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监测报告及地下水水质化验报告

合集下载

某组织土壤及井下水自行监测报告(仅供参考)

某组织土壤及井下水自行监测报告(仅供参考)

某组织土壤及井下水自行监测报告(仅供参考)某组织土壤及井下水自行监测报告(仅供参考)1. 引言此报告旨在提供某组织土壤及井下水自行监测的结果和相关数据。

通过该监测报告,该组织能够了解土壤和井下水的质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 监测方法2.1 土壤监测由于土壤的重要性,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土壤监测。

监测过程包括采样、分析以及数据记录。

我们采用了标准监测方法和仪器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井下水监测井下水是一个重要的水资源,因此我们也进行了井下水的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水质、水位、水量等方面的参数。

我们使用了适当的设备和方法进行井下水的采样和测试。

3. 监测结果3.1 土壤监测结果通过土壤监测,我们获得了各项指标的数据。

详细的监测结果及其分析如下:- 土壤pH值: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土壤酸碱性适宜。

- 有机质含量:略高于标准范围,建议进行一些土壤改良措施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 重金属含量:砷、铅等重金属均未超过限值,土壤质量良好。

3.2 井下水监测结果井下水监测结果如下:- 水质指标:井下水的pH值、氧含量及微生物指标等均符合标准要求。

- 水位变化:井下水水位保持稳定,未出现异常的水位变化。

- 水量:井下水水量在正常范围内,满足该组织的需求。

4. 结论根据我们的监测结果,土壤和井下水的质量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然而,为了确保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该组织继续定期进行土壤和井下水的监测,并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5. 参考文献- [标准监测方法手册]- [井下水监测规范]请注意,此报告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正式的监测报告或法律文件。

如需要更详细或具体的信息,请与专业机构或咨询服务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咨询。

水质监测总结报告范文(3篇)

水质监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报告时间: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报告单位:XX市环境监测站报告内容:对2022年度水质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二、水质监测工作概述2022年,XX市环境监测站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保障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全面加强水质监测工作。

现将2022年度水质监测工作总结如下:1. 监测任务完成情况(1)地表水监测:共监测地表水断面100个,其中国控断面20个、省控断面40个、市控断面40个。

(2)地下水监测:共监测地下水监测井50个,其中地下水水质监测井30个、地下水水质监测井20个。

(3)饮用水源监测:共监测饮用水源地20个,其中地表水饮用水源地10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10个。

2. 监测数据质量(1)地表水监测数据合格率为98%,其中国控断面合格率为100%,省控断面合格率为95%,市控断面合格率为96%。

(2)地下水监测数据合格率为95%,其中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合格率为90%,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合格率为100%。

(3)饮用水源监测数据合格率为100%。

三、存在问题1. 部分监测断面水质指标超标,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总磷等。

2. 部分监测井设备老化,影响监测数据准确性。

3. 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监测技术掌握不够熟练。

四、改进措施1. 加强监测技术培训,提高监测人员业务水平。

2. 加大设备更新力度,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

3. 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覆盖率。

4. 加强水质预警,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

5. 严格执法,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

五、总结2022年,XX市环境监测站在水质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水质监测水平,为保障水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2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本报告旨在总结2023年度水质监测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水质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地下水污染物监测与分析实验报告

地下水污染物监测与分析实验报告

地下水污染物监测与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地下水污染物监测与分析实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为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设备和试剂1. 设备:地下水采样器、取样瓶、水质分析仪器(如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pH计、电导仪等。

2. 试剂:采样前的去离子水、标准溶液、分析试剂等。

三、实验步骤1. 地下水采样在实验区域选择合适的地下水监测点位,使用地下水采样器采集地下水样品。

根据具体要求,每个监测点位至少采集不同深度的3个样品,并记录采样点位和深度信息。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地下水样品倒入干净的取样瓶中,避免样品接触空气。

根据需要,在取样过程中添加相应的试剂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3. 检测分析将采集的地下水样品带回实验室,使用水质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

首先,使用pH计和电导仪测量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污染物浓度的测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 地下水样品的pH值范围在X到X之间,表明样品的酸碱性适中。

2. 根据离子色谱仪测量得到的结果,地下水中存在X、Y、Z等污染物,并测得其浓度范围分别为X至X、Y至Y和Z至Z。

这些污染物可能源自附近的化工厂排放或周边土壤的渗透。

3. 气相色谱仪的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中存在甲苯、二甲苯和苯等有机污染物,浓度范围分别为X至X、Y至Y和Z至Z。

这些有机污染物可能来自附近的工业废水。

五、实验结论通过对地下水污染物的监测与分析实验,我们发现了地下水中存在多种污染物,并测得其相应浓度范围。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可能对地下水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治理,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六、实验总结地下水污染物监测与分析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地下水质量状况的重要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仪器和试剂并进行了准确的操作,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6篇)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6篇)

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6篇)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地下水污染调查报告篇一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

但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人们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

据最精确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亿人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加拿大的人口。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一三个贫水国之一。

