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结构对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薄膜电光性能的影响
一种反型PNLC电光特性曲线的研究

一种反型PNLC电光特性曲线的研究高红茹;温刚;熊会茹;崔青【摘要】采用紫外光聚合分离法使混合体系(可光聚合单体/液晶/光引发剂)产生相分离,制备了以双官能团丙烯酸酯为基体的反型聚合物网络液晶膜材料.采用液晶光电测试仪测试了光引发剂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IRG184)浓度和不同种类液晶盒如平行盒和反平行盒对反型PNLC液晶膜的电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光引发剂IRG184浓度为0.2%时,采用双官能团丙烯单体材料作为可光聚合单体,选择光学各向异性和介电各向异性适当的向列相液晶D5,混合搅拌均匀以后灌注于盒厚7μm的反平行排列液晶盒中,在光强为18 mW/cm2、波长主要为365 nm的紫外光下,温度控制在25~30℃使其聚合,所得反型PNLC膜的电光特性曲线最佳,如阈值电压、工作电压等特性最好,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期刊名称】《液晶与显示》【年(卷),期】2015(030)004【总页数】6页(P553-558)【关键词】反型PNLC;光引发剂IRG184;电光特性;反平行排列【作者】高红茹;温刚;熊会茹;崔青【作者单位】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省平板显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753+.2随着液晶化学、电子学、光学、材料学等基本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技术被开发出来。
作为传统的液晶显示方式,都需要偏振片,这样光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聚合物/液晶复合膜就是最早提出的一种不需要偏振片的液晶显示技术。
聚合物/液晶复合膜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和聚合物网络液晶(PNLC)两种。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J.L.Fergason和J.W.Doane等人提出了PDLC显示模式[1],但是PDLC存在驱动电压高(达几十伏),视角窄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就通过增大液晶在混合物中的比重(通常液晶的比重到达80%以上),在相分离过程中液晶不再是以微滴形式分散在聚合物中,而是以一种连续相形态存在,此时聚合物则以网络织构分布在液晶中,这就是大日本墨水公司提出的PNLC(可光聚合单体百分比含量<20%)显示模式[2]。
聚合物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聚合物的结构与介电性能
聚合物是一种由大量相同或不同的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合物的结构与介电性能密切相关,下面将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分子取向对聚合物的介电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对其介电性能有显著影响。
聚合物分子可以分为线性聚合物、分支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等。
一般来说,线性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较为有序,分子排列较为紧密,因此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
而分支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由于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因此介电常数较低。
其次,聚合物的晶体结构也对介电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晶体结构有序的聚合物中,分子呈现紧密排列的状态,因此分子间相互作用强,介电常数较高。
例如,聚丙烯、聚乙烯等线性聚合物,由于其晶体结构有序,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
而在无规共聚物等非晶态聚合物中,由于分子排列无序,分子间作用较弱,介电常数较低。
最后,分子取向也会对聚合物的介电性能产生影响。
聚合物分子在加工成膜或注塑成型过程中,往往受到流动场的作用,导致分子取向发生改变。
在分子取向较好的聚合物中,分子间的排列更加紧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因此介电常数较高。
例如,在聚乙烯薄膜的制备过程中,通过拉伸使分子取向,可以显著提高其介电常数。
综上所述,聚合物的结构与介电性能密切相关。
分子结构的有序性、晶体结构的有序性以及分子取向对聚合物的介电常数有重要影响。
在材料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控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分子取向的方法来改变其介电性能。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滤色液晶光阀的显示研究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滤色液晶光阀的显示研究胡金良;徐超;吴少君;陆红波【摘要】本文研究了在平面态和场致向列相之间快速切换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PSCT)液晶光阀的彩色显示.采用紫外光诱导相分离法(PIPS)制备具有染料掺杂的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光阀,通过3种染料在可见光区的吸收作用,对入射白光进行选择性吸收过滤,得到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结果表明:当PSCT处在平面态下,分子螺旋排列,染料对入射光波的吸收不受光波偏振方向的影响,器件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呈现有色态;当处于场致向列相,染料的吸收作用微小,器件呈透明态,因此器件具有一定的对比度,且不需要偏振片;器件在平面态和场致向列相之间快速切换的响应时间短于7 ms. PSCT光阀可以用作滤色器,在多种染料的共同作用下,快速选择滤色得到多种彩色可见光,组成彩色显示平面.