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击与防范-ARP攻击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I ARP攻击的攻击方法、攻击原理、判断、解决和防范

实验I  ARP攻击的攻击方法、攻击原理、判断、解决和防范

实验I ARP攻击的攻、判、防ARP攻击不是病毒——几乎所有的杀毒软件对之都无可奈何;但却胜似病毒——因它轻可造成通信变慢、网络瘫痪,重会造成信息的泄密。

多年来,ARP攻击一直存在,却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很多网络用户深受其害,网管人员更是无从下手、苦不堪言。

本实验从分析ARP协议和欺骗原理入手,告诉读者如何实施ARP攻击,如何判断正在遭受ARP 攻击,如何防范和解决ARP攻击。

1. ARP协议及欺骗原理(1)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以太网中,数据包被发送出去之前,首先要进行拆分(把大的包进行分组)、封装(在Network层添加源IP地址和目标的IP地址,在Data Link层添加源MAC地址和下一跳的MAC地址),变成二进制的比特流,整个过程如图I-1所示。

数据包到达目标后再执行与发送方相反的过程,把二进制的比特流转变成帧,解封装(Data Link层首先比较目标的MAC是否与本机网卡的MAC相同或者是广播MAC,如相同则去除帧头,再把数据包传给Network层,否则丢弃;Network层比较目的地IP地址是否与本机相同,相同则继续处理,否则丢弃)。

如果发送方和接收方位于同一个网络内,则下一跳的MAC就是目标的MAC,如发送方和接收方不在同一个网络内,则下一跳的MAC就是网关的MAC。

从这个过程不难发现,以太网中数据的传速仅知道目标的IP地址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下一跳的MAC地址,这需要借助于另外一下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

图I-1 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2)ARP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发送封装数据之前,对比目标IP地址,判断源和目标在不在同一个网段,如在同一网段,则封装目标的MAC;如不在同一网段,则封装网关的MAC。

封装之前,查看本机的ARP缓存,看有没有下一跳对应的IP和MAC映射条目,如有,则直接封装;如没有,则发送ARP查询包。

ARP查询和应答包的格式如图I-2所示,查询包中:“以太网目的地址”为0xffffffffffff广播地址,“以太网源地址”为本机网卡的MAC地址,“帧类型”为0x0806表示ARP应答或请求,“硬件类型”为0x0001表示以太网地址,“协议类型”为0x0800表示IP地址,“OP”为ARP的请求或应答,ARP请求包的OP值为1,ARP应答包的OP值为2,“发送端以太网地址”为发送者的MAC地址,“发送端IP”为发送者的IP地址,“目的以太网地址”这里为0x000000000000,“目的IP”为查询MAC地址的IP。

网络防御实验报告

网络防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御策略;2. 掌握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及其防御方法;3. 培养网络攻防实战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3. 网络攻击工具:Metasploit、Arp spoofing、Wireshark等;4. 防御工具: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杀毒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扫描与发现(1)使用Nmap扫描靶机端口,发现开放端口;(2)利用Metasploit进行漏洞利用,获取靶机权限。

2. 网络攻击与防御(1)ARP欺骗攻击:使用Arp spoofing工具,修改目标计算机的ARP表,使其将数据包发送到攻击者控制的主机;(2)防御ARP欺骗攻击:开启防火墙的ARP检测功能,防止攻击者篡改ARP表;(3)端口扫描攻击:使用Nmap扫描目标计算机端口,寻找潜在漏洞;(4)防御端口扫描攻击:配置防火墙,禁止非授权端口访问;(5)DDoS攻击:使用Loic工具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6)防御DDoS攻击:配置防火墙,限制单个IP的访问次数,并开启黑洞策略;(7)SQL注入攻击:利用Metasploit进行SQL注入攻击,获取数据库权限;(8)防御SQL注入攻击:使用参数化查询,避免直接拼接SQL语句;(9)木马攻击:使用Metasploit生成木马,感染目标计算机;(10)防御木马攻击: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病毒感染。

