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与先天八卦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

合集下载

洛书八卦

洛书八卦

洛书八卦(五洲华夏上传日期:2007-12-20 11:12:24 点击数:296)洛书八卦中国河图、洛书和先后天八卦【河图的阴阳数理】河图天一生水,在北属阳;地二生火,在南为阴;天三生木,在东为阳;地四生金,在西属阴;天五生土,在中央属阳。

此即是五星。

五星又变生九星:天一配合中五,变生六水居北属阴;地二与中五配合,变生七火居南属阳;天三配合中五,变生八木居东属阴;地四配合中五,变生九金居西属阳;中五相交,变生十土居中央属阴而成为九数(九星)。

此乃天生地成之大数,单为阴,双为阳,阴阳相配而生万物以无穷。

【洛书的阴阳数理】洛书分九宫,配成八卦。

一白水星居正北,为坎卦,属阳;二黑土星居西南,为坤卦,属阴;三碧木星居正东,为震卦,属阳;四绿木星居东南,为巽卦,属阴;五黄土星居中央,为太极,属阳;六白金星居西北,为乾卦,属阴;七赤金星居正西,为兑卦,属阳;八白土星居东北,为艮卦,属阴;九紫火星居正南,为离卦,属阳。

洛书之阴阳配八卦分九宫,称为排山九星。

单为阳,偶为阴;四正为阳,四维为阴。

堪舆讲究阴阳配合,其实就是取四正与四维之卦相配,以实现天地源气流行之真阴真阳交合,是为真夫妇交会。

【先天八卦】传说先天八卦乃伏羲氏所创。

先天八卦两两相对,从本质上揭示了宏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及其消长的客观规律。

所反映的是宇宙诞生初期的状态。

易学哲学认为:宇宙是从无极生太极不断一分为二生生不息而化生出来的。

所谓无极就是指宇宙形成之前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

按照现代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宇宙蛋,是一种高能状态。

宇宙大爆炸就是一分为二的过程。

太极图所反映的是宇宙爆炸瞬间的状态。

阴阳又叫两仪。

在宇宙大爆炸初始瞬间分出的阴阳二气不断地一分为二: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阳气轻清上升而为天,以乾卦表示之;阴气重浊下降而为地,以坤卦表示之。

乾坤互感,阴阳交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化生出大千世界。

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形成和出现顺序

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形成和出现顺序

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形成和出现顺序一些易学基础常识黄灿亮这是在之前文章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些图片和添加了一点内容重新发表的。

摘要:古人对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这些易学早期基础知识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可惜还不能说清它们的形成与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作者尝试站在远古之人的角度,以图片的方式来解释这些问题。

在一番研究之后,作者得出了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整个推演过程,而且解决了“八卦中各卦的五行属性是如何确定的”这个千古之谜。

更重要的是,作者发现古人利用先天八卦的卦名来作为五行分阴阳之后的代号,而所谓后天八卦只不过是这些代号位置变化之后的五行相生图形罢了!一、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一)、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

1、太极代表完满的能量体“十”和最初的那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在阴阳未分时是“一”,而在“一画开天”之后分阴阳变成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其实宇宙中的所有东西依然属于一个整体,依然是“一”。

也就是说,在太极还没有开始演化之前,已经包含了宇宙所有东西。

如果我们把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演化路线反过来看,就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会归于太极这个“一”,而这个“一”看起来似乎什么也没有,其实早就包罗万象。

2、所谓能量“十”是指一个事物开始时的能量,而同一类型的事物开始时的“十”都是不同的,不是说包括宇宙在内的所有生命开始时的“十”都是一样的。

达到最高标准的“十”几乎不会出现。

3、与生俱来的“阳气”是“先天”、日常补充的能量(阳气)是“后天”。

如果“阳气”的消耗超过“先天”带来的量,那么事物会“消亡”。

如果“后天”日常的能量(阳气)补充不足以支持生命的活动,那么事物也会“消亡”。

如果后天补充的能量与先天的“阳气”都充足,那么生命会长。

反之则短。

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先天与后天”的配合问题。

(二)、古人按照太极分阴阳画出八个卦,为了节省空间而方便记录,于是制作成先天八卦这种圆形图案。

河图洛书是怎么演绎成八卦的?

