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_只要10分

合集下载

国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国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原则 (3)5 功能要求 (3)6 技术条件 (6)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参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 211 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明确了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基本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条件,考虑了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与设备的使用,以及将来卫星遥感图像的接收、分析、利用功能,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要求,保证基层单位与总部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的互联互通。

各单位可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自身实际,采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功能。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世明、李伯中、陈希、朱朝阳、谢迎军、潘磊。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明确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技术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重点城市供电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023年全员安规普考试题

2023年全员安规普考试题

2023年全员安规普考试题《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及时、准确地查清O,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单选题]A.事故原因(正确答系)B.事故类型C.事故影响D.事故损失答案解析:第八十六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

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o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全面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O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单选题]A.生命B.生产C.财产D.生命和财产(「确笆案)答案解析: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本条例。

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O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单选题]A.县级B.市级C.县级以上D.市级以上答案解析:第三条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O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单选题]A.县级以上(小B.市级以上C.县级D.市级答案解析: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减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9.23•【文号】国防减救办发〔2024〕13号•【施行日期】2024.09.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国防减救办发〔2024〕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以下简称应急物资)是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抢险救援救灾的重要保障,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及大国储备体系建设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锚定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立足抢大险、救大灾应急物资需求,夯实实物储备基础,拓展多元储备渠道,强化快速投送能力建设,强化应急物资统筹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基层、规范引领,逐步建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政社协同、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二、提高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能力(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及设施设备建设。

要因地制宜,通过新建、改扩建及租赁等方式,加强各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点),特别是重点地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储备库(点)建设。

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全国县级储备库(点)覆盖率达到100%,2030年前,力争实现多灾易灾地区乡镇级储备库(点)全覆盖。

鼓励加快、加大新质生产力投入力度,引入现代仓储物流技术和设备,加快储备库设施改造和设备升级;结合发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创新社会服务等,根据实际需要为储备库配备应急通信装备、物流终端设备、电动叉车、液压拖车等实用新型装备。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12.30•【文号】国发〔2021〕36号•【施行日期】2021.12.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1年12月30日“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工作进展。

“十三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明显提升,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改革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组建应急管理部,强化了应急工作的综合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力量资源的优化管理,增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初步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力量。

建立完善风险联合会商研判机制、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机制、救援队伍预置机制、扁平化指挥机制等,推动制修订一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

稳步推进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转制,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支持各类救援队伍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

