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膳与膳食保健 精华版
中医院药膳食谱_中医养生药膳食谱

中医院药膳食谱_中医养生药膳食谱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药膳,寓医于食,结合药材与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
中医院推荐的药膳食谱有哪些?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中医院药膳食谱,希望对你有用!中医院养生的药膳:青椒炒鸭块原料:鸭脯肉、青椒、鸡蛋。
配料:黄酒、盐、干淀粉、鲜汤、味精、水淀粉、植物油适量。
做法:鸭脯肉切成薄片,用清水洗净后淋干。
将鸡蛋取清和干淀粉、盐搅匀与鸭片一起拌匀上浆。
青椒去籽、去蒂洗净后切片。
锅烧热后加油烧至四成热,将鸭片下锅,用勺划散。
炒至八成熟时,放入青椒,待鸭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锅内留少许油,加入盐、酒,鲜汤烧至滚开后,再将鸭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功效:温中健脾,利水消肿。
中医院养生的药膳:白鲫滚荷包蛋原料:白鲫鱼、鸡蛋。
配料:生姜、胡椒粉适量。
做法:白鲫鱼宰洗净,慢火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铲起。
鸡蛋煎为荷包蛋状,铲起。
起油镬爆香姜片,加入清水适量,武火滚沸,下白鲫鱼滚片刻,下荷包蛋,滚沸后入适量食盐、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湿开胃。
中医院养生的药膳:冬瓜草鱼汤材料:冬瓜500克,草鱼250克,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
先用油将草鱼(带尾)煎至金黄色,取沙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把鱼、冬瓜一同放入沙锅内,先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祛风、利湿、除热。
中医院养生的药膳:薏苡仁橘皮粥材料:薏苡仁50g,玉竹10g,橘皮5g,大枣10枚,粳米200g。
做法:将薏苡仁、玉竹、橘皮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置于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待米烂粥稠即成。
功效: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生津的功效。
中医院养生的药膳:木瓜雪耳羹材料:雪耳15g、木瓜200g、冰糖适量。
做法:雪耳用清水泡软后摘洗干净。
木瓜和冰糖准备(用了半只木瓜)。
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块。
中药养生食谱大全全书

中药养生食谱大全全书1. 煲一锅当归鸡汤:材料:当归、鸡肉、枸杞、山药、红枣。
制作方法:将鸡肉切块煮熟,放入煲中加水,加入当归、枸杞、山药、红枣,炖煮2小时即可食用。
2. 乌发汤:材料:红枣、龙眼肉、黑豆、桂圆肉。
制作方法:将黑豆煮熟,加入红枣、龙眼肉、桂圆肉煮熟,每天早晚各喝一碗。
3. 枸杞炖猪蹄:材料:猪蹄、枸杞、姜片。
制作方法:将猪蹄煮熟,加入枸杞、姜片炖煮1小时即可。
4. 百合莲子瘦肉汤:材料:瘦肉、百合、莲子、姜片。
制作方法:将瘦肉煮熟,加入百合、莲子、姜片炖煮1小时即可。
5. 党参粥:材料:党参、红枣、米。
制作方法:将党参、红枣洗净,和米一起煮成粥,每天早晚各吃一碗。
6. 枸杞桂圆红枣茶:材料:枸杞、桂圆肉、红枣。
制作方法:将枸杞、桂圆肉、红枣放入瓦煲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即可食用。
7. 竹荪炖鸽子:材料:竹荪、鸽子、红枣、姜片、枸杞。
制作方法:将鸽子煮熟后,放入煲中加入竹荪、红枣、姜片和枸杞,炖煮1小时即可食用。
8. 薏米山药粥:材料:薏米、山药、红枣、枸杞、米。
制作方法:将薏米、山药、红枣、枸杞和米一起煮成粥,每天早晚各吃一碗。
9. 熬苓膏:材料:茯苓粉、山药粉、薏米粉、红枣。
制作方法:将茯苓粉、山药粉、薏米粉和红枣混合,加水煮沸后煮5分钟,冷却后食用。
10. 黄芪红枣炖鸡汤:材料:黄芪、红枣、鸡肉、姜片。
制作方法:将鸡肉切块煮熟,加入黄芪、红枣和姜片炖煮1小时即可。
11. 当归枸杞红糖水:材料:当归、枸杞、红糖。
制作方法:将当归、枸杞加水煮沸后加入红糖,搅拌均匀,每天早晚饮用一杯。
12. 五味子蜂蜜水:材料:五味子、蜂蜜。
制作方法:将五味子煮沸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每天早晚饮用一杯。
13. 百合薏米糙米粥:材料:百合、薏米、糙米。
制作方法:将百合、薏米和糙米一同煮成粥,每天早晚各吃一碗。
14. 枸杞茶:材料:枸杞。
制作方法:将枸杞用开水冲泡,隔水加热后饮用。
15. 玉竹炖雪梨:材料:玉竹、雪梨、冰糖。
中药养生食谱书

中药养生食谱书
