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城市建设剖析

合集下载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在当今时代,城市建设已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城市的期望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更注重城市的特色与品质。

一个具有独特特色和高品质的城市,能够吸引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那么,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的提升呢?首先,深入挖掘和传承本地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关键。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这些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比如,有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迹,像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有的城市则以独特的民俗文化闻名,如云南的丽江古城、福建的土楼。

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充分保护和修复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同时,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立博物馆等方式,传承和弘扬本地的传统文化,让居民和游客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

规划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城市布局应该兼顾功能分区和交通便利性。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应合理分布,避免功能混乱导致的交通拥堵和生活不便。

此外,要注重公共空间的打造,如公园、广场、绿地等。

这些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美观度。

比如,新加坡以其精心规划的城市花园景观而闻名,城市中处处可见绿色植被,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花园中。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城市品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交通设施能够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这包括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以及合理规划道路网络。

同时,供水、供电、供气等生活基础设施的稳定供应也是保障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

此外,现代城市还应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高速的网络覆盖,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注重建筑设计的特色与质量也是打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

建筑是城市的外在形象,独特而美观的建筑能够成为城市的名片。

在建筑设计中,应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和地理环境,避免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

品质城市建设的规划视角解析——以浙江奉化市为例

品质城市建设的规划视角解析——以浙江奉化市为例

的现状和基础 ,从规划的视 角制定奉化 品质城市建设的总体 思路 ,并提 出 实现 品质 城 市 的近 期 策略 。 关键词 :品质城 市;规 划视 角;建设 策略 ;奉化市
A bs t r act: A s t he de ve l opm e nt o f t he c i t y e nt er s a t r a ns f or ma t i on pe r i od,how t o i m pr ove t he ur ba n qua l i t y
国 - 白坝

垠 Leabharlann ¨印‘附 止 1 品质城 市建设 的规划视 角解析术
以 浙 江 奉 化 市 为 例
杜 志 维
摘 要 :城 市发 展 进 入 转 型 期 ,如 何 提 高城 市 品质 成 为城 市建 设 过程 中 关注 的新 热 点 。 通过 反 思 品质 城 市建设 误 区和借 鉴 国 内外优 秀案 例 ,从 城 市规 划 的 角度 ,提 出 了品质 城 市 建设 应 以 “ 规 划 ”做 基 础 、 以 “ 特 色” 树 品牌 、 以 “ 共 享 ” 建 幸福 的 总体 框 架 。以奉 化 市为例 ,分 析 奉化 城 市建设
误 区之 二 : “ 品质 城市 就 是 ‘ 美 国高楼 ’加 ‘ 欧 洲 广场 一 ’。于 是 ,照搬 照抄 西 方建筑和 广 场成 为一 种潮
c on s t uc r t i o n.By r e t h i nk i ng t he mi s u nd e r s t a n d i n g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f o r m ul a t t he g e n e r  ̄i d e a o ft he Fe ng h ua ,m a n y p ut f or wa r d r e c e n t

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城市建设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不仅关乎居民生活质量,也与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意味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首先,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其次,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绿色建筑,降低城市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应该注重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发展便捷、绿色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先进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

在城市建设中,应该注重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基础设施的品质和效益。

比如,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加宽道路、修建高速公路、发展快速轨道交通;改善供水供电设施,确保居民正常使用水电资源;提升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网速,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三、注重城市景观的打造城市景观是城市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宜人的城市环境和美丽的景观能够提高人们的居住满意度和幸福感。

城市建设中,应该注重建设公共广场、休闲公园、景观大道等城市景观项目,打造宜居的人文环境。

同时,要鼓励艺术品的展示和雕塑的设置,增添城市的艺术氛围。

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扩展城市的功能完善和扩展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保障。

要注重提升城市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等功能,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和文化娱乐活动,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汇聚。

此外,要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保障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五、积极推动城市协同发展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方式。

通过城市间良性的互动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注重推动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推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

城市品质品位建设方案

城市品质品位建设方案

城市品质品位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城市品质品位建设是指通过对城市环境、服务功能、文化内涵以及居民素质等方面的提升,打造一个高品质、高品位的城市形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品质品位建设成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吸引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针对城市品质品位建设提出一系列方案。

二、城市环境建设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吸引人才和投资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了提升城市的品质品位,以下是一些城市环境建设的方案:1.绿化美化。

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建设公园、绿地和花坛,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同时,加强对城市建筑外立面的管理,提倡使用绿色材料装修。

2.垃圾分类与处理。

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设施建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交通拥堵缓解。

