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红外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红外试题及答案

红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作为样品池,这是因为:(3 )(1)KBr晶体在4000-400cm-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2)KBr在4000-400cm-1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3)KBr在4000-400cm-1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4)在4000-400cm-1范围内,KBr对红外光无反射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3 )(1)玻璃(2)石英(3)卤化物(4)有机玻璃3.二、填空题1. 一般分析上所说的红外光谱区域是指(中红外区)。

2.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1)石英比色皿用于(可见、紫外光区)(2)玻璃比色皿用于(可见光区)(3)氯化钠窗片吸收池用于(红外光区)三、问答题:1.指出指纹区的波长范围、特点及用途。

答:范围:400~1500cm-1特点:峰密集,峰形对分子结构变化十分敏感,是整个分子的特征。

用途:特征基团的进一步确证,整体结构确定,确定苯环上取代基的数目、位置及碳链长短等。

2.红外吸收光谱法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答:定性依据是峰的位置和数目,定量依据是峰的高度。

3.如何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来区分伯、仲、叔醇?答:利用C—O基团特征峰,伯醇:~1050cm-1;仲醇:~1100cm-1;叔醇:~1150 cm-1。

4.一含氮化合物,分子量为53,红外吸收光谱图如下,推断化合物的结构。

16103067 14122222980答:①3300~3500无峰,无N-H峰。

②2222峰,有C≡N或C≡C基团。

③小于3000处无峰,无饱和C-H键,即无-CH3和-CH2-。

④根据分子量,除N外只能含3个C,H H||C = C||H C ≡N5.某化合物其红外光谱图如下, 试推测该化合物是: HO-C6H4-Cl还是ClCH 2CH 2-CO-CH 2CH 3? 为什么?答:因为3255cm -1有强吸收说明有OH 。

红外感应理论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

红外感应理论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红外感应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简单、高效和低成本,而不是更复杂的结构。
21. 红外感应在医疗领域可用于( )
A. 体温测量 B. 疾病诊断 C. 药物研发 D. 手术操作
答案:A
解析:红外感应常用于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
22. 以下哪种红外传感器的稳定性较好( )
A. 热释电传感器 B. 热电偶传感器 C. 热敏电阻传感器 D. 量子阱传感器
46. 红外感应与激光感应相比,优势在于( )
A. 成本低 B. 精度高 C. 抗干扰能力强 D. 测量范围大
答案:A
解析:红外感应相对激光感应成本较低。
47. 以下哪种红外传感器适用于远距离检测( )
A. 热释电传感器 B. 量子型传感器 C. 热电偶传感器 D. 热敏电阻传感器
答案:B
解析:量子型传感器在远距离检测方面具有优势。
A. 降低工作频率 B. 减少传感器数量 C. 提高检测精度 D. 缩短检测时间
答案:C
解析:提高检测精度可能会导致红外感应系统的功耗增加。
45. 红外感应系统的防护等级通常用( )表示
A. IP 代码 B. 电压等级 C. 灵敏度等级 D. 分辨率等级
答案:A
解析:防护等级通常用 IP 代码表示。
30. 红外感应可用于火灾预警,主要检测的是( )
A. 火焰的温度 B. 烟雾的浓度 C. 物体的燃烧 D. 异常的热辐射
答案:D
解析:红外感应在火灾预警中主要检测异常的热辐射。
31. 以下哪种红外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 )
A. 热电偶传感器 B. 热敏电阻传感器 C. 热释电传感器 D. 量子型传感器
39. 影响红外感应精度的因素不包括( )

红外考核试题

红外考核试题
(5)光谱测定,1、在【Measure】窗口中,设置文件名、选择合适的路径、供试品名等信息。2、采集背景的红外光谱:打 开样品室盖,背景镜放入样品室的样品架上,盖上样品室盖,进行背景扫描。3、采集供试品的红外光谱:打开样品室盖,取 出背景镜,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室的样品架上,盖上样品室盖,进行供试品扫描。4、可以做谱图检索,与谱图库中软玉谱图 吻合,即为软玉。
通常将红外波谱区分为三个分区,为近红外(0.78-2.5µm)、中红外(2.5 ~ 25µm)和远红外(25-1000µm)。
2.简述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答:红外光谱仪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光栅扫描的,目前很少使用了;另一种是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的,称为傅立叶变换红外 光谱,这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
光栅扫描的是利用分光镜将检测光(红外光)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一束作为探测光照射样品,再利用光栅和单色仪将红 外光的波长分开,扫描并检测逐个波长的强度,最后整合成一张谱图。
(2)按仪器测量样品尺寸分,红外显微镜对样品大小一定的限制。由于样品室测量空间尺寸限制,红外显微镜只适合做样品 厚度低于40cm的表面光滑样品,对于透射光样品只适合做透射度高,在光学显微系统可以观测的微小样品。
二、实际操作部分
1.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测试软玉(由考核小组监督全过程)
(1)开机,依顺序开启稳压电源、显示器、红外分光光度计主机、计算机主机及打印机等电源开关。
(2)启动软件,进入IRsolution工作站。
(3)选择仪器及初始化,初始化仪器完毕后两只绿灯亮起,即可进行测量。
(4)参数设定,如下:Measurement Mode:选择%Transmittance;Apodisation:选择Happ-Genzel;NO.of Scans::选 择16;Resolution:选择4.0;Range(cm-1):选择400~4000;在【Instrument】页中,Beam:选择Internal;Detector:选 择Standard;Mirror Speed:选择2.8;在【More】页中,Normal 设置:Gain:选择Auto;Aperture:选择Auto;Monitor 设 置:Gain:选择1;Mode:选择%Transmittan。