3. 入侵检测与防御(1)使用Snort进行入侵检测,捕获可疑流量;(2)分析Snort日志,发现入侵行为;(3)配置入侵检测系统,阻止恶意流量。

四、实验步骤1. 配置实验环境,搭建网络拓扑;2. 使用Nmap扫描靶机端口,发现开放端口;3. 利用Metasploit进行漏洞利用,获取靶机权限;4. 对靶机进行ARP欺骗攻击,观察网络通信情况;5. 配置防火墙,防御ARP欺骗攻击;6. 使用Nmap进行端口扫描,寻找潜在漏洞;7. 配置防火墙,禁止非授权端口访问;8. 使用Loic进行DDoS攻击,观察网络性能;9. 配置防火墙,限制单个IP的访问次数,并开启黑洞策略;10. 使用Metasploit进行SQL注入攻击,获取数据库权限;11. 使用参数化查询,防御SQL注入攻击;12. 使用Metasploit生成木马,感染目标计算机;13. 安装杀毒软件,防御木马攻击;14. 使用Snort进行入侵检测,捕获可疑流量;15. 分析Snort日志,发现入侵行为;16. 配置入侵检测系统,阻止恶意流量。

实训三-ARP攻防

实训三-ARP攻防

实验三 ARP攻防实验名称:ARP攻防。

实验目的:理解ARP协议,并学会判断与防范ARP攻击。

技术原理:网络执法官限制目标主机与网关的通信,是通过ARP攻击来实现的。

在三层设备上对目标主机IP与MAC地址进行绑定,同时在目标主机上也对网关IP及MAC地址进行绑定,可以防止受到ARP的欺骗性攻击。

实现功能:目标主机防范ARP攻击。

实验设备:RSR20一台,S2126G一台,PC二台,网络执法官软件一套。

实验拓朴:实验步骤:1.配置路由器RSR20: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路由器F0/0的接口模式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端口转发数据2. 将PC1设置IP地址为192.168.10.2/24,网关为192.168.10.1。

测试PC1与网关的通信,并确认正常:Ping 192.168.10.1 -tReply from 192.168.10.1: bytes=32 time<1ms TTL=1503. 将PC2设置IP地址为192.168.10.3/24,网关为192.168.10.1。

测试PC2与PC1的通信,并确认正常:Ping 192.168.10.2 -tReply from 192.168.10.2: bytes=32 time<1ms TTL=1504. 将PC2上的防病毒软件监控功能关闭,然后运行网络执法官软件,并将192.168.10.1添加到关键主机列表,再设置阻断PC1与网关的通信,在主机列表中,对限制主机单击右键,选择“设定权限”,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发现该用户与网络连接即进行管理”,再点击“确定”即可。

ARP攻击实验报告

ARP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入侵
学号:0867010077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的网络攻击原理和攻击的主要步骤;
2、掌握网络攻击的一般思路;
3、了解ARP攻击的主要原理和过程;
二.实验原理:
ARP攻击就是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攻击者只要持续不断的发出伪造的ARP响应包就能更改目标主机ARP缓存中的IP-MAC条目,造成网络中断或中间人攻击。
图1-6
选中Disable Loopbacl选项,点击确定。如图1-7显示我们发送成功了一个数据包。
图1-7
6.接下来你可以在被攻击的主机上ping一下,看是否能够ping的通,或看下是否能够打开网页。ping是ping不通的,
效果如图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
图1-8
如果你想防止你的主机被实施这样的攻击,你可以使用ARP命令进行物理地址和ip地址的静态绑定,不要让主机刷新你设定好的转换表。命令格式如图1-9:
如图1-4:
图1-4
5.点击Packet decoder(封包解码器)界面中的Target‘s IP Address:10.3.3.1选项,它会定位到封包解码器的编辑处,如图1-5,改变数字,我将数据包中的0A 03 03 01改成了0A 03 03 02。这里没把图截下来。
图1-5
然后点击图1-5中椭圆圈中的按钮,然后出现图1-6的界面。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在局域网内,实施ARP攻击,使局域网的网关失去作用,导致局域网内部主机无法与外网通信。
三.实验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Iris抓包软件
四.实验步骤:
1,安装Iris,第一次运行Iris后会出现一个要你对适配器的选择的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攻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安全攻击的过程,提升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了解各种常见网络攻击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实验设备:1. 一台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攻击者。

2. 一台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受攻击者。

3. 一台Linu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的网络防火墙。

实验步骤:1. 配置网络环境:将攻击者、受攻击者和防火墙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中,并进行正确的IP地址配置。