以下是一本中药养生食谱书的菜谱内容,无须标题和重复的文字:
【第一章:滋补食材类】
1. 黄芪鸡汤
2. 人参炖鸭
3. 党参猪骨汤
4. 枸杞炖牛肉
5. 熟地蛋花汤
【第二章:清热解毒类】
1. 金银花绿豆汤
2. 黄连苦瓜汤
3. 生地草莓沙拉
4. 菊花决明绿豆粥
5. 芦荟蒸鳕鱼
【第三章:补肾壮阳类】
1. 巴戟天鸡蛋羹
2. 菟丝子牛肉汤
3. 山药猪肚煲
4. 枸杞红枣糯米粥
5. 腰果龟苓膏
【第四章:调养气血类】
1. 当归鸡蛋羹
2. 红枣山药粥
3. 川芎蜜枣茶
4. 红花酿左旋肉碱
5. 红枣桂圆鸽蛋糕
【第五章:舒筋活络类】
1. 乌龟血葱姜煲
2. 竹叶青梅酒
3. 葛根鲫鱼汤
4. 当归羊肉煲
5. 白芍红枣糖水
【第六章:明目养肝类】
1. 菊花绿豆粥
2. 枸杞桂圆红枣茶
3. 蟹黄菊花炒鸡蛋
4. 扶正明目鸽蛋羹
5. 酸枣仁炒明虾
以上是一本中药养生食谱书的部分内容,厚望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中国药膳配方大全

完整版)中国药膳配方大全中国药膳配方大全药膳是以天然的中药材为基本原料,按照医学理论,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配成处方,再与特定的食物组合,进行烹调,制成膳食菜肴。
药膳具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其中涵药物之性,蕴食物之味,不但食之可口,色香味美,还能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悄然,令人老当益壮,生命之树常绿。
中国药膳本着“医食同源”的原则,配方极其严格,补勿过偏,攻勿太猛,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纠偏补弊,通过扶正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养生目的。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帮助大家运用药膳提高健康水平,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家庭常用药膳,希望这些药膳能够进入您的餐桌。
菜肴1.莲子猪肚原料:猪肚1个,莲子50克,香油、食盐、葱、生姜、大蒜各适量。
制作:将猪肚洗净,莲子去心,水发;将莲子纳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放锅内,加清水,炖熟捞出;将猪肚切成细丝,同莲子放入盘中,将香油、食盐、葱、生姜、蒜等调料与猪肚丝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补虚益气。
适用于食少、消瘦、泄泻、水肿等病症。
2.虫草全鸭原料:冬虫夏草10克,老雄鸭1只,生姜、葱白、食盐、胡椒粉、料酒各适量。
制作:将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剁去脚爪,在开水中氽一下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取数枚冬虫夏草装入鸭头内,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冬虫夏草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然后放入盆内,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用湿棉纸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去棉纸,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
功效:补肺肾,益精髓。
适用于老年人虚劳咳喘,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软弱,久虚不复等症。
3.XXX炖猪心原料:XXX15克,猪心1个,各种调料适量。
制作:将猪心洗净,用竹片剖开,纳入柏子仁,放入瓦锅内,隔水炖熟,食用时根据个人爱好,酌加各种调料。
功效:养心安神,补血润肠。
适用于老年人心血亏虚所引起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血虚便秘等症。
4.姜附烧狗肉原料:熟附子20克,生姜150克,狗肉1000克,葱、蒜、食盐、香油各适量。
一味中药养生食谱

一味中药养生食谱
1. 温补肾阳汤
- 材料:山药、熟地黄、枸杞子、鹿茸等
- 方法:将山药和熟地黄切成丝,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再加入
枸杞子和鹿茸,煮至水稍微浓稠即可。
2. 养胃汤
- 材料:白术、陈皮、茯苓、炙甘草等
- 方法: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末,加水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去渣饮汤。
3. 补气活血粥
- 材料:红枣、山药、红豆、黑米等
- 方法:将山药和红豆洗净,与红枣、黑米一同加水煮熟,用
