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林海雪原》的传奇性

合集下载

曲波《林海雪原》简析

曲波《林海雪原》简析

曲波《林海雪原》简析“革命通俗小说”盛行于1950年代中期前后,主要有《铁道游击队》(知侠,1954年)、《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烈火金刚》(刘流,1958年)等。

用传统手法表现“革命”主题,语言通俗,情节惊险曲折,故事性强。

新文学运动中受批判的传统通俗小说,在新时代纷纷穿上“革命”的外衣登场。

《林海雪原》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作品。

(一)“英雄”的“传奇”1.背景:在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中,报恩与复仇是表达得最为集中的伦理观念。

在中国这样的血缘宗法制社会里,报恩复仇的观念通过小说和戏曲的不断传播,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即使新派武侠小说中的争斗,大部分理由是为报家族门派之仇,孝道为其提供道义支持。

2.伦理意义上的复仇主题《林海雪原》类似侠义公案小说,在忠奸、善恶、正邪等道德冲突上确立政治原则。

作品一开始就将“剿匪”的政治任务与个人“复仇”的自身伦理要求并置起来,“剿匪”也是“复仇”。

作为叙事起点,此后陆续出场的所有正面人物几乎都有亲人被杀害的痛苦经历,为亲人复仇成为他们最内在的要求,也成为小说叙事的动力和方向。

3.人物刻画的类型特征“英雄传奇”的重心是对英雄人物的刻画,一类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一类是诸葛亮式的儒将。

粗豪英雄敬奉儒将若神明。

少剑波“个人英雄主义”得到渲染:智慧惊人、果断坚决、运筹帷幄和神机妙算;与“党的领导”、“集体智慧”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形成对立。

(二)英雄也有“儿女情”1.背景:明清之前中国小说中男性侠客的共同特征是无“情”无“性”。

明朝末年掀起了一个以“才子佳人小说”为代表的写“情”文学的高潮:“莽汉”变“书生”,英雄成风流公子。

清代以后,产生了调和“英雄”“儿女”、统一“侠”“情”关系的“侠情小说”,如《好逑传》、《儿女英雄传》。

自此,武侠与言情的合流成为通俗文学的方向。

第三节 战争小说的传奇性:《林海雪原》

第三节 战争小说的传奇性:《林海雪原》

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小 但天有不测风云, 火车遭到伏击, 火车遭到伏击,小炉匠乘 乱逃到威虎山, 乱逃到威虎山,坐山雕要 小炉匠与杨子荣当面对质, 小炉匠与杨子荣当面对质, 情况万分危急。 情况万分危急。杨子荣面 对小炉匠临危不惧, 对小炉匠临危不惧,处惊 不变,巧施离间计, 不变,巧施离间计,终于 化险为夷。 化险为夷。作品这种节外 生枝, 生枝,险象环生的故事处 理方法, 理方法,与民间说书艺术 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故事 大起大落,情节大开大阖, 大起大落,情节大开大阖, 人物大忠大奸, 人物大忠大奸,情绪大悲 大喜, 大喜,把艺术各种要素都 推向极致, 推向极致,反而产生了引 人入胜的魅力。 人入胜的魅力。
从第二十章《 从第二十章《栾超家闯山 急报》到三十七章《 急报》到三十七章《李鲤 宫前对手交锋》 宫前对手交锋》写小分队 消灭马希山、 消灭马希山、候殿坤匪徒 的故事。 的故事。三个故事各有首 彼此有独立性, 尾,彼此有独立性,又相 互联系, 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在三个大故事中, 整体。在三个大故事中, 又包含着许多独立成篇的 小故事, 小故事,这种写法类似于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小分队连 克顽敌,遇到一股匪徒, 克顽敌,遇到一股匪徒, 消灭一股匪徒, 消灭一股匪徒,节节取胜 的写法很像《西游记》 的写法很像《西游记》; 集中某些章节刻画某一个 人物又效法于《水浒》 人物又效法于《水浒》。
《林海雪原》的独创性主 林海雪原》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 和叙事方式。小说单线发展, 和叙事方式。小说单线发展, 环环相扣,奇峰迭起,步步 环环相扣,奇峰迭起, 深入,布局严谨,层次清晰。 深入,布局严谨,层次清晰。 全书共三十八章, 全书共三十八章,开头三章 是总写。 是总写。写土匪许大马棒血 洗杉岚站和我军的进剿。 洗杉岚站和我军的进剿。接 着写三个大的战斗故事。从 着写三个大的战斗故事。 第三章《受命》 第三章《受命》到第八章 跨谷飞涧,奇袭虎狼窝》 《跨谷飞涧,奇袭虎狼窝》 写小分队奇袭奶头山, 写小分队奇袭奶头山,消灭 许大马棒匪徒的故事; 许大马棒匪徒的故事;从第 十章《雪地追踪》 十章《雪地追踪》到二十二 小白鸽彻夜施医术》 章《小白鸽彻夜施医术》, 写小分队智取威虎山, 写小分队智取威虎山,消灭 坐山雕的故事; 坐山雕的故事;

