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运动
冠心病侧支循环锻炼方法

冠心病侧支循环锻炼方法
冠心病侧支循环锻炼,其实没那么复杂。
有时候,就是得出去
走走,散散步,感受下大自然的气息。
找个好天气,穿双舒服的鞋,就这么简单。
这样走走停停,心情都会变好呢!
听说过瑜伽吗?别以为那是老年人的专利。
冠心病患者其实也
能尝试下。
找个专业的瑜伽老师,跟着他们一起舒展身体,调整呼吸。
你会发现,原来身体可以这么柔韧,心情可以这么放松。
游泳,这运动听起来好像很累,其实游起来挺舒服的。
水里的
浮力能减轻心脏的负担,还能锻炼全身肌肉。
当然啦,安全第一,
最好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游。
太极拳?听起来有点玄乎吧?其实它就是一种慢动作的舞蹈,
跟着节奏,慢慢舒展身体。
你会发现,原来呼吸可以这么顺畅,心
情可以这么平静。
而且,太极拳随时随地都能练,多方便啊!
最后,来点轻松的,跳舞怎么样?不是那种剧烈的,就是简单
扭扭身子,跟着音乐摇摆。
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心情变愉快。
当然了,别太累着自己,悠着点儿跳!。
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风险。
然而,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冠心病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复发和恶化。
那么,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呢?首先,冠心病患者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治疗方案,给出个性化的建议和训练方案。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不能盲目跟风或自行决定训练计划。
运动康复是冠心病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度的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散步是一种比较容易开始的运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从较短的距离和较慢的速度开始,逐渐增加时间和速度。
慢跑则需要在身体适应散步后再尝试,并且要注意控制节奏和呼吸。
骑自行车可以在室内健身自行车上进行,也可以在户外,但要注意交通安全。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但要确保游泳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需要逐渐增加。
一般来说,开始时可以每天运动15 20 分钟,每周 3 5 次。
随着身体的适应,可以逐渐增加到每天 30分钟以上。
运动强度可以通过心率来监测,通常建议运动时的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 70% 80%。
除了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也可以适当进行。
例如,使用轻量级的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运动,或者进行一些轻度的腿部力量训练,如靠墙静蹲。
但要注意,力量训练时不要屏气,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呼吸训练也不容忽视。
深呼吸和缓慢的呼气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减轻心脏的压力。
患者可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安静地坐下,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深吸气,然后缓慢地呼气。
另外,心理调节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
冠心病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患者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如何饮食?

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如何饮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冠心病的死亡率、发病率也在逐年增涨,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而冠心病患者若不积极了解相关健康知识,而处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会让病情持续加重,甚至出现猝死。
基于此,本文给大家讲讲冠心病患者运动、饮食相关知识,以帮助各位患者养成一个健康的体魄。
一、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运动疗法是一种促进心脏康复的有效方式,合理运动能增强心肌细胞活性,并有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进而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猝死与血栓栓塞的风险。
(1)运动方式:①快走:该运动量介于散步与慢跑间,适合大部分冠心病患者。
一般情况下,快走速度保持每小时6公里,即每分钟100步以上即可,以便将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00至110次。
且最好在傍晚或者下午时进行运动,每次运动半小时左右即可,中间可休息1至2次,每次休息5分钟左右。
随着身体耐受能力的提升,可逐渐提升运动持续时间与快走速度,直至提升到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为止。
②太极拳:该运动方式动作比较自然,且动静结合,较适合伴有高血压现象的冠心病患者。
此外,可选择简化太极拳,该锻炼方式运动量比较小,只能将心率控制在每分钟90至105次。
而对于记忆力差、体弱的冠心病患者,可分节练习,且无需连贯进行运动。
③游泳:该运动方式能提升摄氧量,在6.5-8.9METS间不等。
较适合轻度冠心病、体力较好、心功能适宜的患者,且要会游泳,以保证运动效果。
④体操:广播体操锻炼应用比较广泛,能将心率达到每分钟100-110次。
(2)运动时间:一般情况下,有氧运动每次维持10至20分钟即可,每日锻炼两次,每周控制在3至5次。
力量练习控制在每组10至15个,每日1至3组,每周锻炼2至3天。
(3)运动强度:运动后第2日晨起时以感觉不到疲劳感,且舒适为宜。
此外,判断运动程度是否适宜,运动时稍稍出汗,呼吸轻度加快,且不影响对话为宜。
若锻炼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且感到明显的疲乏,甚至出现目眩、头晕等不适感时,则代表运动量过大,需及时降低运动量,每周锻炼3至5次即可。
冠心病患者出院健康宣教内容

冠心病患者出院健康宣教内容