河图洛书是怎么演绎成八卦的?

河图洛书是怎么演绎成八卦的?河图洛书是怎么演绎成八卦的?伏羲画卦的过程是怎样的?“河图”、“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他根据河图洛书画出了八卦。

从今天看,八卦不过是一些长线和短线组成的占卜符号,那么,伏羲画卦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易经·系辞下》有较为详细地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虽然易经有这些文字说明,我们今天仍然无法理解伏羲画卦的过程。

就让我们看着河图洛书一步一步分析吧!河图洛书源于十月历,十月历源于算筹,算筹源于结绳记事。

上古时期,部落首领每当出行之日,必让部落内族人以羊毛搓捻成细绳打结以记。

经反复实践,部落首领发现结绳记事遍数十指,凡36复,地上相同情况又循环发生,天气也发生相同变化;于是就规定360天为一年,36天为一个月。

一年中十个月按阴阳五行和左右手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对应: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个过程被民间传说成了羲和生十日。

按阴阳变化从冬至起一阳初生到(春分)五阳五阴平衡,呈现的是阴盛阳衰,再到六,阳气转盛,直到夏至(九)阳极阴生,阴阳逆转。

阴阳变化以5为中心平衡点会产生量的逆转,见上图。

当然,古代是没有阿拉伯数字的,我国古人用的是算筹这个简单而又功能强大的计数工具。

用算筹表示数,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方式。

在纵式中,纵摆的每根算筹都代表1,表示6~9时,则上面摆一根横的代表5。

横式中则是横摆的每一根都代表1,其上面纵摆的一根代表5。

所以,汉字“十”写成一横一竖就是这么来的。

算盘中上面的一个子代表5,下面的一个子代表1,是从算筹延续下来的。

计数的十进位制是我国古代文明最重要发明之一。

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关系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

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关系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

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关系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河图用了10种点符编码,点数之和55;而洛书只用了9种点符编码,比河图少用了一个10点符的编码,应该认为是一种简化。

洛书比河图少了10点符的编码,是洛书把一岁的时间分为四时八节,不同于河图的五时十节。

洛书虽然没有10点符编码,却隐含了“10”这个数。

人们不难发现,洛书编码中的阳十字线或阴十字线两端的点符数之和,都是“10”数。

隐含“10”数,却不用10个点符的编码,是洛书的高明之处,它既主1张一岁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又不否定一岁10日(月),每日36天的历则。

河图的布局是四面而五方的结构,对“5”数非常器重,是阴阳五行的“五行”之源。

整个河图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图中心是5个白圈点符的编码;5个阴阳对的阴阳点符数之差都是“5”~洛书的布局则是八向而九宫的结构。

洛书用了“9”个自然数,“9”种点符编码,整体布局呈“9”宫格结构,表明《书》更注重“9”这个数。

“9”数在没有文字之前,可以用九个白色的小圆圈表示(如《图》、《书》中所示)。

“9”数在上古时代读音gou.后人造字所造的“九”、“勼”、“句”、“旬”、“周”都有gou或jiu的读音。

顺便指出,汉字“旬”就是一个洛书的纹样象形的再现~“旬”字,从“勹”,从“日”。

“勹”(bao),古音为(gou) 是由一个阴弧和一个阳弧合成的象形字。

“日”代表洛书中央部位的光芒四射的太阳(阳十字表示光芒四射的太阳)。

估计这个“旬”字,上古时代读音gou,可能同“句”字相通。

“九”的古音也是gou.“周”(週)古音读作 jiu.它同“九”的读2音相同。

“周而复始”也是“九而复始”,即数大到“九”,便重新从“一”计算。

换言之,以“九”为单位地不断循环。

“九九归一”也是源自洛书的一个成语。

“九”是最大的意思。

数目大到“九”时,就该进一位,再从“一”计数。

[转载]简说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图

[转载]简说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图

[转载]简说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图
原文地址:简说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图
原文作者:易仁张醒植
平常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图:
太极图
X
先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
这个后天八卦图,艮卦画错了,大家仔细看哦。