优化交通规划,建设更多的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使用量。

同时,完善信号系统和路网,减少交通拥堵。

三、城市服务功能建设城市服务功能的质量和便利性是城市品质品位建设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几项关于城市服务功能建设的方案:1.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

建设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便捷的办事服务,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

2.智慧城市建设。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城市智能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便利度。

3.公共设施建设。

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公共厕所、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四、城市文化内涵建设城市文化内涵的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品位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关于城市文化内涵建设的方案:1.丰富的文化活动。

加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宣传,举办各种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提升居民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

2.保护历史遗迹。

加强对历史建筑和遗址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本地的文化产业,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品牌。

五、居民素质提升居民素质的提升对于城市品质品位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一些居民素质提升的方案:1.教育提升。

品质长沙调研报告长沙市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调查与思考

品质长沙调研报告长沙市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调查与思考

品质长沙调研报告长沙市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调查与思考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调研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城市规划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

长沙市的城市规划存在分散性和零碎化的问题,各区域之间的规划缺乏协调和统一。

同时,规划与实际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不一致性问题也比较突出。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长沙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交通拥堵、供水问题、垃圾处理等都成为制约城市品质提升的瓶颈。

3.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长沙市在城市建设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存在矛盾。

部分地区盲目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

二、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对策和思考1.加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加强城市规划的统筹规划和整体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加强规划与实际建设过程的协调,确保规划的落地和实施。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水资源、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生活品质。

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

3.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建立健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促进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同时,推行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在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

城市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建设是一个城市在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与此同时,城市品质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建设和城市品质这两个方面的提升都离不开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探讨城市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关系,并分析应该如何提升城市品质。

一、城市建设与城市品质之间的关系城市建设和城市品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

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基础,只有在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都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为城市品质的提升创造条件。

同时,城市品质的提升也是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

城市品质的提升不仅仅是指城市的建筑和环境,更是指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居民的素质和城市管理的水平。

城市品质的提升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二、城市品质提升的建议城市品质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城市管理者到市民居民,都需要积极参与。

以下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几个方面的建议:1.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城市管理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基础,强化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基本要求。

城市管理需要各级政府和城市管理者通过改进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优化城市管理,从而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提高城市品质。

2.推动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城市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城市的文化建设。

城市管理者应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文化氛围,发挥城市文化资源的功能和作用,为城市品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倡导文明旅游和绿色出行城市品质不仅仅是环境和建筑问题,也离不开市民的行为和习惯。

倡导文明旅游和绿色出行是培养良好市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城市品质提升的有效方式。

城市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市民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4.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一个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标志,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城市品质。

剖析质量强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剖析质量强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本刊特稿剖析质量强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本刊智库专家团专家田文华、田晓燕、张洁质量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是一个地区综合实 力的集中反映。

党的十九大报告共16次提到质量,并提 出“坚持质量第一、推动质量变革、增强质量优势、建 设质量强国”等重大命题,省委十三届五次会议也提出“把政策资源更多地聚焦到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上 来”,这些部署要求也充分反映出质量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为全面了解张家港市 质量工作情况,深入剖析质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 对策,近期,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市场监管局对目前我市质量强市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4 I产品可靠性报告质量强市一、工作现状近年来,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质量强市作为践行港城“五个升级版”的有力抓手,大力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全市质量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2017年张家港市高分通过了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省级验收,2018年出台了《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全省率先制定质量提升规划的县(市)。

(2)质量供给水平全面提升。

2018年全市重点产品质量合格率(97.77%)、食品药品千人抽检率(6.7批次/千人)等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服务质量满意度实现逐年提升(91.38%),空气优良天数(78.1%)、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等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3)质量技术基础更加扎实。

目前已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3家(国家化学电源质检中心、国家化工设备质检中心、国家再制造汽车零部件中心)、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500多项)、标委会落户数量(2个)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4)质量标杆企业逐步涌现。

目前全市已拥有中国名牌15个、中国驰名商标20个、江苏名牌产品68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52个、国际注册商标60个,获得省级以上质量奖企业3家、苏州市市长质量奖企业4家。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

城市建设中如何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提升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更是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的提升,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它涵盖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产业特色等多个方面。

而城市品质则是城市在功能、环境、服务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和质量。

一个具有特色和高品质的城市,能够吸引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要实现城市特色与品质的提升,首先需要深入挖掘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情感。

许多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传统建筑和文化风俗,这些都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避免大拆大建,让历史文化在现代城市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例如,_____市在老城区改造中,注重保留了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建筑风貌,将古老的庙宇、商铺等进行修缮和利用,使其成为了旅游胜地和文化名片。

同时,要注重城市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城市中的山川、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是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比如,_____市依托其周边的山脉和河流,建设了多个城市公园和绿道,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质量,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市的建筑风格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方面。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和象征。

