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冷热疗法ppt课件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 姓名、床号,解释操作目 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 合作
•使用完毕,取下冰袋,协 助病人躺卧舒适,将袋内冰 水倒净,倒挂晾干后,吹气 夹紧袋口存放于阴凉处,布 套放入污衣袋内送洗。 •记录用冷部位皮肤情况、 时间、效果、病人的反应等 并签字
准备冰袋 核对解释
放置冰袋 观察疗效 整理记录
(三) 减 轻 组 织 的 肿 胀 和 疼 痛
用 从使减冷冷而神牙轻疗软后减经如痛法组对血轻末、临可织神管局稍烫床抑损经收部的伤用制伤末缩组敏的于细早稍渗织感疼减胞期的出内性痛轻活所压减的降和性迫少张低力 而而致减减的轻轻疼疼疼痛痛痛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二)冰帽、槽的使用—准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 修剪指甲、 洗手
病人准备
理解使用冰帽 的意义,知晓 正确的使用方 法及配合要点。
用物准备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一)冰袋的使用—准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 修剪指甲、 洗手
病人准备
理解使用冰袋 的意义,知晓 正确的使用方 法及配合要点。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主
要
第二节 冷疗技术
内 第三节 热疗技术
《冷、热疗护理技术》课件

冷热疗护理技术对其他指标的改善效果
总结词
改善生活质量
总结词
改善睡眠质量
详细描述
通过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冷热疗护理技 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 能够更好地参与日常生活和工作。
详细描述
研究发现,使用冷热疗护理技术可以改善 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和焦虑等问题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冷、热疗护理技术》ppt 课件
目 录
• 冷热疗护理技术概述 • 冷疗护理技术 • 热疗护理技术 • 冷热疗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 冷热疗护理技术的效果评估
01
冷热疗护理技术概述
冷热疗护理技术的定义
冷热疗护理技术是指利用冷、热刺激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等护理 方法。
冷疗主要通过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收缩血管,减缓代谢速度,从而减轻肿胀和疼 痛。
疼痛。
收缩血管
冷敷导致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 流入受损部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 疼痛。
抑制炎症反应
冷疗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 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
冷疗护理技术的应用方法
01
02
03
冰敷
使用冰块、冰袋等冷冻物 品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敷 15-20分钟,每2-3小时敷 一次。
冷水浸泡
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 ,每次浸泡15-20分钟, 每2-3小时浸泡一次。
热疗护理技术的原理
热疗护理技术是通过利用热能来缓解 疼痛、减轻炎症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护 理技术。
热疗护理技术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起到缓解疼 痛的作用。
热能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局部营养供给,加速代谢产物的 排出,有利于组织修复和再生。
15-冷热疗法 PPT课件

(1)操作前应怎样进行护理评估?
(2)乙醇溶液的浓度与用量是多少?
(3)擦浴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你学会了吗?
(3) 乙醇擦浴法
1.目的 为体温在39.5℃以上的高热病人降温 2.原理 利用酒精易挥发及具有刺激血管扩张
的作用以降低体温
3.操作程序【评估】
【计划】 用物 环境 自身
【实施】
热水袋
冰袋
乙醇:浓度:25%-35%
量:200-300ml 温度:32-34℃
核对解释 安置患者 垫巾擦浴 擦浴顺序 取热水袋 整理归位 取下冰袋 观察记录
整理记录
扁高桃热体降术温后 放在颈前颌下 冰袋放在前额、头顶等大血管部位。
注意事项
1.用冷时间正确 2.注意观察患者 注3意.注观察意用观冷部察位冰血液袋循环状况;
如为降温,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可撤去冰袋; 冷疗30min需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2) 冰帽、冰槽的使用
1.目的
用于中暑患者的降温;
2.脑操外作伤程、序脑缺氧患者;防止脑水肿,减轻脑细
胞的损害
【评估】
【计划】 用物 环境 自身
【实施】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病人
①在病人后颈部和双耳外面垫海绵垫后戴上冰帽 ②使用冰槽者,将病人头部置于冰槽中,病人外耳道 内塞不脱脂棉,双眼覆盖凡士林纱布
2.注意观察患者
①注意观察头部皮肤变化 ②注意观察病人体温、心率变化 • 每30min测量生命体征一次 • 维持肛温在33℃,不宜低于30 ℃ ,以防心房、心室 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想一想
1
2
第九章 冷热疗法
(cold and heat therapy)
学习目标
掌握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症 熟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熟悉各种冷热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了解冷热疗法的效应
(2)乙醇溶液的浓度与用量是多少?
(3)擦浴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你学会了吗?
