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典藏版)

合集下载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发言摘编(组图)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发言摘编(组图)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周年大会发言摘编(组图)
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发言摘编 编者按: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嘉宾和清华师生校友济济一堂,共同庆祝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教师代表、清华大学化学系李艳梅教授,学生代表、全国学联主席、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生齐兴达,国内大学代表、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国外大学代表、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等在大会上发言。本版刊发他们的发言,与读者一起分享清华人的欢乐与光荣。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续写清韵华章 再创新的辉煌 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今天,对每一位清华人,都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嘉宾和师生校友济济一堂,共同庆祝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一起分享清华人的欢乐与光荣。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向各个时期为学校竭诚奉献的师生员工,向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广大校友,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此时此刻,我们更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民族! 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斗之中,发展壮大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从用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学堂,到经辛亥革命洗礼的清华学校;从探索学术独立、教育自主的国立清华大学,到刚毅坚卓、弦歌不辍的西南联大;从艰苦奋斗造就“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到改革奋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走向复兴的一个缩影,清华的百年历程,是清华人致力于兴国安邦的奋斗史,是探索中国科技教育自立自强的开拓史,是向着世界先进水平跨越发展的攀登史! 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积淀了弥足珍贵的

总结百年历史 传承清华精神——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

总结百年历史 传承清华精神——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档案工作纪实

的盛况 。9 0周年 的活动为我校百年校庆活 立清华大学 、 长沙临时大学 、 西南联合大学 20余件 , 0 在百年 校庆组委会 支持下 , 案 档 动积 累了丰富 的经验 。9 0周年校庆档案为 和清华大学等各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 ; 清华 馆组织了校园内碑碣 匾额的拓制工作 , 全部
百年 校庆 的组织工作 ,由于活动周期 留学生的留美预备学校 , 迅速崛起为国内一 物 、 照片图表等。通过对这些珍贵档案的展 长, 涉及部门多 , 活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 流 的综合大学 , 从红色工程师 的摇 篮 , 向 示 、 到 考证 , 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清华大学创 可 组织难度大。档案馆完整保存着我校 9 0周 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 过了百年 曲折而辉煌 建 、 走 变迁 、 发展的奋斗历程 , 使清华师生 、 校
年的时间跨度 内,选取了 10件珍 贵档案 , 0
包括记载学校发展 、 变迁的公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章, 聚 规 凝
庆活动。档案馆依靠馆藏档案 , 充分发挥档 案 的 自身优势 , 为学校各部门开展校庆活动 提供 了翔 实、 准确 的信息支持 。
二、 挖掘档案资源 , 展现档案风采
从建校伊始 , 清华便始终同 国家的兴衰 前辈大师心血的文稿 、 迹 , 录莘莘学 子 手 记 和民族 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从一所选派 学习 、 成长 的学籍 、 成绩 , 伟人 题字 、 名人 实
二、 黄埔 军 校 文物 保 护探 讨
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然而 , 当前对文物及周 和管理 , 规划要 明确保护 范围 、 近期环境整
最初 的黄埔军校早 已在多次 战火 中被 边环境的“ 建设性破坏 ” 相当突 出。 新的超高 治方案及长期 的规划 目标 , 注意历史文脉的 毁, 但置身在 旧址 , 那些遗迹 和后人按其原 建筑不断 出现 , 新建建筑和市政建设破坏文 延续性。 我们应该从高层次上认识和搞好保 貌重 建整修 的校舍依然 能让 我们 感受到当 物周边环境 , 影响文化遗产 的整体格局和历 护文物 的工作 , 到四个保护 , 做 即原状保护 、 年师生们磅礴 的战斗激情 。步步走过 , 仿佛 史肌理 , 与文物建筑风格不协调 , 甚至不经 长远保护 、 整体保护和有效保护。

清华大学校长在清华100年校庆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在清华100年校庆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校长在清华100年校庆上的讲话清华校长送给毕业生的五句话“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清华大学校长留给毕业生的一段话方向比努力重要。

现在是讲究绩效的时代,公司、企业、go-vern-ment,需要的是有能力且能与企业方向共同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味努力但却南辕北辙的人。

自己适合哪些行业,哪些职业,有很多东西是先天决定的,只有充分地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总与自己的弱点对抗,一个人才能出人头地,就像现在很多企业的时候,他们相信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让火鸡学会爬树,但是还是觉得选个松树方便一些。

方向不对,再努力、再辛苦,你也很难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能力比知识重要。

知识在一个人的构架里只是表象的东西,就相当于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如何当好市长等等,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却显得毫无头绪、不知所措,他们总是在问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哪种情况等等。