河图
洛书
看起来就这么几个图,黑点白点,实线虚线连接而已,仿佛没有什么神秘力量!可就是这几幅图,的确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

我们先从太极图S形说起,看图说话吧!
植物分阴阳
植物螺旋方向不同,属性不同!
人体遗传物质DNA的螺旋状结构
太阳在银河系运动,银河系的螺旋状运动。

银河天体
九大行星在太阳系运动
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螺旋状交合图。

真河图与先天八卦演化(陈抟秘传河图)

真河图与先天八卦演化(陈抟秘传河图)

真河图与先天八卦演化(陈抟秘传河图)真河图与先天八卦演化(陈抟秘传河图)如下史力生老师的推导过程:1.四象由两仪生成:两仪为阴、阳。

阴又生出阴和阳,阳也又生出阴和阳,这样就构成了四象。

排列顺序为:老阳1,少阴2,少阳3,老阴4。

2.我们知道,在真河图中: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

用真河图中央的成数10减去四周的成数,再用中央的生数5分别减去四周的生数。

其结果是:东:10-8=2,5-3=2;南:10-9=1,5-4=1;西:10-7=3,5-2=3;北:10-6=4,5-1=4。

参见下图。

3.将各侧所得1、2、3、4看作是四象。

按四象的生成顺序可得到:南1为老阳,东2为少阴,西3为少阳,北4为老阴。

4.在真河图中,每侧都有奇偶一对数。

偶数为阴,奇数为阳。

根据真河图各侧的奇数和偶数,在四方所得到的四象上分别一阴一阳。

为偶数的在看得到的四象上生一阴爻,为奇数的在所得到的四象上生一阳爻。

这样每侧就得到两个卦:在南方(9、4)的老阳上加一阳爻(9为阳数)构成乾,加一阴爻(4为阴数)构成兑;在西方(7、2)所得少阳上加一阳爻(7为阳数)构成兑,加一阴爻(2为阴数)构成坎;在北方(1、6)老阴上加一阴爻(6为阴数)构成坤,加一阳爻(1为阳数)构成艮;在东方(3、8)所得的少阴上加一阴爻(8为阴数)构成震,加一阳爻(3为阳数)构成离。

见上图。

5.将每侧所得到的两个卦按顺序排好,得到左下图。

6.将东、南侧偶数8、4所对应的震、兑卦分别逆时针旋转45度,财时将西、北侧奇数7、1所对应的巽、艮卦分别逆旋转45度,就得到先天八卦图,见右上图。

做这样的旋转是因为:按照真河图所表示的方位和季节,从南(夏)向北(冬)阴气逐渐增加;从北(冬)到南(夏)阳气逐渐增加。

注:实际上,真河图并不是史先生的发明,1996年间. 江湖上突然出现“陈抟秘传河图”(如图), 其与今传河图不同处是两处作了对调:今传河图是“二七居上、四九居右”;秘传河图是“四九居上、二七居右”。

河图洛书到八卦的演变

河图洛书到八卦的演变

河图洛书到八卦的演变(1)河图、洛书与八卦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先民对天地关系的总的认识。

后代人对河图与洛书的出现,总是归结于神话。

其实,那是远古先民的“文字”。

远古时代,先民们首先发明了用黑白圆点“ ·o”来表达思想的文字,其后不知过了多少年代,又用长线“—”和短线“- -”来取代了圆点,这就是为什么八卦用长短线来表示了。

