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考研能提高就业率?选这些专业要小心!

考研能提高就业率?选这些专业要小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高校陆续于今年发布了2014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各校自行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大部分高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其中就业率达100%的高校全国只有一所——北京邮电大学。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8%-100%区间的大学占比32.43%,主要包括: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分布在95%-98%区间的大学占比为39.19%,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大学、长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
研究生就业率为95%及以下的大学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
教育管理专业首次就业率5.56%据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平均24.9份,获得5.9个面试平均获得2个工作机会。
天津师范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天津师范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前言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市属重点院校,始建于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
年,原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天津师范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万平方M。
年,坐落于西青区的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正式启用,办学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有个学院,个本科专业,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个国家重点学科,个天津市重点学科,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化学学科进入“”排名全球前。
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
个涵盖人文社科基地、工程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省部级设置的重点实验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已建成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门市级精品课程,支国家级教案团队、支市级教案团队、支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教案创新团队。
近年来,学校连续获批十余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学校现有全国多媒体技术开发与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天津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职人员培养基地。
学校定期出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心理与行为研究》《青少年科技博览》《数学教育学报》《中等数学》《政治思想史》和《经济社会史评论》等种期刊。
全日制在校生人,其中本科生人、硕士研究生人、博士研究生人、专科生人,各类留学生人。
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拥有正高级职称人,副高级职称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与个国家和地区的所大学或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美、英、俄、澳、加、日、韩等国家的所国外大学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天津大学校务公报

天津大学校务公报GAZETTE OF TIANJIN UNIVERSITY(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 录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情况分析(一)毕业流向分布 ........................................ 1 (二)签约流向分析 ........................................ 2 (三)男女生毕业去向对比分析 . (7)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一)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分析 ................. 7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的评价 ................... 8 (三)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 (8)三、我校2014届毕业生求职满意度分析(一)毕业生对在校接受就业教育的满意度评价 ................. 9 (二)毕业生所选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分析 ................. 9 (三)毕业生签约前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程度分析 ................ 10 (四)毕业生求职过程分析.................................. 10 (五)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分析 ........................ 11 (六)毕业生对已落实工作的满意程度 (12)四、学校在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方面的主要做法(一)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学生”密切配合的学生就业教育指导机制。
..................................................... 12 (二)密切校企交流,积极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组织工作。
.. (13)天津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2014年第17号 总第96号 2014年12月(三)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帮扶指导。
天津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老材料仅供参考)

16
32.7
1
2
2006届
3
2
5
3.3
14
9.3
19
12.7
65
43.3
40
26.7
4
2.7
去向
年级
政府机关
科研单位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民营企业
读研究生
出国
其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05届
19
0.57
159
4.75
576
17.21
387
11.56
606
18.11
1313
39.23
50
1.49
237
7.08
2006届
30
0.85
142
4.01
590
16.65
377
10.64
808
22.80
1291
36.44
56
1.58
249
7.03
5
2.37%
6
2.84%
44
20.85%
6
2.84%
77
36.49%
67
31.75%
6
2.84%
2006届
15
6.33%
11
4.64%
56
23.63%
27
11.39%
61
25.74%
57
24.05%
天大校发〔2014〕25号(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天津大学文件天大校发〔2014〕25号关于发布《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学院(部),机关各部、处、室,学校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财政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学校制定了《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经2014年第6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
请各单位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大学2014年7月10日(联系人:马德刚,联系电话:27406642联系人:孙鹤;联系电话:27400873)附件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奖助工作的通知》(财教〔2013〕221号)、《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3〕219号),为认真做好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奖励支持表现良好的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年评审1次。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对象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取得正式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获得奖励的研究生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第三条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来源为财政拨款及学校投入。
第二章奖励比例、标准与基本条件第四条天津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两个等级,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1.8万元,获奖比例10%;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1万元,获奖比例70%。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0.9万元,获奖比例10%;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0.45万元,获奖比例60%。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等级和奖励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调查报告,就业情况,学生,专业,电子商务,,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考察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
前言伴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家不再是局限于市场上的交易了,通过网上的交易已经很频繁了。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不断的涌现和发展,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发展取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需求量很大。
