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公安民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公安民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公安民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心理辅导工作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执行公安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这些都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对于维护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心理辅导工作需要及时响应。

在公安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危险和紧急情况,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心理辅导工作需要能够及时响应,及时进行干预和帮助,帮助民警们及时释放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心理辅导工作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心理辅导工作并非简单的安慰和鼓励,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帮助民警们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

另外,心理辅导工作需要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个体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帮助。

只有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最后,心理辅导工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心理辅导工作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持续关注民警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够更好地维护民警们的心理健康,提升工作效率。

总之,公安民警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及时响应,具备专业技能,关注个体差异,建立长效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护民警们的心理健康,提升工作效率。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心理辅导工作,为维护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做出更大的努力。

论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意义与标准评估

论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意义与标准评估
作 压 力 心 理 综 合 征 表 现 , 势 必 影 响 着 民 警 日常 的 它 生 活 、 作 、 往 活 动 , 响 心 理 健 康 乃 至 身体 健 康 。 上 交 影
人 作 为被试 ( 验 组 ) 运 用 “ 理 健 康 测 查 量 表 ” 实 , 心
( HI 进 行 心 理 测 量 , 效 测 量 2 6 人 。 经 过 系 统 P ) 有 1 软 件 统 计 处 理 后 , 普 通 常 人 ( 照 组 ) 行 显 著 性 与 对 进 差 异 比较 , 果 如 下 ( 表 1 : 结 见 )
在现 实生 活 中这样 的事 例很 多 。
当 前 全 国 公 安 系 统 在 “ 教 育 、 培 训 ” 作 机 大 大 工
从 表 中的 心理 健 康 指 标 比较 中看 出 , 五项 指 有
标 存在 着 非 常 显 著 性 的差 异 , D P 抑 郁 ) A X 即 E ( 、N ( 虑 ) HY ( 焦 、 P 疑心 ) U R( 离现 实 ) N 、N 脱 、 MA( 奋 兴
中国人 民公 安 大 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 ±箜 塑 : ! ! r! n !! J! ! p’ ! !r ! i f ! _(! ! 1 Fcn 。y 曼 l ! d eho g) 总第6 期 Sm 7 y l 1 7 u 6

心 理 健 康 是 民 警执 法 工 作 中 旺 盛 斗志 力 的源 泉 ; 次 , 理 健 康 是 民 警 有 效 应 对 工 作 压 力 的 重 要 保 障 ; 次 , 理 其 心 再 心 健 康 状 况 直 接 影 响 着 民 警 的 执 法 工 作 效 率 与 水 平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对 警 察 心 理 健 康 标 准评 估 时 要 注 意 4个 方

民警心理咨询工作总结

民警心理咨询工作总结

民警心理咨询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民警,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许多警察部门都开始重视心理咨询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民警们可以获得情绪支持、心理疏导和职业指导,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压力。

首先,民警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警察的工作环境往往充满了挑战
和危险,长期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而心理咨询工作可以帮助民警们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问题,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次,心理咨询工作对于提高民警的工作效率和素质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
心理咨询,民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情境。

另外,心理咨询工作还可以帮助民警们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执法过程中,民警们经常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人际关系的处理往往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民警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提高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民警心理咨询工作对于维护警察队伍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
素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各级警察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心理咨询工作,为民警们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健康、快乐、高效地为社会治安稳定做出贡献。

警察心理健康服务心得体会

警察心理健康服务心得体会

警察心理健康服务心得体会作为执勤在第一线的警察,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承受着来自工作环境、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到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

因此,心理健康服务对警察来说至关重要。

在我的工作经验中,我发现能够帮助警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几个方面如下:适应能力作为执勤人员,警察需要不断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和工作环境。

然而,有时候警察会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暴力事件、恐怖袭击等,这些事件可能会给警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警察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尽可能减少压力对他们的影响。

