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审批稿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审批稿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审批稿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有

什么区别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

观察组?提示功能训练体系干预能明显降低慢性NLBP患者复 发率? 需要指出的是?SFMA评估流程涉及项目较多?且主观性较强?不同评估者进行评估其结果可能不同?给相关临床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同时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小?干预时间较短?对实验结果及其疗效分析均有一定影响?后续有必要进行大样本二长期对照研究? 参一考一文一献 [1]岳寿伟.腰痛的评估与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2):136 ̄139.DOI:10.3969/j.issn.1001 ̄1242.2017.02.002. [2]BalagueF?MannionAF?PelliseF?etal.Non ̄specificlowbackpain[J].Lancet?2012?379(9814):482 ̄491. [3]AiraksinenO?BroxJI?CedraschiC?etal.Chapter4.Europeanguide ̄ linesforthemanagementofchronicnonspecificlowbackpain[J].EurSpineJ?2006?15(2):s192 ̄300.[4]StandaertCJ?HeringSA?PrattTW.Rehabilitationoftheathletewithlowbackpain[J].CurrSportsMedRep?2004?3(1):35. [5]李笋南?齐光涛?宋陆陆?等.功能训练体系分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2):75 ̄80.DOI:10.15942/j.jcsu.2015.02.014.[6]ChouR?QaseemA?SnowV?et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lowback pain:ajoint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fromtheAmericanCollegeof PhysiciansandtheAmericanPainSociety[J].AnnInternMed?2007?147(7):478 ̄491. [7]AnthonyD?GeorgeSZ?DillenLRV?etal.Lowbackpain[J].JOrthopSportPhys?2012?42(4):1 ̄57.DOI:10.2519/jospt.2012.0301. [8]王泽熙?姜贵云?范飞?等.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治 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 志?2017?39(10).765 ̄768.DOI:10.3760/cma.j.issn.0254 ̄1424. 2017.10.012. [9]李鲁?王红妹?沈毅.SF ̄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 ̄113. [10]彭琳?张菊英.简化McGill疼痛问卷中文版在腰椎间盘突出所致 坐骨神经痛患者中的适用性[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1):1035 ̄1040.DOI:10.3969/j.issn.1001 ̄1242.2013.11.011.[11]StantonTR?LatimerJ?MaherCG?etal.AmodifiedDelphiapproachtostandardizelowbackpainrecurrenceterminology[J].EurSpineJ? 2011?20(5):744 ̄752.DOI:10.1007/s00586 ̄010 ̄1671 ̄8.[12]范冬香.国家体操队一线队员损伤的运动功能诊断与物理治疗方法探索 ̄以肩关节二踝关节为例[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6.[13]路琳.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与损伤康复影响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6. [14]李磊磊.中国跳水队重点队员运动损伤诊断及物理治疗方法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7. [15]王连成?许世波?章礼勤.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躯干肌等长肌力研究[J].天津医药?2013?41(12):1213 ̄1215.DOI:10.3969/j.issn.0253 ̄9896.2013.12.022. [16]GlawsKR?JuneauCM?BeckerLC?etal.Intra ̄andinter ̄raterreliabili ̄ tyoftheselectivefunctionalmovementassessment(SFMA)[J].IntJSportsPhysTher?2014?9(2):195 ̄207.[17]GoshtigianGR?SwansonBT.Usingtheselectivefunctionalmovement assessmentandregionalinterdependencetheorytoguidetreatmentof anathletewithbackpain:acasereport[J].IntJSportsPhysTher? 2016?11(4):575. (修回日期:2018 ̄08 ̄23) (本文编辑:易一浩) DOI:10.3760/cma.j.issn.0254 ̄1424.2018.12.016 作者单位:010050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海鸥二王跃文二焦志宇)?内蒙古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肖倩)通信作者:王跃文?Email:nmgwywnem@163.com 定制矫形鞋垫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下肢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南海鸥一王跃文一徐肖倩一焦志宇 ?摘要?一目的一探讨物理治疗结合个体化定制矫形鞋垫调整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LBP)患者下肢生物力学后?患者症状与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选取非特异性LB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在物理治疗的前提下穿戴定制矫形鞋垫?对照组仅给予物理治疗? 2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康复教育(含康复训练中错误动作的纠正二日常生活中错误姿势的纠正和正确姿势的学习)二超短波二干扰电二手法松动二牵拉和运动训练?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足底生物力学的改变针对性地制作并穿戴定制矫形鞋垫?于矫正前二矫正2周后(矫正后)以及实验组佩戴6个月后(随访时)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状态?并于治疗前和随访时行下肢生物力学指标测量?结果一于矫正前二矫正2周后(矫正后)以及实验组佩戴6个月后(随访时)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状态?并于治疗前和随访时行下肢生物力学指标测量?随访时?对照组左侧下肢立姿跟骨休息位二胫骨扭转与组内矫正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左侧下肢立姿跟骨休息位二胫骨扭转二前足外翻与组内矫正前比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未来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3、通过运动训练,可以学会生来不具有的运动方式; 4、通过训练可使一个系统承担与本身功能毫不相干的功能;