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考核试卷

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考核试卷
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红外热像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以下哪一项?()
C.热像仪的温度分辨率
D.热像仪的空间分辨率
7.在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时,以下哪种环境条件最有利于检测?()
A.高温、高湿
B.低温、低湿
C.风力较大
D.阴雨天气
8.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中,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温度测量误差?()
A.热像仪与绝缘子之间的距离
B.热像仪的视场角
C.绝缘子的形状
D.所有上述因素
9.在红外热像检测中,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应该()。
A.热像仪与目标的距离
B.热像仪的视场角
C.目标物体的发射率
D.所有上述因素
9.以下哪些是红外热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A.空间分辨率
B.温度分辨率
C.响应时间
D.所有上述指标
10.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红外热像图上的温度异常?()
A.绝缘子损坏
B.导线接头故障
C.设备过载
D.所有上述情况
11.在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时,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增加热像仪的分辨率
B.减小热像仪与绝缘子之间的距离
C.增加环境温度
D.所有上述方法
10.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提高绝缘子红外热像检测的准确性?()
A.对热像仪进行定期校准
B.增加热像仪的测量范围
C.提高热像仪的温度分辨率
D.减少环境干扰
11.在红外热像检测中,对于同一温度的物体,其热像图的颜色由()决定。

红外检测与诊断测题库题库(172道)

红外检测与诊断测题库题库(172道)

红外检测与诊断测题库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变电站内支柱绝缘子的例行试验项目。

——[单选题]A 红外热像检测B 现场污秽度评估C 例行检查D 绝缘电阻测试正确答案:D2、红外测温发现设备热点,应调整亮漆(所有颜色)的发射率为。

——[单选题]A 0.88B 0.3-0.4C 0.59-0.61D 0.9正确答案:D3、红外测温发现设备热点,应调整黑亮漆(在粗糙铁上)的发射率为()——[单选题]A 0.88B 0.3-0.4C 0.59-0.61D 0.9正确答案:A4、负荷及其近()内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参考。

——[单选题]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正确答案:C5、下列试验项目()不属于Q/GDW 168-200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中规定的高压套管的例行试验项目。

——[单选题]A 绝缘电阻B 红外热像检测C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 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电容型)正确答案:C6、若电气设备的绝缘等级是B级,那么它的极限工作温度是()℃。

——[单选题]A 100B 110C 120D 130正确答案:D7、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严重缺陷的为()。

——[单选题]A 温差不超过15KB 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70%C 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D 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正确答案:C8、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危急缺陷的为()。

——[单选题]A 温差不超过15KB 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70%C 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D 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正确答案:D9、电气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线夹设备缺陷判断为一般缺陷的为()。

