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书法鉴赏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书法鉴赏知识点总结

大学书法鉴赏知识点总结

大学书法鉴赏知识点总结一、书法的起源和发展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中国书法起源于甲骨文、金文,经过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篆、隶、楷、草四种基本字体。

在历代书法家的努力下,中国书法艺术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自秦汉至清朝,书法历经了战国、魏晋、唐宋等时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书体和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怀素、颜真卿等,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书法的艺术特点1. 独特的美感书法是一种用笔墨表现情感、展现美感的艺术形式。

通过墨迹的横竖撇捺,书法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感受。

书法作品的美感不仅体现在字形的端庄俊秀、笔墨的浓淡变化,还反映在纸面的布局、构图和空白处理上。

总之,书法的美感是一种唯美的、象征性的审美经验。

2.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书法的内容与形式是密不可分的。

好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书法技巧的展示,更是书家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表达。

通过笔墨的流畅和线条的变化,书法家能够表现出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悟和理解,将其转化为艺术表现。

3. 鲜明的时代特征书法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

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特征。

同一时期的书法作品也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政治风气、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时代风貌。

三、书法的鉴赏方法1. 注重笔法的考究在鉴赏书法作品时,需要注重对笔法的考究。

要注意观察字迹的笔画粗细、浓淡、变化和整体的流畅感,了解书法家的用墨技巧和功底。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笔锋的厚薄、尖钝、笔势的挺拔或柔顺等方面的特点。

2. 注重布局和结构书法作品的布局和结构是其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

要注意观察作品的整体构图、字体的大小、位置、形状等,以及纸面的空白处理和局部的装饰构图,了解书法作品的整体美感和形式特点。

3. 注重意境的感受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笔墨的展示,更是一种意境的表达。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要注意感受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感,了解书法家内心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领会作品的内在含义和深层意蕴。

大学生书法鉴赏论文

大学生书法鉴赏论文

大学生书法鉴赏论文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中国,书法一直被视为文化瑰宝,受到广泛的推崇和欣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对书法鉴赏也日益重视。

本文将从书法的艺术特点、欣赏书法的方法以及大学生书法鉴赏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书法艺术的特点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而备受瞩目。

首先,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笔墨纸砚的组合,通过线条的错落有致,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其次,书法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通过笔画的运用和字体的表现,传达出特定的意境和情感。

再次,书法是一种运动的艺术,通过谨慎地运用笔墨,书法家能够在纸上展现出自然、蓄势和韵律感。

综上所述,书法艺术独特的视觉效果、抽象的意境和运动的感觉,使其成为一门值得探索和鉴赏的艺术形式。

二、欣赏书法的方法欣赏书法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对字体的分析。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字体的结构、线条的运用以及整体的美感。

其次,要关注字迹的动态。

书法作品是一种线条的组合,因此,我们要琢磨字迹的起承转合,以及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效果。

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是由字体、字形、字体的变化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欣赏者要从整体把握作品的美感和内涵。

最后,要通过学习和比较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可以参考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笔法和构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欣赏能力。

三、大学生书法鉴赏的启示对于大学生而言,书法鉴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书法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通过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培养对美的敏感和追求。

其次,书法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

书法作为文字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观摩和欣赏,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字迹和书写水平。

再次,书法鉴赏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情感交流。

书法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感悟人生。

书法欣赏实验报告范文(3篇)

书法欣赏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实验名称:书法艺术欣赏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XX大学艺术学院书法教室实验对象:书法爱好者及艺术学院学生实验目的:1. 通过书法欣赏实验,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

2. 深入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技法及其在文化中的地位。

3. 培养学生对书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实验内容:一、书法艺术概述1. 书法艺术的历史渊源2. 书法艺术的分类及特点3. 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二、书法作品欣赏1. 作品名称:《兰亭序》2. 作者:王羲之3. 时代背景:东晋4. 欣赏要点:- 笔法:行书,笔画流畅,转折自然。

- 结构: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 意境:充满诗意,意境深远。

5. 作品评价: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典范。

1. 作品名称:《祭侄文稿》2. 作者:颜真卿3. 时代背景:唐代4. 欣赏要点:- 笔法:草书,笔画豪放,气势磅礴。

- 结构:字与字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意境:充满悲愤之情,令人动容。

5. 作品评价:《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草书的代表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1. 作品名称:《自叙帖》2. 作者:怀素3. 时代背景:唐代4. 欣赏要点:- 笔法:狂草,笔画飞扬,如龙蛇舞动。

