有的就业服务指导体系,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18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总结,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一、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基本情况我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有包装工程、印刷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毕业生共379人。
包装工程专业163人,印刷工程专业143人,高分子材料专业73人,我院毕业生男230人,女149人。
我院待就业毕业生中,有考研意向的毕业生共21人,有考公务员意向的同学2人,自主创业意向1人,26人有就业意向,1人就业意向不明确。
截止12月31日,我院应届毕业生已确定签约人数115人,有意向签约企业人数为106人,两项共计221人,占应届毕业生54%。
针对没有签约、就业困难和没有就业目标企业的同学,我院在学工办及就业办公室不定期约谈该部分同学,了解其就业困难根本原因,针对其不同情况给其解决方案及措施。
二、确保四个“到位”,加强就业组织领导1、指导思想到位: 包材学院一直以“前景激励,管理推进,文化熏陶,活动提升”为学生工作理念,努力营造“正气、灵气、大气、雅气”的氛围,鼓励学生争做“严谨好学,和谐发展”的大学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同步发展。
要求每一名学生一进校门就能将个人学习发展与职业生涯紧密联系在一起,找准未来的方向,树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学院从领导到每个系的老师都把学生的就业工作看成是关系到学院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2、领导组织到位:学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系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任小组成员。
下设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办公室,就业专干担任办公室主任,就业工作领导成员分工及责任制度明确。
在团学会中特别设立了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增强了就业接待能力和服务能力。
明确就业工作领导成员分工及责任制度。
建立了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调查报告调查背景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毕业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如何就业。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本文对某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调查。
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统计调查的对象是某大学2018届毕业生。
本次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211份,有效回收率为53.4%。
本次调查的实施借助了有问必答和在线调查等多种方式。
就业状况就业率2018届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85.3%,其中文科专业就业率为84.7%,理科专业就业率为86.1%。
职业调查结果表明,83.4%的2018届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16.6%的毕业生从事非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其中,管理类、教育类、计算机类和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多。
薪资情况就业毕业生的月薪情况如下:月薪范围人数占比5000元以下30.8%5000-8000元46.3%8000-12000元19.4%12000元以上 3.5%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毕业生的初始薪资较低,占比最高的是5000元以下,占30.8%。
但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薪资也会随之提高。
地域分布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如下:地区人数占比一线城市13.3%二线城市25.6%三线城市22.9%四线城市及以下38.1%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在三线城市及以下就业的,占比高达38.1%。
而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较少。
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式的看法通过对调查问卷中部分问题的调查,得到毕业生对于就业形式的看法:•毕业生在就业时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固定岗位。
•毕业生普遍认为对于自身发展而言,经验积累比薪资更重要。
•部分毕业生认为现在的Jr和Sr业务职位过于多,对于初入职场毕业生的职业成长较为不利。
总结通过统计调查,可以看出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较高,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能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但是,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所能达到的薪资较低,相较于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而言,比较困难。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2018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一)总体规模截止2018年8月31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共有666人,男生218人,女生448人。
图1(二)院系及专业结构全院毕业生共分布在金融系、会计系、经济管理系3个系,4个专业。
其中,金融系有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国际金融职业;会计系有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毕业生人数 毕业生占比数金融系金融管理与实务 218 32.73%国际金融 45 6.76%会计系 会计与审计 71 10.66% 会计 223 33.48% 会计电算化 67 10.06%经济管理系 电子商务 42 6.31%合计 666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一)总体就业率截止2018年8月31日,学院实现就业人数606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0.99%。
(二)系/专业就业率金融系就业率92.02%,会计系就业率91.69%,经济管理系78.57%。
(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统计我院2018届毕业生中建档立卡贫困生共计126名,截止8月15日为止,建档立卡贫困生就业率92%,未就业学生12人,其中无就业意愿2人,拟应征入伍1人,拟入职新就业单位5人,离职准备更换就业单位4人。
(四)毕业生创业情况2018届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有2人,创业率占比0.3%(五)未就业情况分析2018届毕业生未就业人数共计60人,根据学院对毕业生就业追踪统计,毕业生未就业原因主要为:暂时不找到满意工作、暂无就业意愿、准备国考/银行类考试等,具体情况如下:三、就业流向(一)毕业生就业去向2018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单位的共有503人,各系毕业生就业去向如下所示。
