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架构设计案例--推荐

合集下载

关于股权架构设计的经典模型!(案例分析)

关于股权架构设计的经典模型!(案例分析)

关于股权架构设计的经典模型!(案例分析)失败案例一,真功夫真功夫的纠纷大家应该比较了解,现在对它的生意还不影响,但是很遗憾它还没IPO。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股权问题引发内部纷争。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股权架构:前期潘宇海作为真功夫的创始人,后来随着事业做大,潘宇海解决了中式快餐没办法标准化的难题,使得真功夫得以开始迅速扩张。

但到了后期,负责门店扩张的蔡达标作用更大,双方因此产生了很多纷争。

蔡达标就把潘玉海赶出核心层。

心有不甘的潘玉海搬出旧账,控诉蔡达标侵占,把姐夫送了进去,蔡达标因此被判了14年的有期徒刑。

这影响了他们的资本运作计划,在我们看来,是很不应该的。

二,逻辑思维这个大家都很熟悉,我原来认为,罗振宇应该是大股东或者比较重要、核心的股东。

结果前几天看了这个被新炒的旧闻才知道,“罗辑思维”的股权架构是这样的:如果我是罗振宇,我也会说,哎,很不公平啊,你看这个号也是我做起来的,主要都是依赖我。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股权结构导致他们俩分手。

1 . 为什么要设计股权架构?1、明晰合伙人的权,责,利合伙创业讲究情怀没错,但最终也是要实现实际利益,怎么能够体现你的利益和价值,很重要一点就是股权、股比。

后者是你在这个项目中的作用,以及利益的重要体现。

2、有助于创业公司的稳定也许我们在创业的时候都是同学、兄弟、闺蜜,大家觉得,什么股比不股比的,先不说,先做下去,把事情做成了再说。

这种情况必定会出现问题,因为在刚开始关系好的时候,大家都不能好好谈,出现问题肯定更不能好好谈,最终的结果是创业项目受到影响。

3、影响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开头的案例可以看出,都是控制权的问题,如果他们的股比能形成一个核心的控制权,争议完全可以避免。

4、方便融资现在投资人跟你谈投资的时候,会关注你的产品,关注你的情怀,关注你的进展,也一定会关注你的股权架构合不合理,如果是看到比较差的股权架构,他们是肯定不会投资的。

5、进入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相信每个创业者的创业项目都有IPO这个目标,只要IPO,资本市场就一定要求你的股权结构要明晰,合理。

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实际案例

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实际案例

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实际案例
随着企业发展和壮大,股权架构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奖励机制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下面将介绍几个实际的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案例。

1. 美团
美团的股权架构比较简单,主要是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而股权激励方案则包括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其中,股票期权是一种授予员工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而限制性股票则是授予员工未来以一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行使。

2. 达摩院
达摩院的股权架构采用的是“三级架构”,即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分层结构。

而股权激励方案则包括股票期权、万分之一股份和集体股份。

3. 小红书
小红书的股权架构也比较简单,主要是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而股权激励方案则包括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其中,股票期权是授予员工未来以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而限制性股票则是授予员工未来以一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行使。

以上是几个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公司所采取的不同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
定适合自己的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方案,以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人才,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股权架构设计经典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经典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经典案例真功夫,那可是咱们都熟悉的餐饮品牌。

这公司的股权架构故事就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大戏。

想当年,真功夫的两位创始人潘宇海和蔡达标,那可是一块儿创业的好兄弟。

刚开始的时候,潘宇海占股50%,蔡达标和他老婆共同占股50%,这种平分天下的股权结构看着挺和谐。

但是呢,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问题就出来了。

蔡达标想在公司里有更大的话语权,因为企业经营嘛,谁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掌舵。

可是这50%对50%的股权结构就像两座大山,谁也压不倒谁。

这就好比两个人拔河,两边力量一样大,这绳子就只能僵持在那儿了。

蔡达标就开始动一些小心思了。

他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试图稀释潘宇海的股权。

比如说在引进新的投资者或者开新的门店之类的决策上,想办法给自己这边多争取利益。

潘宇海呢,那肯定也不傻呀,他就察觉到蔡达标在搞小动作,这矛盾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最后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还牵扯到法律纠纷。

这一场股权之争,让真功夫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原本应该把精力都放在怎么做出更多好吃的餐品、怎么拓展市场上,结果却在内部争权夺利。

公司形象受损不说,门店扩张的速度也慢下来了,还失去了很多发展的好机会。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股权架构设计可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平分。

在创业的时候,就得考虑到未来公司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权力分配、决策等各种问题。