调节情绪当警察面临着压力大的情况时,调节情绪变得尤为重要。

过于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都可能会对警察的执勤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会如何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稳,既能够帮助警察更好地完成任务,也有助于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

与同事互助警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岗位,长期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因此,同事之间的互助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可以让警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彼此的心理健康。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警察需要面临长时间的工作、不规律的饮食和睡眠等问题。

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多运动、多与家人沟通、注意健康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等等都能够帮助警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心理健康服务是警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警察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警察需要积极地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并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警察的工作,为保护社会的安宁作出更大的贡献。

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的重要性

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的重要性

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障的重要性李光辉(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监狱人民警察在警察队伍中又是一个极特殊的群体,监狱警察的职业面对的压力大于常人,监狱工作性质比较危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类罪犯,职业风险比较大,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作要求比较严格,尽管监狱警察在许多方面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于普通人群。

本文通过五个“有利于”充分论证了,保障好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罪犯的改造,都有及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罪犯监狱警察的工作职责决定了监狱警察每日打交道的人群是各种各样的罪犯,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刑罚执行的重要使命。

在常人的眼中,监狱警察的形象是高大的、威严的、强势的,这也使人民群众对于警察带有很强的信任,相信他们随时可以救助人们于危难之中,面对各种困难和灾难,警察都能挺身而出,与违反犯罪分子斗争,但是人们也常会忽略一点,警察也是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都脆弱的一面,也会有困惑和心酸,也会被各种情绪问题所困扰,这就是警察所要面对的心理问题。

而监狱警察,面对特殊的工作职责和负责的工作环境,心理健康问题更加重要。

因此,保障监狱警察心理的健康问题,对于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刑罚的执行,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具体表现为:一、有利于国家刑罚权的实现和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的建设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刑罚执行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五大程序。

分别由我国的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法院和监狱机关来执行。

这些机关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司法体系。

所以,站在刑事诉讼程序的角度,监狱警察机关承担着执行这一重要的最后一项工作。

我国刑事司法的工作目标就是预防、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而监狱的工作目标的教育和改造罪犯成为一名守法公民,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率。

侦查、起诉和审判的工作,仅仅是刑事司法程序的钱半部分,最重要的后半部分就是刑罚的执行工作。

刑罚执行可以将法院最终的判决,由纸面的文件,变成现实的惩治,实现刑事司法的重要意义。

警察心理健康

警察心理健康

警察心理健康:公安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工作,警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

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警察提高综合素质,应对各种现实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表现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美国健康与人力服务部在1999年发表的心理健康报告中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心理功能的成功性表现,它带来富有成果的活动,完善人际关系,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逆境。

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幸福、家庭、人际关系,社区和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异常的表现l、什么是心理异常DSM—Iv(心理异常诊断与统计手册)对心理异常是这样规定的:“产生于个体身上或与当前心理压力(如心理痛苦)或无能力(如损害一个或多个功能)联系的,或显著增加死亡、痛苦、无能力或自由的危险的,且有临床显著行为和心理症候群或行为方式的状态,为心理异常。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异常的特性:首先,心理异常是个体性的。

心理异常尽管也出现传染性的群体现象,但就一般来讲,大部分是个体性的。

其次,心理异常的诱因是个体遇到了特殊的压力事件,如重大、巨大压力等。

第三,压力性事件是当事人当前不能独立克服的。

当事人经过自己有意无意的努力,自身仍不能应对。

第四,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有潜在的严重后果。

心理疾病表现为个体对生活不适应,,个别的可能会出现自杀等增加死亡的可能性。

第五,这些异常行为的后果使个体的功能性丧失。

功能性丧失指在一个或多个生活方面的功能受到干扰或限制,包括日常生活技能方面,如吃饭、穿衣等;也包括日常生活的管理方面,如金钱管理、社区活动等;还包括当事人的家庭、职业和教育等多个领域。