秘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二00七年九月目录1适用范围 (8)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8)2. 1平台体系结构 (8)2 2总体功能要求 (9)2 3平台基本构成 (10)3国务院应急平台 (11)3. 1应急通信系统 (11)3. 1. 1电话调度系统 (12)3.1.2多路传真系统 (14)3.1.3卫星通信系统 (15)3 .2计算机网络系统 (17)3. 2. 1局域网 (18)3 2 2网络与系统管理 (19)3 2 3服务器与存储系统 (20)3 2 4广域网 (21)3 3视频会议系统 (24)3 3 1功能要求 (24)3 3 2 性能要求 (24)3 3 3接口要求 (25)3 3 4引用标准 (25)3 4图像接入系统 (26)3 4 1功能要求 (26)3 4 2性能要求 (26)3 4 3接口要求 (26)3 4 4引用标准 (26)3 5综合应用系统 (27)3.5 .1技术架构要求 (28)3 .5.2 运行环境 (28)3.5.3性能要求 (28)3.5 .4综合业务管理 (28)3 5 5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30)3 5 6综合预测预警 (30)3 5 7智能辅助方案 (31)3 5 8指挥调度 (33)3 5 9应急保障 (33)3.6数据库系统 (34)3 6 1功能要求 (35)3 6 2 DBMS性能要求 (35)3 6 3基础信息数据库 (35)3 6 4地理信息数据库 (36)3 6 5事件信息数据库 (36)3 6 6预案库 (37)3 6 7模型库 (37)3 6 8知识库 (37)3 6 9案例库 (38)3 7应急指挥场所 (39)3 7 1显示系统 (39)3 7 2供电系统 (39)3.7 .3综合布线 (40)3 7 4其他要求 (40)4省级应急平台 (41)4 1应急通信系统 (41)4 1 1有线调度系统 (42)4 1 2无线调度系统 (44)4 1 3多路传真系统 (45)4 1 4短波通信 (46)4 1 5卫星通信系统 (47)4 2计算机网络系统 (48)4 2 1局域网 (48)4 2 2广域网 (48)4 .3视频会议系统 (49)4 3 1功能要求 (49)4 3 2性能要求 (49)4 3 3接口要求 (50)4 3 4引用标准 (50)4 4图像接入系统 (50)4 4 1功能要求 (50)4 4 2性能要求 (50)4 5综合应用系统 (51)4 5 1技术架构要求 (51)4 5 2综合业务管理 (51)4.5.3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51)4.5.4综台预测预警与研判 (51)4.5.5能辅助方案 (52)4 5 6指挥调度 (52)4 .5.7应急保障 (52)4.5.8应急评估 (52)4.5.9模拟演练 (52)4 6数据库系统 (53)4 6 1基础信息数据库 (53)4 6 2事件信息数据库 (53)4 6 3预案库 (54)4 6 4模型库 (54)4 6 5知识库 (54)4 6 6案例库 (54)4 6 7文档库 (54)4.7应急指挥场所 (55)4.7 .1显示系统 (55)4 .7.2供电系统 (55)4.7.3综合布线 (56)4 .7.4 其他要求 (56)5 部门应急平台 (57)5.l应急通信系统 (57)5. 2计算机网络系统 (58)5. 3视频会议系统 (58)5 4图像接入系统 (59)5 4 1性能要求 (59)5 4 2引用标准 (59)5 5综合应用系统 (59)5 5 1技术架构要求 (59)5 5 2综合业务管理 (59)5 5 3风险隐患监测防控 (59)5 5 4预测预警 (60)5 5 5智能辅助决策 (60)5 5 6指挥调度 (60)5 5 7应急保障 (60)5 5 8应急评估 (60)5 5 9模拟演练 (60)5 6数据库系统 (60)5 6 1基础信息数据库 (60)5 6 2地理信息数据库 (61)5 6 3事件信息数据库 (61)5 6 4预案库 (61)5 6 5知识库 (62)5 6 7模型库 (62)5 7应急指挥场所 (62)5 7 1功能要求 (62)5 7 2引用标准 (62)6移动应急平台 (63)6.1大型移动应急平台 (63)6 1 1功能要求 (63)6.1.2性能要求 (63)6 1 3综台应用软件 (65)6 1 4车载数据库 (65)6 1 5接口要求 (65)6 1 6引用标准 (65)6 2中型移动应急平台 (65)6 2 1功能要求 (66)6 2 2性能要求 (66)6 .2.3综合应用软件 (67)6.2.4车载数据库 (68)6.2 .5接口要求 (68)6 2 6引用标准 (68)6 3小型移动应急平台 (68)6 3 1功能要求 (68)6 3 2性能要求 (68)6 3 3综合应用软件 (69)6 3 4便携数据库 (69)6 3 5接口要求 (69)6 3 6引用标准 (69)7 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 (70)7 1数据交换 (71)7.1.2性能要求 (73)7 .1.3技术要求 (73)7 2数据共享 (73)7 2 1功能要求 (74)7 2 2技术要求 (74)7 2 3共享机制 (74)7 3省级共享与交换节点 (75)7 4部门共享与交换节点 (75)8安全保障体系 (76)8 1总体要求 (76)8 1 1原则要求 (76)8 1 2分级分域安全保障要求 (76)8 2安全保障要求 (78)8 2 1通信系统安全保障 (78)8 2 2基于内网的应急平台系统 (78)8 2 3基于外网的应急平台系统 (78)8 2 4移动应急平台 (79)8 3安全管理 (80)8 4容灾备份 (80)8 4 1本地备份. (80)8.4.2异地容灾 (80)9规范性引用文件 (81)10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82)10.1术语和定义 (82)1 0.1.1突发公共事件 (82)10.1.2应急平台 (82)10 1 3移动应急平台 (82)10 .1. 4应急方舱 (82)10 .2缩略语 (82)ﻬ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为了指导和规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研发和建设工作,保证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十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技术要求。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议稿

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建议稿

应急指挥中⼼建设⽅案建议稿xxx应急指挥中⼼建设⽅案⼀、指导思想及基本概念1.应急指挥中⼼建设指导思想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通过建⽴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应该以“⼀案三制”(完备的应急预案、⾼效的运作机制、健全的应急体质、成熟的社会法制)为核⼼,平战结合,依托信息平台,帮助监狱管理者做好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作。