如果有一方占股稍微多一点,在决策的时候就有个主导权,不至于在关键决策的时候陷入僵局。

阿里巴巴的股权架构那可是相当有特色的。

马云和他的小伙伴们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就知道股权架构这事儿必须得玩得转。

首先呢,马云他们采用了合伙人制度。

这就好比是一个精英俱乐部,只有经过层层选拔、被认可的人才能够成为合伙人。

这些合伙人虽然不一定在股权比例上占大头,但他们在公司治理方面有着超级大的权力。

比如说在董事会成员的提名上,合伙人有很大的话语权。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够保证公司的控制权始终掌握在一群有着共同价值观、了解公司文化并且有能力带领公司发展的人手里。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民营企业的股权架构设计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需要做股权架构的重新梳理,否则就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造成多交个人所得税、资金转移通道难以打通等问题。

一、走一步看一步的股权结构模式股权方面,民营企业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公司、注册新公司。

并且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用自然人(如老板、老板娘或者老板的亲戚熟人)当股东,很少用法人企业当股东。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的结果是董事长、董事长夫人以及董事长的弟弟三人,累计持有了21家公司股份,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董事长及夫人持有公司95%的股份,董事长弟弟持有5%的股份。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关联,每一家企业就像是一叶小舟,众多企业很难形成战斗力。

如果能把这些企业通过股权改造,形成合力,建立一个航母舰队。

企业原始形态股权改造以后二、股权改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节省个人所得税:大约为每年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20%,如企业一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万,则可以节省200万的个人所得税。

●便于股权转让或家族继承:当有N家公司时,董事长需要把股份转给其下一代时,只需要转让最上面的一家投资公司,即把所有产业传承给了下一代。

●容易保证控股权不旁落其他股东:当某实业公司有多位股东时,把家族企业成员的股份转移到“投资公司”,然后让投资公司控股实业企业,可以排除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走得过近导致企业控制权旁落。

●产业清晰,便于企业扩张发展:扩张时直接使用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产业清晰,企业多元化时,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互不影响。

●资金调配方便:各家子公司,给投资公司分红,然后资金聚集在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再根据需要给子公司投资、增资、借款等,形成集团资金池。

三、股权改造的步骤当老板看到本教材时,其企业可能已经成立了多家,如浙江某企业老板,下面有三家公司,一家建材公司、一家工程公司、一家节能环保材料公司。

三家公司均由董事长持股,分别是100%、100%、70%,如下图所示。

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实际案例

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实际案例

股权架构股权激励实际案例
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通过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稳健发展。

以下是一些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的实际案例:
1. 阿里巴巴股权架构
阿里巴巴采用的是两极制股权架构,即创始人马云和一小部分高管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其他投资者只能购买B股,没有投票权。

这种股权结构保证了公司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使得创始人和高管更容易推动公司的发展和变革。

2. 谷歌股权激励
谷歌采用的是股权激励计划,为员工提供了一种通过股票获得公司利益的方式。

谷歌的股权激励计划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奖金等多种形式,使得员工在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能够分享公司的成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3. 优步股权架构
优步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阿里巴巴的两极制股权架构,即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一小部分高管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这种股权结构保证了公司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也使得创始人和高管更容易推动公司的发展和变革。

4. 美团点评股权激励
美团点评采用的是股权激励计划,为员工提供了一种通过股票获
得公司利益的方式。

美团点评的股权激励计划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奖金等多种形式,使得员工在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能够分享公司的成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总之,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竞争力和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股权架构和股权激励形式,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和愿景。

优秀的股权结构案例

优秀的股权结构案例

优秀的股权结构案例优秀的股权结构案例以阿里巴巴为例一、股东构成以阿里巴巴为例,公司的股东构成十分合理。

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日本的软银集团,持有约34.4%的股份,第二大股东是中国的雅虎,持有约31%的股份,剩下的则由一些小股东组成。

这种股东构成使得阿里巴巴能够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支持,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国家持股比例,有利于公司的稳定和发展。

二、股权比例在阿里巴巴的股权比例中,马云及其团队所持股份比例虽然不高,但是他们通过签署协议等方式获得了控制权,保证了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这种股权比例的设计既保证了创始人的控制力,又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股权激励阿里巴巴在股权激励方面做得非常好。

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使员工和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同时也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股东权益保护阿里巴巴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也做得很好。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保障股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

同时,阿里巴巴还建立了完善的股东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股东的诉求和问题,维护了股东的合法权益。

五、透明度与信息披露阿里巴巴在透明度与信息披露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保证所有股东都能够公平地获得信息。

同时,阿里巴巴还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与股东保持沟通,增强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案例是一个优秀的典范。

其合理的股东构成、科学的股权比例设计、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完善的股东权益保护措施以及高透明度的信息披露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设立股权架构案例