他们的知识只是知识,而不能演化为能力,更不能通过能力来发掘他们的潜力。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究能力模型,从能力的角度来观察应聘者能否胜任岗位。

当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绩效直接挂钩,能力的发挥也是在一定的机制、环境、工作内容与职责之内的,没有这些平台和环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尘封。

健康比成绩重要。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是很多人已经认同的一句话。

对于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学生阶段的成绩将成为永久的奖状贴在墙上,进入一个工作单位,就预示着新的竞赛,新的起跑线。

没有健康的身心,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生变革,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欲的矛盾?而且在现代社会,拥有强健的身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挫折与痛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面对的问题。

为了防止英年早逝、过劳死,还是多注意一下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投资吧。

《百年清华 千锋有我》千锋恭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百年清华 千锋有我》千锋恭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

《百年清华千锋有我》千锋恭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四月的清华园,春意盎然。

清华大学在建校百年之际,迎来盛大的"百年校庆"。

来自海内外的清华万千学子、社会友人翘首期盼相聚一堂,亲切的问候,美好的祝福共同送给清华百年华诞。

借此,千锋3G嵌入式学院全体员工恭祝清华大学:"永远朝气蓬勃,桃李满天下!" 作为国家级重点院校,清华人不息的奋斗,不止的进取,让清华从一个辉煌走向又一个辉煌。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四月的清华园,春意盎然。

清华大学在建校百年之际,迎来盛大的"百年校庆"。

来自海内外的清华万千学子、社会友人翘首期盼相聚一堂,亲切的问候,美好的祝福共同送给清华百年华诞。

借此,千锋3G嵌入式学院全体员工恭祝清华大学:"永远朝气蓬勃,桃李满天下!" 作为国家级重点院校,清华人不息的奋斗,不止的进取,让清华从一个辉煌走向又一个辉煌。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 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致辞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致辞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致辞百龄清誉称棠棣万卷华章照古今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
值此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北京大学和各兄弟院校,向清华大学的全体师生及海内外清华校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
100年来,清华大学培养出一代代治学之师、兴业之才和治国栋梁,创造出一大批科研学术成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史上谱写了璀璨华章。

今天的清华大学,秉承优良传统、坚持科学发展,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正以追求一流的气魄、脚踏实地的姿态,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在百年历史进程中,清华和北大比肩而立、荣辱与共。

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风骨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品格不谋而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精髓深深融入两校师生的血脉之中。

值此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为纪念两校情谊,并表达诚挚敬意,北京大学特送上贺联一副:
资自强而载物,砥砺同行,百龄清誉称棠棣
取兼容以开新,交融共进,万卷华章照古今
这副贺联嵌入了“清华”二字,将清华和北大喻为“棠棣”,以此祝愿两校百年来唇齿相依、风雨同舟的兄弟情谊万古长青。

其中,上联中的“自强”、“载物”、“砥砺”、“同行”,是两校师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共筑百龄清誉的生动写照。

下联中的“兼容”、“开新”、“交融”、“共进”,昭示北大、清华作为最早进入国家“985”工程的两所高校,将在新时期全面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事业。

我们衷心希望清华大学与全国的兄弟高校加强合作、携手并进,为中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1。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2011年4月24日)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

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

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

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

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典藏版)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典藏版)

• 推动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科技是关 键,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 才培养水平。 •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 学研究能力。 •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 济社会发展。 •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 化传承创新
• 学院占地面积854.3余 亩,建筑面积261490 平方米,有四个校区: 都江堰老校区毗邻世 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校园林木成荫,环境 宜人
•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提出了“立足社会需要,面向未来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确立了“技能人才的摇篮、技术服务的基 地”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了“以专业建设 为核心”、“校企合作实践”等先进教育 理念,实现了学院快速、可持续发展
如何做到呢?
KITE-FLYING
Don’t breaking up
亲爱的。。我害怕你会离开,就像风筝断了线。。。
不会再回来了。。你。会吗。。
Designer:S.G.C.chen8332
海 . 水 . 正 . 作 . 品 蓝 .
亲爱的。。我害怕你会离开,就像风筝断了线。。。
不会再回来了。。。。。。。。 我,给不了你什么。就像“I MISS YOU”中写到的“除了爱、
•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把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 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 出发点,通过全院教职员 工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成 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 学院自二00三年招收普通全日制大学专科 学生以来,连续三年招生计划供不应求。 在良好的就业形势情况下,学院招生继续 面向广大社会生源,本着“公开、公平、 公正”的原则,利用自身职业教育优势为 社会服务。学生具有“专升本”的良好前 景,学院将为学生通向更高学历层次以及 其它深造途径的人才“立交桥”创造条件。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和香港大学百年校庆有哪些不同之处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和香港大学百年校庆有哪些不同之处

