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型UHFRFID读写模块的设计

超小型UHFRFID读写模块的设计
超小型UHFRFID读写模块的设计

超小型UHF RFID 读写模块的设计

李沈飞,文光俊,黄丽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731)

摘要:采用PHYCHIPS 公司的UHF 频段前端收发芯片PR9000作为核心芯片,并结合电源管理模块,设计实现了一款超小型UHF RFID 读写模块,在工作频率840~960MHz 范围内,接收灵敏度小于-70dBm ,发射功率-13-10

dBm 可调,功耗小于5W 。UHF RFID 读写模块具有尺寸小、灵敏度高和低功耗的优点,可嵌入手机、打印机等移动终

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PR9000;UHF RFID ;读写模块;灵敏度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1)14-0098-03

Design of a miniature UHF RFID reader&writer module

LI Shen -fei ,WEN Guang -jun ,HUANG Li

(Centre for RFIC and System Technology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China )

Abstract:Based on the core module PR9000,which is the radio frequency transceiver chip of the company PHYCHIPS ,combining the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has developed a UHF RFID reader&writer module realizing miniature.Under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840to 960MHz ,receiveing sensitivity under -70dBm ,transmit power -13to 10dBm ,which can be adjusted by software ,power consumption under 5W.UHF RFID reader&write module has the advantage of small size ,high sensitivity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which can be embedded to mobile phone ,printer ,etc.has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domain.

Key words:PR9000;UHF RFID ;reader&writer module ;sensitivity

收稿日期:2011-04-26

稿件编号:201104126

作者简介:李沈飞(1986—),男,浙江嘉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RFID 与物联网。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技术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通信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前沿科学技术。该技术在工作时不需人工干预,能够应用于高速运动物体的识别,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可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相比于条形码、生物识别、光学符号识别等其他自动识别技术,在数据量、识别距离、环境影响和保密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RFID 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领域有:工业物流、智能交通、电子门票、动物识别、身份识别和一卡通等领域[1]。

介绍了一种基于PHYCHIPS 公司PR9000芯片的超小型

UHF RFID 读写模块的设计方法。PR9000芯片内部集成了射

频收发器、基带调制与解调、控制管理、FLASH 、SRAM 和

UART 等部分[2]。控制采用Intel 80C52单片机,通过UART 与PC 的RS232接口相连,或者与其他手持设备实现通信。

1系统方案设计

UHF RFID 读写器模块硬件部分设计主要包括2个部

分[3]:1)PR9000及其外围电路;2)电源管理模块。如图1所示,

PR9000及其外围电路完成射频信号的收发、变频、数模/模数

转换、数据的调制/解调,以及整个电路的控制管理,并且提供对外的通信接口;电源管理模块接收外部5V DC 输入转换成其他模块工作所需要的LDO-3.3V 、LDO-3.6V ,并提供相应的带负载能力[4]。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PR9000及其外围电路

PR9000内部集成了80C52、驱动放大器、混频器、低通滤

波器、压控振荡器、ADC/DAC 、锁相环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等多个功能模块[2]。结合其外围电路,PR9000可完成控制、射频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19卷Vol.19第14期No.142011年7月Jul.2011

图1

UHF RFID 读写模块系统框图

Fig.1

UHF RFID reader&writer module system diagram

信号的收发、混频、滤波、调制解调、功率放大、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等功能,其电路结构如图

2所示

PR9000工

作于UHF ISM 频段(840~960MHz ),结合简

单的射频前端电路,便可实现完整的射频收发功能。这些外围电路主要包括: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外部功率放大器、耦合器和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

2.1.1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设计

PR9000芯片发射出来的功率进入到Balun ,经过Balun

将平衡功率信号转换成不平衡信号输出,同时将平衡端的

200欧姆阻抗转换成不平衡端的50欧姆阻抗,实现发射通路

的一个50欧姆阻抗匹配。

2.1.2外部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由于PR9000芯片的输出功率最大只有+10dBm ,通常其

输出功率为-13~+7dBm 。在这样的发射功率下,系统对无源电子标签的读取距离大约只有20cm 。为了能够读到更远距离的电子标签,需要在PR9000的输出端加上一个功率放大器[6],在输入与输出端进行L 型匹配,该功率放大器最大能够输出28dBm 的功率,结合PR9000自身的发射功率的调节功能,可以使该系统工作在不同使用场合的不同应用距离[5]。电路结构图如图3所示。

2.1.3耦合器设计

在微波系统中,需要将一路微波功率按比例分成几路,

这就是功率分配问题。实现这一功能的元件称为功率分配元器件即耦合器。

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的射频信号直接进入耦合器。该信号经过直通端进入发射通道,正向耦合端经过一个电阻衰减网络将发射功率进一步衰减到PR9000芯片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输入到PR9000芯片的负接收端,反向耦合端将天线接收到的功率输入给PR9000芯片的正接收端,由于天线接收到

