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企业文化

合集下载

中韩企业伦理差异

中韩企业伦理差异

中韩企业伦理差异:1、企业伦理行为中国员工比韩国员工更加重视企业中员工制度执行、企业遵守法律、企业是否兼顾社会利益以及个人伦理认识等方面。

2、企业价值观分为质量管理、管理创新,社会利益观,人本管理三个方面。

总的来说中国员工比韩国员工更加重视这些方面。

中国员工的价值取向按重视程度排序依次为质量管理、管理创新,社会利益观,人本管理;韩国员工的价值取向按重视程度排序依次为社会利益观,人本管理,质量管理、管理创新。

3、企业员工伦理道德因子中国员工与韩国员工相比,更加具有员工伦理意识,重视企业伦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不容易为了企业或个人的利益违反伦理道德,重视个人约束问题,在伦理行为方面倾向于具有从众行为。

4、企业员工行为因子中国员工与韩国员工相比,更倾向于为了公司整体利益放弃牺牲自己的利益,严格执行公司制度,恰当协调与公司同事的关系,对企业有更高的忠诚度,有更高的个人价值追求。

总结:中国员工和韩国员工比,对企业的伦理行为要求更加严格,即更不能够容忍企业中的违反伦理的行为。

原因分析:1、中韩企业文化差异(1)韩国企业文化韩国企业文化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

韩国企业员工在这种独特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对企业中伦理管理问题的认识,是从不同的管理思想角度出发,得出自己的认识。

(2)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

由于中西方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国企业员工对伦理管理认识的出发点和韩国员工不同,深受“治人”、“中庸”、重“义”轻“利”的影响,以治家之法治理企业,即以伦理道德作为治理企业的主要手段,忽视制度手段在治理企业中的作用,强调动机和结果的重要性,使得对企业伦理管理的认识较多地从中国的管理思想出发。

2、企业外部因素分析(1)法制制度一个国家,法制的完善程度和社会道德状况往往是成正相关关系的,良好的伦理道德素质的形成建立在健全有效的制度(包括法律体系)体系的基础上。

中韩Hofstede分析

中韩Hofstede分析


奖励与激励方面

韩国企业对员工的奖励和激励措施方面采取一定的差别对待,主要取 决于公司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领导层的决定。但注重在物质激励的 同时充分使用精神激励

中国同样能有效结合来对员工进行激励。例如企业分阶段评选“优秀 员工”并发与奖金,或者公费旅游的机会
薪酬体系设计方面

从权利距离 角度
高 --- 薪酬极差大
中韩俩国都属于高权利距离国家

从不确定规避角度 韩国在确定薪酬时更注重资历和专长。而在中国,资历和专长虽然对 薪酬有影响,但个人表现则是影响薪酬的重要方向

从长期导向角度 在长期导向国家,对当前薪酬的重视程度次于个人和公司的长期目标, 人们更注重工作保障。在韩国,企业制定的各种福利包中都充分考虑 了家庭的因素,如子女的幼托、教育和医疗费用,员工每年1-2次的家 庭旅游津贴等。 而中国员工对工作保障则非常重视


同样, 中国企业在人员选拔时也关注候选人的教育背景,工作学习经 历,并常以此来判定其是否与企业氛围相匹配
员工培训与职业开发方面

韩国企业的长期导向偏向,使其重视对资深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大的 公司绝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并且规定了每个员工每年至少 要接受的培训时间,培训分为新入职人员培训,员工在职培训,管理 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


中国企业决策前的可行性分析较弱,往往更多听取外部咨询机构的意 见。决策中,领导个人的意愿也往往对决策者起着决定性作用
刘小蓓 高菏 董芷含

中国较薄弱。虽然一些大的企业对员工培训比较重视,但由于资金以 及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加上许多民营企业追求短期利益,使中国企业 对员工的培训多停留于公司目前的需要。例如,企业文化培训,入职 培训或者一些小的业务培训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