2.监狱突发事件有哪些?依据《国家公共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分为4⼤类(⾃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事件、13分类、近50种类。

监狱突发事件包括:3.项⽬建设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可⾏性研究报告》《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系统建设指导意见》《xxx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没找到,客户应该有)⼆、应急指挥中⼼总体架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显⽰终端⼤屏幕PDA ⼿机电话传真互联⽹应急⽹站指挥⼤厅:指挥调度相关部门进⾏突发事件处置的场所,指挥⼤厅主要包括显⽰系统、会议⾳响系统、集中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

效果图如下:基础⽀撑系统:包括有线通讯系统、⽆线集群通讯系统、计算机⽹络系统、IP视频会议系统、现场图像视频接⼊系统。

数据库系统:包括基础信息库、突发事件库、地理信息库、监管信息库、预案库、知识库、案例库、⽂档库等。

应急应⽤系统:依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北京市应急管理软件应⽤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xxx应急指挥中⼼项⽬应该包括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的风险隐患管理、预测预警、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应急模拟演练等功能。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三、分项建设⽅案1.应急应⽤系统应急管理讲究平战结合,应急应⽤系统分类如下:1)应急值守接报系统应急值守接报系统主要实现突发事件的接报和⽇常的应急值班管理功能,具体如下:(⼀)突发事件接报接警⼈员录⼊突发事件基本信息。

2021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2021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2021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1、( )信息系统包括:受政府严格监管的信息系统;纳入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

A一类B二类C三类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 )负责直调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行风险预警工作,并对全网可能导致八级以上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发布风险预警管控情况进行跟踪督导A信息通信调度B国网信通公司C信息通信职能管理部门D国网信通部正确答案:B3、A和B类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故障,造成机房中自动化、信息或通信设备失电。

所属故障类型为()A信息网络类B信息安全类C机房电源及空调类D通信网络类正确答案:C4、《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与运维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第二条规定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范”的工作原则规范地开展A谁主管、谁负责B谁运营、谁负责C管理和技术并重D抓防并举正确答案:C5、《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业务授权许可使用管理办法》各单位信息化部门主要职责不包括()。

A负责贯彻执行公司信息系统业务授权许可使用相关规章制度B负责组织公司信息系统业务授权许可使用相关信息技术、运行和安全等工作C责组织开展本单位信息系统业务授权许可使用相关信息技术、运行和安全等工作D负责对本单位信息系统业务授权许可使用相关技术、运行和安全等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考核正确答案:B6、《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中信息系统安全主要任务时确保信息运行和确保信息内容的A持续、稳定、可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B连续、稳定、可靠秘密性、完整性、可用性C持续、平稳、可靠机密性、整体性、可用性D持续、稳定、安全机密性、完整性、确定性正确答案:A7、《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工作中要求,对重要网段要采取()技术措施A网络层地址与数据链路层地址绑定B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C强制性统一身份认证D必要的安全隔离正确答案:A8、《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运行安全事件报告工作要求》规定,按照“分级分类、按期限时、迅速准确、应报必报”的总体要求开展()报告工作。

2022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库含答案参考46

2022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库含答案参考46

2022 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内容及考试题库(含答案)1. 【判断题】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在监控平台中完整、准确地录入所属道路运输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基础资料等信息,并及时更新。

( √ )2. 【判断题】客运企业应当逐步建立客运车辆技术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客运车辆的技术管理。

( √ )3. 【多选题】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合理使用,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使用范围的有()。

( ACD )A、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B、车辆交强险支出C、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D、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奖励等支出E、安全管理人员工资4. 【多选题】《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七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客运车辆进行审验,每年审验一次。

审验内容包括: ()。

( BCDE )A、驾驶员信息B、车辆违章记录C、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情况和客车类型等级评定情况D、按规定安装、使用符合标准的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情况E、客运经营者为客运车辆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情况5. 【单选题】运输危(wei)险货物结束后,被污染过的车辆及工具,可到()进行车辆清洗消毒处理。