在城市建设中,应当鼓励创新设计,融合当地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特色,打造具有个性和美感的建筑。

但也要避免盲目追求标新立异和过度模仿,导致城市建筑风格的混乱和不协调。

除了硬件方面,城市的软件建设同样重要。

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提升城市品质的核心内容。

要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保障能力;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质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市品质城市建设初探摘要:根据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城镇发展转型,全面建设品质城市”的指导精神,围绕“凝心聚力、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再铸辉煌,把鄂尔多斯建设成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这一主题,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品质城市建设的意义、目标、基本原则、路径选择、评价体系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鄂尔多斯品质城市建设的具体行动计划。

关键词:品质城市生态健康智慧宜居宜业宜游品质鄂尔多斯,是鄂尔多斯精神品位和城市发展质量的统一体。

建设品质鄂尔多斯就是将鄂尔多斯城市美好的外在形象与优秀的文化内涵进行完美结合,形神兼备、浑然一体,使本地市民有归属感,为之自豪,感到幸福;令创业者感到向往,外来人有认同感,为之羡慕,最终实现“生态、健康、智慧、宜居、宜业、宜游”幸福之城的建设。

一、鄂尔多斯品质城市建设的意义(一)是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中对城市建设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

鄂尔多斯市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将自治区这一城市建设发展新要求明确定位:“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推进城镇发展转型,全面建设品质城市”。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建设品质城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二)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科学确立城市发展定位的战略选择城市,作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载体,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改革开放的程度、市场体系的完善、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提升城市品质,既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科学确立发展定位的战略之举,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功能、彰显特色、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新期待的迫切需要。

(三)是进一步彰显鄂尔多斯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诸多因素,其中,人才、资本、环境、科技、文化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鄂尔多斯只有把自身的城市品质提升起来,才能改善城市环境、引资入市、吸引高质量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充分展示城市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彰显鄂尔多斯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四)是推进鄂尔多斯城市化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鄂尔多斯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必须由原来的煤化工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壮大。

要实现经济的转型,引入人才是第一要务,要想引入人才,并且留住人才,那么鄂尔多斯这座城市必须具备一定的吸引力、魅力,这就要进行城市品位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即鄂尔多斯品质城市建设。

(五)是化解鄂尔多斯房地产危机的需要。

鄂尔多斯品质城市的建设,会使城市的软硬件设施更加优化,再加上鄂尔多斯本身具备的良好气候条件,将会吸引大量的高端人群前来这里投资、工作、休闲度假、医疗养老,进一步拉动鄂尔多斯经济的发展,那么鄂尔多斯目前楼市的滞销就会逐渐回暖,并且随着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加,楼市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所以说鄂尔多斯品质城市建设不仅是为当地引入了“人气”,更主要的是带来了“财气”。

二、鄂尔多斯城市发展现状及差距(东阿康中心城区)本文围绕东阿康中心城区发展现状,通过近几年来各项数据指标的分析,力图使我们对目前鄂尔多斯城市发展现状和差距有一个总体把握和清醒认识。

(一)市域经济快速发展,但城市经济缺乏支撑近年来鄂尔多斯在煤炭等工业的支撑下,市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3年,全市经济GDP产值为 3955.9亿元,其中分布在各旗区的工业产值占比例最大,以东胜、康巴什、阿镇为主的城市经济所占比例不到30%,主要是城市经济缺乏除工业以外其他经济的支撑,第一、第三产业占城市经济的比例微乎其微,这就导致了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多点支撑,尤其是在应对近两年出现的经济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方面,城市经济更是显得力不从心。

(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鄂尔多斯依靠“羊、煤、土、气”等丰富的资源优势,城市各项发展指标在国内逐渐走向前沿。

国人对于鄂尔多斯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前推10年,国人对鄂尔多斯的认知是羊绒。

5年前,业界对鄂尔多斯的青睐是煤炭。

两年前至今,鄂尔多斯因楼市泡沫破灭成为国人眼中的一处“废都”。

尤其是今天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鄂尔多斯的负面消息满天飞,譬如:鄂尔多斯新城成为“有房无人”的“鬼城”、老城则形同烂尾楼林立的“怪胎”、鄂尔多斯进一步沦落到城市变“债市”的等负面消息近几年一直被各大媒体和网络所津津乐道。

(三)城市环境有了较大程度改善,仍需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展开,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城市环境的打造,新建了很多的广场和绿色公园,为整个城市打造了一片大“绿肺”。