的信号非常微弱,因此不用进一步衰减,输入到PR9000芯片正接收端的信号与负接收端的信号组成一对差分信号[7]。

2.2电源管理模块

笔者设计的UHF RFID 读写器模块作为一个独立功能

模块,可直接应用在PC 上或是嵌入到其他手持设备中,所以本文设计的电源管理模块选择的工作电压是5V 的DC 输入或是3.7V 的手持电池输入,再经过内部的电源模块转换成系统所需要的各种电压[8],射频芯片、晶振的工作电压是3.3V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电压是3.6V 。

3软件程序设计

将程序烧写进80C52,整个系统就可以工作。首先,将

PR9000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对PR9000芯片进行初始化,连

接成功之后就可以进行频段选择和功率选择。频段选择是根据所处的地区来选择,有EPC 、FCC 、CHINA 、KOREA 、JAPAN 等;功率选择是根据所需的功率大小进行选择,需要读写的距离远,就选择大一点的功率,需要读写的距离近,就选择小一点的功率。这几步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读卡操作了。读到卡之后就可以进行写卡、锁卡和杀卡操作,还可以进行数据上传等功能。如图4所示。

4系统测试

硬件电路完成后,对设计的电路板进行性能测试,通过

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频谱仪、信号发生器等测试仪器[9]。

PCB 硬件电路板如图5所示;具体测试结果经过30dBm 的衰

减器衰减之后输出,输出功率达到了27.54dBm ,如图6所示。

5结论

本文给出了一种超小型UHF RFID 读写模块的设计方案,并在较小的PCB 板尺寸上完成了射频收发、电源管理和

MCU 控制的合理布局[10],整个读写器模块的PCB 尺寸为3cm ×

图2

PR9000及其外围电路结构图Fig.2

PR9000and peripheral circuit chart

图3

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图

Fig.3Power amplifier circuit chart

图4软件流程图

Fig.4

Flow chart of software

《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第14期

3cm ,对外提供UART 接口、电源接口和天线接口,可以方便

地嵌入到各种手持设备中。在实际测试中,该读写器模块的电流消耗在920mA/5V ,可在2.5dBi 天线配合下,稳定实现

2m 以上的读写距离。

参考文献:

[1]周飞.超高频RFID 读写器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8.

[2]PHYCHIPS ,Inc.PR9000-FD12Datasheet [EB/OL]2010.https://www.360docs.net/doc/764769139.html,/new/eng/products/rfid_s1.html.[3]信部无.205号,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 )技术应

用规定(试行)[S].2007.

[4]肖菊兰,张红雨.超高频RFID 读写器设计[J].电子设计工

程,2010,18(11):158-161.

XIAO Ju -lan ,ZHANG Hong -yu.Design of UHF RFID reader [J].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2010,18(11):158-161.

[5]汪飞,王春华,何海珍.一种新型超高频射频识别射频前

端电路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28(1):11-

15,22.

WANG Fei ,WANG Chun -hua ,HE Hai -zhen.A novel UHF RFID RF front end circuits design [J].Microelectronics &Computer ,2011,28(1):11-15,22.

[6]刘华伸,多补偿绕组多调谐滤波器的研究[J].陕西电力,

2009,37(4):15-19.

LIU Hua -shen.Study on multi -tuned filter with multiple compensation windings[J].Shaanxi Electric Power ,2009,37

(4):15-19.

[7]CHEN Ying ,ZHANG Fu -hong.A system design for UHF RFID reader ,11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ceedings[R].2008.

[8]王剑宇,苏颖.高速电路设计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10.

[9]陈曦,任建文,杨玉坤,等.基于灵敏度方法的电压越限分

析[J].陕西电力,2010,38(1):77-78.

CHEN Xi ,REN Jian -wen ,YANG Yu -kun ,et al.Sensitivity -based voltage limit violation analysis[J].Shaanxi Electric

Power ,2010,38(1):77-78.

[10]赵建领.Protel 电路设计与制版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7.

图6

系统发射功率测试结果(发射功率+27.54dBm )

Fig.6

System transmit power test result (transmit power+27.54dBm )

图5

PCB 硬件电路板Fig.5

PCB hardware

circuit

国内刊号:CN61-1477/TN

国际刊号:ISSN 1674-6236

在线投稿系统: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764769139.html, ad@https://www.360docs.net/doc/764769139.html, (广告)

址:西安市劳动南路210号5-1-3信箱

邮政编码:710082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

!!!!!!!!!!!"

!!!!!!!!!!!!!!!!!!!!!!!!!!!!!!!!!!!!!!!!!!!!!!!!!!!!!!!!!!!"

!!!!!!!!!!!"

