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气候分析-以芜湖市和南京市为例

合集下载

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大湖泊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

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大湖泊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

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大湖泊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任宇杰;唐晓岚【摘要】以长江中下游地区15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湖泊的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并对气候舒适度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大湖泊气候舒适度普遍较高,舒适期一般分布在4-5月和9-10月,不舒适期分布在7-8月;春、秋两季气候舒适度明显高于冬、夏两季;全年气候舒适度指数变化趋势呈M形.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大湖泊气候舒适度随经度降低而呈下降趋势;随纬度降低呈上升趋势;随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长江流域下游湖泊的气候舒适度略高于中游湖泊.%Taking the 15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during 1981 to 2010 meteorological data in the Yangtze River area as the basic data, climate comfort degree of ten big lakes that are representative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China was evaluated using a comprehensive climate comfort evaluation model,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omfort 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fort degree of the ten lak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s generally higher, and the comfort period is generally distributed in April to May and September to October, and the discomfort period is distributed in July to August. The climate comfort degree of spring and autum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winter and summer. The variation trend of climate comfort index present ″M″ in the whole year. The climate comfort degree of the ten lak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crease withlongitude, and in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of latitude, and increased with the elevation. The climate comfort of the lak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iddle reaches.【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7)001【总页数】6页(P41-46)【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湖泊;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作者】任宇杰;唐晓岚【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9近些年,中国的气候环境受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影响日趋恶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

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区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1)淮北平原:安徽,江苏北部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2)淮阳山地: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领。

(3)长江中下游平原:1、江汉平原:汉江沿岸2、洞庭湖平原()。

3、鄱阳湖平原。

4、苏皖沿江平原。

5、长江三角洲。

(4)南岭山地:湖南,江西南部;(5)西部边缘山地(武当山,神农架,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二、气候特征:(1)温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风分配均匀。

(2)“南京,武汉,重庆”成为三大火炉的原因:1、盆地地形。

2、7-8月受副高控制,晴多雨少。

3、距江边水汽大。

(3)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夏雨>春雨>秋雨>冬雨。

但冬雨能占10%,是我国冬雨比率高,春雨最丰沛的地区。

(4)冬雨多的原因: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永久的切割线,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会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

三、河流,湖泊1、河流特征:(1)水量丰富。

(2)汛期长。

(3)含沙量小,输沙量大。

2、大湖群:(1)两湖平原湖畔(洞庭湖)。

(2)赣皖湖群(鄱阳湖)。

(3)苏皖湖群(巢湖)。

(4)太湖湖群(太湖)。

(5)江淮湖群(洪泽湖)。

3、水资源特征:(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淡水资源充沛,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原因:(1)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阶段,宣泄能力较低。

(2)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再加上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使其层闾淤塞,排水受阻,洪水灾害严重。

(3)本区降水与农作物需水期不相适应,各类水利设施无法满足农作物需水量,、加上本区农田抗旱能力低,经常造成伏旱,秋旱。

四、区域发展条件:利:(1)优越的区位条件。

(2)良好的空间资源。

(3)投资环境优越。

(4)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高。

(5)资金雄厚,技术先进(6)市场容量大。

局限:(1)能源,原材料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结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一、总结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关键字:住宅建筑;构造设计;地域技术;节能。

1、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纬度大致在北纬30°~32°,属于气候过渡地区,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夏季气温较高,持续时间长达3~4个月,太阳辐射强度大;冬季较冷,时间长达2~3个月,相对湿度较大,季节风旺盛。

该地区住宅建筑的保温隔热还没有一个可参考的理论依据,住宅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冬季室内阴冷潮湿,最冷月份室内平均气温只有4~6℃;夏季闷热,最热月份室内气温高达32℃左右,特别是在顶层及西晒房间显得十分闷热难受。

在正常情况下,相同体积、相同材质、相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相等,其根本的区别只在于热量在形体中分布情况。

建筑并不同于一般的形体,它已经有一个普通的形体转化为了有生命力的空间形态,需要有采光与通风,这就必然需要有门窗,而太阳热辐射就会通过门窗传入室内,怎样既保证室内采光通风,又能够尽可能的有效阻止热辐射。

