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少年我争当”主题班会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争做美德好少年。
二、教学内容1. 美德的定义与种类2. 美德的重要性3. 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方法与途径4. 美德好少年的典型事例分享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美德故事,引发学生对美德的思考。
2. 讲解美德的定义与种类,让学生了解美德的丰富内涵。
3. 分析美德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意义。
4. 分享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方法与途径,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5. 通过讲述美德好少年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 总结本次班会内容,鼓励学生努力争做美德好少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德的定义、种类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美德好少年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
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美德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争做美德好少年的认识和态度。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的情况。
4. 学生对本次班会的满意度和建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美德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他们和他人的影响。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在校园或家庭中实践美德的场景,通过表演来加深学生对美德的理解。
3. 美德日记: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美德的经历,定期分享和交流,以互相激励。
七、教学资源1. 美德故事书籍:提供相关的书籍,让学生阅读美德故事,从中学习美德行为。
2. 视频资料:收集一些展示美德行为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美德。
3. 美德卡片:制作美德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美德的定义和例子,让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和复习。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二、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勤奋、尊重、友善等美德品质。
3. 激发学生争做美德少年的热情,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案内容1. 导入:讲解美德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 案例分享:讲述美德少年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美德的力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培养美德品质。
4. 互动环节:开展美德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美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强调争做美德少年的意义,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美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德的定义和作用,分享美德少年的事迹。
2. 讨论法: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培养美德品质。
3. 互动法:开展美德知识竞赛,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美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后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估他们对争做美德少年的认识和决心。
3. 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美德表现,评价他们的道德素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美德少年的案例材料,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感染力。
2. 制作美德知识竞赛的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德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安排课堂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小组分享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美德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案例分享:介绍一位美德少年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美德的力量和价值。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并分享小组的成果。
4. 美德知识竞赛:开展美德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美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互动环节:设计一个互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德的重要性。
6. 总结:强调争做美德少年的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美德。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学生是否理解了美德的概念和重要性。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方案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方案主题:争做美德少年时间:XX年XX月XX日地点:学校报告厅主持人:班主任一、开场白(5分钟)班主任首先向全体同学问好,并介绍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简要介绍美德的概念,并提出争做美德少年的重要性。
二、美德故事分享(10分钟)1. 班级优秀同学分享:选择一到两名学生代表,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美德故事,以及自己对于争做美德少年的理解和认识。
2. 班级成员分享:鼓励同学们主动举手分享自己与他人友善相处、乐于助人、守规矩等美德行为的故事,激发全体同学的参与和积极性。
三、美德教育讲座(15分钟)请学校心理老师、德育老师或者特邀嘉宾进行讲座,主题内容包括:1. 什么是美德,为什么我们要争做美德少年?2. 美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发扬美德。
四、互动环节,制作美德画像(20分钟)1. 分发纸张和彩笔给全体同学,在纸上画出自己理解中的“美德少年”的形象,可以一起讨论和分享,并写下自己认为应具备的美德特质。
2. 随机抽取几位同学,现场介绍自己刚才画的“美德少年”形象,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形象和特质。
五、争做美德少年承诺(10分钟)1. 邀请全体同学在一张大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表示自己愿意为争做美德少年而努力。
2. 班主任宣布“争做美德少年”的班级承诺,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和鼓励。
六、互动游戏(15分钟)选择一个适合的互动小游戏,如人际关系拓展游戏、团队合作游戏等,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友善等美德行为的重要性。
七、总结发言(5分钟)班主任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争做美德少年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鼓励全体同学将美德付诸行动。
八、闭幕语(5分钟)班主任向全体同学道谢,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争做美德少年的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备注:本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和安排。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PPT

定期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代表为学生举办讲座,传授家庭美德教育 的理念和方法。
家校沟通反馈机制建立
定期家校会议
组织定期的家校会议, 让教师和家长共同探讨 学生的美德教育问题, 分享经验和策略。
家校联系本
建立家校联系本制度, 方便家长和教师之间及 时沟通学生的表现和进 步,共同关注学生的美 德成长。
宣传与推广
将优秀典型的事迹和照片在班级文化墙和校园网站上进行宣传和推广 ,树立榜样作用,带动更多学生争做美德少年。
06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美德 教育
家长参与美德教育活动设计
家长志愿者参与
鼓励家长志愿者积极参与美德教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提供宝贵 的建议和资源。
家庭美德故事分享
邀请家长在班会上分享家庭中的美德故事,让学生从身边人的经历 中感受美德的力量。
班级总结
班级定期组织总结会议,对全班学生在争做美德 少年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表彰先进, 鼓励后进。
经验分享与交流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争做美德少年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05 班级文化建设与氛围营 造
班级文化墙设计与展示
设计理念
01
以“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班级文
04 争做美德少年行动计划
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明确美德目标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 美德目标,如诚实、守信、尊重
他人、勤奋学习等。
制定行动计划
针对每个美德目标,制定相应的 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
