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自转湘教版必修1
2022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基础练]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上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则甲点和乙点都位于( )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甲、乙两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D.以上都不对解析:1.D 2.A 第1题,如果题中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显示,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因此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图示区域则为南半球,因此甲点和乙点都位于南半球,D正确,C错误;图中没有经度信息表明甲、乙两地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因此A、B错误。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除极点外,全球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
读图可知,甲地比乙地离中心极点更近,因此甲地纬度高于乙地,两地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3.关于遵义和北京两地的自转速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遵义大于北京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遵义小于北京解析:选C 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规律:除两极点外,处处相等。
线速度的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两极点为0。
遵义纬度低于北京,故北京和遵义两地的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北京小于遵义,故选C。
4.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B.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无关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D.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解析:选C 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夜,A错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B错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作晨昏线,C正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D错误。
5.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因此地球上也就有了不断交替变化的昼夜。
湘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课时跟踪检测解析版

湘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课时跟踪检测目录课时跟踪检测(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课时跟踪检测(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自转 (8)课时跟踪检测(四)地球的公转 (11)课时跟踪检测(五)地球的结构 (14)课时跟踪检测(六)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9)课时跟踪检测(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3)课时跟踪检测(八)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27)课时跟踪检测(九)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31)课时跟踪检测(十)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 (37)课时跟踪检测(十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对气候的影响 (42)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47)课时跟踪检测(十三)水循环和洋流 (51)课时跟踪检测(十四)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56)课时跟踪检测(十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1)课时跟踪检测(十六)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5)课时跟踪检测(十七)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70)课时跟踪检测(十八)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4)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79)课时跟踪检测(二十)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84)课时跟踪检测(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1~2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2.儿歌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 1级 B.2级C.3级 D.4级解析:1.A 2.B 第1题,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第2题,儿歌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分别是太阳系和地月系,共有2级。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银河系、太阳系 B.太阳系、地月系C.银河系、地月系 D.太阳系、河外星系4.图中A属于( )A.恒星 B.星云C.卫星 D.行星解析:3.B 4.A 读图可知,月球绕B运转,B应为地球,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B绕A运转,A应为太阳,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与地球组成太阳系。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作业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课时作业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晨昏线(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晨昏线(圈)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才与经线圈重合B.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C.晨昏线(圈)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D.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2.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是(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⑤⑥3.地理课上,在绘制夏至日日照图时(老师的要求是准确标出赤道、太阳光线、晨昏线、南北极点连线4条线及其位置关系),同学们画出的图形不尽相同,请判断下列四位同学的绘图正确的是 ( )4.某电影中,越狱专家根据排水口漩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监狱的地理位置,最终逃出。
如图为排水口的漩涡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表示的是实际流动方向。
根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监狱位于北半球B .该监狱位于南半球C .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顺时针辐合D .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散在北半球,用实验模拟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向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据此回答5~6题。
5.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 .先偏右,后偏左B .向右偏转C .先偏左,后偏右D .向左偏转6.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未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由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A .①②④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受疫情影响,美国南卡罗莱纳(34°N,81°W)某高校学生需要居家线上学习。
考虑到各国时差等因素,仅有部分课程通过直播方式授课。
2020年10月起,该校4名学生参加同一门直播课程的学习。
新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1.1-地球的自转-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地球的自转(3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2021·珠海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据此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中心天体P为北极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照片拍摄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B.该照片是地球公转的反映C.照片中的恒星呈顺时针方向运动D.照片中的恒星呈逆时针方向运动2.若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30度,估测这张照片的曝光时间可能是( )A.30分钟B.60分钟C.120分钟D.24小时【解析】1选D,2选C。