1911年,几乎同时,清政府创办了清华大学,港英政府创办了香港大学。

2011年,两校同时迎来百年华诞。

先大概介绍一下两校的由来:清华大学(英语: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THU),原称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学校、清华学堂。

创建于1911年,最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立留美预科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自1925年始设大学部。

香港大学(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HKU),香港第一所大学,由188 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大学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孙中山为港大医学院首届毕业生。

** 注意到其实清华的大学部是1925年才创立的。

或者按照清华的算法,香港大学应算18 87就有了。

(这些细枝末节的差异不足为怪,学校都流行把历史算的悠久些。

我的高中动辄就说自己二百八十多年校庆,笑我蛋疼。

)两校同为顶尖学府,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英国泰晤士报的排名)香港大学连续三年力压东京大学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21。

清华只稍逊风骚,摇摆于世界50名上下,但仍当之无愧一流大学。

其实我认为大学排名是件很愚蠢的事情,细究一下排名的算法,发现两校很多方面都不相伯仲。

清华只在三项上明显落后:―国际教师素质‖,―国际学生素质‖和―学术期刊发表质量‖。

前两项只是因为清华受到了中文教研的制约,属于客观因素。

至于最后衡量学术产出的那项,我认为当归咎于内地学术界风气不振,学霸官僚做派盛行。

这使得很多留美优秀的年轻教授不敢直接回国任教,往往他们选择以香港为归国跳板,在香港的大学拼到功成名就后,再回国自己摇身变成学霸或官僚,这样一来,这些人学术活力最盛,产出最高的那些年都贡献给了香港大学。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白重恩,李稻葵,汪丁丁。

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清华经管或北大CCER的牛教授名单,看看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在香港熬出头后回去圈地圈钱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历史回顾
•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 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 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 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 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 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 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 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 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 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 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 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 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 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 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 国、人才强国的使命,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深入进行教育改革, 加快建设综合性、研 究型、开放式的一流 大学,清华大学办学 总体实力大为增强, 人才培养质量、学术 研究水平、社会服务 能力不断提高。
•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 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 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 17万名优秀人才 万名优秀人才, 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 兴业英才、治国栋梁。 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 23位 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 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 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 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 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 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 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 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 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 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 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 运、与时代同步伐, 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 和光荣革命传统,在 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 的隽永篇章。
•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 建校伊始, 科学救国理想, 科学救国理想,倡导 中西融会、 “中西融会、古今贯 文理渗透” 通、文理渗透”,一 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 里潜心治学、 里潜心治学、精育良 形成了名师荟萃、 才,形了名师荟萃、 鸿儒辉映的盛况, 鸿儒辉映的盛况,很 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 的大学之一, 的大学之一,填补了 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 空白。 空白。
当前形势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 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 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 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 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如何做到呢?
KITE-FLYING
Don’t breaking up
亲爱的。。我害怕你会离开,就像风筝断了线。。。 不会再回来了。。你。会吗。。
Designer:S.G.C.chen8332
海 . 水 . 正 . 作 . 品 蓝 .
亲爱的。。我害怕你会离开,就像风筝断了线。。。 亲爱的。。我害怕你会离开,就像风筝断了线。。。 。。我害怕你会离开 不会再回来了。。。。。。。。 不会再回来了。。。。。。。。 YOU”中写到的 除了爱、 中写到的“ 我,给不了你什么。就像“I MISS YOU”中写到的“除了爱、 给不了你什么。就像“ 除了思念、除了关心、体贴和祝福...我 还有什么可以给你呢。。。。” 除了思念、除了关心、体贴和祝福...我。还有什么可以给你呢。。。。” ... 。。。。
•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 新中国成立以后, 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 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 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 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 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 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 创办了原子能、 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 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 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 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 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 云水库等重要设计, 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 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Designer:S.G.C.chen8332
海 . 水 . 正 . 作 . 品 蓝 .
三点要求
•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 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 紧密结合起来。 •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紧密结合起来。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创造精彩人 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 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 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 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 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 奋斗!
学习贯彻胡锦涛在清华大学 讲话精神
09级体教团支部 级体教团支部 2011年5月2日 年 月 日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 100 的讲话
4月24日,庆祝清 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 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隆重举行。中共中央 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发表重要讲话。
•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 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 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 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 难得的历史机遇, 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 见的风险挑战。 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 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 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 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 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 远。
• 推动经济社会又 好又快发展,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科技是关 键,人才是核心, 教育是基础。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 才培养水平。 •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 学研究能力。 •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 济社会发展。 •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 化传承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