和时间安排。
自我监督与反思
在行动过程中,时刻监督自己的 行为,及时反思和调整行动计划
。
小组互助监督执行
缺乏责任感:一些学生 缺乏责任感,对自己的 学习和生活不够负责。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美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 激发学生争做美德好少年的热情,促进班级团结和谐。
二、教学内容:1. 美德的定义与分类2. 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3. 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方法和途径4. 班级美德榜样评选及表彰三、教学重点:1. 美德的含义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美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争做美德好少年的热情。
五、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美德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创造美德氛围。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提问:你们认为美德对一个人来说有什么作用?二、讲解美德的含义与分类(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美德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德。
2. 介绍美德的分类,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勤奋好学等。
三、讨论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美德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讲解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方法和途径(10分钟)1. 教师介绍争做美德好少年的方法和途径,如树立美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等。
2. 提问: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美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五、班级美德榜样评选及表彰(10分钟)1. 教师说明评选标准,引导学生关注班级中的美德行为。
2. 学生分组讨论,评选出班级美德榜样。
3. 教师对当选的美德榜样进行表彰,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收获,激发学生争做美德好少年的热情。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计划,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美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争做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案背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美德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为新时代美德好少年。
三、教学内容1. 美德的定义与内涵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3. 美德好少年的标准与要求4. 争做美德好少年的具体做法5. 案例分享与讨论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美德的定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美德好少年的事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争做美德好少年,促进学生思考。
4. 经验分享法:邀请美德好少年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美德,美德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美德的定义与内涵,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3. 案例分享:分享美德好少年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争做美德好少年,并提出具体做法。
5. 经验分享:邀请美德好少年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分享。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美德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3. 学生实践情况: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是否积极践行美德。
七、教学资源1. 美德故事集:收集相关的美德故事,用于案例分享环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材料:准备相关政策文件和宣传材料,以便学生深入了解。
3. 课后作业模板:提前准备课后作业模板,包括思考题和实践活动计划。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2.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尊重不同意见,营造积极的讨论氛围。
3. 结合实例讲解,使抽象的美德观念具体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4. 强调美德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主题:争做美德少年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美德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激发学生对美德的追求和实践。
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什么是美德?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美德的理解。
2.观看视频:播放有关美德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美德的思考和讨论。
二、了解美德的概念(15分钟)1.定义美德: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美德的含义。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美德进行介绍和讨论。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并展示。
三、美德故事分享(15分钟)1.老师讲述:讲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美德相关的故事。
四、美德实践案例分享(15分钟)1.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身边或社会上的美德实践案例。
2.学生评论:其他学生对分享的案例进行点评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美德实践的兴趣和思考。
五、美德行为的培养(15分钟)1.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美德行为,进行角色扮演。
其他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2.制定行动计划: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美德行为,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明确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个美德。
六、美德誓言(10分钟)1.学生集体朗诵:让每个学生设计一个个人美德誓言,并在班会上进行集体朗诵。
七、总结与展望(10分钟)1.总结: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美德的重要性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2.展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培养和实践美德,成为美德少年的榜样。
八、结束语(5分钟)1.结束语:让学生回顾本次班会内容,强调美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争做美德少年主题班会教案班会主题本次班会主题为“争做美德少年”,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好少年。
班会内容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美德,为什么要做好少年。
2.阅读经典故事《地鼠和公牛》,分组讨论故事中体现的美德是哪些,如何体现美德。
3.向学生介绍“善行”概念,组织学生讨论“善行”与美德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善行”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4.组织学生自愿参加“美德行动”,通过实际行动发扬美德,例如:–帮助老人家扫院子、遛狗等;–爱护环境,主动拾掇废纸、废塑料等;–主动帮助同学、老师等。
5.结束班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
课前准备1.复制故事《地鼠和公牛》,准备班级白板和笔、讲解PPT等教学工具。
2.宣传“美德行动”,邀请家长和社区成员提供行动项目,在校园白板和班级公告栏宣传。
3.准备表扬奖品,为表现优秀的学生奖励。
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我评价、互相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班主任应提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性,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
2.本方案仅为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特殊场合1:小学低年级学生班会增加的条款•加强学生对美德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设计故事情境、增加示范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美德的概念;•在“美德行动”环节中,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事物做起,逐步提高自我意识和责任感。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1.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概念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选择故事情境熟悉的故事进行讲解,并以具体实物为例进行随堂讲解;2.在“美德行动”环节中,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立不同的行动项目和奖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避免出现伤害事件。