浅谈红色经典《林海雪原》.wps

浅谈红色经典《林海雪原》.wps

浅谈红色经典《林海雪原》我是在初二的时候拜读的曲波的《林海雪原》,当时还和一个很好的朋友一起看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被其中少剑波、杨子荣、刘勋苍等的胆识和大无畏的精神所折服。

许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来,小说中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血肉饱满的英雄形象依然能鲜活的浮现在我眼前。

曲波,山东龙口人,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

当全面抗战正式打响,年仅15岁的曲波就参加了八路军,16岁便当上文化干事,17岁当上指导员。

战争十分艰苦,也十分残酷,在一次战争中,曲波受了重伤,留下了终生残疾。

更不幸的是,1942年,曲波被打成“托派”,遭受严刑拷打、逼问,在逆境中,曲波坚守信仰,最后平反昭雪。

日寇投降后,内战爆发,东北的国民党顽固势力组成数十万土匪武装,顽据在林海雪原。

为了对付匪股,曲波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艰难的剿匪战斗。

曲波于1957年出版《林海雪原》,这部小说是他在回忆这段传奇的经历时创作出来的,小说出版不久就在全国引起轰动。

1959年至1962年他先后完成了《山呼海啸》和《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他还创作有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小说《热处理》、《争吵》和散文《散观平武》等。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受到严重的打击和迫害,作品被红卫兵视为毒草而烧毁,直至文化大革命后才得以平反。

已经了解了小说的作者和背景,如果想要深入探究这部文学作品还必须要将其历史还原,从叙事结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来研究。

当时正值建国初期,文学界正处在我们现在定义的“十七年文学”时期,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红旗谱》、《红日》、《红岩》和《创业史》、《青春之歌》在“十七年文学”时期成就最高。

《林海雪原》这部作品虽然在主题思想上与“三红一创一歌”并不存在什么区别,不过由于这些作品大量借用了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小说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叙事手法,情节展开与叙事节奏上与章回小说相似,使用大量“巧合”形成传奇效果等等。

林海雪原在情节故事上有什么的浪漫传奇特点

林海雪原在情节故事上有什么的浪漫传奇特点

《林海雪原》在情节故事上有什么的浪漫传奇特点?
《林海雪原》中“奇袭奶头山”的战斗一开始沉浸在悲痛的气氛之中,虽然杨子荣智捉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给小分队带来了希望,可奶头山险恶的山势却使大家一筹莫展,蘑菇老人的指点迷津,栾家超超凡的攀援本领,又使故事情节急转直下。

“智取威虎山”的战斗更是一波三折,从刘勋苍活捉“一撮毛”,到杨子荣闯进威虎山,再到小分队在夹皮沟发动群众,一切都有惊无险,但小炉匠逃走,风云突变,情况万分危急。

杨子荣却处变不惊,巧施离间计,终于化险为夷。

林海雪原读后感

林海雪原读后感

林海雪原读后感导语:《林海雪原》是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作者是曲波。

该小说描述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故事。

林海雪原读后感一《林海雪原》是一部怎样的书?是一部神采的纪实类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说。

该书是曲波同志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主要描述英勇的小分队与出没于东北林海区域,对当地人民进行凶残无度的杀害的国民党残余土匪分子进行英勇的作战,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一故事。

《林海雪原》的作者少剑波是一名优秀的中级指战员,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把自己也参与其中的小分队如何与国民党残余势力开展作战的全过程系统完整地用艺术的手法描绘出来。

给读者展现一幅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敌对分子英勇对战的壮丽画面。

当时的历史真实是: 1946年冬天,国民党的主力重兵压向东北,更在北满收罗伪满官吏、警察、宪兵以及惯匪、地主等土匪武装“中央先遣挺进军”在我后方作乱,我军不得不抽出一部分主力,到北满肃清匪患,巩固后方。

“当时我和我在书中所写的战友们,便数度深入林海雪原,和许家父子、马希山、坐山雕、李德林、谢文东等匪周旋。

在周旋中锻炼了我们自己,在战术上、军事技术上,我们压过了敌人,战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歼灭。

”这是当时的真实的历史事实。

《林海雪原》全书第一句就是“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这“也是我赤诚的一颗心”。

作者写本书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他英雄的战友。

他在关于“林海雪原”里这样写到:(美好生活)这一切,杨子荣同志和高波同志没有看到,更没有享受到,他们正是为了我们今天所享受的这些,度过了艰苦的年月,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便下定决心,挤业余时间写。

由此可见作者写《林海雪原》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写出杨子荣等战友的事迹,让他们的事迹永远被人们记住,让他们的精神成为我们国人永远铭记的一面旗帜。