-100-

(完整版)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模板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v1.0 200X年月XX日 修订历史记录

编制 审查 审核 批准 文档评审负责人:参加评审人员: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设计依据 (4) 2软件系统结构 (4) 2.1功能需求 (4) 2.2子模块划分 (4) 2.3子模块间关系 (4) 3公共数据结构 (4) 4程序设计说明 (5) 4.1程序1设计说明 (5) 4.1.1程序描述 (5) 4.1.2功能 (5) 4.1.3性能 (5) 4.1.4输入 (5) 4.1.5输出 (5) 4.1.6算法 (5) 4.1.7流程 (5) 4.2程序2设计说明 (5) 5模块重用说明 (5)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1.2背景 〖说明待开发软件(子)系统的名称和此软件(子)系统所属大系统的名称; 说明任务的来源(开发背景和市场背景)等;该软件(子)系统与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1.3定义 〖列出本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1.4设计依据 〖列出本文档所引用的有关设计依据(标题、文件编号、版本号、作者、发布日期、出版单位),包括本项目内部已编写的有效文档、出版刊物和国家标准或规范〗2软件系统结构 2.1功能需求 2.2子模块划分 〖说明本软件系统(或模块)的实现,即其内部的子模块划分(给出程序的名称和标识符)。建议以图形说明。〗 1.XXXXXXXX 2.XXXXXXXX 3.XXXXXXXX 4.XXXXXXXX 5.XXXXXXXX 6.XXXXXXXX 2.3子模块间关系 〖说明各子模块间的控制、顺序等耦合关系。〗 3公共数据结构 〖给出本软件系统使用的每一个公共数据结构的类型定义、存储方式,公共数据结构内各元素项的类型定义、初始取值、可能取值的范围及相应的物理含义。建议以类似C语言的数据说明格式来描述。〗

RFID读写器天线设计中比较实用的方法

RFID读写器天线设计中比较实用的方法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应用将继续以供应物流领域为主,在这个领域用RFID 收发器进行包括各种各样的可移动货物/产品的记录和跟踪,在RFID收发器(信用卡大小的塑料/纸标签,内含芯片、射频部分和天线)上的必要存储将继续成为主要的应用。另外的一个可能应用就是将收发器标签贴到纺织品、药品包装或者甚至是单个药盒内。然而,未来RFID还将被用在如地方公共交通、汽车遥控钥匙、传送轮胎气压以及在移动电话等领域内。本文主要通过实际工作中对于各种RFID读写系统的对比,总结研究RFID读写器天线设计中比较实用的方法。 1 实际RFID天线设计主要考虑物理参量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是线圈安匝数的一个表征量,反映磁场的源强弱。磁感应强度则表示磁场源在特定环境下的效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用一个固定的力去移动一个物体,但实际对物体产生的效果并不一样,比如你是借助于工具的,也可能你使力的位置不同或方向不同。对你来说你用了一个确定的力。而对物体却有一个实际的感受,你作用的力好比磁场强度,而物体的实际感受好比磁感应强度。它定义为磁通密度[1]B除以真空磁导率μ0再减去磁化强度μ,即-μH为矢量。这样,在恒定磁场中磁场强度的闭合环路积分仅与环路所链环的传导电流Ic有关而不含束缚分子电流。 运动的电荷或者说电流会产生磁场,磁场的大小用磁场强度来表示。RFID天线的作用距离,与天线线圈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紧密相关。 圆形线圈的磁场强度(在近场耦合有效的前提下,近场耦合有效与否的判断在节)可用式(1)进行计算: 式中:H是磁场强度;I是电流强度;N为匝数;R为天线半径;x为作用距离。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最新文档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的语文教学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那么当今小学生读写现状如何?怎样才能让学生愿读、乐写、善写呢? 一、学生读写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读写分离、机械练写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读写分离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仍把写作课和阅读课当做两种独立课型来定位,认为二者间是互不干涉。要么就是老师有一定的读写训练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过分强调形式,学了写景的文章,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景;学了写人的文章,就要求学生仿写人物。在指导时忽略了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写”的体会,换言之,就是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表达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训练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整体与全局意识。 (二)只读不写、光说不写 教学中的只读不写忽略了从“读”到“写”中间还应存在一个严重的环节,那就是表达方法的习得。而光说不写则让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片断性的跳跃上,而无法系统地连成整体,无法形成规范的、符合逻辑的书面表达。(三)没有找准文章读写结合点 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时,教师没有选择适合的教学时机,没有很好地挖掘和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教研活动中也较注重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且往往局限于对文本教法的研究,较少从学生学的角度,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角度去加以研究。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一)广博课外阅读,服务读写结合 《课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确保学生达成这个阅读总量,就要多读

书、读好书。读书的方式多样:既可以在课前、课内、课外阅读,也可以利用音像阅读、网络阅读;既可以是阅读名家名作,又可以是柔美古诗文、科普读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既可以校内个人阅读,也可以在家中亲子阅读。至于读物推荐,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推荐读物,还可以结合历史或时事推荐读物等等。 (二)积极感悟生活,丰盛写作素材 作文的源泉来自通俗生活的点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情绪的储备达到了相对丰盛的程度,其习作的内容就能填塞真情实感,充分展现出学生的个性。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认识生活时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因此在生活中教会学生善观察、引导学生善感悟、培养学生善思考,善积累,无疑是为“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重组阅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着力点 我们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内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而读写能力的训练应该是有序列的,有章法的。 所以教师要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打破以往语文学习将“读”与“写”独立训练的传统;其次要有全局意识,通读教材,对课标要求的各个年段教材的读写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立每学期的写作重点、难点以后,再以单元为单位,根据单元主题的内容、文章的表达特点以及训练的要求确立单元的读写结合训练目标,再结合单元读写训练目标找准每课的读写结合点。总之,尝试在例外的主题中找到读写结合点,通过研读教材,重组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读写主题,使读写训练更有内容可抓,更有方法可学,更有蓝本可仿。这样,读写结合的有用落实才能事半功倍。 (四)读写结合的基本形式 (2)仿写迁移。仿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仿内容,二是仿形式。以范文引路,指导从仿写学习写作,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多见而有用的形式。但是,仿写是引导学生掌握范文中语言和写作方法,但不能让学生作文能力只停留于模仿的阶段,仿写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模仿引向创造,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模板(最全面)