(3) 乙醇擦浴法
1.目的 为体温在39.5℃以上的高热病人降温 2.原理 利用酒精易挥发及具有刺激血管扩张
的作用以降低体温
3.操作程序【评估】
【计划】 用物 环境 自身
【实施】
热水袋
冰袋
乙醇:浓度:25%-35%
量:200-300ml 温度:32-34℃
核对解释 安置患者 垫巾擦浴 擦浴顺序 取热水袋 整理归位 取下冰袋 观察记录
整理记录
扁高桃热体降术温后 放在颈前颌下 冰袋放在前额、头顶等大血管部位。
注意事项
1.用冷时间正确 2.注意观察患者 注3意.注观察意用观冷部察位冰血液袋循环状况;
如为降温,体温降至39℃以下时,可撤去冰袋; 冷疗30min需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2) 冰帽、冰槽的使用
1.目的
用于中暑患者的降温;
2.脑操外作伤程、序脑缺氧患者;防止脑水肿,减轻脑细
胞的损害
【评估】
【计划】 用物 环境 自身
【实施】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病人
①在病人后颈部和双耳外面垫海绵垫后戴上冰帽 ②使用冰槽者,将病人头部置于冰槽中,病人外耳道 内塞不脱脂棉,双眼覆盖凡士林纱布
2.注意观察患者
①注意观察头部皮肤变化 ②注意观察病人体温、心率变化 • 每30min测量生命体征一次 • 维持肛温在33℃,不宜低于30 ℃ ,以防心房、心室 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想一想
1
2
第九章 冷热疗法
(cold and heat therapy)
学习目标
掌握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症 熟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熟悉各种冷热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了解冷热疗法的效应
冷热疗法PPT课件

知识准备
f. 时间:全程20 min。 g. 擦干皮肤,撤物,穿衣裤,撤热水袋。 h. 测温撤冰袋。 ②酒精擦浴 【原理】 酒精是一种挥发性很强的液体,在皮肤上迅速蒸发时,吸收和带走机体大量的热,同时因 酒精具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的作用,故散热作用较强,降温效果好。 【禁忌】 血液病病人、新生儿及乙醇过敏者。 【用物】 25%~35%酒精200~300 mL(温度30 ℃),其他用物及实施步骤同温水擦浴。 2. 热疗法的应用 (1)热水袋
知识点精讲
冷疗的作用、影响因素、禁忌证和冷疗方法
(单选题)用冰槽防治脑水肿的低温疗法的机制是( )
A. 降低颅内压,防止呕吐 B. 降低脑组织代谢
C. 减轻头疼和头昏
D. 增加散热中枢的兴奋性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冷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单选题)乙醇拭浴禁擦胸、腹部是防止( )
A. 发生寒战 B. 体温骤降
知识准备
2. 热疗禁忌证 (1)面部危险三角区化脓感染时 (2)急腹症尚未明确诊断前 (3)各种脏器内出血时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48 h内) (5)其他 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急性炎症、皮肤疾病、孕妇腹部、感觉障碍、意识不清者。 四、 影响冷、热效应的因素 1. 方法 2. 部位 3. 时间 4. 面积 5. 环境温度 6. 个体差异
真题再现
简答题 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效果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案】除个体差异之外,影响冷疗的因素有温度、面积、时间、方式、部位。 【解析】考查对影响冷疗的因素的理解。
人体哪些部位禁用冷疗? 【答案】禁忌部位:
枕后、耳郭、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 心前区:用冷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 足底:用冷可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解析】考查对冷疗的禁忌证的理解,特别是对禁忌部位的内容的掌握。
《冷、热疗法》课件

注意使用时间
热疗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在20-30 分钟左右。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热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热疗 法时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注意禁忌症
对于某些疾病,如血栓、脉管炎等,热疗法 可能会加重病情,应避免使用。
04
冷、热疗法的比较与选择
冷、热疗法的优缺点比较
冷疗法
01Leabharlann 缺点: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氧、麻木和冻 伤等不良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冷、热疗法》PPT 课件
目录
• 冷、热疗法的简介 • 冷疗法 • 热疗法 • 冷、热疗法的比较与选择 • 冷、热疗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冷、热疗法的简介
冷、热疗法的定义
冷疗法
使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如冰、冰水等,对局部或全身进行短时间的冷刺激 ,以达到降温、止痛、止血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热疗法
使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如热水、热毛巾等,对局部或全身进行长时间的温 热刺激,以达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生理机制
冷、热疗法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引 起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反应,如血管收 缩或扩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 。
治疗机制
冷、热疗法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消炎 消肿、促进组织再生等治疗作用,对 于一些轻微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02
冷疗法
冷疗法的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通过收缩血管,降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出血 。
冷疗法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温度
不要使用过冷的物品进行冷敷 ,以免造成局部冻伤。
注意时间
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建议每次15-20分钟,每天2-