这就需要在设计中就必须知道该地区一年四季太阳的运行规律,分析该地区生物气候特征,采用合适的建筑造型,以及建筑朝向,并采取有效的建筑遮阳措施。

2、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理论气候和地域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与气候、建筑与地域关系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63年,V·奥戈雅所著的《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概括了60年代以前的建筑设计与气候、地域关系研究的各种成果,提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将满足人体的生物舒适感觉(冷、热、干、湿等)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注重研究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感觉之间的关系,认为建筑设计应遵循气候→生物→技术→建筑的过程。

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理论较大地影响了以后的建筑设计,例如70年代德国适应气候节能建筑研究。

长江流域内气候类型

长江流域内气候类型

长江流域内气候类型1、重庆市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重庆会成为长江流域“三大火炉”之一。

重庆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原因: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热量多;工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热量多;四川盆地四周山脉环绕,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夏季热量不易扩散。

2、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什么气候?B热带草原上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印度河流域的地理分区,主要地形,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国家(现在),还有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体点。

印度河流域:地理分区:南亚主要地形:印度河平原(平原)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国家(现在):巴基斯坦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分区:东亚主要地形: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高原和平原)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国家(现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分区:东亚主要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国家(现在):中国4、中国长江为什么叫江,黄河为什么叫河因为黄河水经由黄土高原其中夹杂着许多的黄土颜色就是黄色的,黄河是根据颜色取名。

而长江横贯东西,则是依据长度取名。

自古以来可以说正是因为大江大河的存在才造就了全世界,那是文明的起源。

而长江黄河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它们的名称又有以下几种说法,而且江和河有啥区别呢?如今如果你去翻阅那些地理资料,你会发现南方地区大多称呼那些河流为江,比如说:珠江、闽江、长江、鸭绿江。

而北方大多就称为河,比如说:黄河、海河等。

毕竟我国南北文化差异明显,对于不同的东西叫法也不一样,所以在称呼上的不同也是很正常的。

若是根据专业点的知识,因为黄河是注入我国的内海,所以就称为河。

而长江则是流入广阔的东海之中,就称为江,在格局上比黄河更大一些。

并且长江一年到头的水位都是相对稳定的,可以全年保持通航。

而黄河夏天之时可能巨浪滔天,但是冬天又会有河段断流,水流十分的不稳定。

长江的规模还是比黄河要大些的,在对比我国其他的大江大河来说,似乎长度较长,流域面积相对较广,并且河流的流水量比较大的,都叫做江。

长江中下游大旱原因有哪些气候特点是什么

长江中下游大旱原因有哪些气候特点是什么

长江中下游大旱原因有哪些气候特点是什么
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受反气旋控制,气候炎热降水较少,如果台风等活动较少的话,蒸发量会大于降水量,形成伏旱。

伏旱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

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

长江中下游大旱原因有哪些
(1)季风气候不稳定,东南季风偏弱,带来的降水少;
(2)气温升高,蒸发量大;
(3)农作物需水期,农业用水量大;
(4)工业发达,工业用水量大;
(5)城市众多,人口密度大,生活用水量大;
(6)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是什么
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夏季风为东南风,冬季风为西北风。

最冷月平均气温介于0-15度之间。

农作物可越冬,一年两熟至三熟。

充沛的降水(包括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旱情的台风雨)使当地适合发展水田——种植水稻。

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气温异常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长江中下游地区1月气温异常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

d i1 .99 .s . 0 - 0 32 1 .1 0 o:03 6  ̄i n1 7 93 . 00 . 3 s 0 0 0
长江 中下游 地 区 1 月气 温异常及 大气 环流特征分析
缪启龙 ,张 捷
204 10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 院,江苏 南京