远古先民对天地之间总的关系的认识,就应反映在“河图”、“洛书”和其后的八卦图案中,只是那种用圆点及以后的长短线来表达思想的文字,历经很久以后被象形文字所取代,后代无人懂得那两种文字的含义,因此,后人不知那是古代先民们历经许多年代的智慧的结晶,而将它们的出现归之于“河出图、洛出书”了。

至于图、书到八卦,因没能谈及其演变过程,至今人们仍感到图书与八卦之间缺少了联系,缺少了某些环节。

更有人推测这个演变过程,在《周易》之前的《连山》和《归藏》二书可能已有说明,只是两书已失,后人无从得知。

其实,这个演变过程就在天地生成关系中,只是后人不易理解而已。

只要细加揣摩,这个演变过程是不难发现的。

关于天地生成关系的提法,目前已知最早见于《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这其实是后代人对河图的文字说明。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鬼神”,指的是阴气和阳气。

而后演绎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个天地生成关系,也就是夏商时代的人们从河图推出八卦的文字说明。

历代的中国神秘文化的研究者,之所以对八卦的出现迷惑不解,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到河图、洛书是八卦的缘起,八卦是河图洛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而也就没能从这个天地生成关系中认识到八卦是远古先民在象形文字产生之前对图、书的说明。

一、河图河图图示:图1 河图先民们创造了这个河图,它表示了什么意思呢河图之义:天地之先,本无阴阳之性,无奇偶之数,无五行之质,无东西南北中之方位,无天地河山星月之形,无年月日时分秒之时,只有一团混沌之“气”。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天文地理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天文地理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天文地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天文地理1、先天八卦实为阴阳图,是立着的圆形挂图,它模拟的是天地日月的运行。

(注3:拙著《太极图与伏羲六十四卦演化之猜想》有详细说明。

只要在天文三衡图上按照上阳下阴、左阳右阴的简单法则画就得出太极图和先天八卦,再画三层就得出伏羲六十四卦。

)先天八卦图最早应为先天挂图,只有四个卦(天地日月:乾坤离坎),韩国国旗真实地再现了先天挂图。

(《易纬》云:“卦者挂也,言县挂(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

”)太极图表示阴阳,故先天八卦与太极图有密切联系。

一阴一阳之谓道,先天即道。

所以称为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为体。

先天挂图只是表达了天地日月的一个表象,尚不能用来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所以称为挂,从手从圭。

圭,测日影的圭表。

2、后天八卦实为古代的大地坐标图,是平面的方形卦图,它模拟了季节与空间方位的关系。

五行,即表示季节又表示空间,故后天八卦与五行图有密切联系。

所以称为后天八卦,后天八卦为用。

后天八卦可以用来指导社会生产实践,所以称为卦,从圭从卜。

卜,占卜指导做事的方向。

1、2总结:天圆地方。

先天挂图为圆形,以描述天道;后天八卦图为方形,以描述地理。

地法天,后天八卦是因先天八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3、河图用十个数,是古代的太阳历,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注6、7、8:陶寺观象台可以观测确定一个太阳回归年中的20个时节)。

太阳历已被文献和考古证明。

人长着两双手,十个指头,所以全世界都用十进制。

河图描述的是天文历法季节,按照十个指头自然会把一年分成十个月,两只手成双自然会把十个月分为五季。

五季即五行。

所以古代最早把季节分为五个季节,春、夏、长夏、秋、冬。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个月的名称,甲乙木即春季,丙丁火即夏季,戊己土即长夏,庚辛金即秋季,壬癸水即冬季。

4、洛书用九个数,九宫图,表示大地坐标。

四正(东西南北)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加中央,井田制就是九宫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图》与先天八卦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
我们先讨论《河图》与先天八卦的对应关系。

在九数图和十数图中,我们先看看,谁符合“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据帛书《周易》记载,《四书五经》当中被后世儒生因不明自然易理被误改的“水火不相射”应为“水火相射”,水火既济自然相射)。