- 结构: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 意境:充满自由奔放之情,给人以无限遐想。

5. 作品评价:怀素的《自叙帖》被誉为“天下第一狂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

三、书法技法讲解1. 笔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2. 结构:字与字之间的布局、比例、呼应等。

3. 墨法:浓、淡、干、湿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生通过本次实验,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

2. 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能够从笔法、结构、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初步具备了鉴赏和评价书法作品的能力。

【高校与高等教育】兰亭序书法艺术鉴赏

【高校与高等教育】兰亭序书法艺术鉴赏

兰亭序书法艺术鉴赏1️⃣ 引言: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序》《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或《兰亭宴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天下第一行书”。

此作不仅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著称,更因文中蕴含的深邃情感与哲学思考,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竞相临摹与研究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对《兰亭序》进行深度鉴赏,探寻其千年不衰的魅力所在。

2️⃣ 书法艺术特色分析笔法精妙,变化无穷《兰亭序》的笔法以流畅自然、灵动多变著称。

王羲之在书写时,巧妙运用中锋、侧锋、提按、转折等技法,使得每一笔都充满生命力。

尤其是其“之”字二十余种不同写法的展现,更是将笔法变化的极致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书法艺术的无限可能。

结构严谨,气韵生动在结构上,《兰亭序》的字形既保持了传统隶书的稳重,又融入了楷书的端庄与行书的流畅,形成了独特的“王体”风格。

每个字之间既有独立的形态美,又通过笔势的连贯与呼应,构成了整篇作品的气韵生动,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视觉享受。

章法布局,浑然天成《兰亭序》的章法布局极为讲究,全文28行,324字,字字独立而又相互关联,行距疏密有致,字距恰到好处,形成了一种既和谐统一又富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

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更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3️⃣ 情感与哲学思想的融合《兰亭序》不仅是一篇书法作品,更是一篇情感丰富、思想深邃的散文。

文中描述了王羲之与友人于兰亭集会,饮酒赋诗,畅谈人生哲理的情景。

在王羲之的笔下,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种情感与哲学思想的融合,使得《兰亭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交融王羲之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文字,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他感叹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又能在瞬息万变中寻找到永恒的美与真理。

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追求个性自由、崇尚自然的精神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学书法鉴赏课程教案设计

大学书法鉴赏课程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书法鉴赏》课程性质:公共艺术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16课时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技法,掌握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书法鉴赏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提升艺术修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书法艺术概述2. 书法史略3. 书法流派与技法4. 书法鉴赏方法5. 书法作品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2课时)1. 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二、书法艺术概述(2课时)1. 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 书法艺术的分类与特点3.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书法史略(4课时)1. 先秦书法2. 汉魏书法3. 唐宋书法4. 元明清书法四、书法流派与技法(4课时)1. 楷书技法2. 行书技法3. 草书技法4. 隶书技法5. 篆书技法五、书法鉴赏方法(2课时)1. 书法作品的鉴赏原则2. 书法作品的鉴赏方法六、书法作品赏析(2课时)1. 介绍经典书法作品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技法运用及审美价值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书法作品图片展示3. 书法视频欣赏4. 课堂互动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3. 书法鉴赏能力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书法艺术概述第3-4周:书法史略第5-8周:书法流派与技法第9-10周:书法鉴赏方法第11-12周:书法作品赏析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法书籍,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技法。

2. 观赏书法作品,撰写鉴赏心得。

3. 参加书法社团活动,提高书法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鉴赏方法和作品赏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

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

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鉴赏书法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下面介绍一些鉴赏书法作品的方法。

一、审视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审视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包括字体、布局、笔画等。

字体是书法作品的基础,应该具有规范的字形和优美的线条。

布局应该合理,字间距离应该恰当,字体大小应该协调。

笔画应该流畅,有起伏有变化,形成美感。

二、分析书法作品的笔法书法作品的笔法是指书法家运用笔触的技巧和方法来表现字体的形态和气韵。

笔法包括用笔和停笔、虚实和浓淡、长短和粗细等方面。

通过分析书法作品的笔法,可以了解书法家的功力和风格。

三、品评书法作品的气韵书法作品的气韵是指书法家通过用笔的技巧和变化,表现出来的一种生动的艺术形式,是书法作品最重要的方面。

气韵包括书法作品的神韵、意境、情感和艺术性等。

通过品评书法作品的气韵,可以了解书法家的艺术追求和表现力。

四、辨别书法作品的真伪鉴赏书法作品的真伪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一般来说,真品的笔画流畅自然,字形规范,墨色浓淡适宜。