同仁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科

同仁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科 北京同仁医院挂号服务网整理编辑https://www.360docs.net/doc/763740848.html, 同仁医院物理医学与康复科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国内最早拥有物理治疗与康复的医院之一。其前身是物理治疗科(即理疗科)及激光科。北京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分为西区(本部)物理治疗、激光科及南区(亦庄院区)康复医学科两部分。本部以门诊治疗见长,南区开设康复病房,两区业务紧密结合,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西区于1995年由理疗科与激光科合并为物理治疗激光科。在物理治疗及激光医学方面设备先进、治疗手段丰富,尤其是激光治疗在国内处于领先的地位,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室,目前的物理治疗、激光科拥有先进的理疗、激光设备,理疗激光同步发展,既有传统的物理治疗又形成了以激光治疗为特色的科室。近年科室在与临床科室紧密合作中不断拓展业务,逐步开展了神经和骨科康复,业务由单纯的理疗模式向全面的康复不断地发展。主要分为康复治疗、物理治疗、激光治疗三方面。 (一)开展的康复治疗项目有:肩周炎的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指导、面神经麻痹的手法治疗及患侧面肌功能训练、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骨及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颈腰椎病变的手法治疗及康复训练、足踝损伤及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 (二)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眼、耳鼻喉科急慢性炎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病变、肩周炎、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各种感染、各种急慢性损伤、创伤术后等。主要治疗手段为电疗、光疗、声疗、磁疗、热疗、蜡疗等。 (三)高强度激光手术治疗主要有外眼疾患:霰粒肿、肉芽肿、睑缘痣、血管瘤、淋巴管瘤、睑黄疣,汗管瘤等浅表肿物;耳鼻咽喉部疾患:耳廓假性囊肿,乳头状瘤,浅表肿物、下鼻甲肥大,鼻腔粘连;口、咽部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炎性肉芽肿;皮肤增生性、炎性、血管性病变;妇科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1 2 4 4 6 5 1 2 1 1 2 4 1 0合计26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举例物理与医学的关系