各国的企业文化引言概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组织形式。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受到各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各国的企业文化。

一、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1.1 美国企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创新,组织结构相对扁平化,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和自主性。

管理方式注重结果导向,鼓励员工参预决策,追求高效率和高绩效。

1.2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组织结构相对层级分明,重视员工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管理方式注重细致化管理,强调员工的培养和长期发展。

1.3 德国企业文化德国企业文化注重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组织结构相对规范化,强调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管理方式注重公平和平等,注重员工的参预和沟通,追求长期稳定的业绩。

二、价值观念与企业目标2.1 中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注重家族观念和传统价值观,强调家族企业的传承和发展。

企业目标以利益最大化为导向,注重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

2.2 法国企业文化法国企业文化注重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性,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企业目标注重创新和文化传承,强调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2.3 印度企业文化印度企业文化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强调员工的忠诚和归属感。

企业目标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员工的福利和幸福感。

三、沟通与决策方式3.1 英国企业文化英国企业文化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强调员工的个人权利和自主决策。

沟通方式注重直接和开放的沟通,决策方式注重民主和参预。

3.2 韩国企业文化韩国企业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尊重长辈,组织内部关系较为严谨。

沟通方式注重尊重和谦虚,决策方式注重权威和集体决策。

3.3 澳大利亚企业文化澳大利亚企业文化注重平等和自由,强调员工的个人权利和平衡。

沟通方式注重开放和直接的沟通,决策方式注重民主和合作。

四、员工关系与福利待遇4.1 荷兰企业文化荷兰企业文化注重平等和尊重个人,强调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平衡。

韩国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

韩国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

韩国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引言概述:韩国作为东亚国家,拥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

社会文化方面,韩国注重家庭价值观念、尊重长辈、重视教育和礼仪等;而企业文化方面,韩国企业秉持着高度的纪律性、团队合作和强烈的竞争意识。

本文将分别从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两个方面,详细阐述韩国的特点。

一、韩国的社会文化1.1 家庭价值观念韩国社会非常注重家庭价值观念,家庭被视为个人生活的核心。

韩国人普遍尊重长辈,尤其是对于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需要遵循家长的意愿和决策。

1.2 尊重和礼仪韩国人对于尊重和礼仪十分重视。

他们注重面子和尊严,在社交场合中会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例如鞠躬、握手等。

尊重他人的年龄和地位是韩国社会中的重要价值观。

1.3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在韩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韩国人普遍重视教育,将其视为获取社会地位和成功的途径。

因此,韩国的教育系统非常竞争激烈,学生们在学习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二、韩国的企业文化2.1 高度的纪律性韩国企业文化非常注重纪律性,员工需要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迟到和早退被视为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员工们通常会提前到达办公室,并且加班是常态。

2.2 团队合作韩国企业非常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员工们通常会被分配到团队中,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追求团队的目标。

2.3 强烈的竞争意识韩国企业文化中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意识。

员工们通常会争取在公司内部晋升,追求更高的职位和待遇。

这种竞争意识激发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三、韩国的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3.1 家庭价值观念对企业文化的影响韩国人的家庭价值观念在企业文化中体现为对长辈的尊重和遵从。

在韩国企业中,年长者通常会担任管理职位,年轻员工需要尊重他们的决策和指导。

3.2 礼仪对企业文化的影响韩国人对于礼仪的重视也体现在企业文化中。

员工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礼貌是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基础,也有助于提升团队合作的效率。

亚洲公司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分析

亚洲公司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分析

亚洲公司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分析亚洲是一个具有极其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大陆。

这里的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亚洲公司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分析。

第一部分:亚洲公司的企业文化亚洲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深受该地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影响的。

这些传统文化中包括了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信仰和经济理念。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就成就了亚洲的多元文化。

一般来说,在亚洲,企业文化是基于四大元素来形成的:人、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需要建立在公司核心价值观之上,如团队合作、信任和奋斗等。

