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霍奇金淋巴瘤34例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小儿霍奇金病诊断与治疗PPT

小儿霍奇金病诊断与治疗PPT
康复: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运动和心理调适,以促进身体恢复和预防复发
定期复查:定期 到医院进行复查, 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调理:注意营 养均衡,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食 物
适当运动:根据 病情适当进行运 动,增强体质
心理辅导:关注孩 子的心理状态,及 时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孩子恢复信心
家庭护理: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避免 接触感染源,注意 个人卫生
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 细胞病理学等
基因检测:检测相关基因突 变或异常表达
临床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期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 免疫学等
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 大、体重下降等
病理学检查:淋巴结活检、 骨髓活检等
基因检测:检测相关基因突 变或异常表达
方案
心理支持:关 注患儿及家长 的心理 病情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小儿霍奇金病 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手术等 预后评估:根据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制定后续治疗计划 心理支持: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小儿霍奇金病的案 例分析
患者年龄:10岁
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咳嗽
诊断:通过淋巴结活检和 骨髓穿刺确诊为霍奇金淋 巴瘤
治疗方案:化疗+放疗, 治疗周期为6个月
治疗效果:患者病情得到 控制,淋巴结肿大消失, 发热、咳嗽等症状缓解
预后:患者恢复良好,定 期复查,无复发迹象
治疗方案: 化疗、放疗、 手术等
临床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期
淋巴结肿大:小儿霍奇金病最常见的症状,需要与其他淋巴结 肿大疾病进行鉴别

儿童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儿童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86虫国塞厦匿王!|!Q!Q生!旦筮21鲞筮!翅£堕些鲤』壁坚婴型照堕鲤盟!丛塑i!匦丛业:!!!Q:!型:21:№:!儿童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刘莹张明智近年来,恶性淋巴瘤发病率明显上升。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是继白血病、脑瘤后的第3位,约占20岁前青少年所有恶性疾病的15%…。

儿童恶性淋巴瘤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占60%[2J,且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在病理和临床特点.j二不同于成人,多有恶性程度高并有全身播散倾向的特点。

本文就我科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29例儿童N H L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经治儿童青少年N H I。

29例,年龄6—17岁,平均13.1岁;男2l例,女8例,男女患者比例2.6:1。

临床表现:以区域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13例,以消化道症状首发2例,以呼吸系统症状首发8例,以乳腺肿块症状首发1例,以皮下结节症状首发2例。

合并症:肝、脾肿大3例,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骨髓浸润3例,中枢神经系统(C N S)侵犯3例,睾丸侵犯2例,N H L合并白血病者2例。

St—J ude N H L 分期:I期0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期23例。

高度侵袭性10例,侵袭性7例,惰性4例。

T细胞性N H L11例,B细胞性N H L10例。

1.2治疗方法:治疗时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主要应用H yper C V A D/H D M T X A r a—c、C O D O X—M/I V A C,同时联合鞘内注射M T X、A r a—c、D ex防治C N S侵犯。

弥漫大B细胞型及其他淋巴瘤主要采用C H O P方案,无效或复发时换用二线方案(D D P、V P一16、Ar a—c、D ex),合并白血病者应用V D L P方案,应用美罗华2例。

2结果29例患者中4例放弃治疗,3例在治疗过程中放弃治疗。

儿童常见肿瘤诊断治疗的进步

儿童常见肿瘤诊断治疗的进步

DOI:10.3969/j.issn.1673-5323.2020.06.001•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儿童常见肿瘤诊断治疗的进步汤静燕近33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国家健康医疗政策完善,儿童恶性肿瘤的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改善,在一些诊断治疗领先的儿童肿瘤医疗中心总体长期生存率已超过66%~70%。

本文介绍我国在儿童常见颅外恶性肿瘤的进步。

3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本病为发病率最高的儿童恶性疾病,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25%左右,目前仍主要采用联合化疗,根据中国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会2213年启动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方案(CCCG-2015-ALL)大样本7577例总结,5年长期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O,OS)为91%,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aival,EFS)达到81%,结果与国际发达国家报告可比,说明在我国目前医疗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只要医疗处理得当是可以获得较好疗效的。

CCCG-2213-2LL研究也明确证实: (1)该方案中诱导5天和47天白血病残留病检测(MRD)对调整临床危险度分组是有效、可行的;(2)在诱导47天MRD仍高于1%者预后差,EFS低于57%,因此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指证;(3)在PH+-2LL中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明确,对其第一代制剂伊马替尼300mg/m2和第二代制剂达沙替尼88mg/m2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得到明确结论:达沙替尼在控制全身复发和中枢复发中优于伊马替尼⑴;(4)在无放疗背景下中枢总复发较低,占2.7%,因此放疗不应该作为儿童ALL中枢白血病的一线预防方法。

