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第4节 温度和温标 练习

温度和温标练习一、单选题1.A,B两物体之间接触,但没有发生热传递,则()A. 两物体所含有的热量相等B. 两物体的内能相等C. 两物体的温度相同D. 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2.关于温度与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与温标是一回事,所以热力学温标也称为热力学温度B.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C. 温度升高3℃,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276.15KD. 热力学温度每一开尔文的温差与摄氏温度每一度的温差相等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的直径通常大约为10−8mB. 热力学温标每一开和摄氏温标每一度的温差相等C. 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只有斥力D.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4.关于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将充满气的气球压扁时需要用力,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B. 某个气体分子在高温状态时的速率不可能与低温状态时相等C. 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无穷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 分子甲固定不动,分子乙由较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平衡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分子力先对乙做正功,再对乙做负功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物体的温度由本身决定,数值与所选温标无关B. 温度升高了1℃就是升高了1KC.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D. −33℃与240.15K表示不同的温度6.三个系统A、B、C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B.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C. 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D. 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7.如图所示,一绝热气缸由导热隔板分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沿气缸内壁无摩擦滑动,气缸两侧充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缓慢推动绝热活塞压缩右侧气体,当左右两侧气体达到新的热平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左侧气体的温度较高B. 两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C. 右侧气体压强大于左侧气体压强D. 气缸内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均相等8.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热力学温度的零值等于−273.15℃B. 热力学温度变化1K和摄氏温度变化1℃,变化量的大小是相等的C. 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D. 1℃就是1K9.下列关于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处于平衡态B.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C. 0℃的冰水混合物放入1℃的环境中,冰水混合物处于平衡态D. 压缩密闭容器中的空气,空气处于平衡态10.已知水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现给体积相同的玻璃瓶A、B分别装满温度为60℃的热水和0℃的冷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B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B.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愈显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比B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更显著C. A瓶中水的内能与B瓶中水的内能一样大D. 由于A、B两瓶水体积相等,所以A、B两瓶中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11.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 如图所示,布朗运动图中不规则折线表示的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C. 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D. 当物体的温度改变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改变12.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f(v)表示分子速率v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曲线Ⅰ和Ⅱ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Ⅰ和TⅠ,所对应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则()A. TⅠ>TⅠ,E k1>E k2B. TⅠ>TⅠ,Ek1<Ek2C. TⅠ<TⅠ,E k1>E k2D. TⅠ<TⅠ,E k1<E k213.如果两个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实现了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A. 一定具有相同的压强B. 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C. 一定具有相同的体积D. 一定同时具有相同的温度、压强和体积二、多选题14.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3℃=240KB. 温度每变化1℃,也就是温度变化了1KC.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D. 温度由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t+273(K)15.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的温度比铁块的温度高。
2023年新教材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提升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1 温度和温标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C.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热平衡解析:当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时,如果两者的温度有差异,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将向低温物体传热,最终使二者的温度达到相等,即达到热平衡,故A、D正确;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故B错;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三者温度一定相等,所以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故C正确。
2.(多选)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槽中,细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就能根据液面的变化测出温度的变化,则( CD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槽中的液体B.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细管中的红色液体C.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的空气D.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造的解析:细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用来显示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测温物质是球形瓶中封闭的空气,该温度计是利用它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故A、B错,C、D正确。
3.实验室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 ℃;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 ℃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C ) A.41 ℃,60 ℃B.21 ℃,40 ℃C.35 ℃,56 ℃ D.35 ℃,36 ℃解析:此温度计每一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10080-20 ℃=53℃,当它的示数为41 ℃时,它上升的格数为41-20=21(格),对应的实际温度应为21×53℃=35 ℃;同理,当实际温度为60 ℃时,此温度计应从20 ℃开始上升格数为6053=36(格),它的示数应为(36+20) ℃=56 ℃,故C 正确。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气体固体和液体1温度和温标训练提升新人教版选择性