现在城市的水更清澈了、空气更清新了,城市更美了。

但是随着房地产危机和经济的下滑,鄂尔多斯城市建设和改造也停滞不前,出现了很多烂尾楼、半拉子拆迁工程,就像城市的牛皮癣十分显眼,给美丽的城市环境增添了一道不和谐的音符。

这就需要我们在治理大环境取得成效的前提下,要更多的注重细节方面的完善。

(四)市民具有一定的素养,但距文明市民有不小差距市民文明素养支撑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品质也需要通过市民的行为习惯、素质品格得以体现。

提升城市品质,最终落脚点在市民,近几年来,市委、政府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着力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有了极大提升。

市民公德意识不断提升,市民对公益事业、弱势群体的关心扶持不断增强。

但是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部分外地居民涌入鄂尔多斯发展,部分城郊居民成为市民。

其中一些人进入城市后文明素养并没有随之提高,一些地方不文明的顽疾仍未根除。

至于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更是屡见不鲜。

还有就是马路上行人、电动车、机动车闯红灯、违规行驶时有发生,市民们还没有达到自觉遵守的习惯。

我们在东阿康城区的各个十字路口都有交警值班岗,就是为了强行遏制市民们的这些不良交通行为。

市区内的每条主干道的中间都设立了隔离带,但是横跨栏杆等危险的、不文明的行为还到处可见,这就导致了这几年的“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政府部门不得不配备专人在马路的隔离带旁盯梢,以罚款、教育等形式来制止市民们的这种不文明行为。

还有像公共场所抽烟、大声喧哗、乱涂乱画、乱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仍然需要下大力气整治。

(五)城市建设过分依靠行政手段,同质化、重复建设十分严重近年来,鄂尔多斯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一座新城康巴什拔地而起,中心城区一体化也在逐步推进。

占地140多平方公里的“一城三区”规划随之诞生,中心城区包括距离较近的东胜区、康巴什新区、阿镇三个区域,三个区域虽然在规划上变成了一座城市,但是由于城市空间突然拉大,各个区域在行政管理、市场经济方面无法一下实现有效协调,各类软硬件的建设还是各自为政,造成了同质化、重复建设,尤其是一河之隔的康巴什新区和阿镇新区,在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你有我也有”现象。

使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利用率低下甚至闲置,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所以说中心城区不仅仅是规划上的统一,而应是一种全方位的一体化,就比如今年9月份实施的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一体化就是很好的体现,其他的像教育、医疗、体育等城市建设也应三个区域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最终实现各个区域互补、互相促进的效果。

三、鄂尔多斯品质城市建设的目标根据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鄂尔多斯谋求打造品质城市,必须围绕“生态、健康、智慧、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来展开。

一是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就是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平衡。

鄂尔多斯建设生态城市,应突出鄂尔多斯地处高原、沙漠的地域特点,加快“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

绘就一幅“天蓝、地绿、气清新”的生态蓝图。

二是健康城市建设。

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

健康鄂尔多斯建设,要求鄂尔多斯这座城市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载体,更应该是能够改善市民健康状况的理想环境。

是一座适宜市民愉悦生活、呼吸、成长的现实空间。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

所谓智慧城市,主要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运行城市核心系统,从而对城市民生、环保、公共安全、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鄂尔多斯智慧城市建设,将从人才基础建设和智慧创新这两方面来开展。

主要有智慧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智慧产业选择与培育、传统产业智慧改造、智慧化城市生活环境建设、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宜居城市建设。

宜居城市是指一座具有良好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以及清洁高效生产环境的城市。

在更高的层面上,应当有比较好的社会保障,不仅能够安全地生活、更多的是一种舒适、尊严生活的追求。

这就要求鄂尔多斯在品质城市的建设当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促进城市经济活动的高效化、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生态环境的优质化、信息通讯的快捷化等等,让生活在鄂尔多斯这座城市的人们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居住下去。

五是宜业城市建设。

宜业之城就是在一定层次上非常适合人们就业、创业的城市,同时,人们在该城市就业、创业还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压力。

鄂尔多斯宜业之城的建设,不仅要给人们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把建设创新创业文化摆在重要的位置,精心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着力营造激励民众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城市民众的创新创业意识。

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宜业之城的建设。

六是宜游城市建设。

宜游城市就是指一个城市以适宜的生态、气候环境或是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城市特色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

从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尺来看,宜居可以看作初级水平,在宜居基础上的宜业就是中级水平,而宜游就是在宜居、宜业基础上的高级水平。

鄂尔多斯宜游城市建设不仅要做好本地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这篇文章,同时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引入并打造适应本地土壤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古今结合、内外交融,最终实现鄂尔多斯宜游之城的建设。

四、鄂尔多斯品质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民为先,着眼于满足市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需求,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增强城市对创业者、外来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