这些公司的价值观的核心是“生产和利润”,但也必须有了“责任和社会担当”这样的元素来完成自己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

这样,才能形成亚洲独有的企业文化。

第二部分:亚洲的一些经典企业文化案例1.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是亚洲公司文化中最为著名,大家常听到的案例就是丰田生产方式。

同时,日本的企业文化被誉为以“ Kaizen”(不断的改进)和“ Just-in-time”(及时)为核心原则的企业文化。

2. 韩国企业文化韩国企业文化则不同,他们聚焦于价值观即拼搏精神和信任合作等。

以下是三星企业文化准则:①尊重人才和创新②成为全球领导者③实现市场成功④谦逊和正直3.中国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文化则更加注重人和生态环境。

比如华为就将人文主义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2010年,华为制定了“可持续成长发展规划2020”,这个规划提出了挑战性的目标:让全球市场销售额达到400~500亿美元。

同时,华为也放弃了对股权之于员工的减税细则,这反映出了华为对待员工的重视和精神支持。

第三部分:亚洲企业价值观合作、创新、诚信和尽责是亚洲企业价值观中最为广泛并且为企业所推广的。

这些价值观背后有其深层次的道德和信仰基础。

1.合作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亚洲企业更注重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其在内部员工中间也表现得尤为突出。

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日韩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对比其在企业管理、员工管理、沟通方式、决策模式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日韩企业文化在传统价值观、管理风格、决策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带来一些挑战和机遇。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差异,对跨文化管理至关重要。

在我们将总结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和合作的影响,探讨跨文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议,以促进中日韩企业之间的跨文化合作与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的理解,为跨国企业或组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员工管理对比、沟通方式比较、决策模式对比、跨文化管理、跨文化合作、文化影响、挑战、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日韩三国的企业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企业管理模式、员工管理方式、沟通方式、决策模式等方面,还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运营。

深入研究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对比,对于促进跨文化合作、提高企业间的沟通效率、优化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东亚地区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特点及差异,为跨国企业或者跨文化团队合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中日韩企业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并探讨这些差异对企业管理、员工关系、沟通方式以及决策模式的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国企业的运作方式,并为企业间的文化交流提供指导和建议。

研究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还有助于促进跨文化合作、加深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进一步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深入研究中日韩企业文化差异对比,对于促进东亚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韩国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

韩国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

韩国的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韩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其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与其他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韩国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包括韩国人的价值观、礼仪习惯、沟通方式、教育体制、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商务风格等方面。

一、韩国社会文化1. 价值观:韩国人重视家庭、尊敬长辈、注重集体利益。

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认为通过努力工作可以改变命运。

2. 礼仪习惯:韩国人注重礼节和尊重他人。

他们有许多独特的礼仪习惯,如鞠躬、用两只手递东西、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食物等。

3. 沟通方式:韩国人倾向于间接沟通,他们善于使用非言语语言,如眼神、表情和姿势来传达信息。

他们也很注重面子,避免直接拒绝或批评他人。

4. 教育体制:韩国的教育体制非常严格,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高考被视为人生的转折点,决定了他们的未来。

5. 节日和传统:韩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韩国新年、秋夕和春节等。

这些节日是家庭团聚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韩国企业文化1. 组织结构:韩国企业通常采用严格的等级制度,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

决策权通常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

2. 工作氛围:韩国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员工通常会加班,并且对工作非常投入和忠诚。

3. 商务礼仪:在商务场合,韩国人注重礼仪和尊重。

握手是常见的问候方式,但在正式场合中,鞠躬是更为常见的礼节。

4. 会议和谈判:韩国人在会议和谈判中通常会先展示友好和亲近的态度,然后逐渐进入正题。

他们善于使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5. 商务交往:建立个人关系对于韩国的商务交往非常重要。

