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成教15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4

(完整版)成教15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4
(完整版)成教15级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4

广西中医药大学成教院15级中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试

卷4

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形式: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15级中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考试时间:2小时

姓名年级专业学号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瘿病之心肝阴虚证治宜( E )

A.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

B.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天王补心丹

C.龙胆泻肝丸

D.一贯煎合消瘰丸

E.天王补心丹

2、患者,女,34岁。发热2天,体温持续39.3℃,身热困倦,头重如裹,汗出而热不解,胸腹痞闷,小便短赤,大便泻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其证型为( C )

A.阳明腑实证

B.湿热郁蒸证

C.暑湿袭表证

D.热灼营血证

E.热盛迫血证

3、清瘟败毒饮治疗红斑狼疮,其适应证是( B )

A.湿热蕴蒸

B.热毒炽盛

C.肝虚血瘀

D.风湿热痹

E.阴虚内热

4、下列哪项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机( C )

A.肾元亏虚

B.瘀血阻络

C.湿浊积聚

D.脾失运化

E.肺失宣肃

5、患者患支原体肺炎,刻下症见:高热烦渴,咳喘胸痛,咯黄痰带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证型是( B )

A.痰湿阻肺

B.痰热壅肺

C.风热犯肺

D.阴虚火旺

E.气阴两伤

6、患儿,男,10岁。高热,头痛,呕吐1天。查: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高,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高,涂片查到双球菌。考虑为( B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脊髓灰质炎

E.脑肿瘤

7、患者,男,44岁。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量约1300毫升。现头晕心悸,神志淡漠,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查体:血压80/60mmHg(10.6/8kPa),心率120次/分,腹部移动性浊音(+)。应首先( C )

A.紧急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

B.急查红细胞压积

C.配血,快速输液,等待输血

D.配血,等待输血

E.以上都不是

8、肺心病的诊断依据是( B )

A.长期肺、支气管病史

B.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扩大征象

C.肺气肿体征

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7.3kPa

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8.0kPa

9、对急性胰腺炎发病起主要作用的酶是( A )

A.胰蛋白酶

B.淀粉酶

C.磷脂酶

D.弹性蛋白酶

E.脂肪酶

10、患者,男,60岁。突然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语言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其证型为( A )

A.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

B.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C.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

D.痰瘀互结、痹阻经络证

E.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证

11、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发病年龄不同

B.血糖稳定性不同

C.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D.胰岛素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E.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12、患者中年男性,无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不适2月余,食欲不振,多次大便隐血试验均为阳性。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C )

A.胃液分析

B.癌胚抗原

C.胃镜

D.腹腔镜

E.胃肠X线

13、患者,男,16岁。有头部外伤史。偶见突然昏仆,意识不清,口中大叫,肢体抽搐,舌质紫暗,脉涩。查:脑电图示癫痫波型。其证型为( E )

A.肝风痰浊证

B.肝火痰盛证

C.脾胃虚弱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阻窍证

14、下列哪个方剂治疗紫癜血热伤络证作为首选( B )

A.玉女煎

B.茜根散

C.归脾汤

D.犀角地黄汤

E.龙胆泻肝汤

15、患者胁腹胀满,胁下痞块疼痛,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嗳气脘闷,恶心纳呆,舌暗有瘀点苔薄,脉弦涩。其治法是( D )

A.滋阴清热,解毒祛瘀

B.清热利湿,解毒破结

C.健脾理气,软坚散结

D.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E.温补脾肾,活血化瘀

16、患者,男,55岁。慢性肾炎病史7年。现浮肿明显,下肢尤甚,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纳呆,阳萎,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检查:尿成规示:蛋白(+++),镜检可见颗粒管型。其证型为( A )

A.附子理中汤合真武汤

B.玉屏风散合六味地黄丸

C.归芍地黄汤

D.参芪地黄汤

E.理中丸

17、患者,男,32岁。暴食后出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身热,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洪数。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850索氏单位。治宜( C )

A.柴胡疏肝散

B.龙胆泻肝汤合茵陈蒿汤

C.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D.泻心汤合膈下逐瘀汤

E.小承气汤合四逆汤

18、瘿病之肝火痰瘀证,治宜( B )

A.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

B.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天王补心丹

C.龙胆泻肝丸

D.一贯煎合消瘰丸

E.天王补心丹

19、患者风温肺热病后低热不退,气短乏力,自汗不止,口渴喜饮,频频呕恶,舌质红绛,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E )