【期刊名称】《液晶与显示》【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6页(P347-352)【关键词】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滤色;快速响应【作者】胡金良;徐超;吴少君;陆红波【作者单位】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特种显示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009;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特种显示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安徽合肥230009;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特种显示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009;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特种显示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753+.2宾主型液晶是少量二色性染料和向列相液晶的混合物,棒状染料分子会沿液晶指向矢取向排列,在电场的作用下,染料分子的取向会发生变化,从而颜色的改变,达到显示效果。
新型反式聚合物稳定液晶光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中图分类号 : 732 44 0 5 . ;0 8
1 引
言
场方 向排 列 。液 晶分子 的规则排 列使折 射率趋 于
统一 , 即透过 薄膜 L 。 光 1。 。
与 通 常 的 L P 相 反 , 式 L P 在 电 场 下 C D 反 C D
液 晶/ 聚合物 分散 物 ( C D) 一 种 近 2 L P 是 o年
场 取 向的 液 晶形 成 折 射 率 差 异 , 薄膜 呈 不 透 明态 , 现 了光 电 薄膜 的 反 式 效 果 。 当 液 晶 与单 实
体质量比为 61 , : 时 反式 薄膜 的光 电性 能 最 好 , 阈值 电压 低 于 2 3V ・ m 。 . “ 关 键 词 : 式 聚 合 物 稳定 液 晶薄 膜 ;电光 性 能 ;双 折射 反
发展起 来 的新 型 液 晶功 能 膜材 料 。在 电场 下 , 各 向异 性的液 晶分 子 取 向显 示 出 独特 的光 电性 能 ,
为不透 明态 , 在无 电场 下 为 透 明态 。这 对 大多 数 时间需要 透 明态 的光 电器件 来 说 , 加 经济 和 方 更
使其在 显示设 备 、 滤波器 、 可调 透镜 、 光子
为 。薄 膜 为 透 光态 。施 加 电场 后 , 晶沿 电场 , 液
L P C D器件 的光 学性 能均 来 自于液 晶 的双 折 射性质 , 即液 晶具 有 和 。 个 折 射 率 。对 于 两 正式 L P 断 电时 , 学各 向异 性使 散乱 排列 的 C D, 光 液晶分子 对 光线 散 射 , 膜呈 现 不 透 明态 。 电场 薄 下 , 晶分子 的介 电各 向异 性 △ 使 正介 电性 液晶 液 £ 在 电场下 沿 电场方 向排 列 , 介 电性 液 晶平 行 电 负
PDLC薄膜电光特性研究

…
光 强 2 2m c . mz
甘
一
…
、
.
儿
o J ,
f : 兰l 奎 宣 刍 : 尘:j l 三 二 幸 聋 二 _
。
}
——~
3 。 0 4 0
4 o I
of
,,
, — 光 0m/z , — 强.wm 7 c
~ 2 W/ .m c 2 m
袁 右
,
・
23 要度聚的D薄的光性线 ’、 温下合 PC膜 电特曲 3 ‘ 生 l L
其它条 甘 击
o o 20 c
、
,
、o ℃ 3 4 0℃四 致, 在紫外 光强 为 2m z 。
、
2 i。取 d 1u 0r n a =1 m
妻 璺 看低 温 的高 值压 : 变随 度升 , 电和 要显 , 出着 阈
譬 J 表 没如反 , 晃 妻变洗 此 复 T 面, 0清 絮 间 有尘 灰 : ) 熙 子直 方 弓 i 距 径便 以 的 , 隔
’
度 ) 匀 喷洒 在 均
’
妻 篓表 面 , 配 的晶茎 蕃 已 制好液 与 量 调好 温 封 槽 _ 蚕鬟
t e t mp r t e h s a c u ile fc n t e p o e te f PDLC. e e e to o tc lpr p ris o h e e aur a r c a f to h r p ri s o e Th lc r - p i a o e te fPDLC fl un e m d r i
聚合物分散液晶器件的制备与电光性能

me o tn s ( e ie t ik es 9 m ; X t c ne t d vc hc n s . .8
4 0 0)
器件电光性能 曲线 。其 中, 器件达到饱 和透过 率平 台 时 的透过率 为开态透 过率 T 在零 点场条 件下 的透 0, 过率为关态 透过率 T f 阈值 电压 o, f 为 T — + 为 (T TH o一 o )×1 时对应 的 电压 , 和 电压 0 饱
关键 词 : 聚合物 分散 液 晶 ; 引发 聚合 物相 分 离; 光 电光性 能 ; 柔性 器件 中图分类 号 : B 4 T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3 4 (0 1 0 — 6 10 1 0 — 4 3 2 1 ) 60 8— 4
Pr ar to n e t i— p i al op ry o ep a i n a d el c 验 方 法
将 不 同质 量 百 分 比 的 向列 相 液 晶 E 、 外 光 7紫 固胶 ( 合 物) 聚 和极 少 量 的 间隔 子混 合 , l 0 在 1 ℃避 光 下 加 热 , 拌 至 混 合 均 匀 后 待 用 。将 2片 清 洗 搅 好 的 1 O 导 电 玻 璃 导 电 面 朝 上 放 到 控 温 加 热 板 T 上 , 1 ℃ 下 预热 。取 适 量 P L 10 D C混 合 物 滴 加 到其 中 的一 片 I T0玻 璃上 , 让 其 铺 展成 膜 ; 并 然后 用 镊
P L D C器 件 的 制 备 方 法 包 括 聚 合 诱 导 分 相
法[ 、 1 微胶 囊 包 裹 法 、 ] 溶剂 诱 导分 相 法 等 。其 中 ,
聚合诱 导分 相法 由于 工 艺 简单 易 控 而受 到 重视 , 已
聚合物基体分子量及极性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迟滞效应的影响