小火煮40分钟,搅拌均匀,煮至浓稠即可。
4. 益肺清热汤
- 材料:麦冬、百合、银耳、冰糖等
- 方法:将麦冬、百合和银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中煮沸,然
后加入冰糖搅拌均匀,煮至冰糖融化即可。
5. 润肺止咳茶
- 材料:蜂蜜、苏子叶、桑叶、银柴胡等
- 方法:将苏子叶、桑叶和银柴胡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热
水中冲泡,待温度适宜时加入蜂蜜调味,搅拌均匀饮用。
6. 养肝护肝粥
- 材料:当归、白芍、茯苓、泽泻等
- 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与粳米一同加水煮沸,然后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饮粥。
7. 安神助眠茶
- 材料:黄精、酸枣仁、合欢花、茶叶等
- 方法:将黄精、酸枣仁和合欢花研磨成细末,用热水冲泡茶叶后加入药材末,搅拌均匀,稍微冷却后饮用。
请注意,以上食谱仅供参考,如有具体需求,请咨询中医师或专业养生指导。
同时,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食谱时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中医食疗药膳(详细)

中医食疗药膳一、五行蔬菜汤(杨教授)白萝卜100g 炸成素丸子萝卜叶100g(或一节)香菇一尕牛蒡300g去皮后切成块胡萝卜100g切成条制法:加菜量三倍的水,煮沸后小火一小时(煮的过程不掀盖),装瓶当茶饮,剩菜吃完。
(用玻璃或陶瓷锅煮)二、五行蔬菜汤(岳奇峰老师)丹参20g 构杞子15g 山楂15g 草明子15g 禾首乌15g三、五豆汤绿豆40g 红小豆30-60g 黄豆80g 白云豆20g 黑豆60g四、海带豆腐汤海带豆腐姜丝盐五、保元汤牛肉一斤猪蹄半斤鲫鱼半斤山楂鲜 3 个或山楂片10 片大枣10 枚凉水 2 公斤牛肉切成枣大块,鲫鱼去内脏和腮,不去鳞与大枣、山楂洗净一起装紫砂锅加二公斤水,晚上开关放在自动档,8-10 小时即好。
早、中、晚三次吃完。
第一次隔3天一次,第二次隔7天一次,第三次隔10 天一次。
六、四味汤(调肝血中药方)(清肝. 肝血亏虚)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20g 熟地25g 连吃半到一个月7.白果红枣汤:每晚白果10粒红枣10 粒煮水10 分补肾减夜尿利睡眠8.白果桂圆汤:每晚白果8粒桂圆8粒煮水10 分补肾补血利睡眠9.生姜4片红糖一勺山楂4粒煮水祛寒补血疏肝理气及舌质发红老人体弱人易生病孩子患头面部疾病人及常吃水果的人:少吃萝卜和山楂六、血管硬化常用食物一阶段①黑木耳+醋②炒黑木耳+醋+大蒜③黑木耳+青椒(少油)二阶段①苹果一个(中午饭后);②山楂三个(中午饭后)三阶段①黑米蒸饭(来不要洗太净)②西红柿炒菜③莲子芯泡水四阶段干红葡酒+洋葱(每天吃二次,每次 1 两干红葡萄洒+洋葱)自制固元膏:阿胶半斤(冬天一斤)黑芝麻一斤核桃仁一斤红枣一斤半冰糖半斤将大块阿胶破碎小块后放进食品加工机打成粉状,黑芝麻洗干净在锅里炒干,核桃仁用家用小型绞肉机绞碎,红枣洗干净去核用绞肉机绞碎,冰糖放入加工机粉碎;处理完后放入大盆里搅拌均匀,再倒入黄酒 2 斤(孩子吃改用料酒),搅拌均匀后盖好盖子放入大锅内,隔水蒸,先用大火蒸15 分钟,后用小火蒸 1.5h ,凉后放入洁净干燥大瓶子内,量大可分批加工保存,吃的放在外面,其余存冰箱。
中医养生药膳学(精)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9
第三节 药膳的特点
三、以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
药膳除有防病治病之用外,较多的应 用于中医扶正固本方面,所用的药物和 食物能滋养强壮身体、补气血阴阳、增 强正气、治疗体虚。药膳中还含有人体 代谢所必须的营养素,能有效的补充人 体能量和营养物质,调节体内物质代谢, 达到强身、防病治病、延寿的作用。
完整版ppt课件
7
第三节 药膳的特点
3、在运用辨证论治原则的时候,还应注意 四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对人体 的生理、病理的影响问题,必须辨证施 膳。如在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药膳。
完整版ppt课件
8
第三节 药膳的特点
二、以传统的烹调艺术为手段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药物和食物,以精
湛的烹调艺术为手段,借助炖、焖、煨、 蒸、煮、熬、炒、卤、烧等中国传统烹 调方法,同时按患者身体的需要进行中 药的调补、选、按制作方法分类
炖类 焖类 煨类
蒸类 煮类 熬类
炒类 熘类 卤类
烧类 炸类
三、按作用分类
保健益寿类
预防类
康复类
治疗类
完整版ppt课件
37
第六节 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
略
完整版ppt课件
38
第八节 药膳的原料
一、原料的选择 1、广义的原料选择 2、狭义的原料选择 3、调料和饮料类原料 二、食药同源
2
第一节 概述