而假品的笔画生硬不自然,字形变形,墨色不均匀。

在鉴别书法作品的真伪时,还需要了解书法家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

五、了解书法作品的历史价值书法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历史文物。

通过了解书法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可以更好地鉴赏书法作品。

历史价值包括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时代背景、书法家的身份和地位等方面。

鉴赏书法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品评。

通过了解书法作品的整体效果、笔法、气韵、真伪和历史价值等方面,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鉴赏书法作品,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法鉴赏知识分析

书法鉴赏知识分析

书法鉴赏知识分析书法鉴赏知识分析四大核心要点:书法的鉴赏水平与学习水平是密不可分的,书法学习好似爬山,从山脚到山顶路有千万条,其中有四个要点是必经之地,同时适用于书法学习和鉴赏:字型准,笔力够,韵味足,历练多。

现分别试叙如下:第一:字型准。

首先要临好帖。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以往书论里谈到的古碑帖现在基本都能印刷出版,而且价廉物美。

所以生活在当下可以见到如此丰富的古碑帖是前人难以想象的。

古往今来传世碑帖鱼目混杂常给初学者带来误导。

因此初学者如何选好适合自己秉性的好帖反而成为一个难点。

其次要临好字。

通常学习古碑帖容易掌握字型,学习古帖容易掌握笔法。

所以古碑帖两者结合学习效率会高一点。

当然如果有条件还是看原件为好。

因为碑是写好再刻,所以哪个字写坏了可以改好,对于初学者而言碑刻一经刻工修饰加工有些笔法也就不易看清。

说句题外话:易曰乱由内生。

近代出土的墓志较多,但是由于对墓志研究因为需要一点技巧,所以达不到清晰标准,已经制约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作为古帖本是一次写就,难免笔误,而且保存不易,今天所见即使名手也未必件件都是精品,所以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有选择的去学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千万不可好的坏的一起学,这样做会后患无穷。

我讲的是一般情况,有的古碑也能将笔法表现的很好,但毕竟是少数。

最后要知原理。

中文常用字有5000,字分五体,每体各个单字有时还包含若干写法。

古人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病中即愁中。

文字得美在书法学习与鉴赏中是一个最重要的门槛,如果不掌握这其中的众多奥妙,即便穷极一生也无法掌握中文字形的全貌。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书家终生只学一体一家一帖。

第二:笔力够。

拳谱云:练拳不练桩到老一场空。

如果把字型的研习比做拳,那么笔力的锻炼就是桩,如果把行草书比做拳法,那么篆隶楷书就是桩法,如果把创作比作练拳法,那么临摹就是站桩法。

当然在使用时两者还是略有不同的。

从刚柔相济到文治武功此两者同工而异名不可偏废,没有笔力的笔墨之法是矫柔造作的。

对中国优秀书法作品进行赏析

对中国优秀书法作品进行赏析

对中国优秀书法作品进行赏析一、颜真卿祭侄文稿哇塞,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那可真是超震撼的书法作品呢。

这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情感。

你看那字迹,看起来有点潦草,但这可不是随便乱写的哦。

这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他的侄子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他心里得多难受啊。

这书法的线条特别粗重又有变化,就像是他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在纸上流淌。

那些涂改的痕迹,不但没有让作品减分,反而更增添了一种真实感。

笔画之间的连接,就像是他情绪的纽带,有的地方断开,有的地方又紧紧相连。

感觉每一笔都倾注了他对侄子的思念和对叛军的痛恨。

从用笔上看,中锋用笔为主,但是偶尔也会有侧锋的出现,让整个字的姿态更加丰富。

那墨色的变化也很有趣,有的地方浓墨重彩,像是他愤怒的呐喊,有的地方淡墨轻染,又像是他在默默哀伤。

二、王羲之兰亭集序说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像在说一个传奇。

这字写得真是太美妙了。

它的字体属于行书,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简直绝了。

就像是一群舞者在纸上翩翩起舞,轻盈又优雅。

你看那“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一样,就像是王羲之在变魔术一样。

整个作品的布局也是疏密得当,让人看着特别舒服。

感觉像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和一群好友在兰亭这个地方聚会,大家饮酒作诗,而王羲之就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写下了这篇序。