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

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多。

水污染现状更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城市水污染水现状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

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

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

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

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

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

以我国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

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

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农村水污染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

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

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

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平衡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我们进行了此次地下水资源调查。

二、调查区域概况本次调查的区域位于_____,地理坐标为_____,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地貌类型主要为平原和丘陵。

气候属于_____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_____毫米,年平均气温为_____摄氏度。

三、调查目的与方法(一)调查目的1、了解调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赋存状况,包括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岩性等。

2、评估地下水资源的量,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储存量、可开采量等。

3、掌握地下水资源的水质状况,包括主要污染物、水质类别等。

4、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二)调查方法1、收集资料收集了调查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水文、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资料,包括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气象资料、水文监测数据、水资源公报等。

2、实地调查对调查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包括对水井、泉眼、河流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出露点进行了观测和采样,对含水层的岩性、厚度等进行了测量和描述。

3、室内实验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了室内实验分析,测定了水温、pH 值、电导率、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主要离子含量等水质指标。

4、数值模拟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调查区域的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对地下水资源的量和水质进行了模拟和预测。

四、地下水资源赋存状况(一)含水层分布调查区域主要发育有_____含水层,其中浅层含水层主要分布在_____,厚度一般为_____米;深层含水层主要分布在_____,厚度一般为_____米。

(二)含水层岩性浅层含水层岩性主要为_____,渗透性较好;深层含水层岩性主要为_____,渗透性较差。

原平市重点水源地地下水监测分析与水质评价报告

原平市重点水源地地下水监测分析与水质评价报告

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3-0131-02原平市重点水源地地下水监测分析与水质评价报告闫国卿(山西省原平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山西忻州034100)摘要:对原平市地下水的现状进行了细致论述,指出了地下水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同时,强调了对重点水源地地下水进行监测分析的必要性和科学指导依据。

此外,对原平市的地理位置和供水现状进行了概述,对重点水源地进行了检测地的选取、水样抽查,并在水质评价指标上进行了明确说明,就原平市重点水源地地下水监测分析与水质评价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和良性运行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水质检测;水质分析;水质评价中图分类号:X832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3.1311原平市重点水源地地下水概要1.1原平市地下水现状地下水是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水污染已成为原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1.2监测区的重要性原平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重点水源地位于原平盆地,地下水存在严重超采和环境地质问题。

原平从1993年撤县改市以来,市区集中的需水较大的化工单位用水量加大,造成局部地下水开采超标的降落漏斗形态,加之地表水体受到工业生产污水排放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区域供水能力持续降低,水资源的短缺势必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因此,将原平市城区地下水水源地定为监测重点,监测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地下水水位、水质随时空变化的发展趋势,为地下水水源地建设和管理、地下水资源评价、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该重点水源监测井原定为15个,北起文殊庄,南至小原平;东起桃园,西到解村、尚家庄,控制面积33km2。

1.3原平市供水情况1.3.1城区供水量原平市城区的社会经济用水主要来源是原平市自来水公司水厂。

【VIP专享】地下水监测报告及地下水水质化验报告

【VIP专享】地下水监测报告及地下水水质化验报告
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井田内水井是为了了解地下水本底值,地下水类型,水位 高低,以确认煤矿开采后去水位、水质的影响,也对矿井水处理设 施提供基本数据。 监测浅层水是因为浅层水最易受到污染,如果监测结果显示污 染严重,那么在井筒掘进、采煤引起的导水裂隙带等方面要详细评 价,防止污染水串层,影响下一含水层的水质。 监测点布设:应包括矿井水(同一矿区其它矿或本矿)、民井水 (潜水层及承压水层均有);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本区处于大兴安岭西坡,南北环山,中间地势较低且开阔,呈 一近东西向的狭长盆地,盆地地形标高 560-650m 之间,外围标高 650-935m 之间,南北低山地区喷出岩分布广泛且大部分裸露,风化 裂隙发育,大气降水易于沿裂隙渗入地下,成为本区地下水的主要 补给来源,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径流,以泉的形式或直接排泄于下游 地区。 1、地表水体 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根河及其支流。根河位于本区西北部约
6km 处,向西南方向径流,注入额尔古纳河,河水面平均宽 110m, 水深 2—5m;流速 0.74-2.00m/s,平均 1.37m/s;流量 0-332.0m3/s, 平均 71.4 m3/s;河流曲率较大,为老年期河流。另外在矿区西部有 一北西向的季节性河流,为根河支流,在拉布达林镇南 2km 处的拉 —海公路桥下侧流过,河宽 2.5m,水深 0.1m,流速 0.09m/s,流量 1.32 m3/s,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根河(测绘期间干涸)。 2、含水层
矿区采煤抽排大量的地下水,破坏和疏干矿区和周边地区地下 水资源,使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矿区水资源的枯竭,引起隐伏矿 区的地面下降,诱发岩溶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大量的矿井地下水若 直接外排则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水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对矿井 地下水进行监测。
矿井简介
慧通煤矿(原光明煤矿),始建于 1958 年,当时以小立井土法 开采。1973 年建设现一号斜井,生产能力 3 万吨/年。由于矿井的回 采工艺比较落后,矿井安全条件差,为提高本矿井资源回收率和机 械化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政 策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矿井的装备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我矿进行了技术改造,现井田面积约 1.121km2,开采标高 +583m~+275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0.45Mt/a,全矿井划分为一个开 采水平,水平标高为+375m。