第三节 战争小说的传奇性林海雪原 优质课件

第三节 战争小说的传奇性林海雪原 优质课件

四、利用传统的民间文化因素成功地塑造人 物。小说在人物性格的配置上受民间传统小 说的“五虎将”模式这一隐形结构的支配。
“五虎”之首当然是忠诚(政治方面)勇毅(个性 方面)的高波;依次是骁勇威猛、谋略不足的刘勋 苍,胆识过人、百战百胜的杨子荣,身怀绝技、粗 俗诙谐的栾超家,忠厚老实、刻苦耐劳的“长腿” 孙达得。每个人物身上突出一种主要性格,有的是 忠,有的是勇,有的是谋,有的是技(才),有的 是德,等等,有主有次,互为衬照。
第三节 战争小说的传奇性: 《林海雪原》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描写了一支由36位侦察兵组成的解 放军小分队,在东北长白山林区和绥芬草原追剿国民党残 余势力和土匪的故事。
《林海雪原》采用了
“旧小说”的章回体形式, 运用接近日常口语的叙述 语言,并有很强的行动和 故事性.这种对旧小说既承 继又改革的创作,比普通 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 的现实性,又比一般的反 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更富于 传奇性,被人们称为“革 命英雄传奇” 填补了言情、 武侠、鬼怪等小说被取缔 后通俗文学领域这一阅读 空间。
《林海雪原》的独创性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 和叙事方式。小说单线发展, 环环相扣,奇峰迭起,步步 深入,布局严谨,层次清晰。 全书共三十八章,开头三章 是总写。写土匪许大马棒血 洗杉岚站和我军的进剿。接 着写三个大的战斗故事。从 第三章《受命》到第八章 《跨谷飞涧,奇袭虎狼窝》 写小分队奇袭奶头山,消灭 许大马棒匪徒的故事;从第 十章《雪地追踪》到二十二 章《小白鸽彻夜施医术》, 写小分队智取威虎山,消灭 坐山雕的故事;
三、《林海雪原》是一部充满 浪漫传奇色彩的小说。这种浪 漫传奇性首先体现在故事情节 的浪漫传奇上。小说讲述的是 解放战争初期,东北人民解放 军一支以三十六人组成的小分 队,同数十倍于自己的凶残狡 猾的国民党残匪在茫茫林海、 皑皑雪原上进行的艰苦战斗, 真实地表现了小分队突破险中 险,历经难上难,发挥智上智, 战胜魔中魔所创造的惊人奇迹。

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论文

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1)一、《林海雪原》的神奇性 (4)1、环境的险恶之奇 (4)2、情节的巧合之奇 (5)3、理想人物的传奇塑造 (6)(1)、理想的青年指挥官—少剑波 (7)(2)、理想的打匪英雄——杨子荣 (8)(3)、理想的“白衣天使”——白茹 (9)(4)、理想的革命英雄能手群体 (9)二、真情的自然流露 (10)1、对匪徒的憎恨与对人民的热爱的情感交织 (11)2、革命恋情 (12)3、战友深情 (13)注释 (23)参考文献 (23)英文摘要、关键词 (25)传奇与真情:一部独特的战争小说《林海雪原》摘要:曲波的《林海雪原》充满激情的讲述了少剑波带领小分队在茫茫无际的林海雪原剿灭许大马棒等土匪的传奇故事。

从全文看,作品充满了传奇色彩,艰难险恶的环境,紧张激烈的战斗生活,见证了小分队的神奇与勇猛。

不仅如此,与其他革命传奇小说相比,《林海雪原》的字里行间真切的体现出人间真情,这里不仅有小分队对人民的热爱,战友之间的阶级情谊,还有战火之中燃烧的那份真挚的爱情。

整部作品以“奇”与“情”贯穿其间,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优秀的战争小说。

关键词:《林海雪原》传奇真情导语:作为十七年小说的经典之作,曲波的《林海雪原》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语言特色及其浓厚的传奇色彩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它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演绎的一部震撼人心的林海雪原剿匪英雄传奇。

作者曲波在作品中富有激情的讲述了团参谋长少剑波奉命率领三十六人的小分队在严寒的冬季奔赴茫茫林海、皑皑雪原剿灭许大马棒、座山雕、九彪、马希山等顽匪的英雄传奇故事。

作品生动的展现了我人民解放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创造的一系列神奇的战术以及他们不畏艰苦、勇于奋斗、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革命心态。

整部作品充满了传奇色彩,可以说是十七年革命英雄传奇的代表之作。

而且作品中最值得读者回味的还是文中流露出的对人民、对战友、恋人的真情实意,这一点是作品胜于其他革命传奇小说的最根本所在。

评《林海雪原》

评《林海雪原》

评《林海雪原》评《林海雪原》的得与失《林海雪原》是作者曲波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的一部长篇革命历史小说。