聚合物基体分子量及极性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迟滞效应的影响胡晓阳;杜鑫;汪映寒【摘要】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是液晶微滴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的一种新型显示材料.文章采用可逆加成断链转移(RAFT)聚合法制备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可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聚合,利用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PDLC膜.通过改变大分子引发剂的含量和种类,研究了基体分子量及极性对PDLC迟滞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基体的参数对PDLC的迟滞效应有显著影响,迟滞效应随着基体分子量的下降而明显增大,而降低基体的极性可以明显减小PDLC的迟滞效应.【期刊名称】《液晶与显示》【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聚合物分散液晶;迟滞效应;聚合物分子量;极性【作者】胡晓阳;杜鑫;汪映寒【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753~+.2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是微米级液晶颗粒分布在聚合物网络中形成的光电复合材料。
在合适的电场下,PDLC器件能够从高散射模糊状态转变为清晰透明状态[1]。
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件相比,PDLC显示器件具有很多优点,如不需要偏振片即可实现高亮度显示、易制成大面积柔性器件等,在大屏幕显示、投影显示及智能玻璃等方面都颇具应用潜力[2]。
迟滞效应存在于大多数种类的PDLC中,它是指PDLC在电压下降时同一电压所对应的透光率比电压上升时高,在电光曲线上呈现明显的“滞后”现象。
迟滞效应通常以PDLC电光曲线上最大透光率的50%所对应的上升电压(V50+)和下降电压(V50-)之差ΔV50=V50+-V50-表征[3]。
迟滞效应的存在使得PDLC在实现图像动态显示变换时,其先前显示的图像将严重影响正在显示的图像质量[4]。
液晶弹性体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进展

液晶弹性体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液晶弹性体概述 (4)1.3 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性 (5)二、液晶弹性体的基本性质 (6)2.1 液晶骨架结构 (7)2.2 弹性力学行为 (9)2.3 光学性能特点 (10)三、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 (11)3.1 构造异构体对性能的影响 (12)3.2 液晶分子排列与性能的关系 (13)3.3 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联 (15)四、功能化液晶弹性体的设计 (16)4.1 功能性液晶高分子的设计 (17)4.2 生物相容性与生物降解性液晶弹性体 (18)4.3 光电活性液晶弹性体的开发 (19)五、结构功能一体化实现方法 (20)5.1 聚合物基液晶弹性体的合成技术 (21)5.2 纳米材料增强与纳米复合技术 (23)5.3 功能化液晶弹性体的制备工艺 (24)六、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 (26)6.1 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潜力 (27)6.2 在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29)6.3 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 (30)七、结论与展望 (31)一、内容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液晶弹性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液晶弹性体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液晶弹性体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液晶弹性体的定义、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液晶弹性体是一种具有介观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链通过特定的键合方式形成一种类似于液晶的相态。
根据其结构特点,液晶弹性体可以分为线性、非线性、梳状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液晶弹性体在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表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晶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液晶弹性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溶液浇铸法、挤出法等。
各种制备方法在得到高质量液晶弹性体的同时,还能满足不同性能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王庆兵(WANG Qing小.嘴),凌志华(LING ZH—hua), 李海峰(LI l'hi—feng).等.}茛晶与显示(C瑚nese Jourrd
of Liquid研【6)DierVang I.Adv.Mater.,2000,12(3):167--181. C7】Msechione M,Cupelli D,Fi|po G D,村a/.Liq.Crypt.,
万方数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薤
体制得的样品,其透光率随电压的增大而降低, 但当施加到一定电压后,其透光率又上升。
参考文献: [1]Hh试RA M.J.Appl.Phys.,1990.68(9):4406~
4412.