A.生脉散

B.清营汤

C.玉屏风散

D.大补元煎

E.竹叶石膏汤

20、上消化道出血时,一旦出现呕血,便提示胃内贮积的血量在(C )

A..5~20ml以上

B.50~70ml以上

C.250~300ml以上

D.500~800ml以上

E.800~1000ml以上

21、患者胃痛如刺如割,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伴黑便,舌暗,脉涩。治疗应首选()

A.柴胡疏肝散

B.化肝煎合左金丸

C.失笑散合丹参饮

D.理中丸合黄芪建中汤

E.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22、患者,男。39岁,下痢赤白粘冻4月余,白多赤少,有腑痛,里急后重,纳食无味,腹胀,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数。粪便镜检:白细胞15~20个/高倍视野。治疗大法为( C )

A.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B.清热凉血、解毒化积

C.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D.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E.温中散寒、燥湿止痢

23、患者,女,40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近日加重。咳嗽咽痒,咯痰稀薄,色清白,伴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治宜(E )

A.百合固金汤

B.麻杏石甘汤

C.清金化痰汤

D.参苏饮

E.以上都不是

24、患者反复发作胸闷胸痛半月余。刻下症见:胸闷胸痛,痰多白粘,纳呆,脘胀,形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滑。心电图V3、V4、V5、V6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其证型是( B )

A.寒凝心脉

B.寒痰痹阻

C.痰瘀痹阻

D.心阳不振

E.气阴两虚

25、首选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停肺证的方剂是( D )

A.泻肺汤

B.小青龙汤

C.清金化痰汤

D.苍白二陈汤

E.清燥救肺汤

26、患者,女,44岁。心悸1周,查:心电图示多个导联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其后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考虑是( B )

A.房性早搏

B.室性早搏

C.房室交界性早搏

D.房室传导阻滞

E.室内传导阻滞

27、患者因风温失治而见身热夜甚,时有谵语,咳喘气促,舌謇肢厥,舌红绛,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C )

A.生脉散

B.清营汤

C.紫雪散

D.参附汤

E.竹叶石膏汤

女,60岁。反复心前区疼痛6年。因感受风寒而发病。现胸痛胸闷。纳呆食少,腕腹胀满,28、患者,女,28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5年。现四肢小关节肿胀严重,关节畸形,屈伸不利,痛有定处,口干而不欲饮。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查:RF阳性。其证型为( C )

A.风湿热郁证

B.气血亏虚证

C.痰瘀互结证

D.肾虚寒凝证

E.肝肾阴虚证

29、患者,女,54岁。患有心绞痛。常于安静时突发胸骨后疼痛,每次约半小时,含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心电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其类型是(B )

A.稳定型

B.变异型

C.中间型

D.卧位型

E.以上均非

30、患者患肺炎球菌肺炎1周,症见:低热夜甚,干咳少痰,五心烦热,神疲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型是( B )

A.肺阴亏虚

B.气阴两伤

C.阴阳两虚

D.痰热壅肺

E.风热犯肺

31、患者有风心病病史3年,刻下症见:心悸气短,动则气促,神疲乏力,自汗,胸闷心痛,咳

唾痰涎,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时有结代。其治法是(C )

A.温补心阳,活血利水

B.温补心阳,泻肺逐饮

C.补益心气,化痰通瘀

D.补益心气,温阳祛痰

E.补益心气,温阳化瘀

32、下列除哪项外,其它均是肺胀的常见临床表现( E )

A.胸中胀满

B.痰涎壅盛

C.唇暗舌紫,脉结代

D.长期反复咳嗽

E.喘息,气短难续

33、患者患支气管炎多年,刻下症见:咳声频剧,呼吸喘促,喉燥咽痛,咯痰不利,咳时汗出,

口渴,头痛,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 D )

A.新诺明加二陈汤

B.万古霉素加泻白散

C.青霉素加杏苏散

D.青霉素加桑菊饮

E.红霉素加清金化痰汤

34、患者,男,64岁。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昏慨心电图出现无法辨认的QRS波群、ST段及T波,频率460~490次/分。考虑为( E )

A.室性心动过速

B.窦性停搏

C.心房纤颤

D.心室扑动

E.心室颤动

35、患者肝硬化腹水,症见:神疲乏力,腹大坚满,脘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弦缓。其治法是( D )

