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描写黄河的诗句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关于黄河的诗句古诗词,带白话文意思及翻译

关于黄河的诗句古诗词,带白话文意思及翻译

关于黄河的诗句古诗词,带白话文意思及翻译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无数诗人的赞美与歌颂。

黄河畔的壮丽景色常常激发出诗人的灵感,诗句中隐含着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深情。

下面是一些关于黄河的古诗词,通过白话文意思的解释和翻译,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美丽的诗句。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话文意思】:从遥远的地方,黄河流经着白云弥漫的天空,一座寂寞的城池矗立在万仞高山之间。

【翻译】:黄河奔腾而过,流经着云雾缭绕的天空,面对着高山峻岭的城池显得孤独而壮美。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话文意思】:仿佛一夜间,春风突然来到,一千颗、一万颗梨树竞相开放着花朵。

【翻译】:宛如春风不期而至,让成千上万颗梨树都迎来了花开的盛景。

3. 沽名钓誉新陈腐,只留清白在人间。

【白话文意思】:追求虚名和夸耀是陈腐过时的行为,只有保持自己的纯洁和正直才能留存于人间。

【翻译】:追求名利和虚荣是陈腐过时的行为,只有保持自己的清白与正直才能在人间留下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4. 滔滔巨浪挟砂石,万里长河落日红。

【白话文意思】:滔滔巨浪托带着砂石奔涌而下,万里长河在夕阳的映衬下染上了红色。

【翻译】:黄河的巨浪滚滚前行,带着沉积物和砂石冲刷而过,享有着万里长河在夕阳映照下的壮丽景象。

5.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白话文意思】:突然听到岸边响起了歌声,桃花潭的水深达到千尺。

【翻译】:突然间,传来了岸边歌声,桃花潭水深不测。

6.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话文意思】:黄河的水流入大海,想要看尽千里风光。

不过,还想再往上升一层楼。

【翻译】:黄河的水流不断奔流入海,希望观赏到尽头的风光。

但是,我还想再向更高处去看。

7.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楚庄》。

【白话文意思】:商人的女儿并不知道国家的沉沦和痛苦,依然在江对岸远远传来《楚庄》的歌声。

【翻译】:商人的女儿对于国家的覆亡和痛苦并不了解,依旧在江对岸唱起了《楚庄》的歌。

对黄河的描写诗句

对黄河的描写诗句

对黄河的描写诗句
以下是三条关于黄河的描写诗句及相关内容:
1.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哎呀呀,你想想看,那黄河的水就好像是从天上倾泻而下一般,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就如同瀑布从云端直落,气势磅礴得让人惊叹不已。

例子:有一次我站在黄河边,看着那滔滔不绝的河水奔腾向前,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诗,可不就是这样嘛,那河水一路呼啸着冲向大海,真的再也不会回来了呀!
2.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是刘禹锡《浪淘沙》里的诗句哟。

哇塞,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带着万里的泥沙,那是经历了多少的风浪淘洗才从遥远的天边而来呀。

就好像一个历经沧桑的勇士,一路披荆斩棘而来。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黄河那浑浊却充满力量的水流时,不就能深深体会到这种感觉吗?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呀。

嘿,白天的太阳依着山慢慢落下,黄河向着大海滚滚流去,这画面多么简洁又震撼呀!就像一幅宏伟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想想看,我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看着黄河奔腾入海,是不是会被这种自然的力量所打动呢?那感觉真的是太奇妙啦!
我觉得这些描写黄河的诗句真的是太生动、太形象了,让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黄河的雄伟和壮观!。

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古诗及译文

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古诗及译文

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古诗及译文一、引子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这句古诗出自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句古诗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黄河的壮美气象,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本文将通过对这句古诗的分析和译文的探讨,带领读者一同感受这壮美景象所饱含的哲理和情感。

二、古诗分析1. 文字解析诗中“千里黄河一壶收”一句,通过“一壶收”四个字,表现了诗人极度震撼的情绪。

黄河千里长,千里黄河一壶收,这句警句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黄河壶口瀑布的雄浑气势。

句子中的“收”字,意味着江河的水流汇聚成瀑布,形成壮观的景观。

这也与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母亲河的身份相得益彰,以更加丰富的形象语言表现了黄河的雄壮与壮美。