警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汇报

警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汇报

警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汇报警察心理健康普查总结汇报一、引言警察作为维护社会安宁与秩序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荷,因此,关注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警察的心理状况,我们开展了一次警察心理健康普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改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指导。

二、普查内容和方法1.普查内容本次普查主要涵盖了警察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和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普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参与者为各地不同岗位的警察,共计XX人。

2.普查方法为了确保普查的有效性和客观性,我们采用了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专门设计的量表测量各个指标。

同时,我们还对部分参与者进行了个别访谈,以获取更加具体和深入的信息。

三、普查结果分析1.工作压力从普查结果来看,警察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

其中,超过XX%的警察表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XX%的警察经常面临紧急情况和危险工作环境。

这些工作压力极大地影响了警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2.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结果显示,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偏差。

XX%的警察表示经常感到疲劳、焦虑和紧张,XX%的警察有睡眠不佳的情况出现。

此外,还有XX%的警察表示有过抑郁症状,部分个案中出现了自杀倾向。

3.应对方式和需求为了应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警察们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方式,如锻炼身体、参与娱乐活动、寻求家人和同事的支持等。

然而,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还不足。

普查结果显示,超过XX%的警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程度不高,对心理咨询和支持的需求缺乏。

四、总结和建议1.总结警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警察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2.建议为了改善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警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程度,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工作;(2)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警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3)加强警察岗位轮换机制,减轻警察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4)建立警察心理健康档案,为警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5)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提供警察心理健康的全方位保障。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对策警察是个特殊的职业,警察比一般社会成员要承受更多的来自工作、社会、家庭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警察处于亚健康状态。

由于职业的特殊,各级机关应通过消除或改善压力源,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并完善警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警察心理压力,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保持警察心理健康,这对警察更好地工作、执法,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对推进我国法制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现状据心理学研究,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内耳闻目睹的丑恶现象与感受就比普通人一生见到、感受的还要多很多。

警察职业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的特殊职业,其特殊性表现在:这种职业会对执法者产生持续不断的压力。

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和基层民警反映的问题来看,中国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总体上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宁夏有关部门对201名人民警察进行无记名心理状况问卷调查。

调查发现,长期面对罪犯及违法犯罪分子的一线干警,相当一部分人患有各种心理疾病。

长期的紧张疲劳和繁重的工作压力,导致不少警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问卷调查中,43.78%的人承认有焦虑症状;17.91%的人缺乏信心,有12.44%的人性格执拗;12.44%的人存在恐惧感;冷漠的占6.7%;行为失控的占0.5%。

调查发现,许多警察工作积极性不高,回答“热爱、喜欢”警察职业的只占34.81%,认为干警察这一行太危险、没意思的占23.38%。

他们对个人前程发展的预测评价也不高,也有不少警察对个人前程持有悲观情绪。

此次调查中,想离开警察岗位的占被调查人数的一半。

警察遭受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警察个人的身体、个性、家庭关系和工作效率,就行为发生改变而言,轻者表现为饮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多,过多的抱怨,不遵守纪律,因小事与人发生争执,工作效率低,迁怒家人等;重者表现为酗酒,嗜烟,对工作不满,不负责任,事故频出, 离婚等;更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人们的心目中,警察应该个个都是钢铁硬汉。

其实,警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挫折感、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

Office:office" />由于公安民警承担着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应激的特殊工作,其心理压力指数在所有职业中无可争议地高居首位。

有研究表明,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成为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

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

警察对维护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如果警察的心理有缺陷,对公民、对国家都意味着潜在的危机。

为帮助公安民警提高心理抗压和调适能力,立足公安工作全局和公安队伍建设发展需要,今年年初,公安部在全国八个城市公安局确定为民警心理训实验点,大连是基中之一。

现场心理咨询师:呵护民警健康之“心”8月23日,在大连实验中心心理档案室,一名年轻的女警官拿着一摞记载着参试警察心理测试数据的心理档案,向前来参观的高级警官们详细介绍由心理测试实验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这名民警反应速度灵敏,很适合做特警工作”、“而这名民警通过测试,反映其平常心理压力过大,则需要做相关的心理辅助治疗,才能上岗工作”……这位叫王璐的女警官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大连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也是公安部民警心理训练大连实验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她所承担的工作则是对民警们做心理预防、咨询和训练。

