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检查314例成人颈部淋巴结细胞病理学分析
细针穿刺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细针穿刺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高妮娜;邓亚平;李晶;方帆;刘志红;曾亮【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FNAC)结合免疫组织化学(IHC)在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细针穿刺获得50例颈部肿大淋巴结组织,涂片进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可疑的恶性肿瘤病变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单独FNAC分型确诊病例为35.7%,FNAC-IHC分型确诊病例为90.5%.FNAC-IHC 对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类型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独FNAC的确诊率.FNAC-IHC在颈部肿瘤性病变分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单独FNAC,而二者的特异性没有差别.结论:FNAC-IHC在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FNAC.【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4(027)001【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细针穿刺;细胞学;颈部淋巴结;恶性肿瘤【作者】高妮娜;邓亚平;李晶;方帆;刘志红;曾亮【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内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湖南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 是公认的诊断颈部结节性病变的有效方法[1-2]。
该方法诊断颈部转移癌的准确性达91%以上[3-5]。
但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恶性肿瘤类型,单凭细胞学检测难以确定,需要辅助检测技术协助肿瘤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anmical method, IHC)是使用最广的病理辅助诊断技术。
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研究

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研究白占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青海 海南)摘要:目的总结对比分析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病理科接收的496例颈部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分别进行颈部细针穿刺活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二者检查结果的符合性。
结果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9.39%,其中诊断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99.37%(475/478),诊断恶性病变的符合率为85.71%(18/21)。
结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穿刺细胞学检查更快速、方便、经济,在有病理组织学依据下诊断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病理组织学;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551.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3.020本文引用格式:白占祥.颈部肿大淋巴结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39,47.0 引言淋巴结肿大是多种因素所致的,其中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最高,多为炎症、肿瘤[1]。
现就我院496例颈部肿大患者的穿刺细胞学检查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进行归纳和对比,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病理科接收的496例颈部肿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6例,女性240例;年龄30~81岁,平均(50.8±1.1)岁。
1.2 研究方法①细胞穿刺:患者仰卧位,枕头垫高肩部,头后仰,脱去上衣,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嘱患者勿吞咽或咳嗽,碘伏和酒精两次消毒操作区域,以无菌干燥注射器快速刺入肿大的淋巴结,再反复推拉针栓抽吸。
在负压下让注射器和针头脱落后平稳拔出针头,再重装注射器,将针芯的穿刺喷涂到玻片上。
进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
②组织学检查:细胞学诊断提示后切取活检标本,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最后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
23804205_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hegu
i
danc
eo
fc
on
t
r
a
s
t
enhanc
edu
l
t
r
a
s
onog
r
aphy.Thequa
l
i
t
a
t
i
ve
y wa
and quan
t
i
t
a
t
i
ve ana
l
i
so
fc
on
t
r
a
s
t
enhanc
ed u
l
t
r
a
s
onog
r
aphy was used t源自odiagno
s
et
he
ys
supe
.05)。 受 试 者 工 作 曲 线 (
r
e
c
e
i
ve
rope
r
a
t
o
r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cu
r
ve,
ROC)分 析 显
β)值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示,定量分 析 结 果 诊 断 恶 性 颈 部 浅 表 淋 巴 结 的 AUC 为 0.