教育部从xx年开始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首批高校包括:北方交大、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13所,于xx年开始招生。
xx年8月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也面向社会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专科、本科),并设立电子商务高、中级专业证书。
xx年初,教育部又批准了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83所高等院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
另外,还有很多学校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都增加了电子商务课程并准备设置电子商务专业。
截止至xx年,教育部已经批准181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
从去年开始,已经陆续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走向市场,然而,根据最近《电子商务世界》一篇名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的文章,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不容乐观,作者根据调查,发现去年“截止到xx年6月15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20%,”但在xx年6月中旬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
就业前景是很不乐观的,要早日改变这种就业现状,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我们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关键,为此我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校的有关设施进行了调查。
主体本次调查活动是通过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及对学校有关人士的访谈完成的。
天津财经大学2017年就业质量报告

2017 届
天津财经大学 二○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一、学校概况 ........................................................ 1 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2
8
天津财经大学 2017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金融系
417 209 92 46 46 24 94.24%
经济学院
财政与公共管理系 196 107 43 23 11 12 93.88%
经济系
40 25 7
7
1
0 100.00%
国际经济贸易系 127 83 17 12 6
9 92.91%
汇总
209 121 37 22 19 10 95.22%
人文学院
企业管理系
116 72 25 9
5
5 95.69%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108 74 19 6
4
5 95.37%
市场营销系
213 148 27 17 15 6 97.18%
管理信息系统系 138 90 25 13 4
6 95.65%
旅游系
101 54 26 12 5
4 96.04%
汇总
780 424 159 88 64 45 94.23%
2.2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9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32%
教育
5.79%
卫生和社会工作
3.56%
一、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目录序言 (1)一、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2)二、就业基本状况与特色工作 (3)2.1就业基本状况 (3)2.2就业特色工作 (4)2.2.1培养为基,统筹互动,加强就业对招生、人才培养的反馈 (4)2.2.2教育为先,系统构建,完善本研一体就业课程体系 (6)2.2.3思考为力,强化特色,深入开展就业调查研究工作 (7)2.2.4创新为翼,多措并举,全面开拓创新创业新格局 (8)三、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9)3.1 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及趋势 (9)3.2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10)3.3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11)3.4 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及趋势 (12)3.5 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情况 (13)3.6 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15)四、就业状况调研反馈 (16)4.1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 (16)4.1.1就业满意度 (16)4.1.2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程度 (17)4.1.3年薪 (17)4.1.4就业岗位发展空间 (18)4.1.5求职渠道 (19)4.1.6对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满意度 (19)4.2用人单位反馈 (20)4.2.1用人单位满意度 (20)4.2.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 (21)4.3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反馈 (22)4.3.1工作适应情况 (22)4.3.2工作满意度 (22)4.3.3工作胜任情况 (23)五、就业工作展望 (24)六、附表——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 (26)序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人文情怀的领袖级人才为使命,以建设根植于中国的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
学校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近年来,学校坚持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的科研相结合,持续推动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和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三位一体的科研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大学校务公报GAZETTE OF TIANJIN UNIVERSITY(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 录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情况分析(一)毕业流向分布 ........................................ 1 (二)签约流向分析 ........................................ 2 (三)男女生毕业去向对比分析 . (7)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一)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分析 ................. 7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的评价 ................... 8 (三)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 (8)三、我校2014届毕业生求职满意度分析(一)毕业生对在校接受就业教育的满意度评价 ................. 9 (二)毕业生所选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分析 ................. 9 (三)毕业生签约前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程度分析 ................ 10 (四)毕业生求职过程分析.................................. 10 (五)毕业生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分析 ........................ 11 (六)毕业生对已落实工作的满意程度 (12)四、学校在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方面的主要做法(一)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学生”密切配合的学生就业教育指导机制。
..................................................... 12 (二)密切校企交流,积极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组织工作。
.. (13)天津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2014年第17号 总第96号 2014年12月(三)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毕业生的帮扶指导。
(13)(四)切实做好毕业生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工作。
(13)五、对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趋势和整体状况分析(一)毕业生求职的积极趋势 (14)(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5)六、对我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一)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5)(二)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 (16)(三)要切实提高就业教育和指导水平 (16)天津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4年,天津大学严格落实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和要求,根据教育部和天津市的具体部署,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统筹全校资源,不断开拓创新,注重质量,圆满完成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截至2014年9月1日,我校毕业生共7921人,其中高职生259人、本科生3826人、硕士研究生3307人、博士研究生529人。
学校总体就业率98.99%。
具体情况如下:毕业生类型毕业生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本科生3826 3788 99.01%硕士生3307 3278 99.12%博士生529 527 99.62%高职生259 248 95.75%总计7921 7841 98.99%从各专业的情况看,我校本科生共有72个专业,就业率在95%及以上的专业数占95.83%;研究生(含硕士生、博士生)共有137个专业(方向),就业率在95%及以上的专业(方向)数占95.62%。