设立股权架构案例

设立股权架构案例一、初始想法与角色定位。

小明呢,他是个奶茶狂热爱好者,对各种奶茶配方那是门儿清,而且还认识很多奶茶原料的供应商。

所以他就像是这个奶茶店的灵魂人物,技术担当。

小红是个营销小能手,在社交媒体上有一大波粉丝,擅长做推广,她能把一家小奶茶店包装成网红打卡地。

那她就是这个团队里负责把奶茶店的名声打响的人,营销核心。

小李呢,他是个理财小达人,之前帮家里管过一些小生意的财务,对成本控制、预算规划特别有一套。

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奶茶店的财务管家啦。

二、股权架构的初步设想。

1. 按贡献分配股权。

小明觉得自己的配方和供应商资源对奶茶店至关重要,他觉得自己应该占40%的股权。

毕竟如果没有他那些独特的配方,这奶茶店就和其他普通奶茶店没啥区别了。

小红觉得自己能把奶茶店推广出去,吸引大量顾客,她也很重要啊,所以她想要30%的股权。

她心想,要是没有我把人拉进来,你们再好的奶茶也只能自己喝。

小李也不甘示弱,他说没有我管理财务,成本控制不住,利润都被浪费了,所以他要求20%的股权。

这时候还剩下10%呢,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留作员工激励股权池。

这样以后如果有特别优秀的员工,就可以从这个池子里拿出股权奖励他们,让大家都更有干劲。

2. 决策机制。

他们又想了想,这么分股权可以,但是万一有重大决策怎么办呢?总不能各说各的。

所以他们规定,对于一些小事情,比如今天奶茶店的促销活动打几折这种,只要有两个人同意就可以执行了。

但是对于像开分店、更换供应商这种重大决策,必须三个人都同意才行。

这就像三国时期的联盟一样,大事得大家都点头才行。

3. 股权调整机制。

不过呢,他们也知道,一开始的贡献不一定代表永远的贡献。

比如说,如果小明后面没有开发出新的爆款奶茶,而小红通过一个超级营销方案让奶茶店的生意翻了好几倍,那股权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呢?于是他们就约定,每半年对大家的贡献进行一次评估。

如果发现有人的贡献远远超过了他最初的预期,就可以适当调整股权比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

股权架构设计案例文/张金宝当企业进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需要做股权架构的重新梳理,否那么就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造成多交个人所得税、资金转移通道难以打通等问题。

一、走一步看一步的股权结构模式股权方面,民营企业最常见的情形确实是随着企业的进展与壮大,依照需要逐步增加公司、注册新公司。

同时绝大多数企业差不多上用自然人〔如老总、老总娘或者老总的亲戚熟人〕当股东,专门少用法人企业当股东。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的结果是董事长、董事长夫人以及董事长的弟弟三人,累计持有了21家公司股份,同时大多数情形下是董事长及夫人持有公司95%的股份,董事长弟弟持有5%的股份。

如此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扩张进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关联,每一家企业就像是一叶小舟,众多企业专门难形成斗争力。

假如能把这些企业通过股权改造,形成合力,建立一个航母舰队。

企业原始形状股权改造以后二、股权改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节约个人所得税:大约为每年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20%,如企业一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万,那么能够节约200万的个人所得税。

●便于股权转让或家族继承:当有N家公司时,董事长需要把股份转给其下一代时,只需要转让最上面的一家投资公司,即把所有产业传承给了下一代。

●容易保证控股权不旁落其他股东:当某实业公司有多位股东时,把家族企业成员的股份转移到〝投资公司〞,然后让投资公司控股实业企业,能够排除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走得过近导致企业操纵权旁落。

●产业清晰,便于企业扩张进展:扩张时直截了当使用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产业清晰,企业多元化时,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互不阻碍。

资金调配方便:各家子公司,给投资公司分红,然后资金集合在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再依照需要给子公司投资、增资、借款等,形成集团资金池。

三、股权改造的步骤当老总看到本教材时,其企业可能差不多成立了多家,如浙江某企业老总,下面有三家公司,一家建材公司、一家工程公司、一家节能环保材料公司。

三家公司均由董事长持股,分别是100%、100%、70%,如以下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的股权架构设计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需要做股权架构的重新梳理,否则就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造成多交个人所得税、资金转移通道难以打通等问题。

一、走一步看一步的股权结构模式
股权方面,民营企业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公司、注册新公司。

并且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用自然人(如老板、老板娘或者老板的亲戚熟人)当股东,很少用法人企业当股东。