定
性
分
析
结
果
诊
断
恶
性
颈
部
浅
表
淋
巴
结 的 AUC 为
i
c
a
lexami
na
淋巴结经皮穿刺针吸细胞学结合流式细胞术临床诊断研究

交通医学 2012 年第 26 卷第 6 期 Med J of Communications,2012,Vol.26.No.6
·591·
图 1 慢性淋巴结炎,可见巨噬细胞吞噬现象;图 2 化脓性淋巴结炎,见大量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图 3 为上腭癌颈部转 移;图 4 为肺腺癌锁骨上转移;图 5、6 为肺鳞癌左锁骨上转移涂片及流式 DNA 分析结果;图 7、8 为食管鳞癌锁骨上转移涂片及 流式 DNA 分析结果;图 9、10 为伯基特淋巴瘤瘤细胞涂片,可见空泡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现象;图 11 为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涂片;图 12 为外周 T 细胞淋巴瘤涂片,可见较多嗜酸粒细胞;图 13、14、15、16 分别为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弥漫性 大 B 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流式 CD5-CD10 表达;图 17、18、19、20 分别为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性淋巴瘤、外周 T 细胞 淋巴瘤及轻链限制性表达流式特点。
2结 果
2.1 肿 大 淋 巴 结 诊 断 结 果 淋巴结转移癌 28 例 (23.32%),恶性淋巴瘤 42 例(35.00%),淋巴结核 8 例(6.67%),化脓性炎症 2 例(1.67%),非特异性炎 症 32 例(26.67%),不明病因 8 例(6.67%)。 2.2 典 型 肿 大 淋 巴 结 细 胞 病 理 学 及 流 式 细 胞 术 检 查特点 见图 1~20。
[中图分类号] R733.4
[文献标志码] B
淋巴结肿大临床很常见,明确其性质是临床医 师一个较棘手的问题。目前临床主要通过病理检查 来判断肿大淋巴结性质,淋巴结经皮细针穿刺针吸 细 胞 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由 于 操作简单、创伤小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不足之处是取 材较少、不能反映淋巴结组织结构。我院 2007 年 1 月—2012 年 10 月应用 FNAC 检查淋巴结肿大患者 120 例,对病理提示转移癌或淋巴瘤患者联合应用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进行诊断,具有一 定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癌三例细针穿刺病理分析

腺不 相连 。
1 . 2 方法 颈 部常 规 消 毒 , 用5 ml 一 次性 注 射器 进行 细针 穿刺 , 3例均 有进 针落 空 感 , 抽 负压 在 不 同
方 向反复抽 吸肿 物 , 1例 抽 出 污 浊液 体 , 2例 为 暗褐 色 咖啡色液 体 , 常规 涂 片, 9 5 %酒 精 固定 , H E染色 。
胞学检 查 时, 仅抽 取囊 液检 查敏感 性 低 , 抽 出囊液 后 再 抽 囊 壁 组 织 涂 片, 确 诊率 相 对较 高, 值 得 我 们 借鉴 。 鉴别诊 断 。需和 以下几 种疾 病鉴 别 : ( 1 ) 甲状舌 管囊肿 : 此病 多见 于 儿童及 青少年 , 囊 壁 内覆 鳞状 上 皮或假 复 层纤毛 柱状 上皮 , 囊壁 外为纤 维结 缔组 织 , 壁 内可 有 甲状腺 组 织 , 囊 内容 物 多 为 黏 液样 或胶 冻 样物 , 合并 感染者 可有 炎细 胞 。典 型 甲状舌管 囊 肿 ,
1 0 9 2
内蒙 古 医学 杂 志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J 2 0 1 4年 第 4 6 卷 第 9期
颈部 淋 巴结 囊 性 转 移 癌 三例 细针 穿刺 病 理分 析
王彦军 , 王 小玲
( 陕西省 渭 南市 第二 医院 病理科 , 陕 西 渭南 7 1 4 0 0 0 )
以 中老 年 居 多 , 我 院报 道 这 3例 患 者平 均 年 龄 5 7 岁, 与 丁加 根报道 年龄 相符 【 2 J 。B超 、 C T、 MI R对 颈 部包块 检查 起到 一 定 作 用, 但 往 往 还 不 能确 定其 良 恶性 , 随着 细针 穿刺 细胞 学检 查 ( F NA C ) 的发 展 , 越 来越 多的病 例在 术 前得 以确诊 , 本 次报 告 3例 病 例 中有 2例 细胞形 态不 是很典 型 , 在术前 容 易误诊 , 确 诊率较 低 。 韦荣 干 ] 提 出 颈 部 囊 , 很 明显 的乳 头 状 结 构 也不 是 很 常 见, 不是病 灶发 生在 淋 巴结 内, 也不敢 轻 易诊断 为转 移性 甲状 腺癌 。1例 患者在 同侧 甲状腺 发 现 较 小原 发灶 , 后经 手术 确诊 为滤泡 型 乳头 状 癌 , 术后 随 访 3 年健 在 , 另1 例 术后 转上级 医院没有 查见 原发 灶 , 术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增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针穿 刺活检术 。患 者术前停 用抗凝 药物 , 血常规 及 出凝 查
血时 间除外 出血倾 向。 1 2 仪器 . 使 用 G O I P LP .2彩 超诊 断 E L G Q 9、HIISAU2 仪 及专用 穿 刺 引 导 装 置 , 阵 探 头 , 率 为 7~1 线 频 2 MHz 。
采 用美 国产 B R 自动活 检枪 , AD 射程 l 5~2 m, 据 病 2m 根
灶 大小及 与周 围器 官 的关 系选 择不 同的射程 ; 刺针 的规 穿 格 为 B D 1 G枪 用活检 针 , AR 8 根据 患者病变 位置配 合专 用
及部位 的病 变 , 不 能保 证 取材 的准确 性 , 但 因不 能观 察 病 变周 围情况 , 能对其 周 围组 织 及 血管 造成 损 伤 , 位 置 可 对 深在或 邻近 血管 的病变无 法 进行 活 检 ; X线 和 C ③ T引 导
2 5例 (8 3 % ) 1 .8 。本 组无 一 例 发 生 大 出 血 、 走 样 反应 、 迷 感 染等并 发症 。肿瘤 淋 巴结 转移及 恶性 淋 巴瘤 5 例均 获 1
1 1 研究 对象 .