二、养生,就是通过锻炼、调养等多种方 法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药膳的范围较广,凡是药物和食物相 结合的食品均可称为药膳。
四、药膳是手段,养生长寿是目的。药膳 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五、药膳有防病治病,促进疾病治愈作用
完整版ppt课件
3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食疗养生食谱

中药饮食文化中的食疗养生食谱中药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的历史使得中药饮食文化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药饮食文化将中药的疗效与食物的营养相结合,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和药材,达到调养身体,预防疾病,延续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个中药饮食的食疗养生食谱,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日常饮食中融入中药的概念。
1. 菊花煲瘦肉汤:菊花具有清热解毒、降火退黄等功效,而瘦肉则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群。
将适量的瘦肉和菊花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煲煮1小时左右,直至肉熟烂。
此汤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体内有热毒的人群。
2. 枸杞煲土鸡汤:枸杞具有明目、养肝、养肾的功效,而土鸡则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将适量的土鸡和枸杞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煲煮2小时左右。
此汤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肾虚、眼干等问题的人群。
3. 黄芪炖瘦肉: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将适量的黄芪和瘦肉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煲煮2小时左右。
此菜肴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肺虚弱的人群。
4. 当归红枣糯米粥: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养颜的功效,而红枣和糯米则有补血、益气的作用。
将适量的当归、红枣和糯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粥熟烂即可。
此粥具有补血养颜、调理月经的功效,适用于女性朋友。
以上几个食疗养生食谱均是在中医和中药饮食文化的指导下设计而成,旨在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增强体质,达到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不同,因此在尝试这些食谱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来融入中药饮食文化。
例如,多食用一些常见的中药食材,如姜、葱、蒜、红枣、枸杞等,这些食材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茶,如菊花茶、玫瑰花茶、枸杞茶等,这些茶可以在日常饮品中替代咖啡、碳酸饮料等有害饮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膳与膳食保健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指导教师:
中药药膳与膳食保健
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千方百计的去寻找对身体无损害的自然疗法。
膳食疗法是最常见的自然疗法之一,而盛行的“中药药膳”就是膳食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保健;自然疗法;中药药膳;食疗。
前言:
现在正值炎夏,细菌大量繁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而且气温快速升高,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都面临着中暑的危险,夏季防暑,养身保健更是被人们所关注。
如今药膳在当今社会相当流行,中药药膳保健知识在人民大众中十分普及,在日常饮食中有的放矢地选择药膳,合理搭配,适当饮食,以增进健康。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药膳呢?什么样的膳食保健才算合理呢?