1 那些适合做冠心病患者的运动
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生活中注意锻炼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选
择哪些运动比较适合健康呢?一些适合做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包括:
1.散步。
散步是一项简便的运动,可以帮助减轻体重,增强心肺
功能和壮大肌肉。
2.慢跑。
如果你已经参照散步,并且心肺功能得到了提高,可以
考虑开始慢跑。
3.自行车。
这是一个非常安全和轻松的运动项目,可以增加心血
管健康。
2 确定的宣教护理知识
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必须严格遵守医生规定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才能保证身体恢复和疾病复发的发生几率。
1.饮食方面,应该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多
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和优质蛋白质。
2.禁烟和限制酒在疾病早期期间应作为必需的措施。
3.定期拍X光胸片,心电图,并持续依照医生或护士的要求。
3 预防冠心病的措施
预防是养生的重中之重,预防冠心病也是如此。
1.饮食方面,除了上述的养生之外,还要控制吃饭的方法,多餐分开吃,不要吃太多。
2.戒snacks,尽可能多走路,尽量避免与种类较多的甜食。
3.睡眠充足,保持心态愉快,免受艰辛的生命磨难。
4.合理的运动方式,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不超过身体的负荷。
以上是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宣教内容,出院后患者应该定期返回医院或医治机构,跟医护人员沟通,接受进一步的指导和治疗,以保持稳定的健康状况。
冠心病病人运动指导

如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可以提高 心肺功能。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拉伸和伸展,有助于增强身体灵活 性。
力量训练
通过使用自重或器械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平衡训练
通过练习平衡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 定性。
运动前和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1 热身
2 低强度运动
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轻松散步或伸展。
初始阶段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逐渐增加运 动强度。
3 监测症状
4 合理休息
注意心率、呼吸和出现不适的症状,如胸 闷、胸痛或气短。
根据个体情况安排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如何制定适合冠心病病人的运动计划
1
Hale Waihona Puke 评估健康状况了解冠心病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
2
制定目标
与病人一起设定合适的运动目标,并确保目标可行和可量化。
3
定制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时间安排。
结论和要点
冠心病病人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在制定运动计划时,请遵循指导原则 并注意运动前和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病人运动指导
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运动对其有重要影响。本指导将介绍冠心病的定义、 运动对其影响、运动指导原则、常见的运动类型、运动前和运动中的注意事 项,以及制定适合冠心病病人的运动计划。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它会导致血液供应 不足,引发胸痛和其他严重症状。
运动对冠心病的影响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降低心脏病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 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冠心病病人的运动指导原则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设计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设计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通过定期运动可以有效控制冠心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冠心病患者设计一份运动处方和运动计划,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一、运动处方的制定1. 定期体检:在开始运动之前,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适合进行运动。
体检包括心脏检查、血液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
2. 普拉达: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应首先考虑到普拉达运动(Pranayama),它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来改善心血管健康的瑜伽练习。
普拉达运动可以降低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和气道通畅度。
常见的普拉达运动包括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等。
3.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这类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和减轻体重。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每天进行30分钟或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4. 强度控制:冠心病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应控制运动的强度,以避免过度劳累和心脏负荷过大。
最佳的运动强度是保持在中等强度水平,即能够让患者出汗和有轻度呼吸困难,但仍能够进行正常会话。