[2]Du F.Gauza S,wu S T.0pt.b中.。2003。1l(22):
l实验部分 1.1原料和样品的制备
单体M1(含联苯结构的双丙烯酸酯)、M2 (含联苯结构的单丙烯酸酯):均自制;光引发剂 1104:常州蓝鼎科技有限公司;液晶XH(TNl= 62℃,孢o=1.527,An=1.7:17.△£=11.4):烟 台显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将单体、液晶、光引发剂按所需比例配制,
2891~2896.
[3]Mttrai H,Gotoh T,Nakata T。et a/.J.Appl.Phys. 1997,81(4):1962—1965,
[4]马骥(MA Ji),刘永刚(LIU Yong.gang)。宋静(SONG Jing),等.光散射学报(Cknese Joun脚d Light sc龇昏 i嚷),2005,16(4):374~378.
摘要:用带有联苯结构的双丙烯酸醣和单丙烯酸酯作为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 聚台物网络稳定液晶(Psl,c)薄膜。研完了不同液晶含量、固化时间、单体结构、取向层对PSLC膜电光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晶音量的增加,样品的关态连光率(瓦肝)随之增太.驱动电压则呈减小 趋势;相对而言,随固化时间的增加,样品的T(肝则降低。在PI作取向层时,由双丙烯酸酯单体制备的 样品表现出了较高的T(】FF,而由单丙烯酸酯单体制得的样品,因其聚合物网络结构的不稳定性.在较低 电压情况下就出现了“变彤”的电光曲线。
收稿l=I期:2007-06—15 基金项日:四川大学人才引进启动费(0082204127074)
联系人:汪缺寒.主要n事液赫取向材料。液晶/壤台物复台材料等的研究与开发,E.)nail:pd—wangpaper(_a)126.COWl
万方数据
高分子材*IN-学与工程
2008年
在超声波振荡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在热台上(60 ℃)灌膜,液晶盒由两片经摩擦ITO面或PI层 的导电玻璃按反平行摩擦方向制成,盒厚20 pan,然后在紫外灯照射下固化。 1.2样品性能测试
ITO b directly robbed掷alignment]aye"
70
未
1 50
墨 重
量30
f=
10
Fig,4
0
20
40
60
Voltage(V)
Eleetrlc-optleal cur嶝of PSLC films lweparefl with different n蜘岫oⅡ盯M1 and№
P1 uses as Jignment layer;
第1期
王守廉等:聚合物结构对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薄膜电光性能的影响
:2
酊
" 一誊一=。扣
¨
0
2
4
6
8
The curing fime(h)
Fig.3 Relafionslfios bergen curing time and
nHof P轼£films
眦f删er:M1;XH rt-g螅fmetlon:95%;
了PSLC NN,此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光性能,并 研究了不同液晶含量、NNn,tf.-tx寸PSI.C膜性
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样 品的关态透光率(丁0FF)随之增大,驱动电压则 呈减小趋势;相对而言,随固化时间的增加,样 品的ToFF降低。在PI作取向层时,M1单体所 对应的样品表现出了较高的TOFF,而由M2单
实验所得样品的微观形态在偏光显微镜 (XP6,上海米厘特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下观察, 其电光性能在改装后的紫外分光光度计(Uv 一1810PC,北京普析通用仪器公司)上测试,以 空气作参比,入射偏振光方向平行于玻璃板的 摩擦方向。
2结果与讨论 2.1液晶含量对PSLC电光性能的影响
在聚合物基体与液晶的相分离过程中,液 晶与单体的相容性和质量比例对PSLC膜的微 观形态有较大影响…8。本实验所用的单体结构 中有刚性的联苯结构,与液晶有较好的相容性, 在液晶清亮点以上能形成均相体系。PSiJ3膜 电光性能与液晶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 Fig.1所示,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PSLC膜的
2000,27(7):917—920.