第1题,向北极方向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恒星视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呈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无法看到北极星。
恒星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第2题,因为每颗星视运动的时间为23h 56m 4s,所以其角速度约为15°/h,若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30°,则需要花费2h,故这张照片曝光的时间可能是2h,即120分钟。
(2021·泰州高二检测)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时,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时。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为(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解析】3选A,4选A。
第3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最大约为1 670千米/小时,其他纬度的线速度=赤道的线速度×该纬度的余弦值;由此可知,纬度30°的线速度是1 447千米/小时, 纬度60°的线速度约是835千米/小时;低纬度是0°~30°,中纬度是30°~60°,高纬度是60°~90°;已知纬线L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小时,纬线L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小时,且L1在L2的北侧,可判断图示区域大部分在北半球中纬度。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三 地

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自转1.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的某一点相比()A.角速度大于赤道上的点B.线速度小于赤道上的点C.角速度小于赤道上的点D.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的点解析:选D根据地球同步卫星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地球的自转同步,故自转角速度相同,但由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半径较地面上对应的点长,故自转线速度较地面上对应的点快。
2.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旋转轴为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东向西自转C.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太阳日D.除极点外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相同解析:选A地球自转的旋转轴为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A正确;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B错;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恒星日,C错;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同纬度自转线速度相同,两极点无速度,D错。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为()A.3月21日15时20分B.9月23日8时C.9月23日3时20分D.6月22日7时4.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A.20°W→160°E B.0°→180°C.70°E→180°D.110°W→180°解析:3.C 4.C第3题,东半球经度范围为20°W~0°~160°E,故图中靠近180°经线一侧的晨昏线为160°E;顺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是增大的,故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中晨昏线左为晨线,右为昏线。
由160°E为6时,可推知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3时20分。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24小时B、23小时56分4秒C、12小时D、365天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D、海陆分布3、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A. 23小时56分4秒B. 24小时C. 24小时56分D. 25小时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5、题干: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西向东B. 从东向西C. 从南向北D. 从北向南6、题干: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A. 12小时B. 24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7、关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处线速度最大B、两极处线速度最大C、各纬度线速度相同D、南极点处线速度为零8、地球自转周期为: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18小时9、以下哪种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 潮汐现象B. 黄金季节C. 地球五带D. 地转偏向力 10、地球自转周期大约是:A. 24小时B. 36小时C. 86,400秒D. 365天1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方时差异D. 潮汐现象12、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东向西B. 自南向北C. 自西向东D. 自北向南1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从西向东B. 从东向西C. 从南向北D. 从北向南14、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是:A. 24小时B. 24天C. 365天D. 365.25天15、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在不同纬度上的自转角速度相同B、在赤道上的物体离心力最大,自转线速度也最大C、南北两极点不存在自转线速度D、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16、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真实时间是24小时B、一个恒星日等于24小时C、地球自转周期以太阳日为单位,一个太阳日小于24小时D、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请结合地理实例说明。
2020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第1章 第3节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课时跟踪检测[必刷基础题]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答案:A2.发射地球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有关。
下列地区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克努尔(46°N)B.肯尼迪(28°N)C.甘肃酒泉(40°N)D.库鲁(5°N)解析: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快,顺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越有利,可以节省发射所需燃料。
故D项正确。
答案:D(2018·云南腾冲八中期末)下列四幅光照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3~4题。
3.四幅光照图中,日期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四幅光照图中,图甲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是夏至日;图乙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是冬至日;图丙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是冬至日;图丁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是冬至日.日期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甲,A项正确.答案:A4.图中代表昏线的是()A.①③⑥ B.①③⑤C.②④⑤ D.②④⑥解析: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是昏线。
图中代表昏线的是②④⑥,①③⑤代表晨线,D 项正确.答案:D(2018·云南腾冲八中期末)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解析:读图可知,E、F位于河流曲流处,河水受惯性影响,对E 处冲刷,F处淤积,E处河岸较陡,F处较缓,故D项正确。