——[单选题]A 温差不超过15KB 热点温度70℃,相对温差大于80%C 热点温度大于80℃,相对温差大于80%D 热点温度大于110℃,相对温差大于95%正确答案:A10、红外热像仪的启动时间应不小于()。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一、 单选题1. 红外成像仪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左右的温升X 围内.〔〕 〔a 〕〔A 〕10K-20K〔B 〕5K-10K〔C 〕15K-25K〔D 〕20K-30K2. 下图中哪个成像图不符合"确保被测设备不被遮蔽〞原则〔〕 〔d 〕3. 在进行红外测试时,有以下步骤需要遵循,①重点、温度异常点精确测温,②全面测温,③环境检测;应遵循的正确顺序为:〔〕 〔c 〕〔A 〕 ③①②〔B 〕 ②③①〔C 〕 ③②①〔D 〕②①③4. 对变压器进行红外诊断,应开变电站第种工作票.〔〕 〔b 〕<A> 第一种工作票<B> 第二种工作票<C> 第三种工作票 ℃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A 〕 〔B 〕 〔C 〕 〔D 〕5.在红外诊断对环境的要求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为〔〕〔b〕<A> 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B>最好在阳光充足,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C>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D>在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6.在对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时,采用的是表面温度判别法,下列解释准确的为<> 〔d〕<A>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与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相比较<B>与红外测试的历史数据作相比较<C>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D> 将所测得温度、与环境的温差,与设备运行规定值相比较7.红外检测中,精确检测要求设备通电时间不小于〔〕〔c〕<A> 2h <B> 4h <C> 6h <D> 8h8.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绝缘子表面污秽放电情况最好在空气湿度〔〕情况下进行. 〔b〕<A> 小于85% <B>大于85% <C>小于60%<D>与湿度无关9.与纯金属相比,金属氧化物红外辐射的发射率〔〕. 〔a〕<A> 更低 <B>更高<C>相等<D>不一定10.与抛光铸铁相比,完全生锈的铸铁的红外辐射发射率〔〕. 〔b〕<A> 更低 <B>更高<C>相等<D>不一定11.一般220kV与以上交〔直〕流变电站每年不少于〔〕次. 〔b〕<A> 一<B>二<C>三<D>四12.在对以下设备进行红外检测时,〔〕不需要进行精确检测. 〔d〕<A> 避雷器<B> 电缆终端<C>电流互感器<D> 导线接头13.新建、改扩建或大修后的电气设备,应在投运带负荷后不超过〔〕内进行一次红外检测. 〔c〕<A> 24h<B>1星期<C>1个月<D>3个月14.相对温差判断法主要适用于〔〕. 〔b〕<A> 电压致热型设备<B>电流致热型设备<C>综合致热型设备<D>任何类型设备15.〔〕用于分析同一设备不同时期的温度场分布,找出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d〕<A> 图像特征判断法<B>同类比较判断法<C>实时分析判断法 <D>档案分析判断法16.〔〕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 11022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的缺陷. 〔c〕<A> 一般缺陷<B>严重缺陷<C>危急缺陷<D>严重以上缺陷17.金属导线热点温度大于80℃,属于〔〕. 〔b〕<A> 一般缺陷<B>严重缺陷<C>危急缺陷<D>严重以上缺陷18.隔离开关转头的热点温度大于130℃,属于〔〕. 〔c〕<A> 一般缺陷<B>严重缺陷<C>危急缺陷<D>严重以上缺陷19.断路器中间触头的热点温度大于80℃,属于〔〕. 〔c〕<A> 一般缺陷<B>严重缺陷<C>危急缺陷<D>严重以上缺陷20.红外检测正常绝缘子串的温度分布呈〔〕. 〔a〕<A> 不对称的马鞍型<B>直线型<C>正态分布<D>正弦波形21.红外检测瓷绝缘子时发现,发热点温度比正常绝缘子要低,该缺陷属于〔〕. 〔d〕<A> 芯棒受潮<B>表面污秽程度严重<C>低值绝缘子<D>零值绝缘子22.红外检测电缆终端时发现,以护层接地连接为中心发热,温差为7℃,可能性最大的缺陷类型为〔〕〔c〕<A> 电缆头受潮<B>内部局部放电<C>接地不良<D>内部介质受潮23.充油套管的红外热像特征是油面有一明显的水平分界线,其缺陷为〔〕. 〔a〕<A> 缺油<B>介质损耗增大<C>内部局部放电<D>套管表面污秽程度严重24.图像特征判断法主要适用于〔〕,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像图,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a〕<A> 电压致热型设备<B>电流致热型设备<C>综合致热型设备<D>任何类型设备25.对正常运行的500kV与以上架空线路和重要的220kV架空线路接续金具,每年宜检测〔〕次. 〔a〕<A> 一<B>二<C>三<D>四26.对运行中的悬式绝缘子串劣化绝缘子的检出测量,不应选用〔〕的方法. < d ><A> 测量电位分布 <B> 火花间隙放电 <C> 热红外测量 <D> 测量介质损耗因数tanδ27.一般检测对〔〕的缺陷检出率较高. 〔b〕<A> 电压致热型设备<B>电流致热型设备<C>综合致热型设备<D>任何类型设备28.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精确检测时,期间天气为阴天、夜间或晴天日落〔〕. 〔c〕<A> 0h后<B> 1h以后<C>2h以后<D>2h以内29.绝对黑体红外辐射的发射率为< >. 〔b〕<A> 0<B> 1<C>0.99<D>0.0130.红外线是电磁波<肉眼看不见的>的一部分,波长在〔〕之间. 〔c〕<A> 10nm~280nm<B> 100nm~1µm<C> 0.75µm~1000µm<D>2µm~13µm31.从以下瓷绝缘子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该瓷绝缘子的缺陷为〔〕. 〔a〕<A> 低值<B>零值<C>表面污秽严重<D>表面有裂纹32.从以下电缆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此部分电缆的缺陷为〔〕. 〔d〕<A> 内部有气隙<B>局部放电<C>表面受潮<D>表面有裂纹33.从以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缺陷为〔〕. 