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_复习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 BaSO4 Cu(OH)2 等 B.气体: NH3,SO2,H2S,CO2等 C.难电离的物质: 弱酸 弱碱 水 等 D.单质: H2 Na I2 等
E.氧化物: Na2O Fe2O3 等
练习1: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①硫酸和氢氧化钠
B. 强碱: NaOH KOH Ba(OH)2 等 C. 可溶性盐(熟记P110溶解性表)
(1).浓硫酸作反应物时不改写。 (2).Ca(OH)2等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若存在于 溶液中(澄清石灰水),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 一般是沉淀,写化学式(CaSO4,Ag2SO4)。 (3).氨水作为反应物时写成NH3.H2O,作为生成 物时,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成NH3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得到2×3e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2Al + Fe2O3
还原剂 氧化剂
0
+3

2Fe + A l2O3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0
+3
失去2×3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的规律 1、价态律: 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无氧化性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具有双重性 2、归中定律 不同价态的同一元素的化合物间反应,遵循:高 价降,低价升,只靠拢, 不交叉,最多到同价。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1 0 -1 +5 ⑴KClO3 + 6HCl = 3Cl2 ↑+ KCl + 3H2O
§2-2 离子反应
3.电离与电离方程式 电离: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 动的离子的过程。 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Al2(SO4)3 2 Al3+ + 3 SO42-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定义:阳离子由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由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 物
④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定义: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带电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 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原因: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 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 注意:胶体的胶粒有的带电,有电泳现象;有的不带 电,没有电泳现象(如淀粉溶液)。
3Cu(NO3)2+ 2 NO↑+ 4H2O
+2
+2
失去3×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有关概念
氧化剂:定义: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表现:在反应时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还原剂:定义: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表现:在反应时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氧化性: 得电子的能力( 氧化剂的性质 ) 还原性: 失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的性质 )
一、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化合物就叫做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 的化合物就叫做非电解质 例:判断下列物质是不是电解质 铜片、石墨、 盐酸、CO2、NH3、SO3。 2.电解质的分类 分类标准: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解程度大小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2 +6 0 +4 ⑵H2S + H2SO4(浓)= S ↓+ SO2↑ + 2H2O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置换 反应 化合 反应
氧化还 原反应
分解 反应 复分解 反应
非氧化还 原反应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 (1)定义: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实质: 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的改变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前提 Ⅰ写 Ⅱ改 Ⅲ删 Ⅳ查 关键 途径 保证
注 意 1. 应该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A. 强酸:HCl HNO3 H2SO4 等
Fe(OH)3胶 体粒子向 阴极移动--带正电荷
阴极
阳极
+
⑤胶体的凝聚 Ⅰ加电解质溶液 Ⅱ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Ⅲ加热凝聚(加热较长时间)
1.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 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 中,所形成的物质( B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 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 ②③④ C.②③⑤ D. ①③④⑥ 2. 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D )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医药上用三氯化 铁止血 ④ 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1.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同时满足质量守恒 和电荷守恒. 3.检查离子方程式中化学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迁移运用3
判断离子是否能够大量共存
几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取决于它们之 间能否发生反应。若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就能大量共存; 否则,就不能大量共存。
1.离子间若能发生下列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
(1)生成难溶物(如Ba2+与SO42-、CO32-;Ag+与Cl-、I-、Br-) (2)生成挥发性物质(如H+与HCO3-、CO32- ;OH- 与NH4+) (3)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如H+与OH-、 SO32-、HCO3-、 CO32-、S2- 、F-、CH3COO-;OH-与H+、HCO3-)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胶体的分类
胶 体
根据分散质 微粒的构成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 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气溶胶:烟、云、雾
根据分散剂 液溶胶:AgI胶体、Fe(OH) 胶体 3 的状态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3.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产生一 条光亮的“通路”。 ②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不断 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③渗析 定义: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 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小分 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
§2-3 氧化还原反应
2.用双线桥法、单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2Al
0
+ Fe2O3
6百度文库-
+3

2Fe + A l2O3
0
+3
失去2×3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单线桥法
只要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不要标明“得、失”电 失去6×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子)。 ②2KClO3
12e+5 -2
2KCl+3O2↑
-1
0
得到2×6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4
-1
③ MnO2+ 4HCl(浓)
2e6e0 +5

+2
0
MnCl2 + Cl2 ↑+ 2H2O
得到1×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得到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④3Cu + 8HNO3(稀)
必修I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 化
§2-1物质的分类
§2-2 离子反应
§2-3 氧化还原反应
§2-1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 H2SO4
HCl HNO3 H2SO3 2、树状分类法 纯净物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③氯化钡和碳酸钠
②盐酸和碳酸钾
① H+ + OH- =H2O ② 2H+ + CO32- =H2O + CO2↑ ③ Ba2+ + CO32- =BaCO3↓
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沉淀: Ag++Cl-=AgCl↓ (2)生成气体: 2H+ + CO32- = H2O+CO2↑ (3)生成弱电解质(水):H++OH-=H2O H+ + CH3COO- = CH3COOH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2+ + Fe = Fe2+ +Cu 例1: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①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 = 2Fe3++3H2↑ ②铝与稀盐酸反应 Al+3H+ = Al3++H2↑ ③2FeCl3+Fe = 3FeCl2 (正确) Fe3++Fe = 2Fe2+
④ 所有的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O3-、HS-、 H2PO4-、HPO42-等)既不能跟H+又不能跟OH-大量共存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D ) A. K+ H+ SO42- OHB. Na+ Ca2+ CO32- NO3C. Na+ H+ Cl- CO32D. Na+ Cu2+ Cl- SO422.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 Ca2+ Na+ CO32- NO3生成难溶物 CaCO3
物质
混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氧化物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 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④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 CO32-+2H+ = H2O+CO2↑ BaCO3+2H+ = Ba2++H2O+CO2↑ ⑤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Ba2++SO42-=BaSO4↓ Ba2++OH-+H++SO42-=BaSO4↓+H2O

Ba2++2OH-+2H++SO42-=BaSO4↓+2H2O 归纳:怎样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② Ca2+ Na+ SO42- NO3③ H+ K+ Cl- OH④ NH4+ K+ OH- SO42⑤ H+ K+ HCO3- SO42⑥ Na+ K+ CO32- OH-
生成微溶物 CaSO4
生成水 生成 NH3· H2O 生成CO2、H2O 能大量共存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 ◆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一种物质得到氧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 氧被还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点: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 表观现象。 ◆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点: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 还原反应。 特点: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①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无有色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等
②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大量能与OH-反应的离子。 如:H+、NH4+、HCO3-、 HSO3- 、HS-、 Cu2+、Fe2+、 Al3+、Mg2+、Fe3+ ….. ③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大量能与H+反应的离子;如: OH-、 HCO3-、CO32-,SO32-、HSO3-、CH3COO-、S2-、 HS-…..
①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来分
分散质
分散剂

液 固
气 液 固
②当分散剂为水或其他液体时(分散剂为液态),按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来分:
分散系(液态分散剂)
溶液(<1nm)
胶体(介于1-100nm)
浊液(>100nm)
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三、胶体
1.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叫 胶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