1、九数《河图》与先天八卦间的表面对应关系:
先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对应的判定方法之一——确定所谓天地定位或天尊地卑:
九数图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朱熹注《周易本义》《河图洛书》图下方语)。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

”(先秦黄石公《青囊经》)
乾为天,坤为地;艮是山,兑是泽;震表雷,巽表风;坎即水,离即火。

天地定位,就是上方或南方为乾天卦,下方或北方为坤地卦——这显然是先天八卦。

艮卦为山,兑卦为泽,所谓山泽通气即指艮卦与兑卦相互对峙;震卦是雷,巽卦是风,所谓雷风相薄就是指震兑两卦相互对峙;坎卦属水,离卦属火,水火相射就是坎卦与离卦两两对峙——这显然描述的是先天八卦的情形。

而这种先天八卦对应的数字就是《青囊经》记述的“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


以及《周易本义》描述的“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青囊经》以应用为重,还有可能出于秘传等缘故,首先描述的“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为洛书,其推演出的是五行与后天八卦。

《青囊经》第二自然段记述的才是河图,根据河图能够推演出先天八卦。

先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对应的判定方法之二——找到两两对峙之数即补数(两两相加其和为十的两个数字)或中华补数(两两相加其和为九的两个数字):
先天八卦与数字的对应关系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天八卦讲究对峙,天地定位,天即乾,地即坤,乾一坤八,其和为九;其后,山泽通气,山即艮,泽即兑,艮七兑二,其和为九;雷风相搏,雷即震,风即巽,震四巽五,其和为九;水火相射,水即坎,火即离,坎六离三,其和为九;四对卦其和均为九。

《河图》与《洛书》当中讲究或更强调对峙的是九数图,即:戴九履一,其和为十;左三右七,其和为十;肩四二,足八六,两组即二八和四六,其和均为十;四组对数其和都是十。

故可以直接推导出先天八卦的九数图必为《河图》,十数图自然是《洛书》。

先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对应的判定方法之三,把阴爻看作两个小阳爻,寻找互补之数:先天八卦中,乾三阳爻,坤三阴爻即六个小阳爻,乾坤天地共计九个小阳爻;离四个小阳爻,坎五个小阳爻,水火坎离共计九个小阳爻;震五个小阳爻,巽四个小阳爻,震巽雷风共计九个小阳爻;兑四个小阳爻,艮五个小阳爻,艮兑山泽共计九个小阳爻。

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四组两两阳爻数互为中华补数。

九数图的普通补数对应先天八卦的中华补数,九数图必为《河图》。

这只是九数《河图》表面与先天八卦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果把先天八卦之间放入《太极图》,那么太极图中间的阴阳双鱼及阴阳双鱼的阴阳双眼,都能够对应严谨的数字比例,这才是九数《河图》与先天八卦之间的完整对应转换关系。

也就是《河图》与八卦的隐秘对应关系。

2、九数《河图》与先天八卦间的隐秘对应关系,第四种方法——寻找最小全息太极五行数即补凑数:
是否知道乾这一个阳爻为何称乾九,坤这一个阴爻为何称坤六,曾经是衡量治易者是否
是象数派的标准,因为这个秘密涉及如何由《河图》推演出先天八卦。

许多毕生研究易学的大家尤其是学院派学者,都不知道“乾这一个阳爻为何称乾九,坤这一个阴爻为何称坤六”。

有些人很诚实,例如庞朴老先生就公开承认自己不知道这一点,某些号称知道为什么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的名家甚至大家其解释则根本不着边际,而多数人则不愿公开承认自己对这一点一无所知,例如南怀瑾与台湾易学名家徐芹庭合著的《周易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正文第二页“初九潜龙勿用”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其解释明显受到了义理派的影响,未免有故弄玄虚之嫌。

我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知识是有师承的,——来自张延生先生,但奇怪的是张延生老师的主要易学著作当中却看不到解释阳爻为何称九阴爻何以称六的内容。