系部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应征入伍 升学人数 未就业人数 创业人数 出国出境人数 金融系 263 196 3 41 21 2 1会计系 361 281 2 48 30 0 0经济管理系 42 26 0 7 9 0 0合计 666 503 5 96 60 2 1第二篇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特色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就业创业政策,实行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学院重视、部门主导、系部落实、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制,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针对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具体情况,保持一切为学生,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探索和创新产校企合作、学研校企合作模式。
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1目录第一篇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简要总结 (5)一、扎实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5)(一)成功举办广东省2018年应用型人才大型供需见面活动 (5)(二)圆满完成2018年就业指导教学任务 (5)(三)第八届广东省职业规划教学竞赛成绩有所突破 (5)(四)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及用人单位满意度跟踪调查 (6)(五)继续做好毕业生事务工作 (6)(六)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与上报工作 (7)二、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7)(一)圆满完成2018年度各项创新创业竞赛任务 (7)(二)继续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服务工作 (7)(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关制度 (8)(四)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工作 (8)第二篇 毕业生就业状态 (9)特别说明 (9)(一)报告的基础样本说明 (9)(二)关于标准赋值法和梯度赋值法计算满意度的说明 (9)(三)其它参考数据 (10)一、2018届毕业生就业状态 (11)(一)毕业生总体规模及结构 (11)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二)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12)(三)就业流向 (13)二、2015届毕业生三年职业发展状态 (19)(一)三年前后的就业城市分布变化 (19)(二)生源地就业分布的变化 (20)(三)行业分布及转换 (23)第三篇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 (24)一、现职岗位总体满意度 (24)(一)薪酬与福利满意度 (28)(二)劳动关系(合同签署及执行情况)满意度 (30)(三)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满意度 (31)(四)工作环境及职业发展前景满意度 (33)(五)职业期待吻合度 (34)(六)岗位与专业相关度 (36)(七)对平衡工作、家庭、生活的评价 (37)(八)第三方(家人)对本人现职岗位的满意度 (39)二、薪酬分析 (41)(一)总体薪酬统计 (41)(二)2018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酬统计 (41)(三)2015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薪酬统计 (44)(四)主要行业薪酬统计 (46)(五)主要就业城市薪酬统计 (47)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3(六)薪酬与岗位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50)三、职业流动分析 (50)(一)职位晋升情况 (50)(二)离职次数及原因分析 (51)(三)离职次数与薪酬变化的关系分析 (53)(四)离职次数与岗位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53)(五)离职次数与职位晋升情况的关系分析 (55)第四篇 毕业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 (56)一、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服务总体的评价 (56)(一)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满意度 (56)(二)教师专业和教学水平满意度 (59)(三)毕业生视角下专业教育应加强的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 (60)二、毕业生对第二课堂的满意程度 (63)(一)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社团的情况 (63)(二)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课外活动或竞赛的情况 (64)(三)第二课堂对于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64)(四)毕业生对第二课堂应着重培养的素质重要性排序 (65)三、毕业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的满意度 (66)(一)对创新创业课程(讲座)的满意度 (67)(二)对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评价 (67)(三)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基地、仿真实训等)的评价 (68)(四)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程度的评价 (69)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五)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收获评价 (69)(六)创新创业教育对择业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帮助程度 (71)四、毕业生对企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评价 (71)(一)对企业实践教学(3+1)效果的总体满意度 (71)(二)对企业实践教学效果不满意的原因综述 (72)(三)对企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四导师”的满意程度 (73)(四)毕业生视角下企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74)(五)毕业生视角下企业实践教学需要完善的工作 (74)五、毕业生对母校工作与服务的总体评价 (75)(一)教风学风满意度 (76)(二)学生工作满意度 (76)(三)生活服务满意度 (77)(四)就业服务满意度 (78)(五)母校声誉评价 (80)(六)对母校的推荐度 (80)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5第一篇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简要总结一、扎实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一)成功举办广东省2018年应用型人才大型供需见面活动5月18日,由我校承办的广东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应用型人才专场在我校篮球场如期举行,吸引来自周边高校毕业生在内的超过8000余人次入场应聘。
吉林财经大学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教育厅》

第六章 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47
一 毕业生的反馈................................................................................................................................ 47 (一) 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47 (二) 就业对教学的反馈............................................................................................................49 (三) 通用能力培养....................................................................................................................51
毕业生就业情况-伊春职业学院

