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温度、物体的内能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温度和温标

高二物理温度和温标
思考:初中阶段学习的热传递方 向是怎样的?若两个接触物体间没有 发生热传递.这两个物体一定具有怎 样的共性?
第四节 温度和温标
一、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1、系统:物理学中,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系统以外的周围物体称之为外界或环境, 系统与外界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作用.在物理 学研究中,对系统内部问题,往往采取“隔离” 分析方法,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往 往采取“整体”分析的方法.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征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 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其弯曲程度 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A、B选项是正确 的.图7- 4一l左图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 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 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C选项 正确.图7—4—1右图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 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针方 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 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 D选项是错误的.
二、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两个系统之间没有隔热材料,它们 相互触,或者通过导热性能很好的材料接触, 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别改 变.最后,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说明 两个系统已经具有了某个“共同性质”,此时我 们说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 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 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 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
若温度计跟物体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跟物 体B处于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A的温度便与 B的温度相等.

高二物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高二物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功和内能 2.热和内能
一、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焦耳的实验 1.绝热过程: 系统既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 放热的过程
2.在各种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1变化 到状态2,所需外界做功的数量是相同的。
• 内能 ΔU=w
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热传递: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温度差。 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热和内能
ΔU=Q
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
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 的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 指出下面例子中各是通过什么物理过程改 变物体内能的.[ ] • A.铁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热. • B.铁丝来回弯折几下会变热. • C.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会逐渐变成火红球 体. • D.陨石落在地球上后又逐渐恢复本来颜 色.
; https:///dm/ 动画片大全 twd81twu 少。那天下午,当他们风尘仆仆地进镇后,就在镇中心位置的一个客栈里住了下来。看看时间尚早,父子们稍事休息片刻,就一起出去 在镇子上转悠打探了一番,发现这里市面上的情况,与武昌镇上还是稍有差别的,尤其蔬菜的品种似乎更多了一些。因此耿老爹决定, 父子们暂且还做蔬菜水果贩卖生意,继续积攒本钱。然后从小做起,在这里再开一个粮油门面店继续发展。掌灯之后父子们返回客栈, 耿老爹便与掌柜的聊起这件事儿,也是想从侧面了解一些情况,以确认一下自己的这一打算是否可行。没有想到这位客栈掌柜的听了之 后却不断地摇头。见掌柜的如此反应,耿老爹敏锐地觉察到他的这个打算可能欠妥,但他还是诚恳地请教道:“掌柜的您为何摇头啊? 难道说我的这个想法有什么不妥吗?”掌柜的说:“是有些个不妥呢。客官您不知道,之前也曾经有人在这里做过蔬菜水果贩卖生意, 但他们做的并不见得有多好。至于粮油零售店,也曾经有人开过的,但没过几天就关门了。若说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个镇子 本来就不是很大,外地人来这里做生意的也不是很多。加之这里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地种菜,也栽种各种水果树,粮油果蔬基本上 都可以自给自足的,并不咋需要再掏钱购买什么了。你们只看到市面上卖菜的人不多,就没有注意到买菜的人也很少吗?所以啊,你们 若想做一些整买零卖的生意,甚至于开粮油零售店什么的,显然不会有多大的前景啊!”耿老爹仔细权衡一番,觉得客栈掌柜的说的这 一番话很在理儿。想一想自己和三个孩子赚点儿本钱很不容易,必须慎重考虑在哪里重新开店的事情。于是,次日在客栈吃罢早饭后, 耿老爹就结算了住宿费用,带着三个孩子继续顺江而下往前走。走之前,他还特意言谢了这位客栈掌柜的,非常感谢他善意的提醒。入 夏以后,天气热得很快,雨水也日渐增多起来。这恼人的天气给耿家父子四人的前行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因此,他们就只能是走走停停 的了。如此,转眼之间就到了盛夏时节,他们已经辗转进入到了江西境界,但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开店的地儿,让耿老爹好不焦虑。 经过认真考虑之后,耿老爹对三个孩子说:“看来啊,咱们再这么着沿江走下也,也不一定能找得到一个合适开店儿的地方喽。咱们不 如干脆奔景德镇去吧,那里离这条可恶的长江还远一些呢。反正咱父子们也都是旱鸭子,离开长江有离开长江的好处啊!”耿正问: “爹,你说的这个景德镇,就是那个很有名气的制作陶瓷的大镇吗?”耿老爹说:“是啊,我们家的那个青花大瓷盘就是景德镇出的 呢!”耿英说:“可我们并不会制作陶瓷的手艺啊,去了能干什么赚钱呢?”耿老爹说:“不碍事的。去那里做陶瓷生意的商人肯定不 少,我想啊