〔c〕<A>内部有局部放电<B>介质损耗增大<C>表面污秽严重<D>表面有裂纹二、多选题1.在对红外热像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时,应综合运用〔〕. 〔abcd〕<A>表面温度判断法<B>同类比较判断法<C>档案分析判断法<D>实时分析判断法2.试验结束时,应注意〔〕. 〔abcd〕<A>检查测试项目是否齐全<B>清理现场<C>结束工作票<D>检查记录是否准确3.噪声等效温差是评价红外热像仪探测目标〔〕的一个客观参数. 〔bd〕<A> 准确度<B> 灵敏度<C>结束工作票<D> 绝对误差4.在使用红外进行缺陷检测过程中,当温度测量不准确时,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bcd〕<A>调整仪器各项参数:距离、反射系数;<B>转换测量方位;<C>夜间测量;<D> 采用制冷型红外检测设备测量5.综合致热性设备是由〔〕引起发热的设备. 〔abc〕<A> 电压效应<B>电流效应<C>电磁效应<D>热传导作用6.在进行红外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bd〕<A>一般情况下辐射率设置为0.9左右<B>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C>仪器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5K-10K左右的温升X围内<D>选择色彩显示,结合数值测温手段,保证图像温度层次显示良好7.下列描述红外热像仪特点的各项中,正确的项目有〔〕. 〔abcd〕<A> 非接触性测量,不干扰、不改变设备运行状态<B> 精确、快速、灵敏度高<C> 成像鲜明,能保存记录,信息量大,便于分析<D> 对高构架设备测量方便省力8.影响设备红外辐射强度的因素有〔〕. 〔abcd〕<A>设备的材料<B>设备的表面温度<C>设备的表面光度<D>设备的颜色9.红外检测中的精确检测可用于哪些类型的检测〔〕. 〔ab〕<A> 电压致热性设备<B>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内部缺陷<C>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接触电阻增大引起的热缺陷<D>大面积检测10.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温升时所用的环境温度参照体的选择应该〔〕. 〔bcd〕<A>反映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B>与被检测设备具有相似的物理属性<C>与被检测设备在同一方向<D>与被检测设备在同一视场11.检测周期应根据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并参照设备的〔〕等决定.〔abcd〕<A>电压等级<B>负荷电流<C>投运时间<D>设备状况12.红外热像仪目前以〔〕的热像仪为主. 〔cd〕<A>热电制冷<B>内循环制冷<C>非制冷<D> 焦平面13.现场进行红外检测时,以下哪些工器具是不需要的〔〕. 〔ac〕<A>接地线<B>安全帽<C>绝缘杆<D> 照明灯具14.对红外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时,要综合考虑〔〕等各种因素. 〔abcd〕<A>油箱壳表面与螺栓因涡流引起的发热<B>冷却器和散热器工作是否异常<C>油色谱分析试验结果<D>套管介损试验结果等15.对重负荷线路,运行环境差时应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等特殊情况应增加检测次数.〔abd〕<A>重大事件<B>重大节日<C>设备负荷突然变化<D>设备负荷突然增加16.对于变〔配〕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可在〔〕安排检测,以便使查出的缺陷能够得到与时处理,避免重复停电. 〔ab〕<A>停电检修前<B> 预试前<C>重大负荷前<D>系统运行方式改变前17.红外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异常情况有〔〕. 〔abd〕<A> 图像画面模糊不清<B> 测量画面中存在异常局部温度过高<C> 负荷突然增大<D> 温度测量不准确18.红外检测仪器的选择原则〔〕. 〔abd〕<A> 应根据实际被测目标的大小与测量距离来确定<B> 根据实际的测量目的、用途来确定<C> 根据环境条件<D> 考虑一定的裕度19.红外测温仪的距离系数〔KL〕是测量距离与被测目标直径Φ之比, 即KL=L/Φ.距离系数越大, 〔〕. 〔ac〕<A> 性能越好<B>性能越差<C>允许被测目标越小<D>允许被测目标越大20.对便携式红外热像仪的要求有〔〕. 〔abcd〕<A>能满足精确检测的要求<B>具有较高的温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C>具有大气条件的修正模型<D>分析软件功能丰富三、判断题1.在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5%时,禁止一切红外检测活动.〔〕〔×〕2.使用红外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要在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3.使用红外热像仪对变压器进行红外诊断,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扫描,务必做到变压器的每个点都有成像,以免遗漏温度异常点.〔〕 <√>4.在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一般检测时,被测设备的辐射率取0.9.〔〕 <√>5.在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 <√>6.红外测温仪是以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与温度成一定函数关系的原理而制成的仪器.<> <√>7.红外诊断电力设备内部缺陷是通过对设备外部温度分布场和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或推导来实现的. <> <√>8.红外热成像仪的组成包括:扫描—聚光的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电子系统和显示系统等. <> <√>9.应用红外辐射探测诊断方法,能够以非接触、实时、快速和在线监测的方式获取设备状态信息,是判定电力设备是否存在热缺陷,特别是外部热缺陷的有效方法.〔〕 <√>10.温差是指被测设备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参照体表面温度之差.〔〕〔×〕11.物体表面粗糙不平时,红外辐射的发射率大大降低,反射率大大提高.〔〕〔×〕12.电磁场不会影响红外热像仪的正常工作.〔〕〔×〕13.自然界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6 C˚>都会产生电磁波,即都会产生红外辐射.