举例物理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物理学可归纳为物理学应用的一个支脉,它是将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医学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换句话说,医学物理学系结合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专业,应用于医学上,尤其是在放射医学或激光医学。因此,医学物理学也可与医学电子学(医学器材的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工程原理应用于生物与医学),及保健物理学(分析、控制辐射伤害)等学科合作,共同促进医学与生物科技的进步。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医学教育水平,促进了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手段的改进和更新进程。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人体器官或系统的机能以及正常或异样过程的物理解释;2、人体组织的物理性质以及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3、人体内生物电、磁、声、光、热、力等物理现象的认识; 4、物理仪器(显微镜、摄谱仪、X线机、CT、同位素和核磁共振仪等)和物理测量技术的医学应用。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它形成于本世纪五十年代,1974年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成立,1986年医学物理分会以中国医学物理学会的名义加入国际医学物理组织。 随着近代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他们的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科学基础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透视对医学的巨大贡献是大家早已热悉的。光导纤维做成的各种内窥镜已淘汰了各种刚性导管内镜,计算机和X射线断层扫描术(X-CT)、超声波扫描仪(B超)和核磁共振断层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等的制成和应用,不仅大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创伤,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而且直接促进了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临床诊断技术发生质的飞跃。物理学的每一新的发现或是技术发展到每一个新的阶段,都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更先进,更方便和更精密的仪器和方法。可以说,在现代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单位中都离不开物理学方法和设备,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物理学和医学的关系必将越来越密切。物理学不仅为医学中病因、病理的研究和预防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手段,而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先进的器械设备。可以说,没有物理学的支持,就没有现代医学的今天。 1、光学对医学的影响激光在医学上已广为应用,它是利用了激光在活体组织传播过程中会产生热效应、光化效应、光击穿和冲击波作用。紫外激光已用于人类染色体的微切割,这有助于探索疾病的分子基础。在诊断方面,随着各项激光光谱技术在医学领域运用研究的广泛开展,比如生物组织自体荧光、药物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在癌肿诊断及白内障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发展之中。激光光学层析(断层)造影(OT)技术正在兴起,它是替代X-CT的新兴的医疗诊断技术。在治疗方面,激光手术已成为常用的实用技术,人们可选用不同波长的激光以达到高效、小损伤的目的。激光已用于心血管斑块切除、眼角膜消融整形、结石粉碎、眼科光穿孔、子宫肌瘤、皮肤痣瘤、激光美容和光动力学治癌(PDT)等方面。在诊断中使用的内窥镜如胃镜、直肠镜、支气管镜等,都是根据光在纤维表面多次发生全反射的原理制成的。医用无影灯、反光镜等也是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可直接在空气、液体等自然条件下研究生物标本等样品,分辨率高达20nm以上,已用于研究单个分子,有望在医学领域获得重要应用。利用椭圆偏振光可以鉴定传染病毒和分析细胞表面膜。全息显微术在医学上应用也很广泛。放射性对医学的影响射线在医学领域应用极广,这是基于人体

康复医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随着经济、医学与科技的发展,新的康复理论、康复技术的不断涌现,康复医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康复理疗是针对亚健康人群进行咨询、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新型的调理方案,是以中医推拿按摩,火罐,刮痧,物理疗法等方法,对亚健康康复保健和慢病后期康复保健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是市场的需要,也是我国提高健康水平的一个基本的要求。 康复理疗行业也在社会的需求下快速发展,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康复理疗行业的形成是康复理疗和保健的社会地位在其发展中逐步提高的结果,它将背负提高社会人口全面素质的责任,尤其是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重大责任。 学习后到那些地方工作呢? 一、国内就业可以面向现代化的康复中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治疗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院、康复护理院、疗养院、老年公寓、特教系统的各种康复机构及病患家庭。 二、以“中医未病先防”特色深受国外人士欢迎,是走出国门,海外就业的有效途径。既能弘扬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又能为各国人民健康做贡献。 三、个人就业创业方向,中医养生会所、康复理疗室、养生机构、康复中心、保健中心、健康管理机构、美容美体机构等。 康复调理培训学校,主要培训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课程由零基础开始学习,课程体系覆盖中医理论、通经络、松筋肌、正脊骨、通气血。包含康复管理、经络调理、食疗调理、亚健康调理、养生经营管理,中医养生美容等必修基础知识,以及针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火疗、正骨等特色操作手法。课程采用20%理论+80%实操训练,店面实习问题的特色教学,达到“学即会,会即用,用即有效”的目的。 粤港芭莎康复调理培训学校,专家教学,采用面授、示范教学、手把手指导的教学方式,提供临床实践,为学员调高实际实操能力,学员毕业后完全独立胜任各项工作。对学员提供高薪就业机会,对有志之士,帮扶创业,做到真正意义的学以致用,传承发扬民族中医文化。更多问题欢迎来电咨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年3月第41卷第3期