韩国人喜欢与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和友谊,这有助于促进业务合作。

三、韩国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1. 韩国的社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价值观,这反映在韩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氛围中。

企业通常以集体利益为导向,并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2. 礼仪习惯和沟通方式对于韩国企业的商务交往非常重要。

员工需要遵循适当的礼节和沟通方式,以确保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良好关系。

中韩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策略

中韩企业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策略

研究展望
1 2 3
文化差异的深入研究
针对中韩两国的文化差异,进一步从历史、社会 、经济等多个角度深入研究其形成原因、影响和 应对策略。
跨文化管理理论创新
结合中韩企业的实际案例,创新和发展跨文化管 理理论,为解决跨文化沟通、合作和冲突提供新 的理论支持。
国际化趋势下的跨文化管理
随着中韩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加快,跨文化管理将 更加重要,需要深入研究适应国际化趋势的跨文 化管理模式和方法。
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社会文化特点
中国社会注重集体主义和人际关系,强调家庭观念和亲情关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些特点也反映 在中国企业文化中。
韩国社会文化特点
韩国社会注重礼仪和面子,强调等级和权威,这些特点也影响了韩国企业文化的 形成。
经济体制与政策
中国经济体制与政策
中国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 文化的形成。
文化差异表现
在价值观、沟通方式、时间观念等方面,中韩两国存 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 出现误解和不信任的情况。例如,韩国人注重集体主 义和忠诚度,而中国人更注重个人利益和灵活性。此 外,韩国人通常比较遵守时间,而中国人可能更注重 关系和人情。
案例三
• 跨文化管理挑战:中韩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协调双方之间的价值观和理念 、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何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冲突和误解、如何提高员工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
案例总结
通过采取跨文化管理策略,中国企业在韩国市场成功 地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这表明在跨国 企业中,跨文化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案例三
背景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韩两国企业文化————————————————————————————————作者:————————————————————————————————日期:2姓名徐桂楠成绩学号1502030011 评卷人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韩国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韩国经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归结为韩国独特的企业文化。

对于与韩国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的中国来说,西方的经验可能是最优秀的,但东方邻居一韩国的经验可能是更加适应的。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上比较薄弱,存在着许多问题,韩国企业文化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从两国企业文化形成的背景入手,分析总结了两国企业文化的特点,并总结出了韩国企业文化中对我国有借鉴意义的部分。

关键词:企业文化;韩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tarde and econom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become more frequent.A important factor for successful economy in south Korea can attribute to the special enterprise culture in South Korea.For hina of the common culture background to say , Western experience may be the best, but eastern neighbor South Korea's experience may be more adaptive. China's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weak on the whol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e success of south Korean enterprise culture provides us a good refere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two countrie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 cultur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summarized the South Korea i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 part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Keywords: Enterprise culture;Enterprise culture of South Korea ;Enterprise culture of China;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在中国入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韩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的20多年间,因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相近,并且在各领域等方面互补性较强,两国的贸易额大幅增长,贸易关系日益密切。

为加强和深化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中的合作,于2012年5月开启了中韩自贸区谈判,2015年11月30日韩国国会通过了《中韩自贸协定》,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落成。

中韩自贸区的落成将对两国的经济贸易带来巨大的效应和影响,与此同时中韩两国的经济和企业环境都处于很大的变化之中,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和在新的背景之中发展企业成为了新的课题,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成功变革的基础,求变得公司能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二)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和韩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背景以及其企业文化特点的总结,有助于我们熟悉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在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建立自己强有力的具有强大辐射力的企业文化,这不仅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也是企业在国际化竞争背景下生存发展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向中韩两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方面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中国企业文化特点(一)中国企业文化形成的背景几千年农耕文明对中国企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

传统的小农意识使企业运行中出现专制与民本相依存,重经验轻理论,管理规范上规避过犹不及,力求中庸之道等问题。

同时,中国企业文化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受到西方文化的撞击,社会政治环境也对中国企业文化有一定影响。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文化,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