热疗法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建议在20-30 分钟左右。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热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热疗 法时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注意禁忌症
对于某些疾病,如血栓、脉管炎等,热疗法 可能会加重病情,应避免使用。
04
冷、热疗法的比较与选择
冷、热疗法的优缺点比较
冷疗法
01Leabharlann 缺点: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氧、麻木和冻 伤等不良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冷、热疗法》PPT 课件
目录
• 冷、热疗法的简介 • 冷疗法 • 热疗法 • 冷、热疗法的比较与选择 • 冷、热疗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冷、热疗法的简介
冷、热疗法的定义
冷疗法
使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如冰、冰水等,对局部或全身进行短时间的冷刺激 ,以达到降温、止痛、止血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热疗法
使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如热水、热毛巾等,对局部或全身进行长时间的温 热刺激,以达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治疗目的的方法。
生理机制
冷、热疗法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引 起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反应,如血管收 缩或扩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 。
治疗机制
冷、热疗法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消炎 消肿、促进组织再生等治疗作用,对 于一些轻微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02
冷疗法
冷疗法的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通过收缩血管,降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出血 。
冷疗法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温度
不要使用过冷的物品进行冷敷 ,以免造成局部冻伤。
注意时间
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建议每次15-20分钟,每天2-
冷热疗法PPT课件

34
4 保暖与舒适
热疗可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将体热带往全身,使体温升高。
临床用于早产儿及身体虚弱、末稍循环 不良的患者。
35
热疗法的应用
(二)热疗法 禁忌
1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 掩盖病情 影响疾病的诊治
腹膜炎
2 面部危险三角的感染 血管丰富、面部血管没有瓣膜
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颅内感染、败血症
热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速度 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炎症早期 用热可以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
炎症后期 用热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 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
应用 临床多用于某些局部感染与化脓的辅助治疗
32
2 减轻疼痛
痛觉神经兴奋性↓
温热激刺 → 改善血液循环
25
(三)酒精拭浴
目的:用于高热多见于39度以上患者降温 原理:利用酒精易挥发及具有刺激血管扩张 的作用以降低体温 浓度25-30%,温度为30度
26
(三)酒精拭浴
乙醇拭浴用物
27
(三)操作步骤及要点
置冰袋于头部 减轻头部充血所引起的头痛 有助于降温 。
热水袋放足底部 促进足底末梢血管扩张,患者舒适 防止头部充血; 助于降温 。
19
冰袋放置部位
高热降温 前额、 头顶、侧颈、 腋下、腹股沟 等大血管部位
20
扁桃体术后放在颈前颌下
21
冰袋使用注意事项
1.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需要 者及时更换。 2.用冷时间15~30min,防止继发反应的 发生 3.观察患者用冷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如出 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
2 减轻疼痛
3 控制炎症扩散 4 减低体温
4 保暖与舒适
热疗可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将体热带往全身,使体温升高。
临床用于早产儿及身体虚弱、末稍循环 不良的患者。
35
热疗法的应用
(二)热疗法 禁忌
1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 掩盖病情 影响疾病的诊治
腹膜炎
2 面部危险三角的感染 血管丰富、面部血管没有瓣膜
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颅内感染、败血症
热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速度 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炎症早期 用热可以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
炎症后期 用热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 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
应用 临床多用于某些局部感染与化脓的辅助治疗
32
2 减轻疼痛
痛觉神经兴奋性↓
温热激刺 → 改善血液循环
25
(三)酒精拭浴
目的:用于高热多见于39度以上患者降温 原理:利用酒精易挥发及具有刺激血管扩张 的作用以降低体温 浓度25-30%,温度为30度
26
(三)酒精拭浴
乙醇拭浴用物
27
(三)操作步骤及要点
置冰袋于头部 减轻头部充血所引起的头痛 有助于降温 。
热水袋放足底部 促进足底末梢血管扩张,患者舒适 防止头部充血; 助于降温 。
19
冰袋放置部位
高热降温 前额、 头顶、侧颈、 腋下、腹股沟 等大血管部位
20
扁桃体术后放在颈前颌下
21
冰袋使用注意事项
1.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需要 者及时更换。 2.用冷时间15~30min,防止继发反应的 发生 3.观察患者用冷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如出 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
2 减轻疼痛
3 控制炎症扩散 4 减低体温
冷热疗法ppt课件

冷、热疗法
.