细血管网充分扩张开放?外周血容量迅速增加?促进皮肤对药 物的吸收?加速全身血液及淋巴液循环?达到舒筋活血二濡养 肌肤二通利关节二缓解疼痛等作用[7]?超短波治疗属于电磁场疗法?其作用范围较深且均匀?能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加 快致痛物质及炎性介质清除?并改善局部营养供给[7]?另外有研究发现?超短波还具有消炎二镇痛二解痉二刺激结缔组织增生二提高机体免疫力二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并且超短波还能对机体神经系统产生影响?降低感觉神经纤维兴奋性?干扰疼痛信号传递?减轻炎性因子对神经组织的刺激?阻断或减轻病理性恶性循环?有利于缓解局部炎症程度及疼痛病情[7?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熏蒸及超短波联用治疗KOA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其协同治疗机制可能与超短波对机体组织的透热作用能增强中药熏蒸药物药效有关?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KOA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在KOA患者中推广二应用?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中药熏蒸及超短波治疗参数是根据临床经验设定?并未深入探讨?随访时间仅有2周?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还需后续研究进一步观察? 参一考一文一献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2):705 ̄715.DOI:10.3760/cma.j.issn.0253 ̄2352.2018.12.001.[2]陈临新.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4):297 ̄298. [3]李银兰?徐应乐?汤治中?等.中药熏蒸结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8?29(1):93 ̄93. [4]王虹.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89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6(10):97 ̄98. [5]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1):28 ̄30. [6]周谋望?岳寿伟?何成奇?等.?骨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2):951 ̄953.DOI:10. 3760/cma.j.issn.0254 ̄1424.2012.012.021. [7]张月兰?代名彩.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2):122 ̄124.DOI:10.3760/cma.j.issn.0254 ̄1424.2015.02.011. [8]BellamyN?BuchananWW?GoldsmithCH?etal.ValidationstudyofWOMAC:ahealthstatusinstrumentformeasuringclinicallyimportantpatientrelevantoutcomestoantirheumaticdrugtherapyinpatientswithosteoarthritisofthehiporknee[J].JRheumatol?1988?15(12):1833 ̄1840. [9]续龙?井蕾?贺琨?等.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10):871 ̄876.DOI:10.13703/j. 0255 ̄2930.2013.10.004. [10]钮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综合康复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3?24(5):742 ̄744.DOI:10.3969/j.issn.1003 ̄6350.2013.05.0319. [11]吴并生?薜华新?刘晋?等.超短波对家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形成过程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7 ̄10. (修回日期:2019 ̄01 ̄20) (本文编辑:易一浩) 个案报道 个性化康复治疗Pierre ̄Robin综合征吞咽障碍患儿一例周惠嫦1一张盘德1一黄楚莹2一梁鹏1一袁楚娇1一陈丽珊1一黎艳紫1 1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一528000?2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康复医院一528000 通信作者:张盘德?Email:2930502616@qq.com DOI:10.3760/cma.j.issn.0254 ̄1424.2019.03.014 一一Pierre ̄Robin综合征(Pierre ̄Robinsyndrome?PRS)又称为小下颌 ̄舌后坠 ̄呼吸困难综合征或小颌畸形综合征?以喂养困难二舌后坠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因吸吮进食困难出现营养不良?严重者因呼吸道阻塞二误吸而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我科门诊近期收治1例?患儿因重度吞咽障碍前来就诊?经个性化治疗后?成功治愈了患儿的吞咽障碍?患儿拔除胃管?经口进食?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二临床资料 患儿?女?6个月龄?因 吸吮二吞咽困难6个月 来我科门诊就诊?患儿为足月顺产儿?出生后易呛咳?不会吸奶?于上海儿童医院诊断为Pierre ̄Robin综合征?行下颌牵引术?术后仍不会吸吮二进食?只能留置鼻胃管鼻饲?发育情况:生长发育与正常同龄人相仿?神经精神发育:3个月抬头?6个月会坐?头面部外观:外形正常?上颚窄小?头颅中前囟未闭?约1cm?3cm?肺部检查:呼吸稍促?吸气性三凹征(-)?触诊语颤双侧对等?叩诊双侧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安静时呈半张口状态?不能吸奶二咀嚼?留置鼻胃管?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史? 患儿接受吞咽造影检查(videofluroscopicswallowingstudy?VFSS)?在家属抱持下取直立正位和侧位相?检测过程中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在室温下(20~25?)?使用碘水(成分为安射力320碘佛醇)分别和奶粉二米糊二面条及烂饭调制?并用勺子让患儿咽下?观察患儿用进食情况?整个过程记录在NV ̄E180SPXP松下录相带上?之后使用11.0版绘声绘影图像分析软件慢速逐