选 择 20 0 5年 6月 一 0 9年 6月 在我 科 20
行颈部淋 巴结 细 针穿 刺 活检 术 者 16例 , 16个 病灶 , 3 共 9 男8 7例 , 4 女 9例 ; 年龄 1 7 2— 8岁 。临床查 体 均可 触及 颈 部包 块 , 高频超声 检查 均 提示 为 颈部 淋 巴结 增 大 , 巴结 淋
[ 中国 图 书 资料 分 类 号 】 R 4 .4 R 5 4 5 1 ; 63 [ 文献 标 志码 ] B [ 章 编 号 ] 10 -88 2 1 )2 140 文 090 7 (00 0 - 3 -2 0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8月第6卷第15期G ui de of C hi na M e di dne,A ugus t2008,V06.N o.15输液4000~5000m L,其中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500一1000m L快速滴人。
②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对同时伴有左心衰的联用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硝酸甘油和多巴胺,能更好地改善血液动力学,使右室收缩末容积降低,左室充盈压增加,进而使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及心排血量增加。
③R V I时常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首选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加用地塞米松5—10m g,静脉给药2-3(1,但量一定要少。
参考文献【1】黄永麟,许冬秀.右室梗死诊断治疗经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26l996I l6(2):79—80.【2】毛焕元,杨心田,主编.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149.【3】李益民,胡大一.左室梗塞不同部位合并的右室梗塞叨.中国循环杂志,1991.6(6):650一651.【4】高润霖.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f Jl.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12):710-725.f5】平学才.右室梗死的诊断现状【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手册,1999.26(3):142-14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戴一菲李峰邬攀【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疾病中各种诊断细胞的光镜下形态特征,以及各种疾病间的鉴别诊断.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9181例,淋巴结性疾病l718倒(18.71%).淋巴结良性反应性增生1】21倒(65.25%),淋巴结炎176例(10.24%),淋巴结结核188例(10.94%),淋巴结转移性癌158例(9.20%),淋巴瘤75例(4.37%).各中疾病经病理组织切片证实符合率平均为96.45%。
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的快速,简便。
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
认真掌握淋巴结疾病中各种诊断细胞的光镜下形态特征,尤其各种疾病间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细胞学形态特征中图分类号:R3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126-02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淋巴结穿刺病人1718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细针穿刺的细胞学病理诊断研究

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细针穿刺的细胞学病理诊断研究徐庆梅【摘要】目的研究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3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诊断,对其确诊率和临床病例对照符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36例患者中共130例被确诊为颈淋巴结肿大,确诊率为95.6%.淋巴结炎87例,经临床确诊85例,确诊率为97.7%;淋巴结核6例,经临床确诊5例,确诊率为83.3%;恶性淋巴瘤7例,经临床确诊5例,确诊率为71.4%;淋巴结转移瘤34例,经临床确诊33例,确诊率为97.1%;巨大型淋巴结增生2例,经临床诊断确定为误诊.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对颈部淋巴结肿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借鉴和全面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1【总页数】2页(P100-101)【关键词】细针穿刺;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细胞学【作者】徐庆梅【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徐州 22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8淋巴结主要是经过抗原刺激后形成的免疫应答的一个重要场所,其主要表现出免疫、过滤、增殖等诸多作用,通过颈部淋巴结肿大,可将多种疾病体现出来,此外,某些疾病的突出表现也是经颈部淋巴结肿大突显出来的。