地下水环境托县环境监测报告

地下水环境托县环境监测报告

第一节地下水的了解第二节了解内蒙古地理位置,地下水情况一、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系统划分2、含水岩类划分3、地下水分布特点二、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分析1、地表水资源状况2、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状况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状况4、水资源评价5、缺水情况分析三、问题研究及对策第三节了解内蒙古托县的污染情况一、托县工业园区概况二、托县工业园区污染状况三、解决方法1第一节地下水的了解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质洁净、温度变化小、不易被污染、分布广泛和可调节性等优点,在保障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地下水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直接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的状况。

在我国,无论是在北方河流干涸的地区,还是南方远离河流的位置,地下水均成为主要的水源。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地下水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地下水开发正在向“深”、“广”发展,开采层不断加深,开采范围不断扩大。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水源保障,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超量开采地下水,诱发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水质恶化、土壤盐渍化等水环境问题。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当前全世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1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域分布差异明显,南方地下水资源丰富,北方相对缺乏。

南、北方地下淡水天然资源量分别约占全国地下淡水总量的70%和3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增长迅速。

第二节了解内蒙古地理位置,地下水情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性水资源短缺问题显得非常突出。

据统计,全国有1/4的国土面积缺水,1/10地区的水资源仅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108m3。

由于不合理开发水资源,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地枯竭、引发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植被死亡、湿地消失等一系列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区采煤抽排大量的地下水,破坏和疏干矿区和周边地区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矿区水资源的枯竭,引起隐伏矿区的地面下降,诱发岩溶矿区岩溶地面塌陷。

大量的矿井地下水若直接外排则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水环境污染。

因此有必要对矿井地下水进行监测。

矿井简介
慧通煤矿(原光明煤矿),始建于1958年,当时以小立井土法开采。

1973年建设现一号斜井,生产能力3万吨/年。

由于矿井的回采工艺比较落后,矿井安全条件差,为提高本矿井资源回收率和机械化装备水平,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矿井的装备水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我矿进行了技术改造,现井田面积约1.121km2,开采标高+583m~+275m。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全矿井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为+375m。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本区处于大兴安岭西坡,南北环山,中间地势较低且开阔,呈一近东西向的狭长盆地,盆地内地形标高560-650m之间,外围标高650-935m之间,南北低山地区喷出岩分布广泛且大部分裸露,风化裂隙发育,大气降水易于沿裂隙渗入地下,成为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径流,以泉的形式或直接排泄于下游地区。

1、地表水体
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根河及其支流。

根河位于本区西北部约6km 处,向西南方向径流,注入额尔古纳河,河水面平均宽110m,水深
2—5m;流速0.74-2.00m/s,平均1.37m/s;流量0-332.0m3/s,平均71.4 m3/s;河流曲率较大,为老年期河流。

另外在矿区西部有一北西向的季节性河流,为根河支流,在拉布达林镇南2km处的拉—海公路桥下侧流过,河宽2.5m,水深0.1m,流速0.09m/s,流量1.32 m3/s,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根河(测绘期间干涸)。

2、含水层
区域内含水层以边缘基岩裸露区的岩石风化裂隙含水层和区内
沉积岩的煤层和煤层间孔隙含水层为主,据测绘调查资料,其地下水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80m3/h,地下水化类型一般为HCO3-Cl-Na-Ca 型和HCO3-Cl-Ca-Na形水,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

3、隔水层
区域内在腐植土下部普遍存在一层粘土或砂质粘土层,成为本区主要隔水层,其厚度一般从几米到十几米,隔水层隔水效果较好。

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井田内水井是为了了解地下水本底值,地下水类型,水位高低,以确认煤矿开采后去水位、水质的影响,也对矿井水处理设施提供基本数据。

监测浅层水是因为浅层水最易受到污染,如果监测结果显示污染严重,那么在井筒掘进、采煤引起的导水裂隙带等方面要详细评价,防止污染水串层,影响下一含水层的水质。

监测点布设:应包括矿井水(同一矿区其它矿或本矿)、民井水(潜水层及承压水层均有);
监测点位应保证包括:矿井工业场地、排矸场地下径流的上、下游;井田外围可能受疏干影响的民井;井田内平均布设1~2 口民井。

矿井水水质分析
慧通煤矿于2008年9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231勘探队对矿井排水水质进行水质分析。

按照《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监测方法进行。

水质分析成果如下:
二号钻孔水质分析结果(165m)
三号钻孔水质分析结果(18m)
四号钻孔水质分析结果(深度53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