物理与康复治疗设备介绍

物理与康复治疗设备介绍 目录: 1.物理与康复治疗设备定义,以及一些基本康复概念介绍 2.康复设备的分类 3.康复设备的发展起源 4.康复设备的用途 5.目前国内康复设备的市场现状 6.康复设备的发展展望 一、物理与康复治疗设备定义,以及一些基本康复概念介绍 1、物理与康复治疗设备定义: 在开展康复治疗时,治疗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器械、设备对患者进行训练治疗,或是需要借助一些设备来帮助患者弥补功能缺陷。这些设备就统称为物理与康 复治疗设备。通常我们简称为“康复设备”。 2、什么是康复? 康复[rehabilitation] 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措施,以减轻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其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社会。 3、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康复医学是与医学、预防医学相并列的“第三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康复医学的关注焦点不在于如何治疗患者的疾病,而在于如何恢复患者失去的功能!这 一特点决定了康复医学的治疗更加依重于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 4、康复医学的特点: 由于康复医学关注的是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因此具有独特的多学科性,即需要多专业多学科的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康复治疗目标。通常康复治疗时需要康复 医师、临床医师(神经内外科、骨科、心肺内科、ICU、内分泌等与患者基础疾病 相关的科室医师)、PT\OT\ST\SW\P&O\RT、心理医师、矫形器制作师、康复护士 等多学科专业医护人员组成团队,以小组形式为患者提供服务。 5、康复设备的特点: (1)自成体系:与其他医学设备不同康复设备起源于物理治疗和假肢矫形器的应用, 其发展演进也是随着康复治疗重点以及康复理论的演进而不断进化的。因此康复医 疗设备自成体系与其他临床专业设备不太相同。 (2)种类繁多,碎片化严重,尚无统一分类标准: 由于康复医学自身亚专业众多,康复治疗本身的特点又是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 再加上康复治疗理论也还处于不断进化过程中,因此康复设备发展极为凌乱,碎 片化严重,根据不同标准有多重分类方法,目前业界尚没有统一的分类意见。 (3)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虽然康复设备的生产研发历史狠长,但相对于其他医学设备,起步较晚,但随着 社会的进步和对康复医疗需要的不断提高,康复设备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度的态势,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黄金十年”计划的展开,康复迎来了爆炸 性增长的新时代。

中医传统康复基础理论

《中医传统康复基础理 论》教案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传统康复方法学》(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本校康复专业教学特点,按54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目录 第一次绪论 (2) 第二次精气学说 (10) 第三次阴阳学说 (13) 第四次五行学说 (20) 第五次精气血 (26) 第六次津液和神 (37) 第七次五脏 (42) 第八次六腑与齐恒之腑 (58) 第九次十二经脉 (72) 第十次奇经八脉 (77) 第十一次体质 (82) 第十二次病因学说:六淫与疠气 (87) 第十三次病因学说:七情、饮食失宜及其他 (94) 第十四次发病 (101) 第十五次邪正盛衰与阴阳失调 (105) 第十六次精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 (115) 第十七次防治原则 (126)