他的笔法细腻而灵动,笔画粗细变化不大,但是很有节奏感。

线条流畅得就像山间的溪流,从纸上缓缓流过。

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也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拥挤,又不会让人觉得松散。

这作品体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三、怀素自叙帖怀素的自叙帖可不得了啊。

这是狂草的代表作呢。

一看到这字,就感觉像一阵狂风席卷而来。

那些笔画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的藤蔓,肆意地生长、缠绕。

怀素写字的时候肯定特别潇洒,他像是在和纸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

这字的速度感很强,笔画的连贯性非常好,一笔接着一笔,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从字形上看,字体非常夸张,有的字很大,有的字很小,但是组合在一起却很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的花色纸。生宣则吸水力强。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
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
可得心应手。
?
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
即属此一类。
?
简单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就是用水接触纸面,水分立即散开的即
为生宣、凝聚基本无变化的,即为熟宣,散开的速度较慢的为半熟宣
? 1.古笔的品种从笔毫的原料上来分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 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尾、虎毛、 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 人须、茅草等。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从笔管的质地来 分,又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 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 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
粉白地双龙戏珠暗花宣纸
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 “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 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 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
?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
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
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
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
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
种艺术效果。
? 我国三大宣纸产地:安徽,四川,浙江
【宣纸的分类】 ■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宣纸原纸和加工纸 宣纸原纸:宣纸在经过最后一道“烘焙”的工艺之后,纸性(好坏及
? 2.从软硬程度上分: ? 软毫:鸡毫、胎毛、羊毛 ? 硬毫:兔毫、鹿毫、狼毫、鼠须 ? 兼毫:七紫山羊、五紫山羊
? 3.长短上分: ? 长锋:畜墨多,以羊毫为主。 ? 短锋: 弹性好,多为硬毫。 ? 4.笔的大小分:抓笔、斗笔、提笔、联笔、屏笔 ? 或分为: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 ? 笔的选择注意四点:“尖、齐、圆、健”、管直。八尺240×1ຫໍສະໝຸດ 4;丈二368×145.?
当在初学时,通常以“全开纸”书写作品,如须写较小些,可裁成
二等分,称为“对开”,裁三等分是“三开”,裁四等分为“四开”,
这些称呼已成为一般使用者的习惯,不过除了这些尺寸外,也可依需要
来裁开使用。
三、墨 (一)墨的历史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 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 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中国考古发掘出来公元前14世纪的骨 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迹,还从湖北云梦县发掘出来战国时代的墨块。《庄子》 中有“舔笔和墨”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开始用用毛笔和墨水了。
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生宣
作画虽多墨趣,但落笔即定,水墨渗沁迅速,不易掌握。
?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
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
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
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
(亦称煮锤宣)。
? ■宣纸品种按原料配比分类: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 三大类;
? ■宣纸品种按规格分类:可分为三尺、四尺、五尺、六 尺、八尺、丈二、丈六多种;
? 【宣纸尺寸规格】
?
常用宣纸规格(单位:厘米)
?
各类宣纸规格尺寸(CM):
?
二尺69×33;三尺100×69;四尺138×69;五尺152×85;六尺180×97;
二、宣纸 因原产于宣州府(今安徽宣城)而得名,现主要产于安徽泾县。由于宣纸 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 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 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 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 来的宣纸。
大学书法鉴赏
第一讲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 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清代重臣、著 名书法家刘墉说:“所谓不择纸笔者,不刻意求 好。古人纸笔之精,今人想不到也。”
一、笔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判断,夏商时期就 已经有原始的笔了。如果再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面的花纹图案来看,笔的 产生还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 用书写用笔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 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 一直沿用至今。
墨色效果)基本已经确定了,这种“后续没有再进行影响纸性”的成品纸, 即为宣纸原纸。
加工纸,在原纸的基础上对纸进行改变纸面性质、外观视觉效果等再 加工的纸统称——不包括“仅作尺寸大小的裁剪”,具体如:印刷、过矾、 打磨。。。
? ■按纸面洇墨程度分类,宣纸分为生宣、半熟宣、熟宣
?
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
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 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 。
龙德御墨
(二)墨的制造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最早记述制墨的方法。 明代宋应星著的
《天工开物》一书卷十六《丹青》篇的《墨》章,对用油烟、松烟制墨的 方法有详细的叙述。墨烟的原料包括桐油、菜油、豆油、猪油、和松木 ; 其中以松木占十分之九,其余占十分之一。
?
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
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
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