我国的封建社会漫长而曲折,其最大精神产物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曾经一度成为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广泛影响着我国封建社会乃至今天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治人”和“仁治”。

从而衍生出“居仁怀义”、“天人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儒家经典思想。

这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实践和企业文化的构建产生了很大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中国企业对外交流不断加强,信息沟通渠道日益通畅,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只有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理性精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才能迎来企业的长足发展。

因此,国内兴起了学习西方企业文化的潮流。

中国企业也借鉴了许多先进的西方管理文化,并做了成功的尝试。

中国社会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己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中国人价值观念的一部分,并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产经营和人际交往活动。

虽然经过了“五四”运动和“反孔批儒”运动的洗礼,但“官本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受到冲击,并未完全从主流思想中剔除。

因此,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和政治利益,不惜阻碍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

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朝代更迭,以政治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思想逐渐形成。

到了中国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刚刚出现,西方理性经济思想还未来得及传入中国,便被西方侵略者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近代工商经济实体发展严重不足,企业经济文化的积累几乎没有。

因此,并没有改变封建社会以政治为中心的主流管理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同时迫于国际形势的压力,计划经济体制营运而生。

“政治任务压倒一切”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得到改变。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环境向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转。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1.中国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治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人当作宇宙的中心,人是万物的主宰,尤其是儒家思想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可以说对人的管理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企业实际上是在做人。

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制度都是由人定的,而且制度本身没有绝对完善的,都需要人去不断地改进,需要人去具体执行。

人只有自觉、自愿地遵守和执行制度,制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执意要违犯制度,制度本身并不能够阻止他。

所以,在体制、机制和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人就成为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导人的这种自发性,儒家文化的尽孝报恩思想能够解决人的自觉和自我约束的问题。

儒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充分体现了世界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

这种世界大同的思想,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思想理念要求的是和平,而非征战;是认同,而非排斥:是合作,而非一味地竞争;是互惠,而非利己损人。

2.中国企业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国文化是讲究“中庸”之道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过犹不及”“,礼之用,和为贵”。

这是东方特色的思维方式,又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和合理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这是一个最为高尚的美德。

从某种意义上,中庸和中和的意义是相近的。

中是循礼,和是行仁,以中和为用的中庸思想是礼和仁的集中表现,儒家的礼和仁是通过中庸来实现的,这在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就表现在:第一强调平衡,第二强调持久,公司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活动中,不走极端,追求员工、企业和社会协调统一,员工和员工、员工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社会之间可以和谐,所以中国企业用平衡、协调、适应统一来代替员工、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中国企业文化的“中庸”之道,有其先进的一面,但不可否认,也有负面影响,表现在企业管理中,就是有时平衡各方面的影响,存在企业领导层在决策时不能做出最优选择,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等现象。

3. 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

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也是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

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

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要重视道谊,不谋利益,不计功利”(《汉书·董仲舒传》)。

把“德本才末”的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儒家反复告诫人们摆正义和利的关系,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而不计较功利或物质利益。

这种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对我们企业的发展产生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员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企业有较强的归属感,对企业乐于奉献,公司领导和员工关系融洽和谐,在企业间关系上重视长远合作和发展,注重长期回报,企业给员工以较好的福利待遇,并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增进公司领导和员工间友好合作关系。

4. “稳扎稳打”,缺乏创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具有封闭保守性、求同排他胜、超稳定性,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发挥,使得中国企业文化中的冒险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意识略显不足。

因此,中国企业在规避风险的时候,习惯安于现状并稳中求胜,提倡“稳扎稳打”、“以不变应万变”。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瞬息万变,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无法应对企业外部环境突如其来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企业安于现状,墨守陈规,惧怕改革,缺乏创新。

三.韩国企业文化特点(一)韩国企业文化形成的背景韩国的企业文化与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一脉相承,受到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文化重大影响,并结合韩国本土文化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韩国企业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