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且无较大创伤,禁忌证并不多,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与病理学相同的诊断结果。
就目前而言,细针穿刺细胞学已经成为临床必不可少的辅助诊断方法,备受肯定和青睐[1]。
本文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36例作为观察对象,旨在判定穿刺细胞学诊断与颈部淋巴肿大的主要方案,确定细胞学诊断的具体临床价值和特征,报道如下。
表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分析[n(%)]组织切片诊断标本数量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准确误诊恶性可疑良性良性 126 5(3.9) 0(0.0) 121(96.1) 122(96.8) 4(3.2)恶性 10 2(20.0) 1(10.0) 7(70.0) 8(80.0) 2(20.0)共计 136 7(5.1) 1(0.7)128(94.1) 130(95.6) 6(4.4)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3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2例(52.9%),女性患者64例(47.1%),患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2.8±3.4)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0 3 6 /.sn 1 7 — 1 0 2 1 . 8 0 0 OI 1 . 9 9 ji . 6 34 3 . 0 2 0 . 2 s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3 ( 0 2 0 —9 4 0 1 7—1 0 2 1 )80 3—1
Pa ho o y a l ss o e v c l l m ph no e e l n 3 a e f a ul te s e ami e i e n e l s r to t l g na y i f c r i a y d s c ls i 14 c s s o d t pa i nt x n d by f n e d e a pi a i n
HE 染色 , 学 显 微 镜 观 察 。 光
2 结 果
淋 巴结 反 应 性 增 生 1 2例 ( 5 7 ) 化 脓 性 淋 巴 结 炎 1 1 3. ; 4
例 (. ) 淋 巴 结 核 5 45 ; 1例 ( 6 2 ) 淋 巴 瘤 3 1 . ; 7例 ( 1 7 , 1 . %) 霍奇金 淋 巴瘤 1 3例 , 霍 奇 金 淋 巴 瘤 2 非 4例 ; 移 癌 8 转 7例 ( 7 8 ) 诊 断 不 明确 9 (. )误 诊 4例 ( . %) 2. ; 例 28 ; 13 。
1 2月 行 颈 部 淋 巴 结 细 针 穿 刺 检 查 的 成 年 患 者 3 4例 , 中 男 1 其 19例 , 1 5 , 龄 1  ̄ 9 4 女 6例 年 8 2岁 , 均 年 龄 4 . 平 4 7岁 。 12 方 法 . 使 用 一 次 性 2 OmL注 射 器 , 次 性 8号 针 头 。患 一
・
9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国际检验 医学杂 志 21 年 4月第 3 02 3卷第 8期 It a n L bMe , r 02V 13, . J dAp l 1, o 3No8 i2 .
・
调 查 报告 ・
细 针 穿 刺检 查 3 4 成 人 颈部 淋 巴结 细胞 病 理 学分 析 1例
黄作 良, 小 民 李 ( 阳 医学高等 专科 学校 , 南邵 阳 4 2 0 ) 邵 湖 2 0 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细针 穿刺 细胞 学检 查 在 成 人 颈 部 淋 巴 结 疾 病 诊 断 中 的 临 床 应 用价 值 。 方 法 对 2 0 0 6年 1月 至 2 1 0 0年
l 2月期 间该 院 3 4 成人 颈部 淋 巴 结 细针 穿 刺 涂 片 结 果进 行 细胞 病 理 学 分析 。结 果 淋 巴 结反 应 性 增 生 l 2 , 脓 性 淋 巴结 1例 1例 化 炎1 4例 , 巴 结核 5 例 , 巴 瘤 3 淋 1 淋 7例 , 移 癌 8 转 7例 , 断 不 明确 9 , 诊 4例 , 刺 细 胞诊 断 符合 率 为 9 . 。结 论 细针 穿 诊 例 误 穿 59
H u g o i g . iX i m i an Zu lan L ao n
( h o a g M e ia le e, h o a g H u n n 4 2 0 Ch n ) S a y n d c lCo l g S a y n a 2 0 0, i a