【81 Oier呱I.Adv.Mater.2003。15(2):152 156.
f9]Yartg D K,Chien L C,[):ksine J W.Appl.Phys.Lett., 1992,60(25):3102--3104.
[10]硒删C V,l-lu&,I。|n S D,Chitin L C.Polymer,1998,
Polymer Network.Stabilized Liquid Crystal Films
Curingt_n”1 h
关态透光率(Tow)增太,驱动电压随之减小。 这是因为聚合物单体含量越少,形成的网络就 越稀疏,可限制的液晶也就越少,此时液晶在取 向层作用下排列更加规整,对光的散射较少,且 在较低电压作用下就可使液晶发生重取向。 2.2固化时间对关态透光率(Tort)的影响
将固化好的样品置于正交偏光显微镜下观 察,旋转样品可观察到视场呈明暗交替变化,这 表明样品中液晶在摩擦ITO层的作用下发生 了取向。Fig.2为不同固化时间所制样品的偏 光显微照片,样品的摩擦方向与偏振光成0。或 90。夹角。照片中明亮区域为液晶相,暗区为聚 合物相。随着固化时问的增加,明亮区域增加, 而样品的T僳F随之减小.如Fig.3所示。这是 由于光照时间短,形成的聚合物网络较稀疏,受 网络限制的液晶也就越少,在取向层的作用下 易发生规整排列,入射光容易通过,因此薄膜的
39(22):5315-5319,
【11 3 ChenT J,ChertY F,Sun C H,et at.J.Poiyrn.Res. 2006。13(2):85-89.
The Effect of Polymer Structures On the Electro-Optical Properties of
网 在络未中施的加排电列场取时向,不龇同膜而为引透起明折态射;率施的加变适化,当
电场后,由于聚台物网络与液晶问的锚定作用, 将限制部分液晶在电场中的重新取向,使液晶 分子杂乱排列,表现出不同折射率,对人射光散 射,PSLC膜呈模糊态。由于PSLC器件具有较 低的阈值电压,高的对比度,较宽的视角,其在 光开关,光衰减器,智能窗,盥示器等领域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Ll,2|。
舯
∞
轴
一采一p窨暑-昌Is墓』工 如
。
0
l5
30
45
Voltage(V)
Fig.1
Electric·op(ical curves of PSLc films prepared
with山fferent liqmd cD悔Ial∞n嘲tration
tTiOflOl[1]l!r..Mi;ITO is directIy rubbed as alignment LRyer;
万方数据
(aJ Ih。r一、300
(b)4h,×300
(c)8h,x川l}
Fig.2 Polarized optical micmseDpe photos of PSI.C films with different curing limes
I'llOl!orlw.rI MI;矾m蛸fraction:95%;ITO is directly mbbM∞dignrrK,nt]ayer
(a)MI×300
(b)M2×300
Fig.5 Polarizetl optical microscope photos of PSLC flhm
l’【u钾s as alignment[ayer;XH wass fraction:95%:curing time 6 h
3结论 采用含有刚性基团的双丙烯酸酯单体制备
T孵较高。而聚合物的分子量将随固化时间
的增加而增大,所得的样品中聚合物网络也会 越密集,这样网络对液晶的锚定作用也将增大, 被限制在网络中的部分液晶小分子难以在取向 层的作用下均一取向,对光散射增强,进而使得 薄膜的TOFF降低。 2.3单体结构对PSLC膜电光性能的影响
对PSI..C膜的电光特性的解释,通常认为 是聚合物网络限制液晶的取向,进而影响光的 通过与散射【9,10J。实验中,分别选用了双官能 度(M1)和单官能度(M2)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作 为聚合物基体,由于M2单体在直接摩擦ITO 作为取向层的情况下,不能表现出较好的反式 显示效果,且所需固化时间较长。因此,用实验 室自制的聚酰亚胺(PI)作为取向层,制得的样 品电光曲线如Fig.4所示。M1单体所对应的
第24卷第1期 2008年1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I℃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01.24,№.1
Jan.2008
聚合物结构对聚合物网络稳定 液晶薄膜电光性能的影响
王守廉,唐秀之,何 杰,曾 或,阎 斌,汪映寒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