2. 意境描绘古诗所描绘的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勾勒出了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是黄河三大瀑布之一,以瀑布气势磅礴、壶口气象独特而著称。

诗人通过这一句诗意境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壶口瀑布的壮美气象,领略到了黄河的雄浑与壮丽。

三、译文探讨经典古诗的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又要表达出现代读者的理解和共鸣。

以下是我根据个人理解尝试译出的《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的译文:千里黄河万壶水,倾泻壶口瀑布深。

万里黄河一壶收,瀑布山水意象新。

这个译文参考了原句的意境,力求表达出对黄河壶口瀑布的赞美和敬仰,同时力求符合现代读者的口语化表达,希望能够更好地传达出这句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深刻理解和体味每一句经典古诗的内涵和情感,对于撰写高质量的中文文章至关重要。

我个人对这句古诗的理解是,它不仅仅是一句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我国壮丽山川和千年文明的赞美。

这句诗所表达的壮丽和雄伟,正是我国大好河山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句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赞美,也可以领略到他们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依恋。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和探讨,我们重新审视了《千里黄河一壶收壶口瀑布》这句古诗的内涵和情感,感受到了壮美自然景观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关于黄河的诗句赏析

关于黄河的诗句赏析

黄河的诗句赏析关于黄河的诗句赏析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是那样的气势磅礴,您是那样的宏伟壮观,您是亿万华夏儿女力量的源泉!您流经全国九个省市,滋润着祖国富饶的大地,养育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黄河的诗句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精选关于黄河的诗句1、<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6、<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黄河二首>唐·杜甫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8、<咏史诗·黄河>唐·胡曾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9、<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明薛瑄黄河赋注解及译文

明薛瑄黄河赋注解及译文

明薛瑄黄河赋注解及译文
《黄河赋》是唐代文学家明薛瑄创作的一篇赋体作品,描写了黄河的浩渺壮丽和对人类的深远影响。

下面是对《黄河赋》的注解和译文:
注解:
1. 黄河,指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流经九个省份,对中国的农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磅礴,形容黄河的气势雄伟壮观。

3. 临洮,洮河的上游,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4. 飞泻,形容水流迅猛地流下。

5. 汹涌,形容水流激荡翻腾的样子。

6. 激湍,形容水流湍急的样子。

7. 河奔,形容黄河水流迅猛奔腾的样子。

8. 长流,指黄河的长流不息。

9. 沿流,顺着黄河的水流方向。

10. 潜流,指黄河地下的暗流。

11. 淙淙,形容水流细小的声音。

12. 漩涡,形容水流旋转的样子。

13. 波涛,形容水流像波浪一样翻腾的样子。

14. 洪水,指黄河的洪水泛滥。

15. 滔滔,形容水流滚滚向前的样子。

16. 汹汹,形容水流猛烈的样子。

17. 沧海,比喻黄河的浩大。

18. 矗立,形容黄河两岸的山峰高耸的样子。

19. 浩荡,形容黄河的气势宏大。

20. 泱泱,形容黄河的气势雄伟。

译文:
黄河,磅礴的巨流,从临洮飞泻而下,汹涌激湍,奔腾不息。

沿流而行,潜流淙淙,漩涡波涛,洪水滔滔汹汹。

黄河如同一片汪洋大海,两岸山峰矗立,浩荡泱泱。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译文月光下黄河横躺,月光下战场似的黄沙漫漫。

轰隆隆的奔流翻腾不息,荒野伸向无尽的远方。

书信难寄遥远的会稽,去燕台的路啊还很漫长。

我这样长年的四处漂泊,竟再也不觉得是客居他乡。

注释寒沙:寒冷的沙滩。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平野:平坦的旷野。

天荒:极言空间无尽或历时久远。

吴会:吴地的会稽,即作者故乡。

燕台:指燕京,今北京。

明朝的京城。

赏析:此诗写作者在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宿于黄河舟中。

两岸的沙滩在月光下闪着银光,令人想起古战场的气氛。

黄河的惊涛拍岸,传来惊心动魄的声响。

它沿着开阔的平野如同一条巨龙向前游动,不知所来,不知所止。

宦游日久,萍踪无定,与家乡书信难通,求闻达亦无门径。

这种凄苦的处境令人心情抑郁,竟生不知今夕何夕的怅惘,不辨故乡异乡的愁闷。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2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中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译文不要把阿胶向黄河里倾倒,这里上天的意思难以明了。