要: 利用 15 - 20 年长江 中下游地 区 2 个 站的 1月气温资料和逐年 1 91 0 8 5 月大气环 流资料 ,分析 了长江 中
异 常有关 联 的海气 背景场特征 。实际上 , 环流与 大气
长江 中下游地 区 , 包括江苏 、 安徽 、 上海 、 湖北 、 湖
南 、 庆 、 西 和 贵州 省 ( ) 2 站 点 , 区域 重 江 市 的 5个 该
也是 20 年 1 08 月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最严重的
区域 ( 1 。 图 )
的寒 潮南下 , 不但全 区性降温猛 烈 , 温度极低 , 还
时 常伴有 大 风和 冰雪 [。 1 又是全 年最 冷 的月 ”而 月
份, 且低温事件发生概率大 , 尤其是 20 年 1 , 08 月 中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 4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
气过 程袭 击 , 更让 人记 忆 犹新 。这 次灾 害范 围很广
图 1 站点分 布( 共计 2 5站点 )
中偏 冷年有 6a而偏 暖 年有 5a , 。分 析温 度 标准 化 值还 发 现 ,在偏 冷年 中 20 0 8年偏 冷 的程 度 并不 是
强 , 列 在 17 、9 5和 1 8 之 后 。 排 97 15 9 4年 22 空 间分 布特 征 .
与旱涝问题相 比, 冬季气温异常的研究没有引
起足够的认识 , 但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长江中下 游地 区的气温异常进行 了研究。 例如 , 丁斌等E、 3 余 ] 观林 等[ ] 研究指出长江流域 的冬季气温呈上升趋 势; 缪启龙等_ 5 j 了南京冬季气温的变化 , 分析 也指 出冬 季气 温 明显 上 升 ; 陈海 山等 [、 志伟 等 研 6吴 ] 究了江苏省冬季气温异常的演变特征 , 以及与气温

长江中下游气候分析-以芜湖市和南京市为例

长江中下游气候分析-以芜湖市和南京市为例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长江中下游气候分析-以芜湖市和南京市为例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学生姓名尹成臻学号0711097指导教师査良松职称教授论文字数6000完成日期2011年 3 月22 日目录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1引言---------------------------------------------------------------------------------------------3 2芜湖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3 2.1芜湖市气候概况--------------------------------------------------3 2.2芜湖市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3 2.3芜湖市近50年来的年降水变化特征---------------------------------4 2.4芜湖市近50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4 2.5芜湖市近50年来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5 3南京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5 3.1南京市气候概况--------------------------------------------------5 3.2南京市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5 3.3南京市近50年来的年降水变化特征---------------------------------6 3.4南京市近50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6 3.5南京市近50年来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6 4总结---------------------------------------------------------------------------------------------7 参考文献-----------------------------------------------------------------------------------------8长江中下游气候分析-以南京市与芜湖市为例尹成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摘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正日益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长江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区位于北纬25°~35°之间,按行星风系的气候分带,这里属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干旱区,但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季风环流改了近地面层行星风系的环流系统,变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干旱的荒漠景观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景观。

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

本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本区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000℃~6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12℃。

由于淮阳山地山势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特别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阳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为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等温线在这里呈舌状向南凸出。

长江以北,绝对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汉口曾出现-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长江以南,多在-7℃~-10℃之间。

每当强冷空气南下时,气温下降的幅度常可超过10℃,上海曾出现过两天之内气温下降25.2℃的记录。

所以,本区虽属亚热带,但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为低。

由于冬季的低温,中国亚热带所处的纬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论上的界线南移4~5个纬度。

和地中海地区比较,要偏南10~11个纬度。

但中国的亚热带,特别在华中区,夏季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均达28℃左右,有些地区超过29℃。

5~9月常出现高于35℃的酷热天气。

7~8月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高温出现的频率最大,绝对高温常超过40℃,浙江的金华,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温记录。

4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为16℃~21℃,秋温略高于春温。

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

一般冬长1~4个月,长江以北4个月左右,南岭一带不到1个月;夏长在4个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南部则迟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区春、秋季节各长2个月,南部可达3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长江中下游气候分析-以芜湖市和南京市为例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学生姓名尹成臻学号0711097指导教师査良松职称教授论文字数6000完成日期2011年 3 月22 日目录摘要-----------------------------------------------------------------------------------2 关键词----------------------------------------------------------------------------------------2 Abs tract----------------------------------------------------------------------2 1引言---------------------------------------------------------------------------------------------3 2芜湖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3 2.1芜湖市气候概况--------------------------------------------------3 2.2芜湖市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3 2.3芜湖市近50年来的年降水变化特征---------------------------------4 2.4芜湖市近50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4 2.5芜湖市近50年来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5 3南京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5 3.1南京市气候概况--------------------------------------------------5 3.2南京市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5 3.3南京市近50年来的年降水变化特征---------------------------------6 3.4南京市近50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6 3.5南京市近50年来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6 4总结---------------------------------------------------------------------------------------------7 参考文献-----------------------------------------------------------------------------------------8长江中下游气候分析-以南京市与芜湖市为例尹成臻,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摘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正日益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球气候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对于人类自身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显著,因而研究和分析全球的气候变化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人口聚集区,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化水平也处于我国的领先地位,同时还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的城市群。