研发生产中心文档编号版本A1 密级商密A 项目名称Xx系统 项目来源 Xxx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编写:日期:检查: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XX公司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文档变更记录

序号变更(+/-)说明作者版本号日期批准1 2

目录 1. 引言 (5) 1.1 编写目的和范围 (5) 1.2 术语表 (5) 1.3 参考资料 (5) 1.4 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5) 2. 全局数据结构说明 (7) 2.1 常量 (7) 2.2 变量 (8) 2.3 数据结构 (8) 3. 模块设计 (9) 3.1 用例图 (9) 3.2 功能设计说明 (10) 3.2.1 模块1 (10) 3.2.2 模块2 (11) 4. 接口设计 (12) 4.1 内部接口 (12) 4.2 外部接口 (12) 4.2.1 接口说明 (12) 4.2.2 调用方式 (12) 5. 数据库设计 (12) 6. 系统安全保密设计 (12) 6.1 说明 (12) 6.2 设计 (12) 6.2.1 数据传输部分 (12) 6.2.2 IP过滤分部 (13) 6.2.3 身份验证部分 (13) 7. 系统性能设计 (13) 8. 系统出错处理 (13)

1.引言 1.1背景 此文档的背景 1.2编写目的和范围 说明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的目的是说明程序模块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描述、输入/输出、算法和流程逻辑等,为软件编程和系统维护提供基础。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和项目评审人员。 1.3术语表 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序号术语或缩略语说明性定义 1 PM Project Manager,项目经理 2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名称、作者、文件编号或版本等。参考资料包括: a.需求说明书、架构设计说明书等; b.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引用文件、资料、软件开发标准等。 资料名称作者文件编号、版本资料存放地点 1.5使用的文字处理和绘图工具 文字处理软件:[编写设计文档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如RedOffice ] 绘图工具:[使用的UML工具,如Rose、Jude、Visio]

超高频rfid读写器技术方案

健新科技JX-PU2902多功能RFID读写笔配合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各类型终端,实现RFID 智能识别功能和智能移动终端功能的完美结合,轻松实现各行业资产盘点、智能巡检、人员物资管理等移动互联网应用。 ◆手写笔设计:纳米超纤触控笔头,手写笔外形设计,可作为触控笔使用; ◆RFID空口协议:EPCglobal UHF Class 1 Gen 2、ISO18000-6C、ISO 18000-6B ◆操作简单:两个按键即可实现所有操作功能 ◆状态指示:设备状态通过两组7色LED灯显示,清晰明了 ◆蓝牙4.0:内置蓝牙4.0模块,可与所有具备蓝牙功能的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所有具 备蓝牙功能的智能终端均可作为采集终端 ◆内置锂电池:内置350mAh锂电池,支持USB充电 一、技术指标 二、健新RFID读写笔产品优点 三、基于RFID读写笔的系统应用 四、应用系统的优点: 五、典型应用: 在某品牌空调外壳中嵌入超高频RFID标签,售后维修通过扫描空调RFID标签获得准确的产品信息,防止售后维修点虚假维修报账。 4S店车辆库存盘点:在一个区域的某类汽车品牌4S店管理中,采用超高频RFID 标签对车辆进行定位,采用RFID蓝牙读写笔对各4S店的车辆进行盘点,防止各 4S店之间库存车辆相互串货。 电力资产管理:在某电网公司,采用超高频RFID标签对资产进行标识, 使用RFID蓝牙读写笔及平板电脑对电力资产设备进行盘点,解决高压设备的远距离识别问题。 行业应用 电力:变电所、变压器、高压铁塔、线杆、高压线路、发电厂、电能表读数、安全用具巡检巡更 石油: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油罐库区、油田油井设施巡检巡更 铁路:路基、路轨、桥梁、水电、机车、库房、候车大厅、乘警巡逻巡检巡更 电信:光缆、电话线路、电话亭、线杆、发射机站巡检巡更 公安:巡警、交警、警车、岗哨、狱警巡逻巡检巡更 军队:边防、岗哨、弹药库、军需库巡逻巡检巡更 粮库:防火、防水、防虫、温度、湿度控制巡检巡更 林业:森林防火、森警巡逻、动植物保护、防猎巡检巡更 矿业:煤矿井下安全、井上设施、车辆、煤场巡检巡更 医院:护士查房、人员考核、保安巡逻巡检巡更 邮政:邮箱、库房、趟车的频次/时限管理巡检巡更