A.调脾行气,清热利湿

B.温补肾阳,通阳利水

C.疏肝理气,攻下逐水

D.运脾利湿,化气行水

E.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36、首选用于治疗黄疸热重于湿证的方剂是( A )

A.茵陈蒿汤

B..黄连解毒汤

C.安宫牛黄丸

D.甘露消毒丹

E.膈下逐瘀汤

37、患者头晕头痛,目眩,面红目赤,烦躁,口苦,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血压170/100mmHg。其治法是( C )

A.镇肝熄风

B..平肝清火

C.平肝滋阴

D.滋阴补阳

E.化痰祛湿

38、下列病原菌中,哪一类是人类结核病的致病菌( B )

A.鸟型结核菌

B.人型结核菌

C.牛型结核菌

D.鼠型结核菌

E.以上都不是

39、下列哪种辅助检查方法对鉴别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最有诊断意义( D )

A.腰穿

B.脑电图

C.血常规

D.头颅CT

E.经颅多谱勒超声

40、首选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肝失调证的方剂是( A )

A.柴胡疏肝散

B.丹栀逍遥散

C.羚角钩藤汤

D.镇肝熄风汤

E.天麻钩藤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在备选答案中有2~5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41. 满足以下哪几条标准即可确诊为尿崩症:()

A.尿量多,一般4-10L/d

B.低渗尿

C.禁水试验不能使尿渗透压和尿比重增加,而注射加压素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加,尿渗透

压较注射前增加9%以上

D.24小时尿量2L

E.以上都符合

42.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有:(ADE )

A.尿病视网膜病变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低血糖反应

D.糖尿病肾病

E.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43.肝硬化较常出现以下哪些并发症:(ABCD )

A.上消化道出血

B.肝性脑病

C.感染

D.原发性肝癌

E.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44.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般会出现哪些表现:()

A.大便时溏时泻

B.腹痛喜温喜按

C.腰酸膝软

D.舌淡苔白润

E.脉沉滑

45.淋证的证候特征有:(ABD )

A.小便频急、淋沥不尽

B.尿道涩痛

C.小便浑浊

D.小腹拘急、痛引腰腹

E.神疲乏力

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不典型失神发作一般表现为意识障碍发生及休止缓慢,但肌张力改变较明显。(对)

2.脑水肿高峰期为发病后14周左右,可给予20%甘露醇125ml,6-8小时1次,静脉滴注。(错)

3.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口渴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对)

4.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多发生在老年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长期患严重甲亢的青年患者也可发生。()

5.GU多位于胃角和胃大弯;DU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较常见。(错)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呕吐: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2.中风:由于脑部供血液受阻而迅速发展的脑功能损失。这可因血栓或栓塞所造成的缺血(缺乏血液供应),或因出血。

3.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5.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小关节滑膜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脑出血的西医内科治疗有哪些?

内科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维持血压比基础血压稍高。最重要的内科治疗是控制脑水肿。静脉输甘露醇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积极防治并发症。脱水治疗使用甘油果糖,还有止血药的应用,止血治疗。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对降低病死率和最大限度降低病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脑出血的治疗重点为降低颅内压、防治脑疝形成,防止其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

2.实验室检查如何鉴别失水的性质?

可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检查。先称量一定质量的结晶水合物,计算出所含结晶水的质量。然后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然后第二次称量。如果第二次固体的质量加上理论上结晶水的质量大于结晶水合物的质量,那么说明结晶水合物未加热之前已分解了。

3.如何鉴别中风中脏腑中的闭证与脱证?

共同点:不省人事

不同点:①闭证。证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多属实证。属阳闭者兼见面红身热,苔腻脉滑。阴闭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脉缓。

②脱证。证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多属虚证。

六、论述题,每题12分,共12分

1.如何鉴别水肿之阴水与阳水?

一般来说,阳水的病程较短,病势较急,浮肿多从头面部肿起,肿势以腰以上为剧,皮肤颜色光亮而薄,按之凹陷而易恢复,多因感受风寒、风热、水湿、湿热、疮毒等邪气所致,病变脏腑多在肺脾两脏,以表证、热证、实证多见;而阴水病程较长,常由阳水失治、误治转化而来,浮肿多从下肢开始,肿势以腰以下为甚,皮肤颜色萎黄或灰黯无泽,按之凹陷而不易恢复,多因饮食劳倦,房事过度,久病正虚,元气亏损所致,病变脏腑多在脾肾,以里证、寒证、虚证多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