2. 确认网络连接正常后,开始进行模拟攻击。

实验一:ARP欺骗攻击1. 攻击者使用工具发送恶意ARP包,将受攻击者的IP地址与攻击者自己的MAC地址对应起来,以此实现网络欺骗。

2. 受攻击者在收到ARP包后,将误认为攻击者的计算机是网关,并将网络流量发送至攻击者的计算机。

3. 防火墙通过监测网络流量,检测到ARP欺骗攻击,将受攻击者的网络流量重定向至正确的网关。

实验二:DDoS攻击1. 攻击者利用工具向受攻击者发送大量正常请求,使其服务器超负荷运作,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2. 受攻击者的服务器在处理这些请求时,耗尽系统资源,导致服务阻塞或崩溃。

3. 防火墙通过检测到大量请求来自同一IP地址,将该IP地址列入黑名单,过滤掉恶意流量,减轻服务器负荷。

实验三:SQL注入攻击1. 攻击者利用软件工具,通过在Web应用程序的输入字段中插入SQL代码,获取或篡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2. 受攻击者的Web应用程序在处理请求时,未对输入字段进行正确的过滤或转义,导致攻击者成功执行注入攻击。

3. 防火墙通过检测到包含恶意SQL代码的请求,拦截并阻止恶意请求,保护数据库安全。

实验结果:1. 在实验一中,通过ARP欺骗攻击,攻击者成功将受攻击者的网络流量重定向至正确的网关,防火墙成功阻止了欺骗攻击。

2. 在实验二中,通过DDoS攻击,受攻击者的服务器遭受了大量请求的压力,导致服务不可用,防火墙成功进行了恶意流量过滤。

实验七_网络攻击与防范

实验七_网络攻击与防范

《网络攻击与防范》实验报告图5-1 使用traceroute 工具成功追踪192.168.1.185主机后的显示结果如果使用 traceroute 工具追踪 wwwBaiducom(61.135.169.125 是百度的IP地址.也可以直接使用域名 wwwBaiduCom).追踪成功后将显示如图 5-2 所示的结果图5-2 使用 traceroule 工具成功追踪 wwwBaiducom 的显示结果如果使用 traceroute 工具追踪 wwww3schoolcom,由于该主机不存在(已关机),因此将显示如图 5-3 所示的结果。

实验时,读者可以用一个不存在的主机域名来代替本实验中的 wwww3schoolcom。

图5-3 使用iraceroute 工具追踪 wwww3schoolcom 失败后的显示结果步骤4:dmitry工具的应用。

首先,进入/usr/local/bin 日录.找到 dmitry 工具:然后使用“./dmitry”命令查看其帮助文档;输人“./dmitry-p 192.168.168.153 -p -b”命令扫描机 192.168.68.153,操作过程和显示结果如图 5-4 所示.读者会发现该主机开放了 SSH的22端口图5-4 使用 dmitry 工具扫描主机 1921681185的显示结果如果扫描 wwwbaiducom 开放的 TCP 80 端口,将会显示如图 5-5 所示的结果。