黄河能曲曲弯弯上通中河,刚从昆仑发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平定天下时宣誓好听,严君平占卜张骞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黄河才澄清一次,你又何必着急报告好消息。

注释莫把阿胶向此倾:语出庾信《哀江南赋》。

阿胶,药名,据说将其投入浊水,可使浊水变清。

解(jiě):能。

通中汉:古人说黄河的上游叫通天河,与天上的中河相通连。

中汉,中河。

应须曲:双关语,既是说黄河的曲曲弯弯上通天河,也是说人们只有逢迎拍马不走正道,才能混进朝廷,谋取高位。

汉代民谣有“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仑:先秦人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至张骞上考河源才知不是。

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带小: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汉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时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

《描写黄河的诗句》赏析

《描写黄河的诗句》赏析

《描写黄河的诗句》赏析《描写黄河的诗句》赏析1、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出自明代诗人李流芳的《黄河夜泊》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赏析此诗写作者在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宿于黄河舟中。

两岸的沙滩在月光下闪着银光,令人想起古战场的气氛。

黄河的惊涛拍岸,传来惊心动魄的声响。

它沿着开阔的平野如同一条巨龙向前游动,不知所来,不知所止。

宦游日久,萍踪无定,与家乡书信难通,求闻达亦无门径。

这种凄苦的处境令人心情抑郁,竟生不知今夕何夕的怅惘,不辨故乡异乡的愁闷。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黄河原文翻译及赏析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注释(1)、这首诗不是真的赋咏黄河,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讽唐代的科举制度。

(2)、“莫把”二句:揭露官场像黄河水一样混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河水的阿胶都倒进去,也无济于事。

天意难明: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3)、银汉:天上。

此指皇帝身边。

(4)、“高祖”句:是汉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

”意思是说赐给你们的爵位是永恒的,自由等到黄河变得像衣带那样窄、泰山像磨刀石那样平的时候,你们的爵位才有可能失去。

喻指贵族世代霸占朝廷爵禄,不肯放手。

(5)、“仙人”句:贵族阶级把持朝政,犹如“仙人占斗”(象征皇室或朝廷)。

要想考试求官的人(客槎),只要经过他们援引,就飘飘直上了。

(6)、“三千”二句: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

诗人用这句话的原义说,三千年黄河才澄清一次,谁能够等得着呢?你也不用预先报告好消息。

反过来就是说,朝廷上的乌烟瘴气,就和黄河水变清一样,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赏析」这首《黄河》,不是真要赋咏黄河,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嘲唐代的科举制度。

一开头,作者就用黄河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试的虚伪性,揭露官场正和黄河一样污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的阿胶都倾进去,也无济于事。

接着又用“天意难明”四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下面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画科举场中的黑暗。

诗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

黄河古来又有九曲之称,如刘禹锡《浪淘沙》词:“九曲黄河万里沙”。

诗人巧妙地把这两层意思联系起来,驰聘想象,写道:“解通银汉应须曲”。

表面上是说黄河所以能够通到天上去,是因为它河道曲折。

可是“银汉”在古人诗词又常用来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这句的真实意思是说,能够通到皇帝身边去的(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高官显位),必是运用“曲”的手段,即不正当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描写黄河的诗句翻译赏析
描写黄河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有关赞美黄河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登鹳雀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

其全文诗句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

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诗句如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翻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征人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中庸。

其全文诗句如下: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翻译】
去年去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阳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河阳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中庸。

其全文诗句如下: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翻译】
滚滚黄河从千里之外奔涌而来,宽阔的江面上架有河阳浮桥;在此送别友人到遥远的晋国故里去,路途一直延伸到茫茫的远方。

倚着栏杆,遥望千里之外的友人所住之地,但见北风萧萧,雨声淅沥,吹打着载着友人远去的马儿。

《行路难》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北风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黄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罗隐。

其全文诗句如下: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晚渡黄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

其全文诗句如下: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桌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巨源。

其全文诗句如下:
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

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

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

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

其全文诗句如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