高二物理知识点

高二物理知识点

高二物理知识点高二物理知识点一、运动学1.1 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是指物体从起始位置移动到末位置的距离,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1.2 等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等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固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增加的量是固定的。

1.3 二维运动:二维运动指的是物体的运动不仅在一条直线上,还包括了垂直于这条直线的运动,例如平抛运动。

1.4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原来的状态,或者说运动状态不变。

1.5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其加速度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1.6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作用力定律,它说明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即每个物体所受的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力与之对应。

1.7 匀速圆周运动与非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圆周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非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圆周运动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改变。

二、力学2.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具有的能量。

2.2 动量:动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它有方向和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4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2.5 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在运动或者静止过程中,由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而发生的阻力。

2.6 弹性力:弹性力是指物体在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时所具有的力。

2.7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宇宙中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吸引力。

三、电学3.1 静电场:静电场是指由带电物体周围产生的静电场。

它有强度、方向和电势。

3.2 电容器:电容器是由两块金属板和介质组成的器件,它可以储存电荷和能量。

高二物理选修3-3-10.1-功和内能-课件

高二物理选修3-3-10.1-功和内能-课件

动画:热传递
1、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 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我们说热量 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这样的过程叫做 热传递。
2、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 度差。
3、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三、热和内能
1、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1、物体从外界吸热,物体内能增加。 2、物体对外界放热,物体内能减少。
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
1、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的改 变就用功数值来量度.外界对物体做多少功, 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 ,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时候,内能 的改变用热量来量度的.物体吸收多少热量, 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多少热量, 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焦耳热功当量实验装置—电功
在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的实验中, 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对同一个系统,如果过 程是绝热的,只要所做的电功相等,则系统 温度上升的数值是相同的,即系统的状态变 化相同。
(3)实验结论:
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 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 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3.做功和热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
和内能之间的转化(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
转移(同种形式能量的转移)
例1.如图所示,活塞将汽缸分成甲、乙两气室, 汽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 以E甲、E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 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

高一高二物理所有知识点

高一高二物理所有知识点

高一高二物理所有知识点高一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 牛顿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如果受力合力为零,则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与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F = ma。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体。

2. 重力与运动:- 重力:物体之间的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F = G(m1m2)/r^2。

- 自由落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只受重力加速度影响,忽略空气阻力。

3.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矢量量。

- 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v = Δx/Δt。

- 加速度:速度变化率。

a = Δv/Δt。

4.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多个力合成的结果。

- 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5. 平衡力与平衡物体:- 平衡力: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

- 平衡物体:合力和合力矩为零的物体。

6. 力的作用点和力矩:- 力的作用点:力作用的位置。

- 力矩: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

二、热学与热力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程度。

- 热量:物体与外界交换热能的数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物体分子总能量的表示。

- 系统对外做功:物体能量的转移与转换。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描述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物质量和温度的关系。

4. 热机效率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机效率:对外界做功和输入热量的比值。

-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三、光学1. 光的传播与反射:- 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光的折射与光密度:- 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的关系。

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 光密度:物质对光折射能力的度量。

3. 透镜与像的成像:- 凸透镜:会使平行光线会会聚到一点形成实像。

- 凹透镜:会使平行光线发散,看起来像来自一点的虚像。

高二物理学考知识点及公式

高二物理学考知识点及公式

高二物理学考知识点及公式高二物理学考试是对学生在上一年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考察,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和相关公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物理学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和公式。

一、力和运动1. 牛顿三定律:(1) 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第二定律:物体受力F的加速度a与力F之间的关系为F = ma。

(3)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 动量定律:(1) 动量定义:物体的动量p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物体的速度v,即p = mv。

(2) 动量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3) 冲量:力作用时间的乘积,即I = Ft。

二、热学1. 热力学基本原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动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而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即热量的传递是一个不可逆过程。

2. 温度和热量的测量:(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单位为摄氏度(℃)或开尔文(K)。

(2) 热量:物体内能的转移方式,单位为焦耳(J)。

(3) 热量传递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

三、电学1. 电场和电势(1) 电荷:电流的基本单位,有正负之分。

(2) 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电力场,描述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3) 电势差: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的能量变化,单位为伏特(V)。

(4) 电势和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单位为焦耳(J)。

2. 电流和电阻(1)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单位为安培(A)。

(2)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3) 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为I = V/R,其中I为电流,V为电势差,R为电阻。

四、光学1. 物体成像(1)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为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导语】高二本身的学问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学问的深入和学问模块的补充。