虽然儿童ALL预后得到了极大改善,仍有约15%-15%的ALL可能出现复发而成为难治,多种新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国内即将上市的针对B系白血病的CD15-CD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BOnatumomat)单药用于复发难治性儿童B系ALL的完全缓解率可达39%, MRD阴转(<0.01%)率达到52%。

2020 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霍奇金淋巴瘤)

2020 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霍奇金淋巴瘤)

2020 CSCO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诊疗指南解读 | 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是最早可被治愈的儿童肿瘤性疾病之一。

其年龄分布的发病率有两个高峰,分别为15-30岁和55岁之后,因此青少年为HL高发人群。

美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20岁以下人群中,HL 为第3位常见肿瘤(发病率为12.1/100万),是15-20岁青少年第1位最常见肿瘤(发病率为32/100万)。

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多数预后好,需权衡疗效与远期毒性。

治疗前评估对于儿童患者,建议骨穿最好涉及两个部位。

尽管PET/CT对于其他肿瘤的影像学评估价值存在争议,但针对霍奇金淋巴瘤,PET/CT仍然是最佳的诊断证据。

病理诊断组织形态学上需要区分经典型HL(C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 L),其中涉及到鉴别诊断。

➤CHL典型表型:CD45-,CD20-(或异质性阳性)、PAX5(弱阳性)、BOB. 1和Oct-2至少一个失表达,CD30+,CD15+/-,LMP1+/-或EBER+/-;➤NLPHL典型表型:CD45+,CD20+(或异质性阳性)、PAX5+、BOB.1和O ct-2均阳性,EMA+/-,IgD+/-,CD30-,CD15-,LMP-或EBER-。

儿童HL诊断同成人,就亚型而言,NLPHL相对少见,CHL中LDCHL相对少见。

此外,肿瘤细胞EBV阳性且伴有CD20表达的CHL病例需要注意和EBV 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鉴别。

分期HL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临床分期与成人患者一致,遵循HL的2014年Lugano 分期标准。

危险分层HL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危险分层与成人患者不同。

不同儿童HL协作组采用的风险分层各不相同,下图所示风险分层参考了COG的AHOD0431临床研究。

其中外周淋巴结大肿块定义为单个或多个互相融合淋巴结直径大于6cm;纵隔大肿块定义为CT提示纵隔肿瘤直径≥10cm或胸片提示大于胸廓内径的1/3。

46例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46例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46例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4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因素。

结果:46例患儿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4例,霍奇金淋巴瘤(hl)12例,3年以上存活率分别为38.24%和75%;ⅰ~ⅱ期患儿16例,ⅲ~ⅳ期患儿30例,3年以上存活率分别为81.25%和30%。

病理分型,nhl 以淋巴母细胞型为主(44.12%),预后较差;hl以混合细胞型为主(41.67%),预后较好。

结论: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易误诊,所以病理分型诊断非常重要,其病理学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儿童;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5%~20%,居于第三位[1]。

该疾病临床特征复杂多样且不典型,早期易误诊。

本院2005年6月-2011年8月共收治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的患儿46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6月-2011年8月收治4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均经病理活检、细胞学检查或免疫组化确诊。

其中男36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3.6∶1);男女发病年龄无差异,但高发年龄均在6~9岁,占80.43%(37/46);初诊42例,复诊4例。

1.2 临床病理分型和分期采用2001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标准及2005年who-eortc皮肤淋巴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分型[2-3],依据ann arbor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4]。

hl 12例,nhl 34例。

34例nhl中淋巴母细胞型15例(ⅰ期1例,ⅱ期1例,ⅲ期5例,ⅳ期8例;t型9例,b型4例,未定型2例);伯基特淋巴瘤8例(ⅱ期2例,ⅲ期5例,ⅳ期1例;b型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例(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2例;t型7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4例(ⅱ期l例,ⅲ期2例,ⅳ期1例;t型4例);其中出现骨髓浸润14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7例。

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临床研究

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临床研究

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的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市两所医院就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62例,均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穿刺活检。

结果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为:骨髓受累者55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霍奇金淋巴瘤10例;应用穿刺活检检测结果为:骨髓受累者28例,其中 6例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未检测出;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比应用穿刺活检法有更高的准确度,但也有假阴性的现象,所以应该将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这样能提高准确度。

[关键词] 穿刺活检;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检测[中图分类号] r73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8-0106-02淋巴细胞发生了恶性增生就会形成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常见表现为骨髓受累。

淋巴瘤的病理类型约70种,主要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两种类型。

在我国,大部分患者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约9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恶性淋巴瘤在近20年来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怎样准确诊断恶性淋巴瘤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市两所医院就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62例,目的是研究穿刺活检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恶性淋巴瘤诊断和分型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市两所医院就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14~74岁,平均(47.4±2.5)岁;非霍奇金淋巴瘤55例,其中t细胞来源15例,b细胞来源26例,霍奇金淋巴瘤11例,其余不详。