中国祖先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阴阳这两种能量构成的,故所有的一中都包含阴阳两个事物,而阳为一,阴为二。

《周易▪系辞》当中讲“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所以所有的乾一都包含一个小阳爻和一个小阴爻,而一个阴爻又包含两个小阳爻,故一个阳爻实际包含三个小阳爻。

根据中国古代的全息观念,每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则乾—应当写作乾---,而其每个小阳爻又都可以显微出三个小阳爻,所以乾—实际代表九个小阳爻,故称乾九。

而坤这一个阴爻由于包含两个阳爻,每个小阳爻又包含三个小阳爻,坤这一个阴爻实际包含六个小阳爻,故称坤六。

乾九坤六这是数理,实际运算推演中一般按照乾三坤二即《周易▪系辞》当中的“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进行。

知道了这一点,从《河图》九数就可以轻松排列出先天八卦:戴九履一的戴九,按照阳爻为三的原则,三三如九,得到三个阳爻,就是乾卦,既是戴九当然就要把乾卦放置在正前方或正上方;根据“不足五加中五,足五不加”(算盘计数规则)的原则,履一的一个圆点在下方,需要加上中五的五个圆点,就是六,即坤卦。

既是“履”一,当然要放在正下方。

戴九履一,加中五,共为十五,正是九数“河图”中间一列三数之和。

左三右七中,根据“不足五加中五,足五不加”的原则,左侧的三个圆点需要加上中央的五个圆点,就是八;按照阳爻为三,阴爻为二的原则,等于八的卦有离巽兑三个,而“左三右七”,是要求把这个卦放置在左右中央卦位置上,就是这个卦必须居于正卦位置,根据正卦占居正位的原则,这个卦只能是离(乾坤坎离四卦因为卦的形状平稳对称,称为正卦),置于左侧;右七,根据“不足五加中五,足五不加”的原则,右七不加中五,按照阳爻为三,阴爻为二的原则,坎震艮三个卦符合数字七,但按照正卦占居正位的原则,这个卦只能是坎,放置于右侧。

左三右七,加中五,为十五,正是九数“河图”中间一行三数之和。

则“戴九履一”和“左三右七”分别对应“天地定位”和“水火相射”,已经确定为乾、坤、离、坎四卦方位。

3、《太极图》的量化——确定阴阳鱼和阴阳眼所含阴阳的准确比例(第五种方法):
但是,九数图中,肩四二和足八六却似乎与兑、震、巽、艮不完全吻合。

吻合的一面是二八为十,四六为十,各加中五,与戴九履一和左三右七各加中五为十五一致。

不吻合的一面是,肩四加中五为九,肩二加中五为七,与兑卦和巽卦的八数各差一数,一多一少;同样,足八足六,与震卦和艮卦的七数,也各差一数;也是一多一少,九六为十五,七八为十五,根据太极图原理,天九取一点补地六,降九为八,六补为七,这一点即为阳鱼眼睛;地八取一点补天七,八降为七,七补成八,这一点为阴鱼眼睛;则九六变成了八七,八七变成了七八,八七和七八之和均为十五。

这样,“肩四二,足八六”就与“山泽通气,雷风相薄”完全吻合了,“肩四二,足八六”加中五后的九数《河图》的两条对角线之和,与“山泽通气,雷风相薄”也完全符合了。

因此,先天八卦正是完全符合九数图的排列对应关系。

九数图必为《河图》。

同时我们得到:阴阳鱼整体各为十五,阴阳眼各自为一;先天八卦中间的《太极图》
应该由四条两对阴阳鱼共八个阴阳体组构而成,平时我们见到的太极图,只是简化后的示意或写意图。

于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肩四二,足八六”的九数图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的先天八卦完全吻合,这就是所谓“《河图》即八卦”是也。

《乾凿度》:“阳动而进,阴动而退。

故阳以七,阴以八为彖。

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为道。

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也。

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

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

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

”叙述的正是由九数《河图》到先天八卦的推演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