5. 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冠心病患者在开始运动时应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运动时间可以每周增加5分钟,运动强度可以逐渐增加到达适当的水平。
二、运动计划设计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计划示例:1. 每天早晨进行10分钟的普拉达运动,包括腹式呼吸和深呼吸等。
2. 周一、周三和周五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慢跑。
开始时每次运动15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
3. 周二、周四和周六进行30分钟的游泳或骑自行车。
开始时每次运动15分钟,然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
4. 每周进行2-3次的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和骨骼。
力量训练可以包括举哑铃、俯卧撑和深蹲等运动。
5. 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休息。
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

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介绍适合冠心病人的运动方式,帮助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适合。
可以选择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散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散步可以增加心脏和肺部的负荷,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同时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2. 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适合。
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减少运动时的压力。
游泳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游泳池进行游泳,注意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3. 自行车骑行:自行车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非常有益。
可以选择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骑行,避免过于陡峭的路段。
骑行可以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
同时,骑行还可以锻炼下肢肌肉,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循环。
4. 瑜伽:瑜伽是一种以呼吸和体位法为基础的运动方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很好的影响。
瑜伽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同时,瑜伽的体位法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功能。
5. 健身操:健身操是一种有氧运动,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
健身操可以提高心脏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健身房或者自己家中进行适度的健身操训练。
6.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和紧张。
冠心病患者可以选择在专业的推拿按摩机构接受推拿按摩,或者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进行日常保健。
适度的运动对冠心病患者非常重要。
冠心病的运动康复计划与锻炼建议

冠心病的运动康复计划与锻炼建议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它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
运动康复计划和恰当的锻炼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运动康复计划和锻炼建议,帮助患者提高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运动康复计划运动康复计划是一种以体育锻炼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方法,通过有规律的运动来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以下是一个冠心病的运动康复计划示例:1. 制定个人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康复计划。
如果患者没有经验,请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康复师。
2.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初期的运动应该处于轻度到中度强度,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随着身体逐渐适应,可以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3.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在运动康复期间,患者应定期检查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运动强度。
4. 加入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可以使用自身重量训练、举哑铃等方法进行锻炼。
5. 坚持长期锻炼:运动康复计划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坚持长期进行。
每周至少进行3-5次锻炼,每次持续30-60分钟,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二、锻炼建议冠心病患者在锻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以保证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性:1. 穿适合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选择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以确保舒适度和安全性。
避免穿着过紧或过松的衣物。