详细设计模板

。 目录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参考资料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2设计概述 2.1任务和目标 2.1.1需求概述 2.1.2运行环境概述 2.1.3条件与限制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3.1详细需求分析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4总体方案确认 4.1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4.2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4.2.1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4.2.2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 5系统详细设计 5.1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 5.2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5.3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5.3.1外部界面设计 5.3.2内部界面设计 5.3.3用户界面设计 6数据库系统设计 6.1设计要求 6.2信息模型设计 6.3数据库设计 6.3.1设计依据 6.3.2数据库选型 6.3.3数据库种类及特点 6.3.4数据库逻辑结构 6.3.5物理结构设计 6.3.6数据库安全 6.3.7数据字典 7网络通信系统设计 7.1设计要求 7.2网络结构确认 7.3网络布局设计 7.4网络接口设计 8信息编码设计

。 8.1代码结构设计 8.2代码编制 9维护设计 9.1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9.2系统及用户维护设计 9.3系统扩充 9.4错误处理 9.4.1出错类别 9.4.2出错处理 9.4.3系统调整及再次开发问题 10系统配置 10.1配置原则 10.2硬件配置 10.3软件配置 11关键技术 11.1关键技术的提出 11.2关键技术的一般说明 11.3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 1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13投资预算概算及资金规划 14实施计划 14.1限制

125kHzRFID读写器的硬件设计_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125kHzRFID读写器的硬件设计 文/王萍曾宝国 【摘要】射频识别(RFID)是利用无线方式对电子数据载体(电子标签)进行识别的一种新兴技术。本文针对 工作频率为125kHz的电子标签AT88FR256-12,介绍了其识读系统的组成及读写终端的硬件设计。 【关键词】RFID读写器硬件设计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非接触式信息传递,达到自动识别目的。与接触式IC卡和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别适合对数量大、分布区域广的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和高效快捷地运作,因此在物流、交通航运、自动收费、服务领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工作频率为125kHz的电子标签AT88FR256-12,本文介绍了其识读系统的组成及读写终端的硬件设计。 1读写器的系统组成 本文所研究的RFID系统为125kHz近耦合射频识别系统,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RFID读写器硬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接口电路、控制模块、射频模块及天线。控制中心或I/O设备通过接口电路与控制模块通信,向控制模块发送控制命令或接收来自控制模块的数据与操作报告。控制模块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89S52单片机,实现过程控制、数据处理以及通过接口电路完成与控制中心的数据通信或I/O设备的数据传输。射频模块用于实现数据调制、解调及收发信号,本系统采用RFID专用无线基站芯片EM4095作为电子标签与识读终端之间的接口。电子标签采用Atmel公司的AT88FR256-12无源可读写标签,使用时可根据用户要求通过读写器将相关信息写入标签。当标签进入读写器的工作范围内时,标签被激活,读写器发送读数据给标签,标签根据接收到的读数据信号将存储单元中指定的数据通过天线发送至读写器,读写器再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接口电路送回控制中心;若需要修改标签的数据,可由读写器发送写数据信号给标签,标签收到数据后自动修改内存数据。 图1RFID识读系统的组成 2读写器的硬件设计 2.1电源电路设计 EM4095和AT89S52的工作电压均为+5V,可用220V市电经整流、滤波、稳压后输出稳定的+5V的直流电为其供电。+5V稳压器采用CW7805,其应用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滤波电容C1和C3的值为1000μF,C2和C4为0.33μF。发光二极管D的作用是显示读写器的电源是否接通,若接通则D灯亮,无接通则D灯灭。 图2电源电路原理图 2.2射频收发模块电路设计 EM4095兼容多种传输协议(如EM4OOX、EM4150等),工作频率100kHz ̄150kHz;不需外接晶振,利用内部锁相环PLL就可得到与天线匹配的谐振频率;采用调幅同步解调技术,具有睡眠模式,与微控制器的接口简单。 EM4095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接收模块由采样保持器、滤波器、比较器组成。DMOD-IN端输入的AM信号在VCO输出信号的同步控制下被采样,采样输出信号由端脚CDEC外接的电容隔离直和带通滤波采样(消除输出中的载频成分、高频和低频噪声)后,经异步比较得到对应的数字信号。发送模块由锁相环PLL、天线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其中PLL由环路滤波器、相位比较器、压控制振荡器组成。天线感生的信号经耦合电容输入DMOD-IN端,该信号与天线驱动器的输入信号由相位比较器进行相位比较,形成与相位差对应的电压,作为压控振荡器的控制信号,最终实现对天线发射信号频率的锁定。 图3射频芯片EM4095内部结构图 EM4095的工作受输入信号SHD和MOD控制。MOD=0时,芯片工作于只读模式;MOD=1时,芯片工作于读/写模式。SHD=1时,为睡眠模式。芯片供电之后,SHD应先为高电平,以初始化芯片,然后再接低电平,芯片即处于收发状态。天线感生到的AM信号中携带的数据经解调模块解调后由DMOD-0UT端输出。RDY/CLK端用于向微控制器提供芯片内部的状态以及与收发信号同步的参考时钟。SHD=1时,RDY/CLK端输出低电平;SHD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后,经过约35ms,RDY/CLK端输出同步时钟信号,该参考时钟信号的出现表示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已经启动。通过查询RDY/CLK端信号状态,微控制器即可确定从DMOD-OUT端接收数据的时刻。 由EM4095构成的射频收发模块电路如图4所示,LA、CRES、CDV1和CDV2组成LC串联谐振天线,谐振频率为f0=1/[2π×(LA、C0)1/2],其中C0=CRES+CDV1‖CDV2。天线的工作电流与谐振电路Q值有关,可在天线线圈LA上并联一个电阻调节Q值。 图4射频收发/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2.3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微控制器AT89S52负责启动EM4095并接收由EM4095解调的编码数据。EM4095的DMOD-OUT端接P1.0,SHD接P1.1,MOD接P1.2,RDY/CLK端接P3.4,用作编解码的同步时钟。 图5AT89S52与MAX232A电路连接图 (下转88页 )科技论坛 85 --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共24页】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一、语文教改的实验历程从1951 年开始,丁有宽老师先后在26个教学班进行了八轮教改实验,经历了初试,再试,验证,深究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以“记叙文为主体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法“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近半个世纪,丁老师的语文教改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历程。这个历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1年春到1963年秋;第二个时期,从1963年秋到现在。 (一)“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实验(1951年—1962年)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1951年秋到1958年春),试验课题是“生动讲读,有机结合,教书育人”。教学主要把语文课和班级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指导作文教学。 2、第二阶段(从1960年到1963年),进行“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试验。丁老师写《坚持文道统一,培养读写能力》、《浅谈咬文嚼字教学》、《怎样指导课外阅读》等教学论文阐明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