教学目标
➢ 解释概念 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
➢ 介绍
冷热效应//继发效应
➢ 介绍
冷、热疗法的作用//应用禁忌
➢ 讨论
冷、热疗方法//冷、热疗效果影响因素
.
冷、热疗法
通过冷或热 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
.
冷热效应
♣ 生理效应 ♣ 冷--交感神经兴奋--皮肤小动脉收缩 ♣ 热--交感神经抑制--皮肤小动脉扩张
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
热疗方法分类
➢ 干热疗法 ➢ 热水袋 ➢ 化学加热袋 ➢ 烤灯 ➢ 暖箱
➢ 湿热疗法 ➢ 热湿敷 ➢ 热坐浴 ➢ 温水浸泡
.
.
冷热效应
♣ 继发效应 ♣ 持续用冷1小时--小动脉扩张 ♣ 持续用热1小时--小动脉收缩 ♣ 转换机体对冷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作 用,短暂的相反的组织免受损伤的防 御作用
.
冷热应用(方法)
❖ 用冷:
❖ 用热:
.
冷疗法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控制炎症扩散 减轻疼痛 降低体温
.
热疗法作用
促进炎症消退 解除疼痛 减轻深部
❖ 方法:干、湿 ❖ 部位:薄、厚(皮肤) ❖ 时间:长、短 ❖ 面积:大、小 ❖ 环境温度:高、低 ❖ 个体差异:儿童、老年人
.
冷热疗法应用禁忌
冷疗法
组织损伤、破裂,水肿部位,慢性炎 症或化脓病灶
循环障碍,冷过敏 禁忌部位:
.
热疗法
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脏器出血,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
.
冷疗法
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 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治疗方法
.
教学目标
➢ 解释概念 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
➢ 介绍
冷热效应//继发效应
➢ 介绍
冷、热疗法的作用//应用禁忌
➢ 讨论
冷、热疗方法//冷、热疗效果影响因素
.
冷、热疗法
通过冷或热 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
.
冷热效应
♣ 生理效应 ♣ 冷--交感神经兴奋--皮肤小动脉收缩 ♣ 热--交感神经抑制--皮肤小动脉扩张
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
热疗方法分类
➢ 干热疗法 ➢ 热水袋 ➢ 化学加热袋 ➢ 烤灯 ➢ 暖箱
➢ 湿热疗法 ➢ 热湿敷 ➢ 热坐浴 ➢ 温水浸泡
.
.
冷热效应
♣ 继发效应 ♣ 持续用冷1小时--小动脉扩张 ♣ 持续用热1小时--小动脉收缩 ♣ 转换机体对冷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作 用,短暂的相反的组织免受损伤的防 御作用
.
冷热应用(方法)
❖ 用冷:
❖ 用热:
.
冷疗法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控制炎症扩散 减轻疼痛 降低体温
.
热疗法作用
促进炎症消退 解除疼痛 减轻深部
❖ 方法:干、湿 ❖ 部位:薄、厚(皮肤) ❖ 时间:长、短 ❖ 面积:大、小 ❖ 环境温度:高、低 ❖ 个体差异:儿童、老年人
.
冷热疗法应用禁忌
冷疗法
组织损伤、破裂,水肿部位,慢性炎 症或化脓病灶
循环障碍,冷过敏 禁忌部位:
.
热疗法
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脏器出血,恶性肿瘤,金属移植物
.
冷疗法
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 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治疗方法
第十章冷热疗法ppt课件

疼痛减轻
渗出液减少
肿胀减轻 疼痛减轻
冷疗法(cryotherapy)
• 控制炎症扩散
冷疗
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
细胞代谢 细菌活力
限制炎症扩散
冷疗法(cryotherapy)
• 降低体温 冷疗
方式?
传导 蒸发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禁忌
• 血循环障碍 (休克、水肿、神经病变) •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妨碍炎症吸收) • 组织损伤、破裂 • 对冷过敏者(红斑、荨麻疹、关节疼痛) • 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用冷引起血管收缩,持续用冷30~60min后,→ 局部却会发生血管的扩张。
要求:为病人进行冷疗或热疗20~30min后, 须停止治疗,或休息1小时,让组织有一个复原
过程,防止继发效应抵消生理效应。
第一节 概述
三、影响冷、热疗法的因素
• 方式:湿-干
同样是用冷,是湿冷比较冷, 还是干冷比较冷?