一、中药药膳的历史:
研究中药药膳与膳食保健,首先需要了解中药药膳的历史。
中医药膳食疗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
漫长的生存与生活实践经验中,人们发现动植物具有食疗作用,这就形成了原始的药膳食疗;随着中医精气学说,阴阳五气学说的形成,中医药膳食疗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有了进
一步的发展,四时进补、辩证施舍膳、以脏补脏及以形补形的思想相继形成;加之古代食医的出现,使中医药膳食疗正式融入传统医学。
二、中药药膳的内涵:
所谓“药膳”既非单纯药疗,亦非纯粹食养,乃药性食味兼而取之,药借食味,食助药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发挥其协同作用。
药膳疗法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膳食文化的一个特有的分支,它融入我国独特的烹调技艺与中医药学理论为一体,把药品和食品巧妙的结合在起来,制成药膳食之,可以疗疾,可以健身,可以延年,效果显著。
药膳疗法还可以清热祛邪、益气养阴、扶正固本、调整阴阳,长期坚持服用则可减轻或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延长其寿命。
药膳有诸多功效,比如:
(1)预防疾病,摄生自养。
如吃玉米粉,可防高血压。
(2)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
如山药、枸杞子等搭配的药膳,能提高抗病能力,有益健康长寿。
(3)抗衰益寿,治慢性病。
如血管动脉硬化症吃银耳山楂汤有较好疗效。
药膳虽然有诸多好处,可是还是有食用禁忌。
如羊肉忌醋,鲫鱼忌芥菜,止泻药忌瓜果,萝卜忌地黄等。
三、中药药膳的特点:
1、注重整体,辩证施食
所谓“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
如慢性胃炎患者,若证属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证属胃阴虚者,则服玉石梅楂饮等。
2、防治兼宜,效果显著
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药膳尽这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
如山东中医学
院根据古代食疗和清宫保健经验研制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药、莲子、山楂等8种食用中药,幼儿食用30天后食欲增加者占97%,生长发育也有改善;再如,莱阳梨香菇补精,是由莱阳梨汁和香菇、银耳提取物制成,中老年慢性闩病患者服后不仅能显著改善各种症状,而且可使高脂血症者血脂下降,并可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3、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由于中药汤剂多有苦味,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
有些人,特别是儿童多畏其苦而拒绝服药。
而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谓“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四、药膳与膳食:
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人的一生离不开饮食,近代医学研究者都相继证明,人的进食成分,数量多少,明显地影响着人的健康和长寿。
适当的饮食调节,能控制人的衰老进程。
美国老年学权威阿·华尔福特认为,科学地调节饮食可增强免疫功能,抑制游离基的产生,增强对肝脏的DNA的修复率,是使人健康长寿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我国古代,我们的祖先早就指出,饮食失调会影响人的健康。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上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可见,我国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饮食调节与人的健康和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饮食调节”固然重要,但生活中适当增加一些药膳加以调理,那就更为可取了。
因为药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滋补强身,延年益寿。
因此,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药膳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部分组成,它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药膳既不等同一般中药方剂,也有别于普通食品,是一种有药物功用和食品美味,既能治病又能强身抗衰的特殊食品。
中国药膳,历史悠久。
医食同源,古有名训。
《黄帝内经》中指出:“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并总结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
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食疗和药膳的配制原则。
后汉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食禁”里制定了丰富的食疗内容,对中医药膳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有“食治”专篇,并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不少食疗方法和食物烹调与药物的禁忌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也很重视食疗和药膳的研究。
据查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里都收集了食物、动植物与药物,对药膳研究很有作用。
由于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具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分,所以,我们在选食配膳时必须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因症的不同而合理施膳。
有时需要以药疗为主,食疗为辅;有时却要食药并重;有时还必须食疗重于药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得药膳和膳食达到事半功倍的预期效果。
结束语:
药膳膳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
食疗文化源远流长,药膳膳食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
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
药膳膳食作为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起到“细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微妙作用,应当受到广大群众的推崇。
参考文献:
[1]. 陈贵廷主编.《本草纲目通释(下)》[J];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
[2]. 谭兴贵,《中医药膳学》[J],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 西木、金玮,《营养革命》[J],轻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