〔〕 <√>14.使用红外热像仪在飞机巡线时最好在夜间进行.〔〕〔×〕15.红外点温仪测量的是激光点处的温度.〔〕〔×〕16.对正常运行的电缆线路设备,主要是电缆终端,110kV与以上电缆每年不少于两次.〔〕<√>17.电流致热型设备反映设备的外部缺陷,电压致热型设备反映设备的内部缺陷.〔〕〔×〕18.红外检测发现的设备过热缺陷应纳入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X围,按照设备缺陷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19.氧化锌避雷器正常为整体轻微发热,较热点一般在靠近上部且不均匀.〔〕 <√>20.耦合电容器局部过热位置与其它正常位置的温差为2-3K属于正常.〔〕〔×〕21.电流互感器瓷套上部温度偏高,温差为2-3K,极有可能是介质损耗增大.〔〕 <√>22.暴露在空气中的裸铜触头,其温升极限为35 C˚.〔〕 <√>23.红外检测不需要接触带电设备,所以属于非带电测试.〔〕〔×〕24.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红外热像仪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校准方法按仪器的说明书进行.〔〕 <√>25.红外热像图中发现存在异常局部温度过高点时,可改变方位重新测量.〔〕 <√>26.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与波长无关.〔〕〔×〕27.在测量时可能出现测得变压器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低等不准确的现象.〔〕 <√>28.线路用红外热像仪,除满足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功能要求,还需配备有短焦距镜头.〔〕〔×〕29.红外线在金属中的穿透性比在大气中更强.〔〕〔×〕30.飞机巡线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时,应将其安装在专用的带陀螺稳定系统的吊舱内.〔〕 <√>四、简答题1.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时,出现测得设备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低的测温不准确的现象,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4分〕答:〔1〕调整仪器各项参数:距离、反射系数〔1分〕〔2〕转换测量方位〔1分〕〔3〕夜间测量〔1分〕〔4〕采用制冷型红外检测设备测量〔1分〕2.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和电压致热型设备若发现危机缺陷,应如何处理?〔4分〕答: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应立即降低负荷电流〔1分〕或立即消缺〔1分〕;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当缺陷明显时,应立即消缺或退出运行〔1分〕,如有必要,可安排其他试验手段〔1分〕,进一步确定缺陷性质.3.对电流致热型设备和电压致热型设备若发现严重缺陷,应如何处理?〔4分〕答:对电流致热型设备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监测〔1分〕,必要时降低负荷电流〔1分〕;对电压致热型设备,应加强监测并安排其他测试手段〔1分〕,缺陷性质确认后,立即采取措施消缺〔1分〕.4.对电气设备进行红外测试的五步骤是什么?〔4分〕答:试验前准备〔1分〕;安防措施〔1分〕;红外测试〔0.5分〕;测试结果诊断〔1分〕;试验结束〔0.5分〕.5.电流致热型设备红外诊断对环境要求为一确保,三满足,具体指什么?〔4分〕答:确保被测设备无被遮蔽〔1分〕;温湿度:〔1分〕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天气光照:〔1分〕天气以阴天、多云为宜,夜间图像质量为佳;不应在雷、雨、雾、雪等气象条件下进行,检测时风速一般不大于5m/s;负荷条件: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1分〕,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同时应充分考虑小负荷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五、论述题1.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电气设备进行红外检测时,对测试结果的诊断方法有哪些?〔10分〕答:〔1〕表面温度判断法: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温度值,对照国标中变压器各种部件、材料与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的有关规定,结合环境气候条件、负荷大小进行分析判断.〔1分〕〔2〕同类比较判断法:根据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与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比较分析.〔1分〕对于电压致热型设备,应结合图像特征判断法进行判断;对于电流致热型设备,应结合相对温差判断法进行判断.〔1分〕〔3〕相对温差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特别是对小负荷电流致热型设备〔1分〕,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可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4〕图像特征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压致热型设备,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像图,判断设备是否正常.〔1分〕〔5〕档案分析判断法:分析同一设备不同时期的温度场分布,找出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1分〕〔6〕实时分析判断法: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1分〕〔7〕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1分〕: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对的影响,判断散热机构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因涡流或电磁效应引起,必要时结合电气试验〔1分〕或化学分析〔1分〕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红外分光光度法通则0402培训试题及答案