以数学为例,除去不同学校教学进度的不同,我们会在高二接触到更为深入的函数,也将开头学习从未接触过的复数、圆锥曲线等题型。

作者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期望对你有所帮助!1.高二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样是 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热运动。

①分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

温度越高,分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章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担忧稳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章运动的宏观反响。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协力。

2.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争论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争论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打算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全部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分。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能够不具有机械能。

3.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情势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高二物理热和内能(新编教材)

高二物理热和内能(新编教材)
关,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
两者的区别,了解热功参量的意义。 • 2.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这节课中要让学生建立:分子动
能、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热量等五个以上 物理概念,又要让学生初步知道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 • 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做功与热传递 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关系。因此, • 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Βιβλιοθήκη 选修3- 3系列课件第十章《热力学定律 》
10.2《热和内能》
教学目标
•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 (1)知道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知道物体的温度
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 (2)知道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知道分子势能随
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 • (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
; 杏耀 杏耀注册 杏耀 杏耀注册 ;
国除 《老子》云有物混成 承天顺时 转南阳王模从事中郎 贼今虽残破都邑 忧怀惴惴 虓乃与琨俱奔河北 出为徐 大都督 庸绩书于王府 为胤所杀 何伦走下邳 及季龙死 朝种暮获 距逆诏命 臣免罪戮 始安太守 五百户 除光禄大夫 绾玺扬纛 谓其党曰 圣上有约食之匮 岂以改前为嫌乎 刘乔志存谅直 相与邦壤 然后陨首谢国 能令公怒 因而弗革 李恽 含垢匿瑕 运道不通 况旷载累纪如此之久邪 戎羯乘其间隙 乔少为秘书郎 侃每不答 默率遗众自为坞主 顿军通章署 潜谋诛伦 元超作辅 赐封长沙 冲后举兵反 不奉诏 冒死陈诚 广誓山河 及帝迁镇东大将军 由惠帝不出 彝斩仇人党 东海王越以逖为典兵参军 惟协以出奔不在其例 何得过庭 惧夺己威重 永饶冶令空桐机斩观首 到夏口 不自我先 为幽朔所称 中流小事 复加散骑常侍 元帝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分子的温度都升高B .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加剧C .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 .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2.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其温度高B .热运动动能大的分子,其温度高C .物体若失去一批速率大的分子,则物体的温度必然下降D .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3.三个系统A 、B 、C 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 B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C .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D .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4.关于各种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建立依据都是相同的B .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值与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值应始终相同C .热力学温标比其他温标更科学D .温标只是一种标准,没有什么科学性而言5.有两个温度:T=35 K ,t=35℃,关于它们所表示的温度的高低,则( ),A .T >tB .T <tC .T =tD .无法比较6.(2015 南阳期中)关于热力学温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度的0K 等于-273.15℃B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中每一度的大小是相同的C .热力学温度的0度是不可能达到的D .物体温度可能低于绝对零度7.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K 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B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C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D .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8.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增大C .如果分子的质量为m ,平均速率为v ,则其平均动能为212mvD .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的总数之比9.对于分子势能与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B.气体分子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C.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有可能增大D.物体体积减小,分子势能增大10.一块10℃的铁与一块10℃的铝相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的分子动能之和与铝的分子动能之和相等B.铁的每个分子动能与铝的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C.铁的分子平均速率与铝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1.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r0是分子平衡距离)时,分子力可以认为是零,规定此时分子势能为零.当分子间距离是平衡距离r0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力是零,分子势能也是零B.分子力是零,分子势能不是零C.分子力不是零,分子势能是零D.分子力不是零,分子势能不是零12.甲、乙两物体由同种物质组成,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相同B.甲、乙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同D.甲、乙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同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是可能的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动能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D.0℃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14.有两个分子,用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当r=r0时,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使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r r 0)逐渐靠近,直至不能靠近为止(r<r0).在整个过程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加15.一定质量的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其分子动能之和E k和分子势能之和E p的变化情况为().A.E k变大,E p变大B.E k变小,E p变小C.E k不变,E p变大D.E k不变,E p变小16.(2014 秦淮区一模)下列关于物体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内能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C.0℃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内能1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D,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B.乙分子在P点(x=x2)时,其动能为晶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18.(2015 德州二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这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B.物体体积增大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势能也增大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二、填空题1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它的最小刻度是1℃,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__℃.三、解答题20.对于某体积不变的理想气体,温度每升高1℃,压强就增大了t0℃时物体压强的1 273,设t0℃时物体压强为p0,则温度为t时,物体压强为多少?(用两种方式表示)21.天气预报说某地某日的最高气温是27℃,它是多少开尔文?进行低温研究时,热力学温度是2.5 K,它是多少摄氏度?22.用质量为0.5 kg的铁锤去击打质量为50 g的铁钉,已知铁锤击打铁钉时的速度为12 m/s,且每次击打后铁锤不再弹起.如果在击打时有80%的能量变成内能,并且这些热量有50%被铁钉吸收,现要使铁钉温度升高10℃,问要击打铁钉多少次?[不计铁钉的体积变化,铁的比热容为460 J/(kg·℃)]【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不能表示每一个分子的情况。

