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

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事故背景:某高层住宅楼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事故原因:电气线路老化、过载、短路等故障引发火灾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添加标题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我们应深入了解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危害,加强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应建立健全电气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总结:通过分析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可以发现电气火灾的发生往往与设备老化、过载、短路等电气故障有关。因此,建立健全电气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场勘查: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查,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包括电气设备的运行记录、维护保养情况等。
分析原因: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结合相关资料,对电气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直接和间接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案例分析,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内容3:电气设备安全培训与教育 * 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对员工进行电气火灾预防教育,了解电气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对员工进行电气火灾预防教育,了解电气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
预防措施:加强电气线路检查维护,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案例三:某工厂车间电气火灾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强化备品备件管理
建立有效的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关键备品备件的数量和质量 。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电气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 技能和安全意识。
04 事故案例四:雷 电引发电气火灾 事故
事故经过
损毁,多人受伤。
经调查,起火原因系电线短路所 致。火灾发生时,正值深夜,居 民楼内多数居民熟睡,火灾迅速
蔓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火灾导致部分楼层严重损毁,多 人受伤,其பைடு நூலகம்部分伤者因吸入有 毒烟雾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损
伤。
事故原因分析
01
02
03
电线短路
由于电线绝缘层老化、电 线过载或电线接触不良等 原因,导致电线短路,引 发火灾。
该电工在操作过程中,未佩戴任何个人防 护用品,对现场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和警惕。
3. 设备维护不当
4. 管理不到位
该高压清洗机在事故发生前已经存在一些 故障,但未得到及时维修和保养,导致设 备处于不安全状态。
该施工现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和检查机制。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事故涉及人员
一名28岁的男性电工,以及其 他工作人员。
事故发生时情况
该电工在进行高压清洗机的操 作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步骤进 行操作,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
1. 电工操作技能不足
2. 安全意识薄弱
该电工在操作高压清洗机时,未接受过相 关培训,对操作规程不熟悉,未能严格按 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加强对居民的电气安全教 育,提高居民对电气安全 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

事故案例总结报告范文(3篇)

事故案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事故概述事故发生时间:2023年4月15日事故发生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事故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事故类型:火灾事故二、事故经过2023年4月15日14时30分左右,XX科技有限公司一栋综合楼发生火灾。

火灾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员工进行自救,并拨打119报警。

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消防车和消防员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

经过约2小时的全力扑救,火灾被扑灭,无人员伤亡。

三、事故原因分析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1. 直接原因:综合楼一层办公室内电气线路老化,存在短路故障,引发火灾。

2. 间接原因:(1)公司对电气线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2)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未及时发现电气线路故障;(3)火灾发生时,部分员工疏散不及时,未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疏散。

四、事故教训1.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对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公司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应急预案:公司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4. 加强疏散演练: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整改措施1. 对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对综合楼内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对老化、破损的线路进行更换,确保电气线路安全运行。

2.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4. 加强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总结本次火灾事故的发生,给公司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电厂事故案例教育(3篇)

电厂事故案例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电厂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危害。

为了提高电厂安全生产水平,本文将结合一起典型的电厂事故案例,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对电厂安全生产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

二、事故案例简介2018年某月,我国某地一家火力发电厂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

事故原因是一台锅炉水冷壁管爆裂,导致大量高温高压蒸汽泄漏,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多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事故发生前,该锅炉已运行超过20年,设备老化严重。

锅炉水冷壁管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期运行,管壁磨损、腐蚀,导致管壁强度下降,最终爆裂。

2. 安全检查不到位事故发生前,电厂安全检查存在漏洞。

锅炉水冷壁管爆裂前,曾出现轻微泄漏现象,但未引起足够重视,未能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3. 违规操作事故当天,操作人员在进行锅炉启停操作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致锅炉水冷壁管承受过高压力,最终爆裂。

4. 应急处置不当事故发生后,电厂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导致事故扩大。

首先,电厂未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延误了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其次,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部分人员操作失误,进一步加剧了事故危害。

四、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电厂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

对于老化设备,要加大检查力度,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 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电厂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安全检查到位。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电厂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4. 完善应急预案电厂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5. 加强应急管理事故发生后,电厂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1. 引言电气事故是指由于不正确或不安全的电气操作、设备故障或设计缺陷而导致的事故。

电气事故不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及时进行电气事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电气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电气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事故的教训,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电气安全水平。

2. 案例一:电气火灾事故2.1 案例描述该电气火灾事故发生在某工厂的电气室中。

当时,电气室内的电缆发生了高温过载,导致电缆损坏并起火。

火势迅速蔓延,最终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2.2 案例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该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1.设备老化:电缆长时间使用,老化严重,无法承受额定负荷,导致电缆过载。

2.缺乏维护:工厂长期忽视对电气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查,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隐患。