32岁的王璐九年前从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本溪市公安局作了一名机关干部。

大学时主修的教育心理学让她割舍不下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那份感情,经过不懈努力,2002年,她顺利拿到了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认证证书,不久她就凭借这个特长被调到公安部民警心理训练大连实验中心作了一名心理咨询师。

“现在的工作是预防为主,提高民警心理素质,把患病可能性降到最低,这也是从优待警的一项重大举措。

”谈到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王璐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王璐说,过去单纯把身体检查作为衡量身体素质好坏的标准,现在则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心理素质的检测力度。

而为了与世界接轨,实现民警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实验中心专门聘请了相关的军事心理训练专家协助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并针对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开枪、参加维和或其他重大任务、目睹战友伤亡、遭遇失业或家庭重大变故等情况应进行的心理辅导、矫治进行探索,以实现防止民警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和不必要的损失。

中心成立后,首先接纳的是200名来自一线的特警队员和基层派出所干警,并逐一为他们建立了心理档案。

在一次高空抗恐惧行为测试训练时,一名民警出现了严重的恐高反应,心跳急剧加速。

王璐立即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说:“对高空的恐惧是后天形成的,不是先天就有的,就像孩子刚生下来对火不一定产生恐惧一样,因此一定要调整脑海中固有的错误认知,激发潜能。

”在王璐和战友们的鼓励下,这名民警克服了原有的恐惧心理,自信心增强,并顺利完成测试。

在随后的第二天进行的高空“依存共渡”训练项目中,该民警在克服心理障碍后,主动第一个报名参加测试,并顺利完成。

事后,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这次测试和心理咨询师的科学指导,我可能改变不了过去错误的认知,而在执行任务时也将会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其实,像王璐一样,心理训练中心还有许多的具有专业特长的心理咨询师在为干警们服务,他们如一缕春风,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呵护着民警的健康之“心”。

流程民警心理训练系统初具规模2006年1月,公安部将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先行试点的任务交给辽宁大连。

重任之下,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民警心理训练系统已初具规模,建立了以行为观察室、心理恢复舱、心理素质测评室、心理能力训练室、心理档案室、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室以及心理行为训练场为主体的民警心理实验室。

心理行为观察室分为实验区和观察区两个区。

实验区是对民警进行情境类心理行为训练,其中一个叫"突破险境"的训练项目,要求10名参训人员在不借助任何其它外物,在不触模拟电网的情况下,从电网的上端翻越,以此来培训民警的团队精神,开发团队潜能。

民警在进行作业的同时,工作人员通过监控与音像系统对每名参训人员的行为进行捕捉。

有的民警在作业中积极主动,有的民警则是被动接受。

这些行为都会被监控系统捕捉到并显示到观察区的电脑上,通过行为编码软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处理,给出其相应的心理特征。

从而为焉步的素质模型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持。

心理恢复舱的作用,主要是当遇到突发事件,民警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后,在48小时之内在这里进行心理恢复,从而使其在较快的时间内恢复到原有的心理状态。

恢复舱工作的原理,首先通过心理作业以及生理采集仪确定出民警当前的压力指数,然后根据压力指数做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如音乐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像放松法等等。

心理素质测评室的主要功能是对民警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评及对民警的心理能力进行训练。

这两大功能是通过"民警心理素质测评系统和民警心理能力训练系统"来完成的,这两套系统可以多人的、多次的进行进行数据采集,测试结果会通过网络被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这样就确保了该结果的保密性。

同时,在每台电脑的终端上都配备了生理监控仪,可以及时对被测警员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控。