Ab ta t0bet e Toe po et ec ne l au f ien e l s iainc t lg x miainf rteda n sso d l Sc r src : jci v x lr h h ia leo n e dea pr t yoo ye a n to o h ig o i fa u t e— v f o
v c ll mp o e ie s . eh d Cy 0 a h lg n l ss o e vc ll mp o e s p ro me mo g 3 4 a u t p t n s a — ia y h n d s d s a e M t o s t p t o o y a a y i f c r ia y h n d s wa e f r d a n 1 d l a i t , c e
a n fe t eme h d f r d t c i n o e v c ll mp o e ie s s s o e e f c i t o o e e t fc r ia y h n d sd s a e ,wi d a tg so i h a c r c v o t a v n a e fh g c u a y,q ik,e s ,a d s c r— h uc a y n eu i t ,a d b r h o d p e d a p ia i n i a i u e e so o pt 1 y n e wo t y f r wi e s r a p l to n v ro sl v l fh s ia. c
Ke r y wo ds:y p no s; bips ne dl l m h de o y, e e; pun t e c ur s
细 针 穿 刺 细 胞 学 检 查 是 诊 断 体 表 肿 瘤 类 型 和 性 质 的 常用 方法 , 具有 较 高 的 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国外 各 层 次 医 院 已经 广 在 泛 开 展 【 。人 体 很 多 局 部 和 全 身 性 疾 病 都 可 导 致 淋 巴结 肿 大 , 1 ]
刺 细 胞 学检 查 可作 为 颈 部 淋 巴结 疾 病 诊 断 的 有 效 方 法 之 一 , 有 准确 率 高 、 单 快捷 和 经 济安 全 等优 点 , 合 各 级 医院 广 泛 应 用 。 具 简 适
关 键 词 : 巴 结 ; 活 组 织 检 查 , 吸 ; 穿刺 术 淋 针
生 时 , 组 织 切 片 中 都 难 区 别 [ 。本 组 有 5例 诊 断 不 明 的 病 在 2 ] 例 , 刺 细 胞 学 以类 似 小 淋 巴 细 胞 为 主 , 临 床 病 史 高 度 怀 疑 穿 但 淋 巴 瘤 , 议 组 织 活 检 后 证 实 均 为 恶 性 淋 巴瘤 。 建
断 敏 感 性 为 7 , 异 性 9 , 首 选 诊 断 淋 巴 结 结 核 病 的方 8 特 1 是
细针穿刺检查 , 道如下 。 报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所 有 病 例 均 来 自该 院 2 0 年 1 至 2 1 06 月 0 0年
法 。但 当 结 核 合 并 感 染 , 片 含 有 大 量 炎 性 坏 死 碎 片 、 性 粒 涂 中 细 胞 , 没 有 L n h n 细胞 存 在 时 , 易 误 诊 为 化 脓 性 炎 性 反 若 agas 极 应 。本 组 误 诊 病 例 中 , 2例 淋 巴 结 核 误 诊 为 化 脓 性 淋 巴 结 有 炎 , 为此 原 因 。所 以 , 细 胞 学 不 典 型 而 临 床 怀 疑 结 核 病 时 , 即 当 应结合病史加做抗酸染色和结核菌培养 , 以免 造 成 误 诊 。 3 3 淋 巴瘤 细 胞 学 特 点 本 组 诊 断 3 . 7例 淋 巴 瘤 , 经 过 组 织 均 活检 和免 疫 组 化 得 到 证 实 。证 明穿 刺 活 检 标 本 可 满 足 淋 巴 瘤 病 理 诊 断 和分 类 的需 要 , 淋 巴瘤 患者 得 到 及 时 、 理 的 治 疗 , 使 合 避 免 了手 术 创 伤 。本 组 4例 诊 断 不 明 病 例 , 刺 细 胞 学 镜 下 ] 穿 细胞 特点 与淋 巴 结 反 应 性 增 生 鉴 别 明 显 , 细 胞 形 态 仍 不 典 但 型 , 较 多 幼 稚 淋 巴 细 胞 样 细 胞 , 别 细 胞 无 法 判 定 其 类 型 与 有 个 来 源 , 经 组 织 活 检 与 免 疫 组 化 证 实 为 其 他 类 型 的淋 巴瘤 。 后 3 4 转 移 癌 细 胞 学 特 点 淋 巴结 转 移 性 癌 以 鳞 癌 为 主 , 次 . 其 是 腺 癌 , 多 是 鼻 咽 癌 、 癌 、 癌 、 管 癌 转 移 [ 。本 组 诊 断 大 胃 肺 食 5 ] 8 例转移癌 , 7 经过 与组 织 活 检 结 果 比较 , 全 一 致 。虽 然 在 误 完 诊 病 例 中 , 2 淋 巴瘤 误 诊 为 转 移 癌 , 析原 因 , 能 是 涂 片 有 例 分 可 过 厚 , 瘤 细 胞 成 团 而误 认 为 是 癌 细 胞 所 导 致 。这 表 明细 针 穿 使 刺 细 胞 学 在 颈 部 淋 巴 结 恶 性 病 变 诊 断 中 具 有 ( 转 第 9 6页 ) 下 3
由于 颈 部 淋 巴结 肿 大 时 往 往 较 表 浅 , 易 触 及 和 固定 , 以 是 容 所
细 针 穿 刺 最 常 见 的穿 刺 部 位 之 一 。现 对 成 人 颈 部 淋 巴结 进 行
32 淋巴结核 细胞学特 点 .
W r h 等 通 过 比 较 细 针 穿 刺 i t g
细 胞 学 、 光 染 色 、 酸 染 色 和 结 核 菌 培 养 4种 诊 断 结 核 病 的 荧 抗 方 法 , 出细 针 穿 刺 细 胞 学 诊 断 结 核 具 有 快 速 、 确 等 优 点 , 得 准 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