伊春职业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前言 (2)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4)(一)毕业生规模 (4)(二)毕业生结构 (4)(三)毕业生就业率 (6)(四)毕业流向 (6)二、毕业生就业特点 (9)(一)生源地就业意愿明显,有由北向南转变倾向 (9)(二)学历水平影响就业质量 (9)(三)专业性强的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高。
(9)三、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9)(一)领导高度重视,学院全员参与 (10)(二)全程就业指导,全面提升能力 (10)(三)就业渠道多元,就业市场高端 (11)(四)就业制度健全,就业体系完善 (12)四、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12)(一)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3)(二)区域经济差别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13 (三)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任重道远 (13)(四)订单就业仍是主要途径 (14)五、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4)(一)注重能力培养,强化素质提高 (14)(二)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市场需求 (15)(三)校企深入合作,共建一体空间 (15)前言伊春职业学院坐落在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天然氧吧”、“国家森林城市”、“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美誉的生态园林城市——黑龙江省伊春市。
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医、工、林、理、经、管、文、法、艺、师兼容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至今有60年的办学历史。
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校舍现有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00多万元,今年又投资6亿元新建学生公寓、医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综合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文体中心(体育馆、图书馆、礼堂、电影院线)、综合服务中心(学生食堂、浴池)总面积8.5万平方米。
师资力量精干现有专任教师2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80多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15人;全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学科带头人12人,专业带头人19人;学术骨干30人;“双师型”教师141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学校概况 (1)第一章就业概况 (3)一、生源情况 (3)二、就业基本情况 (5)第二章促进就业的主要举措 (10)第三章下阶段工作设想 (12)第四章第三方调查 (13)一、月收入 (13)二、专业相关度 (14)三、就业现状满意度 (14)四、对母校满意度 (15)五、硕士研究生质量指标 (15)学校概况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学校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
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现设有17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有20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有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名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
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12月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5)(一)近4年学校毕业生总体规模 (5)(二)各二级学院毕业生的规模 (5)(三)各专业毕业生的规模 (6)(四)毕业生性别结构 (7)(五)毕业生生源结构 (9)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11)(一)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签约率 (11)(二)各二级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11)(三)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13)(四)各生源地区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 (15)三、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分析 (17)(一)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17)(二)各二级学院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分布 (17)(三)各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分布 (18)四、2018届毕业生待就业分析 (20)五、2018届毕业生就业流向 (20)(一)就业地区分布 (20)(二)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2)六、2018届毕业生继续深造情况 (23)(一)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情况分析 (23)(二)近三年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情况分析 (24)(三)毕业生国内专升本录取情况分析 (25)(四)各二级学院毕业生国内专升本录取情况分析 (25)(五)近三年毕业生国内专升本录取情况分析 (26)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一、毕业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毕业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对口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毕业生从事低专业对口度工作的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毕业生薪资待遇的情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毕业生对薪资待遇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毕业生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毕业生对工作内容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毕业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来源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就业创业工作举措一、关注重点人群,贯彻落实就业精准服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服务国家战略,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Shanghai Zhongqiao College),位于上海市,创建于1993年,是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筹建的一所现代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全日制民办高等院校。
2002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中侨学院基础上成立了“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并具备独立颁发文凭的资格。