《中医传统康复基础理论》学时安排 绪论 3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2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6 第三章藏象 6 第四章经络 6 第五章体质 3 第六章病因 6 第七章发病 3 第八章病机 6 第九章防治原则 3 共计:54学时(复习与总结)

第一次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结合课堂教学。 【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与设计】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康复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

康复医学科医师培养标准康复医学科细则 康复医学科是使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促使各种原因导致身心功能障碍的伤病患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功能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专科。它针对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后身体功能、个体活动功能和社会参与功能的改善。康复医学科包括:神经康复专科;骨关节康复专科;心肺康复专科;慢性疼痛康复专科等亚专业,还包括儿童康复、老年康复等亚专业。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康复医学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受训者掌握本学科常见的伤病和/或残疾的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掌握 相关学科的临床诊疗基础知识,能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初步了解本专科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方法,并学会康复医疗组的管理方式。 二、培养方法 第1年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重点了解并熟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和内科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关临床轮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名称时间 神经内科 3个月 神经外科 1个月 骨科(包括脊髓损伤) 4个月 心内科 1个月 呼吸内科 1个月 内分泌科(重点糖尿病) 1个月 风湿病科 1个月 总计 12 个月 注:上述轮转时间和顺序,各培养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 相关临床轮转培养1年结束,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后进入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时间为2年。重点培养专业为康复治疗学、临床住院康复(包括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内儿科康复等)及康复医学科门诊(包括疼痛、肌电生物反馈等)。 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分类时间 物理治疗 3个月 作业和言语治疗 3个月 神经康复 6个月 骨科康复 6个月 内儿科康复 3个月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本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的高级学术期刊,集中报道物理医学与康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对物理因子治疗、康复临床、疗养有指导作用,且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读者对象为从事物理医学与康复科研、临床、教学的专业工作者,以及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各科医师等。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映我国物理医学与康复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物理医学与康复的学术交流。 一、投稿内容 本刊欢迎物理医学与康复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病例报告、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继续教育、书评(或书讯)、学术争鸣、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学术活动预告等。 二、投稿途径 本刊只接受经由本刊网上投稿系统投送的稿件,请通过本刊网站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上传稿件。本刊投稿邮箱:zhwlyxkf@https://www.360docs.net/doc/763740848.html,。 三、投稿要求 1.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务求文字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3. 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文章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最高学历、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信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信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和E-mail地址。 4.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以中英文双语形式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Fund program: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2013CB5320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0271269)”,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四、审稿及稿件处理时限 1. 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年 1 月第15 卷第 1 期P.96-98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 成熟,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 (25 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Clinic Rehabilitation

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 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21 本上田敏教授说:在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WHO 。 进行康复评估、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康复治疗, 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Rusk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4D wade 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 认为: 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1(的实际需要;

康复医学发展史

第一时期物理治疗学阶段(1880~1919年)。 这个阶段利用物理因子单纯治疗,如按摩、矫正体操、直流电、感应电、日光疗法、太阳灯、紫外线等。学会名称为按摩师学会。1910年建立了康复机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于1917年在纽约成立了“国际残疾人中心”,美国陆军建立身体功能恢复和康复部,对受伤的军人进行康复治疗;1917年还成立了作业治疗师协会。 第二时期物理医学阶段(1920~194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伤及小儿麻痹流行使残疾人增多,刺激了物理学的迅速发展,如电诊断、电疗,不仅用于治疗,还用于诊断及预防残疾,发展成为物理医学。1920年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协会,美国政府制定了法律,保障给身体残疾者发放辅助用具、安排职业。1923年创立了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协会。英国与加拿大此间也成立了训练机构,对伤病员进行各种训练,以便战后能重返工作岗位。一些功能评定方法(如徒手肌力测定方法)和许多康复手段(如作为肌力增强治疗的温热疗法、改善麻痹肌功能的支具疗法等)都在此期间出现。但这一时期的康复医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专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伤员较多,为使伤员尽快返回前线,康复医学之父,美国的Howard A.Rusk等在物理医学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综合应用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假肢及矫形支具装配等,为大量伤病员进行功能恢复的实践,大大提高康复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Howard A.Rusk等提出了康复医学的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康复医学概