在上述案例中,导致的结果是董事长、董事长夫人以及董事长的弟弟三人,累计持有了21家公司股份,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董事长及夫人持有公司95%的股份,董事长弟弟持有5%的股份。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的扩张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关联,每一家企业就像是一叶小舟,众多企业很难形成战斗力。

如果能把这些企业通过股权改造,形成合力,建立
一个航母舰队。

企业原始形态股权改造以后
二、股权改造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节省个人所得税:大约为每年企业所得税后利润的20%,如企业一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万,则可以节省200万的个人所得税。

●便于股权转让或家族继承:当有N家公司时,董事长需要把股份转给其下一代时,只需要转让最上面的一家投资公司,即把所有产业传承给了下一代。

●容易保证控股权不旁落其他股东:当某实业公司有多位股东时,把家族企业成员的股份转移到“投资公司”,然后让投资公司控股实业企业,可以排除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走得过近导致企业控制权旁落。

●产业清晰,便于企业扩张发展:扩张时直接使用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产业清晰,企业多元化时,不同行业企业之间互不影响。

●资金调配方便:各家子公司,给投资公司分红,然后资金聚集在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再根据需要给子公司投资、增资、借款等,形成集团资金池。

三、股权改造的步骤
当老板看到本教材时,其企业可能已经成立了多家,如浙江某企业老板,下面有三家公司,一家建材公司、一家工程公司、一家节能环保材料公司。

三家公司均由董事长持股,分别是100%、100%、70%,如下图所示。

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股权改造呢?
股权改造前
第一步:老板找一笔过桥资金(如借入1000万),投资成立“X投资公司”(1000万资金进了X投资公司的银行账户)。

第二步:X投资公司(谈判主体A)拿1000万中的部分资金(如500万),购买老板个人(谈判主体B)在甲公司的股权——X投资公司给老板个人500万,老板个人把其在甲公司的股权转让给X投资公司。

依次购买乙公司、丙公司。

老板再把股权转让所得的1000万资金(过桥资金),还掉。

公司股权架构已经完成了,这时股权架构图就成了下图样式。

股权改造后
四、股权改造的注意事项
1)股权变更前,要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给税务局的),所有者权益中是否有股东增值,如未分配利润等。

如果注册资本金是100万,企业经营多年以后,现在要进行股权改造,目前所有者权益是2000万,那么这增值的1900万,在股权变更前是需要交20%个人所得税的,约380万元——这就是没有及时进行股权改造的“代价”。

该个人所得税在目前不交,积累到以后会越来越多,俗话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X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到底多少为宜?建议为下属几家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总和,也可以少一些,但最好不要差得太远,否则变成了“小马拉大车”。

3)建议考虑X投资公司设立在外省,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与主业企业不在一个省份为好。

五、股权改造的案例
某产品制造与出口贸易企业,原股权架构图如下所示。

该股权架构已经是进行了集团化设计的,并且为了满足成立集团公司的要求,特意在AA集团下面增设了几家公司,如AA艺术品、AA电子科技等。

但是,在资金、税收、管理以及企业长久发展方面,未能完全梳理清晰和考虑周全。

一方面,两大家庭之间在同一个集团公司占有股份,并且集团公司是实业项目、主要产业,这时如果产生的利润需要分红时,会产生大量的个人所得税,即使当前不分红,形成大量的未分配利润,在后期股权变更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个人所得税或者股东借款的税务风险。

经过财务咨询顾问与企业董事长、老板娘、财务总监共同探讨之后,进行股权重新改造并形成了新的股权架构图。

股权架构图变革后的带来诸多变化:
1.老板李氏家族与张氏家族,两个家族之间产权清晰,有利于家族财富传承,事实上两代人。

2.未来两个李、张家族的投资可以自由组合,即可独立投资,又可合资,合资时股份比例可以自由协商。

3.两个家族的投资收益可以沉淀在各自的投资控股公司(李氏控股和张氏控股),不用分配回各自私人家庭,从而避免交纳个人所得税。

减少个人所得税的金额大约为除两家控股公司之外其他公司每年所得税后利润的20%。

4.后期公司间股权交易操作方便,公司的买卖或股权的变更,均可以在控股公司之下做操作,所得收益不用交纳个人所得税。

5.股权变更后,由于公司相互独立,各家公司可以各自向融资贷款,并且可以合并融资贷款。

进一步增强各家公司的融资能力,融资时也便于相互担保。

6.企业在发展一段时间后,为了吸纳家庭企业以外的成员加入公司核心层,两个家族之外的股东需要参股,那么这种情况下也更容易加入进来,家庭控股公司保持绝对控股,拿出一部分股份给新进入的股东,操作容易,股权清晰。

【完】
案例:某集团企业股权架构重新改造后的设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