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二十五年发展历程,中侨学院在探索中形成“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四位一体的联动育人模式。
学校坚持以企业和社会用人标准为导向,集多方智慧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专业特色,形成了以食品专业群、老年护理、证券与期货为特色专业,以广告设计与制作、汽车运用技术为品牌专业,以物流管理为一流专业的“321”专业建设格局。
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努力激发创新思维,培育创业氛围,搭建创值空间。
目前,学校与245家企业保持着良好关系,拥有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153个。
在“学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的大德育观的倡导下,中侨学院注重“实践能力”教学,旨在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熟练掌握职业技能。
近年来,多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挑战杯”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大赛、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竞赛等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连续十余年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2018年就业率97.46%,签约率88.43%)。
依托国际化带动专业现代化,中侨学院多个专业与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台湾等国外和境外地区多所高校合作,为学生海外游学,出国深造搭建平台。
近年来,累计派送500余名学生出国接受短期交换学习实践及留学深造,国际高校间往来交流密切。
此外,学校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专本衔接”,为学生提升学历提供更多机会。
“学海弄潮,有我骄子,中侨学院,放飞梦想!”中侨校歌蕴含了学校的人文精神。
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训精神的激励下,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益之人。
学校在爱心助学、志愿服务方面树立了中侨品牌,吸收金山“一镇一品”传统文化特色,大力培育社团文化发展,校园文化气息浓郁,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学校连续多年被市教委评为“文明单位”。
座落于金山人杰地灵的土地上,中侨学院将继续孕育现代职业大学的精神内涵,携手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助力中侨学子成长成才,培育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职业人。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文件要求,编制和正式发布《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1、数据库、毕业去向凭证(三方协议、劳动合同、录取通知书等)。
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8年8月25日。
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率和签约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
2、调研面向全校2018届毕业生,有效问卷(邮件、电话回访)回收率为47.23%。
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部分。
2018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一)近4年学校毕业生总体规模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2018届毕业生生源数为2013人,毕业人数为2005人。
2017届毕业生生源数为1705人,毕业人数为1692人。
2016届毕业生生源数为1437人,毕业人数为1426人。
2015届毕业生生源数为1209人,毕业人数为1199人。
数据对比显示,近4年来学校毕业生生源数和毕业人数均持续上升。
说明我校在学校办学定位、教育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业工作质量等诸多方面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肯定。
学校办学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得到持续提升。
(图1-1所示)图1-1学校2015届、2016届、2017届、2018届毕业生的总体规模(二)各二级学院毕业生的规模学校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7个二级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人数最多,为857人,占比为42.74%。
其中“艺术学院”、“信息与机电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均超过100人,毕业生人数分别是382人、279人、158人、165人。
占比分别是19.05%、13.92%、7.88%、8.23%。
数据显示,“食品学院”和“护理与健康学院”的毕业生人数最少,均低于100人,分别为87人和77人,占比分别是4.34%和3.84%。
(图1-2所示)图1-2各二级学院毕业生的规模(三)各专业毕业生的规模学校2018届毕业生来自会计、金融管理与实务、应用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程造价、应用艺术设计(少儿艺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商企业管理、护理、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应用英语、汽车运用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证券与期货、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建筑工程技术、国际商务、商务日语、报关与国际货运、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西班牙语、食品营养与检测、数字媒体技术、人物形象设计等26个专业。
数据显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最多,达到315人。
其中,“金融管理与实务”和“应用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程造价”等3个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均超过100人,分别是154人和120人、112人。
其中,“人物形象设计”和“数字媒体技术”等2个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最少,仅有20人和21人。
(图1-3所示)图1-32018届各个专业毕业生的规模(四)毕业生性别结构学校2018届毕业生总人数为2005人,其中男生986人,女生1019人。
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分别是49.18%和50.82%。
(图1-4所示)2018届毕业生所在的“护理与健康学院”女生比例最高,占比92.21%;所在的“信息与机电学院”女生比例最低,占比9.68%。
(表1-1所示)图1-42018届毕业生性别结构表1-1各二级学院男女生人数及所占比例(五)毕业生生源结构学校2018届毕业生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毕业生生源以上海市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48.03%;市外生源主要来自安徽省(14.46%)和浙江省(12.42%)。
市外生源中宁夏回族自治区(0.20%)和吉林省(0.10%)所占比例最少。
(表1-2所示)结合2017届毕业生生源数据对比显示,来自安徽省和浙江省的毕业生生源已经连续两年在市外生源中占比最大,均超过200人。
表1-2各生源地区的生源人数及所占比例注:本表按照各个生源地区的人数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序。
第10页二、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社会对学校毕业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参考依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