1.2 检测方法1.2.1 流式细胞仪检测抽取骨髓液5 ml,立即加入15 ml肝素抗凝,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扁桃体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酸与 S 一腺 苷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S H。 S H被 S H水 解 酶 水 解 A A A 成 腺 苷 和 H y形 成 的 H y 以加 入 循 环 反 应 , 而 放 大 检测 c, c可 从
[] oesR , oetWL.e om necaatfts f eo bnn n 3 R br F R br P fr ac hr esc r6m i t — t s c i i oa a e
与血肌酐相关性及 肾脏代偿 调节 的性别 差异分 析 [] 中华检 验 J.
医学 杂 志 ,0 62 ( )28 20 ,9 3 :0 .
循环酶 法 测 定 血 清 同 型半 胱 氨 酸 的 反应 原 理 l4: 3 J在 -
TE C P的作用下 , 氧化 型 H y转化 为游离 型 的 H y 游 离型 的 c c, Hy c 与共 价底 物 s 一腺苷 甲硫氨酸 S M催 化反应形成 甲硫氨 A
z n tc c ci g a s y fr q a t c t n o o a h mo y  ̄ ie i e'  ̄ o 3 a i y l sa o u n i ai ft tl o c s n n S l l r n n i f o l l
p s a J .l hmA t,04 34 9 . l m [] Ci C i ca20 ,4 :5 a n
[] 1陆元 善 . 型半 胱 氨 酸 代 谢 和 I 应 用 [] 上 海 医 学 检 验 杂 志 , 同 床 J.
20 ,6 4 :9 . 0 1 1() 16
24 2 加入不 同浓度 的胆 红素 于血清 标本 中 , .. 当胆 红素浓
度 低 于 30pnlL时 , 测 定结 果 无 明 显 干 扰 。 4 ao / 对

儿童与成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Hans、Choi免疫分型和C-MYC基因特征

儿童与成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Hans、Choi免疫分型和C-MYC基因特征

儿童与成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Hans、Choi免疫分型和C-MYC基因特征徐红艳;黄慧;杨文萍;黄传生;钟梅慧【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Hans,Choi immunophenotyping and C-MYC ge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pediatric and adul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Methods To collect 60 cases of DLBCL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and follow-up,which contained 17 cases of children group,adult group of 43 patients.To observe CD10,BCL-6,MUM1,FOXP1,GCET1 and CD5 protein expression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and evaluated by Hans and Choi immunophenotyping standard genotyping.To detect C-MYC gene circumstances by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situhybridization (FISH).Results 1) Hans typing:the Children DLBCL group of GCB were 11 cases,non-GCB type were 6 cases; the GCB type in the adult DLBCL group were nine cases,non-GCB type were 34 cases.2)Choi typing:the Children DLBCL group of GCB type were 13 cases,ABC type were 4 cases; the adult DLBCL group of GCB type were 13 cases,ABC type were 30 cases (P < 0.01).3) C-MYC gene:The C-MYC gene disruption of children DLBCL were 5 cases; C-MYC gene in 43 adult cases were normal(P <0.01).Conclusions Child DLBCL of GCB-type with better prognosis while but non-GCB-type predict worse prognosis.The C-MYC gene disruption in Children DLBC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dult ones.%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各年龄组的Hans、Choi免疫分型及C-MYC基因特征.方法收集60例DLBCL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儿童组17例、成人组43例.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10、BCL-6、MUM1、FOXP1、GCET1及CD5蛋白表达,根据Hans及Choi免疫分型标准分型;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C-MYC 基因.结果 1)Hans分型:儿童DLBCL组GCB型11例,non-GCB型6例;成人组DLBCL中GCB型9例,non-GCB型34例(P<0.05).2) Choi分型:儿童DLBCL组GCB型13例,ABC型4例;成人DLBCL组GCB型13例,ABC型30例(P<0.01).3) C-MYC基因:儿童组DLBCL中C-MYC基因断裂6例;成人组DLBCL中C-MYC基因正常43例(P<0.01).结论儿童DLBCL以GCB型为主,预后较好;成人DLBCL以non-GCB或ABC型为主,预后相对较差,儿童DLBCL的C-MYC基因断裂明显高于成人.【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3(033)008【总页数】5页(P1038-1042)【关键词】儿童;淋巴瘤;免疫分型;原位杂交【作者】徐红艳;黄慧;杨文萍;黄传生;钟梅慧【作者单位】江西省儿童医院病理科;江西省儿童医院病理科;江西省儿童医院病理科;江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江西南昌330006;江西省儿童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最常见的成熟B细胞淋巴瘤,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0% ~40%[1],国外报道仅占儿童NHL的1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