小说主要内容是描写在解放战争后期,在东北的深山老林中,穷凶极恶的匪徒频频袭扰、残杀无辜的老百姓,人民军队奉命进山剿匪而发生的惊心动魄的英雄传奇故事。

这部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引起不小的轰动,但是也必然存在着局限性。

初读《林海雪原》,首先感到的便是强烈的革命情怀和激昂的革命精神。

少剑波和他的小分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深深鼓舞了每一个人,他们不怕所有的困难,勇敢的接受挑战,还时时普及科学知识,说些笑话,如和大雪交朋友,具有幽默感。

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充斥着整部作品,使《林海雪原》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具有浓郁的时代感。

因这部作品出版于我国建国不久,正是我们国家要提升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时机,可以说它激励了那一代人,激发人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建设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当中去,这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但是,这份精神描绘的太过于强烈,以至于让现在的我们来看,就像是理想中的人们才具备的,不符合实际。

在茫茫的雪原中行进,在走了几天几夜后,谁又真的不会生出一点烦躁?在面对奶头山的万丈深谷时,又怎会不生出一丝胆怯?我认为,这部作品最突出的是精神,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是,在所有困难面前,这份精神的描绘还是欠缺,没有写出具体的斗争心理的强大与无畏。

故事叙述方面,主要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

只有在故事的高潮前夕,即杨子荣卧底威虎山,少剑波扎营夹皮屯的时候进行了一个双线叙述,两个场景交叉变化,故事情节高潮迭起。

故事中还穿插了一些东北牡丹江一带的风土人情描写,神话志怪传说,以及老一辈口耳相传的民谣,山歌。

这都丰富了整部作品的乡土气息,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且故事完整,波澜起伏,就像是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引人注目。

如叛徒于登科的出现丰富情节,最后在捕获马希山时的智力与体力的对决都十分生动。

但是,整体叙述较为平淡,客观描述居多,显得有些生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林海雪原》的传奇性
《林海雪原》,曲波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

它以传奇小说形式写革命军事题材,继承《水浒传》的传统选取小战斗作小型化的挖掘,进行“连环式”的描绘。

全书的传奇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奇的情节结构
全书以解放军36人小分队的剿匪历程为经,以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绥纷草甸大周旋和大战四方台为纬。

这是一场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战斗。

解放军所面临的敌人,不是国民党“官军”也不是散兵游勇,而是一伙具有东北“胡子”习性,惯于长途奔袭和流窜而且像豺狼虎豹一样在深山老林中行动自如的有大小头目统领组织严密的惯匪。

他们久居深山老林,行踪诡秘,及时暴露也极易躲藏、易守难攻。

作者在小说中吧小分队置身于这样的困难之下,通过四大故事充分展示了解放军以神奇的智慧和超凡的胆识创造出来的使人惊叹不已的战斗奇迹,给整部小说以充分的传奇性色彩。

四个大故事既各有首尾相互独立,有彼此联系构成完整的整体,而且在大故事中又穿插许多独立成篇的小故事,使得作品的情节结构错综复杂又和谐统一,跌宕多姿又脉络分明,这样的结构布局,使作品环环相扣,奇峰迭起,又与它的传奇性内容相得益彰。

二、传奇的人物形象
在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中,必然少不了传奇性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有:机智勇敢、多谋善段的指挥员少剑波;乐观幽默善于攀登的栾超家;耐力过人、长于跋涉的孙达得等。

但最具传奇性色彩的当属侦查英超杨子荣,他是小说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

他凭借自身超乎常人的机智,乔装成匪徒胡彪,只身打入虎穴,过五关斩六将,不仅取得了匪首的信任,巧妙地干掉曾被他俘获审讯过的土匪栾平,而且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智取威虎山,端掉座山雕,全歼匪徒。

这一切都充分展示了传奇性人物形象在任何艰险复杂的环境中的忠诚
三、传奇的自然景物
《林海雪原》在自然景物的描绘方面上也充分展示了它的传奇性色彩。

如:巍峨险峻的九龙山;怪石倒悬的鹰嘴山无一不充满奇异色彩;威虎山的阴森恐怖,河神外的内静外阴无一不让人毛骨悚然;还有四方台的冰锋陡截;绥纷草甸的迷茫死寂,外加能凝固人血液的酷寒等。

另外还有各具特色的四季之奇:春天可随处蔓延的荒火,夏天咆哮的山洪,秋天林里的毒虫,冬天能改变地貌的穿山风。

这些不仅渲染了小分队战斗的艰苦环境,还为作品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综上,正是因为作品情节结构飞传奇性,人物形象的传奇性以及自然环境的传奇性三者相互交融,使得整部作品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和独具的艺术魅力。

因而受到读者的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