3.过载保护不完善:电缆不具备足够的过载保护装置,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无法及时切断电源,导致电缆过热。

2.3 教训与预防措施从该案例中可以得出以下教训,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与维护: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的老化和故障问题。

2.更新设备:对老化严重的电缆和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适用性。

3.安装过载保护装置:对电气系统中的电缆和设备安装过载保护装置,确保在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过载引发火灾。

3. 案例二:电击事故3.1 案例描述该电击事故发生在某公共场所的洗手间中。

当时,有一名顾客触摸到了洗手台上的电器插座,导致电流通过身体,造成了电击伤害。

3.2 案例分析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该电击事故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1.不合格的设备:洗手台上的电器插座存在设计和制造的缺陷,未能满足安全要求,导致触摸电器插座时发生电击。

2.不正确的使用方法:顾客在使用洗手台时没有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未将手部彻底擦干后触摸电器插座。

电气焊火灾案例及分析总结

电气焊火灾案例及分析总结

差动变压器的转换电路——相敏检波电路在动态测量时,假定位移是正弦波,即按x ≈xmSinωt运动。

那么次级输出电压的相位角与衔铁的位移有关。

因此为能确定衔铁的移动方向,还得判别输出电压的相位。

通过相敏检波电路,就能得到既能反映位移大小、又能反映位移方向(极性)的测量信号。

图4-22为相敏检波电路的原理图。

图中四个特性相同的二极管D1~D4串接成一个回路,四个节点1~4分别接到两个变压器A和B的次级线圈上。

变压器A的输入为放大了的差动变压器的输出信号而其输出为u=Ul + u2;变压器B的输人信号为u0,称为检波器的参考信号,它和差动变压器的激励电压共用一个电源。

通过适当的移相电路保证u和u。

同频同相或反相。

是作为辨别极性的标准(参照物)。

Rf为连接在两个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中点之间的负载电阻。

经相敏检波电路,当衔铁在零点以上移动时,不论载波在正半周还是负半周,在负载电阻只f 上得到的电压始终为正的信号。

当衔铁在零点以下移动时,负载电阻Rf 上得到的电压始终为负的信号。

即正位移输出正电压,负位移输出负电压;电压值的大小表明位移的大小,电压的正负表明位移的方向。

因此,原来呈V字形的输出特性曲线(见图4-18)就变成了过零点的一条直线,如图4 - 23所。

需要说明的是,经相敏检波和差动整流输出的信号,仍然含有高频分量,因而还需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这样才能获得与衔铁一致的有用信号。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各种性能的集成电路相敏检波器,例如LZX1单片相敏检波电路。

LZX1为全波相敏检波放大器,它与差动变压器的连接如图4-24(a)所示。

相敏检波电路要求参考电压和差动变压器次级输出电压同频率、相位相同或相反,因此,需要在线路中接人移相电路。

如果位移量很小,在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端还要接入放大器,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到LZX1的输入端。

通过LZX1输出的信号,还需经过低通滤波器,滤去调制时引人的高频信号,只允许与位移x对应的直流电压信号通过。

典型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案例概况时间:2020年5月12日地点:一家位于城市中心的办公楼事故经过:当天上午10点左右,突然传来了一股烟味和电火花声,随后办公室的电线着火了。

楼内的员工们立即启动了紧急疏散程序,并报警求助。

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用水枪迅速将火扑灭,并确认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然而,电线着火导致的烟雾和水灭火后的残留物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接下来,我们将从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和使用三个方面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1.电气设备的安装在办公楼的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首先,电线的敷设不符合规范,存在绝缘不足、线路过载、接地不良等问题。

此外,部分开关插座和插线板的质量也不达标,易导致电气火灾。

2.电气设备的维护办公楼在平时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上存在疏忽,电气设备长期使用下来,线路老化、插座磨损和绝缘材料老化等问题逐渐显现。

这些未及时处理的问题为电气火灾埋下了隐患。

3.电气设备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职工们存在一些电气安全意识不强,用电不规范的现象。

例如,有人在插座上用多头插座过多地接电器,导致了线路过载。

此外,一些员工私自购买劣质电器并接上电源使用,也是导致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一大原因。

事故救援与处理一旦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至关重要。

1.紧急疏散在电气火灾发生后,办公楼内的员工们迅速启动紧急疏散程序,并在建筑物内各处张贴逃生指示牌,确保每个人都能尽快安全撤离。

2.报警求助紧急疏散后,员工们要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人员前来救援。

同时,要关闭电源总闸,防止火灾继续蔓延。

3.消防救援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要首先确保员工的安全撤离,并迅速展开灭火救援工作。

对于电气火灾,要选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切断电力供应,并开展水枪灭火工作。

4.清理和处置在电气火灾后,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和处置工作,清除烟雾和灭火残余物,防止二次火灾的发生。