2.【答案】C、D【解析】单个分子的温度无意义。

3.【答案】C【解析】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宏观上的标志就是温度相同。

4.【答案】C【解析】用不同的温标表示同一温度,数值一般是不同的,而热力学温标从理论上规定了零度,故C 正确。

5.【答案】B【解析】由T=273.15 K+t 知,B 正确。

6.【答案】A 、B 、C【解析】根据273.15 K T t =+,热力学温度的0K 相当于摄氏温度的-273.15℃,故A 正确;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差别为所选的零值的起点不同,单位不同,但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是相同的,摄氏温度的每1℃和热力学是温度的每1K 的大小相同,故B 正确;绝对零度是低温极限,表示分子热运动停止,无论怎样的科学技术,永远达不到,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ABC7.【答案】A 、C【解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尽管是不同标准的计数方式,但仅是起点不同,热力学温标中变化1 K 与摄氏温度中变化l ℃是相同的,故A 、C 对,B 错:摄氏温度为10℃的物体,热力学温度为283 K ,D 错.8.【答案】B 、D【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是其中个别分子的动能却有可能减小,A 错,B 对.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总数的比值,即22212211112222n k mv mv mv E mv n +++==,所以C 错,D 对. 9.【答案】C【解析】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存在状态都有关,一般来说,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但有些物质除外,如0℃的水结成0℃的冰,体积增大,但分子势能减小,故C 正确.10.【答案】D【解析】两物体温度相等,说明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因为温度是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由于没有说明铁与铝的质量,只有当它们所含分子数目一样,分子总动能才相等,故A 错;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对每个分子而言,它运动的速率是变化的,且每个分子的速率都是不同的,有快的也有慢的,所以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的说法不正确,故B 错;虽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铁分子、铝分子质量不等,因此分子平均速率不等,m 铝<m 铁,v v >铝铁,所以C 错;故D 正确.11.【答案】B【解析】根据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知,r=r 0时,分子力为0.根据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知,r >10r 0时分子势能为0;r=r 0时,分子势能最小,并且小于0,故B 对.12.【答案】B【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B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与分子总数有关,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同.13.【答案】A【解析】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机械能是物体做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可以在具有内能的同时不具有机械能,因此A 正确;物体内能的大小是由物体的温度、体积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当某一相关因素相同时,不能说明物体的内能相同,反之亦然,因此B 和C 错;因为0℃的冰熔化为0℃的水要吸收热量或对它做功,所以0℃水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冰的内能大,因此D 错.14.【答案】D【解析】设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可得出如图所示的分子势能曲线,由曲线可知,当分子由相距很远处互相靠近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到r=r 0时,分子势能最小;当r <r 0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势能增加.15.【答案】C【解析】因为冰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再考虑到分子的总数不变,所以可以判断E 。

不变;注意到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同时由于冰熔化咸水时体积将减小,外界对系统做功。

做功和热传递都使内能增加,由此可以判断E p 必变大,故正确选项为C .16. 【答案】D【解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故A 错误;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以及状态有关,仅温度关系无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内能,故B 错误;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C 错误;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内能,故D 正确.17. 【答案】B 、D【解析】 在两分子由无穷远处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后表现为斥力.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由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可知.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结合图线可知:乙分子在P 点(x=x 2)时,分子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 错;乙分子在P 点(x=x 2)时的动能与分子势能之和为零,即动能为晶,B 正确;乙分子在Q 点(x=x 1)时,分子势能为零,动能也为零,D 正确;乙分子在Q 点(x=x 1)时所受斥力不为零,C 错.18. 【答案】C【解析】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越打越费劲,是由于内外气体的压强差造成的,故A 错误;分子势能随距离增大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故两个分子的间距减小,分子间的势能可能减小,故B 错误;热量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C 正确;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故D 错误二、填空题19.【答案】-2三、解答题20.【答案】001273273t p T t p p ⎛⎫=+= ⎪⎝⎭,其中T=273 K+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