(二)“以记叙文为主,读写结合,培养读写能力”的实验(1963年秋至今)这个时期分为五个阶段: 1、初试阶段:(从1963年秋至1968年),丁老师在这阶段总结了6条经验: 第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第二,从篇着眼,从句入手; 第三,打好基础,从“有法”到“无法”; 第四,从仿到作,从放到收; 第五,从述到作,从说到写; 第六,因材施教,典型引路。 2、再试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秋),丁老师提出“读书、观察、作文三结合”和“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课题,在教法上,每教一段、一篇或一组课文,就引导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撰写赞扬好人好事的宣传稿。这次试验的着力点在指导学生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和有法,使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上,丁老师提出“寻美作文,练文炼人”的主张。 3、验证阶段(从1981年秋至1983年春)。提出“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写、自改的能力”的实验课题。在 三、

软件详细设计模板

需求名称Array— ( [ XXX项目小组

修订表

审批记录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者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术语与缩略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任务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详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总体方案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总体结构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详细界面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系统与支撑系统的详细界面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内部详细界面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系统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设计及子系统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部界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部界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高频rfid读写器技术方案

RFID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健新科技JX-PU2902多功能RFID 读写笔配合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等各类型终端,实现 智能识别功能和智能移动终端功能的完美结合,轻松实现各行业资产盘点、智能巡检、人员 物资管理等移动互联网应用。 手写笔设计:纳米超纤触控笔头,手写笔外形设计,可作为触控笔使用; RFID 空口协议:EPCglobal UHF Class 1 Gen 2、IS018000-6C ISO 18000-6B 操作简单:两个按键即可实现所有操作功能 状态指示:设备状态通过两组 7色LED 灯显示,清晰明了 蓝牙4.0 :内置蓝牙4.0模块,可与所有具备蓝牙功能的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所有具 备蓝牙功能的智能终端均可作为采集终端 内置锂电池:内置350mAh fi 电池,支持USB 充电 一、 技术指标 二、 健新RFID 读写笔产品优点 三、 基于RFID 读写笔的系统应用 四、 应用系统的优点: 五、 典型应用: 在某品牌空调外壳中嵌入超高频 RFID 标签,售后维修通过扫描空调 RFID 标签获得准确的产 品信息,防止售后维修点虚假维修报账。 4S 店车辆库存盘点:在一个区域的某类汽车品牌 4S 店管理中,采用超高频 RFID 标签对车辆进行定位,采用 RFID 蓝牙读写笔对各 4S 店的车辆进行盘点,防止各 4S 店之间库存车辆相互串货。 电力资产管理:在某电网公司,采用超高频RFID 标签对资产进行标识, 使用 RFID 蓝牙读写笔及平板电脑对电力资产设备进行盘点,解决高压 设备的远距 离识别问题。 行业应用 电力: 变电所、变压器、高压铁塔、线杆、高压线路、发电厂、电能表读数、安全用具 巡检巡更 石油: 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 油罐库区、 油田油井设施巡检巡更 铁路: 路基、路轨、桥梁、水电、机车、库房、候车大厅、乘警巡逻巡检巡更 电信: 光缆、电话线路、电话亭、线杆、发射机站巡检巡更 公安: 巡警、交警、警车、岗哨、狱警巡逻巡检巡更 军队: 边防、岗哨、弹药库、军需库巡逻巡检巡更 粮库: 防火、防水、防虫、温度、湿度控制巡检巡更 林业: 森林防火、森警巡逻、动植物保护、防猎巡检巡更 矿业: 煤矿井下安全、井上设施、车辆、煤场巡检巡更 医院: 护士查房、人员考核、保安巡逻巡检巡更 邮政: 邮箱、库房、趟车的频次/时限管理巡检巡更