同时要对受损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电气焊火灾案例及分析总结报告

电气焊火灾案例及分析总结报告

电气焊火灾案例及分析总结报告概述:在工业生产中,电气焊是常见的一种作业方式。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电气焊过程中发生火灾的案例时有发生。

本报告将对几起电气焊火灾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旨在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及管理者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案例一:短路引发线缆着火事故描述:某XXX制造企业,在日常生产操作中,一名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电气焊作业时,突然发现附近的线缆冒烟,并迅速蔓延至周围物品。

通过应急处理和消防器材使用后,最终扑灭了火势。

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导致短路:事后检查发现,线缆存在严重老化问题,其中部分绝缘层已出现裂纹和断裂情况。

2. 操作忽视检查环节:这名技术人员没有充分检查线缆状态就开始进行焊接作业。

3. 缺乏紧急处置措施:初始阶段未能立即停止焊接操作,导致火势失去控制。

经验教训:1. 定期检查设备:对线缆等电气设备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分。

2. 受限空间注意防火: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时,需特别警惕周围环境是否易燃易爆。

3. 建立应急机制:当出现火灾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尽快扑灭火源或报警求援。

案例二:电焊过程中引发高温点着火事故描述: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正在室外进行电焊作业时,突然发生高温点着火。

由于及时发现,并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原因分析:1. 操作技巧不规范:工人在电焊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程序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2. 工地管理不到位:缺乏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监督,在电焊作业中存在无意识违规行为风险。

经验教训:1. 加强培训与考核:对从事电气焊作业的工人,必须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以提升其操作技能水平,并及时进行相关安全考核。

2. 安全文化建设:建立一个机制完备、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在施工现场上的安全教育和纪律约束力度。

案例三:使用非标准线缆引发火灾事故描述:某XXX电器公司的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在维修工作过程中使用了非标准线缆,结果导致电焊时起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

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

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

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1. 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 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 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 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

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

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

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

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伤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

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

幸亏被送进医院及时救治,鄢某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电气短路烧毁了电容柜上不少电气元件,造成该柜联接系统单体停车长达3.5小时,给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事故原因l. 鄢某严重违反《电气安全检修规程》中“不准带电检修作业”的规定。

心存侥幸,冒险蛮干,在该电容柜完全可以断电检修的情况下,却带电检修作业,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2. 鄢某习惯性违章作业。

在拔插式保险时,本来可以用岗位上配备的专用工具——保险起拔器。

可是,他自以为经验十足.懒得去拿,却用手钳直接带电拔保险,而导致电容柜短路并产生电弧致自己灼伤和系统停车,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3.鄢某在检修前,未编制设备检修方案,未填写检修任务书,未办理设备检修许可证,更没有与岗位操作人员取得联系,趁操作人员中午买饭的时候,想偷偷地把保险换掉,使自己的违章行为神不知鬼不觉。

结果,习惯性违章终于使他在小河沟内翻了船,是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岗位当班操作工海某严重失职失责。

本来已发现鄢某在岗位上转来转去不愿离去,已意识到他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做,但不闻、不问、不沟通、不追查、不提醒,结果他去买饭的短短几分钟,却给鄢某违章行为造成可趁之机。

5. 电仪车间安全管理不到位,不严格,有死角。

规章制度制定的不少,讲的也多,但落实的不够,违章行为没有真正得到有效消除。

电仪车间安全教育不到位,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到员工特别是违章者的思想上。

预防措施1.鄢某习惯性违章行为给电仪车间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

车间领导经过深刻反思,决定发动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深刻的事故剖析,首先从领导开始。

车间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副职、管理人员、技术员、班组长来到受伤住院的鄢某的病榻前,用实际案例接受事故危害教育。

2.在全车间范围内开展为期1周的事故案例教育。

发动全体员工学习讨论鄢某为什么会违章,为什么会受伤害,展开深刻的剖析。

要求员工在自查的同时,查找身边的隐患,以此达到对员工的警示教育的目的。

3. 重新修订车间安全管理制度,不但要大力宣传宣讲,而且要求员工们都必须认真地落实到工作中,执行在行动上。

采取联防制的方法,一人违章,全体受罚。

达到事前讲到,事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全员制约的效果。

4. 在全车间范围内开展学业务、学技术、学规程、学制度活动。

比学习、比思想、比技能、比遵章、比零违章的零事故目标。

教训与启示鄢某伤愈出院归来,车间让他在全车间范围内以班组为单位进行为期1周的现身说法巡回演讲,展开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宣战。

纠正违章,首先从思想上去认识违章行为的极大危害性,让员工去认识违章行为是自己的敌人,你不消灭它,它就会伤害你的基本常理,从而达到人人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章守法,自觉遵守规程,自觉遵守制度,安全操作,安全检修作业。