图5-5扫描wwwbaiducom开放的TCP80端口后的显示结果步骤 5: itrace 工具的应用。

itrace 工具有 raceroute 的功能,不同之处在于itrace 使用ICMP反射请求。

如果防火墙禁止了 traceroute,但允许ICMP 的反射请求,那么仍然可以使用itrace 来追踪防火墙内部的路由。

执行“./itrace -ietho -d wwwbaiducom”命令,可以看到如图 5-6 所示的回复信息说明已经进行了成功追踪。

实验4.6 网络攻击检测与防范实验

实验4.6  网络攻击检测与防范实验
主机 A IP 地址 :192.168.0.23/24 网关 :192.168.0.1 主机 B E1/0/2 IP 地址 :192.168.0.21/24 网关 :192.168.0.1
内部服务器 IP 地址 :202.0.0.2/24 G0/2 E1/0/1 G0/0 G0/0:192.168.0.1/24 主机 D G0/1:212.0.0.1/24 IP 地址 :10.11.10.23/24 G0/2:202.0.0.1/24 G0/1 Int】 (1)掌握ARP攻击的原理与检测及防范的方法。 (2)掌握客户端验证的配置方法。 【实验内容】 (1)ARP攻击防御。 (2)攻击检测及防范。
实验设备
H3C系列交换机一台,H3C系列路由器两台,计算机5台, 专用配置电缆一根,网线6根,配置电缆一根,标准V35电缆 一对。网络拓扑结构如图4.6所示。
XXX
实验4.6 网络攻击检测与防范实验
1
实验背景
实验目的与内容
2
3
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
4
实验背景
ARP协议有简单、易用的优点,但是也因为其没有任何安全机制而容易 被攻击发起者利用。攻击者可以仿冒用户、仿冒网关发送伪造的ARP报 文,使网关或主机的ARP表项不正确,从而对网络进行攻击;攻击者通 过向设备发送大量目标IP地址不能解析的IP报文,使得设备试图反复地 对目标IP地址进行解析,导致CPU负荷过重及网络流量过大;攻击者向 设备发送大量ARP报文,对设备的CPU形成冲击。 攻击检测及防范是一个重要的网络安全特性,它通过分析经过设备的报 文的内容和行为,判断报文是否具有攻击特征,并根据配置对具有攻击 特征的报文执行一定的防范措施,例如输出告警日志、丢弃报文、加入 黑名单或客户端验证列表。本特性能够检测ARP攻击、单包攻击、扫描 攻击和泛洪攻击等多种类型的网络攻击,并能对各类型攻击采取合理的 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 ARP欺骗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 ARP欺骗

首先使用“快照X”恢复Windows/Linux系统环境。

一.ARP欺骗攻击实验需求:(1)本实验使用交换网络结构(参见附录B),组一、二和三间通过交换模块连接(主机A、C、E通过交换模块连接,主机B、D、F也通过交换模块连接)。

因此,正常情况下,主机C无法以嗅探方式监听到主机A与主机E间通信数据,同样主机D也无法监听到主机B与主机F间的通信数据。

(2)主机C要监听主机A和主机E间的通信数据;主机D要监听主机B与主机F间的通信数据。

分析:黑客主机通过对目标主机进行ARP欺骗攻击,获取目标主机间的通信数据。

1.正常通信(1)目标主机二单击工具栏“UDP工具”按钮,启动UDP连接工具,创建2513/udp服务端。

(2)目标主机一启动UDP连接工具,将“目标机器”IP地址指定为目标主机二的地址,目标端口与服务器一致。

在“数据”文本框中输入任意内容,单击“发送”按钮,向服务端发送数据。

服务端确定接收到数据。

(3)黑客主机单击工具栏“控制台”按钮,切换至/opt/ExpNIS/NetAD-Lab/Tools/ids/目录(Snort目录),执行如下命令:通过上述命令snort仅会监听源IP地址为目标主机一的、传输协议类型为UDP的网络数据(4)目标主机一再次向目标主机二发送消息,黑客主机停止snort监听(Ctrl+C),观察snort监听结果,是否监听到目标主机间的通信数据。

为什么?没有监听到结果,目标主机不在同一个共享设备上,正常状态下目标主机一和二间的通信,黑客主机监听不到它们之间的信息。

(5)目标主机一查看ARP缓存表,确定与目标主机二的IP相映射的MAC 地址是否正常。

不正常,缓存表多出一行新的内容。

2.ARP攻击(1)黑客主机单击平台工具栏“控制台”按钮,进入实验目录,运行ARPattack 程序攻击目标主机一,将其ARP缓存表中与目标主机二相映射的MAC地址更改为黑客主机的MAC地址。

其中第一个参数为被攻击主机IP地址,第二个参数为被攻击主机MAC地址,第三个参数为与被攻击主机进行正常通信的主机IP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实验名称 ARP攻击实验
课程名称网络攻击与防范
|
|
专业班级:网络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曹锦纲实验日期:
通过WinArpAttacker的包转发功能,可搜集并转发数据包,使用时最好禁止本地系统本身的包转发功能。

能够统计通过WinArpAttacker包转发功能嗅探和转发的数据,就像在本地网络接口上看到的数据包统计值一样。

ARP表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更新(大约5秒内),也可选择不自动刷新ARP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VMware中新建两个虚拟机,均安装Windows XP系统,并设置网卡连接方式为Host-only(主机)模式。

2、详细的TCP/IP参数设置如下:
设备IP地址掩码MAC地址
PC1
、确保两台虚拟机相互可以ping通:
PC1:
PC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