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最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最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写读后感》最新教案

习作: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

2.通过例文的学习.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了解写读后感的方法。

3.明确自己的感受点,在课堂练笔中,真实、具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主要是引领引议两部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写读后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难点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阅读老师推荐的短文《拐弯处的回头》等,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理解句子的含义,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短文上写出自己主要的感受。

2.教师课前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故事,大家想听吗?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三个年轻人,他们都曾为图书馆抄写过图书。第一位年轻人只是认真地照着书本一字不差地抄写,后来,他成了一位书记员;第二位年轻人一边认真抄写,一边把书中不通顺的句子和别字做了适当的修改,后来,他成了一位有名气的编辑;第三位年轻人不但抄写,他还边抄边写笔记,将自己的观点、读书的体会、感受都记录下来,遇到一些错误的观点,他还写批判性的读后感,后来(停顿,猜猜他是谁)……..他就是我们学习过的领袖毛泽东。同学们,可见,只读书不行,还必须学会思考;只是思考也不行,还要学会动笔写下自己的思考感受,也就是写读后感。只有这样,才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心灵。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大家,觉得写读后感难吗?难,那我们这节课就来挑战一次自己,学写读后感,好不好?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读习作提示并思考:①什么是读后感?(出示课件2)

2、指名交流。

3、出示课件3,这段话告诉我们写读后感应注意什么?(生交流)

4.教师小结并补充: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为了把感受写具体,可以适当地应用相关资料,还可联系实际来谈。

5、师:现在拿出老师给你们发的资料,都读懂了吗?划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了吗? 写清楚你为什么对这部分印象最深了吗?

6、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并说说原因。(交流时注意:一要用普通话,口齿清楚;二要人人参与,都说说自己的感受;三要认真倾听,对别人精彩的发言可重点记录。

提示用语:大家请看XXX第X段。读原文……我喜欢这一部分原因是…..

7、师:同学刚才都交流了自己喜欢的部分,这一部分在读后感中就叫做“感点”,在一篇文章或一部书中,感点有很多,我们就选择印象最深的那一部分来写;你刚才说的原因其实也是你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感受组成一篇情感并茂的文章呢?这节课,我们请小跳同学来帮帮忙,好吗?

三、导读例文,感悟写法

1、师:读后感怎么写呢?小跳学习了《窃读记》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写了一篇读后感,请看你手中的材料:

《窃读记》一文主要讲了作者林海音童年时代因无钱买书,所以只好在书店里窃读,窃读的滋味让林海音感到快乐、惧怕,但她却从书中找到了快乐。

小海音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呀!因为她牢牢记着国文老师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看看小海音,再想想自己,我觉得十分惭愧。记得一个星期六,我把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心想:这下,我可以轻轻松松地玩了。正当我刚要走出家门的时候,爸爸问:“小跳,作业做完了吗?”我得意洋洋地说:“早就做好了,我现在要出去玩了!”爸爸说:“你还是去看看书吧!”“老师没有布置看书这个作业呀!”我反驳道。这时,爸爸温和而又严肃地说:“跳跳,这个作业不用等老师布置,多读点书,你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可是,我老是想着出去玩,哪里能得进爸爸的话呢?

读了《窃读记》这篇课文,我深深地反省着: 学无止境,我们多么需要小姑娘那种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啊!吃饭是为了长身体,读书是为了长见识,我们不但需要吃饭,更需要读书,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也牢牢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2.导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学生交流:读了什么书,书的主要内容等)出示课件4

教师小结:引出读了什么文章,文章讲什么,这叫做:引出所读。出示课件(板书:引)

3.导读第二自然段:这段话写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这叫做议出感受。(板书:议)

4.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把感受写得更具体了,作者用什么方法把感受写具体的呢?出示课件5

教师小结:这段话就是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把感受写具体的。(板书:联)(联不但可以联系实际,还可以联系想像、联系听到的、联系看到的)

v 联系到的实际事例:爸爸对自己的关心像陪儿子下棋、悄悄地为自行车打车气;考试成绩不好时挨的巴掌;生病时不让子女知道等……

v 当自己不开心时,想想别人的感受;或是换个角度想想--比如跟同学吵架时,想想对方的感受;老师批评时,想想如果我是老师会怎么样?不敢回答问题时想想如果回答了会怎样?

v 只看到自己拥有的,不看没有的--

5.读第四自然段:出示课件6这是文章的结尾,作者对自己的感受进行了-总结-?