6.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A.①—F—③ B.②—E—④C.②—E—③ D.①-F-④解析:该河段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①处容易淤积,②处适合航行;受惯性的影响,③处受到冲刷,④处淤积,E处冲刷,F处淤积,所以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②-E-③,故C项正确.答案:C(2018·重庆巴蜀中学期末)2018年1月,重庆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格雷斯教授来渝讲学。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运动课时跟踪训练

【三维设计】2021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运动课时跟踪训练湘教版必修3[课时跟踪训练]以下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刻曝光拍照的“星星的轨迹”照片。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1.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A.太阳在运动B.月球在公转C.地球在公转D.地球在自转2.若是拍照地址位于北半球,那么图中心的那颗亮星是( )A.北极星B.牛郎星C.大熊星座D.白矮星3.若是站在图中心的亮星上看地球,其自转方向与以下图中的________相似( )4.若是拍照时刻是某日晚上8点,第二天晚上他在拍照位置看到甲星出此刻天空的相同位置的时刻是( )A.8:00 B.20:00C.20:03:56 D.19:56:04解析:第一、2题,从图片中能够看出,所有星星都做圆周运动,说明圆的中心是北极星。
题中提到的“星星”,能发光发烧,应是恒星。
恒星相关于拍照者来讲应该是不动的,可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人看到所有的恒星都围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第3题,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第4题,甲星出此刻天空相同位置的时刻距离是1恒星日。
答案:读右图(阴影部份表示夜半球),完成5~6题。
5.现在北京时刻为( )A.3月21日15时20分B.9月23日8时C.9月23日3时20分D.6月22日7时6.现在全世界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 ) A.20°W→160°E B.0°→180°C.70°E→180° D.110°W→180°解析:第5题,东半球经度范围为20°W~0°~160°E,故图中靠近180°经线一侧的晨昏线为160°E;顺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是增大的,故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中晨昏线左为晨线,右为昏线。
由160°E为6时,可推知北京时刻(120°E地址时)为3时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自转湘教
版必修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
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___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半/小于一半)。
(3)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
(4)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
(6)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 km/h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________小时(取整数)。
解析:第(1)题,由图文信息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由A点纬度为30°N,且北极星的倾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连续两次的间隔即地球自转360°的时间,为1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
第(2)题,由图中的晨线30°W向东推90个经度,可找到正午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即60°E。
与60°E相对的120°W是0时经线。
可进一步推出与北京同一日的范围是120°W~0°~120°E~180°。
第(3)题,赤道上黑夜范围是150°E~180°~30°W,可知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范围是160°E~180°~30°W。
第(4)题,此图全球昼夜平分,任何地点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第(5)题,
A点和B点在同一经线圈且在北半球,根据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地球大圆上的劣弧可知答案。
第(6)题,一个纬度差的长度约为111 km,从A到B共飞行了120个纬度,可得出答案。
答案:(1)30°23时56分4秒(2)超过一半
(3)160°E~180°~30°W(4)6 18
(5)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6)12
2.读地球某时刻晨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P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3)MPN为________线,其中MP是________线,PN是________线。
MPN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时针。
(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
(5)F点昼夜交替的时间是________,全球该日新旧日期范围之比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该图为南极点投影图,P点在N点的东南方向,P点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或24)时。
第(2)题,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太阳光线应从右侧水平照过来。
第(3)题,图中MPN为晨昏线,PN为昏线,MP为晨线,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第(4)题,由图中可以看出0°经线为9时,则北京时间为17时。
第(5)题,F点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图示中P点经度为135°W且为0时,故新的一天从135°W 向东至180°跨315°,旧的一天跨45°,两者之比为7∶1。
答案:(1)南东南0(或24)
(2)画图略。
(水平从右侧照过来)
(3)晨昏晨昏逆(4)17 (5)24小时7∶1
3.比较下面四幅图(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图1、图2和图3的晨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差是________。
(2)假设图1中A、C处各有一河流发育,在其水文和水系特征相同的情况下,受侵蚀更严重的是________处。
(3)结合图2信息,分别计算北京的地方时是________、世界时是________,并说明新一天的范围是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结合晨昏线的概念进行判断。
第(2)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知,图1位于南半球,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左岸受侵蚀严重;纬度越高,受到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越大,在河流特征相同的情况下,C处发育的河流受侵蚀更严重。
第(3)题,由图2信息知,75°E 为12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世界时为中时区的区时,结合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可得出结果;新的一天范围为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范围。
答案:(1)AC AO AB 180°(2)C
(3)14时44分7时从105°W向东到180°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东部时间6月18日17时32分,美国宇航局“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和“月球勘测轨道器”搭乘“阿特拉斯五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28。
5°N,81°W)成功发射升空,这是美国宇航局重返月球计划的第一步,它将开创月球探索的新纪元。
材料二两个探测器升空当日某时的太阳光照图。
(1)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所在的时区为________。
美国东部时间是指________的区时,“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 和“月球勘测轨道器”升空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2)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连同材料二图中的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3)判断材料二图中的AC是________(晨、昏)线,BC是________(晨、昏)线。
(4)依据材料二光照图,计算卡纳维拉尔角的地方时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经度为81°W,应在西五区;美国东部时间是指西五区的区时,当西五区为6月18日17时32分,东八区的时间比它早13个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6月19日6时32分。
第(2)题,线速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线速度最大的是A、B,最小的是C点。
第(3)题,顺地球自转方向,AC是由昼进入夜的界线,应为昏线,BC是晨线。
第(4)题,由材料二图可知,90°W地方时为12点,可求出81°W的地方时为12:36。
答案:(1)西五区西五区6月19日6时32分
(2)A、B C (3)昏晨(4)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