该地区的气候变化非常的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芜湖市和南京市,这两个城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为例,从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日照时数变化和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来分析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变化。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近50年来; 长江中下游地区Climate of the Yangtze River - the city of Nanjing andWuhu caseYin Chengzhen,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Abstract:Since the the 1980s,global climate chang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Global climate change will affect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for the impact of human beings is also very significant,and therefo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given importance.Y angtze River is China's populated areas, the high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urbanization level of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a, is also one of the world's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Climate change in the region is very representative,this will be the Y angtze River in Wuhu and Nanjing,two cities in the past 50 years of climate variation,for example,from the temperature change,precipitation, sunshine duration changes and relative humidity variation,to analyze the entire Y angtze River region of climate change.Key words: global climate change;characteristic analysis;the past 50 years; Yangtze River region1 引言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全球气候的变化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气候的变化可以对人类和其他的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控制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因此,研究气候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人口的密集区之一,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的基地,同时对于气候的变化也比较敏感与强烈,因此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该地区的气候变化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是来自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会以安徽省芜湖市与江苏省南京市两个城市为例,来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2 芜湖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是安徽改革开放的窗口前沿。

近年来,城市的工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能源和物资消耗也相应增加,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造成城市化效应对气候的影响显著。

解放以来,芜湖市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很快,已从1949年市区面积只有7平方公里、人口仅14万的小城市发展为现今面积为72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的中等城市。

这种城市化必然对芜湖气候产生影响,因此对于芜湖市气候变化的分析,该方面尤为重要。

2.1 芜湖市气候概况芜湖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严寒。

根据多年统计资料显示,芜湖市的年均气温约为16.3℃,年温差为25℃左右;年降水量1175.2mm,无霜期为245d,春夏季梅雨期大概为25d。

2.2 芜湖市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图1表明芜湖市近50年来的年平均气温为16. 3℃。

50年来芜湖市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上升比较迅速,最大升幅可达1.6℃。

尤其是1996年以后,气温一直较历史平均值偏高,1998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年平均气温为17.6℃。

通过图1我们也可以发现芜湖市的气温前期呈递减后期呈递增的趋势。

特别是近十年来气温上升的速度偏快。

2.3芜湖市近50年来的年降水变化特征芜湖市近50年的年均降水量为1175.2mm,其中,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69年,为1627.2mm,最小值是1978年的240.0mm。

图2是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

由图2可以看出,芜湖市冬季降水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夏季和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冬季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蒸发量降低,使得城市上空的空气中的凝结核增多,使得降水量增加。

图2芜湖市冬季(a)、夏季(b)、年平均(c)降水量的变化曲线2.4芜湖市近50年来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近五十年来,芜湖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是1961h。

全年中夏季的日照时数最多,约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1%。

其中7月和8月份日照时数最长,2月的日照时数最少。

通过图3,我们可以看出,近50年,芜湖市的日照时数总体上是呈下降的趋势的。

这反映了芜湖市的大气透明度的降低,大气污染的排放,云量的增多使得日照时间减少,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消极的影响。

2.5芜湖市近50年来相对湿度的变化特征通过图4我们可以看出,芜湖市的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夏季、冬季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均随时间呈现春下降的趋势,但是年平均下降的幅度最大。

并且未来的夏季、冬季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将继续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年平均和夏季相对湿度下降趋势强于冬季。

年相对湿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城市的“干岛效应”,城市地面大多是不透水层,降水会被迅速的排走,蒸发到空气中的水汽很少;其次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导致年平均降水量减少,但是气温却在升高,故而使得城市的年相对湿度下降。

图4芜湖市年冬季(a)、夏季(b)、年平均(c)相对湿度变化曲线3南京市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古城。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