教师小结:总结了读文章后的感受。这种写法叫总结所感。(板书:结)

6.小结:这就是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第一步是(生:引出所读)第二步是(生:议出所感)第三步是(生:联系实际)第四步是(生:总结所读)。简单地说就是:引、议、联、结。出示课件7

7.过渡:如果把引、议、联、结四个部分看做是读后感的身材,那么,文章的题目就好像是她的眼睛。为了给这篇读后感取个亮闪闪的题目,小跳先后想了三个题目(屏幕出示课件8):《窃读记》读后感、读《窃读记》有感、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读《窃读记》有感。请帮他选选,哪个最好,为什么?(生答:第三个)

9、师:对,这样的题目更醒目,一眼就让人看出作者的感受是什么,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正所谓的“题好文一半”。题目这么重要,那你能为自己的读后感想一个“与众不同”的题目吗?(指名交流)

四、交流感受,激情写作

1.过渡:《窃读记》是小跳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所以他写下了《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读《窃读记》有感》这篇读后感。在老师给你推荐的文章中也有让你感动的文章,它给你怎样的感动或启示? .要是把我们读文章后的感受写下来,供自己以后回味和欣赏,那该多好啊!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写写-“引和议”-再次提醒同学们:第一段“引”要注意:(出示课件9;第二段议要注意:出示课件10。

现在我们就来写这两段,看谁写得又快又精彩。老师只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写得好的及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以备点评。

五、互评互改,分享成果

1.朗读自赏。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强调“再念、再念、再念”划出满意之处。

2.同桌欣赏

(1)请欣赏同桌的作文,你一定会发现它的哪个词、或那句话写得特别好,或者那段话写得很感人,或者他联系的例子很有说服力,或者他写的字特别工整。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欣赏,把你认为写得好的用波浪线画出来。开始吧!

(2)谁来推荐自己同桌的作文,推荐一段话、几句话、用得好的词都可以。

2.佳作推荐

老师发现(高浩然、王佳怡、臧子一)同学的读后感写得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习作)请这位同学上来读读他的文章,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看他的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需要修改?大家可要认真哟。

(1)小老师们,谁来说说,自己最欣赏这篇文章哪儿?有不足之处吗?谁来评评,这篇习作可以得多少分?

(2)读完问小作者:来,告诉大家,你最得意的地方是哪儿呢?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3)教师小结:这篇文章,XX同学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读后感,而且把感受写得很具体,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好。

3.指出普遍问题:但老师发现有些同学会过多地重复文章内容,有些同学则没有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方面来写,感点不够清晰。老师也发现个别同学看别人写什么自己就写什么,没有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六、升华总结,鼓励勤写

师:好文章都是经过不断地修改出来的,希望同学们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今天,我们学会了怎样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读写能力,还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呢!希望同学们把平时读书时那种即兴的感受,日常生活中那点滴的发现,随时记录下来,一来可以自己回味欣赏,二来可以和好朋友交流,多好啊!课后请把今天的习作完善好再教给老师。好。下课!

【板书设计】

读后感议读是基础

联感是重点

《学写读后感》教学反思:

写读后感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但据我的观察,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写读后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老师不太愿意讲好像也比较难讲,学生就更不愿意写了。所以这节习作指导我就把这一课当成是对我和学生的一个挑战。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写读后感应该有感而发,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通过发放的材料《拐弯处的回头》一文,训练学生提炼感点以及就感点谈感想的能力,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对读后的感受有进一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通过《让阅读伴我成长--读〈窃读记〉有感》这一范文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___引、议、联、结,并让他们知道读后感中“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以及如何写“感”。总的说来,这一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较好地让学生掌握了读后感的基本步骤,让学生彻底改变了过去读后感重在复述内容,感想就几句的写作惯性。该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时间分配上不太科学,没有时间很好引导学生就自己身边的事例谈自己的感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