( D )A、普通洗车店B、路边C、河边D、具备条件的单位6. 【多选题】下列哪些车辆禁止从事道路运输活动()。

( ABCE )A、报废车辆B、擅自改装车辆C、拼装车辆D、二手车辆E、检测不合格车辆7. 【多选题】车辆技术档案包括:()( ABCD )A、车辆基本信息B、车辆技术等级评定C、车辆主要零部件更换D、车辆行驶里程8. 【判断题】汽车客运站领导和工作人员应当实行“一岗双责”制,既对分管的业务工作负责,又对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 √ )9. 【单选题】客运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

( C )A、部门应急预案B、分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D、专项处置措施10. 【单选题】有关客运驾驶员驾驶时间和歇息时间等的规定,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省级应急平台满足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地市级和县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平台和异地会商等主要功能。按照国务院应急平台要求完成有关任务,提供国务院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等。可根据有关规定,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1)国务院应急平台平时满足国务院值守应急需要,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保持联络畅通;可实时接报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现场图像,以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在国务院应急指挥厅召开视频会议,察看事发现场情况,进行异地会商,调用地方和部门应急平台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对事态发展进行仿真模拟和研判分析,实施指挥调度等。
IP地址和域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划执行。
IP电话调度台应具备同时接入4路电话、同时接听2路电话,同时呼出4路电话的能力,可显示被叫号码,被叫号码能自动关联用户名及相关信息系统。
3)接口要求。IP电话终端支持IP协议,并支持IEEE 802.3af以太网供电能力。
4)引用标准。
YD/T1264-2003《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4)地市级、县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基础,要结合实际,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特别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现场图像信息并及时上报,提供上级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等。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应急平台和省级应急平台报送现场图像等有关信息。具体要求,由各地区进一步明确。
1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
为了指导和规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研发和建设工作,保证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本技术要求。
保密电话调度系统
1)功能要求。保密电话调度系统实现国务院对部门、省级应急平台的保密电话调度,应具有组呼和群呼、电话会议、数字录音、优先呼叫、连选等功能。
2)性能要求。每个调度台应能同时接入4路电话、同时接听2路电话,同时呼出4路电话,可显示被叫号码,被叫号码能自动关联用户名及相关信息系统。系统可靠性不小于99.9999%。
省级应急平台在满足本地区应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部门应急平台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地市级和县级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综合协调、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调度指挥、异地会商和现场图像采集等主要功能,并能够向国务院应急平台提供数据、图像、资料等。
部门应急平台针对本部门或本领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接报处理、跟踪反馈和应急处置等应急管理需要,建设并完善本系统专业应急平台,与相关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重点完成预测预警、信息报告、指挥调度和异地会商等功能,并能够向国务院应急平台提供专业数据和实时图像等信息。
根据需要,国务院、省级(含市地)和部门应急平台等可与同级军队(武警)应急平台互联,国务院和部门应急平台可与国际应急机构联接。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1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结构示意图
总体功能要求
建设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中心,以省级和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通过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主要功能,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的相互协同、有序应对,满足国家和本地区、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多路传真系统
1)功能要求。支持不小于16路传真同时收发,支持接收传真自动识别分发、传真到达自动提示,人工接收确认等功能。系统支持发送传真优先级设置、紧急传真优先发送、传真线路自动负载均衡的功能;当大量传真或群发传真时,能自动排队、自动寻找空闲的线路发送,并均衡每条传真线路的传真负载量,可具有保密传真功能。系统支持可定制的群发、定时发送、详细日志、查询、统计和存储等功能。
系统支持与部门、省级应急平台已建的多路传真系统互联,满足应急值守的需要。
2)性能要求。传输速率应支持4800bit/s、9600bit/s、14400bit/s,可选支持更高速率。纵向分辨率为3.85线/mm时,通信建立率和报文成功率应达到100%,文字可读度达到100%。多路传真系统存储设备的容量满足在线存储3个月数据,离线存储6个月数据的需要。
2)性能要求。每个调度台应能同时接入4路电话、同时接听2路电话,同时呼出4路电话,可显示被叫号码,被叫号码能自动关联用户名及相关信息系统。系统可靠性不小于99.9999%。