1温度和温标课后·训练提升一、选择题Ⅰ(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度的0 K相当于摄氏温度的273.15 ℃B.热力学温度每升高1 K和摄氏温度每升高1 ℃对应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C.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随着技术的进步是可能达到的D.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答案:B解析:根据T=273.15K+t,热力学温度的0K相当于摄氏温度的273.15℃,选项A错误;根据T=273.15K+t,热力学温度每升高1K和摄氏温度每升高1℃对应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选项B 正确;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表示分子热运动停止,不可能达到,选项C错误;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K,选项D错误。
2.一个房间内,上午10点时的温度为16 ℃,下午2点时的温度为24 ℃,则下午2点与上午10点相比较,房间内的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子的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所以下午2点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于上午10点的分子平均动能,选项A正确,B、C、D错误。
3.某日气温最低为2 ℃、最高为7 ℃,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该日的最大温差是()A.5 KB.278 KC.9 KD.282 K答案:C解析:日气温最低为2℃、最高为7℃,则该日的最大温差是9℃,因Δt=ΔT,则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该日的最大温差是9K,故选项C正确。
4.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温仪器。
下图为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烧瓶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变化。
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 ℃,A、D间刻度均匀分布。
由图可知,A、D及此时有色水柱下端对应温度分别为()A.20 ℃、80 ℃、64 ℃B.20 ℃、80 ℃、68 ℃C.80 ℃、20 ℃、32 ℃D.80 ℃、20 ℃、34 ℃答案:C解析: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升高时烧瓶内气体膨胀,有色水柱上升;温度降低时烧瓶内气体收缩,有色水柱下降,因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可得A点对应80℃,D点对应20℃,A、D间刻度均匀分布,每小格表示=4℃,则有色水柱下端对应温度为20℃+3×4℃=32℃,选项A、B、D错误,C正确。
温度和温标 每课一练 (37)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3-37.4温度和温标随堂检测(含解析)1.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不发生热传递,其原因是( )A.它们的内能相同B.它们的比热相同C.它们的分子总动能相同D.它们的温度相同2.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C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
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C,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A.36.3°CB.39.6°CC.3°CD.76.2°C3.当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后,热量从甲物体流向乙物体,这样的情况表示甲物体具有( )A.较高的热量B.较大的比热容C.较大的密度D.较高的温度4.下列关于各种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建立依据是相同的B.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值与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值应始终相同C.现代科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D.温标只是一种标准,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5.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C,即热力学温度为10KB.热力学温度升高1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CC.摄氏温度升高10°C,对应热力学温度升高283KD.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温标不同,两者表示的温度无法比较6.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的物理量有(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B.压强C.体积D.温度7.下列状态中处于平衡态的是(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B.冰水混合物处在0 ℃环境中C.突然被压缩的气体D.冬天刚打开空调的教室内的空气8.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1T 比俄块的温度2T 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放出的热量等于铁块吸收的热量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放出的热量不等于铁块吸收的热量C.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是122T T T +=D.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9.一个系统的温度由200K 升高到300K ,另一个系统的温度由200°C 升高到300°C ,则有关这两个温度及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升高了相同的温度B.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C.它们后来的温度相同D.它们后来的温度不同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标志是看温度是否相同。
《3. 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

《3. 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B、温度的单位是克C、相同温度的热水和冷水,它们的分子运动速度不同D、温度高的物体的分子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分子运动速度快2、一标准大气压下,0℃的冰和温度为0℃的水,它们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内能C、分子间距D、质能3、在摄氏温标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分别是0°C和100°C。
如果有一个温度计,在相同的条件下显示的是华氏温标,那么水的冰点和沸点对应的华氏温度分别是多少?•A) 32°F 和212°F•B) 0°F 和100°F•C) -40°F 和40°F•D) 273°F 和373°F4、如果一个物体的绝对温度是300K,那么它的摄氏温度是多少?•A) 27°C•B) 30°C•C) 300°C•D) 273°C5、在摄氏温标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规定为0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被规定为100摄氏度。
那么,下列哪个物体的温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A. 冰箱中的冷藏食品B. 人体正常体温C. 热水壶中的沸水D. 河水在夏天的温度6、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 = C + 273.15,其中T为热力学温度,C为摄氏温度B.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 = C - 273.15,其中T为热力学温度,C为摄氏温度C.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单位相同,都是摄氏度D.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都是基于水的沸点和冰点定义的7、关于温度和温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可以准确用数值表示温度的具体数值。
B、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温度和温标 每课一练 (3)