软件详细设计方案模板

QR-RD-022(Ver1.2) Xxx软件 概要设计方案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编写:日期: 检查: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XX公司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文档变更记录

目录 1. 引言 (4) 1.1 编写目的和范围 (4) 1.2 术语表 (4) 1.3 参考资料 (4) 2. 需求 (5) 2.1 总体描述 (5) 2.2 功能 (5) 2.3 性能分析 (8) 2.3.1 精度 (8) 2.3.2 时间特性 (8) 2.3.3 灵活性 (9) 2.3.4 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操作性、防呆性 (9) 3. 环境 (10) 3.1 设备环境 (10) 3.2 软件环境 (10) 3.3 接口 (10) 3.4 保密与安全 (11) 3.4.1 说明 (11) 3.4.2 设计 (11) 3.4.3 数据传输部分 (11) 3.4.4 IP过滤分部 (11) 4. 业务功能设计 (11) 4.1 运行过程 (11) 4.2 逻辑流程 (11) 4.3 功能模块 (13) 4.4 数据流向 (14) 4.4.1 输入 (14) 4.4.2 输出 (15) 4.5 通信协议 (18) 5. 数据库设计 (29) 6. 系统出错处理 (30)

1.引言 1.1 编写目的和范围 说明写这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编写的目的是说明程序模块的设计考虑,包括程序描述、输入/输出、算法和流程逻辑等,为软件编程和系统维护提供基础。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系统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和项目评审人员。 1.2 术语表 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1.3 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名称、作者、文件编号或版本等。参考资料包括: a.需求说明书、架构设计说明书等; b.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引用文件、资料、软件开发标准等。

MHz RFID读写器设计与制作

RFID技术及应用实训报告 题目: RFID读写器设计与制作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五年七月一日

目录 第1章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制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写器组成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写器原理图与PCB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写器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写器PCB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写器装配与功能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装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RFID上位机软件开发与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访问层设计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访问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现过程及代码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窗体表示层设计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反思

读写结合教学随笔 宁陕小学沈洁 一、应把握好写的时机 阅读课中的小练笔安排的时机是否合理,从小处来说直接关系到小练笔这个环节的质量,关系到学生能否练好,从大处来讲,会影响上课的节奏和整堂课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注意读与写的自然转换,要让学生在体验到某种情感,或产生共鸣,真正让学生心有所动时进行练笔,这样效果会更好。 二、练写的内容设计要有层次性 教材的选文都是经典之作,语言风格多种多样,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但面对那么多随处可见的训练点,千万不能读一段练一段,读一篇练一篇,随意而为。我们需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年度、文本、单元练习的角度统筹安排,精挑细选,有层次的引导学生通过迁移运用,使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的功能扎根于自己的语言宝库,习得句、段、篇的构思范式。低年级的教学,需更多关注一些描绘形象、比喻恰当、比拟形象、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不仅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还要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遣词造句能力。中高年级的教学,则需关注段的训练,紧扣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有典型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进行练写。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整篇文章的仿写,这样循序渐进,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呈上升之势。 三、练写时间要安排充足 课标指出: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走进文本,充分的读,表现在写中也一样,要使文章中心在练笔中得到深化,,感情在练笔中得到升华,学生表达能力在练笔中得到提高,就必须保证练笔的时间,让学生从容练写。 四、重视写的评价 当学生写完读写练笔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及时交流,做出准确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激励与启发,以优化练笔的效果,我们应重点根据文本特点,有

软件开发文档模板

软件开发文档模板 1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目的是: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而可能先择的各种方案;说明论证所选定的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内容要求如下: 1.1 引言 1.1.1 编写目的 1.1.2 背景 1.1.3 定义 1.1.4 参考资料 1.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2.1 要求 1.2.2 目标 1.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1.2.4 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2.5 评价尺度 1.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3.1 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1.3.2 工作负荷 1.3.3 费用开支 1.3.4 人员 1.3.5 设备 1.3.6 局限性 1.4 所建议的系统 1.4.1 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1.4.2 数据流程各处理流程 1.4.3 改进之处 1.4.4 影响 1.4.4.1 对象设备的影响 1.4.4.2 对软件的影响 1.4.4.3 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1.4.4.4 对系统动行的影响 1.4.4.5 对开发的影响 1.4.4.6 对地点和设施的影响 1.4.4.7 对经费开支的影响 1.4.5 局限性 1.4.6 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1.5 可选择其他系统方案 1.5.1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 1 1.5.2 可选择的系统方案 2 …… 1.6 投资及收益分析 1.6.1 支出 1.6.1.1 基本建设投资