特殊场合2:社区青少年活动增加的条款•引导学生从大局出发,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的,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设计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入社区活动,提高参与度;•联合社区组织,增加奖品内容和数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德就是秩序、有条理。外在秩序内在秩序。
在人格心理学内,美德的概念是指 : 凡是可以给一 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力量,勇气,自 信等,都可称之为美德。在积极心理学中,美德是 性格优势的上位概念,不同的性格优势可以汇聚成 不同的美德。目前研究发现,中国人主要存在三大 美德优势,分别是 : 人际美德、谨慎美德和活力美 德。 常见的美德包括 : 礼貌、忠诚、节制、勇气、正义、 慷慨、怜悯、仁慈、感激、谦虚、宽容、真诚、勤 奋、坚韧、积极、善良、乐观、勤俭持家等。
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 奉献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 奉献的实质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奉献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 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牺牲。 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是一种奉献; 在本职岗位上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奉献。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的人向失学儿童献一份爱心,向灾区群众捐 几件衣物,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微力,为孕妇或老人让一次座位,也都体现了 奉献精神。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 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老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求索。——屈原《离骚》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 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荀 子-劝学》
他人有难我帮忙。
要勤劳,忌偷懒,
天道酬勤记心上。
流芳百世是美德, 社会和谐靠美德。
(尊师重道)
上书救父
(孝敬父母)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 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 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 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 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 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 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 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 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 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 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 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 了肉刑。有诗颂曰:
我把美德歌儿唱
有美德,人人夸 美德行为树新风。 讲文明,懂礼貌, 礼仪方面我能行。
同龄也要互尊重。 不盗窃,不贪小, 不作当代大败类。 有爱心,乐助人,
爱环境,护环境,
瓜皮纸屑不乱扔。 尊长辈,爱幼儿, 这个你要最关注。 与人和善不发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争当美德少年”诗歌朗诵
奉献 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 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情,不 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
其实这是对奉献的误解!
可以说,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
我把美德歌儿唱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 ; 早晨 起,不懒睡, ; 见同学,问声好,讲究礼 貌要做到 ; 见老背着书包上学去师,行个 礼,尊师重教讲礼仪 ; 课堂上,专心听, 基础打牢成绩好 ; 勤于思,善动脑,积极 发言才聪明 ; 不唯书,不唯上,超越文本 当自强 ; 做笔记,细整理,积少成多能进 步 ; 写作业,用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 ; 课堂外,多自习,博览群书采信息 ; 天文 晓,地理知,人见人爱有志气 ; 好习惯, 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
要在小事中体现个人的美德,荣辱就在举手投足间。比如说,尊老 爱幼有很多种体现:帮家长倒一次水、陪弟弟妹妹玩……这些细微 之处,都能显现一种美德。再比如说,现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随手乱 扔东西,让大街变得到处都是垃圾,什么塑料纸、瓜果皮随处就可 以看到,让清洁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归。试问对于那些 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洁工人,你的心里会怎样想?是不是会很 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诉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 再 乱 扔 垃 圾 了 , 说到乱扔垃圾,我就会想起它的孪生兄弟: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也 是一个坏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会造成空气污染,对你,对我、 对 大 家 都 是 没 有 好 处 的 。 其实要想不做到这些也很简单,只要心里有这个信念,有个荣辱观, 这种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就不会再出现了。 中华美德里还有乐于助人。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去帮助他, 而不应蔑视他。或者,在公共汽车上有空位时,我们就要先看看自 己身旁有没有老人或身体不便的人,这时候,我们就要把位子让给 那些人坐。其实,当一种美德平常到最细微的习惯中时,这也许就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 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传统美德名言赏析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范仲淹《岳阳 楼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文天祥《过零 丁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 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程门立雪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 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 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 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 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 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 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 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 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 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 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 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 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 多深。 " 程门立雪”和典故 , 说的就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 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 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 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中华美德 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 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 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 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一—尊老爱幼。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中华民族 的美德在闪光。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 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 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 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只有你 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