7.4温度和温标1、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273.15 ℃B. 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数值和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数值不同,则说明温度不同C. 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D. 1℃就是1 K【答案】C【解析】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可知,当T=0时,则t=-273℃,叫绝对零度,A错误;数值不同,但只要满足T=t+273K,则说明是同一个温度,B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热力学温标的零K达不到)作合理外推,C正确;1℃、1K 是不同的概念,物理意义不同,由T=t+273K,得知,,即热力学温标温度的变化总等于摄氏温标温度的变化,故D错误.2、三个系统A,B,C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B.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C.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D.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答案】C【解答】解:根据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必定处于热平衡.所以三个系统A,B,C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故选:C3、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温装置.图为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变化.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A、D间刻度均匀分布.由图可知,A、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分别为()A.20℃、80℃、64℃B.20℃、80℃、68℃C.80℃、20℃、32℃D.80℃、20℃、34℃【答案】C【解答】解: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升高时烧瓶内气体膨胀,有色水柱上升;温度降低时烧瓶内气体收缩,有色水柱下降,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可得A点为80℃,D点为20℃,A、D间刻度均匀分布,每格表示=4℃,则有色水柱下端温度为20℃+3×4℃=32℃,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悬浮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D .当物体温度达到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停止【答案】B【解答】解:A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 错误.B 、布朗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 正确.C 、布朗运动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也大,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C 错误.D 、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当物体温度达到0℃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D 错误.故选:B .5、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 -273.15KB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C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D .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关系为:,故A 错误;由得,,可知,热力学温度升高等于摄氏温度升高,故B 错误,C 正确;某物体摄氏温度为,即热力学温度为,故D 错误。
2.1 温度和温标训练题-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1 温度和温标练习题一、单选题1.密闭的玻璃杯内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A. 分子数增加B. 每个分子的动能增加C. 密度增加D. 每秒撞击单位面积的器壁的分子数增多2.密闭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气体体积减小,则()A.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 气体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气体中每个分子对器壁撞击的作用力都变大D. 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撞击的平均作用力变大3.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则()A. 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相同B. 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C. 二氧化碳分子的总动能较大D. 二者分子动能总和相同4.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强子对撞机在法国和瑞士的边境建成,并投入使用。
加速器工作时,需要注入约1万吨液氮对电路进行冷却,冷却的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71摄氏度,这时该温度用热力学温标来表示为()A. 2KB. 271KC. 4KD. 0.1K5.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平衡就是平衡态B. 只要系统的温度不变化,系统就处于平衡态C.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内能一定相同D.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温度一定相同6.某日气温最低为-2℃、最高为7℃,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该日的最大温差是()A. 5KB. 278KC. 9KD. 282K7.下列有关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 物体的温度低,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也必然小C. 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D. 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8.气体温度由﹣20℃升高到27℃,用热力学温标表示是升高了()A. 47KB. 320KC. 226KD. 280K9.如图是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规律图,横坐标表示速率,纵坐标表示某一速率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由图可知()A. 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B. 随着温度的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 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增大D. ①状态的温度比②状态的温度高二、多选题10.关于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 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D. 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及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11.对于20℃的水和20℃的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种物体的平均动能相同B. 水银的平均动能比水的大C. 两种物体的平均速率相同D. 水银分子的平均速率比水分子的平均速率小三、综合题12.摄氏温标:在1954年以前,标准温度的间隔是用两个定点确定的.它们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汽化点)和冰在标准大气压下与空气饱和的水相平衡时的熔点(冰点).摄氏温标(以前称为百分温标)是由瑞典天文学家A.摄尔修斯设计的.如图所示,以冰点定作0℃,汽化点定作100℃,因此在这两个固定点之间共为100℃,即一百等份,每等份代表1度,用1℃表示.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摄氏温标用度作单位,常用t表示.热力学温标由英国科学家威廉•汤姆逊(开尔文)创立,把﹣273℃作为零度的温标,叫做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热力学温标用K表示单位,常用T表示.试回答:如图是一般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摄氏温度计(1)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2)如果可以粗略地取﹣273℃为绝对零度,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________℃,即为________ K,水的沸点是________℃,即________ K.(3)如果物体的温度升高1℃,那么,物体的温度将升高________ K.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AC.由于是密闭玻璃杯内的气体,质量一定,体积一定,则分子数不变,密度不变,AC 不符合题意;B.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B不符合题意;D.变化为等容变化,温度升高,分子密度不变但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每秒撞击单位面积的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符合题意。