心理档案室是将民警在行为观察室、心理恢复舱、心理测评与能力训练室进行的所有活动结果汇集在一起,经工作人员整理形成心理档案。

有了这些档案,心理训练将更有针对性与时效性,同时也为心理素质模型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室主要是依据行为观察室、测评室等收集到的实验数据,通过专家的访谈、案例的分析,从人格特征、健康状况、社会适应与认知能力四个维度来研究民警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构建心理素质模型图,这为民警的训练、选拔、任职等提供参考依据。

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以心理素质模型为基础,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以提高受训人员的基础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训练方法。

在公安民民警中推行心理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帮助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公安民警尽快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危机,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广大公安民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战胜心理恐惧,激发心理潜能。

增强敢为精神,锤炼坚强意志的训练目的。

这套心理行为训练系统共包括32个科目,在现场记者看到的大型组合器械,集成了"勇攀高峰"、"凌空跨越"等10个训练项目。

链接警察心理健康标准日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将下面7项内容列为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

例如出现昆虫恐怖症的人往往对特定类型的昆虫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恐惧,显然这是一种心理变态的反应。

2、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认识不正确的情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而夸大自己的结果是经常遭受失败的;另外一个是过低的评价,结果是缺少前进的动力。

3、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莫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能采取紧急措施。

4、保持统一的人格。

警察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

一个人如果内心和外部行为不一致,就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

5、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于同他人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对他人的过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

6、社会化良好。

警察应该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社会也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7、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在平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一般刺激作用下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在危急情况下能够临危不惧,果断地做出应对。

回溯心理健康服务走近民警时间追溯到3年前的9月4日。

深圳南山区桂庙派出所大院内,挟持小男孩作为人质的歹徒成志勇已经与警方对峙了6个小时。

此时,狙击手小罗(化名)已经悄悄在派出所二楼架起了武器,瞄准了成志勇。

此前他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身体已感到疲劳,但此刻,他必须高度集中精神。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子弹击中成志勇……与此同时,小罗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

随后的48小时内,他接受了心理专家的单独谈话,成为了中国内地第一位在执行特殊任务后接受心理服务的民警。

心理医生及时介入,为他提供了科学的心理支持与援助,终于帮助他迅速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走了出来。

此后,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受到了高度关注。

其实,早在2000年5月,心理素质测试就被国家写进了《关于地方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统一招考》的意见之中。

同年9月,深圳市公安局建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家警察心理服务中心和第一条相关心理热线。

从此,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得到重视。

此前,我国针对警察的心理服务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偏重于思想教育来调动警察的工作积极性。

过多地强调警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对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控不足。

为保障警察的心理健康,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警察系统内部设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以协助警察调适心理,消除烦恼挫折及感情困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如"9·11"恐怖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因袭击事件对警察造成的心理压力,纽约市警察局下令全市5.5万名警察接受心理咨询。

香港警界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立心理服务组,心理专家通过咨询和电话热线等方式,专门为警察及其家人排解心理障碍。

香港《警察通例》还明确规定:凡是警员在执法公务中受到刺激、或受到压力的冲击,如开枪,或击伤、击毙人犯,或身处险境而未受伤害等等,都必须在事后咨询心理医生,以确认是否心理正常,并运用科学方法排解心中的焦虑和障碍。

2004年12月,公安部有公安信息网设立"民警心理健康网站"这是我国各部门、行业中第一家由部委组建的心理健康网站。

截至2006年8月中旬,已有民警113万人次访问该网站。

探究警察心理压力成因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作为工作时间不定的职业之一,警察工作时间长,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生活无规律,与家人无法步调一致;顾及家庭少,与家人感情难以完全融合;时刻处于危险地带,留给家人无限的担心。

有调查显示,中国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个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

警察的心理压力还来源于职业带来的孤独。

警察角色所特有的危险性和紧张性使得他们总是感到自己被一种敌对的力量所包围。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警察还必须处于聚光灯下,面对社会、公众的"审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