2. 适当的热身和放松:在开始运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做拉伸运动等,以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运动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放松,如轻柔的伸展运动。
3. 注意心率和呼吸:在运动过程中,监测自己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保持适度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心脏负荷过大。
4. 避免剧烈运动:冠心病患者应避免剧烈的高强度运动,如激烈的跑步、爬山等。
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
5. 随时休息和补充水分: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感到疲劳或不适,应及时休息。
同时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水分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的行为和医师的推荐意见两者也有可能降低患者的运动能力。患者的自我诱导以及医 学所需的活动限制都可使患者停止训练。诸如 β-肾上腺素阻断剂等药物,虽然有益于症状明 显的冠心病患者,但也可能会降低一些病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尤其是如果每天服用这些药物或 是作为无症状患者的预防用药时,更是如此。
通过增加动静脉氧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增加最大心搏量)(7),运动训练可以增加冠心病 患者的心脏功能能力和最大耗氧量(VO2max)。这两种因素对于增加 VO2max 各自的的相对贡献, 会因患者族群及运动训练计划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据有关文献报导,3 个月运动训练之后, 冠心病患者的 VO2max 增加幅度为 10~60%,平均约 20%(16,39)。仅从最大工作能力的增加, 可能对运动训练的功能性益处估价不足,因为对于健康的人而言,尽管运动并不能明显增加 VO2max,但次最大(极限下)耐力能力却明显增加(35)。 心肌缺血的症状
推荐意见 评估
冠心病患者在开始从事运动之前,需要一个完整的病史、身体检查和多级递增负荷运动测 试(4,11)。最初的评估目的旨在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状态,以及总体的医学及矫形外科状态。如 果临床上发现病理异常,则需更进一步的评估。这些病理异常包括左心室功能失调、心肌缺血 或心率不齐。然后,在开始运动之前,可对所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药物或外科手术处理。
本立场声明主要针对院外患者的运动问题,虽然对住院患者而言,心脏病后的早期运动也 很重要。
©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 199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MSSE;26:3, 1994 pp.i-v)
1
运动训练的影响 心脏功能能力
总体而言,冠心病患者的 VO2max 和对运动的耐受性均低与健康的同龄者,其差异幅度,部 分地是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的,而且某些冠心病患者具有正常的运动耐受能力。最大每搏 量及心率两者皆降低,也许会限制最大心输出量以及耗氧量(7)。每搏量降低的程度受决于受运 动影响心肌缺血的程度和/或以前心肌梗塞部位的大小。对于未使用药物的患者其运动心率降低 的机理尚无定论。心绞痛患者的最大运动能力受限于身体的不舒服感觉。假如每日的时间、室 温和身体姿势等因素保持不变(6),当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升高时(25),心绞痛患者会发生典 型的不舒服感。许多患者并未表现出这些典型症状,表明冠状动脉痉挛性的变化,可以改变其 心绞痛的阈值(42)。
经受运动训练后,用力耐受性发生最大增加的人群是心绞痛患者(8)。运动训练可以降低 在完成任何既定的工作负荷或活动时的次最大心率,并在运动期间可延迟不适症状的发生。更 有某些患者在运动训练后心绞痛就会消失(8)。运动训练所导致的心绞痛症状的缓解,也许有 助于减少药物治疗,但运动训练的这个益处尚未充分量化。 心肌缺血与血液灌注
吸烟 吸烟是一个公认的、重要的冠心病(尤其是心血管猝死)的危险因素。此外,患过心肌梗 塞且戒烟者,在随后 6 年其死亡率为 19%,而如果继续吸烟,死亡率为 30% (36)。一项旨在观 察运动训练对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患者吸烟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正式的康复计划有助于戒烟及维 持戒烟状态(38),但这项结论尚缺乏有力的支持。 高血压的控制 对高血压不加控制,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增加 2~3 倍,而且血压升高是预测发生继 发性发病和预测心肌梗塞存活者死亡的一项独立的预测指标 (21)。对心肌梗塞患者人群的血压 升高进行有效的控制,可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 20% (24)。运动训练有益于血压的控制 (15),然而最佳的血压控制通常还是依靠药物。运动训练可通过降低体重从而间接贡献于对血 压的控制,但它对于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的独立贡献,仍尚无充分报导。 葡萄糖不耐性和糖尿病 葡萄糖不耐性和糖尿病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遗憾的是,控制糖尿病并未被证 实可有益地影响冠心病。身体活动有助于控制高血糖症,尤其是通过身体活动使体重降低时 (26)。这类身体活动应该有益于冠心病患者对葡萄糖进行控制。 肥胖的控制 肥胖是影响冠心病形成与发展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8)。肥胖还与高血压、葡萄糖不耐 性与血酯水平不佳有关。成功减重是运动训练计划所起的积极作用,应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 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19,28,43)。 心理上的益处 据报导,同对照组相比,患者无论实施运动计划,或是实施运动加上咨询计划,均可改善 生活质量(32)。而且据报导,患急性心肌梗塞后,通过运动训练可以降低临床上表现悲观的患 者的沮丧情绪(37)。这类心理变化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的重要益处,但近期有二篇研究 报告并不能证实这种心理效益(5,31)。 心血管病死亡率 已发表的研究业已证实了心血管康复计划对于降低继发性冠心病死亡率的有益效应 (29, 30)。与对照组相比,实施以运动作为主体的康复计划的患者,其发生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和总死 亡率降低了 20~25%。但这些分析并未能表明在非致命性再发事件方面的差异。此外,对于做