(水是良好的导体,穿透 力、渗透力比空气强)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5.时间: 每侧部位3min(< 20min) 6.观察: 寒颤、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异常 7.浴毕: 取下热水袋 8.记录: 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9.测温: 浴后30min测体温,若<39℃,取下冰袋
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注意事项】 1.观察 局部皮肤情况及患者反应 2.拭浴禁忌部位 (1)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 (2)乙醇拭浴禁用于新生儿及血液病者 3.拭浴方式:拍拭(轻拍)
• ★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腹部/
足底
第二节 冷疗法的应用 冷疗法(cryotherapy)
➢局部冷疗:冰袋、冰囊、冰帽、 冷湿敷、化学制冷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水擦浴 乙醇擦浴
.
13
热疗法
❖ 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 ❖ 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 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炎、解痉
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
14
热疗方法分类
➢ 干热疗法
➢ 热水袋
➢ 化学加热袋
➢ 烤灯
➢ 暖箱
➢ 湿热疗法
➢ 热湿敷
➢ 热坐浴
➢ 温水浸泡
.
15
促进炎症消退 解除疼痛 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保暖
.
8
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 方法:干、湿 ❖ 部位:薄、厚(皮肤) ❖ 时间:长、短 ❖ 面积:大、小 ❖ 环境温度:高、低 ❖ 个体差异:儿童、老年人
.
9
冷热疗法应用禁忌
冷疗法
组织损伤、破裂,水肿部位,慢性炎 症或化脓病灶
循环障碍,冷过敏 禁忌部位:
冷、热疗法
.
1
教学目标
➢ 解释概念 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
➢ 介绍
冷热效应//继发效应
➢ 介绍
冷、热疗法的作用//应用禁忌
➢ 讨论
冷、热疗方法//冷、热疗效果影响因素
.
2
冷、热疗法
通过冷或热 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
.
3
冷热效应
♣ 生理效应 ♣ 冷--交感神经兴奋--皮肤小动脉收缩 ♣ 热--交感神经抑制--皮肤小动脉扩张
.
4
冷热效应
♣ 继发效应 ♣ 持续用冷1小时--小动脉扩张 ♣ 持续用热1小时--小动脉收缩 ♣ 转换机体对冷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作 用,短暂的相反的组织免受损伤的防 御作用
.
5
冷热应用(方法)
❖ 用冷:
❖ 用热:
.
6
冷疗法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控制炎症扩散 减轻疼痛 降低体温
.
7
热疗法作用
.
10
热疗法
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 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治疗方法
.
12
冷疗方法分类
局部冷疗
冰袋、冰囊、冰帽 冰槽、冰帽 冷湿敷 化学致冷袋
全身冷疗
.
13
热疗法
❖ 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 ❖ 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 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炎、解痉
和舒适的治疗方法
.
14
热疗方法分类
➢ 干热疗法
➢ 热水袋
➢ 化学加热袋
➢ 烤灯
➢ 暖箱
➢ 湿热疗法
➢ 热湿敷
➢ 热坐浴
➢ 温水浸泡
.
15
促进炎症消退 解除疼痛 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保暖
.
8
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 方法:干、湿 ❖ 部位:薄、厚(皮肤) ❖ 时间:长、短 ❖ 面积:大、小 ❖ 环境温度:高、低 ❖ 个体差异:儿童、老年人
.
9
冷热疗法应用禁忌
冷疗法
组织损伤、破裂,水肿部位,慢性炎 症或化脓病灶
循环障碍,冷过敏 禁忌部位:
冷、热疗法
.
1
教学目标
➢ 解释概念 冷、热疗法//冷疗法//热疗法
➢ 介绍
冷热效应//继发效应
➢ 介绍
冷、热疗法的作用//应用禁忌
➢ 讨论
冷、热疗方法//冷、热疗效果影响因素
.
2
冷、热疗法
通过冷或热 作用于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退热和增进舒适
.
3
冷热效应
♣ 生理效应 ♣ 冷--交感神经兴奋--皮肤小动脉收缩 ♣ 热--交感神经抑制--皮肤小动脉扩张
.
4
冷热效应
♣ 继发效应 ♣ 持续用冷1小时--小动脉扩张 ♣ 持续用热1小时--小动脉收缩 ♣ 转换机体对冷热刺激所产生的生理作 用,短暂的相反的组织免受损伤的防 御作用
.
5
冷热应用(方法)
❖ 用冷:
❖ 用热:
.
6
冷疗法作用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控制炎症扩散 减轻疼痛 降低体温
.
7
热疗法作用
.
10
热疗法
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 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 达到止血、止痛、消炎和退热治疗方法
.
12
冷疗方法分类
局部冷疗
冰袋、冰囊、冰帽 冰槽、冰帽 冷湿敷 化学致冷袋
全身冷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