1.6.1.2 其他一次性支出 1.6.1.3 非一次性支出 1.6.2 收益 1.6. 2.1 一次性收益 1.6. 2.2 非一次性收益 1.6. 2.3 不可定量的收益 1.6.3 收益/投资比 1.6.4 投资回收周期 1.6.5 敏感性分析 1.7 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1.7.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1.7.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1.8 结论 2 项目开发计划 编制项目开发计划的目的是用文件的形式,把对于在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员、开发进度所需经费预算、所需软、硬件条件等问题作出安排记载下来,以便根据本计划开展和检查本项目的开发工作。编制内容要求如下: 2.1 引言 2.1.1 编写目的 2.1.2 背景 2.1.3 定义 2.1.4 参考资料 2.2 项目概述 2.2.1 工作内容 2.2.2 主要参加人员 2.2.3 产品及成果 2.2. 3.1 程序 2.2. 3.2 文件 2.2. 3.3 服务 2.2. 3.4 非移交产品 2.2.4 验收标准 2.2.5 完成项目的最迟期限 2.2.6 本计划的审查者与批准者 2.3 实施总计划 2.3.1 工作任务的分解 2.3.2 接口人员 2.3.3 进度 2.3.4 预算 2.3.5 关键问题 2.4 支持条件 2.4.1 计算机系统支持 2.4.2 需要用户承担的工作 2.4.3 需由外单位提供的条件 2.5 专题计划要点

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设计

基于FPGA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设计 [日期:2008-10-9 17:48:00] 作者:未知来源: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远距离通信以达到物品识别目的,可用来追踪和管理几 乎所有物理对象在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防伪等众多领域,甚至军事用途都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 引言 RFID系统一般包括读写器和电子标签(或称应答器)2个部分RFID电子标签(Tag)由芯片与天线(Antenna)组成,每个标签具有惟一的电子编码标签附在物体上以标识目标对象RFID读写器(Reader)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写信号,并接收标签的应答对标签信息进行解码,并将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根据应用的不同,阅读器可以是手持式或固定式本文重点介绍的就是读写器的开发 EPC规范已经颁布第一代规范规范把标签细分为Class 0,Class 1,Class 2三种其中Class 0和Class 1标签都是一次写入多次读取标签,Class 0标签只能由厂商写入信息,用户无法修改,因而又称为只读标签,主要用于供应链管理)Class 1则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信息可由用户写入一次Class 0和Class 1标签采用不同的空中接口标准进行通信,因此两类标签不能互操作Class 2标签具备多次写入能力,并增加了部分存储空间用于存储用户的附加数据Class 2标签允许加入安全与访问控制、感知网络和Ad Hoc网络等功能支持目前EPCglobal正在制定第二代标签标准,即UHF Class l Generation 2(C1G2)C1G2具有随时更新标签内容的能力,保证标签始终保存最新信息EPC规范 l_0版本包括EPC Tag数据规范、Class 0(900 MHz)标签规范、C1ass 1(13.56 MHz)标签接口规范、Class l(860~930 MHz)标签射频与逻辑通讯接口规范、物理标识语言(PhysicalMarkup Language,PML) 本文重点介绍EPC Class 1读写器系统设计、数字部分设计及FPGA在数字实现上的应用由于U 频段RFID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早期的发展阶段,符合EPCClass 1协议的读写器在国内还没有相关产品面世本文对相关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EPC Class lb系统设计 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包括:读写器、天线、标签和PC机读写器完成对标签(Tag)的读写操作通过RS 232或RS 485总线完成PC机的命令接收和EPC卡号的上传图l是读写器的系统组成框图读写器组成包括与PC机的串口通信部分、单片机和FPGA组成的数字部分、射频部分RF单元实现和标签的通信,数字部分完成对射频部分的控制、回波命令解析PC机接收卡号实现上位机的控制下面对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这里的“写” ,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明确训练目的。 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有的行文流畅,似流水淙淙;有的奔放豪迈,似热血沸腾;有的语言优美,宛若置身人间仙境;有的语言朴实,似娓娓道来,但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可以说,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运用文本?我认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读写结合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 (1)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诗人杜甫曾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以说,他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读与写密不可分,读可促写,读是写的前提。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给写以更多的启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点进行设计读写结合点,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第四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各部分变成了美丽的宇宙,想象丰富奇特,同时又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读来颇有气势。因此我将这段中的排比句确定为本段的读写结合点,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讨论,谈体会。接着采用师生配乐合作读的方式,男生读“他的”,女生读“变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说出运用了排比句式、并且每个句子句式相似的特点,从而明白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之后我出示了“你的____ ,变成了___ ,为我们_____ 。你的_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为我们_____ 。”,引导 学生进行小练笔,有许多学生写得不错,如“你的爱,变成了美丽的宇宙,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家园。你的身体,变成了美丽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你的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为我们指引方向。你的奉献,变成了无私的爱,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样学生就更好地理解了盘古的奉献精神,而且还能够运用排比句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而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2)以写促读,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写不仅需要懂得怎么写,还要解决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的过程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以写促读,使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训练动活中受益,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如《北京的春节》一课,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如在描写除夕一段时,开头第一句便点明了“除夕真热闹”,接下来便如家常般地写出了春节的热闹,从声音、色彩、味道等方面来写,可以说是调动了作者全身的感官来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北京的春节习俗,还感受到家家户户都是这么热闹,感受到那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领悟到其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 在教学这段时,为了更好地深入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也调动起自己的各种感官,写一写你是如何过除夕的。学生动笔写作,真实地写下自己的“除夕之旅” 。仔细看同学们的习作,不难发现,学生运用了许多比喻句来写除夕的热闹,同时又加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