高中物理 1. 温度和温标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C.温度降低,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减小D.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3. 一篮球从一定的高度下落,球内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同时,还参与竖直向下的落体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动能增大,球内气体的分子动能也增大B.重力对篮球做正功,球内气体的分子势能在减小C.空气阻力对篮球做负功,球内气体的内能减小D.重力对篮球所做的功不能改变球内气体的内能4.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导热汽缸内(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不计),下列操作可使理想气体压强变大的是()A.缓慢升高环境温度B.将整体倒置,汽缸开口向下C.用力推汽缸,让整体向上加速运动D.汽缸自由下落5. 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小的物理量是()A.温度B.体积C.压强D.密度6. 把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作成函数关系图(如图),正确的是()B.A.C.D.7.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壶热水的内能一定比一湖冷水的内能大B.当温度等于0℃时,分子动能为零C.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为零D.温度相等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8. 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小于摄氏温度升高1℃D.某物体摄氏温度10℃,即热力学温度10 K9. 某同学利用花粉颗粒观察布朗运动,并提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花粉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C.温度为时,液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D.花粉微粒越大,其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0. 关于温度与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与温标是一回事,所以热力学温标也称为热力学温度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C.摄氏温度升高3 °C,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276.15 KD.热力学温度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每一度的大小相等11. 关于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体积就是所有气体分子体积的总和B.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质量成正比C.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密度成反比D.气体的体积等于气体所在容器的容积12. 直倒立的U形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下,如图所示,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假设在管子的D处钻一小孔,则管内被封闭的气体压强p和气体体积V变化的情况为A.p、V都不变B.V减小,p增大C.V增大,p减小D.无法确定二、多选题(选择题)13. 如图质量为M的绝热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竖直放置的绝热汽缸内,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现通过电热丝对一理想气体十分缓慢地加热,设汽缸处在大气中,大气压强恒定,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汽缸中气体的压强比加热前要大B.汽缸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C.汽缸中气体的体积比加热前要大D.汽缸中气体的内能可能和加热前一样大E.活塞在单位时间内受汽缸中分子撞击的次数比加热前要少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E.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15. 两个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分开后,由于外界的影响,其中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K,另一个系统温度升高了5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不再是热平衡系统了B.两个系统此时仍是热平衡状态C.两个系统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D.两个系统的状态没有变化三、解答题16. 如图所示,汽缸所受重力为1000N,活塞所受重力为100N,横截面积为0.1,大气压强为,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求下列各图中封闭气体的压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状态参量是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故当系统的状态变化时,其各个状态参量都会改变
B.当系统不受外界影响,且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其内部各部分状态参量将会达到稳定
C.只有处于平衡态的系统才有状态参量
D.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时,它们组成的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2.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于平衡态
B.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说明这两个系统原来的温度是相等的
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
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
3.关于热力学温标的正确说法是( )
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
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15 ℃,叫绝对零度
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
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
4.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和摄氏温标中的每1 ℃大小相等
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
D.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 ℃,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
5.冬天,北方的气温最低可达-40 ℃,为了测量那里的气温应选用(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体温计
6.(2014·天水高二检测)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 ℃的体温计,没有
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 ℃,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
A.36.6 ℃ B.39.6 ℃ C.3 ℃ D.76.2 ℃
7.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
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挂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8.小明在家制作了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移动。
当有色水柱下端分别与D和A对齐时,温度分别为20 ℃和80 ℃。
A、D间刻度均匀分布。
由图可知,图中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解析:由于描述系统的各种性质需要不同的物理量,只要其中某个量变化,系统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各个状态参量都发生变化,A选项错;系统处于平衡态或非平衡态,只是状态参量有无变化,因而C错误;当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时,系统总要趋于平衡,其内部各部分状态参量趋于稳定,B正确;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时,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内部仍存在温差,故系统处于非平衡态,故D正确。
答案:BD
2.解析:一般来说,描述系统的状态参量不止一个,仅仅根据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不能得出系统一定处于平衡态的结论,选项A错误。
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可知B项和D项是正确的。
平衡态是针对某一系统而言的,热平衡是两个系统相互影响的最终结果,可见选项C错误。
答案:BD
3.解析:本题考查热力学温标的性质。
热力学温标在科学计算中(特别体现在热力学方程中),使方程更简单、更科学,故A对;B是热力学温标的常识,B
对;气体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已液化,但有体积,C错,D对。
答案:ABD
4.解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尽管是不同标准的计量方式,但仅是起点不同,热力学温标中变化1 K与摄氏温标中变化1 ℃是相同的,故A、C正确,B 错误;摄氏温度为10 ℃的物体,热力学温度为283.15 K,D错误。
答案:AC
5.解析:水银的熔点是-39.3 ℃,-40 ℃时水银就会凝固。
而酒精的熔点是-114 ℃。
水在零度就结冰,而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 ℃,所以只能选B。
答案:B
6.解析: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间有一缩口,如果水银不甩回玻璃泡,水银不会自动退回到玻璃泡内,因此该同学测出来的体温仍为39.6 ℃。
答案:B
7.解析:要测量冰下水的温度,必须使温度计与冰下的水达到热平衡,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但是隔着冰又没法直接读数,把温度计取出来,显示的又不是原热平衡状态下的温度,所以选项A、D的做法不正确,选项C的做法正确。
选项B的做法也失去了原来的热平衡,饮水瓶提出后,再用温度计测量,这时,周围空气也参与了热交换,测出的温度不再是冰下水的温度。
答案:C
℃=4 ℃。
8.解析:由题图知A、D间共有15个格,每个格表示温度为8020
15
图中有色水柱的下端离D点3个格,即3×4 ℃=12 ℃,所以温度为t=20 ℃+12 ℃=32 ℃。
答案: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