红外分光光度法通则0402培训试题及答案

红外分光光度法(通则0402)培训试题及答案2018 62018.6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FTIR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是:。

(A)A、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乏70%B、环境温度:10〜30℃,相对湿度:乏70%C、环境温度:15〜40℃,相对湿度:乏70%D、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乏75%2、红外分光光度法属于:。

(B)A、原子光谱法B、分子光谱法C、电子光谱法D、离子光谱法3、在FTIR性能验证的波数示值误差中:。

(C)A、在3027cm-1, 2851cm-1处的波数示值误差为±1cm-1B、在3027cm-1, 2851cm-1处的波数示值误差为±2cm-1C、在3027cm-1, 2851cm-1处的波数示值误差为±5cm-1D、在3027cm-1, 2851cm-1处的波数示值误差为±6cm-14、固体样品制备方法不包括:。

(A)A、液体池法B、压片法C、糊法D、溶液法5、在FTIR性能验证的100%线的平直度中:。

(C)A、在3200〜2800cm-1内100%线的平直度不大于5%B、在3200〜2800cm-1内100%线的平直度不大于4%C、在3200〜2800cm-1内100%线的平直度不大于1%D、在3200〜2800cm-1内100%线的平直度不大于3%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FTIR的结构组成包括:。

(ABCD)A、光源、单色器B、样品室C、检测器D、计算机系统2、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主要分为:。

(BC)A、荧光检测器B、热检测器C、量子检测器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3、FTIR红外分光光度计具有如下优点:。

(ABCD)A、分辨率高、波数精度高B、灵敏度高C、光谱范围宽D、扫描速度快4、在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为减小误差,分析峰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ABD)A、各组分的分析峰应不受其他组分吸收峰的干扰B、峰形尖锐,背景吸收平坦C、透光率为100%时线性好D、强度中等,通常透光率为30%〜70%时线性比较好5、红外光区分为:。

航标器材红外探测技术考核试卷

航标器材红外探测技术考核试卷
6.红外探测器的灵敏度通常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影响。
7.为了提高红外探测设备的性能,可以采用______技术来减少环境干扰。
8.红外探测技术在航标器材中的应用,可以减少______事故的发生。
9.红外探测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______,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10.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方向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B
4. A
5. D
6. C
7. C
8. A
9. B
10. B
11. C
12. B
13. B
14. B
15. C
16. A
17. B
18. C
19. D
20. A
二、多选题
1. A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
6. ABC
7. ABD
8. ABCD
9. A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D
14. ABCD
15. ABC
16. ABC
17. ABCD
18. ABC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热辐射
2.红外探测器
3.航标灯
4.好
5.信号放大器
6.目标温度探测器灵敏度
7.调制
8.碰撞
9.校准
10.小型化集成化低成本
A.热效应
B.光电效应
C.磁电效应
D.压电效应
11.下列哪种材料通常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的敏感元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测试技术培训试题一、 单选题1. 红外成像仪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 左右的温升范围内。

( ) (a )(A )10K-20K(B )5K-10K(C )15K-25K(D )20K-30K2. 下图中哪个成像图不符合“确保被测设备不被遮蔽”原则( ) (d )3. 在进行红外测试时,有以下步骤需要遵循,①重点、温度异常点精确测温,②全面测温,③环境检测;应遵循的正确顺序为:( ) (c )(A ) ③①②(B ) ②③①(C ) ③②①(D ) ②①③4. 对变压器进行红外诊断,应开变电站第 种工作票。

( ) (b )(A) 第一种工作票(B) 第二种工作票 ℃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51.5℃35404550AR01(A ) (B ) (C ) (D )(C) 第三种工作票5.在红外诊断对环境的要求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为()(b)(A) 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B) 最好在阳光充足,天气晴朗的天气进行(C) 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最好在高峰负荷下进行。