虽然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运动能力并缓解冠心病的症状,但尚无确证证实单靠运动就可以扩 大血管口径,促进侧枝血管发展,或逆转冠状动脉狭窄(12,39)。利用饮食诱导的动脉硬化的 动物模型实验,业已证实运动训练后冠状动脉的直径增大(23)。此外,有些运动训练的研究观 察到发生缺血时的心率-收缩压乘积增加, 在类似的心率-收缩压乘积时心电图 ST 段下移的幅 度变小,这意味着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10),但这些改善并没有被普遍地观察到。铊-201 同 位素示踪研究表明,通过训练某些冠心病患者心肌血液灌注情况得到改善(14)。在这些报告中, 并未对运动降低冠脉收缩的作用进行评价,而且血管造影研究尚无法描述安静状态下冠脉口径 与侧枝血管的改变(39)。因此,尽管观察到某些患者通过运动训练可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 但其机理仍不明确(12)。 冠心病危险因素
血脂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含量增加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含量减少,均是影响
©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 199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MSSE;26:3, 1994 pp.i-v)
2
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的危险因素。最近的许多研究也表明了改善这些脂蛋白水平在冠心病 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性(20)。有一项研究,对 1965~1988 年间进行的八项有关心肌梗塞存活者 降低胆固醇的临床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实验组中,致命性心肌梗塞发生 率降低了 16%,非致命性心肌梗塞发生率降低了 25%(34)。在这八项降低胆固醇的研究中,三 项单纯运用饮食控制,五项是饮食控制加上药物治疗。但上述研究没有一项直接涉及到运动康 复计划,也没有[仅有个别例外(19)]综合性的运动康复计划来监测血脂变化与存活率之间的关 系。对 15 个有关运动训练对患过心肌梗塞者的影响的报告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 明,随着运动训练,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明显升高(40)。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包括运动、饮食和药物治疗组成的 综合性运动计划,如果应用得当的话,可以有益地改变血脂状况以及病人的预后。
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的危险会增大。因此,应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安全措施,将这些危险性降至 最低。基于文献所报导的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益处与危险,美国运动医学院(ACSM)的立场声明 为: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应从事经过个体化设计的运动处方,以获得最佳的身心健康。
前言 本立场声明涉及冠心病患者的运动问题,而且下列观点很容易得到认同。然而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
总编译: 王香生(香港中文大学 体育运动科学系) Editor-in-Chief: Stephen H. S. WONG, Ph.D., FACSM. (The Department of Sports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并不能被视为一个同质族群,因此需要按照个体特点进行考虑。他们的临床状态在个体间有很 大差别,包括:冠心病,左心室功能失调,心肌缺血的潜在可能以及心率不齐等。有些冠心病 患者在之前有心脏病病史(如心肌梗塞、心搏停止),或经过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 状动脉血管成型术或其它冠状动脉手术处理)。有些患者还有其它方面的失调,包括高血压、外 周血管病、心脏瓣膜疾病、慢性阻塞性肺功能障碍和糖尿病。
运动具有诱发一些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危险因素,这些并发症包括非稳定性心绞痛、主动脉 严重狭窄、无法控制的心率不齐、代偿性失调的充血性心衰,以及其它一些能够为运动所加重 的医学问题(如急性心肌炎或感染性疾病)(11)。待上述问题得到控制后,这些患者才能进行 运动训练。
运动会增大发病危险的患者,也许可在直接的医学监督下参与运动。此类疾病包括(2,11, 17):i)左心室功能严重降低;ii)安静时发生复合性室性心率不齐;iii)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率 不齐或程度加重;iv)随着运动收缩压降低;v)突发性心搏停止的生还者;vi)近期发生心肌梗 塞并发充血性心衰;vii)明显的运动诱发的心肌明确。
Exercise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MSSE 26:3, 1994 pp. i-v)
This pronouncement was written for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by: Steven F! Van Camp, M.D., FACSM (chair); John D. Cantwell, M.D., FACSM; Gerald F. Fletcher, M.D.; L. Kent Smith. M.D.; and Paul D. Thomoson. M.D.. FACSM. This pronouncement was reviewed for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by members-at-large, the Pronouncements Committee, and by: H. L. Brammell, M.D.; Barry A. Franklin, Ph.D., FACSM; G. R. Greenwell, M.D., FACSM; William L. Haskell, Ph.D., FACSM; Jeremy N. Morris, M.D., FACSM; and Paul Ftibisl, Ph.D., FAC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