\某县供电所触电事故案一、事故概况及经过某县供电所改修线路,违反操作规章,造成1死1伤,直接经济损失3026.61元的严重后果。

某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114条之规定,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该所副所长陈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判处该所负责技术工作的李某免予刑事处分。

1985年9月25日上午,陈某带领4名工人检修城关105猫营区、l06设在县百华大楼处的共杆线至老供电所线路。

8时40分,陈某用一乌江牌香烟纸盒写上“当班的同志,来请停105”。

叫一民工带到变电站,值班员黄某、李某见条后,于9时停了105干伏高压电。

停电后,陈某未做短路保护,便和工人邱某到县土产公司门前上电杆作业,工人黎某上105、106共用电杆拆旧线,工人班某在杆下接新线,黎某拆完旧线就下杆了。

李某在邮局门口等车下乡检查安全,未等到车,约9时回变电站。

巡线工吴某问李某:“106事故停电,是什么原因”?李某到值班室询问了黄某,得知106是三相不平衡停电。

在查阅操作表时,看到陈某写停105城内电的字条,就动手检查106线路问题,发现106是中相领克松动,就用领克棒将领克推紧。

并在记录中写上“线路无事故,处理错误”。

于10时10分令值班员黄某送106的电。

11时20分,当班某和黎某再上105、106共杆作业时,造成班某触电死亡,黎某触电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026.61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违背操作规程。

陈某身为供电所副所长,带领工人改修线路,却违反操作规章,不作好短路保护,也不设置安全保护措施,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2.缺乏联系沟通。

李某在排除故障过程中,已看到陈某写的字条,却不与陈某进行联系,就擅自决定送电,是造成作业工人触电伤亡的重要原因。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严格操作规程,及时加强信息沟通。

改修线路,既要作好断电,设置安全保护等措施,各有关人员又要加强联系,及时沟通信息,以互相配合,统一行动,保证万元一失。

违章操作触电死亡事故2001年5月25日,山西某橡胶厂在生产操作过程中,1名员工因为违章操作而触电死亡。

一、事故经过5月25日凌晨,该企业1号胎面线在生产6.50—16胎面时,机头工刘某未及时将胎面头搭上通往三层水槽的过辊,当他登上架子准备往过辊上放胎面头时,胎面头已经超过位置约450cm左右。

这时按照工艺规定,应该立即停车,将多余部分割掉后重新启动机器,但是他却在未停车情况下,割断了多余的胎面头,结果这段割断的胎面头在爬坡皮带转变下行处挤入上8号挤出机传送带之间的夹缝中,挤压转动成直径为25cm、宽50cm、重约20kg左右的胶卷。

胶卷在从夹缝弹性挤落过程中碰碎了安装在千层片斜上方、爬坡皮带下方的照明汞灯(220V、250W),掉落到两个千层片之间。

2时15分左右,刘某发现用于照明的汞灯破碎,关停了胎面联动线,踩在接取皮带上用手去拿这卷胎面。

在拿取过程中,右颈肩部碰及已被撞碎汞灯的限流灯丝,发生触电,从接取皮带上摔落在地。

同班组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抢救并送住医院,经半小时的抢救,抢救无效死亡。

经法医鉴定,为右颈肩部、左肘内侧电流击伤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工在处理挤压在两千层片之间的胎面胶卷过程中,右颈肩部碰及已被撞碎汞灯的限流灯丝,发生触电,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操作工在工作中违反《胎面压出(单、双层主副手)岗位工艺操作应会标准》和安全用电“十不准”有关要求,没有及时停车处理割断留在爬坡皮带上的胎面,致使这段胎面胶夹在设备中滚动成卷掉落砸碎照明灯,同时又未及时通知电工进行更换处理,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4.作业环境不良,现场电器设备安装不合理。

三、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1.向全公司各部门通报这起事故,立即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用电安全状况,落实电器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触及的照明灯具加装防护罩。

2.将原安装在爬坡皮带下方的照明灯改装在2.5m高的机架上,避免操作时将灯碰碎。

3.开展“事故反思月”活动,以各班组、各岗位为单位,结合事故案例及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反思、讨论;修订、补充、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增加设备异常情况下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用电知识培训;组织观看公司历年仍起工伤事故录像并认真反思;以岗位为单位开展反事故演练,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按标准规范操作。

业务不熟有电当没电违章作业险丢命一条一、事故概况2001年5月24日9时50分,辽宁省某石化厂总变电所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面有灰尘,于是就找来一把笤帚打扫,造成1Okv高压电触电事故。

经现场的检修人员紧急抢救苏醒后,送住市区医院。

经医生观察诊断,右手腕内侧和手背、右肩胛外侧(电流放电点)三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

二、事故经过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

这时车间主管电气的副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和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

当宁某和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