否则,一般应在不低于30%的额定负荷下进行(D) 在室内或晚上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6.在对红外热像仪拍摄的图像进行分析时,采用的是表面温度判别法,下列解释准确的为( ) (d)(A) 同组三相设备、同相设备之间及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相比较(B) 与红外测试的历史数据作相比较(C) 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检测某被测设备,观察设备温度随负载、时间等因素变化的方法。

(D) 将所测得温度、与环境的温差,与设备运行规定值相比较7.红外检测中,精确检测要求设备通电时间不小于()(c)(A) 2h (B) 4h (C) 6h (D) 8h8.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绝缘子表面污秽放电情况最好在空气湿度()情况下进行。

(b)(A) 小于85% (B)大于85% (C) 小于60% (D) 与湿度无关9.与纯金属相比,金属氧化物红外辐射的发射率()。

(a)(A) 更低 (B) 更高 (C) 相等 (D) 不一定10.与抛光铸铁相比,完全生锈的铸铁的红外辐射发射率()。

(b)(A) 更低 (B) 更高 (C) 相等 (D) 不一定11.一般220kV及以上交(直)流变电站每年不少于()次。

(b)(A) 一 (B)二 (C) 三 (D) 四12.在对以下设备进行红外检测时,()不需要进行精确检测。

(d)(A) 避雷器 (B) 电缆终端 (C) 电流互感器 (D) 导线接头13.新建、改扩建或大修后的电气设备,应在投运带负荷后不超过()内进行一次红外检测。

(c)(A) 24h (B) 1星期 (C) 1个月 (D) 3个月14.相对温差判断法主要适用于()。

(b)(A) 电压致热型设备 (B) 电流致热型设备 (C) 综合致热型设备 (D) 任何类型设备15.()用于分析同一设备不同时期的温度场分布,找出设备致热参数的变化,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d)(A) 图像特征判断法 (B) 同类比较判断法 (C) 实时分析判断法 (D) 档案分析判断法16.()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 11022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的缺陷。

(c)(A) 一般缺陷 (B) 严重缺陷 (C) 危急缺陷 (D) 严重以上缺陷17.金属导线热点温度大于80℃,属于()。

(b)(A) 一般缺陷 (B) 严重缺陷 (C) 危急缺陷 (D) 严重以上缺陷18.隔离开关转头的热点温度大于130℃,属于()。

(c)(A) 一般缺陷 (B) 严重缺陷 (C) 危急缺陷 (D) 严重以上缺陷19.断路器中间触头的热点温度大于80℃,属于()。

(c)(A) 一般缺陷 (B) 严重缺陷 (C) 危急缺陷 (D) 严重以上缺陷20.红外检测正常绝缘子串的温度分布呈()。

(a)(A) 不对称的马鞍型 (B) 直线型 (C) 正态分布 (D) 正弦波形21.红外检测瓷绝缘子时发现,发热点温度比正常绝缘子要低,该缺陷属于()。

(d)(A) 芯棒受潮 (B) 表面污秽程度严重 (C) 低值绝缘子 (D) 零值绝缘子22.红外检测电缆终端时发现,以护层接地连接为中心发热,温差为7℃,可能性最大的缺陷类型为()(c)(A) 电缆头受潮 (B)内部局部放电 (C) 接地不良 (D) 内部介质受潮23.充油套管的红外热像特征是油面有一明显的水平分界线,其缺陷为()。

(a)(A) 缺油 (B)介质损耗增大 (C) 内部局部放电 (D) 套管表面污秽程度严重24.图像特征判断法主要适用于(),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像图,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a)(A) 电压致热型设备 (B) 电流致热型设备 (C) 综合致热型设备 (D) 任何类型设备25.对正常运行的500kV及以上架空线路和重要的220kV架空线路接续金具,每年宜检测()次。

(a)(A) 一 (B)二 (C) 三 (D) 四26.对运行中的悬式绝缘子串劣化绝缘子的检出测量,不应选用()的方法。

( d )(A) 测量电位分布 (B) 火花间隙放电 (C) 热红外测量 (D) 测量介质损耗因数tanδ27.一般检测对()的缺陷检出率较高。

(b)(A) 电压致热型设备 (B) 电流致热型设备 (C) 综合致热型设备 (D) 任何类型设备28.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精确检测时,期间天气为阴天、夜间或晴天日落()。

(c)(A) 0h后 (B) 1h以后 (C) 2h以后 (D) 2h以内29.绝对黑体红外辐射的发射率为( )。

(b)(A) 0 (B) 1 (C)0.99 (D) 0.0130.红外线是电磁波(肉眼看不见的)的一部分,波长在()之间。

(c)(A) 10nm~280nm (B) 100nm~1µm (C) 0.75µm~1000µm (D) 2µm~13µm31.从以下瓷绝缘子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该瓷绝缘子的缺陷为()。