念和技术的发展。关于康复的原则也在此期间阐明,例如对伤病员进行功能训练,阐明治疗和训练的目的不单使伤病员身体功能得以康复,精神也要得到康复。 在英国,著名的骨科医师Robert Jones在英国空军中设立康复中心,经过对伤员进行治疗和训练,使77%的伤员重新回到战斗岗位。一些有影响的康复观念也在此期间得以形成,例如,1938年由Le-ithauser等人提倡大手术后的早期离床活动,被认为是本世纪医学实践中的重大变革之一。1938年美国物理治疗师学会成立,1943年英国成立了物理医学会。 第三时期 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阶段(1946年至今)。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战时的伤兵康复机构相继转为和平时期的康复中心,Rusk等大力提倡康复医学,把战伤的康复经验运用于和平时期,推动了某些重大疾病治疗学的进展。 例如,20世纪40年代Levine和Lown认为心肌梗死后长期卧床是不明智的,Goldwater应用有限制的定量运动,使60%~70%的心肌梗死后病人可以恢复工作,为现在冠心病的运动康复打下实践的基础。 1947年美国将以前的物理医学会改称为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并建立了康复专科医生制度。 1948年Rusk教授在美国纽约大学创建康复医学研究所。50年代经Rusk等人的努力,使康复医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 在严格控制药占比的政策背景下,公立医院急需扩大医疗服务收入,康复科或康复医院具有低药占比高治疗费用的特点,为医院创收提供新的增长点,但康复治疗不同于临床治疗,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服务,大多数公立医院不具备康复技术的管理体系。而市场凭借成熟的管理经验、差异化的服务和技术培训体系赢得与公立医院合作的机会,直接嫁接公立医院资源,实现病人快速转诊,同时,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流程,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实现康复医院的快速扩张与复制。 康复医院具有高利润率、易复制的特点。对比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回报快,2~3年便可实现盈利,单位病床投入成本低,利润率高,以上海首家二级康复医院—一康康复为例,2012年4月正式运营,2015年便扭亏为盈,2015年净利润率高达19.8%。且康复医疗多为标准化的治疗手段,易复制扩张。目前,我国个人办康复医院占比达到44%。 医直聘认为,康复治疗的医保支出占总医保支出比例极低。以广东省为例,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中康复总支出的占比仅为 3.3%,医疗资源与康复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衡,阻碍了康复产业的发展。2016年 3月22日,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残联五大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23号),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新增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比原有9项,支付范围得到成倍扩大,有望改善目前康复治疗医保占比低的状况,带动康复医学市场迅速扩容。 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市场规模在千亿以上。2012年,卫生部启动康复医疗服务三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专业的康复医院主要承接综合医院急性后期的病人。按照一家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对接1-2家康复医院测算,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将达到8000-10000家,对应的市场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而截止2013年,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为376家,康复医院的总收入仅58亿元。康复市场拥有巨大市场潜力,随着政策催化需求释放,康复医疗产业面临巨大机遇。 在以传染病为主要疾病谱的年代,医疗价值最终表现为疾病的治愈,而如今大多数疾病的发病原因与环境、心理、行为、遗传、衰老等有关,其病因并非可以轻易去除,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也并非可以彻底逆转,如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神经疾病(脑血管病、脊髓疾病等)、骨关节疾病(慢性肌肉和骨关节损伤、脊柱病等)等均无真正的治愈可言。 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强调的是通过改善、代偿、替代的手段,减轻和消除人的功能障碍,其诞生的土壤便是临床医学的局限性。康复医学是对临床医学十分重要的扩充和延续,康复的早期介入有助于减轻和预防功能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几乎没有临床科室不需要早期的康复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