3)接口要求。调度交换机应具备电路型2.048Mbps或155Mbps中继接口;须支持中国7号信令、ISDN PRI、BRI信令。
3)接口要求。接入电话网的接口参数应符合YD/T514的相关规定。
4)引用标准。
GB/T3382.1-2003《文件传真三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互通技术条件第1部分:用于文件传输的三类传真终端的标准化》
GB/T3382.2-2003《文件传真三类机在电话网中的互通技术条件第2部分:在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文件传真传输规程》
普通电话调度系统
1)功能要求。实现国务院对部门、省级应急平台的电话调度,应具有组呼和群呼、电话会议、数字录音、优先呼叫、连选等功能,调度台具有优先呼叫功能,并可对其它有关电话进行强插强拆(可选),可与部门、省级应急平台电话调度系统互联。调度电话应做到呼入、呼出一次拨号。与普通电话网互联,可组织包括党政专网普通电话、公网电话、移动电话、卫星电话及无线集群电话等的电话会议。
2)性能要求。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带宽能力不小于36MHz。
支持话音业务时,应达到语音清晰、连续、延时小,通话质量达到长途电话质量要求。
2)性能要求。系统的可靠性不小于99.999%。单路呼叫建立时间应在5s以内;端到端延时应小于400ms,其中网络时延小于250ms,两侧终端处理时延小于150ms;系统网络时延抖动小于80ms,丢包率小于3%。
语音编码支持G.711、G.729、G.723.1,可选支持G.726,语音质量达到MOS 3.5级以上。具有传真功能,支持T.30协议和T.38协议。
应急通信系统
支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时话音、数据、视频等传输。充分利用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公众与专用通信网络、有线与无线通信资源,实现与各级应急平台间以及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现场间的信息传输,以及现场移动应急平台互联,确保应急处置时通信联络的安全、畅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保障应急处置人员的通话优先权。
YD/T1434-2006《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数字录音系统
普通电话调度系统和IP电话调度系统配置数字录音设备。
1)功能要求。数字录音系统应实现对普通电话调度系统和IP电话调度系统的录音。系统应具有对调度台录音、存储、备份、查询、放音和录音监听、管理等功能。
2)性能要求。数字录音系统需支持高精度的DTMF检测,可准确检测混合在话音里的信号;支持话音能量检测和声控录音,支持自动录音增益控制,支持自动校时,支持录音声音自动增益平衡,支持至少4路同时录音。
数字录音系统的文件存储格式能依据标准可调,语音支持可调压缩比可为2,4,8等。数字录音设备的容量满足在线存储3个月的数据,离线存储6个月的数据。
3)接口要求。数字录音设备应支持E1接口、以太网接口或模拟用户线接口等。
无线调度系统
根据国家统系统,北京市数字集群网络应为国务院应急平台分配专用VPN,实现国务院应急平台和在京各有关部门、北京市政府之间的无线调度通信。国务院应急平台至少配置1个调度台及20个手持式终端,有关部门应急平台配置10个手持式终端。调度台具有组呼、群呼、紧急呼叫、强插等功能,手持终端具有双向通话功能。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能以VOIP的形式实现话音功能,语音通信实现单跳,系统具有内置回音抵消功能。实现各级应急平台之间的IP数据传输和数据广播功能,数据的传输速率可变。支持基于H.264编码的IP视频会议、图像传输和图像多播业务。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配置相应网管系统,实现应急使用时卫星系统、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网管系统采用标准和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便于系统的维护升级以及与其它相关网管系统的接口和通信。
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由电话调度系统、多路传真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组成。其示意图如下:
图3国务院应急平台应急通信系统示意图
集群通信车和GSM/CDMA通信车使用当地电信运营商有关设备。
电话调度系统
电话调度系统由保密电话调度、普通电话调度、IP电话调度、无线调度等系统组成,其中保密电话调度、普通电话调度、IP电话调度应满足同时组织多组独立电话会议的需要,各系统电话会议容量应满足120方同时通话的要求。
平台基本
各级应急平台主要由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信息接报与发布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应急指挥场所、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组成。
图2应急平台基本构成示意图
13
国务院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中心,能够满足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应急管理业务需要,以及同时处置多起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具有风险隐患监测、综合预测预警、信息接报与发布、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保障、应急评估、模拟演练和综合业务管理等功能。
在国家应急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建成之前,将规划利用运营商宽带卫星资源,采用过渡期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满足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应急通信需求,同时保证能够平滑过渡到国家应急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1)功能要求。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能支持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送。实现全国统一组网,支持动中通、静中通移动平台接入,实现卫星通信网络和地面网络的有效互通和备份。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国务院应急平台和部门、省级应急平台与现场移动应急平台间进行话音、数据和视频图像信号的传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