(a)(A) 低值 (B) 零值 (C)表面污秽严重 (D) 表面有裂纹32.从以下电缆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此部分电缆的缺陷为()。

(d)(A) 内部有气隙 (B) 局部放电 (C)表面受潮 (D) 表面有裂纹33.从以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红外热像图像上,可判断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缺陷为()。

(c)(A) 内部有局部放电 (B) 介质损耗增大 (C)表面污秽严重 (D) 表面有裂纹二、多选题1.在对红外热像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诊断时,应综合运用()。

(abcd)(A) 表面温度判断法(B) 同类比较判断法(C) 档案分析判断法(D) 实时分析判断法2.试验结束时,应注意()。

(abcd)(A) 检查测试项目是否齐全(B) 清理现场(C) 结束工作票(D) 检查记录是否准确3.噪声等效温差是评价红外热像仪探测目标()的一个客观参数。

(bd)(A) 准确度(B) 灵敏度(C) 结束工作票(D) 绝对误差4.在使用红外进行缺陷检测过程中,当温度测量不准确时,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bcd)(A) 调整仪器各项参数:距离、反射系数;(B) 转换测量方位;(C) 夜间测量;(D) 采用制冷型红外检测设备测量5.综合致热性设备是由()引起发热的设备。

(abc)(A) 电压效应(B) 电流效应(C) 电磁效应(D) 热传导作用6.在进行红外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bd)(A) 一般情况下辐射率设置为0.9左右(B) 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C) 仪器的色标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5K-10K左右的温升范围内(D) 选择色彩显示,结合数值测温手段,保证图像温度层次显示良好7.下列描述红外热像仪特点的各项中,正确的项目有()。

(abcd)(A) 非接触性测量,不干扰、不改变设备运行状态(B) 精确、快速、灵敏度高(C) 成像鲜明,能保存记录,信息量大,便于分析(D) 对高构架设备测量方便省力8.影响设备红外辐射强度的因素有()。

(abcd)(A) 设备的材料(B) 设备的表面温度(C) 设备的表面光度(D) 设备的颜色9.红外检测中的精确检测可用于哪些类型的检测()。

(ab)(A) 电压致热性设备(B) 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内部缺陷(C) 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接触电阻增大引起的热缺陷(D) 大面积检测10.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温升时所用的环境温度参照体的选择应该()。

(bcd)(A) 反映当时的真实环境温度(B) 与被检测设备具有相似的物理属性(C) 与被检测设备在同一方向(D) 与被检测设备在同一视场11.检测周期应根据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并参照设备的()等决定。

(abcd)(A) 电压等级(B) 负荷电流(C) 投运时间(D) 设备状况12.红外热像仪目前以()的热像仪为主。

(cd)(A)热电制冷(B) 内循环制冷(C) 非制冷(D) 焦平面13.现场进行红外检测时,以下哪些工器具是不需要的()。

(ac)(A)接地线(B) 安全帽(C) 绝缘杆(D) 照明灯具14.对红外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时,要综合考虑()等各种因素。

(abcd)(A)油箱壳表面及螺栓因涡流引起的发热(B) 冷却器和散热器工作是否异常(C) 油色谱分析试验结果(D) 套管介损试验结果等15.对重负荷线路,运行环境差时应适当缩短检测周期;()等特殊情况应增加检测次数。

(abd)(A)重大事件(B) 重大节日(C) 设备负荷突然变化(D) 设备负荷突然增加16.对于变(配)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可在()安排检测,以便使查出的缺陷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避免重复停电。

(ab)(A)停电检修前(B) 预试前(C) 重大负荷前(D) 系统运行方式改变前17.红外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异常情况有()。

(abd)(A) 图像画面模糊不清(B) 测量画面中存在异常局部温度过高(C) 负荷突然增大(D) 温度测量不准确18.红外检测仪器的选择原则()。

(abd)(A) 应根据实际被测目标的大小及测量距离来确定(B) 根据实际的测量目的、用途来确定(C) 根据环境条件(D) 考虑一定的裕度19.红外测温仪的距离系数(KL)是测量距离与被测目标直径Φ之比, 即KL=L/Φ。

距离系数越大, ()。

(ac)(A) 性能越好(B) 性能越差(C) 允许被测目标越小(D) 允许被测目标越大20.对便携式红外热像仪的要求有()。

(abcd)(A) 能满足精确检测的要求(B) 具有较高的温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C) 具有大气条件的修正模型(D) 分析软件功能丰富三、判断题1.在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5%时,禁止一切红外检测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