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情况分析我校2014届毕业生整体毕业流向如图1所示。
(一)毕业流向分布从毕业流向上看,本科、硕士、博士对比分析如图2所示,博士毕业生的直接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了94.52%,而本科的升学比例、出国比例最高,分别达到38.58%、9.30%,两项合计47.88%。
在国内继续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去向如图3所示,其中87.94%的学生进入985高校深造,有7.11%学生进入科学院、研究所、军事院校深造。
(二)签约流向分析分析毕业生的签约去向对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们将从签约排名前20位的单位、签约单位性质、签约单位的地域分布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其一,表1至表3分别反映了总体、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去向相对集中的单位。
表1 与用人单位签约人数排名(前20位)序号签约单位总体签约人数1 国家电网公司1762 天津大学1033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97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75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58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58 三星集团469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45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451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38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713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6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3214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32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116 中国建设银行3118 展讯通信有限公司3019 国家知识产权局2820 恒大集团26表2 本科生与用人单位签约人数排名(前15位)序号签约单位本科生签约人数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672 国家电网公司563 三星集团374 恒大集团265 天津大学24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9 哈尔滨电气集团1910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711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213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113 中国建设银行1115 解放军总后勤部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15 招商银行10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10表3 研究生与用人单位签约人数排名(前25位)序号签约单位硕士生签约人数1 国家电网公司1202 天津大学79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53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50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49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46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358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349 展讯通信有限公司3010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8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7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6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2612 国家知识产权局2615 富士康科技集团25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515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2518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119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与规划研究总院2019 中国建设银行2021 天津市松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1922 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1822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822天津城建大学1825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1625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1625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25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6其二,从签约单位类型分析,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去向分布如图4所示。
博士生签约高等教育单位的比例达48.4%,明显高于本科生和硕士生。
硕士研究生签约中央企业的比例高于博士、本科生比例,签约一般党政机关的比例略高于本科生。
其三,从签约单位的地域分布看,如图5所示,我校2014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本科生去西部工作的比例略大于硕士生和博士生,硕士生去中部工作的比例略大于本科生和博士生。
表4 不同学历学生就业单位地域排名前五位序号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总体1 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市2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3 河北省广东省广东省广东省4 山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5 上海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如表4所示,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排名前5位的省市依次是天津、北京、广东、河北、山东。
天津籍生源和外地生源留在天津工作的情况如图6所示。
各类别毕业生中的天津籍生源留津比率都在85%以上,可能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与天津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
非天津籍的学生选择在天津工作的比例也较大,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津对外地生源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增强。
(三)男女生毕业去向对比分析如图7所示,在本科阶段,男生的签约率高于女生,而升学率、出国率低于女生;到了硕士、博士阶段,女生的签约率高于男生,而升学率低于男生。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雇主单位评价是评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和意见,以及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具体情况如下:(一)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分析用人单位的评价意见如图8所示,36.84%的受访单位对天大毕业生的表现“非常满意”,59.65%的受访单位表示“满意”,两项共计96.49%。
我们也要充分重视到,还有3.51%的受访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表现的评价为“一般”。
(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工作表现的评价如图9所示, 40%的用人单位认为与同批入职员工相比,天大毕业生的表现“特别突出”,60%的单位认为“突出”。
(三)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用人单位的建议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
如图10所示,在谈到对天津大学人才培养的建议时,61.40%的用人单位认为“加强校企合作对于学生培养很有帮助”,33.34%的用人单位建议要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三、我校2014届毕业生求职满意度分析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校2014届毕业生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就业教育指导、服务和最终求职结果的满意度评价。
具体情况如下:(一)毕业生对在校接受就业教育的满意度评价从图13所示,对自己在校期间接受就业教育和指导的满意度方面,12.64%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满意”,41.01%的受访学生表示满意,35.39%的受访学生表示“基本满意”,三项合计89.04%。
也有部分同学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在调查不满意原因时,近60%的同学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有更多的渠道了解企业和不同岗位要求。
尤其是研究生,对就业教育有更多的期待。
(二)毕业生所选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分析我校2014届毕业生择业的行业(领域)分布情况如图14所示,选择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的占23.03%、能源矿产/石油化工等占17.42%、房地产/建筑建设/物业等占17.42%、政府公共部门/非盈利机构等占9.27%,其他行业的选择率相对较低。
图15表明,从所选择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的关联度来看,认为“非常密切”的占24.44%,“密切”的占15.17%,“比较密切”的占40.17%,三项合计为79.78%。
也有20.22%的同学认为“没什么关系”。
(三)毕业生签约前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程度分析从图16所示情况看,我校2014届毕业生在签约前对单位的了解还较少,只有16.57%的毕业生对单位“很熟悉”、28.93%的毕业生了解过签约单位,更多学生是在投完简历后才开始了解一些和单位相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